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月下独酌》读后感(精选5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月下独酌》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月下独酌》读后感 篇1
前不久孩子带回来一本《我爱古诗词》,那装订精美的封面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更使得琦琦爱不释手。随即收到了张老师的古诗吟诵活动通知,秀才、举人榜眼探花这一个个鲜活的字眼无不在诉说着我国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
琦琦每天都劲头十足地读古诗,有些是小时候就背过的,因此再拿出来读一读就背出来了。但大多数古诗意寓丰富,孩子难以理解,如《月下独酌》一诗,单题目上的独酌一词孩子就不明白,但孩子很想背会它,于是我和爸爸商量了一下,决定和孩子一起来背诵。我们先给孩子解释酌的意思,然后告诉孩子这位诗人---李白,他是一位很爱喝酒的诗人,并且他的许多诗都是在他喝酒的时候作的,这首诗也是。你看他一人独坐在花丛中,面前放着一壶美酒,但身边没有一个亲人,只能对着夜空邀请月亮一起共饮。接下来我们各自扮作李白,盘膝而坐,一边痛饮一边吟诵诗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小孩儿的模仿能力最强,看着我们玩的`很有意思琦琦也加入进来了,一遍又一遍的跟着我们说了起来。此时他的注意力已经由有意识的古诗背诵到无意识的游戏参与中来了。当他兴致正高的时候我们又提议每个人独自表演,其它人用动作提示。
看着孩子一边表演一边吟诵着古诗,我知道孩子理解了这首诗,而且愉快的学会了着首诗。很高兴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快乐,也期待向大家学习更好更快乐的方法,让我们一起前行!
《月下独酌》读后感 篇2
好一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面对自己的影子,似乎在幻觉中变成了三人。又能“举杯邀明月”能让人明白了李白当时的心情,是多么的无奈,多么想和别人一起喝酒。这是一个精心剪裁出来的场面,写来却是那么自然。“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而这句又衬托出第二句,这又让人疑惑了,明明是一个人,怎么会。“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呢?“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暂且在月和影的伴随下,及时地行乐吧!“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在这温暖的春夜,李白边饮边歌舞,月与影也紧随他那感情的起伏而起伏,仿佛也在分享他饮酒的.欢乐与忧愁。
你们看过李白的这首诗吗,《月下独酌》是一首多么好的诗啊!能邀请月亮喝酒,在只有自己的时候写成了。“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李白的这句都可以衬托出他说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多么的妙啊!李白正是有了这首“对影成三人”的《月下独酌》,才让我们了解和叹赏他的独特性的。说明他的想象力很大,不然怎么能把一个人巧妙地写成三个人呢?
《月下独酌》读后感 篇3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时。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偶然间想起李白大师的《月下独酌》有感而发,现在再次拜读李大师的《月下独酌》让我有了和以前不一样的感受。一种突如其来的孤独感涌上心头,好像只能听见斟酒的声音,而周围一片静寂。每每夜晚,都会想起远方的亲人和朋友,漂泊在外,知心难求……
一个生活丰富圆满的人,是不会没有寂寞的!寂寞并不可怕,难耐的是没寻到知己。朋友有十来个,同交欢时皆尽兴,但醉后分散又是那么匆匆。古今有几人淡薄名利?如今社会,友情里掺杂了太多的利益权衡,现实得让人窒息。我本是一个喜欢交友的人,而且和朋友交往很坦诚、热情,但渐渐地,我宁愿享受孤独和寂寞难耐的.感受,因为这样至少可以不让自己的心灵和尊严受到伤害。我的心也日趋淡定,因为我感觉得到我会觅寻到知己。我不是圣贤,但我寂寞,我不胜酒量,但我更喜欢自斟自饮了。
《月下独酌》读后感 篇4
舞影翩阡醉欢歌,霓裳羽衣犹寂寞。斗酒百篇仙才出,不拘世宦千年月。
时间的长廊里,最持久的,不是热烈,而是清淡,不是张扬,而是静寂。
千年月移江城落,凡尘点染山泉客。玉叶藏经飞瀚宇,袖风清矍斋庭阔。
一点灵光闪现,一个美丽构想,一份灵犀相伴,沏一壶往昔,与流年对酌。
好个李太白!三千瀑布彩云间,江陵踏歌桃花渊,黄鹤楼里说扬州,窗前明月霜星天。敬亭山外楚江开,荆门寒山凤凰台,青天有月君归日,谁家玉笛碧丝来?
深深回眸,蹙眉情思,梦里诗意,醒来触手,如曼妙的春花秋月,任梦幻照进现实!
好个李太白!玉门关听黄河水,秦楼柳色奈若何?杨花落尽明霜雪,玉盘珍馐生翠波。孤蓬万里蜀道难,衡阳燕回瀛洲茫,苍穹黄鹂梅花曲,峨眉山月碧云断。
心灵的弦歌雅意,一任穿越时空隧道,与诗仙对话对酌,狂放纵情,自在风流!
好个李太白!百战沙场勾践归,兰陵美酒自相对,风吹柳花送亭客,绿意织锦相思飞。渭城日落千树雪,等舟秋月避天位,君见美人卷珠帘,姑苏蔓草五马飞。
生命中的际遇,有时须臾便是永恒。时光深处,与你红尘摆渡,素手相携,陪你一起举杯邀月,日落烟霞。
好个李太白!天高水阔新安江,白酒新熟自称美,万里浮云岳阳尽,桃花雨弄绿葳蕤。青黛画眉蓬蒿紫,江城如画挂西楼,日照新妆玉心姣,草书天下沙棠舟。
玉叶片片,万千情愫。素色打理,自然脉纹,满月高挂,银盆泻华,月光美酒,仰首相邀,俊逸翩然,唐巾长袍,仙风飘飘,儒气昭昭。
好个李太白!峨眉暮年舞秋月,章台蜀道大鹏飞,酒斟一曲悲来吟,独上高楼军常随。胡骄马惊白鹭鲜,醉别池台沙丘边,抱琴弄月金华渡,倾城肠断若剪弦。
灵性自由的太白,天然朴拙的玉叶,简静安然的山泉,以心灵的'弦歌雅意,谛听,凝视,遐思,徐行,独酌,同样不愿枉活于俗世,惟听凭灵魂或低吟或长啸,或自语或对答。两个人的自在风流,其实就是活得找到了自己。
一句古诗,一片冰心。一片玉叶,一方水墨。这样的山水天地,滋养春天,浸润生命,能涤心中尘埃,解浮世羁绊,共色天地,一任东西!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那满月之上装满了什么,有什么舞着且歌着?时空大转,足迹今朝,诗仙的月下独酌是不该有了新的释义----你歌我徘徊,你舞我零乱,永结有情缘,相期云水间。李白,诗仙!你的名字流芳,你的诗文绵长,你是玉叶的情人,前世今生,缘起,终见!
《月下独酌》读后感 篇5
原诗: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此诗我拜读多遍,感悟非少,收获甚多。
有关“月”的诗词在古代颇多,单单李白就不下十首,然而《月下独酌》却独有一番风韵:一开篇,李白便直插主题地点出“独不可耐”而“邀明月”的心境。接着,他又将月与影子拟人化,点出了月与影子并不会饮酒,更现出了他的孤独。至此,仅仅到了诗的前奏部分,高潮也接踵而至。李白此时开始放声高歌、尽情舞动,到达了似醉非醉的境界,与月与影子共同“交欢”。在诗的最后,作者李大诗人更是将这种情怀加以升华,令读者回味。
显然,此诗是一首抒情诗。表面上看李白仅仅在抒发自己十分孤独,但只要细心品味,稍稍加一些历史背景便不难发现,其中还另有深层含义。依小生之愚见,全诗仍保留李白惯有的豪放、大气的作诗风格,无论是“邀明月”、“同交欢”、“各分散”以至于最后的“无情游”(忘我的境界)和“相期邈云汉”(我与明月将来在遥远的.天空见面)都表现出作者那狂放不羁的性格。诗中,多处提及作者之孤独,惟有“邀明月”,这是因为作者与亲人分离的缘故吗?非然,这其中隐含着政治的黑暗及作者缺少知音的复杂心情(我想应有消极与无奈),在诗句“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中月与影子都不会饮酒,不正暗示着作者缺少知音吗?面对当时的黑暗朝政,作者多次被贬,怀才不遇,真乃:悲!愤!却又无可奈何……
读李白诗,品李白人。
【《月下独酌》读后感】相关文章:
月下独酌作文05-19
月下独酌作文(10篇)06-04
月下独酌作文10篇05-19
月下独酌作文合集10篇06-04
月下优秀作文05-25
月下遐思作文08-23
月下散步作文10-15
月下的回忆作文05-25
月下遐想作文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