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第三课 盛世经济的繁荣 教学设计示例一
第三课 盛世经济的繁荣 教学设计示例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唐朝农业经济的繁荣——水稻种植栽培方法的进步;茶叶与蚕桑的生产;曲辕犁和简车;兴修水利;唐朝手工业——丝织业、陶瓷业、金属铸造业的发展;唐都长安。
通过介绍唐代的曲辕犁、筒车等农具比前代大为进步的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比较事物的能力。通过唐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状况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
通过唐代农业、手工业、商业均极为繁荣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当时我国经济的生产水平不仅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朝代,而且居于当时世界先进地位,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唐代精美的丝织品和陶瓷器的教学,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重点:唐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发展
难点: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丝织业和陶瓷业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回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社会经济的概括景象,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指出:唐初统治者调整了统治政策,使唐朝前期社会秩序比较安定,阶级矛盾相对缓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下,农业、手工业得到发展,社会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二、讲授新课
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这节课就来看看当时的社会经济呈现出怎样的面貌。
1、农业——“稻米流脂粟米白”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杜甫诗,这首唐诗中包括了几种农作物?
(学生回答略)
教师提问: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哪些因素密切相关?
(让学生联系旧知识和今天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回答的内容越广泛、越全面越好)
1)生产技术的进步
教师指导学生观看图片资料“雨中耕作图”,简要介绍其方法是将稻种先培育成秧苗,再移植到稻田中,这种方法至今仍在沿用。大家想想,育秧移植栽培与以前那种漫天撤种、靠天吃饭的种植方法比起来,有哪些先进之处?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育秧移植栽培推广后,农民可选择健康、茁壮的秧苗移植,保证了收获时的产量和质量。
2)生产工具的改进
① 曲辕犁
耕犁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它的结构也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着变化。
让学生观看一段曲辕犁影视资料。然后说出观后感。另外,教师向学生展示曲辕犁的分解示意图和其他相关图片。
教师总结:这些看似筒单的改造,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辛勤劳作中摸索出来的,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改造后的曲辕犁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犁。
② 筒车
除了耕地,灌溉在农业生产中也是至关重要的,我国人民很早就使用各种水车进行灌溉。到唐代,由于农业发展很快,不仅平原地区良田万顷,就是山地、丘陵一带的荒地也被大量开垦。为了适应那里的需要,人们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功效比翻车大得多。
(认真观看视频资料并谈个人见解)
为加深记忆和理解,教师向学生提供两段材料
(1)川中水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首之水,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
——《杜诗镜铨》卷8
(2)“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纥胜人力。”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分析此工具的优势。
(筒车与翻车相比确实有很多优势,既节省了人力、畜力,又提高了效率,一昼夜可灌溉田百亩以上。
3)兴修水利
唐政府设置专门机构管理水利,全国兴修水利工程200多处,不仅遍及黄河、长江流域,连边远山区也有。(播放视频资料)
4)茶叶与蚕桑的生产
教师向学生展示唐代饮茶用的各种器具及陆羽像和其著作《茶经》,使学生对我国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有初步的认识。
引导学生回忆,我国自古就被称为“丝国”,唐代人的主要衣料还是丝织品和麻布。政府大力推广养蚕种桑,当时农家房前屋后都是桑树成荫。除北方黄河流域外,在长江流域也有所发展。由于蚕桑生产的发展,再加上唐朝人喜欢穿色彩鲜艳的丝绸服装以显富庶,所以丝织业成了唐代手工业中相当发达的部门。
2、手工业——巧夺天工
1)丝织业
唐代丝织品的花色、品种繁多,而其精美和织造技术的高超主要反映在当时妇女们多姿多彩、精致华美的服装上。我们一起来欣赏下面这个软件中所展示的华美服饰。(出示搜集到的表现唐代服装的软件、图片等,并用生动、华丽的语言加以描述,让学生欣赏并感受唐代丝织品的富丽、轻盈、典雅、高贵)
教师提问:唐代丝织品种类很多。结合现在的情况,谁能说出几种丝织品的名称?
(教师指导学生参看课文小字回答)
除丝织品外,中国的陶瓷器也是世界知名。唐代人以陶瓷器为日常生活用品,除实用外,许多精品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陶瓷业
教师向学生展示精美的唐代陶瓷器并并用生动、华丽的语言加以描述,让学生欣赏并感受。
(学生在欣赏后畅所欲言)
这些精湛罕见的工艺成为陶瓷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至今它仍以其明丽的色彩和生动的造型而备受世人青睐。唐朝人除使用瓷器外,还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金属器皿,所以唐代金属冶铸业也发展很快。
3)金属冶铸业
教师出示多幅精美的金银器图片让学生欣赏,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
随着农业、手工业发展迅速,人们为获得不同的生活必需品,就要进行越来越频繁的交换,因而一些人口众多的大城市也越来越兴旺。其中以唐都长安最为富丽宏伟,而它作为一座商业城市,代表了唐代商业的发展水平。
3、商业——“长安百万家”
1)城市布局
教师指导学生观看“唐朝长安城平面图”,让学生思考:通过看图,你认为唐都长安在城市布局上有哪些特点?
(学生在观察后发表个人见解,不一定全面)
教师归纳总结:在这座整齐、严谨的都城中,住宅区、商业区截然分开。其中“市”为繁华的商业区;“坊”是住宅区,上百万的人口生活在其中。此外,全城的街道还有排水设施;唐政府也很重视城市绿化,“条条青槐街,相去八九坊”的唐人诗句,就是对长安绿化的描绘。
2)人口和商业
让学生阅读下面材料:
长安城内两个市,各有“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四方珍奇,皆所积集”。
(学生阅读思考并回答)
然后教师指导学生观看教材《敦煌壁画中的西域各族人》),提问:这幅画说明了什么?
(学生看图并谈想法)
教师归纳:长安城不仅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还居住着很多来自异国他乡的侨民。这些居民在城中从事200多种不同行业,开设店铺多达几千家,再加上往来商旅川流不息,使整个长安城兴旺繁荣。不仅白天熙来攘往,甚至在夜间也是喧闹非凡,真可以说是“昼夜喧呼,灯火不灭”。长安城以其特有的繁荣与兴旺名闻海内外,成为一座令人向往的国际性大城市。
小结:
隋唐盛世,是我国封建社会繁荣发展的历史时期,社会经济长足发展,大片荒地被开垦为良田,仓库里堆满了吃用不尽的粮食、布帛。手工业、商业也极为兴旺,人口明显增加,唐玄宗时的户数大约是太宗时的三倍,呈现出盛世景象。同学们以唐朝为例想一想:一个社会,它经济繁荣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可以“如果你是唐代居住在长安的人,你会看到或经历什么?”为题让学生写一篇小文章。(字数不限)
板书设计
【第三课 盛世经济的繁荣 教学设计示例一】相关文章:
《开元盛世》教学反思08-17
银行的业务和作用 教学设计示例(二)05-01
盛世以后08-26
共享盛世作文04-26
盛世感悟作文03-07
盛世危言作文11-21
《陋室铭》短文教学设计示例(精选7篇)07-16
拼音教学随感示例05-31
付出,谱一曲盛世华章作文05-05
历史开元盛世教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