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武简候中医儿科外治备要》有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武简候中医儿科外治备要》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武简候中医儿科外治备要》有感 1
近年来中医儿科类书籍涌现极多,除了校正出版古人的《幼幼集成》、《幼科发挥》,亦有今人马新云、马荫笃、汪受传、朱锦善、张奇文、万力生等经验集成,更有《中医药学高级丛书——中医儿科学》,同时我院"刘氏儿科"也出版两本经验集,各家经验均辨证严密,组方轻灵,用药精当,给人一种难以逾越的感觉。但看到由武简候后人整理出版的《武简候中医儿科外治备要》(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最大的感触就是作者独树一帜,为中医儿科治疗打开一扇新窗。
中医外治法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便有"内者内治,外者外治"的说法,而《理瀹骈文》则是对中医外治法最早的一次总结,尤其是书中"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成为外治与内治关系的名言。对于"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症",尤其对危重病症,更能显示出其治疗之独特,故有"良丁(高明的医生)不废外治"之说。另外,中医学的发展中,一大批名医圣手出藏于民间,他们的医学经验源于民间,来自于群众,尤其是清代赵学敏《串雅》将走方医的经验绝活总结归纳,他们组方简单,治法灵活,效果明显,同样为中医药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武老系江苏省首批名老中医,一生学验俱丰,这本经验集食为武老晚年之作,由后人整理出版。因武老有感于中药内服不如外治稳健而多效,故专门留意古代近代医家外治之法。又因为儿科疾病,无论从病因病机,疾病演变均有别于成人,所以专门将儿科外治单成一书。武老这本书岁成书于上世纪60年代,但对于今天中医儿科临床工作仍具有意义,首先,很多患儿服药一直是个难题,虽然现在生产部分儿科药品口味较好,但要满足临床患儿服药,尤其是中药中成药仍然头疼。其次,患儿肝肾功能相对较弱,口服药物有一定的量,有时病情较重,需要多途径给药,外治法为治疗开启一条新思路。再次,外治法相对稳妥,小儿脏气清灵,有时外治稍加拨动病情即可治愈,而内服药则有贻误。
我们先来看看武老的工作,武老此书,首先写了新生儿出生的处理,对于由婴儿出生后的处理详细记述。下来讲述了中医儿科诊断与儿童日常护理,因为即使外治也要分型而治,不可不顾患儿疾病虚实寒热贸然用药,儿童日常抚育护理得当,便可从源头减少患儿疾病的发生。最后根据患儿年龄分期的介绍了儿科常见病及危重症的外治方法,每遇一病,先对该病病因及表现稍加概述,对于不同辨证分型症状作介绍,下来武老花费大量精力对于其外治法作了收集整理归纳,包括按摩、熏洗、敷贴、膏药、脐疗、涂抹疗法等很多种。对于其中较为成熟、疗效较好的.方法,往往注明疗效,给读者一目了然的感觉。
不妨举个例子,小儿盘肠气痛,因冷气搏结小肠,气机凝滞,盘踞肠间,发为疼痛,由于小儿年幼,不会讲述,便表现为啼哭不止。而小儿夜啼通常也表现为啼哭不止,武老此书中对于两病表现与病因进行分析,指出盘肠气痛多由于冷,夜啼多由于惊,使之鉴别。治疗本病时列举出淋腹缓揉法、熨脐腑法、贴脐法、擦脐法、针法、推法等适用于不同病情及不同工作生活条件下选用,但每种方法据有立法依据,药物易得,操作简单。
即说到盘肠气痛,再说下儿童支气管哮喘,古人有"内不治喘"之说,而哮喘素有顽痰作为"宿根",遇到诱发因素立即发病,且易危及儿童生命,武老对此在外治法中提出:"(若)痰喘有声,巴豆一粒,捣烂,绵裹塞鼻,痰即自下",便是宗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法,且巴豆性热,味辛,功能破积、逐水、涌吐痰涎。对于支气管哮喘顽痰老痰,非巴豆这样大辛大热之品攻逐之,但是巴豆有小毒,内服时小儿肝肾功能薄弱,加之有时家长煎服时难以掌握其煎煮方法,外用巴豆则有即可利用巴豆辛热攻逐痰饮,且不会有中毒之弊。因此,学习研究儿科外治法,扩宽治疗思路,丰富中医药知识,备此书有一定指导意义。
武老虽是一位传统的中医药工作者,但并不排斥现代医学,武老书中较多引用了日本渡边熙博士的观点,对于很多疾病也能讲出其现代医学发病机理,在治疗儿童咳嗽痰多,武老建议使用在洋瓷碗中加盐水,煮沸后令患儿吸入蒸汽,这与目前西医治疗儿童咳嗽痰多使用生理盐水雾化祛痰原理及操作方法基本相似,只是较西医操作方法简单。另外对于小儿发热,武老根据发热初起还是发热二三日,列举出不同的退热方法,皆简便可行,无论是从中医还是西医角度皆能找出理论依据。并非目前微信中流传绑毛巾退热等毫无依据、道听途说的方法。因此各位读者,读过本书后能发掘出有用经验,当能开卷有益。
武老凭一人之力,耗费数十年,参阅多部古今中医儿科著作,探索总结了中医儿科外治之法,避免了盲目用药、丰富治疗方法。除了给后人治病经验,武老的治学精神和学习方法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特别是对于我们初步深入中医儿科临床的年轻工作者,现榜样在此,岂敢懈怠。
读《武简候中医儿科外治备要》有感 2
初捧起《武简候中医儿科外治备要》,只觉这是一本承载着深厚中医智慧的典籍,翻开研读后,才惊觉它是一座开启中医儿科外治世界大门的宝库,为我带来了对中医儿科认知的全新升华。
武简候先生在书中系统且全面地梳理了中医儿科外治的理论与实践。从基础的经络穴位知识,到各种外治方法的精妙运用,无一不体现着中医的博大精深。书中详细阐述的推拿、艾灸、贴敷等疗法,不仅有着严谨的理论依据,还搭配了大量临床实例,使抽象的.中医理论变得直观易懂。
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书中对小儿推拿手法的介绍。每一种手法都精确到操作的力度、频率和时长,细致入微。比如在治疗小儿积食时,通过特定的推拿手法刺激脾胃经穴位,就能有效促进消化,这一绿色疗法避免了药物对小儿稚嫩身体的副作用,充分展现了中医外治的独特优势。这让我不禁联想到身边那些因孩子生病而忧心忡忡的家长,若能掌握这些简单有效的外治方法,定能在孩子日常保健和轻症治疗中发挥大作用。
书中丰富的案例也为理论提供了有力支撑。一个个患儿在中医外治下恢复健康的故事,让我真切感受到中医儿科外治的神奇疗效。这些案例不仅是宝贵的临床经验,更是激励着每一位中医爱好者深入探索这一领域的动力源泉。
阅读这本书,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医儿科外治在儿童健康领域的巨大潜力。它不仅是一种治疗手段,更是一种对传统医学智慧的传承与弘扬。我们应当重视并推广这些绿色、安全、有效的外治方法,让更多的孩子受益。
《武简候中医儿科外治备要》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佳作,它为中医儿科外治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们这些热爱中医的人指明了学习和实践的方向。相信在未来,中医儿科外治会在武简候先生等前辈的引领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读《武简候中医儿科外治备要》有感】相关文章:
中医儿科护士心得体会09-24
读《简·爱》有感02-24
读《简·爱》有感02-20
[精选]读《简·爱》有感04-28
【荐】读《简·爱》有感10-26
读《简·爱》有感15篇【合集】08-24
《简·爱》读书心得03-11
简·爱读书心得11-25
简·爱读书心得03-26
简·爱的读后感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