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校创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思考
高校创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思考
最近几年,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演变成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议话题。现在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给予支持和鼓励。我国大学生创业已经悄然开始,部分大学已经在开展与创业相关的教育活动,比如,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在高校开设相关内容的专业知识学科。高校在大学生创业的过程中,尽管给予大量的扶持和帮助,但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的比例依然很低,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高校创业教育开展得不是很好,存在很多的不足,所以结合时代的需要,对大学生创业开展多方面的探究。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易于出现的问题
( 一) 定位不准确
体现素质教育内涵的新型教育理念就是创业教育,其主要的目的是培养企业家形式的优秀人才,也就是培养出能够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飞速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中国的创业教育存在以下三个特点,即速成化、形式化和功利化。一是中国创业教育从开始就带有明显的功利化色彩。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严峻,高校和政府希望大学生毕业以后可以自主创业,以此来缓解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因此,有些高校过于追求大学毕业生立即进行创业的比例,期望大学生通过创业教育培训直接可以创办企业,以此来展现高校毕业生创业教育的优异成绩,高校根本没有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出发来进行创业教育培训。创业是就业形式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果创业教育的核心目的就是为了就业,那么创业教育的功利性就会非常明显。二是创业教育过于形式化。部分高校比较关注创业教育的短期成果,对教学建设方面很少投入成本,他们将绝大多数的精力投放在表面工作上,只是注重培养少数的优秀人才。比如,创建创业基金、组织创业竞赛以及建设创业园区等,这些创业活动只是极少部分的学生受益,在开展创业活动的时候,没有过多地关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学生的参与热情。
( 二) 偏重理论知识传授
创业教育比较关注学生的实践经验和创作能力,但是目前高校创业教育还是比较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大学生在创业教育开展以前,根本没有实践锻炼的机会,高校缺少实习基地和实训场所,绝大多数的学生依然是从书本中学习创业知识,他们的创业知识非常丰富,真正的创业能力却没有根本地提升,无法实现预期的效果,如今大学生创业的短板就是缺少实践经验。具有丰富经验的创业教师比较少,创业教师绝大多数都是工商管理和经济管理的专业教师,也有一部分是由从事学生毕业管理的指导教师兼任的,这些教师没有创业教育的实践操作经验,他们讲授的知识只是理论层面的知识,没有经过实践的考验。教师要想培养出具有创新型就业观念和就业能力的人才,就要求教师本身具有丰富的实践能力和创业思维品质。
( 三) 创业层次不高
创业教育的内容比较缺失,创业教育定位不准确,这就造成大学生在创业的时候缺少新颖的管理形式、高科技的技术含量以及盈利形式。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创业所从事的行业都是零售业、家教以及餐饮,通常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这样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特长无法施展。有的高校将创业教育和社会上的就业培训相混淆,这就使得创业教育的培养质量降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整体数量不断地增多,但是创业的质量却得不到明显提高。
( 四) 与市场发展现状脱离
创业教育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不能局限于校园之内,应该和市场特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可以接受市场和社会的锻炼和教育,企业和学校一定要加大支持的力度。在现实生活中,只有很少的企业愿意给新毕业大学生提供学习机会,让他们学习企业经营管理的相关知识。大学生只是接受一些理论知识的培训,他们创建的企业不能较好地掌握市场的动向,没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很难取胜。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
( 一) 拓展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2015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有八百多万人,这给社会就业带来很大的压力,最近几年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制约,国内经济发展比较慢,这就使得大学生毕业后就业比较困难,甚至有的大学生毕业也就意味着失业。经过创业教育培训,鼓励大学生自己创业,为自己和别人提供就业机会,使就业渠道拓展,能够缓解就业压力。
( 二) 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人才竞争是企业最为核心的竞争。高校核心的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创新精神、就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大学生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使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实践精神得到较好的培养,提升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素质。大学生毕业后,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大学生创办属于自己的公司,并不断地发展壮大,这就使得大学生的理想得以实现。
( 三)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目前,比较具有竞争能力的战略资源就是人力资源,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上游位置,经济的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衡量企业创新人才的重要指标,通过学习可以提升人力资本,获得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能力,拥有与时俱进的价值观,不断提升企业的劳动效率,促使区域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三、区域经济发展对创业教育的影响
( 一) 更新转变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的质量受人才培养模式影响。随着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高校人才培养有了新的标准,使高校以前脱离实际情况的培养模式得到改变,将能力培养放在重要位置,注重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实现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大量的优秀人才,并给予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
( 二) 引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方向
高校的主要任务就是给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创业人才,学校创新型创业教育一定要满足高校的教学任务。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要和地方经济发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找到地方经济发展的落脚点,建立互惠互利的关系,将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创新创业人才的作用发挥到最佳水平。
做好地方经济的升级换代工作,确保地方经济稳步发展,同时高校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使其更好地为市场经济发展服务。
四、创业教育要与地域经济发展相融合
( 一) 服务国家战略部署需求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结构中的矛盾也越来越明显,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根本的改变,在这个过程中,比较关键的任务就是不断提升自主创新水平、促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仅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还是国家长远发展的根本需求。
目前,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还处于低级阶段,究其原因就是自主创新人才比较短缺,高等教育无法实现创新创业要求的标准,所以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国家的长远利益出发,使用新型的教育理念为国家培养出大量的优秀人才。
( 二) 注重提升高科技创业水平
一是引导学生做好科技创业工作。高校技术水平和知识能力比较集中,高素质的人才也比较多,所以高校可以开展知识密集型的创业活动,将创业的科技含量不断地提升,使大学生的创业成功率明显地提高。二是开设高科技水平的专业课程。高校一定要引导学生在创业的过程中提升科技水平,开设相关课程,给学生讲授高科技企业的发展规律,注重转变技术水平,使学生了解高科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三是注重培养技术转化的能力,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创业。大学可以设置专门的技术转化部门,给其提供必要的条件,鼓励教师和学生将他们的研究成果转变成产品并投入市场,这样教师就有了新的身份,即企业的创造者和产品的发明者。教师的主要任务并不是创业,而是对学生开展系统的创业教育活动,使学生真正地掌握创业的基本需求,将创业实践和日常教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 三) 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
创业也就是创业者经过创业活动将生产要素实现重新整合,将资源和生产要素引向新的发展用途,将资源、生产要素、人的劳动转变成拥有较高价值的社会财富,所以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一定要和创业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一是地方经济发展要和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资源融合在一起,创业教育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比如,以旅游发展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地区,该地区高校可以设置与旅游相关的专业课程。二是为地方企业做好服务工作,注重产业的转移和升级。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的省份,大部分企业正处于产业升级阶段,高校创业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具有较强产业升级能力的创新型人才。三是创业教育尽管是大众化的教育,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要开展创业教育培训,一部分人需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创业教育,大多数的学生依然要到企业中去从事工作。西方国家的创业教育比较发达,他们的大学生创业比例仅达到五分之一左右,绝大多数的高校毕业生依然到企业从事工作。
( 四) 注重信息化创业
网络经济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和商机,也是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的有利契机。大学生可以开展的网络创业活动有很多,比如,创建网站、开网店以及网络自由创业等。网络创业与传统的创业形式相比,具有很多的优势,网络创业的门槛不高、创业前景比较开阔、知识含量很高。大学生网络创业最为普遍的形式就是开设网店,网络创业缓解大学生创业资金困难的问题,大学生可以不用花费太多的周折寻找创业项目。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时候,一定要抓住网络经济发展的有利契机,可以开设与网络创业有关的专业课程,比如,现代物流管理、网络营销以及电子商务等,提升大学生的网络创业成效,使网络经营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 五) 校企合作
1. 建立健全奖励体制,设立专项的创业基金。
许多高校都在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奖励政策,甚至有些高校还设立专项的创新创业奖励基金,对于那些在创业过程中表现最好的学生和辅导教师进行奖励。有的学校对那些在校创业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物质的奖励,比如,提供创业场地、政策扶植等。这些做法使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励机制不断地完善,使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得到较好的激发。
2. 创建新型的创业教育机制,使学生和教师的创业热情得到较好的激发。高校开设与创业教育有关的专业课程,使学生的创业理论知识不断丰富。高校可以聘请成功企业家到校为学生传授成功经验,不定期地为学生组织创业专题讲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实践性。高校教师一定要不断提升自身的阅历,他们可以到企业兼职或者外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逐渐提升学校创业教师队伍的综合实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使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不断地增强,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理念,使其适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3.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给学生创造更加舒适的创业气氛。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的时候,一定要使其具有非功利性和社会性,创业教育主要是为了给学生讲授创业规律,不可以将速成企业家的理念当作主要目标,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的创业热情得到较大程度的激发。
4. 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建实训基地。我国创业教育的瓶颈是实践活动,西方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和我国创业教育的根本不同就表现在实践能力上。高校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推行校企合作模式,将实践基地建设好,创建创业组织机构,给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实训场地。
5. 凝聚核心竞争力,组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的建设制约人才培养的效率,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才能实现优秀的创业教育。高校可以聘请成功的企业家、成功人士以及投资家到学校给学生讲授成功经验和管理知识,让学生了解创业的艰辛与喜悦。高校还要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他们到企业中去感受创业的魅力,从而提升教师的综合实力,使其更好地为学生创业教育服务,凝聚师资队伍的核心竞争力。
五、结语
大学生创业教育对地域经济发展推动力的大小,是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高校开设创新型创业教育一定要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创业精神和创新观念,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实现区域经济发展可以为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高校还要和企业联合,从而为高校的产学研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使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更好地实现创业实践活动,从而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臧玲玲。推进全校性创业教育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 5) : 39-43.
[2]庞艳桃,武海龙,姜俊艳。湖北省大学生创业能力现状调查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 21) : 72-74.
[3]汪卫平,魏善春。大学生学业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5( 2) : 29-31.
[4]朱鑫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分析和路径选择[J].继续教育研究,2015( 9) : 18-19.
[5]严毛新。走向差异: 高校创业教育的应有格局[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 2) : 48-52.
[6]黄兆信,王志强,刘婵娟。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之维[J].教育研究,2015( 2) : 59-62.
【高校创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思考】相关文章:
高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研究08-26
区域经济发展的探索和思考08-24
浅谈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08-27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03-08
关于加强高校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培训的思考08-22
营造和谐税收环境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04-28
宁夏高校体育隐性课程的建设与思考04-23
对高校生物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