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相关推荐
中班美术漂亮的花手帕教案(精选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美术漂亮的花手帕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美术漂亮的花手帕教案 1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浸染的基本方法。
2.感受浸染活动带来的乐趣。
3.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桌布、颜料、放置颜料的盒子若干、纸巾若干。
2.纸袋一个、三张信封、一张白色纸巾及一张浸染后的纸巾、一个U盘。
活动过程:
一、魔术导入(魔术导入,可以激发起幼儿兴趣)
1.导入魔术,师:"小朋友们喜欢看魔术吗?今天何老师要来变魔术。"幼儿回答。
2.教师出示纸袋,"请问我的纸袋里有东西吗?"幼儿回答。师:"魔术开始了,小朋友快看看,我变出了什么?"幼儿回答。
3.教师变出三封信,"小朋友们想知道这些信是寄给谁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有一封信上面有字,有小朋友认识字的吗?信封上面写了昆山巴城幼儿园,哦,这些信是寄给我们巴城幼儿园的小朋友的,那小朋友们想先看哪封信呢?"幼儿回答。
4.教师让幼儿先猜测一下信里面是什么东西,"我们先不急着拆信,猜信里面是什么东西?我请所有小朋友用自己的小手来摸一下信里面会是什么东西,再告诉老师答案。
5.教师让幼儿摸一摸信里面的东西,然后让幼儿回答是什么。
6.教师出示第一封信里面的.是一张白色纸巾,第二封信里面是彩色纸巾,"白色的纸巾为什么会变成彩色纸巾的呢?答案就在第三封信里。"第三封信里是一个U盘,"我们一起去找寻答案吧。"
二、播放微课,介绍纸巾浸染过程。
1.教师播放微课视频。
2.幼儿一边观看视频,教师一边讲解。
"看了图中的操作后,你们知道一张白色的纸巾是怎样变成漂亮的纸巾了吧!(先折叠,然后再染)我们把这个过程叫做浸染。老师现在就想浸染一张漂亮的纸巾。
三、教师示范教师一边进行简单讲解一边进行示范,浸染一张彩色的纸巾。
四、幼儿浸染(通过操作,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1."老师说了这么多,小朋友肯定都想去试一试。但是,在操作之前,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注意不能把颜料洒了,也不能把衣服弄脏,完成后小朋友们可以请后面的客人老师来欣赏一下你的作品,最后交给老师,老师要把作品贴到展示板上。明白要求了吗?"
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现在小朋友们赶紧行动吧!
3.教师将完成好的作品粘贴到展示板上进行展示。
五、活动延伸
师:"其实呀,用不同的折叠方法是可以染出不同的图案的,小朋友如果有兴趣,回家后可以和你的爸爸妈妈一起来染一染,看看怎么样就可以染出漂亮的纸巾来了,知道了方法别可忘了告诉老师哦!"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美术活动,主要是想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来锻炼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学会简单的印染活动;其次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在刚开始老师出示自己的范例漂亮的花手帕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很喜欢,也都很激动,都想创作一块自己漂亮的花手帕。在之后小朋友亲自独立操作印染的时候,大部分小朋友都不能很好的掌握,还是需要老师一步步的帮助与辅导,有些幼儿的个人卫生也非常的不注意,需要老师及时的提醒与注意。
在最后呈现出漂亮的花手帕的时候,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小朋友们在操作活动中不仅体会了操作的乐趣,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妈妈的爱。
中班美术漂亮的花手帕教案 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染纸活动带来的乐趣。
2、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和团结协作的能力。
3、引导幼儿学习染纸的基本方法,在教师的帮助下,尝试印染不同的图案。
4、充分运用各种印染方法,自由大胆的设计图案并展现出来。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收集适合中班欣赏的各种印染物品,如围巾、手绢、花布等。
2、教师用的大生宣纸一张,教师染好的手绢一条。
3、正方形生宣纸、彩色颜料、调色盘、铅笔、棉签、抹布、旧报纸若干,分组摆放。
活动过程:
1、引入:组织幼儿玩“丢手绢”的游戏,用教师准备好印染有漂亮图案的手绢,在游戏进行过程中,引导幼儿发现手绢与普通手绢的不同,激发幼儿动手操作的欲望。
2、引导幼儿欣赏印染物品,启发幼儿说说这些物品上的颜色、花纹的特点。让幼儿想想这些好看的花纹是怎样弄上去的?你喜欢那一种花纹,想不想有一条印有自己喜欢的花纹的手绢?
3、引导幼儿认识各种颜色,能够正确的说出颜色的名称,并能正确的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的名称。
4、教师示范演示印染手绢的具体方法:
(1)将正方形的宣纸对角折叠或者对边折叠成小块。
(2)将设计好的花纹花在折叠好的小块上。
(3)将折叠好的宣纸的一角或一边放进盛有颜色的调色盘里染一下,颜色没有染透的位置,用棉签沾着颜料染透。
(4)用同样的方法将设计好的颜色染在设计的位置。
(5)染完之后,轻轻的将折叠的宣纸打开,展平,放在旧报纸上凉干。
5、幼儿动手操作:
(1)随同幼儿将宣纸折成印染的小块。
(2)让幼儿大胆设计自己喜欢的花纹,并将花纹画在折叠好的宣纸上。
(3)指导幼儿将染边、染角、点画的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进行印染。
(4)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印染自己设计的花纹。
(5)提醒幼儿及时的擦掉手上、身上、桌子上的颜料,注意卫生。
6、将幼儿印染的作品,布置成为展览,让大家欣赏评价。
活动延伸:
将幼儿印染的手绢投放在美工区,鼓励幼儿继续进行创作,可将印染的手绢作为折纸的材料。
观察:
活动结束后我们对幼儿的花手绢进行了讨论。很多孩子过来看了看龚晗阳的画后说:“手绢应该是正方形!怎么她的是三角形的”。“可以哇啦?”龚晗阳不服气的说。“我喜欢三角形的手绢,我自己的手绢我喜欢什么形状就可以制作什么形状啊”喔!原来龚晗阳我这个想法啊!孩子们听了开始有点反对,可后来又觉得很有道理,甚至有些大胆很有意思,所以对龚晗阳说法中纷纷表示了同意。就这样,一场小风波停息了!
分析:
在成人的世界里,很多东西的外形色彩在头脑里都已经固定化了,包括现在的一些孩子在经历过后后也会产生这样的念头。就像以前问起:“太阳时什么颜色的?”时候,孩子们基本上异口同声的说:“红色!”其实哪怕是红色也可以分成好多种红,如橘红、玫瑰红、粉红等。所以当我看到不一样的'孩子涂色时,起先我是不动声色的,让他自由的进行,等差不多时再与他交谈并且组织孩子们讨论。孩子的想法创意很好呀!有许多人性化的思想。因为说得有道理,原先反对并提醒要用三角形的孩子也开始赞同了,我想所谓的天真的孩子间的说服就是这样的吧。只要孩子能对自己的作品有个说法,那么偶尔脱离一下实际又何妨呢!他的心中是明朗的,而表现本来就是多样的。
活动反思:
纸,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到各种各样的纸,这些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息息相关,也是幼儿所熟悉和喜欢的。通过印染手绢,让幼儿体验自己动手操作的乐趣,在操作中了解纸的特性和用途,通过印染手绢,感受纸制品的艺术美。
纸,是孩子们很熟悉的物品。孩子们喜欢折纸,将纸折成飞机、纸包等,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感知到,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用途。纸不但可以折叠,还可以往上印染自己喜欢的花纹。让幼儿再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快乐,使本次活动,成为孩子们的一次投入的、快乐的创造活动,并给孩子们带来成功的体验。“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这一观点,在孩子们的自由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中班美术漂亮的花手帕教案 3
活动目标:
1.培养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2.复习巩固折纸、染纸等技巧。
3.对比观察发现不同纸质的纸吸水性不同。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面巾纸、宣纸、绘画纸一组一套;宣纸每人一张;废旧报纸每人一张;调色盘12个,水彩笔水一盒。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一)师讲述故事
(二)出示提供的材料
(三)介绍折法
依次出示不同折法所呈现的不同染纸作品。
二、自由染纸,探索纸的不同吸水性
(一)幼儿染纸
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制作染纸作品
(二)纸的吸水性
不同纸的'的吸水性不同,染纸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
1.幼儿上台展示。
2.复习巩固纸的吸水性
3.师小结:原来不同纸质的纸,吸水性不一样,所以染出来的效果也不同。
三、宣纸染纸,获得成功染纸体验
(一)选纸
指导语:刚才我们试过了哪种纸吸水性好?那哪种纸染出来的手帕好看,在展开时又不容易破?
(二)自由染纸
指导语:不同的折法,染纸出来的图案也不一样,现在就请小朋友们选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进行宣纸的染纸吧!
四、赠送手帕,展示欣赏作品结束
活动反思:
纸,是中国人最早发明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用到各种各样的纸,这些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息息相关,也是幼儿所熟悉和喜欢的。通过印染手帕,让幼儿体验自己动手操作的乐趣,在操作中了解纸的特性和用途,通过印染手帕,感受纸制品的艺术美。
中班美术漂亮的花手帕教案 4
活动目标:
1. 学习捆扎、染制花手帕的方法。
2. 了解民间传统扎染工艺的制作方法,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3. 养成良好的作业行为和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 餐巾纸若干,染料,调色盘。
2. 围兜及袖套每人一套。
3. 扎染PPT、旧报纸。
活动过程:
1. 导入:
讲故事导入,如“小猫咪感冒了,需要一块花手帕来擦鼻涕,小朋友们愿意帮助小猫咪制作一块漂亮的花手帕吗?”
提问:花手帕有什么作用?
2. 播放PPT,欣赏扎染作品:
引导幼儿说出商店里的花手帕都有哪些图案和颜色。
提问:你最喜欢哪块手帕?为什么?
3. 制作扎染作品:
戴好围兜和袖套,防止颜料弄脏衣服。
将白色的餐巾纸进行多层折叠,注意对角和对边。
将折好的餐巾纸放入装有颜料的小碗里浸染,注意掌握浸染时间。
将浸染好的餐巾纸放在报纸上打开晾干。
4. 交流与分享:
展示幼儿的`扎染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
提问:你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活动延伸:
将幼儿的扎染作品布置在教室里,作为装饰。
引导幼儿思考:花手帕除了用来擦鼻涕,还可以用来做什么?
中班美术漂亮的花手帕教案 5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渲染的方法装饰手帕,感受作品的美感。
2.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自信心。
活动准备:
1. 宣纸若干张,报纸垫在桌上。
2. 广告颜料,调色盘。
3. 娃娃一个(用于情境导入)。
活动过程:
1. 情境导入:
出示娃娃,并讲述情境:“娃娃妈妈给娃娃一块没有花的手帕,娃娃不喜欢,怎么办呢?”
提问:我们怎么来帮娃娃把手帕变漂亮?
2. 教师示范:
将宣纸对边折成正方形,然后将折好的宣纸一角放到颜色盘中染一下,再换一种颜色染。
小心打开,平铺在报纸上晾干。
3. 幼儿操作:
鼓励幼儿大胆地用多种颜色去尝试,体验颜色渗透带来的美感和特殊效果。
教师在旁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4. 展示与评价:
展示幼儿的渲染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
提问:你最喜欢哪块手帕?为什么?
活动延伸:
开设“娃娃手帕店”,让幼儿将自己的手帕卖给其他小朋友,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经济意识。
引导幼儿思考:除了渲染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装饰手帕?
中班美术漂亮的花手帕教案 6
活动目标:
1. 学习捆扎、染制花手帕的方法。
2. 创作出与众不同的花纹图案。
3. 了解民间传统扎染工艺,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
活动准备:
1. 餐巾纸或白色手帕若干
2. 调好的各色颜料、调色盘
3. 绳子、旧报纸
4. 扎染PPT或相关视频
活动过程:
1. 导入:
通过游戏方式引入课题,比如让幼儿学习打结,为捆扎手帕做准备。
展示扎染工艺的视频或PPT,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扎染的步骤和特点。
2. 探究新知:
引导幼儿学习折叠手帕的方法,可以是随意折、有规律地折叠等。
示范捆扎手帕的技巧,并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捆扎方法。
讲解染色步骤,注意染色的时间和颜料的用量。
3. 幼儿操作:
幼儿动手制作花手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遇到的问题。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不同的折叠、捆扎和染色方法,创作出独特的花纹图案。
4. 展示与评价:
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师总结评价,鼓励幼儿继续努力,提高创作能力。
5.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了解扎染艺术在民间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对民间艺术的热爱。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掌握了捆扎和染色的'技巧?
幼儿的作品是否具有创新性,是否体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
教师是否给予了足够的指导和支持,是否促进了幼儿的创作能力的发展?
中班美术漂亮的花手帕教案 7
活动目标:
1. 学习用渲染的方法装饰手帕,感受作品的美感。
2. 培养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和自信心。
活动准备:
1. 宣纸若干张
2. 调好的.广告颜料
3. 旧报纸、调色盘
活动过程:
1. 导入:
通过故事导入,比如讲述一个关于花手帕的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
展示一些漂亮的花手帕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讨论手帕上的花纹和颜色。
2. 示范与讲解:
教师示范渲染手帕的方法,包括折叠、染色等步骤。
讲解注意事项,如染色时间、颜料用量等。
3. 幼儿操作:
幼儿动手制作花手帕,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掌握渲染的技巧。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不同的折叠方法和颜色搭配,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4. 展示与评价:
展示幼儿的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师总结评价,鼓励幼儿继续参与美术活动,提高创作能力。
5.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将制作好的花手帕送给家人或朋友,表达爱意和祝福。
活动反思:
幼儿是否积极参与活动,是否掌握了渲染的技巧?
幼儿的作品是否美观大方,是否体现了自己的创意?
教师是否给予了足够的指导和支持,是否促进了幼儿的自信心的发展?
【中班美术漂亮的花手帕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漂亮的手帕教案02-19
中班美术漂亮的手帕教案5篇02-19
中班美术教案:漂亮的纸杯花01-05
中班美术漂亮花手绢教案10-29
中班美术手帕教案03-09
小班美术花手帕教案02-27
中班美术《彩色手帕》教案04-05
中班美术教案:漂亮的纸杯花7篇01-05
小班美术花手帕教案8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