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纳兰容若》读后感

《纳兰容若》读后感

时间:2022-04-21 16:46:0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纳兰容若》读后感(精选9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纳兰容若》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纳兰容若》读后感(精选9篇)

  《纳兰容若》读后感 篇1

  徐志摩曾有言:成容若君渡过了一季比诗歌更诗意的生命,所有人都被甩在了他橹声的后面,以标准的凡夫俗子的姿态张望并艳羡着他。但谁知道,天才的悲情却反而羡慕每一个凡夫俗子的幸福,尽管他信手的一阕词就波澜过你我的一个世界,可以催漫天的焰火盛开,可以催漫山的荼蘼谢尽。

  纳兰容若有“清初第一词人”之称,他生于富贵却满篇哀感,他身处花柳繁华却游离喧嚣之外,他是八旗子弟,却喜交落拓文人,他行走于仕途,一生为情所累,风华正茂却又匆匆离也。

  很多人会用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来悲叹自己的生活,用得多了未免忘却原来的意思情境。这首流传的《木兰花令》常被人作爱情诗来读,然而这首词却是一篇拟古决绝词、谏友词。这首词送的是顾贞观,却又含蓄地传意于沈宛。

  连拒绝感情也拒绝得如此委婉,令人不禁暗嗅到丁香的味道。“雨洗芭蕉叶上诗,独来凭槛晚晴时”。亦或“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总有如纳兰容若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恐惧酝酿了感情后的分别,宁愿茕然独立,了然一生。这正是纳兰容若笔下“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的空旷寂寥。

  我国古代词人说愁不外乎几种意境: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

  然而纳兰容若的愁却独具一格,他的愁沾染“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的`悼之凄绝,亦沾染了“君来载酒须尽醉,醉来不复思天涯”的旷然豁达。

  白驹过隙,人变了,时代也变了。社会变迁日新月异,谁还记得古意中那回首烟波十四桥的词韵。

  正如纳兰容若的陨落一般,那个诗情画意的年代于我们来说,再也回不去了。每年的春季,江南地区依旧薄雨浓烟,一把纸伞的隐约倩影;每年的秋季,枫叶依旧似火,跌入泥泞后,却再也无人拾起它,题上一首意趣盎然的小诗;每年的冬天,大雪只是大雪,只是鲜少那“空林有雪相待”的飘渺故事。

  《纳兰容若》读后感 篇2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花令》纳兰容若

  最开始就是被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吸引,“初见”有那么美好么?为何他愿一生都只如初见,能吟出此诗的人,是否也有说不尽的悲伤?于是我开始走进他的世界,才发现公子只重21克(西方人通过精密仪器测量出人在死后体重会立即减少21克,于是认为这21克是灵魂的重量)。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容若,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贵公子,他本应该过着令人羡慕的无忧无虑的生活,但现实却并不那么如意。他不慕名利,只醉心于诗词,对政治的`不感兴趣也颇让他的父亲烦恼。所以说公子适合做一名隐士,隐在一个世外桃源,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时望天上云卷云舒。容若自己不也说他不是一朵富贵花吗,或许他更想做一朵蒲公英,逃离了这金丝笼的束缚,自由的在天空飞翔。

  “一生一世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无为谁春。”焰火为什么美丽,因为那是多样的粉末交会在一起,燃烧,困顿,而终于爆发于一刹那;词章为什么绚烂,因为那是词人的万千心事纠结于眉,郁结于心,而终于脱口而出于一瞬。我手写我心。每一个美男子似乎都拥有一段美丽的爱情,但这与容若无关。人们说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而容若呢,上帝似乎发现为他开的门太多,所以在他成年后关上了那么多的门,给了他那么多的磨难。“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这是容若伤怀亡妻卢氏的词。当他沉浸在要做父亲的喜悦中时卢氏却因难产而死,这无疑给了他重重一击。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怀恋着他和卢氏那一段短暂而甜蜜的婚后生活。曾以为永恒的生活如同一道惊雷,断得彻彻底底,生生撕裂了容若的灵魂。从那以后容若的词作中便时常带着一丝哀伤,即便有了沈婉的出现,但没有谁能代替谁,沈婉代替不了卢氏正如容若代替不了元稹。或许是纳兰容若的一切都太绚丽了,所以爱情磕磕绊绊,上帝总会向人们证实他的公正。

  “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康熙二十四年乙丑,那年容若31岁,仕途,情感已让他疲惫。他累了,一病不起,夜合花谢,在如此年轻的时候,纳兰容若带着他的绝世才华告别了人世。

  渌水亭荒,夜合花可无恙么?是忧是暝,是迷离是惆怅,记得公子当时讲过:

  一出桃源梦便休,浮生忍时旧风流。

  月从今夜圆还缺,心在他乡放即收。

  丁令威来无故识,杜兰香去有新愁。

  于今怕对清秋节,莫趁轻寒上小楼。

  ——纳兰容若《无题》

  《纳兰容若》读后感 篇3

  几回花下坐吹箫,

  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

  为谁风露立中宵。

  纳兰容若,一位才华横溢的翩翩少年,近代婉约派诗词大家,一首: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写出了人间最美的爱与哀愁;

  有人说初恋都是用来怀念的,对于纳兰容若来说,那刻骨的初恋是用来遗憾的;人生,最美的情感,莫过于初恋时的不甚了然,到后来日思夜想的热恋,这期间,挥不去的是记忆,留不住的是时光,拎不起的是失落,斩不断的是情殇。那个玉树临风的痴情少年,既割舍不下旧爱,亦无法真正接纳新欢,也曾温柔体贴,也曾燕尔两欢,但不同的是,自天人两隔之后,他一直无法走出那咫尺的牵念,无法忘记那销魂的相恋。多少个难以成眠的夜晚,他对着清冷的月光,将流淌的心事,溶入婉约的文字。

  他——纳兰容若,一个满族贵公子,汉文化的造诣之深、对中国诗词的贡献之大,令人侧目;他——风流倜傥、英俊潇洒,呼啸而来、绝尘而去,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诗词,让人敬仰;他——短暂的人生,不菲的成就,另人扼腕;斯人远去,留下的背影却是那样的清晰、那样的完美;那短暂的情、那点滴的爱、那以诗会友的儒雅风流,皆安然于时光一隅,历经岁月的洗礼,慢慢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成了永恒。或许,生命的历程似曾相同,因点缀的希望和梦想不同,才使个体生命的轨迹与走向变得不尽相同。生命中,我们总是追求的太多,而真正能拥有的又太少;其实,我们只须在忙的时候,不辜负脚下的路,在爱的时候,不辜负脆弱的心,就足够了;有时候,就算是再喜欢,到了该转身挥别的时候,也要坦然面对爱的哀愁。一个人,只有历经了爱的洗礼,那些浸透在心底的.博爱和宽容,才会日臻丰盈。人生苦短,所有的爱恨情愁皆有缘由,那些太过在乎、太过执忸的情感,终究会演变成难以抚平的情怨;往事如流,涛声依旧,消除执念,方寂静安然,于心淡然。微笑着挥别吧!告别不期而至的擦肩温柔、告别悲欢离合的爱恨情愁、告别凄风苦雨中的忧伤孤独;微笑着挥别那些美好的曾经!既然阻止不了时光的脚步、阻挡不了痛苦的靠拢,那就坚守一个恬静的心,淡然地做好自己的事,或许内心的真正平静,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风不懂云的漂泊,

  天不懂雨的落魄,

  泪不懂眼的脆弱,

  我们永远都读不懂纳兰容若的沉默。

  《纳兰容若》读后感 篇4

  世人都知纳兰容若生于温柔富贵,却满篇哀感顽艳;身处花柳繁华,心却游离于喧闹以外;行走于仕途,一生却为情所累;风华正茂之时,却匆匆离世……他是一位和唐朝李煜词相似的惆怅男子,拥有一段三百年来引无数后人折腰的传奇故事。

  对纳兰容若的好奇,让我下定决心从咪咕中信书店买下纳兰容若词传。打开书的那一刻,我竟然有些迟疑,慢慢的跟随笔者的脚步,我进入了一个新的时空。想到被世人广为流传的《木兰花令》,没想到竟是出自纳兰容若的手笔。人生若只初相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而人生若只初相见道尽前人所未到,倾倒众生。现在被无数少男少女引用的爱情诗,被无数言情小说拟定为标题。爱情是美好的,但也是苦涩的.。

  而《长相思》这首词,与以往纳兰容若温婉凄迷的词风大不相同,他将关外风光描写的如此旷达。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山一程,水一程”真切自然的描述漂泊在外、身处异乡的骚客,梦回家园的意境。从“夜深千帐灯”壮美意境到“故园无此声”的温婉心地,均彰显了纳兰容若对生活细致观察,以景色传递浓浓的思乡情怀。

  试想这样一位才情万种的少年郎,是如培养成长成才?众人皆知纳兰容若的父亲是明珠,而明珠并不经常读书,但对藏书却有一种近乎偏执的兴趣。他并不没有给儿子太多时间读书,而是每日督促儿子学习武道,但在容若的心里父亲的书房像是五彩缤纷的糖果乐园。那些汉人的史书深深的吸引着他,历史总会带给人们太多的思考,而纳兰容若将自己的疑惑与见解书写成一首又一首的咏史诗。现实中的父母为了不让子女输在起跑线上,拼命的让自己孩子读书,而忘记孩子学习最大的动力就是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一本好书,胜似交一位挚友;读一本好书,胜似领略大好河山;读一本好书,胜似穿越时空;读一本好书,胜似找到一位良师益友。

  《纳兰容若》读后感 篇5

  有时候,我们读书,有时候我们读生活,有时候我们还可以读一个人。

  他生于温柔富贵,却满篇哀感顽艳;他身处花柳繁华,心却游离于喧闹之处;他是真正的八旗子弟,却喜结交落拓文人;他行走于仕途,一生却为情所累;他以才立世,以情处世,以哀伤离世……他有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他就是“大清第一词人”纳兰容若。一位看尽繁华归于平淡的惆怅男子,一段三百年来倾倒无数众生的传奇。人们向来津津乐道于他的红尘情事,他的优美词句,但谁又曾真正透过他的那些故事,他的文字,去看他那颗孤独的内心呢?

  纳兰曾说过:“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他似乎对悲伤的事情太过执着,好像永远走不出来。

  纳兰曾说过:“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他想要留住的美好时光太多,所以注定是大梦一场。

  纳兰曾说过:“对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他的感情最为细腻,忍不住让人悲从心来。

  有人便说道,纳兰的诗词太过于感伤,不适合多读、深读,他的诗词会使本应该血气方刚的男儿郎变得温柔多情,使本就感情细腻的女性变得更容易感伤情丝。但我并不赞同,我们读诗词,不仅是为了读诗人的感情,更是为了自己的`期待和过往。因为诗人在文字里动了和我们一样的情,我们才会在时光交错中感动同样的感动,他是人世间最美的情郎,我们也是他最心甘情愿的看客。

  他的大多诗词中都饱含深情,而世人也多只看到了这点,以为他三十一岁为情消陨。却忘了他也有过一颗为国效忠、愿厮杀于疆场之上的豪情壮志,怎不思量,纳兰马上英雄,抑郁而亡?

  还记得初识纳兰是源于他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当时便觉得他写得更显典雅,但他的豪情壮志也能从羁旅思乡之情中窥得一二,就算路途再遥远,再思念自己的家乡,也还是坚定地选择前行。

  后又读到“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他的情感不同于遣戍关外的流人的呻吟叹息,亦不是在喟叹思乡之情。边地北风向来满含肃杀之气,让人不禁心情悲伤,但纳兰只是因为初到任而觉前途未卜,但即使心存迷茫,但他想要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也从未因此而稍被磨耗。所有的这些眼前的困难都无法阻挡他的步伐,他生来就与寻常八旗弟子不同,他雄心勃勃,志向远大!

  而这些少年英姿都逐渐被他的那些表面看起来优美的诗篇所掩盖至历史长河中,但只要细细拾起擦拭,都依旧会闪烁出从不曾被磨灭的光彩,这些与他的诗篇一起都成为了不朽。

  如今纳兰词早已名满天下,人人都在吟唱着优美的纳兰词,争相传颂着“一生一世一双人”“人生只若如初见”的时候,又有谁能真正了解他的内心呢?只怕是“家家争唱纳兰词,纳兰心事谁人知?”

  纳兰容若已经远去,以他短暂的三十一年的岁月,留下了璀璨的华丽诗篇,仿佛最后一段清丽的传奇,在天际划过,燃烧出绚丽的痕迹。

  我读纳兰容容,读他的诗词,读他的人生故事,也读他那波澜壮阔的心。

  《纳兰容若》读后感 篇6

  他的名字,总会与“词”联系在一起。更是被后人们赞为“满清第一词人”。他是豪门公子,却心怀山泽鱼鸟之思。他短短的三十一年中,为情所钟,也为情所累,仿若一颗璀璨的流星,在天际划过,留下绚丽的词篇,也让后人们孜孜不倦的好奇着,他一生的历史。传闻中的江南才女沈宛,究竟有没有嫁与他?他一生之中的知己,究竟是谁?“人生若只如初见”,究竟是为谁写下的词句?他流传至今的349首纳兰词,清丽哀婉,仿佛能挑动人心中最深处的那根弦,颤动不已。再多的诗词与美赞,也形容不了他的绝世芳华。再多的故事,也道不完他的生命传奇。人生若只如初见,三百年来,唯此人而已。

  有一种生命,可以短暂,但绝不会黯淡;有一种爱,不能守候,却可以穿越时空再续前缘!一个生活在三百年前的人,用他的爱与生命谱写了一首首缠绵悱恻的诗与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为谁而写?一生让纳兰容若最不堪重负的女子究竟是谁?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族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一富于意境的佳作,是其众多的代表作之一。

  《纳兰容若》读后感 篇7

  “所谓诗,就是翻译之后失去的东西。我们喜欢一个人、一幅画、一本书、一首诗,真正喜欢的往往不是那人、画、书、诗本身,而是从中看到的我们自己。人是一种自恋的动物,总在其他人身上找着适合自己的镜子。”纳兰便是这样的一面镜子,很多人在纳兰身上读到理想的自己。读纳兰词传,读到的纳兰自然不可能再是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纳兰,我想,我所读到的是经这本书的作者诗化了的纳兰,更是我心中的独一无二的纳兰。

  我没有去读多少文学典故,也没有去读多少修辞特色,单是细读文字背后纳兰的一颗真心,便已足够我消化。这本书也编得极有特点,所谓“词传”,是词,也是传,是以纳兰词来传纳兰一生传奇。作者的本意多少与我相合,不为文字为性情。这也是我从众多关于纳兰的书中选择了这一本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一般的'传记,总是将人物一生从呱呱坠地到盖棺定论详加叙写,一板一眼,娓娓道来,又或者加些戏剧效果以显示人物的神奇。而这本纳兰词传却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纳兰展现在我们面前:以纳兰词为主线,展开一幕幕词中景,剖析一缕缕词中情,以细腻而又如诗如画的笔触带我们恍然入梦,入纳兰缁尘京国的繁华生活、见纳兰饮水自知的真情真性。

  在词传里,我读到纳兰的超逸才华。读其词,自然想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评价:“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我一直认为,词不同诗,它本该是温婉的,可以不如诗那般为国为民、豪迈大气。因此我固执地认为苏辛词太过豪壮,尤其是辛词,豪而生悲,欠缺韵味。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柳永词,俗则俗矣却是真情真性。可是,词之路越行越窄,到后来,空有辞藻华丽,满目典故,少有真情。这大改变是王国维所说“汉人风气”。读纳兰词,便如在狭窄的词路中寻到一抹亮光。纳兰这清初第一词人,也是词路上继往开来之人。除填词外,纳兰还主持编纂了《通志堂经解》,更将熟读经史过程中的见闻与渌水亭诸友的传述记录整理成文,编成四卷集《渌水亭杂识》。这“杂识”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诸方面知识。表现出他相当广博的学识基础和各方面的意趣爱好。

  在词传里,我读到纳兰的缠绵情怀。词传中写纳兰与表妹、与妻卢氏、与妻颜氏、与才女沈宛之间的缠绵情爱。其实何必纠缠考证,考证历史过头了就变成了挖古代明星的八卦,何必如此。只看其词其情,一个:“真”字能感动读者就是好的。最忘不了的是那首《寻芳草·萧寺记梦》:

  客夜怎生过。梦相伴、绮窗吟和。

  薄嗔佯笑道,若不是恁凄凉,肯来么?

  来去苦匆匆,准拟待、晓钟敲破。

  乍偎人、一闪灯花堕,却对著琉璃火。

  在词传里,我读到了纳兰容若的真情真性。在渌水亭里,纳兰容若结交布衣文人,与他们纵谈文史。顾贞观、严绳孙、姜宸英、朱彝尊等,皆是品格与才华并重之人。只为顾贞观两首金缕曲,救吴季子生离宁古塔的事更是其真情真性的流露。这个性情中人,只道自己是缁尘京国一狂生,只慨叹“然诺重,君须记”。

  《纳兰容若词传》以词立传,以其文记其人,诗化了纳兰容若的传奇人生,展现了纳兰容若的缠绵情深,可堪一读!(陆逸)

  《纳兰容若》读后感 篇8

  往事,已随风而逝,不知所踪,只留一些残留的碎片。有些人,也早已远去,其实,每个人都只是沧海一粟,但那人,却从未被淡忘。纳兰容若,生于梅花开放的时节,他风流倜傥,却无奈人生太过匆匆,就如昙花一现。

  他的一生,出现了三名女子,一个是青梅竹马的表妹,一个是指腹为婚的'妻子,而另一个是伴他走到结局的江南才女沈宛。他和表妹,就像林黛玉和贾宝玉,无论怎样深爱彼此,最终也只能是形同陌路,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而与她的妻子,原以为可以厮守终生,却无奈,相爱之人,阴阳相隔。他与沈宛,从一开始,便注定不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寒疾,还是让纳兰与世长辞。

  他是满族人,却有着江南人的细腻。他的人生本可以无忧无虑,然而,命运总是让人捉摸不透。他没有丰功伟绩,但若没有那一段段生离死别,也许,他的诗词就不会为人所传,而他也早已被渐渐淡忘。

  《纳兰容若》读后感 篇9

  一直都很喜欢诗词,近来有幸读到了一部《纳兰容若词传》,读这部书时,不仅仅是感动,不仅仅是咏叹,不仅仅是钦佩,更有一种诗意的心情,一种缠绵的胸怀,一种仰慕的倾心。

  我没有很丰富的文学涵养,甚至可以说,纳兰容若的有些词需要仔细的品味,需要反复的推敲才能读懂。但是,读到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月到西南更断肠。纵使倾城还再得,宿昔风流尽矣。一种情深,十分心苦,脉脉背斜阳。心事如落花,春风吹已散等等词句时,我好象读到了纳兰容若的非凡人生,读到了纳兰容若的哀感顽艳,读到了纳兰容若缠绵情怀。

  一般的传记作品,平铺直叙,不徐不惊,娓娓道来,通俗易懂。然而,却好似进入了一个固定的模式,一个难以走出的围城,没有新意,没有惊喜。《纳兰容若词传》却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以纳兰容若的词为主线,以纳兰容若的情为框架,以纳兰容若的爱为血肉,以诗化的语言,戏剧般的场面,将我们带入了纳兰容若的繁华生活、真诚性情、词的颠峰,爱的痴心。这将是一部具有开拓性的传记作品,这将是一部通俗化了的人间词话,这将是一部诗化了的人生传奇。

  在《纳兰容若词传》里,我读到了纳兰容若的文学成就。三百多年来,从词坛才子们推崇宠爱其词,痴男怨女们动辄引用其句的情景,我们就可知纳兰容若在词坛的地位了。我们读其词,体其韵,观其行,不得不佩服其才其情其心,其哀感顽艳的词风,其荡气回肠的情真,其诗意一样的人生,让人叹谓再三。可以说,纳兰容若是中国清初第一词人,是继往开来的杰出词者。更何况,纳兰容若不仅仅是自己填词,还主持编辑了《今初词集》这样一部在清代文学上有着一定地位的标杆之作,还主持编辑了《通志堂经解》这样一套在中国思想史研究上有着一定地位的著作。

  在《纳兰容若词传》里,我读到了纳兰容若的缠绵情怀。从相识相知表妹情犊初开,到表妹嫁入红墙空留思念与遗憾;从秋水轩唱和填词《贺新凉》,邂逅月白色绣衣裙的少女,引起的一场悸动;从与卢氏成婚人生若只如初见,两情相悦尝尽人间春色,以至痴迷卢氏排斥二房颜氏,到为卢氏早逝的大悲大伤大痛;从家人为其选了续弦官氏,到词赋之中对卢氏的'相思之句;从仰慕以词为媒神交已久的才女沈宛,到终于走到一起相处的一段难忘时光,到醒也无聊,醉也无聊的叹息之声,无不表露出纳兰容若的痴情与深情,相思与缠绵。难怪那时京城少女一见倾心,以得到一睹纳兰容若芳容为荣;难怪今时文学少女仰慕倾情,以吟颂纳兰容若词赋为荣。

  在《纳兰容若词传》里,我读到了纳兰容若的真诚性情。在渌水亭里,纳兰容若结识了天下词坛高人,更交到了天下性情中人。从顾贞观、徐乾学、严绳孙、姜宸英、朱彝尊,到吴兆骞。更为难得的是,纳兰容若为搭救当时并未相识的吴兆骞走出宁古塔所做的种种努力,对顾贞观所作出的郑重承诺。这就是纳兰容若,一位富家公子,一代词坛盟主,一个性情中人。

  在《纳兰容若词传》里,我读到了纳兰容若的人生无奈。在当时的社会中,在满人的思想里,要想出人头地,只有仕途一路。可是,纳兰容若不喜欢官场,不善于官场,尽管首次科举时因病受挫,尽管后来还是步入了官场,并且当了康熙皇帝的御前侍卫,尽管文才了得,尽管跟随西皇帝下江南、吟诗词,有的是飞黄腾达的机会,有的阿臾奉承的良机,但是纳兰容若厌恶官场,所以总也改变不了纳兰容若心中的惆怅,人生的无奈。

  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词被代代传诵;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情被人人钦佩;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梦被辈辈重温。而《纳兰容若词传》,就是这样将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有才有识的纳兰容若呈现在我们面前。不仅仅是诗化了纳兰容若的传奇人生,不仅仅是提炼了纳兰容若缠绵情感,不仅仅是凸显了纳兰容若的高尚品德,更是向我们敞开了纳兰容若那颗火热的、痴迷的、惆怅的心。

  《纳兰容若词传》以词立传,以诗写人,诗化了纳兰容若的传奇人生,展现了纳兰容若的缠绵情深,值得回味。

《《纳兰容若》读后感(精选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纳兰容若》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后感读后感01-03

读后感西游记读后感02-01

《马小跳读后感》读后感09-12

经典的读后感12-07

读后感精选03-28

读后感06-17

经典读后感04-06

经典读后感12-13

读后感精选09-30

在线咨询

《纳兰容若》读后感(精选9篇)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纳兰容若》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纳兰容若》读后感(精选9篇)

  《纳兰容若》读后感 篇1

  徐志摩曾有言:成容若君渡过了一季比诗歌更诗意的生命,所有人都被甩在了他橹声的后面,以标准的凡夫俗子的姿态张望并艳羡着他。但谁知道,天才的悲情却反而羡慕每一个凡夫俗子的幸福,尽管他信手的一阕词就波澜过你我的一个世界,可以催漫天的焰火盛开,可以催漫山的荼蘼谢尽。

  纳兰容若有“清初第一词人”之称,他生于富贵却满篇哀感,他身处花柳繁华却游离喧嚣之外,他是八旗子弟,却喜交落拓文人,他行走于仕途,一生为情所累,风华正茂却又匆匆离也。

  很多人会用纳兰容若的“人生若只如初见”来悲叹自己的生活,用得多了未免忘却原来的意思情境。这首流传的《木兰花令》常被人作爱情诗来读,然而这首词却是一篇拟古决绝词、谏友词。这首词送的是顾贞观,却又含蓄地传意于沈宛。

  连拒绝感情也拒绝得如此委婉,令人不禁暗嗅到丁香的味道。“雨洗芭蕉叶上诗,独来凭槛晚晴时”。亦或“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总有如纳兰容若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恐惧酝酿了感情后的分别,宁愿茕然独立,了然一生。这正是纳兰容若笔下“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的空旷寂寥。

  我国古代词人说愁不外乎几种意境: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见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

  然而纳兰容若的愁却独具一格,他的愁沾染“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的`悼之凄绝,亦沾染了“君来载酒须尽醉,醉来不复思天涯”的旷然豁达。

  白驹过隙,人变了,时代也变了。社会变迁日新月异,谁还记得古意中那回首烟波十四桥的词韵。

  正如纳兰容若的陨落一般,那个诗情画意的年代于我们来说,再也回不去了。每年的春季,江南地区依旧薄雨浓烟,一把纸伞的隐约倩影;每年的秋季,枫叶依旧似火,跌入泥泞后,却再也无人拾起它,题上一首意趣盎然的小诗;每年的冬天,大雪只是大雪,只是鲜少那“空林有雪相待”的飘渺故事。

  《纳兰容若》读后感 篇2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木兰花令》纳兰容若

  最开始就是被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吸引,“初见”有那么美好么?为何他愿一生都只如初见,能吟出此诗的人,是否也有说不尽的悲伤?于是我开始走进他的世界,才发现公子只重21克(西方人通过精密仪器测量出人在死后体重会立即减少21克,于是认为这21克是灵魂的重量)。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容若,一个含着金钥匙出生的贵公子,他本应该过着令人羡慕的无忧无虑的生活,但现实却并不那么如意。他不慕名利,只醉心于诗词,对政治的`不感兴趣也颇让他的父亲烦恼。所以说公子适合做一名隐士,隐在一个世外桃源,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时望天上云卷云舒。容若自己不也说他不是一朵富贵花吗,或许他更想做一朵蒲公英,逃离了这金丝笼的束缚,自由的在天空飞翔。

  “一生一世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无为谁春。”焰火为什么美丽,因为那是多样的粉末交会在一起,燃烧,困顿,而终于爆发于一刹那;词章为什么绚烂,因为那是词人的万千心事纠结于眉,郁结于心,而终于脱口而出于一瞬。我手写我心。每一个美男子似乎都拥有一段美丽的爱情,但这与容若无关。人们说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而容若呢,上帝似乎发现为他开的门太多,所以在他成年后关上了那么多的门,给了他那么多的磨难。“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这是容若伤怀亡妻卢氏的词。当他沉浸在要做父亲的喜悦中时卢氏却因难产而死,这无疑给了他重重一击。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怀恋着他和卢氏那一段短暂而甜蜜的婚后生活。曾以为永恒的生活如同一道惊雷,断得彻彻底底,生生撕裂了容若的灵魂。从那以后容若的词作中便时常带着一丝哀伤,即便有了沈婉的出现,但没有谁能代替谁,沈婉代替不了卢氏正如容若代替不了元稹。或许是纳兰容若的一切都太绚丽了,所以爱情磕磕绊绊,上帝总会向人们证实他的公正。

  “人生何如不相识,君老江南我燕北;何如相逢不相合,更无别恨横胸臆。”康熙二十四年乙丑,那年容若31岁,仕途,情感已让他疲惫。他累了,一病不起,夜合花谢,在如此年轻的时候,纳兰容若带着他的绝世才华告别了人世。

  渌水亭荒,夜合花可无恙么?是忧是暝,是迷离是惆怅,记得公子当时讲过:

  一出桃源梦便休,浮生忍时旧风流。

  月从今夜圆还缺,心在他乡放即收。

  丁令威来无故识,杜兰香去有新愁。

  于今怕对清秋节,莫趁轻寒上小楼。

  ——纳兰容若《无题》

  《纳兰容若》读后感 篇3

  几回花下坐吹箫,

  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

  为谁风露立中宵。

  纳兰容若,一位才华横溢的翩翩少年,近代婉约派诗词大家,一首: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写出了人间最美的爱与哀愁;

  有人说初恋都是用来怀念的,对于纳兰容若来说,那刻骨的初恋是用来遗憾的;人生,最美的情感,莫过于初恋时的不甚了然,到后来日思夜想的热恋,这期间,挥不去的是记忆,留不住的是时光,拎不起的是失落,斩不断的是情殇。那个玉树临风的痴情少年,既割舍不下旧爱,亦无法真正接纳新欢,也曾温柔体贴,也曾燕尔两欢,但不同的是,自天人两隔之后,他一直无法走出那咫尺的牵念,无法忘记那销魂的相恋。多少个难以成眠的夜晚,他对着清冷的月光,将流淌的心事,溶入婉约的文字。

  他——纳兰容若,一个满族贵公子,汉文化的造诣之深、对中国诗词的贡献之大,令人侧目;他——风流倜傥、英俊潇洒,呼啸而来、绝尘而去,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经典诗词,让人敬仰;他——短暂的人生,不菲的成就,另人扼腕;斯人远去,留下的背影却是那样的清晰、那样的完美;那短暂的情、那点滴的爱、那以诗会友的儒雅风流,皆安然于时光一隅,历经岁月的洗礼,慢慢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成了永恒。或许,生命的历程似曾相同,因点缀的希望和梦想不同,才使个体生命的轨迹与走向变得不尽相同。生命中,我们总是追求的太多,而真正能拥有的又太少;其实,我们只须在忙的时候,不辜负脚下的路,在爱的时候,不辜负脆弱的心,就足够了;有时候,就算是再喜欢,到了该转身挥别的时候,也要坦然面对爱的哀愁。一个人,只有历经了爱的洗礼,那些浸透在心底的.博爱和宽容,才会日臻丰盈。人生苦短,所有的爱恨情愁皆有缘由,那些太过在乎、太过执忸的情感,终究会演变成难以抚平的情怨;往事如流,涛声依旧,消除执念,方寂静安然,于心淡然。微笑着挥别吧!告别不期而至的擦肩温柔、告别悲欢离合的爱恨情愁、告别凄风苦雨中的忧伤孤独;微笑着挥别那些美好的曾经!既然阻止不了时光的脚步、阻挡不了痛苦的靠拢,那就坚守一个恬静的心,淡然地做好自己的事,或许内心的真正平静,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风不懂云的漂泊,

  天不懂雨的落魄,

  泪不懂眼的脆弱,

  我们永远都读不懂纳兰容若的沉默。

  《纳兰容若》读后感 篇4

  世人都知纳兰容若生于温柔富贵,却满篇哀感顽艳;身处花柳繁华,心却游离于喧闹以外;行走于仕途,一生却为情所累;风华正茂之时,却匆匆离世……他是一位和唐朝李煜词相似的惆怅男子,拥有一段三百年来引无数后人折腰的传奇故事。

  对纳兰容若的好奇,让我下定决心从咪咕中信书店买下纳兰容若词传。打开书的那一刻,我竟然有些迟疑,慢慢的跟随笔者的脚步,我进入了一个新的时空。想到被世人广为流传的《木兰花令》,没想到竟是出自纳兰容若的手笔。人生若只初相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而人生若只初相见道尽前人所未到,倾倒众生。现在被无数少男少女引用的爱情诗,被无数言情小说拟定为标题。爱情是美好的,但也是苦涩的.。

  而《长相思》这首词,与以往纳兰容若温婉凄迷的词风大不相同,他将关外风光描写的如此旷达。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山一程,水一程”真切自然的描述漂泊在外、身处异乡的骚客,梦回家园的意境。从“夜深千帐灯”壮美意境到“故园无此声”的温婉心地,均彰显了纳兰容若对生活细致观察,以景色传递浓浓的思乡情怀。

  试想这样一位才情万种的少年郎,是如培养成长成才?众人皆知纳兰容若的父亲是明珠,而明珠并不经常读书,但对藏书却有一种近乎偏执的兴趣。他并不没有给儿子太多时间读书,而是每日督促儿子学习武道,但在容若的心里父亲的书房像是五彩缤纷的糖果乐园。那些汉人的史书深深的吸引着他,历史总会带给人们太多的思考,而纳兰容若将自己的疑惑与见解书写成一首又一首的咏史诗。现实中的父母为了不让子女输在起跑线上,拼命的让自己孩子读书,而忘记孩子学习最大的动力就是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一本好书,胜似交一位挚友;读一本好书,胜似领略大好河山;读一本好书,胜似穿越时空;读一本好书,胜似找到一位良师益友。

  《纳兰容若》读后感 篇5

  有时候,我们读书,有时候我们读生活,有时候我们还可以读一个人。

  他生于温柔富贵,却满篇哀感顽艳;他身处花柳繁华,心却游离于喧闹之处;他是真正的八旗子弟,却喜结交落拓文人;他行走于仕途,一生却为情所累;他以才立世,以情处世,以哀伤离世……他有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他就是“大清第一词人”纳兰容若。一位看尽繁华归于平淡的惆怅男子,一段三百年来倾倒无数众生的传奇。人们向来津津乐道于他的红尘情事,他的优美词句,但谁又曾真正透过他的那些故事,他的文字,去看他那颗孤独的内心呢?

  纳兰曾说过:“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断肠声里忆平生。”他似乎对悲伤的事情太过执着,好像永远走不出来。

  纳兰曾说过:“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他想要留住的美好时光太多,所以注定是大梦一场。

  纳兰曾说过:“对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他的感情最为细腻,忍不住让人悲从心来。

  有人便说道,纳兰的诗词太过于感伤,不适合多读、深读,他的诗词会使本应该血气方刚的男儿郎变得温柔多情,使本就感情细腻的女性变得更容易感伤情丝。但我并不赞同,我们读诗词,不仅是为了读诗人的感情,更是为了自己的`期待和过往。因为诗人在文字里动了和我们一样的情,我们才会在时光交错中感动同样的感动,他是人世间最美的情郎,我们也是他最心甘情愿的看客。

  他的大多诗词中都饱含深情,而世人也多只看到了这点,以为他三十一岁为情消陨。却忘了他也有过一颗为国效忠、愿厮杀于疆场之上的豪情壮志,怎不思量,纳兰马上英雄,抑郁而亡?

  还记得初识纳兰是源于他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当时便觉得他写得更显典雅,但他的豪情壮志也能从羁旅思乡之情中窥得一二,就算路途再遥远,再思念自己的家乡,也还是坚定地选择前行。

  后又读到“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他的情感不同于遣戍关外的流人的呻吟叹息,亦不是在喟叹思乡之情。边地北风向来满含肃杀之气,让人不禁心情悲伤,但纳兰只是因为初到任而觉前途未卜,但即使心存迷茫,但他想要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也从未因此而稍被磨耗。所有的这些眼前的困难都无法阻挡他的步伐,他生来就与寻常八旗弟子不同,他雄心勃勃,志向远大!

  而这些少年英姿都逐渐被他的那些表面看起来优美的诗篇所掩盖至历史长河中,但只要细细拾起擦拭,都依旧会闪烁出从不曾被磨灭的光彩,这些与他的诗篇一起都成为了不朽。

  如今纳兰词早已名满天下,人人都在吟唱着优美的纳兰词,争相传颂着“一生一世一双人”“人生只若如初见”的时候,又有谁能真正了解他的内心呢?只怕是“家家争唱纳兰词,纳兰心事谁人知?”

  纳兰容若已经远去,以他短暂的三十一年的岁月,留下了璀璨的华丽诗篇,仿佛最后一段清丽的传奇,在天际划过,燃烧出绚丽的痕迹。

  我读纳兰容容,读他的诗词,读他的人生故事,也读他那波澜壮阔的心。

  《纳兰容若》读后感 篇6

  他的名字,总会与“词”联系在一起。更是被后人们赞为“满清第一词人”。他是豪门公子,却心怀山泽鱼鸟之思。他短短的三十一年中,为情所钟,也为情所累,仿若一颗璀璨的流星,在天际划过,留下绚丽的词篇,也让后人们孜孜不倦的好奇着,他一生的历史。传闻中的江南才女沈宛,究竟有没有嫁与他?他一生之中的知己,究竟是谁?“人生若只如初见”,究竟是为谁写下的词句?他流传至今的349首纳兰词,清丽哀婉,仿佛能挑动人心中最深处的那根弦,颤动不已。再多的诗词与美赞,也形容不了他的绝世芳华。再多的故事,也道不完他的生命传奇。人生若只如初见,三百年来,唯此人而已。

  有一种生命,可以短暂,但绝不会黯淡;有一种爱,不能守候,却可以穿越时空再续前缘!一个生活在三百年前的人,用他的爱与生命谱写了一首首缠绵悱恻的诗与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为谁而写?一生让纳兰容若最不堪重负的女子究竟是谁?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族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他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一富于意境的佳作,是其众多的代表作之一。

  《纳兰容若》读后感 篇7

  “所谓诗,就是翻译之后失去的东西。我们喜欢一个人、一幅画、一本书、一首诗,真正喜欢的往往不是那人、画、书、诗本身,而是从中看到的我们自己。人是一种自恋的动物,总在其他人身上找着适合自己的镜子。”纳兰便是这样的一面镜子,很多人在纳兰身上读到理想的自己。读纳兰词传,读到的纳兰自然不可能再是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纳兰,我想,我所读到的是经这本书的作者诗化了的纳兰,更是我心中的独一无二的纳兰。

  我没有去读多少文学典故,也没有去读多少修辞特色,单是细读文字背后纳兰的一颗真心,便已足够我消化。这本书也编得极有特点,所谓“词传”,是词,也是传,是以纳兰词来传纳兰一生传奇。作者的本意多少与我相合,不为文字为性情。这也是我从众多关于纳兰的书中选择了这一本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一般的'传记,总是将人物一生从呱呱坠地到盖棺定论详加叙写,一板一眼,娓娓道来,又或者加些戏剧效果以显示人物的神奇。而这本纳兰词传却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纳兰展现在我们面前:以纳兰词为主线,展开一幕幕词中景,剖析一缕缕词中情,以细腻而又如诗如画的笔触带我们恍然入梦,入纳兰缁尘京国的繁华生活、见纳兰饮水自知的真情真性。

  在词传里,我读到纳兰的超逸才华。读其词,自然想到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评价:“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我一直认为,词不同诗,它本该是温婉的,可以不如诗那般为国为民、豪迈大气。因此我固执地认为苏辛词太过豪壮,尤其是辛词,豪而生悲,欠缺韵味。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柳永词,俗则俗矣却是真情真性。可是,词之路越行越窄,到后来,空有辞藻华丽,满目典故,少有真情。这大改变是王国维所说“汉人风气”。读纳兰词,便如在狭窄的词路中寻到一抹亮光。纳兰这清初第一词人,也是词路上继往开来之人。除填词外,纳兰还主持编纂了《通志堂经解》,更将熟读经史过程中的见闻与渌水亭诸友的传述记录整理成文,编成四卷集《渌水亭杂识》。这“杂识”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诸方面知识。表现出他相当广博的学识基础和各方面的意趣爱好。

  在词传里,我读到纳兰的缠绵情怀。词传中写纳兰与表妹、与妻卢氏、与妻颜氏、与才女沈宛之间的缠绵情爱。其实何必纠缠考证,考证历史过头了就变成了挖古代明星的八卦,何必如此。只看其词其情,一个:“真”字能感动读者就是好的。最忘不了的是那首《寻芳草·萧寺记梦》:

  客夜怎生过。梦相伴、绮窗吟和。

  薄嗔佯笑道,若不是恁凄凉,肯来么?

  来去苦匆匆,准拟待、晓钟敲破。

  乍偎人、一闪灯花堕,却对著琉璃火。

  在词传里,我读到了纳兰容若的真情真性。在渌水亭里,纳兰容若结交布衣文人,与他们纵谈文史。顾贞观、严绳孙、姜宸英、朱彝尊等,皆是品格与才华并重之人。只为顾贞观两首金缕曲,救吴季子生离宁古塔的事更是其真情真性的流露。这个性情中人,只道自己是缁尘京国一狂生,只慨叹“然诺重,君须记”。

  《纳兰容若词传》以词立传,以其文记其人,诗化了纳兰容若的传奇人生,展现了纳兰容若的缠绵情深,可堪一读!(陆逸)

  《纳兰容若》读后感 篇8

  往事,已随风而逝,不知所踪,只留一些残留的碎片。有些人,也早已远去,其实,每个人都只是沧海一粟,但那人,却从未被淡忘。纳兰容若,生于梅花开放的时节,他风流倜傥,却无奈人生太过匆匆,就如昙花一现。

  他的一生,出现了三名女子,一个是青梅竹马的表妹,一个是指腹为婚的'妻子,而另一个是伴他走到结局的江南才女沈宛。他和表妹,就像林黛玉和贾宝玉,无论怎样深爱彼此,最终也只能是形同陌路,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而与她的妻子,原以为可以厮守终生,却无奈,相爱之人,阴阳相隔。他与沈宛,从一开始,便注定不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寒疾,还是让纳兰与世长辞。

  他是满族人,却有着江南人的细腻。他的人生本可以无忧无虑,然而,命运总是让人捉摸不透。他没有丰功伟绩,但若没有那一段段生离死别,也许,他的诗词就不会为人所传,而他也早已被渐渐淡忘。

  《纳兰容若》读后感 篇9

  一直都很喜欢诗词,近来有幸读到了一部《纳兰容若词传》,读这部书时,不仅仅是感动,不仅仅是咏叹,不仅仅是钦佩,更有一种诗意的心情,一种缠绵的胸怀,一种仰慕的倾心。

  我没有很丰富的文学涵养,甚至可以说,纳兰容若的有些词需要仔细的品味,需要反复的推敲才能读懂。但是,读到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月到西南更断肠。纵使倾城还再得,宿昔风流尽矣。一种情深,十分心苦,脉脉背斜阳。心事如落花,春风吹已散等等词句时,我好象读到了纳兰容若的非凡人生,读到了纳兰容若的哀感顽艳,读到了纳兰容若缠绵情怀。

  一般的传记作品,平铺直叙,不徐不惊,娓娓道来,通俗易懂。然而,却好似进入了一个固定的模式,一个难以走出的围城,没有新意,没有惊喜。《纳兰容若词传》却以一种崭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面前:以纳兰容若的词为主线,以纳兰容若的情为框架,以纳兰容若的爱为血肉,以诗化的语言,戏剧般的场面,将我们带入了纳兰容若的繁华生活、真诚性情、词的颠峰,爱的痴心。这将是一部具有开拓性的传记作品,这将是一部通俗化了的人间词话,这将是一部诗化了的人生传奇。

  在《纳兰容若词传》里,我读到了纳兰容若的文学成就。三百多年来,从词坛才子们推崇宠爱其词,痴男怨女们动辄引用其句的情景,我们就可知纳兰容若在词坛的地位了。我们读其词,体其韵,观其行,不得不佩服其才其情其心,其哀感顽艳的词风,其荡气回肠的情真,其诗意一样的人生,让人叹谓再三。可以说,纳兰容若是中国清初第一词人,是继往开来的杰出词者。更何况,纳兰容若不仅仅是自己填词,还主持编辑了《今初词集》这样一部在清代文学上有着一定地位的标杆之作,还主持编辑了《通志堂经解》这样一套在中国思想史研究上有着一定地位的著作。

  在《纳兰容若词传》里,我读到了纳兰容若的缠绵情怀。从相识相知表妹情犊初开,到表妹嫁入红墙空留思念与遗憾;从秋水轩唱和填词《贺新凉》,邂逅月白色绣衣裙的少女,引起的一场悸动;从与卢氏成婚人生若只如初见,两情相悦尝尽人间春色,以至痴迷卢氏排斥二房颜氏,到为卢氏早逝的大悲大伤大痛;从家人为其选了续弦官氏,到词赋之中对卢氏的'相思之句;从仰慕以词为媒神交已久的才女沈宛,到终于走到一起相处的一段难忘时光,到醒也无聊,醉也无聊的叹息之声,无不表露出纳兰容若的痴情与深情,相思与缠绵。难怪那时京城少女一见倾心,以得到一睹纳兰容若芳容为荣;难怪今时文学少女仰慕倾情,以吟颂纳兰容若词赋为荣。

  在《纳兰容若词传》里,我读到了纳兰容若的真诚性情。在渌水亭里,纳兰容若结识了天下词坛高人,更交到了天下性情中人。从顾贞观、徐乾学、严绳孙、姜宸英、朱彝尊,到吴兆骞。更为难得的是,纳兰容若为搭救当时并未相识的吴兆骞走出宁古塔所做的种种努力,对顾贞观所作出的郑重承诺。这就是纳兰容若,一位富家公子,一代词坛盟主,一个性情中人。

  在《纳兰容若词传》里,我读到了纳兰容若的人生无奈。在当时的社会中,在满人的思想里,要想出人头地,只有仕途一路。可是,纳兰容若不喜欢官场,不善于官场,尽管首次科举时因病受挫,尽管后来还是步入了官场,并且当了康熙皇帝的御前侍卫,尽管文才了得,尽管跟随西皇帝下江南、吟诗词,有的是飞黄腾达的机会,有的阿臾奉承的良机,但是纳兰容若厌恶官场,所以总也改变不了纳兰容若心中的惆怅,人生的无奈。

  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词被代代传诵;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情被人人钦佩;三百多年来,纳兰容若的梦被辈辈重温。而《纳兰容若词传》,就是这样将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有才有识的纳兰容若呈现在我们面前。不仅仅是诗化了纳兰容若的传奇人生,不仅仅是提炼了纳兰容若缠绵情感,不仅仅是凸显了纳兰容若的高尚品德,更是向我们敞开了纳兰容若那颗火热的、痴迷的、惆怅的心。

  《纳兰容若词传》以词立传,以诗写人,诗化了纳兰容若的传奇人生,展现了纳兰容若的缠绵情深,值得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