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观后感>《少年班》观后感

《少年班》观后感

时间:2024-11-01 10:57:32 海洁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少年班》观后感(通用17篇)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观后感就是把我们观看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写下来的文章。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少年班》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少年班》观后感(通用17篇)

  《少年班》观后感 1

  近日无聊,偶然看到一篇电影特别不错,特此分享——少年班。

  从名字的角度来讲,它像是外国著名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的简略版,其实内容也确实有些相仿,都是讲孩子们的成长,以及学校学生的事情。

  生活中也是这般,总会遇到些令人头痛的学生难以处理,而当他们汇聚到一起时,那产生的化学反应自然是无限乐趣的。譬如一个问题少年,一个天才儿童,一个化学天才,以及一个正常人的调和和一位漂亮的姑娘……故事也就因此而展开。

  面对青春期耳朵萌动,似是所有的男孩子们都一样,让他们有了相互了解以及彼此熟识的理由。而同样会面临严肃的问题便是班级的解散,毕竟学校也是社会的正常个体之一,虽说追求的不是利益而是升学率,但是面对一个问题班级,自然也是要将他们解散的。这就是剧中少年班带头老师周老师所面临的窘境。为了避免班级的解散,老师决定用实际的成绩打破成见。于是组织学生参加全球范围数学的顶尖赛事。

  而这样的行为自然遭到了众人的嘲讽和不懈,认为这种赛事连清华、北大的才子们都不一定能够有所成绩,更何况是一些少年班的几位少年?于是在一节课上,一个老师为了故事让周老师出丑,就出了一道非常难得数学题目进行测试,结果班里的正常学生都是打不上来的。在这个时候,一个天才儿童迈着自信的步伐走到了黑板前面带微笑。他甚至连黑板的一半高度都够不到,但是脑海里的知识却是其他人搬一个凳子之后也是比不了的高度。不仅解出了题目,而且还会不同的解法,令得老师也瞠目结舌,而其他同学们的目光也逐渐被吸引。

  当然,在青春期中,装作成熟也是必要而又多余的一环。少年班里的同学们也会沉浸于玩乐,甚至参加舞会、抽烟打架。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周老师没有惩罚与指责,只是留给了他们一句话,希望他们的成长也是顺利的,而不是荒废的。

  “你们应该沉浸于知识与战斗,这样你们的孩子才能歌舞升平。”

  然而天才即疯子即鬼才,他们可不会就此而安分,在背地里默默努力的同时也不忘记享受生活——围棋博弈、骑马江湖以及控制宿舍女生电闸进行深情表白……这或许就是普通人与天才的某些差异,普通人追求平稳安定的.生活,不愿制造过多波澜。而天才追寻内心世界的美满,热衷于自己所爱的事物,我行我素,即使不被理解。在这个班级里,作为一名普通人反而受到了排挤,我想也是,天才和普通人的距离本就是遥远的,是否追逐,也只是个人的能力强弱了。

  而作为老师,在这种时候自然是要拉他们一把的,毕竟天才在不经管理的情况下,也会变得愚钝。在这个班级,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软肋,他们都是拥有抱负的青年,只要有人知道,必然会散发出一份自己光彩。普通人进来,是迎合家庭,为了母亲争光,即使忍受着被孤立的无助;问题少年是为了以后能够有朝一日攻克癌症为和自己奶奶一样的病人重新带来生命的希望;化学天才则是为了通过自己的刻苦,让父亲能够在村里抬起头,以自己为荣……天才们在享受优等待遇之下也备受同龄人排挤,而普通人在平静的生活里却又羡慕着天才们的智慧。人生自古两难全,自不必强求,只问心无愧便是真。

  这些也是电影的一部分,每种人的存在都有其自身的本质,每个人的生活也都有自己的生存方式。生来生来属于什么人,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选择和努力去改变,但是无法强行逆转。而自身的强大,才是获胜的本质!依靠外力,终究只能逞一时的威风而无法逍遥自在一辈子。

  影片后期的周老师也是一位难得的介乎于天才和平庸之间的人。他的智慧不被人理解,他的成果不曾被人发掘。少年班既是他的倾注所有的心血,也是让所有人认可的目前唯一办法,他放下了天才的骄傲,他学会了容忍和坚强,他努力想要证明自己以及自己的学生!这也正是故事最为令人震撼的画面,为学生出气的时候,他站了出来,为学生正争取机会的时候,他扛下了所有,这是一位教师该有的品行。即使最后失败了,但是也不后悔,更不放弃,这是身为老师毋庸置疑的骄傲!因为只要还有学生在的那一刻,只要还有同学没有放弃,希望之花就依旧有机会绽放!

  只是遗憾,青春不再有以往,随着成长,大家都变成了自己不一定喜欢的模样。这也是故事结尾最后的一环,带着遗憾的青春,完美的结束结尾。

  或许我们,在某一刻,也会怀念自己的《少年班》吧。

  《少年班》观后感 2

  《少年班》这部电影的出现,不但是对中国特色的教育体制的叩问,更是对一群具有特殊才华的少年真实写意。该片的出现意义非凡,它填补了青春题材电影单一性,丰富了青春的意义。

  影片聚焦在少年班五个学生身上,他们分别是桀骜不驯的麦克、早熟聪慧的方厚政、个性十足的周兰、天资普通的吴未和来自山野狂放不羁的王大发。影片通过具体的情节将这五个少年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实少年班曾经是个教育界的特殊现象,一些智商出类拔萃的孩子被直接招进大学,目的就是培育中国未来的尖端人才。这样的培育人才方式,其实是一种不很理智极为不科学的行为。拔苗助长,忽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一群不同年龄的大学生相处,闹出不少啼笑皆非的故事。

  影片导演肖洋曾经是西安交通大学少年班的学生,所以他本人对少年班比较有发言权,编剧这个故事,应该是得心应手。肖洋拍摄这个故事的目的.其实并不是哗众取宠,而是让这个故事带给大家更多的思索。教育不是砸钱,教育也不是开小灶,教育更不是拼爹妈,教育是对下一代的负责,而不是蓄意被功利化。

  看过讲著名物理学家霍金故事的《万物理论》,霍金的成功和国家似乎没有半毛关系,完全是自己自费刻苦钻研,即使已经小有成就,霍金依然没有任何所谓的国家补贴,完全依靠讲学和出版书籍稿费生活和治病。再说《三傻大闹宝莱坞》也是极度讽刺那种呆板教条高高在上一味追求学分成绩的教育体制。少年班可能完全属于中国特色,这其实是对普通学生的歧视,对特殊学生的禁锢,抹杀学生天性,过度的开发智力,这完全违背了人的自然生长法则。

  影片悲剧性角色有两个,一个就是老师周知庸,一个就是资质平凡的吴未。周老师同样曾是少年班的学生,他被报送到慕尼黑工业大学读书,但一样并没有成为声名显赫的高级人才,但他还一直假冒国家名义招收少年班学生,企图实现未完成的夙愿,最终被自己荒谬和一厢情愿的行为给祸害。而吴未,他本身并不聪慧过人,完全被身为校长的母亲虚荣心驱使,被包装成为一个天才少年。一个是执迷不悟,一个是硬着头皮装葱,但他们都失败了。

  影片采取顺叙手法,节奏适中,故事性较强,情节也算跌宕起伏,画面质感较好。其中利用不少慢镜头升华人物内心世界和宣扬外在美,小高潮不断。影片以客观的态度审视少年班存在的意义,通过具体的情节反馈出少年班存在的不合理性。

  演员的表演真实自然,特别演绎普通少年吴未的董子健,演技比在《青春派》中更精进了不少,这个角色非常考演技,因为吴未不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学生,他很明白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影片给出两个桥段,充分展现出这个角色的自卑矛盾的心理。一个是四个小伙伴喝酒吴未道出实情,自己是与其他人格格不入,另一个桥段是和周兰离别之际吴未的不舍和忧伤,两个哭戏,通过董子健充满层次感的表演,让观众有强烈的代入感,而被深深触动。影片为了表现这个角色的平庸,在外表上有别于张狂的麦克,在智商表现上有别于王大发、方厚政和周兰,而董子健显然准确的把握了角色的内心世界,所以表现出来的吴未就不是一个傲娇的天才,而只是一个为他人而存在的可怜虫。他只是一条保护金枪鱼新鲜感常在的鲶鱼,他曾经失自我,最终被治愈。

  《少年班》其实也有不少类似《致青春》、《匆匆那年》、《同桌的你》和《左耳》等片中追女生、打架和搞恶作剧的桥段,但《少年班》由于年龄不等,这特殊人群的青春更是与众不同,是荒唐、滑稽和幼稚的代名词。

  《少年班》观后感 3

  等不及在百度云上看了《少年班》,说实话以我现在的年纪,看不懂整个电影要表达什么。总之我的观后感无比直白,我心疼吴未,觉得周冬雨演的特有仙气儿。

  然后仅仅就是这样。

  今天在b站又看一遍你曾是少年的MV,看的比看电影还要感动。简直就是热泪盈眶。看着那么多条弹幕,全是对自己青春的回忆,14年,你们的声音,还是少女。

  最喜欢田馥甄。或许是因为歌好听 人好看 没办法就是这么肤浅 或许在多年之后重看少年班 重听这首歌 重审视当时的自己 那时的我 一定会因为经历而沉淀了 就越会觉得现在的自己幼稚。

  看着那么多人说第一次听天团的`歌还很小,现在都已经毕业了。我本来也不大,没有那些年对天团的回忆,但是那个MV真真切切把我看哭了。我想,会不会多年后,我可以指着已经不再火的S.H.E的照片说 看到了吗 这是我小时候的信仰

  或许在那个年代,会有更多的小鲜肉,更多的歌坛新人,我也不能保证我会一直一直守着S.H.E 但是在今天我写下这篇博客 10年后我再来看 记得曾经疯狂的追逐过你们 就好

  许多年前 你有一双清澈的双眼

  奔跑起来 像是一道春天的闪电

  《少年班》观后感 4

  故事发生在1998年,来自西安交大的“少年班”导师周知庸,前往全国各处寻找智商超群的天才少年,最终被选出的22个少年将被赋予艰巨的使命。少年吴未就是其中的一员,在这个特殊的班级里,他先后认识了有暴力倾向的麦克、小天才方厚正、“神棍”王大法,以及聪明却冷若冰霜的周兰,五位天才少年从此开始了早于同龄人的大学生活,同时还面对着青春期的各种“疑难杂症”。女神江依林的出现扰乱了男生们的心,攻克“世界数学大赛”的压力也从天而降,与此同时导师周知庸也面对着人生中的最大难题,天才少年人生的征途才刚刚开始……

  影片由寻找天才少年开始,少年班也被赋予了不一样的定义,尽管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阻拦,孙红雷饰演的周知庸依旧我行我素甚至不惜被革职也要将少年班办下去,确实被选中的孩子们是一群天资过于常人的人,他们能解决困难的数学题,他们的学习速度快于常人,他们能在更少的时间内做的比常人更好……他们的智商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不一样,在影片中那几个天才少年们也是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过人之处”不仅没有收敛而且在学校做了一些在周知庸看来不那么争气的事情,特别记得一句话,在因打架离开的体育生说:就因为你们聪明,被开除的就是我。话里包含着无奈,聪明就能当作所有事情的挡箭牌吗。人生而平等,但生活中不平等的事情也确实存在,相貌不平等,家境不平等,就像影片里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老师偏袒优点的案例也不在少数,在某方面的优秀总能让一群人产生高人一等的感觉,有些人奋斗一生或许只是为了把不平等变为平等,但其中的苦痛不被世人所看见,人们也不喜欢去看见。

  在影片最后少年班终究还是解散了,虽然好像所有人都没有获得成功,但所有人都活的还不错。大概就是这样长大吧,聪明也好,愚笨也好,大家都一样。所以,在这部电影里我们不难发现所谓的天才,到头来跟平凡的我们没有任何的区别,导演拍摄这样一部电影,就是想要告诉我们,不要看到有比自己聪明的人,就很羡慕他们。也许他们现在比你优秀,但谁能肯定他们永远都能比你优秀,你永远都比他们差呢?如果拥有天生的好资源,就好好利用吧,古有伤仲永,今有天才变平庸,命运要自己把握。

  《少年班》观后感 5

  当你功成名就,你会拥有一些虚假的朋友和一些真正的敌人。

  ——德兰修女

  他们是一群默默无闻的人。

  他们含辛茹苦地奋斗了大半辈子,是一群奋斗的人。

  他们经历了社会的历练,早已能够分得清什么是虚假的朋友和真实的敌人。

  他们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成长为一个大人,成长是他们的标志。

  我们蓦然回首,我们却与他们是那么相像:不知不觉中,我们就慢慢的长大了。不再是以往的无知孩童。可是,蓦然回首,回忆过去的时光,我曾经疑问过:成长是什么一路走来我们收获了什么?

  《少年班》讲述80年代某大学招收天资卓越的少年组建“少年班”。五湖四海的少年汇聚一堂,貌似风光的表象下有着隔阂与困顿。几名好友仲贝儿和林晓欣经历了狂放青春与惨痛失败,渐失联系。二十年后,在一个葬礼上重新聚首,翻开旧事,打开心结。让我想起自己年少时和父亲的相处,很温暖的青春片,最好的爱就是不要去限制孩子,让他们的灵魂自由生长,他们就一定可以好好长大,成为他们想成为的人。”

  他们的成长历程正是我们要走的——平淡却又曲折,波澜起伏中也可以动中含静。

  他们从小也是或淘气鬼或老实呆板,也曾走过绚烂的青春,也曾上过学……

  他们的成功与经历是我们的范版,指引我们向前去。

  他们的经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我们也在经历着他们的路。

  《少年班》观后感 6

  今天的班会课,我跟班里所有的学生一起看了一部电影《少年班》。电影讲述的是五位天才少年被一位老师选中组成世界数学大赛攻关小组,提早开始大学生涯的故事。电影中周老师说了一句话,如果你们不被选拔出来,你们的命运就可能是农民,小商小贩,一生碌碌无为。这几位少年天才确实表现出异于常人的智商,大学数学专业的学生解不出来的难题,他们轻而易举就能解的出来。这几位小天才组成了世界数学大赛攻关小组,可是他们并没有把精力放在攻克难题上,整天吊儿郎当,不务正业。为了争一个漂亮的女孩儿,小组内的一名成员被开除回家。剩下的.四个孩子也没有心思继续比赛,最终的结果是失败。周老师违背领导的意图,擅自组织了少年班,结果少年班失败了,他也被学校辞退了。在离开之前,他对孩子们说了一番话。周老师是少年班的第一届成员,他一直认为自己是少年班一个失败的代表,因此他把自己全部的心血放在这几个孩子身上,结果这几个天才少年没有付出全力,最终还是失败了。

  看完电影,我想了很多。每个人的智商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天生聪明,可是却不珍惜自己的先天优势,一辈子碌碌无为。有的人先天虽不聪明,但在后天的学习与工作中,努力刻苦,取得了不凡的成就。这也让我想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兔子跑的比乌龟快很多,可是她却偷懒,不去努力奔跑,半路上睡起了觉,乌龟后来者居上,坚持不懈,最终超过了兔子。现实中这样的例子太多了。如果先天有优势的人,懂得去利用自己的优势,在后天继续努力学习工作,最终一定会取得成功。不要像语文课本中的仲永那样,最后泯然众人矣。

  《少年班》观后感 7

  看了《少年班》,自己有两点感悟。

  首先对于孩子们的教育尽量要顺其自然,具体能有多大的成就取决于他自己,不要过分的干涉孩子们的成长,过分干预最后只能事与愿违。

  人要正确的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不避讳自己的短处,对于能弥补的要积极的弥补,对于不能改变的像智商这样的,则要正确的认识。另外对于自己的`长处要尽量的发挥延伸,毕竟以后生存就靠的是自己的长处。

  要锻炼自己的情商,对于将来的自己生存发展有决定性作用。

  我不是谁,我是我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出发吧,在路上遇见更好的自己。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离散悲欢无法避免。回归到电影于观众的意义上,影像的力量不仅在于能够提供人们畅游于诗意的诺亚方舟的空间,还在于与之相匹配的源自生活的切身共鸣感。在两者的调和下,才能恰好构建出一部影片的魅力,人们才能在光影中可以找到释怀的情结和被治愈的能量。

  在《少年班》片尾,有一首歌唱着"没有不散的伴侣,你要走下去,没有不终的旋律,但我会继续",面对这样一种洒脱感和释然的情绪,就如同影片结束时,古板的教师周知庸释怀后的那份云淡风轻,试问,当大屏幕里的光暗下来时,谁不是一条被治愈的鲶鱼?

  《少年班》观后感 8

  作家王小波曾这样描述一个热血的男儿: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电影《少年班》中的麦克(王栎鑫饰演),王大法,方厚政,以及吴未,就是这样四个智商超群的天才少年,年未满十八,却已满腔热血如斗士。 四人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吴未(董子健饰)无意得知,自己是为保护珍贵的天才少年同学们才被选入少年班。就如同将鲶鱼扔进金枪鱼水池里以保持金枪鱼的持久新鲜一样,老师周知庸(孙红雷饰演)如此比喻。至此,故事以略微诙谐的基调展开的同时也埋下了忧伤的伏笔。由于讲述的是90年代的故事,影片搭配音乐,呈现出一股浓郁的怀旧风。而除了与故事契合度极高的背景音乐的运用, 电影的另一大出彩之处在于对角色的塑造。几个少年主角形象栩栩如生,一方面被赋予了充满戏剧张力的跳脱感,但同时又具备自然的生活气息,十分鲜活动人。尤其是吴未一角,将不适感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得情感的饱和度在影片结束段水到渠成地得到一个升华,成为电影的一大记忆点。

  近年来,青春片适逢高潮期,以少年班群体为中心视角而展开的故事在琼瑶式青春片中可谓独树一格。导演肖洋,作为曾经西安交大少年班的毕业生,结合自身真实的经历体会,给观众制造了一场亦幻亦真的天才少年之旅。 《少年班》属于渐入佳境的那类电影。导演恰如其分地在满足观众具有的“天才情结”的窥视企图心与电影作者的自我表达中找到一个平衡点。《少年班》既不属于无病呻吟、娱乐至死的疼痛青春日记,也不是那类坚硬晦涩、文绉绉的.自我独白。影片的巧妙之处在于在架构出一个理想乌托邦的同时又悄无声息地撕裂出一个开口,向观众展示了鲜血淋漓的人生,既浪漫又沉重。这也是沉溺于故事的诗意氛围的观众在观影后,仍能够产生强烈真实感和代入感的关键。不论是热切地想要融入到天才小团体的吴未,抑或是小心翼翼地怀揣着对周兰(周冬雨饰)爱恋的吴未,确如一条被放入金枪鱼罐头的鲶鱼,格格不入。尴尬而真实,正是影片所映射出的大多数人的青春与生活日常。无疾而终的暗恋,身处集体而无法摆脱的无力感,伸出手想得到热烈回应的那颗炙热的心,焦虑、窘迫且无奈。这些借助集体回忆而构筑的情感共鸣,强烈而有力。电影看似讲述的是天才少年们的故事,归根究底,还是一个关于你我他青春成长的轨迹道路。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离散悲欢无法避免。回归到电影于观众的意义上,影像的力量不仅在于能够提供人们畅游于诗意的诺亚方舟的空间,还在于与之相匹配的源自生活的切身共鸣感。在两者的调和下,才能恰好构建出一部影片的魅力,人们才能在光影中可以找到释怀的情结和被治愈的能量。

  在《少年班》片尾,有一首歌唱着“没有不散的伴侣,你要走下去,没有不终的旋律,但我会继续”,面对这样一种洒脱感和释然的情绪,就如同影片结束时,古板的教师周知庸释怀后的那份云淡风轻,试问,当大屏幕里的光暗下来时,谁不是一条被治愈的鲶鱼?

  《少年班》观后感 9

  观看电影《少年班》时,教师周知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这样说:“参天的乔木必有灌木陪伴,这是基本的生存法则。”我不禁陷入思索:“在自然界中这种现象是存在的,但是我们的教育真的就必须存在这种现象吗?”

  要知道,乔木只有拥有自己足够的生存空间,拥有充足的阳光和雨露,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电影中少年奇才方厚政、玩世不恭的麦克、乡村娃大法还有可爱聪明的周兰,他们算是林中的乔木。方厚政考场提前交试卷,自己动手拿回游戏机在考场玩,轻松智斗围棋社的社长;麦克约会巧控整座楼的灯……他们的行为的确有点狂,但是我们静心想一想,他们不就是班级中常说的“吃不饱还能再吃”的孩子吗?在我们的数学课上,总有几个孩子在等待更有挑战性的题目去探索;语文课上也总有几个孩子在期待更多的文章去品读。像方厚政这类学生,他们并不需要课余时间在辅导班里“泡着”,他们需要更多的空间,自由成长。

  灌木的存在就是为了陪伴乔木吗?不。灌木的生长同样需要它的生存空间,需要更高的湿度和更合适的阳光。电影中吴未在求学的道路上总在副校长妈妈的要求下做人上人,被妈妈送进少年班,本来是一只善良的“羊”,非逼着他做一只不情愿的“狼”,导致他的身体和心理在“狼群”中备受煎熬。酒桌上他宣泄着自己心里的无奈和痛苦,在这个班里他得到的是无奈,收获的是自卑,经历的是折磨,面临的是羞辱。吴未也有自己真实的'一面,善良纯真的他在奋力帮助被欺负的同学时是那样的自我,在自己喜欢的周兰面前又是那样的真诚,这不正是孩子成长中最应该拥有的吗?

  乔木、灌木都有自己生长的方式,不必谁来陪伴谁。生活正像电影结尾周知庸老师说的:“当你们来到十字路时,你们一定要倾听自己内心最勇敢的声音,当命运需要我们逆风行驶的时候,就不能随风而去。”

  《少年班》观后感 10

  看完电影《少年班》,被感动得一塌糊涂。

  影片伊始,周知庸老师前往全国各地寻找少年奇才,在大学里组建了少年班。

  少年班的孩子们年龄都很小,最小的方厚政虽年仅11,但古灵精怪,智商超乎常人。

  他们五个人凭借着无比聪明的头脑在大学里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周老师训斥他们不务正业,并把他们关在屋子里,让他们攻克IMC难题。少年躁动的心还是惹出了事,王大法自造炸弹把常松的车炸了,吴未自愿顶罪被开除,周老师伪造红头文件被革职。

  他们没能解出IMC的难题,反倒是走散了,他们的命运又将会去往何方?

  ……

  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道数学难题,数学系的常松绞尽脑汁也摸不着头脑,11岁的方厚政一摇一摆霸气地走上讲台,唰唰两下就把题解了出来。

  常松虽是围棋社社长,下棋却输给只学了围棋一星期的方厚政。但小胖子太狂妄了,竟对他说:“你智商太低了,比吴妈还低,你不配下围棋。”常松再次丢脸,要是我就回去深造了,但他可不是好惹的,一巴掌就扇在小胖子脸上。

  因此对于不讲理的人、不好惹的人,作为有识之士就不要惹,说话更要注意分寸,自己嘴上占了便宜没多大意义,让别人脸面尽失实为不妥。

  但常松是个心胸狭隘之人,在智力上逞不了英雄就妄图用暴力的方式解决。他找来体育系的人准备在澡堂打麦克一顿,不料反被算计,少年班的同学把“化学武器”丢进澡堂,把他们的衣裤拿走,氨气弥漫,他们不得已逃出澡堂,在众目睽睽的`校园里裸奔,令人啼笑皆非。

  吴未在少年班中可以说是智商最低的,考试也是倒数第一,但他不像另外几人一样总想着玩、泡妞,他一直都很努力,也很讲义气。在他们被打时,他总是护着他们,平时也是给他们端茶递水,像个老妈子一样。

  在他们四人一起聚餐时,吴未掏心掏肺的一段话使我鼻梁一酸,泪水就不禁下来了。他说他很笨,是个傻子,母亲以副校长职位给他泄题他还考第二名,他不配参加解题小组。

  他的话使我想起以前我在万里班的时候,我们班肯定没有少年班厉害,但在当时也可以称得上是全校最好的班。而我总是考倒数,倒数第一、第二、第三。我真的不如吴未,不论是在智商上,还是在勤奋上。有段时间我也很努力地写题、学习,但还是突破不了倒数的瓶颈,仿佛深陷泥沼之中。

  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这句话永远是真理,智商再高、人再聪明,不努力、不自强,只会成为破铜烂铁。

  我总是自称天才,不是因为我真这么想,我知道我比起同龄人差得很远,那到底有多远,看看春晚上和我一般大的关晓彤就明白了。

  影片最后周老师用十分平和的语气对少年班的同学说:“当你们来到十字路口的时候,一定要倾听内心最勇敢的声音,当命运需要你们去逆风飞翔的时候,就不能随风而去。”

  人像一根苇草,唯有扎根足够深,才能不随波逐流。

  周兰、麦克、方厚政后来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这不仅得益于他们年少时的天赋异禀,更是因为在少年班的那段经历教会了他们很多很多……

  少年当自强。

  《少年班》观后感 11

  当你来到十字路口的时候,你们也一定要倾述内心最勇敢的声音。当命运需要你们去逆风飞翔的时候,就不能随风而去。

  ——引言

  看完《少年班》,被戳中了泪点,也有些许感触。这是一个有灵魂的故事。我所关注的不是那些天才儿童的高智商以及他们的女神江依琳的敢爱敢恨,而是那条闯进金枪鱼世界的鲶鱼——吴未。

  吴未一直是班里的倒数第一,当他问老师为什么要选他这么平庸的人进少年班时,周智庸给他讲了一个故事:在养金枪鱼的时候,一般都会放一些低智商的鲶鱼,有了鲶鱼做比较,金枪鱼会更好,更勤奋地活着。反之,金枪鱼就会很懒惰,会窒息而死。有一种人是‘金枪鱼’,有一种人是‘鲶鱼’,在这个满是天才的班级,吴未无疑是一只小小的‘鲶鱼‘,是负责默默守护‘金枪鱼’的鲶鱼。

  然而我们大多数人未必不是一只鲶鱼,也经常充当守护在大人物身边的小人物。但这并不代表着你不优秀,并不代表着你可以不努力。因为自卑填满心头,就以为即使奋斗也不能到达终点吗?剧中秦海说了一句就因为你们聪明,所以开除的是我,我依旧记得他说这话的`无奈以及与农民父亲离开时候的落寞,但是我却并不同情他。世间的许多事都是不公平的,有人有着聪明的头脑所以受老师喜爱,这是别人的优待与自己无关。我们能做的只是做好自己,成为一条优秀的鲶鱼,先天的优秀不可改变,但是后天的缺陷却可以弥补。

  我们是金枪鱼身边的鲶鱼,但你有没有想过,努力过后,拼搏之后,完善自己以后,也可以成为其他鲶鱼之间的金枪鱼?年轻的时候,每个少年都以为自己是山下的一棵树,但最终,更多的人变成了山下的一根草,更其他草并无不同,而有的少年,则真的就成了树,成了参天的乔木,沐浴阳光,享受晨露,与更大的风雨搏斗。

  金枪鱼可能是鲶鱼,鲶鱼也会变成金枪鱼,想成为什么,全凭自己,与他人无关。当命运需要你们去逆风飞翔的时候,有人选择随风而去,有人选择逆风飞翔。但我以为,无论是金枪鱼还是鲶鱼,都应做最优秀的自己。

  《少年班》观后感 12

  看过这个片子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看网上评价并不是很高,于是一直很纠结怎么表达我心中的感受。

  这是一部和我经历息息相关却又经过夸张之后截然不同的片子。

  其实这种所谓的少年班一直存在,不仅仅是大学,小学中学都有类似的教育。说来也很简单,我小学时候被其他熟识的同学的热心家长拉入了其组织的数学奥赛培训班,因为我一直算是对学习比较上心比较努力的乖乖女,小学的那些奥赛知识也并不难,于是成绩算是中等偏上,获过数学竞赛一等奖,也顺理成章的考入了一个中学实验班。我的资质属于一般,智商没有超高,不是天才,可也不笨。小学的各种竞赛培训班就认识了一批超级天才的同学,于是中学进去了这个天才班后也没有特别大的不适应。

  我和吴未一样有自知之明,从小学时候学奥赛的课堂表现就看到很多同学就是天才而自己只是个平凡的.人,也羡慕那些非常聪明上课不怎么听课考试任何难题全都会的天才同学。我在班上看到了很多天才,他们和别人总有各种怪念头和奇怪举止。不过,我们毕竟都是同一个城市的,都是较优秀的小学考进来的,年龄差也在两岁之内,于是当然也就没有电影中呈现得那么夸张,他们只是有些行事和思维让我觉得神奇,不至于离经叛道或者触犯法律,品德上绝对没问题。他们没有非常要好的朋友,和班上其他同学都只是泛泛之交,但交谈还是能很愉快友善的。我会努力读书,努力融入他们的世界,去尽可能多的理解他们在想什么。老师也会比较宽松,只要没出什么大问题,不太会管大家。学习上的交流会让老师也很喜欢这些天才。一个班四五十个人,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天才,也有些是智商普通的同学,我和他们更聊的来。我不会把他们当怪胎,我会很敬佩很欣赏他们。或许我碰到的不是电影中那种顶尖的天才,我遇到的情况不是那么极致,但我能体会到。

  电影中为了突出效果夸张了某些东西,显得狗血刻意了些。但抛开这些夸大,吴未的一些感受我是能懂的,周老师对他们的期待和教育我是能懂的,甚至他们青春期懵懂的叛逆我是懂的。我知道可能大部分人不能理解也不能感受到这些天才的世界,也自然不能理解这部电影里面讲的东西。但有过经历的我是认可这部作品的,确实讲出了一些天才世界的特质,这些东西可能不讨喜,不健康,不正能量,还很无聊,但它们真实存在。

  从电影艺术角度看,光景的运用,镜头的角度,都很协调一致地营造了一种诡谲又带点青涩的气氛。剪辑叙述很流畅,全片尽管压抑,零碎,但能够一直吸引着我。不愧是一位优秀剪辑师出身的导演~导演少年班的真实经历也给了他坚实良好的素材基础支持。演员的表现全部合格,对怪异人物的把握很自然,我看的时候没有任何违和感。或许这不是一部好作品,但在我心中,这是一部合格的作品。

  《少年班》观后感 13

  《少年班》这部电影,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天才与平凡、成长与挫折之间那微妙而复杂的关系,让我看完后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影片讲述了一群天才少年被选拔进入少年班的故事。他们在智力上远超同龄人,对知识有着超强的领悟力,仿佛是被上天眷顾的宠儿。然而,在他们光芒万丈的天才光环之下,我却看到了一颗颗孤独且迷茫的'心。

  这些少年班的成员们,虽然在学术领域能够轻松应对各种难题,但在生活和人际交往方面却显得格外稚嫩。他们不懂得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感。比如,影片中的麦克,他有着非凡的数学天赋,却在面对喜欢的女生时不知所措,甚至因为嫉妒而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天才并不意味着全能,他们在某些方面或许和我们普通人一样,甚至更加脆弱。

  同时,电影也让我思考起了教育的意义。少年班的设立,本意是为了培养顶尖人才,但在这个过程中,似乎忽略了这些孩子作为一个 “人” 的全面发展。他们被过早地推向了学术的高峰,却缺失了青春该有的懵懂、探索和成长的烦恼。这不禁让我想问,我们的教育到底是应该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还是要兼顾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情感培养呢?

  《少年班》给我带来的触动不仅仅是对天才们的好奇与惋惜,更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入反思。它提醒着我们,无论是天才还是普通人,都需要在成长的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去经历、去感受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才能真正地走向成熟。

  《少年班》观后感 14

  看完《少年班》,心中五味杂陈,这部电影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让我得以窥探那些天才少年们鲜为人知的内心世界。

  影片中的少年班成员们,无疑是智力超群的存在。他们能够轻松解开复杂的数学难题,对物理、化学等学科也有着独特的见解。当他们聚在一起讨论学术问题时,那种思维的碰撞和火花让人惊叹不已。然而,他们的生活却并非如我们想象中的那般顺遂。

  在面对感情问题时,这些天才们显得格外笨拙。就像周兰对吴未的感情,以及吴未自己内心的纠结,都展现出了他们在情感认知上的.迷茫。他们习惯了用理性去分析一切,却在面对爱情这种感性的事物时,失去了方向。这让我明白,天才也有他们的短板,生活不仅仅是学术的殿堂,还有情感的江湖,在这片江湖里,他们同样需要摸索着前行。

  而且,电影中的少年班选拔机制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将一群天才聚集在一起,给予他们特殊的教育环境,固然有利于他们在学术上的快速成长,但同时也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压力。他们被寄予了过高的期望,一旦失败,那种挫败感可能比普通人更强烈。这是否真的是一种最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呢?

  《少年班》让我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即使是天才也不例外。同时,它也让我对教育的多样性和全面性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不能只看重知识的传授,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心理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全面发展的人才。

  《少年班》观后感 15

  《少年班》这部影片,犹如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让我对天才与成长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感悟。

  影片以一群天才少年在少年班的经历为主线,展现了他们令人惊叹的智力天赋以及在成长过程中所遭遇的种种困境。这些少年们,凭借着与生俱来的聪明才智,在学术领域可谓是一路披荆斩棘。他们能在短时间内掌握高深的知识,解决连成年人都头疼的'难题,那种对知识的驾驭能力实在让人钦佩。

  然而,在他们辉煌的学术成就背后,却是一颗颗在生活和情感上备受煎熬的心。他们在生活中显得格格不入,不懂得如何融入群体,如何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例如,方厚正虽然在电脑方面有着非凡的才能,但在与同学们相处时,却总是因为说话过于直白而引起他人的不满。这说明,天才在某些方面可能是领先于时代的,但在生活的基本技能上,却可能远远落后。

  此外,电影还深刻地揭示了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少年班的教育模式看似是为了给天才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实际上却可能限制了他们的全面发展。他们过早地被打上了 “天才” 的标签,被要求在学术上不断追求卓越,却忽视了自身情感、心理等方面的成长。这使得他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时,往往显得不知所措。

  通过观看《少年班》,我明白了天才并非无所不能,他们也需要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学习和适应。同时,也让我意识到教育应该是多元化、全面化的,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成长的道路上健康、快乐地前行。

  《少年班》观后感 16

  《少年班》这部电影,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了天才少年们别样的青春,也让我对成长、对教育有了更深的思考。

  影片讲述了一群天才少年被选拔进入少年班的故事。他们年纪虽小,却拥有着超乎常人的智力,在数学、物理等学科领域展现出惊人的天赋。看着他们在课堂上轻松解答那些高深难题,我不禁为他们的聪慧所折服。然而,随着剧情的`推进,我却发现,他们并非如我最初想象的那般只是一群只会读书的 “书呆子”。

  这些少年班的学生,有着和普通孩子一样丰富的情感世界。他们会因为喜欢一个女孩而心动,会为了友情而奋不顾身,也会在面对挫折时感到迷茫和痛苦。就像吴未,他虽然在智力上可能不如其他几位天才同学突出,但他却有着一颗细腻而善良的心。他在少年班这个特殊的集体里,努力寻找着自己的位置,既渴望融入,又时常因自己的 “平凡” 而自卑。他的经历让我明白,天才也好,普通人也罢,在成长的道路上都要面对自我认同的问题。

  同时,影片也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感悟。少年班的设立,本意是为了培养顶尖人才,给予天才少年们更好的发展空间。但在这个过程中,却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和情感需求。那些少年们,在面对巨大的学业压力和外界的期待时,也会感到不堪重负。这让我想到,真正的教育不应仅仅是培养出成绩优异的学生,更应该关注他们作为一个 “人” 的全面发展,要让他们懂得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如何在挫折中成长。

  《少年班》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天才少年的电影,它更是关于成长、关于教育的深刻探讨。它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无论是否是天才,我们都在努力追寻着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而在这个过程中,爱与理解才是最为珍贵的。

  《少年班》观后感 17

  看完《少年班》,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部电影以一种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一群天才少年的成长历程,其中蕴含的关于青春、关于梦想、关于人性的思考,深深地触动了我。

  影片中的少年班成员,无疑都是智力超群的天才。他们在面对复杂的学术难题时,总能凭借着自己敏锐的思维和深厚的知识储备迅速找到答案。这让我对天才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惊叹。然而,随着故事的展开,我看到了他们光环背后的另一面。

  这些天才少年们,虽然在学术上有着卓越的成就,但在生活和情感方面,却也有着诸多的困惑与挣扎。他们在情窦初开的年纪,同样会为了爱情而苦恼。比如,麦克喜欢上了一个女孩,却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只能通过一些幼稚却又可爱的方式去引起她的注意。而孙红雷饰演的老师,在努力培养这些天才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与他们的个性和情感碰撞。他希望他们能够专注于学业,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但却忽略了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年轻人,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从这部电影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成长的不易。无论是天才还是普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要经历各种各样的挑战。对于天才少年们来说,他们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学业上的压力,还有来自外界的异样眼光和自身情感的困扰。他们需要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学会平衡学业与生活,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学会面对失败和挫折。

  此外,电影也让我反思了我们现有的教育模式。少年班的'存在,固然是为了选拔和培养优秀人才,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否真的做到了因材施教,是否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们的个性差异和情感需求呢?我们的教育应该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中成长,既能发挥自己的优势,又能弥补自己的不足,而不是仅仅追求成绩的高低。

  《少年班》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电影,它让我看到了天才少年们别样的青春,也让我对成长和教育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少年班》观后感】相关文章:

《少年班》观后感范文11-06

做守法好少年班会教案(精选11篇)04-03

做守法好少年班会教案范文(精选13篇)10-11

争做新时代的好少年班会教案范文(精选11篇)10-13

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班会教案范文(通用13篇)12-08

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班会教案(通用12篇)06-18

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班会教案范文(通用21篇)12-08

《教育的意义》观后感-观后感02-19

《勇士》观后感勇士观后感11-15

《珍爱生命》观后感-观后感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