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基于幼小双向互动谈幼小衔接教育
基于幼小双向互动谈幼小衔接教育淮安市教育局教研室 王芳
幼小衔接教育旨在帮助学前儿童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两个不同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让其有能力、有自信,能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保持身心的和谐发展。幼小衔接教育需要充分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并符合后继学习和未来社会对儿童发展的要求。幼小衔接应是幼儿园、小学及家庭共同关注的工作。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需要大家主动合作,了解幼儿阶段及小学阶段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相应的教育要求。幼小双方不仅需要共同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而且需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作用,实现双向互动,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优良条件。
一、对现状的分析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专家和一线骨干教师对幼小衔接问题所作的相关研究,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反思我们目前的幼小衔接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现剖析如下。
1.思想上有共识,行动上有偏差
近年来大家非常重视幼小衔接工作,开展了幼小教师座谈会,幼儿园教师参加小学集体备课,小学教师走入幼儿园课堂等活动,双方教师对幼小衔接工作的价值认同逐步趋向统一,一致认为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和小学携起手来。但现实工作中我们也仍然发现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存在共性问题,即思想上有共识,行动上有偏差,双方教师还未达到从观念到行为的转换。
2.知识内容衔接上缺乏系统性
虽然,小学老师对幼儿园教育教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绝大多数幼儿园和小学教师都认为有必要了解对方相关学科的教育教学知识和课程改革趋势,实际情况却是幼小教师对对方相关学科的知识了解得仍比较肤浅,幼儿园与小学在知识内容衔接上缺乏系统性。幼儿园与小学教师对对方年龄段儿童的教育教学目标、方法及儿童发展需求缺乏相应的、切合实际的了解。双方在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的安排及教学方法上还不能满足儿童的衔接需求。
3.衔接的策略上不够务实
幼儿园与小学存在衔接交流期过短及衔接过程形式化等问题。通常幼儿园在大班幼儿毕业前一学期才突击进行幼小衔接教育,如带幼儿参观小学,听一年级的课,参加小学升旗仪式和班队活动等,出现部分儿童在生理、心理各方面感觉压力剧增,难以适应。小学也存在忽视由“小朋友”到“小学生”的急剧变化给儿童造成的心理冲击,缺乏个性化的指导等问题,部分儿童出现对小学初期生活学习产生不适应。
4.缺少系统的衔接操作方案
从研究上看,幼儿园与小学对幼小衔接的研究深度不够,还浮于表层,未研制出适应儿童发展的幼小衔接系列活动方案,双方教师对儿童发展的方向和理解还需进一步统一。
鉴于此,我们认为要全面地看待幼小衔接工作,既要考虑到微观的方面,也要考虑到宏观的方面。不仅要考虑认知内容的衔接,还要考虑情感、态度、技能、社会性等内容的衔接。如果能拉长衔接的过渡期,将幼小衔接的时间拉长为幼儿园大班至小学二年级,幼小双方应努力创设出切实有效的衔接环境,通过双方共同的研究探索找到衔接中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措施,实施顺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这势必有利于幼小衔接的良性运行,使衔接工作开展得更务实、更有效。
二、对幼小衔接的新思考
“双向互动”相对于幼儿园与小学传统意义上的单向关系而言,不是两方单向需要的叠加(“你帮助我解决我的问题,我帮助你解决你的问题”,具有功利上的互惠性),而是在儿童持续连贯发展问题上双方内在相互关联性的外在关系形态的表达,体现了双方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相互沟通与转化,是基于追求教育真谛的新型关系形态,具有价值特征。
“幼小衔接”是人的持续发展原则的一种体现,通过具有教育学意义的各种途径帮助儿童超越已有经验或在前后经验之间建立联系。这里的衔接强调的是发展、持续、支持、过渡。幼儿园和小学加强交流与协作,共同取得学校、幼儿园、家庭、社区等各种力量间的配合,通过目标一致的互动,让幼小两个相邻教育阶段在教育工作上顺利承接,合理调节衔接的坡度,减少儿童适应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使儿童顺利过渡到新的教育阶段,促进儿童健康和谐地发展。
通过幼小两阶段的双向互动能促进孩子可持续性发展,力求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一是幼小两种机构在衔接上的教科研制度的改革;二是幼小教育教学环境上的双向互动衔接;三是幼小课程目标双向互动衔接;四是幼小教师间教学方法上双向互动;五是幼小课程上的优化;六是重视创设幼儿园和小学生和谐愉快的师生关系;七是幼小教师在衔接问题上合作交流与日常研究的突破。
三、对衔接教育的新举措
国家教育部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前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另外把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也有很强的民众呼声,在此背景之下,会对幼小衔接工作提出更高、更务实的要求。通过双向互动幼小衔接研究有助于幼儿行为习惯发展的连续性,有助于幼儿学习能力发展的延续性,有助于幼儿心理品质发展的完整性,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幼小一体化发展机制,有助于幼小教师从理念到行为的专业成长,为切实的幼小衔接研究工作积累经验。
1.实践上,注重衔接期儿童发展目标的达成,为不同年龄段儿童研制出相应的《儿童成长手册》,重视学龄前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学习兴趣的培养、活跃思维的开发、适应能力的提高,重视低年级儿童教育教学方法的直观化、游戏化。 (教学论文 www.fwsir.com)为了更深入了解新生入学适应过程中的问题所在,我们透过开放性的个别访谈、团体访谈以及调查问卷,与新生入学适应过程的一线人员(小学一、二年级的老师、家长、学生,幼儿园大班的老师、家长)进行对话,挖掘大家关心的话题,并分析他们对幼小衔接教育观点的差异。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进行面对面对话,彼此对对方的发展目标和课程设置进行调查了解,从而达成共识。
2.课程上,找准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课程间的契合点,开发出双向互动幼小衔接系列活动方案。探讨通过什么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来促进幼小衔接,既符合幼小两阶段的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又兼顾到对方课程的不同,找准幼小之间的课程契合点。这也是为什么将教育教学活动与课程分开来的原因,课程是静态的表达,而教育教学活动则是动态的表达,两者不可混同。具体可包括:双方教育教学目标的衔接,教学方法的衔接,教学内容的衔接等。幼儿园班级教学方式、设计、过程的有意识强化,系列主题活动的形成,幼儿园班级日常生活的有意识调整,如结成幼儿园和小学联谊班,让幼儿园孩子能深入小学班级,参加小学生各项活动,切实了解小学的生活学习情况,萌发起孩子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和做一名小学生的自豪感。
另外,游戏是儿童极为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恰当地把这种活动形式运用到小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大大调动儿童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教学效果。如果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适当、适时地采用游戏方式进行教学,无论从生理还是从心理方面都有利于帮助儿童顺利度过幼小衔接的过渡期,使儿童更加健康地成长。在教学中,只要条件允许,教师应采取学生习惯的、比较自由的游戏活动方式进行教学,缩小幼小衔接的跨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3.研究上,搭建起幼小衔接教研的平台,形成双方合作研究的模式,综合提高幼小教师的研究水平,提升专业素养。探讨形成促进衔接的双向互动主题活动,共同梳理出衔接主题内容,并探索出个性化幼小衔接方案,形成自主研发的主题特色活动。主题活动中以一个话题为中心,进行延伸扩展,进而形成更多的话题和活动,在活动中贯穿语言、数学、科学、社会、艺术、健康等能力培养目标。
4.管理上,形成双向互动式的一体化幼小关系及保障这一新型关系的一系列教科研制度、组织和运行机制。“幼小衔接”是一项持续性的系统工程,而教师是课程的构建者和实施者,教师整体素质的优劣高低,直接影响课程目标、内容和方法的有效性。因此,我们在构建“幼小衔接”特色课程的同时,应同步研究构建教师的教育体系,探索新型的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培养教师的实施课程能力,促进幼小教师整体素质的发展。
幼小双向互动下的衔接教育追求幼小两阶段在价值观一致、目标一致的基础上进行双向互动,使幼小衔接教育具备科学性和延续性,实现幼小两阶段自然过渡,促进儿童健康和谐发展,以此影响人的终生发展。
【基于幼小双向互动谈幼小衔接教育】相关文章:
谈幼小数学教学的衔接准备08-04
幼小衔接培训心得11-25
数学幼小衔接教案03-28
对幼小衔接培训心得05-19
幼小衔接数学全部教案03-20
幼小衔接工作总结01-20
幼小衔接数学教案01-07
幼小衔接数学领域教案11-22
幼小衔接工作总结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