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精选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写教学实录,那教学实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由小编整理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欢迎大家参阅。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 1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教学这一课时,我突出强调了巴迪的成功是母亲爱的鼓励和父亲爱的警告双重作用的结果。我也让学生明白鼓励是爱,批评是爱,警告是爱,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在根据板书进行课文小结时,学生从板书中发现了问题,于是引发了一场争论。
生:老师,巴迪最后能成功,难道他自己没有起任何作用吗?
师:你怎么理解?说来听听。
生:我认为如果巴迪自己不坚持写作,那么不管母亲如何鼓励,父亲如何警告,最后他也不会成功。
生:我认为母亲、父亲、巴迪这三方面的力量也要平衡,所以巴迪自己的努力不可以缺少。
师:说到力量的平衡,我们先割裂开来看看一个人的`力量带来的结果。生活中只有母亲的鼓励“精彩极了”会怎样?
生:母亲不停地鼓励,巴迪会越来越自信。不过一直夸奖也许他会变得骄傲起来。
师: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巴迪会怎样?
生:我认为会失败。
师:如果生活中只有父亲的批评“糟糕透了”会怎样?
生:如果父亲一直批评他,我觉得巴迪会越来越没有自信,越来越自卑,最后也会失败。
师:如果没有母亲的鼓励和父亲的警告,巴迪会怎样?
生:会坚持写作吧。
生:我认为也有可能放弃,因为没有人给他鼓励,没有人给他信心。可能也会失败。
师:没有了鼓励和警告他可能会放弃, 自己坚持写作也有可能会放弃。那么怎样做他才会成功呢?大家静下心来思考一会儿,我们一起把板书完善一下。
最后,我们师生共同努力,出现了我们认为比较完美的板书: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 2
师:母亲的鼓励,父亲的警告,自己的努力,三方面力量的`平衡,使巴迪取得了最后的成功。从巴迪身上你们学到了什么?
生:我学到了面对夸奖不骄傲,面对批评不自卑,正确对待外界的评价。
生:我明白了什么时候都要坚持自己的理想。
生:我明白了不管什么时候自己都要努力,否则一切都是零。
生:我明白了自己不努力,结果都是失败。所以“我”真的很;重要。
师:同学们,爱有很多的表现形式,鼓励是爱,批评是爱,唠叨是爱,沉默是爱,宽容是爱,约束也是爱。我们时时刻刻生活在爱中,我们要学会用心去体会这些爱。我们还要记住,生活中除了父母还有“我”, 学习中除了老师还有“我”,困难面前除了朋友还有“我”,千万不要在爱中放弃了“我”,丢失了“我”,因为“我”最重要。
刚开始设计教学时,我紧扣本单元的中心,让学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理解:巴迪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父母对他付出截然不同的爱的结果。我从父母的角度出发,强调了父母的作用,却忽视了个人自身的作用。而学生从巴迪的角度出发理解到,巴迪若没有理性地对待外界评价,若没有付出自己的努力,那么他也不会成功。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 3
读好课题
课前板书生字。
生:(读题)“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师:不要这样拖腔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要这样读(加快语速,连贯地)“精彩极厂”和“糟糕透了”;(生读)再整齐一点就好了。(生再读)很好!再来一次。(生读)
师:这篇课文有三个有意思的地方。第一个,题目很有意思,它不是个陈述句,是两个短语,而且两个短语意思截然相反。前面说“精彩”,后面说“糟糕”,几乎是反义的。再用上“极”,“极”就是极致,到底。再也没有越过的了。后面有个“透了”,“透”就是不能再过这个界限了。再加上两个引号。我们从来没见过这样的题目。一起再读一下。(生读题)
师:很好。这篇课文讲的是父母对子女的爱。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呼唤子女对父母的爱,因为爱是互相的。这篇课文有6个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学生自由练读,师分两行指名读,再集体读。)
读好第一段和最后一段
师:6个生字会念了。把课本打开,轻声地读一遍课文,轻声地把它读通。(学生自由读书,老师倾听每个孩子读书,请了二个孩子站起来。)
师:(表扬)读得都很好。读书要坐正坐直,这个小朋友做得好。读书要投入,这个小朋友做得最好,还有表情。读书还要正确地读,不能唱读,一字一顿地读。这个小朋友读得好。这篇文章比较长,有17个自然段。拿出笔在每一小节前面标上阿拉伯数字,看看是不是17。听老师读第一段。书拿起来。(师范读)好,谁来读读?
生:记得七八岁的日的时候……
师:很好,就是这么念。(生继续读)
师:大家注意啊,前面的话是作者写的因此他读的时候比较平直。后而的'话是母亲说的,而且是兴奋地嚷着,眼睛亮亮的,因此渎得高昂。再来一次。
生:眼睛亮亮的,兴(xìng)奋地——
师:兴(xīng)奋地,不是兴(xìng)奋地。
生:(读)兴(xīng)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
师:真好!坐下。还是第一段,谁再来读。
生: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
师:不是我写了——第一首诗,把“我写了第一首诗”连在一起读。
生: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地嚷着……
师:好!比第一个还要好。(又指一生)你再来读。
生: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
师:天哪!你的声音多美啊。再读读“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每个字都要读清楚。(生继续读)
师:好极了。她两个词读得好,“确实”,一般的读“确实是我写的”,她很强调:“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后面一个“再次”,她念得也非常好:“她高兴得再次拥抱了我”,读得太好了,要超过她简直不可能。谁来?(生举手)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 4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学过的一些方法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感悟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是源于对作者的爱。
4、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巴笛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
【教学准备】
电脑、录音机、课件光盘。学生课前进行预习,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交流预习情况
1、谈话导入新课。
2、让学生浏览课文,相互交流自己的预习情况。
二、再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再读课文,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可能会觉得巴迪有个慈爱的母亲,可能会感觉巴迪的父亲太严厉;但因为读过课文,所以学生最有可能说的就是妈妈和爸爸对巴迪的评价,虽然感情色彩不同,但出发点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对他的爱。)
三、品读重点语段,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1、为什么说爸爸妈妈对巴迪的评价都是出自对他的爱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细读课文,并说说哪些地方给了自己怎样的感受。
2、学生自学课文,找出文中的相关语句,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全班交流,深化理解: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弄懂,父亲的“糟糕透了”的评价,一个是因为父亲比较理性,要求比较严格,他考虑到的更多的是诗的本身的质量。另一个是父亲针对母亲的“精彩极了”的评价,认为儿子得到的鼓励已经太多了。才说“糟糕透了”的。母亲的评价是为了鼓励“我”,父亲的评价是为了提醒“我”,警告“我”。只因为“我”的成长中一直有这两种声音,才使“我”能不断进步,取得成功。)
四、联系实际谈感受
1、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2、教师根据学生谈的情况,进行相应地引导和点拨。
五、回到整体,体会写法
1、读文,想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2、谈收获:
重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堂实录】
师:美国的作家马德你们熟悉吗?
生:熟悉。
师:他你们也熟悉,真了不起。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出示词语:
兴奋 誊写出 皱眉头 谨慎 歧途 出版 腼腆。
师:都会读了,看了同学们都预习了。现在让我们快速浏览课文。
生浏览课文。
师:谁能来说说,通过预习你了解到什么?
生:我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巴迪在八岁时写了一篇作文,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长大后才明白都出于对巴蒂的爱。
师:说得不错,通过预习你知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我了解了题目为什么要打引号,是父母对评价说的话。
生:精彩极了是出于妈妈对他的评价。
生:通过预习我知道这篇课文的顺序。
师:说得真好,这篇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生:时间顺序。
师:通过预习,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生:非常幸福的孩子,爸爸妈妈都十分爱她。
生:爸爸妈妈虽然对他评价截然不同,甚至是天壤之别,但都是对巴迪的爱。
师:评价尽管不一样,但都是对巴迪的爱,为什么。让我们细细地读课文,可以想一想,可以有感情的读读,还可以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画一画,和同学说一说。大家需要多长时间?
生:2分钟。
师:好。
生自读。
师: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我想你们一定有收获了。你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了父母对他不同的评价都是对他的'爱。
生: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发亮,兴奋的嚷着……我从这句话体会到了母亲十分爱巴迪。
生:十六自然段最后两句:一个作家……,我从这句话读出都是爸爸妈妈对他的爱,如果爸爸妈妈的评价都很糟糕,他就会泄气。
师:说得很深刻,其他同学能不能继续从巴迪的成长历程说一说。
生:他需要鼓励。我从这句话体会到母亲非常爱他,母亲希望给他力量,让他坚持写作。
生:看第十五自然段第三句话:母亲……,因为有母亲的鼓励,他才一直在写作。
师:哎哟,这首诗糟糕透了,从这句话能看出父亲很爱巴迪,你说这是一种什么语气?谁来读读。
指名读。
师:父亲说这句话是什么感受呢?
生:父亲不想他太骄傲。
生:十四自然段:趴到床上痛哭……我从这里体会到巴迪还不知道父亲很爱他,他心里十分难过,觉得父亲在责怪他。
师:想一想都描述了人物的什么?
生:语言动作神态。
师:通过这些句子我们感受到当他听到爸爸对他说糟糕透了妈妈对他说精彩极了时他的心情。
生读母亲的话。
师:听了母亲的表扬之后,整个下午我都怀着……我用漂亮的花体字──
指名学生读。
师:等啊等啊,快到八点的时候父亲终于回来了,这时候我多么希望听到父亲的表扬了,心里特别紧张──
指名读:
师:爸爸看完诗了,他对诗的评价是……
生: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师:这时候我的眼睛──
生:湿润了……
师:父母为了我的诗争吵起来,我再也受不了了──
生读。
师:几年的时间过去了,你通过课文的哪些语句感受到了父母对他的不同的爱呢。
生:我从父亲对他写的另一首诗的评价。
生:第六自然段第三句话:我有个慈祥的母亲……体会到母亲十分慈祥,也十分爱自己的儿子,短短几句话,鼓励了巴迪写诗的信心。
师:母亲对巴迪的评价是
生:精彩极了。
师:体会到他的爸爸非常严厉,说他的作品糟糕透了就是因为妈妈表扬了他,不能使他骄傲,说他糟糕透了,才能使他有改进。
师:你说爸爸对他说的话是一种警告,怕巴迪骄傲。
出示:
现在,我已经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现在,我已经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生:我觉得第一句话,因为用上越来越表明巴迪以前不知道,慢慢长大了就知道的多些了。
师:的确是这样。巴迪对爸爸妈妈的评价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我们读文章的时候就应该这样细细的揣摩。找出课文中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生读。(一个作家……注意,总结,提高)
师:读到这真正明白了,这两个极端的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
生:爱。
师:冷静的分析自己,完善自己,带着这种感情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想想你有哪些收获。
生自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
生:我的收获是我知道了无论是母亲表扬我,还是父亲怎样批语我都是父母对我的爱。
师:说得很好,不单理解了还联系实际。还有呢?
生:这篇文章语言生动。
生:使我积累了佳词佳句,例如迫不及待。
师:这篇文章的确有很精彩之处,现在我们拿出一部分时间,你喜欢什么地方就是背什么地方。
生背课文。
师:就背到这,我们平时要注意积累,加以运用。老师这里还有一篇关于爱的文章,你想不想读。
生:想。
出示:父爱,在拐弯处(略)
师:你想说什么?
生:读完这篇文章,我的感觉就像文章所说那样爸爸虽然在表面装作很冷淡,只是他不善于表达罢了,但他心里非常爱你。
师:说得非常好,那么这篇文章在表达方法上有哪些特别之处。
生:这里详细描写了爸爸的动作,这个不经意的动作给了弟弟多大的爱。
师:其实文中这样的地方还很多,能用哪个词概括。
师:通过这两篇文章的学习,回响你感受到的爱,你会写什么,会怎么写,这两篇文章有哪些地方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评课】
1、亮点:
比较好地实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从课文对父母的言行描写中体会到:母亲的赞扬是一种宽容的爱,父亲的批评是一种严格的爱。又从巴迪的成长过程的反思中(如“越来越”一句的品味)感悟到,儿女体会父母的爱需要时间,需要经历。巴笛不是一开始就明白父亲的意图,从当初的委屈地“痛哭”,到感到自己是多么幸运,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总之,这些感悟都是在朗读课文,品味词句中得出的,体现了语文学科人文精神教育的特点,整堂课很有“语文味”。
2、讨论:
在本节课引入拓展文章《父爱,在拐弯处》,时机似乎早了一点。这篇文章是从“父爱特点”的角度与课文构成联系,冲淡了课文主题的多元性和深刻性。另外,为了阅读这个拓展材料,老师只能把前面的两个环节:
⑴ 让我们从头再来读一次课文,想想你有哪些新的感受,新的收获?
⑵ 读课文,想想你喜欢课文什么地方?为什么?)匆匆走过,使学生失去从局部感悟再次回到整体理解的机会,有点得不偿失。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 5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老师首先要检查你们上节课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请拿出练习本。哪个同学愿意在黑板上来写?
生:纷纷举手。
(他们平时很喜欢这种形式。)
师:王晓妮,请你来写。
(因为通过批改作业发现她的错误也是很多同学存在的错误。)
听写开始。糟糕、谨慎、慈祥、出版、自豪、誊写、布置、迫不及待、一如既往、歧途。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当回小老师评一评王晓妮写的字?
生:高兴的来到前面开始点评王晓妮的字词。“糟糕”,写对了,但有点分家,而且米字写大了,下次要注意;“谨慎”的“慎”,少写了一横;“慈祥、出版、自豪”写对了;“誊写”的“誊”,写成荣誉的誉了,请大家注意两字上半部的区别;“布置、一如既往、歧途”写对了;“迫不及待”的“及”写成着急的急了,老师上节课都讲过了,她又错了。
师:谢谢你的点评。总的来说,王晓妮同学对字词的掌握还可以,老师给她打80分,但是请大家注意王晓妮出现错误的地方,许多同学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希望通过这次练习后,大家不要再出错。给你们一分钟时间,自我检查,自我评价。
二、以问启思,悟情明理
师:请同学回忆一下,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巴迪在七八岁时写了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
师:谁再来补充他没说出来的?
生:巴迪长大后深深的理解了父母的评价,巴迪觉得无论哪种评价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爱。
师:说的真好!课文讲了作者成长过程的那几个阶段?
生:七八岁时、几年后快到十二岁时、现在……
师:课文比较长如果我们按照巴迪的成长阶段把课文分成两部分学习,大家怎么分段?
生:1~14自然段。
师:请同学先阅读第一部分,然后回答下面几个问题。
师:我的第一首诗,父母的评价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评价?
生: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是为了鼓励我;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是批评我,怕我得意洋洋。
生:如果爸爸的评价也是精彩极了,那我就骄傲了,就不会有进步。
师:那这首诗我到底写得怎么样?
生:确实很糟糕。
师:你怎么知道?
生:第15段说,“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相当糟糕的诗。”
师:看来父亲的评价是对的,可母亲为何却兴奋的大嚷:“精彩极了”,难道不是真心的吗?
生:母亲也是真心的,你看母亲念完那首诗后,眼睛亮晶晶的,并且很兴奋的嚷着,还搂着巴迪。
生:母亲是觉得巴迪只有七八岁就能写诗,很了不起,而且是巴迪的第一首诗,很需要鼓励。
师:看来父母的评价都是对的,母亲是觉得巴迪七八岁就能写诗,很了不起需要鼓励;父亲是从巴迪所写诗的质量而言的,认为巴迪还得有所改进,有所提高。
师:巴迪听了父母的评价后,表现的怎么样?他理解父母的评价了吗?
生:听到母亲的评价后,巴迪得意洋洋。
师: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生:我既腼腆又得意洋洋,点头告诉妈妈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
生:我有点迫不及待,想立刻让父亲看看我写的诗。
生: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我用最漂亮的花体字把诗认认真真的重新誊写了一遍,还用彩色笔在它的周围描上了一圈花边。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它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
师:听到父亲的评价后呢?
生:伤心难过。
生: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的抬不起来。
生: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生:我再也受不了了。我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痛哭起来。
三、自读自悟
师: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好,作者在七八岁的时候,并没有真正的理解父母对自己的评价。而是在长大以后,才深深的体会到自己当初的幸运。请同学们默读第二部分,提出疑问和大家共同解决。
生:默读。
生:为什么说“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师:很有价值的一个问题。谁再来说?
生:我谨慎的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他不被那一股风刮倒。是什么意思?
师:老师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师:请同学小组学习,通过讨论共同解决上述问题。
生:按小组开始讨论。
生:“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这句话我们小组是这样理解的。我有一个慈祥的母亲,她能经常鼓励我;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经常对我提出警告,帮助我不断的总结提高。
生:老师,我来补充。母亲的鼓励使我很有自信,母亲的爱是我灵感和创作的源泉。父亲经常提醒我:“小心,注意,总结,提高。”在父母的共同帮助下,我获得了成功,现在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所以,作者觉得自己很幸运。
师:说的真好。
生:老师,我代表齐心小组谈谈对课文最后一句话的.理解。精彩极了,是母亲对我的评价,是鼓励的爱;糟糕透了,是父亲对我的评价,是严厉的爱,所以说这两个极端的断言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爱。
师:理解的很好。谁来说说怎么理解“我谨慎的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他不被哪一股风刮倒”这句话。
生:没人举手。
师:大家先想想生活的小船只的是什么?
生:慢慢长大。
师:对,具体的说指的是生活的道路。两股风指的是什么?
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师:这是什么样的评价?
生:表扬和批评。
师:那谁能理解这句话?
生: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谨慎的面对不同的评价,不能因为有人夸奖而骄傲自满,也不能因为受到批评而丧失信心。
师:说的太好了,请同学们给她鼓掌。
四、总结寄语
师: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像巴迪的父母一样的评价,或者鼓励,或者批评。老师真心的希望同学们能谨慎的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他不被哪一股风刮倒。在不同的爱的鼓舞下,健康快乐的成长。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 6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课文的重点、难点是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的。
“我”七八岁时写了第一首诗后,对“精彩极了”的评价的反应是“得意洋洋”,而对“糟糕透了”的评价的反应是“痛哭起来”。显然,这时候的作者并不理解父母的心。几年后,“我”再看那首诗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不得不”承认,说明作者已认识到父亲的评价是对的,但在感情上似乎不好接受。成年以后,“我”“越来越体会到”父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在自己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作者不仅认识到两种评价对自己健康成长的必要性,而且认识到这两种看来截然相反的评价所蕴含的共同点,那就是爱。
【教学预设】
1、抓住“精彩”和“糟糕”两个词语,理解和运用这两个词语,揭示课题,引入课文。
2、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写的是什么事?提出问题“到底什么精彩极了?什么糟糕透了”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3、研读课文的前半部分:
思考“母亲和父亲在读过作者的第一首诗后,有什么具体的表现?我对父母的评价又有什么不同的反应?”
⑴ 指导学生读书方法,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感悟,教师相机引导。重点提示:理解“腼腆”的意思,体会父亲和母亲的评价,以及作者的心情。训练学生朗读,仿照课文的写法练笔。
⑵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谈论“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引起学生争议,展现学生个性。
4、研读课文后半部分,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理解“两种不同的评价方式”。感受父母的爱。
5、积累喜欢的语句,练习背诵,升华情感,体现文本价值。
【教学实录】
一、抓住两个关键词,导入课文题目
师:今天和同学们共同学习,老师感到特别荣幸,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因为同学们的积极投入而上得精彩成功!同学们有信心吗?
生:有!
师:学课文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两个词。(板书“精彩”、“槽糕”)
师:谁愿意读这两个词?
生:读词语。
师:能不能根据这两个词语的理解,举例说说什么时候你分别用到了这两个词?
师:(指名学生举例回答。)
师:你们用得真准确。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以这两个词为主的拟题的文章。(板书课题)谁能带着感情色彩读出课题?(指名读、齐读)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带着问题自学研讨
师:请同学们翻开书,轻声地读一遍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到底什么精彩极了,什么槽糕透了?
(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汇报上面的问题,教师根据回答,板书“诗”“找”“父亲”“母亲”。)
师:母亲和父亲读过作者的第一首诗后,有什么具体的表现呢?“我”对父母的评价有什么不同的反应?我们来读课文的前半部分,谁愿意读?
(提出要求:边听边用笔划出有关父亲、母亲、作者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的词语,并把你的理解和感受标注在书上。)
生:(读书交流,教师巡视)
三、引导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1、体会母亲的表现和我的当时反应:
师:我们先来汇报对母亲的描写及“我”的当时反应。
生:“母亲一读完那首诗,眼睛发亮,兴奋地嚷着……”这是对母亲神态、语言的描写,表现了母亲特别高兴的心情。因为她看到自己的孩子会写诗了,她特别开心。
(师板书“兴奋”。)
生:母亲兴奋地嚷着:“巴迪,这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呀,精彩极了。”这是对母亲语言的描写,他妈妈赞美他写的诗精彩,可以看到他妈妈当时特别高兴,她在夸奖巴迪。
(板书“赞美”。)
师:你能读出妈妈兴奋的语气吗?
(指名学生读。)
师:听了母亲的赞美。“我呢?”
生:“我有点腼腆,不好意思地笑了。”是对“我”的描写。“我”听了母亲的赞美,即高兴又有点害羞。
师:“腼腆”是什么意思?明白吗?
生:“腼腆”就是有点害羞,不好意思。
2、体会父亲的表现和我当时的反应:
师:继续汇报。
生:同学们读得真不错,下面我们来汇报对父亲的描写和“我”当时的.反应。
生:“父亲一进吃饭大厅,就被餐桌上的诗吸引住了。”通过吸引住了这个词,我觉得父亲对诗产生了兴趣,因为他本身是个写剧本的人。
(板书“吸引”。)
生:“父亲拿那首诗读了起来。”“拿起”是父亲的动作,父亲读完说糟糕透了,从这可以看出父亲不喜欢这首诗。
(板书“拿起”。)
生:“父亲把书放回原处,对母亲毫不退让。”这说明父亲的态度冷淡,而且坚持意见,不因为母亲而改变自己的观点。
(板书“放回”。)
生:“我把头埋得低低的,诗只有十行,但我觉得父亲读了很长时间。”这说明我心里挺紧张,在等待父亲的评价,也说明父亲读得很认真。
生:“我”听完父亲的评价,“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地抬不起来。”我从对作者的这些描写感到作者心情挺不好,肯定挺伤心,特别失落。
师:谁能读出作者失落伤心的感情?
(指名学生读。)
生:“再也受不了了,冲出饭厅,跑进自己的房间,扑到床上痛哭起来。”这是对作者动作的描写,写出了作者伤心的心情,我感到作者有点受不了了。
师:作者听完母亲的赞美还有点腼腆呢,为什么听了父亲的话会有如此强烈的反应呢?同学们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谈谈你的理解。
生:因为作者一直以为父亲能像母亲一样赞扬他呢,但是没听到,所以受不了了。
生:因为作者“整个下午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父亲回来。”这就看出作者一直满心以为能得到父亲的赞美,所以一听到糟糕透了,就受到打击。
生:因为作者“把诗重抄写了一遍,还描上了花边。”这都看出作者挺重视父亲的看法,尤其父亲还是电影公司的老板,所以受到打击,他就受不了了。
师:正所谓:“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师:此时巴迪的心情可以用什么词形容?
生:失落。
生:伤心。
生:难过。
生:没面子。
师:带着这样复杂的心情试读。
(生读、齐读。)
4、学习课文写法,课堂进行小练笔:
师:我们刚才通过作者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细致描写已感受到了人物的内心,这种写法真不错,我们也来练习一下这种写法。
师出示练习:
⑴ 听到这个好消息,我__________________。
⑵ 看到妈妈买生日蛋糕,我________________。
⑶ 拿着不及格的卷子,我_________________。
⑷ 等了半天,他也不来,我________________。
师: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语言,辨析人物的心情,读写出人物当时的神态、动作、语言。
生:听到这个消息,我三步并两步,快速回到家里,向妈妈报告了喜讯。
生:听到这个好消息,我一蹦三尺高,高兴地喊道:“我成功了。”
生:看到妈妈买的生日蛋糕,我赶紧接过来,把鼻子凑过去闻了闻,“啊,真香啊。”
生:拿着不及格的卷子,我的脸胀得通红,眼泪不由地流下来,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生:等了他半天,他还没有来,我东瞅瞅西望望,急得直跺脚。
5、引发讨论问题,让学生表达自我见解:
师:同学们刚才的口头续写真是精彩!看来你们认真读书了。那么母亲说巴迪的诗糟糕,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啊。如果请你做个判断,你觉得巴迪的这首诗写得会怎么样呢?
生:我认为巴迪这首诗已经写得不错了,我现在还不会写呢。
生: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说法,不能因为他年龄小,就说他的诗好。你想一个七、八岁的孩子能写好吗?再说,他父亲是写作的,已经说他的诗不好了,那就是不好。
生:我认为巴迪写得好,对他来讲应用他的年龄来评价他,不能用大人的眼光看他。
生:我认为,他的诗也许好,也许不好,那得看怎么说了,从他的年龄看,已经不简单了,从诗来看可能不太好。
生:巴迪的诗一定写得不好,他母亲赞扬他只是鼓励他,他父亲才是正确的评价。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正像我们学过的一首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师:这两句诗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生: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会有不同的看法。
师:学得真棒!同学们分析的对,母亲的赞扬不是对诗,而是对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写诗的这种行为,是对孩子的激励和鼓舞。父亲的评价是针对这首诗的本身,是一种理性的评价。其实,几年后作者长成少年时,就对自己的第一首诗有了正确的认识,这回他是怎样评价的呢?快看课文,找到答案。
(学生看书。)
生:作者少年时认为那首诗的确糟糕透了,他不得不承认父亲说的是对的。
生:既然作者认为是自己的这首诗槽糕,他为什么说“不得不”承认?
师:我知道,虽然诗不好,但谁也不愿意说自己不好。
生:巴迪知道自己的诗不好,但心想母亲都能鼓励我,父亲也不能那么不讲情面呀。
师:也许是说巴迪从理智上认为诗不好,但感情上接受不了父亲的态度,既然作者都认为自己写得不好,为什么还能一直坚持写,最终成为美国名作家呢?请同学们默读倒数第二段,联系课文说一说。
生:因为他有父亲的批评帮助。
(板书“鼓励、严厉”。)
6、联系自己生活,体会父母的教育方式:
师:确实如此,生活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母亲的爱,我想同学们一定有被父母、师长鼓励、赞扬、批评、训斥,甚至打骂的事,你能联系自己的真实故事,讲一讲你喜欢母亲这种鼓励的方式,还是父亲的这种严厉要求?
生:我喜欢母亲那种鼓励的方式,但我总认为我爸爸对我特别好,总鼓励我,妈妈总批评我,我不爱听,心烦。有一次,我考试没考好,妈妈说得我直哭,我都不想学了,后来爸爸说:“没事,这次不算什么,我姑娘下次能考好,走,跟爸爸去溜达,我的心情就好多了。
生:我比较喜欢巴迪妈妈鼓励的方法,我的作文不太好,我爸爸我妈妈总说写得不好,总贬我。我都没信心写了,但我的老师总说不错不错,这句子挺好,这也有进步,我才坚持写作文的。
生:老师,我认为这两种方式都得有。要是总鼓励吧,就该骄傲了,要是总批评也不行,一点信心都没有了,这两种都得有,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
生:老师,我觉得不管什么方式都是为我们好,我小时候特别挑食,不爱吃饭,我爸挺严厉,总是逼我吃这菜,吃那菜,当时我都烦死了,但现在一想他也是为我好。
师:怪不得你长这么高!
四、注重语言积累,渗透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师:同学们说出了心里话,老师也看到你们是真的读懂了课文。作者成年以后也有了许多深刻的感受,他把自己的感受化作许多哲理性的语言,写在文章最后两段,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最后两段,从中选出你喜欢的一句,试着背诵下来,好不好?
生:(练习背诵。)
师:(指名背,要求背出感情,背出气势。)
师:不论慈祥的母亲,还是严厉的父亲,都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都是鼓励我们健康成长的爱。
(板书“爱“。)
师:请同学们拿好书,齐读最后一段,用我们声情并茂的朗读。再次体会来自父母的伟大的爱。
(全班齐读。)
师:课文学完了,同学们对这种爱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老师更加希望你们把父母的理解化作实际行动,用你们的进步和成功来汇报父母的爱!
(下课。)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感情色彩很浓的课文。文本的教育价值在于如何理解父母关爱,作者对父母的评价经历了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过程,给每一个读者都能留下人生的启迪。面对现代生活条件下的“娇子”,如何让他们从文本中得到人生的感悟,确实需要教师精心地建构课堂。
阅读是个性化的过程,不能以教师的思维而取代学生思维,所以,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的时候,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带着有价值的问题,自我感悟、自我理解、自我发现、自我交流,并且处处体现对话交流,合作探究的过程。教师充分地转变了角色,教师成为了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建设者、点拨者。教师很好发挥了导学的功能,学有针对,学有实效,学有收获。
阅读不仅仅是人文性教育,更不可忽视的是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所以引导学生在解读课文的过程中,恰到好处的进行了词语的运用,朗读的训练,写法的模仿,使人文性与工具性融为一体。
课堂精彩之处在于,教师能引发问题的讨论,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文本中“父母对我的两种评价的认识”,学生各抒己见,自由表达,个性张扬。这正是现代阅读教学所倡导的教育理念。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是按着阅读的规律来理解汇报的,首先是抓住重点词句,读懂内容,再分析写作特点,体会文中情感。最后是通过朗读体验、升华。这是非常有实效的读书方法,体现了扎实的语文训练。
回顾整个课堂,教师的语言并不多,但是很精练,提示很到位,凸现文本价值。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 7
师:板书课题(用蓝色笔写“精彩极了”,用红笔写“糟糕透了”)一起读读课题
生:齐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师:知道老师为什么用不同颜色的笔写课题吗?
生:一个是赞美的话,一个是批评的话。
师:有不同意见吗?
生:一个是母亲对小巴迪的夸奖,一个是父亲对小巴迪的批评。
师:还有谁来说?
生:用蓝色写“精彩极了”,表达出了高兴的心情;而红色是热情的,写“糟糕透了”,就是批评也是为了人好。
师:那么课文究竟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我们先来读课文。今天早读课上大家已经进行了预习,那么大家说说这篇课文用什么方法读比较合适呢?
[让学生选择运用自己喜欢的朗读方法,能够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同时也是体现了这个班级的实际,因为,整个班级的朗读水平总体比较好,而且早读课上学生进行了很好的预习,老师了解学生,知道能够读好]
生:我觉得分角色读比较好。
师:为什么要用这个朗读方法呢?
生:因为这里的对话比较多,所以我们认为应该用分角色的朗读方法
师:好的,那谁愿意来读父亲、母亲和小巴迪的话呢?(学生举手,积极参与,教师指定三位同学)其他的话全体女同学一起读。
生:学生分角色读课文(学生读得比较流利,有些地方已经初步达到有感情了)
师:刚才大家分角色读了课文,现在请男同学做评委,说说读得怎么样?
生:他们读得很流利。
生:他们读得很有感情。
师:的确读得不错。这里有一个词语“兴奋”的“兴”应该怎么读?
生:读“兴奋”(读第一声)
师:对!应该读第一声,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兴奋”
[读后不忘记评价,因为正确的评价能够使读得不够好的同学知道怎样读好,使读得好的同学读得更好。评价不光只有学生或者教师单个的参与,应该是学生和教师相互的补充]
师:如果将课文分成童年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个部分,如何分?
生:1~14小节写童年故事,15~17小节写后来的认识。
师:好,我们一起来学习童年故事部分。(出示投影片)
请快速地浏览童年故事这一部分,小组讨论:
1、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样?父亲是怎样评价的,我有什么反应?
2、父亲和母亲的评价为什么会截然相反?
3、你是如何看待小巴迪父母亲的不同评价的?
[浏览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方式,让学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运用,就回提高学生的浏览能力]
生:浏览课文,小组讨论。
师:交流题1,出示有关句子,指导朗读,体会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刻画人物形象。
师:父亲和母亲的评价为什么会截然相反?
生:母亲是用爱来鼓励巴迪的,父亲是用严厉的爱来激励巴迪向上的。
生:母亲夸奖巴迪是因为他是个孩子,他写了第一首诗应该鼓励;而父亲觉得小孩子不能娇惯,要让他知道自己并否完美,更努力才能更好。
生:母亲是为了进一不激发小巴迪的兴趣,父亲是这样认为的,好的就是好的,不好的就是不好。
……
师:当时巴迪能理解父母的行为吗?
师:你是如何看待小巴迪父母亲的不同评价的?
生:母亲说“精彩极了”是出于巴迪还小,而且写的是第一首诗,哪怕再差,也要鼓励;而父亲说:“糟糕透了”是出于诗本身的好坏。
生:父亲的批评是实事求是的;母亲的夸奖是出于一种爱子的心。
生:在母亲的眼里,巴迪还是个孩子,他需要鼓励,而且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写成这样已经不错了。而在父亲眼里不管他有几岁,这是他写的第几首诗。“糟糕透了”就是糟糕透了。父亲直言了。
生:父亲希望巴迪在接受鼓励的同时也不能放松,要让他明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
师:父母的这两种评价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理解了吗?
生:不理解。
师:的确是的,父母的评价对于当时的小巴迪来说是很难理解的。这需要很长时间,几年,几十年……才能体会到父母的良苦用心。请同学们读这一段课文,出示幻灯片:几年后,当我再拿出那首诗看时,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糟糕的诗。不过母亲还是一如既往地鼓励我,因此我一直在写作。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给父亲看一篇我写的短篇小说。“写得不怎么样,但还不是毫无希望。”根据父亲的批语,我学着进行修改,那时我还不满十二岁。
看看随着时间的推移,巴迪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师:读了这段话,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我知道了作者在母亲的鼓励下,一直在写作。
生:作者一开始父亲评价他“糟糕透了”他还哭了,这次父亲的评价并不怎么样,他没有哭还根据父亲的批语学着修改了。
师:画曲线:一直写作 学着修改,指导朗读。
(小结):几年后,巴迪不仅年龄在长大,对父亲的批评也有了新的认识,因为有了认识的变化,所以在听到父亲糟糕透了的评价时不再是哭,而是学着修改自己的诗。因为母亲一直鼓励他所以他还是一直写作。
(教师引读课文)
师:小巴迪在母亲
生:爱的鼓励下
师:在父亲
生:严厉的管教下
师:健康成长。同学们,老师希望你们当一回“实话实说”节目的主持人,说一说你的心里话,你到底喜欢“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
生:我喜欢“精彩极了”,因为人家说我什么事精彩极了,我就很光彩,而人家说我做什么事糟糕透了,我就很没面子。
生:我喜欢“糟糕透了”,因为“糟糕透了”就是说我不好,我可以有上进的信心。
生:我喜欢“精彩极了”,因为我做了什么事,如果别人说我做得非常好的话,我下次再做那件事的时候,我会做得更好,如果别人说我做得“糟糕透了”,我下次再也不想做那件事了。
生:我喜欢“糟糕透了”,因为别人说我不好,我就会去改正。
……
师: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可能听到精彩极了或者糟糕透了的评价,老师也和你们一样喜欢听精彩极了的评价,可只有这一种评价行吗?
生:不行。
师:为什么?
生:因为沉浸在夸奖的世界中,会把你从成功的.道路转向失败的道路。
生:如果我们一直生活在精彩极了的生活中,就会变得骄傲,如果有警告的力量来平衡的话,就能使自己提高。
生:一个人如果光听表扬的话,他就会骄傲;如果光听批评的话,他就会自馁,要想成才,就应该在接受批评时不自馁,接受表扬时不骄傲。
生:母亲的爱既有着爱的力量,又象是一股风,而生活就象一艘小船,你走的路就象一片海洋,如果你一直受着爱的力量,如果一股风刮来,就会把你的船偏离航线甚至沉没,如果有着父亲警告的力量,你的心里就会非常谨慎,这样你就能成功到达生活的彼岸。(鼓掌)
师:是啊!我们毕竟
生:还是个孩子
师:人生的道路
生:还很长很长
师:我们需要母亲
生:爱的鼓励
师:更需要父亲
生:严厉的警告
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看又有什么收获?
生:(第一、二组同学读16自然段,第三、四组同学读17自然段)
生:巴迪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
生:读了第17自然段,我懂得了单单有表扬和鼓励是不够的,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
生:我读了这课以后,感觉到以后父亲骂我,我会感到十分幸福。
生:我觉得母爱是体现在各个方面的,比如,天气冷了要穿衣啦,夜里睡觉被子要盖好啦等等;父爱却是在暗地里默默地关心你,呵护你,并且是不易被发觉的,深沉的。
师:从巴迪自身的体会中看出巴迪已认识到自己是幸运的,而且还有了更深的体会,他是怎么说的呢?
出示: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师:请一名感情朗读这段话。
生:读
师:巴迪已经能正确认识到了父母对他的评价的重要性,知道这两种评价同等重要,缺一不可。更重要的是他认识到这两种评价的目的是一样的──那都是爱。(在课题上画“心”形)一起读这段话:
出示: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生:女生齐读这段话
师:现在巴迪已经长大成人而且成为了一名作家,当他回忆童年往事时,会对他的父母说些什么呢?你读懂了什么?
生:生活就像一艘小船,走过的路就是海洋,只有不怕风浪,勇往直前,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
生:父亲的批评是来自内心的爱。
生:无论是母亲还是父亲的话,充满着的都是爱。
生:母亲的爱,如盖好被子别受凉那样具体,父亲的爱是深层次的爱。
师:巴迪无疑是幸福的,他同时拥有了两种极端的爱。母亲慈祥的话语给了他创作的信心和动力,父亲严厉的批评则令他在洋洋自得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两种看似截然相反的评价却饱含了父母同样厚重的深情,也使他最终走向成功之路。他怎能不对双亲满怀感恩之情呢?
作业: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实际写一篇小短文,可以写自己对课文的感受,也可以写对自己遇到的类似事情的新的认识。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 8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十九课,“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书空课题。
(师板书课题。)
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读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
生:作者为什么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作题目?
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的是什么事情?
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什么联系?
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什么要打引号?
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什么不同的出发点?
师:现在就带着这些疑问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把这些问题解决了。现在同学们自由读课文
(生自由读课文,师巡回。)
师:带着你们的问题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因为“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爸爸妈妈说的话,所以带引号。
生:我读懂了“精彩极了”是妈妈的评价,“糟糕透了”是爸爸的评价。
师:你们觉得这一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我”八岁时写了一首诗,妈妈鼓励我,爸爸却说“糟糕透了”。
生:作者在两个不同的评价下,成了有名的作家。
师:课文第一个意思是从第一自然段到第几自然段?
生:从第一段到第十四自然段。
师:书要自己读懂,课文比较长,我们分两部分来学,同学们自己读第一到第十四自然段,看能读懂什么?体会到什么?
(生自由读课文。)
生:第十四自然段。
生:这位作者的母亲非常慈祥,父亲非常严厉。
师:你怎么知道?
生读有关句子。
师:巴迪七八岁写了一首诗,母亲评价后非常高兴,觉得自己的诗写得非常好,可爸爸对他评价后他伤心极了(板书)书本上怎么说?
生:得意洋洋。
师:从哪里看出来?
生:从第四段“不住地看表,等着爸爸来评价”可以看出,作者非常想得到父亲的赞赏。
生:把诗认真写了一遍,还画上了花边。
师:我们读书,不仅要读字面意思,还要想一想,书中母亲和父亲的评价为什么不一样?
生:因为妈妈评价“精彩极了”,他今后会有自信心,父亲评价“糟糕透了”是为了让他知道自己还不是很好,不要骄傲自满。
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什么意思呢?就是有小问题解决了你就会有小进步,有大问题解决了你就会有大进步。接下来我们读第二部分,会产生哪些问题?
(生默读第二部分。)
师:好了,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生:为什么作者说“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都是爱?
师:好,这个问题很有价值。
生:“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受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作者为什么觉得这种爱是一种幸运?
生:“我谨慎地把握生活中的小船”中的“小船”指的是什么?
生:作者为会把爸爸和妈妈的评价比作风?
(师随机板书。)
师:咱们现在提出了三个问题,我们还在家一块儿解决。团结力量大,我们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生小组合作学习。)
师:好了,我们现在来交流,谁来说,第一个问题。
生:因为他母亲鼓励他写作,父亲让他知道了写作的缺点。
师:那“小船”指什么?
生:小船指人生道路,如果爸爸不常说“糟糕透了”,他会觉得自己很好,很得意。
师:也就是母亲给他的是一股什么风,父亲的呢?
生:母亲给的是一股慈爱的风,父亲给的`是批评的风。
师:我们现在来解决“爱”的问题。
生:“精彩极了”是母亲对作者的鼓励,“糟糕透了”是父亲对作者地批评。
师:母亲的鼓励和父亲的批评也就是说母亲给他的是慈祥的爱,父亲给的是严厉的爱。母亲和父亲给的爱融合在一起,是作者把握船向前驶去。
出示句子: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师:放声读这句话。
(生练读这句话。)
(指名读句子,读得不够好。)
(师范读后生再读,读得很好。)
师:你读得多好啊!读得多动情啊,同学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有什么感受?同学们,如果说爱有两种,一种是慈祥的爱,另一种是严厉的爱,你更想得到哪一种爱?
生:我觉得两种爱都很需要。
生:我更想得到慈祥的爱。
生:我更想得到严厉的爱,因为这样能使我更坚强,能使我不断地前进。
师:咱们第二课时可以进行实话实说辩论会,话题是:到底是慈祥的爱好还是严厉的爱更好。如果面对赞扬和批评,不管来自谁的,我总结一下,我送给大家一句话,与大家共勉。出示句子: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要谨慎地把握住生活的小船,便它不因“精彩极了”而搁浅,也不因“糟糕透了”而倾覆。
师:你们有什么话想说的下课后把它写在小卡片上。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 9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下午上课你们困吗?
生:困。
师:那我们先来聊聊天好吗?给你们上课的老师来自哪呢?
生:青海。
师:你怎么知道的啊?
生:是老师告诉我们的。
师:哪位老师告诉你的呀?
生:李老师。
师:哦,是你们的班主任李老师呀,我来自青海省西宁市北大街小学。老师向你们问声好:银川市21小五六班的孩子们你们好。
生:老师好。
师:多有礼貌的孩子啊。老师还想了解一下咱班孩子的情况,咱班所朗读课文好啊
生:我叫马佳媛。
师:老师抽签知道自己要和你们在一起上课,我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了你们学校的网站,我看见你写的一篇文章叫《游中山公园》,是吗?
生:是。
师:你的作文写的好,朗读也好,那你给大家读一段,学过的课文也好,古诗词也好。
(生读《故乡》)
师:读的这么好有人夸奖过你吗?
生:老师和家长总是鼓励我。
师:那位同学字写得漂亮?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生:写字。
师:真漂亮。
生:谢谢夸奖。
师:粉笔字不好写,你写的这么好,得到过别人的表扬吗?他们怎么表扬你的记得吗?
生:他们说让我继续努力。
师:爸爸妈妈的希望还是很高是吧?像这两位同学这样,你们一定也在生活中得到过表扬,和你周围的同学说说你的过的表扬。
学生间交流意见。
【上课时间】
师:同学们大家聊得很愉快可是上课时间到了先上课好吗?
今天我们将学习美国作家的一篇文章,大家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下课题。
写这个“极”字的时候要注意笔顺,最后一笔写捺,写“糟糕”两个字注意左宅右宽
谁来读课题?
生读课题。
师:我们来看题目,课题是文章的眼睛,通过眼睛可以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仔细看课题,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发现题目中的两句评价是完全相反的,可以说是极端的,一句是表扬,一句是批评。
师:真好,你一定做了大量的预习,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
生:这两句话是别人说的话。是对别人的批评和表扬。
师:老师最喜欢发表和别人不一样的想法,这是别人说的话,所以你看课题用了什么符号啊?
生:前引号和后引号。
师:对了,看来大家都预习了,初步了解了课文,这节我们深入学习课文,大家会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请大家跟着课文提示完成以下学习任务,生:1,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父母亲评价语言的句子,分别用横线和波浪线画出来,并读一读。
2想一想:同一首诗父母亲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师:看明白了吧,开始学习。画完这些句子,别忘了和小组同学的讨论交流。
师:好,同学们,哪一组愿意读一读你们找到的句子?
生:读爸爸妈妈的话,在课文中找出。
师:找的很准确,现在老师要找小巴蒂的话,也加进对话中去。
生:读文中人物的对话。
师:对于同一首诗,父母亲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评价呢?
生:因为巴迪的母亲出于一种慈祥的爱,她想给巴迪一种鼓励,但他的父亲很苛刻,很严格,他想让巴迪更上一层楼。
师:你从他的父母亲评价诗,而理解到他父母亲两种不同形式的爱,可见体会得非常深刻。同学们,如果一个同学说完了,你还想补充,那么,你可以说:“老师,我还想补充他的发言。”或者“老师,我有不同的看法。”
生:老师,我有不同的看法,母亲从感情的角度鼓励巴迪写诗,让他对自己有信心;父亲从事的好坏来严格要求他不能骄傲,以支持他这两种方式,都表示了他对巴迪的爱。21:16
师:我们看看,的确不同。
生:老师,我补充。我觉得,这两句话,母亲说是因为她对巴迪慈祥的爱,因为她对巴迪很有信心,以为这样会使巴迪以后更上一层楼。而父亲觉得他要让儿子知道,诗的好坏,使他明白自己的错误在哪,一定严格改正。
师:好,你的评价很全面,为巴迪的成长在考虑。
生:老师,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母亲赞美他的诗是“精彩极了”,母亲是想鼓励巴迪,是想让他充满信心,写出更好的作品。然而,父亲说他的诗“糟糕透了”,父亲想让自己的孩子接受严格的教育,让他在批评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以后能写出更好的作品。
师:看法,的确跟别人的不一样。同学们,咱们学习语文不能读读课文,讨论一下就行了,文章中的许多地方,是值得我们去细细的品味慢慢的揣摩的。来,自己读读这几句话。23.14
师:xx,读读这几句。
生:母亲一念完,眼睛亮亮的,兴奋的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师:好,他的过程中,我想给他纠正一个字的读音。
生:眼睛亮亮的,应该是xīng奋的嚷着,他读成xìng奋了。
师:这是个多音字,可得注意了。来,再读读这个词。
生:兴奋的嚷着。
师:跟老师读xīng奋。
生:兴奋。
师:不错,记住了。咱们读文章的时候,也可以抓住一个字,看你能读懂什么,也可以抓住一个词,看看你体会到了什么。甚至可以抓住有些重要的语句,看看你能感悟到什么。来,自己再读读这几句话。
生:我从“母亲的眼睛亮亮的,兴奋的嚷着”可以看出母亲看到巴迪的诗的时候是惊讶的,她不知道自己的儿子能写出这样精彩的诗。
师:对呀,你从人物神态的描写体会到了母亲当时的高兴。
生:我从“兴奋的嚷着”可以看出,母亲当时看到巴迪写出这首诗,非常高兴,因为如果母亲不是非常高兴,作者可能会用“说”这个词,而这里面却是“嚷”,所以我认为母亲当时非常高兴。
师:真佩服你,好眼力!一下抓住了对母亲“嚷”这个动作的描写,体会到了母亲当时的高兴。那么,你能不能把母亲“嚷着”说出来的话读给大家听。老师不提示你。26:00
生:母亲一念过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的嚷着:“巴迪这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师:母亲发自己内心的赞叹。
生:我从母亲说的话“巴迪真是你定的吗?”看出来,母亲一看到巴迪的那首诗非常高兴,高兴得很不可思议,明明是巴迪写的,还要问巴迪是不是他写的。
师:那你是抓住了对母亲的语言描写体会到的。能不能把母亲说的话,完整的读出来。谁可以读,26:50
生: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的,兴奋的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母亲为儿子的成功感到高兴极了。
师:刚才发言的这几位同学教给我们一个很好的读书方法,那就是抓住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来体会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来让我们再一次把这热情洋溢的鼓励送给巴迪。一起来!
生:齐读。
师:这真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
生:慈祥的母亲,十分关爱儿子的母亲。
师:你能不能把慈祥这个词写在黑板上。>
师:来,大家提醒一下,这个词写到什么位置上最合适?
师:好,谢谢你。
师:来,评价一下他写的字。
生:我认为他刚才慈祥的祥写错了。
师:那他后来改了吗?
生:改了。
师:那你能不能再提醒他一句,慈祥的祥该怎么写。
生:慈祥的祥是“示”字旁,不是“衣”补旁。
师:很好。
师:这位慈祥的母亲呀,给予了巴迪这么高的评价,此时的小巴迪多么盼望父亲能回来。他盼望听到父亲说什么?
生:他希望听到父亲说:“精彩极了!”
师:他还希望听到什么?
生:他还希望听到父亲表扬他。
生:他还希望父亲夸奖他。
生:他觉得父亲比母亲更赞赏他这首诗。
生:我觉得他希望父亲赞赏他的诗,并对他说出跟母亲同样的评语。而且他还希望父亲能够将他写的首给予很高的评价。
生:我觉得巴迪会想他的父亲一定会奖励他。
师:可是,巴迪听到的,却是:
生:“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师:他还听到?
生: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师:母亲理解吗?他们俩都吵起来了。来,同桌读读父母亲的对话。
师:哪一组同桌愿意读?
生: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
生: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生: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生:我不明白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师:别慌,最后一句话再来读一遍。
生:我不明白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师:我不明白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生:我不明白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师:你又丢字了,再来一遍。
生:我不明白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师:真好,谁能评价一下他们俩的朗读。
生:我认为女同学的朗读可以听出母亲当时对巴迪写诗这件事情,是非常兴奋的,而父亲则是没有母亲那样高兴,他显然是以诗的质量来评判的。
师:这都是你听出来的,是吧,那么你能不能邀请一个同学和你一起来读这组对话。
生:我邀请xxx同学。
师:同学们把话筒给他们传过去。
生: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
生: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生: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生:我不明白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师:两个人互不相让。还有哪一组同学愿意来。
生:亲爱的,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
生: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生:亲爱的,我真不懂你是什么意思。这不是在你的公司里,巴迪还是个孩子,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
生:我不明白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师:你听不明白,巴迪也不明白,此时的巴迪…
生:我认为此时的巴迪非常沮丧。
生:我认为此时的巴迪非常伤心。
生:我认为此时的巴迪也有点生气,因为他的母亲说他好,但他的父亲说他不好。
师:完全不理解。
生:我认为此时的巴迪很疑惑,为什么只有会母亲夸奖他,父亲不会夸奖他
师:然后的巴迪呢,几年后的巴迪呢?
生:几年后的巴迪渐渐理解了父亲当时对他的批评是想让他把诗写得更好。
师:几年后的巴迪
生:几年后,当我再拿起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那的确是一首想当糟糕的诗。
师:成年以后的巴迪呢?
生:成年以后的巴迪已经出版了很多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他体会出他是非常幸运,他有着慈祥的母亲,常常对他鼓励,还有严厉的父亲,总是对他有严厉的批评
师:成年后的巴迪,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童年所走过的路程,使更加清醒更加正确地认识到了父母之爱的珍贵。
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的理解,完成这道填空题。可以和你周围的同学讨论一下。
生:无论是母亲的(慈祥)还是父亲的(严厉),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这时我想对巴迪说,(你得到了真正的爱。)
生:无论是母亲的(表扬)还是父亲的(批评),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这时我想对巴迪说,(你的母亲夸奖你,是为了让你更具有信心,而你的父亲批评你,是为了让你不会为母亲的表扬而高傲自大。)
师:你已经渐渐走进了小巴迪的心灵。
生:无论是母亲的(精彩极了)还是父亲的(糟糕透了),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这时我想对巴迪说,(你有非常好的父母)
师:同学们,其实咱们和巴迪一样,也是沐浴在父母爱的阳光下成长的。生活中,你一定得到过表扬或者受到过批评。就把这些事,和你同桌的同学交流一下。
生:我记得有一次,就是我考试考得很一般,然后我爸爸说,这次虽然考得很一般,下次考好就行了。可是我妈妈说,这次考得不好,下次必须考在90分以上。
师:你们家庭很有意思,正好和巴迪家庭恰恰相反,巴迪有一位慈祥的母亲,有一位严厉的父亲。可是这位同学的家里有一位慈祥的父亲,和一位严厉的母亲。同学们,那么在作者眼里,父母的爱有不同的形式,一种是“精彩极了”,这是一种慈祥的爱,一种是“糟糕透了”,这是一种严厉的爱。
师:在这两种爱的鼓舞下,巴迪的人生航船驶向了何方呢?
生:巴德·舒尔伯格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在他68年生涯里,共创作了34部作品,其中13部被拍成电影或搬上舞台。剧本《在江边》获第27届奥斯卡最佳剧本奖,《码头风云》赢得奥斯卡金像奖的8个奖项。
师:想说点什么?
生:我想说,巴迪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小时候,父母对他的两种不同的爱。
生:我觉得巴迪成功就是,他有一位严厉的父亲和一位慈祥的母亲。两种爱使他走向一条成功的路。
师:在这两种爱的哺乳下,巴迪不断地走向了——
生:成功!
师:正如课文所说,生活像一艘船,我们要谨慎的把握住生活的——
生:小舟。
师:使它不被——
生:任何一股风刮倒。
师:成名以后的巴德·舒尔伯格,他的人生之路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
师:同学们,那么当巴德·舒尔伯格他的作品连连发表而且好评如潮的时候,他才终于明白——
生:“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师:当他的作品受到读者的批评甚至遭到拒绝的时候,他的心里会明白——
生:“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师:孩子们,让怀着对生活的感激,对父母的感恩,从心底里铭记——
师生:“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师:我们每个同学都是伴随着父母的爱成长起来的,父母的爱似春雨,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父母的爱如良药,虽然苦口但有利于我们成长,课后老师推荐大家阅读体现父母之爱的作品,有朱自清的《背影》,石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叶清晨的《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感受到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交流感受最深的部分,并且联系生活实际写下对这一课的感悟。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同学们,下课。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实录)08-16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08-16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08-16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08-06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03-26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04-20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04-04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反思12-31
糟糕极了和精彩透了教学反思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