- 相关推荐
诗剧《浮士德》心得(精选15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诗剧《浮士德》心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诗剧《浮士德》心得 1
《浮士德》叙述的是德国中世纪一个陈旧传说,年逾半百的炼金术士浮士德向魔鬼出卖灵魂,交换芳华和爱情。歌德借这个体裁演绎了宽广、深邃而崇高的人生内容,为人类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唱了一出迄今响彻寰的欢歌。《浮士德》内容博学多才,包含哲学、神学、神话学、文学、音乐等各方面的常识;方式扑朔迷离,其中有抒发的、写景的、叙事的、说理的种种不同要素,有期望式悲惨剧、中世纪奥秘剧、巴洛克寓言剧、文艺复兴时期盛行的假面剧、意大利的行会剧以及英国舞台的新方法、现代活报剧等等。《浮士德》是歌德倾泻一生汗水写成的一部宏篇巨作,值得细细品读。
浮士德自强不息、寻求真理,阅历了书斋日子、爱情日子、政治日子、寻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这五个阶段都有实际的根据,它们高度浓缩了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几百年间德国甚至欧洲资产阶层探究和斗争的精力进程。在这里,浮士德可说是一个象征性的艺术形象,歌德是将他作为全人类命运的一个化身来加以刻画的。当然,所谓全人类其实是资产阶层上升时期一个先进常识分子典型形象的扩大化算了。同启蒙年代的其他资产阶层思维家并无二致,歌德也是把本阶层视为全人类的代表的'。浮士德走出昏暗的书斋,走向大天然和宽广的实际人生,表现了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直到“狂飙突进”运动资产阶层思维觉悟、否定宗教神学、批评漆黑实际的反封建精力。浮士德与玛甘泪的爱情悲惨剧,则是对寻求狭窄的个人幸福和享乐主义的利己哲学的反思和否定。从政的失利,表明晰启蒙主义者开通君主的政治抱负的虚幻性。与海伦结合的不幸结局,则宣告了以古典美对现代人进行审美教化的人道主义抱负的幻灭。终究,浮士德在发起群众改造天然,创立人世乐土的宏伟事业中找到了人生的真理,从中我们不难看到18世纪启蒙主义者再三描绘的"理性王国"的影子,并模糊可闻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呼喊未来的声响。
诗剧《浮士德》心得 2
第一部1773年开始写,1808年出版;第二部1832年临死前才完成,死后才出版。中间跨越六十年,花费其毕生心血。
《浮士德》是我迄今为止看的最为晦涩难懂的一本书,花了我整整两个多月的时间,还是仅读了个大概。
诗体哲理悲剧《浮士德》是伟大诗人、作家、思想家歌德最重要的代表作。它与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并列为欧洲文学四大名著。主人公浮士德是16世纪德国历史书和民间传说中的人物,通占卦、天象、巫术、炼金术。歌德在《浮士德》中,根据这个民间故事成功地塑造了浮士德和魔鬼靡非斯托的形象,展现了一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精神生活的发展史。
浮士德的形象反映了歌德对人性、对人的精神内涵与境界的深刻洞察和把握。他塑造的`浮士德性格中两重性使他处在上帝和魔鬼之间,兼有神性和魔性。他若不断地追求知识与真理,追求美善的事物,追求高远的理想,会上升到灵的境界;如果他贪图享乐,胸无大志,庸碌无为,且执迷其中不能醒悟,将坠入魔道,走向堕落。歌德认为,沉沦和进取的双重引力在浮士德身上并不对等,他的神性要强过魔性,他本质的、主导性的一面是自强不息、发奋进取、永不满足、积极向上,这就是所谓“浮士德精神”。
诗剧《浮士德》心得 3
这部不朽的诗剧,主要塑造了浮士德——一个满腹经纶的知识分子,由于不满现状,进而竭力探索人生的意义。
剧中,魔鬼靡非斯特使用魔法引诱着浮士德,先从小世界的沉迷酒色,到大世界的官场、战场、直至改造自然、为民造福……上天入地、惊心动魄,从这种种奇特的人生体验,塑造了一个不断探索人生真谛,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形象。
浮士德说:“我只是匆匆走在这世上,任何欢乐都抓紧尝一尝,不满意的立刻将之抛弃,抓不住的干脆将它释放。”他认为,人生就是不断的体验,不断的追求,永不满足!这,也许就回答了,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魔鬼靡非斯特也说:“如果你不走错路,你就不会明事理。”与我们常说的,实践出真知相吻合——魔鬼竟然也说出了人话?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之分,在人性中,也是善恶共存、共生的。歌德凭借这两位主要人物,道出自己的理念:只有努力,人不怕犯错误,但怕不努力!言外之意: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人活着,就要不断的追求;哪天,追求停止了,生命的意义也就结束了。这仅仅是我自己肤浅的理解。
诗剧《浮士德》心得 4
这个星期的任务是《浮士德》。
歌德这个老头子聪明得过分,他还永远有18岁的小姑娘的可爱,这倒罢了,可18岁的小姑娘也爱他。怪不得他垄断了欧洲的.感情。
我总觉得浮士德有些强迫症。当然了,他的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是十分值得肯定和效仿的。可我偏偏就是喜欢那个老和浮士德捣乱的靡菲斯特。
靡菲斯特实在是太酷啦!我私心里觉得他就应是披着斗篷,带着兜帽,时而戏谑,时而冷笑,时而骂娘,时而跳脚的大酷哥一枚。
他就应是冷笑地说:“尊贵的朋友,所有的理论都是灰色的,生活的金树常青。”OMG,实在是太给力了!
我尤其振奋于他即将带领浮士德开始访问小世界时说:“我祝贺你开始这段新的人生旅程!”哇哇,每次看到这句话我的小宇宙就燃烧了,激动之情不能自已!恨不得也和靡菲斯特签个契约。
歌德你实在是太伟大了!创造出这么酷的男二号!深深后悔自我不学无术,如果勤奋些不就早一点读到这么棒的书了么?哎,相见恨晚啊!我太失败了,学外国文学可此刻才读经典,惭愧啊!
另外我觉得浮士德对玛加蕾特示爱时说的话太有水平了!“唉,我就不能在你怀里安安静静呆上个把小时,胸贴着胸,灵魂搂着灵魂?”OMG,以后我要是有儿子,他追女孩写情书的时候我必须要强烈推荐他写上这段话!
最后,我觉得我的这篇文章配上上方的这个题目实在是太天衣无缝,交融,相得益彰,大放华彩啦!
诗剧《浮士德》心得 5
《浮士德》是一部以德国民间传说为主题的长篇诗剧,其作者是歌德。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一场人生体验,更给予我许多人生的感悟。
《浮士德》的作者是德国诗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他是第一个提出在各民族文学交流的基础上建立世界文学的人。他希望把近代科学的理性和古希腊审美的感性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符合当时社会环境的完美审美观念。他认为古典与浪漫的区分是现实与理想之分,主张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相结合。他是一位追求自由、不断进取的“叛逆者”。浮士德这本书就完美地体现了作者的内心。
这部诗剧以德国民间传说为题材,以文艺复兴以来的德国和欧洲社会为背景,一开始是上帝与恶魔的对话,恶魔认为上帝创造的人类自私、贪婪,没有进取者,只贪图享乐,不应该有人类。而上帝则认为人类是善良的,比如人类中最杰出的`浮士德就是一个积极进取的典型。于是上帝与恶魔打赌,让恶魔引诱浮士德走入歧途。于是浮士德的生命体验,历经追求爱情、追求美,最后走向社会实践的道路。文中的内容,我最喜欢的一篇是瓦普几斯节。瓦普几斯节上的欢乐比起文章中的勾心斗角更加让人沉醉。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我心里浮士德是博学的,拥有大智慧的。他满腹经纶,久负盛名却依然在思索和学习。他的一生都在不断进取,至死都在做造福人类的事。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因为从著名的“浮士德难题”以及面对这种困境所表现出来的“浮士德精神”上让我感动。《浮士德》让我懂得人类的进步在于不断地学习,人不应该满足于现状,要不断进取。希望大家都来读一读这本书,它一定会让你受益匪浅。
最后然我用文中的一句话结尾:人类的辉煌成就不外乎是进取、追求、奋进。
诗剧《浮士德》心得 6
《浮士德》是德国文豪歌德的一部著名歌剧。它在世界上是一朵花,永不凋谢的奇葩,闪射出魅力迷人的光彩。它曾是马克思最喜爱的德语文学著作,被他读的烂熟。正如研究《红楼梦》有“红学”,研究莎士比亚有“莎学”一样,在世界范围内研究《浮士德》也以形成“浮学”。它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永远不安于现状、永远自强不息的德国男子的故事。他一生痛苦曲折,但是却敢作敢为、豪迈悲壮。
这本书写的是,在天国里魔鬼头子与上帝打赌,魔鬼认为,人类代表浮士德茫然不定,浑浑噩噩,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傻瓜,疯子,而上帝确认为,他很快就会从浑噩中醒来,成为人类的圣人,带领人类走向幸福。于是,魔鬼便于上帝打赌可以让他永不安宁的`心得到满足。
浮士德在魔鬼的帮助下,恢复了青春,遨游了人间和神间,经历了许多事情,但还是没有获得心灵的满足。最后在围海造田这一征服自然和替大众谋福利的事业中很老并且双目失明的他找到了心灵美好的家园,然后就死去了,然而他的灵魂魔鬼抓进地狱,而是由天使护送上了天堂,因为他帮助了人们。
本书分为第一节和第二节。这本书都是在讲浮士德怎样帮助大众,又怎样被魔鬼危害等等后来遇到了玛格丽特这个人,两人一起飞向了更高的天堂。
《浮士德》是一本说不尽的书,谁也不敢说读懂了它,我明白了,不能作恶,不能迷惘,一旦到了地狱,你将万劫不复,为了人类的幸福·美满而奋斗吧!相信吧,你最终会飞往天堂,与思念的人在一起幸福·美满的生活下去!
诗剧《浮士德》心得 7
别林斯基曾说:“好书是最珍贵的珍宝。”前几日,我有幸得到一本好书——《浮士德》。
《浮士德》一书的主要内容是:上帝与魔鬼打赌,由魔鬼自已去引诱一位高尚的人——浮士德,将他变成随落的人,看他是否会放弃高尚的追求,弃善从恶习。浮士德被子恢复了青春,遨游人间和神界,他先后经历了许多是是非非,有了金钱、权利、荣誉等等的事物后,仍不满足。最后,他围海造田,为人民做贡献这一伟大事迹感动了天地。他为人们的幸福着想,因而使上帝赢得了赌局。
我合上书,思绪万千。我想:浮士德虽然有权有势有金钱,但他十分伟大,视权势如粪土。只有为人类做贡献,为人民谋利,谋幸福,才让浮士德感到踏实、满足,真不愧是一代圣人!
这样的'人让我又想到了加一好人——中国的雷锋!雷锋一生都献身于人民。人民中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记得有一次,雷锋在火车站发现了一位带着孩子的妇女,她要去吉林,火车票与钱全丢了,这下她可为难了,站在街头哭泣。雷锋就用自己的津贴给娘儿俩买了去吉林的火车票,不留姓名,不求回报,与她们告别了。这个雷锋就像是本文的主人公浮士德!
我觉得《浮士德》一文就是教我们去做一个有用的人,能为大从服务的人,只有那样,人生才不会虚度,人活得才有意思,才有价值勤,才更精彩!
回过头来说,《浮士德》是歌德这大文豪的一部诗剧。它是世界文学宝库里一朵奇葩!它引导人走上正确的道路——为人民服务,为人类做贡献!
我相信,《浮士德》这千古不朽的诗剧将永远受人欢迎!
诗剧《浮士德》心得 8
《浮士德》是德国文豪歌德的一部著名诗剧。它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永远不安于现状、永远自强不息的德国男子的故事。他一生痛苦曲折,但是却敢作敢为、豪迈悲壮。
故事是这样的:上帝和魔鬼靡非斯仛打赌。由靡非斯仛引诱浮士德,看他是否会放下自我的高尚追求,弃善从恶,成为魔鬼的俘虏。浮士德在魔鬼的帮助下,恢复了青春,遨游了人间和仙界,先后经历了对男女之爱、宫廷中权势财富,以及对古希腊艺术为代表的美的.追求和享受,结果均未能获得心灵的满足。最后,在围海造田这一征服大自然和替群众谋福利的事业中,高龄而又失明的主人公找到了心灵的家园。说出了决定赌局胜负的那句话,然后灵魂升上了天堂。
我想当时歌德所在的社会也是这样的吧,歌德在文学、绘画、自然科学的学习中不断追求真理,在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中用心奔波,并在运动的失败中进一步深化认识,成就了思想的高度与深度。
也许我们不能完全体会到当时社会的黑暗与封建,腐朽与罪恶,但是我们能够从这本书里,这个小小的社会里感受到。人们都说地狱是最肮脏的,歌德却说人类的社会比地狱还要肮脏,腐朽。完全能够说人间就是一个炼狱,一个充满罪恶的地域恶行者、伪善者外表风光无限,实那么心惊胆颤!冥冥苍天,炯炯神眼,原罪的显现、欲望的暴露。听!慈悲的天神歌,看!流泪的众生相。有多少二战战犯逃过死刑灵魂却终生受着煎熬,午夜梦回的是一具具腐尸和阴惨凄厉的催命声;一些侥幸出逃的贪心的官常与亲人分居世界各地,既担忧被一锅端又忍受思亲之苦;宗教观念认为以上恶行足以下十八层地狱,最轻拔舌,重那么刀锯。天堂地狱之在你一念之间。中国有句老话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炼狱象征苦难,象征忏悔。天堂象征救赎这是永恒的主题。炼狱中的忏悔指人的一念,善念恶念,天堂地狱。
看到天堂的光芒,美梦将会成真!地狱恶鬼又再哀嚎,听得我心碎心惊,拖住我的脚想让我沉沦,而我却渴望自由的翱翔,向往天堂的晨光。
最后浮士德在为人类造福、征服大自然的宏伟斗争中,感到了最大的满足,得出了智慧的最后答案。浮士德所得出的最后答案无疑是用心的,但有着空想的性质。离开改造社会单纯地改造自然,到头来也只能是一个梦想。:我要勇立时代的潮头,我要纵身跳上时代的巨轮;苦痛、欢乐、失败、成功,我都不问,男儿的事业原本要昼夜不停。
诗剧《浮士德》心得 9
《浮士德》这个故事含有强烈的悲剧因素,在浮士德身上反映了新旧时代更迭期的各种冲突:宗教与科学,理智与情感,因循与追求。
浮士德对学十分热爱:“啊,我孜孜不倦,对哲学,法律连同医典,遗憾的还有神学,全部都进行了的钻研。”甚至,他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天上,他想要最美的星星,地上,他寻找最高的欢畅。”他为了学,他放弃了自己:“为此,我才向魔鬼屈服,借助精灵之口,鬼怪之力,看能否知道一些玄机,这样,我就不用再汗流浃背,去谈自己不知道的东西……”他对的东西感到兴奋万分,书本给了他力量和希望。他对自己的知识感到缺乏,对无法揭开大自然神秘的面纱感到失望……
“谁假设不断努力进取,我们就把他救助。”歌德说过,浮士德得救的秘诀就在这几行诗里。浮士德的身上有一种活力,使他日益高尚化和纯洁化,临死,他获得了上界永恒之爱的拯救。是的,浮士德之所以能够被拯救,不止是这样,还因为他不断行动、不断追求、不断克服迷雾,最终走上了正路。他的精神是向上的,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还要学习他对学的追求,对学的热爱,对学的希望。我们要善学、乐学、爱学,才是向上的'人。针对我们学习的不良现象,面对浮士德,我们应当感到惭愧,他是那么地热爱学习!
浮士德的肉体消灭了,但他的精神得救了。一个行动的人,一个上进的人,一个不断自省并最终走上正途的人,最终会得到救助。这就是在浮士德这个形象上所表达出的不断追求人生真谛的探索精神。
诗剧《浮士德》心得 10
《浮士德》的下篇是歌德垂暮之年才发表的,凝结了歌德一生的经历,所以它有了更多历史和哲学的内涵,也有了更多的情节。可是垂暮之年的歌德却不再有青春时代的活力,所以相比起上篇而言,这篇在戏剧冲突方面要逊色得多,在文艺史上的影响也要弱得多。在这篇中,歌德让浮士德为国王工作,经过发行纸币而解决财政危机。浮士德让梅菲斯特造出了人造人,并在他的带领下回到了古希腊和海伦结婚。之后浮士德又想要填海造陆,无奈魔鬼暴力[强拆"一对老夫妻的房子,浮士德愁瞎了双眼,最终最终满足地倒下了。浮士德死后,上帝将他带去了天堂与挚爱玛甘泪相见。在浮士德的下篇中,我们能够看到很多欧洲当时的.影子。浮士德滥发纸币来解决财政危机的行为可能是当时统治阶级常用的做法;之后浮士德搞[人造人"、要回到古希腊,能够看出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子,其中也有着此刻科幻小说中“克隆人"、“时空隧道"的影子”,人们的科学意识已经代替了宗教意识。浮士德下篇中最重要的就是最终的两段:浮士德和海伦结合,生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爱好飞翔,最终摔死在浮士德眼前。这段明显是
出自古希腊伊卡洛斯的神话,有人认为这是在影射拜伦的死亡。这段标志着:浪漫也好、理性也好,实际上它们都是靠不住的。从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时代,欧洲人一向崇拜古希腊古罗马,可是歌德认为:古希腊和古罗马都已经过去了,古希腊的复兴并没有拯救被统治了一千年的欧洲,欧洲要寻求于一种新的礼貌——一种地球上前所未有的礼貌,那就是大工业时代。于是就有了浮士德最终试图填海造陆的一幕。浮士德想要征服大海,让他的人民在新的土地上幸福地生活,最终
他最终满足了。这也代表了大工业礼貌时代的到来,而那两个被害死的老夫妇也代表了工业礼
诗剧《浮士德》心得 11
开始看了《浮士德》。认认真真推敲每一句话的意思,看了两个钟头,才把书的序言、献诗、舞台序幕和天上序曲给看完。
这书是难懂的,以往看过一遍,是大二的时候,喜欢打手电熬夜看书,每一天也就能安静地看个2、3个小时吧,所以效率不高。记得老早的时候,看名著只为了情节,直到此刻依然有这种观念,大凡故事不够吸引人的,蕴涵的道理再深刻我也不会有兴趣去读。所以吧,说到底我不是个爱读书的孩子。
这个《浮士德》其实满神奇的,首先它的写作方式是舞台剧本的形式。其次,故事十分具有想象力,完全天马行空。第三,“歌德”这个名字很能满足某种小小的虚荣心。第四,看着看着,就会发现里面有好多似曾相识的看法、观点或者景象。所以,尽管很艰深,我依然憧憬着再一次阅读它。去年暑假把书买回来一向搁置着,趁着最近立志读书的机会决定先把它给啃下来。
一开始看小说喜欢把自我觉得好的句子摘抄下来。这些被我相中的,多数都不是什么辞藻华丽,对仗工整的,而仅仅是在资料和情感方面和我有共鸣的。比如在看贝多芬的书籍时,一般把贝多芬夸张的描述成神灵的语句是我最中意的佳句。呵呵,常常再回头看这些摘抄的时候觉得当时自我很幼稚,一页书看看可是1、2分钟,有时为了抄几句话就要花费5分钟的样貌,这样等到再回过来读的时候,常常已经没有先前那种活力和如饥似渴的感觉了。所以之后开始改成伟大领袖的做法,在书边做批注,比如哪一句好,自我怎样想的,或者是看到某个很文学的字词去查字典,然后在书边写上拼音与解释。这样做似乎还不错。可缺点是仅仅适用于自我的书本。到之后偷懒了,什么都不写,习惯看书的时候拿只木头铅笔,看到喜欢的就划下来,这样的结果是,因为不费力,所以每每有一点点的感动就摘下来,以至等读完一本书以后,发现每一页都是一片狼籍。想想都是RMB换来了,这么糟蹋,以后看第二遍的可能性基本就为0了。总不能哪天心血来潮真的拿块橡皮把所有的铅笔印统统擦去吧?哎,可怜了我那本……了。并且更主要的是,习惯边划边看的过程后,自我对于资料的理解就不再深刻了,因为句句都是“重点”,我又何须体会文章的.内涵,结构呢?
于是,读书的时候,思考就少了。
此刻看这个《浮士德》,新的问题又产生了。我最厌恶的事情就是一页书上一半是资料,下一半是很多小字体的解释,而通常这些解释又和种种故事、希腊文化联系起来,一看就是一大串。这种情景下,不看就无法了解作者的意思,看了又容易打断自我的思路,真的是很麻烦。所以只好这样,每看一章之前先把解释全部看一遍,有个大概的印象,这样呢,等看正文的时候就能够比较通畅的理解资料,也不用再回过来看厌恶的注释了。
好啦,晚了,看来今日是补不出个读后感了,明天继续。这篇么,就当是个“读书有感”吧,呵呵,本来因为故事情节,取名叫“今日心境相当沉重”的。
诗剧《浮士德》心得 12
从小,我就与同龄人不一样,我天生就不会享受,除去对那书的情有独钟,其它的一概便是不知了。而在这样一个网络已经取代了书的时代,我却依旧享受并不舍那一缕书香带给我的满足于喜悦。
当然也因此,我读了不少书,而给我印象最深的,也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是歌德的《浮士德》。《浮士德》是一部悲剧。其悲剧意义不在于从书斋到爱情再到政治和事业的复杂情节,而在于人作为一个无从选择的生灵,被上帝和魔鬼所控制的近乎宿命式的悲凉。人只是个傀儡而已,绳索一会儿交给上帝,一会儿交给魔鬼。到底控制我们的是上帝还是魔鬼,又有什么实在意义呢?对于一只蚂蚁来说,死在大象脚下还是人脚下,有什么分别呢?人理应相信并尊重真理,但是如果真理是像石头一样握在谁的手中,那么它就不再是可敬的;倘若上帝以慈悲的名义占有我们的灵魂,那么我们应该向这位顶礼膜拜并接受它施舍的.羽翼飞升天堂,还是牵着魔鬼的手义无返顾地下地狱呢?我想,这也是《浮士德》留给我们的并不难回答的问题。
自由自主的幸福生活是每个人心中的向往,《浮士德》也至始至终贯穿并隐约流露这个主题。浮士德与魔鬼签订契约,在皇宫荒唐地享乐无一不体现着他的追求。就在浮士德即将长逝的时候,还预言着自由自主的幸福生活,呼喊着:“你真美啊,请停留一下:“浮士德也在预言中得到了满足。依据契约,浮士德被光明圣母带上了天堂,好像一位为杀戮而生的将军被送进了养老院——全世界都为之兴奋,而他自己却活得像个小丑。
看完书之后。我想,每个人都曾向往自由,也曾渴望幸福。但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都不一样,方式也大不相同。不论怎样,我们却要坚持一个道理:坚信只有靠自己的拼搏和努力争取到的才是最长久也是最弥足珍贵的,其他任何方式所带来的结果注定是一场悲剧。我想《浮士德》之所以成为传世不朽的原因也正是如此吧。
诗剧《浮士德》心得 13
《浮士德》是一部长达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诗剧,第一部二十五场,不分幕。第二局部五幕,二十七场。全剧没有首尾连贯的情节,而是以浮士德思想的开展变化为线索。浮士德经历了书斋生活、感情生活、政治生活、追求古典美和建功立业五个阶段。浮士德自强不息、追求真理,勇于实践和自我否认,这使他免遭沉沦的厄运,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和梦想。而恶在那里却从反面发挥一种推动性作用。歌德辩证地看待善恶的关系,不是视之为绝对的对立,而是把它看作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关系,揭示了人类正是在同恶的斗争中克服自身的矛盾而不断取得提高的深刻道理。这在诗剧的'开头时上帝有关善人须努力向上才不会迷失正途的议论,以及诗剧结束时天使们唱出的:“但凡自强不息者,到头我辈均能救”的歌词中都得到了明确的表达。
有一句话说的很好:“河的对岸风景无限好。”也就是说,自我所向往的东西往往是最美丽的,然而,正是这种美丽的向往才促进你不断上进。
几个世纪过去了,浮士德这个人物原本就是一个虚构,但他一向活在我心里,在我疲惫的时候,仿佛他在催促:“不要停歇你追求的脚步!”
年轻的浮士德有诗人气质,年轻的浮士德热爱美热爱女人,年轻的浮士德骄傲并且精力旺盛,年轻的浮士德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无论在诗剧内还是在诗剧外,我们都是生活中的浮士德。一本好书,就如生命中一朵永不调谢的奇葩,而书中深刻的道理更令我们回味无穷。《浮士德》是我至今最喜爱的书,书中蕴涵的道理令我永远自强不息。
诗剧《浮士德》心得 14
《浮士德》是德国文豪歌德的一部著名歌剧。它在世界上是一朵花,永不凋谢的奇葩,闪射出魅力迷人的光荣。它曾是马克思最喜爱的德语文学著作,被他读的烂熟。正如研究《红楼梦》有“红学”,研究莎士比亚有“莎学”一样,在世界范围内研究《浮士德》也以构成“浮学”。
这本书写的是,在天国里魔鬼头子与上帝打赌,魔鬼认为,人类代表浮士德茫然不定,浑浑噩噩,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傻瓜,疯子,而上帝确认为,他很快就会从浑噩中醒来,成为人类的.圣人,带着人类走向幸福。于是,魔鬼便于上帝打赌能够让他永不安宁的心得到满足。
浮士德在魔鬼的帮助下,恢复了青春,遨游了人间和神间,经历了许多事情,但还是没有获得心灵的满足。最终在围海造田这一征服自然和替群众谋福利的事业中很老并且双目失明的他找到了心灵完美的家园,然后就死去了,然而他的灵魂魔鬼抓进地狱,而是由天使护送上了天堂,因为他帮助了人们。
本书分为第一节和第二节。这本书都是在讲浮士德怎样帮助群众,又怎样被魔鬼危害等等之后遇到了玛格丽特这个人,两人一齐飞向了更高的天堂。
诗剧《浮士德》心得 15
最近在读歌德的名著《浮士德》,据说是许多名人大家都推荐阅读的名作。慕其大名之余,我开始翻抄这部作品。已有一个月之久,仅完成了三分之一左右。但心下已对这部名著折服不已。这里写一点自己的感受,也是从这本书里得到的一点点收获。我翻抄的是董问樵先生的译本,以后有机会再参阅郭沫若先生和其他大师的译本。
序幕这一章节,歌德先生便给我们抛下来一个非常矛盾的话题,简而言之,就是艺术创作应当为了生存而迎合大众低俗的审美,还是应当追求不朽的传世经典而忽视生存的现实困境?在文中,剧作家很明显有更高的艺术追求,他不愿意把自己的艺术创作仅仅停留在三俗的层面,经不起历史的考验;而经理和小丑,为了经济利益,完全不考虑艺术价值的问题,经理要求剧作家大胆“愚弄”大众,管他什么庸俗、高雅,只要能挣到钱,怎么挣得多怎么来!小丑也规劝剧作家,何苦跟钱过不去呢?只要动动笔杆子,就可以要什么有什么,何必较真呢??剧作家却有自己的思想,他不愿意为了钱来屈尊侮辱自己的艺术创作,他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手里的笔,对得起观众们,于是,作家和经理、小丑之间爆发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到现在我们还能看到剧作家和经理、小丑的影子仍然鲜活在现代舞台上。比如我们某些评分很低的电影仍然拿到了非常高的票房,而用心去创作的电影作品却不被大众理解,而在票房的竞争中铩羽而归黯然离场,这样的事例实在是太多太多。
作为影视作品,越高的票房当然意味着被大家所认可,可是这个标准是大众的口碑所能决定的吗?这个标准可以被一些昧着良心的影评人所评判吗?这个标准可以被另一些自以为是、利欲熏心、左右舆论的专业人士拐带吗?我想,时间才是一位真正的、不会说谎的评论家。作为我们这些吃瓜群众,也要擦亮自己的双眼,分清楚好瓜、坏瓜还是臭瓜,好瓜吃了沁人心脾,强身健体,磨性励志,坏瓜、臭瓜吃了害人不浅,小则微恙不适,大则贻害人生、流毒无穷。比如《古惑仔》系列电影,主演黄秋生先生都极其后悔拍摄了这部电影:“害了后生仔!”如果有心想要搞艺术创作的话,更是要小心谨慎,要耐得住寂寞,要创作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作品。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而随波逐流,最终会迷失自我,把自己放到大众的天平上来评判,实在是再愚蠢不过了。而最终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必然是那些闪耀着不屈不挠的人性的光辉,精心打造的传世之作,因为一位优秀艺术家的作品既局限于时间,而又超越了时间。作为一个欣赏者,也得不断修炼自己的火眼金睛,主动剔除垃圾作品,别让买椟还珠的笑话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像关谷神奇的饰演者王传君所言:“你要想知道吃大便的感觉,我可以告诉你。”被垃圾作品侵扰的感觉大抵如此。
魔鬼靡非斯陀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是什么,到头来还是什么。即使你穿上几尺高的靴子,就是你带的假发卷起千百层绉波,你是什么,你永远是什么。”我给老爸专门分析了这句话的含义。这句话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一个人的外表再怎么改变,他的性格、才学等内在的修养是很难简简单单就能改变的`,无论他伪装的技巧如何高超,总有一天,还是会暴露出马脚,这是注定的事情。第二层,从生物学的角度上分析,物种的形态表达刻录于其基因中的每一个分子,丑小鸭注定不是一只普通的鸭子,它注定是一只白天鹅,我们的有些事情是天生注定的,一开始就确定了的底牌,这是我们没有办法改变的事实,这个事实冷冰冰的摆在我们面前,不因任何原因而改变。
靡非斯陀的这句话很有宿命论的味道,可是又不容你不去相信。我觉得魔鬼靡非斯陀只是看到了浮士德人性中不完美的一面,才说出这样的话来。他忽略了浮士德人性中的正面的性格特点。浮士德是一个人,他会有贪婪、情欲、喜好声色犬马的一面,但同样的,他也会有善良、宽容、正义、勤奋的一面,当正面的他胜过负面的他的时候,他就不会被魔鬼诱惑,他就会仗义执言,耻于同不思进取的犬儒之流为伍,他就会全身心的热爱玛嘉丽特而非占有她;当他负面的性格暂居上风的时候,他就会耽溺于和玛嘉丽特的情爱,害得玛嘉丽特失去了母亲,失去了哥哥,最终害死了玛嘉丽特,和靡非斯陀放飞自我,甘愿被魔鬼引诱,虽然这并不是他的本意,但悲剧的结果还是因他而起,令人感到惋惜。一念成魔,一念成佛,佛魔之争,天人之际,就看人如何抉择了。君子之所以为君子,小人之所以为小人,均在于此。
这本书仅看了三分之一,便有这样的感受,相信等全部翻抄完成后,还会有更多的感受。
【诗剧《浮士德》心得】相关文章:
浮士德的语录34条11-02
浮士德的语录32条11-12
浮士德的语录摘录34条08-09
浮士德的语录集合35条12-27
浮士德的语录锦集33句03-23
2024年浮士德的语录38句02-20
2023年浮士德的语录32句11-02
2023年浮士德的语录35句09-18
浮士德的语录锦集36条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