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

时间:2024-05-25 16:05:50 飞宇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通用13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通用13篇)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 1

  “我们依然在大大的绝望里小小的努力着。这种不想放弃的心情,它们变成无边黑暗的小小星辰。我们都是小小的星辰。”在互联网和现实世界相互交织的社会里,我们都是一小撮,闪耀着星辰般独有的光芒,把世界照亮,真实地看清世界。

  周濂在《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一书中通过把包容差异、愿意接受批评的“淡定的一小撮”和以天朝上国姿态自居、盲目排他的'“狂热的大多数”相比,给混迹于天涯、微博、微信等各大交流平台,空有一腔热血而打着“爱国”的幌子无所谓理性地任意吐槽的“愤青”一代以一记当头棒喝。当下的世界是一个差异性和趣味性的结合体,我们要学会做淡定的一小撮,包容差异、理解个性、求同存异。

  要称得上淡定,首先要对时局可能发生的一切变化做出高度的揣摩与掌握。在这个信息密集、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我们之所以总是活得一惊一乍,是因为我们把世界看得太狭隘,忽视了时间的推移、事物的变化发展。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观认为: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所以我们有理由包容世界的一切差异、变化,当新鲜事物出现时,请淡定下来,只有深入了解了,你才能体会到其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而后你需要在理性的指导下怀有开阔的胸襟,这样才算得上是淡定的一小撮。换言之,以独立之精神包容多样已实属难能可贵。当媒体“披露”外国人眼中不尽完美的中国人形象时,热血的网友们先是一阵惶恐,然而便是群起而攻之,站在所谓“民族利益”的立场上予以各种物质精神上的反击,非要给外国人展示一个强大的中国形象不可。类似的事件我们屡见不鲜,但扪心自问这样的行为和当年清朝以“天朝上国”自居闭关锁国有何二样?互联网把全世界连接在了一起,不同的声音得以沟通交流,当遇到批评建议时,切记淡定,而后反观自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我们都是一小撮,了解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明白了“存在便是合理”,更领悟了“这是一个充满着差异性和趣味性的多元主义社会”,由此才孕育出“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的睿智。我们都是小小的星辰,照亮真实的世界。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 2

  天空澄碧,纤云不染,远山含黛,和风送暖。晴朗湛蓝的高空万里无云,像碧玉一样澄澈。散布在天空中,越来越细,仿佛是梳洗过的青丝。——题记

  莎士比亚说;时间会刺破青春的华丽精致。会把平行线刻上美人的额角;会吃掉稀世之珍,天生丽质,什么都逃不过他横扫的镰刀。

  “我想要相信”,这不仅是一句盲目的喊话更是一种强烈的心理暗示,在当今时代可能每个人都有;“我不相信”这种强迫症,当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时,当失败成为一种习惯时,当受人误解每天以泪洗面时。呵,我最信任的人叫我不要相信任何人。是时间让我们用更昏暗的眼神去瞭望这个处在这个黑暗之源险巇最原本的昏暗世界。只是我心中还有一方净土,即使在别人眼中寸草不生,却始终一尘不染。

  某日,据报道一名男子跳楼,这种报道屡见不鲜可一听到跳楼,大部分人可能都会问为什么跳楼?下意识的去劝解,去阻止跳楼。但是今天,这一切都变了,一些旁观者竟然还在楼下喊加油,变成了唯恐不跳,唯恐不死,类似这样的事件,近些年来屡屡发生。道德的天平缓缓上升,是道德变轻了吗。还是人性的阴暗增多了呢。在这个时代,似乎总有一种向下的力量要把所有人的道德拉低,心里阴暗的人不停地在想为什么别人不是同我一样,身边都是黑暗,为什么有人出身就是有天使的光环笼罩着。因为不平,因为不甘,所以原本温和善良的他们被邪恶冲昏了头脑。就像你永远也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他们自己决定醒来。童真是什么,没被玷污的心灵就算它一身防备如刺猬,仍有我伸手拥抱毫无忌讳。

  无论你说话多么谨慎,总会有人歪曲你的意思。我个人认为在这本书中作者言语中字字珠玑,简言意赅。如在迷雾中的当头一喝,硬生生的将人拉回现实。永远不要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有两层含义;一层为表面一层为深层。表面上是;装睡者并不想醒而叫醒者却偏妄想叫醒叫醒假寐的`装睡者。更深一层则是;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虚伪,但以你的力量却总撕不开他们丑陋的面具只能任人鱼肉。明明是鱼,却没有在波澜壮阔的大海中欢快地畅游,明明是雄鹰,却没有广袤无垠的天空中翱翔。因不同种不同的原因,你被迫做着自己不喜欢、不感兴趣的事情。知道什么是自由么,不是肤浅的以为,不是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后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 3

  值得我们读的好书太多,时间有限,该如何去选择呢 ?以前我喜欢根据别人对这本书的评价来选择,可是后来我发现每本书的书评都是把这本书说的好的没法再好。天花乱坠又怎样,读了之后才发现完全不过是浪费时间。而有的书确实写得很好,只不过自己不感兴趣或者是书籍内容实在太枯燥要么太深奥。草草翻过几页,或者是耐着性子读完,读完之后一切又抛之脑后。总的来说,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心情。

  这本书一开始觉得挺有意思的,其实光是看这个标题就觉得蛮有哲理的。看着这个标题,想想它的含义,再想想我们的生活,是不是有种确实如此的感觉。“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那个装睡的人自己决定醒来。”这本书的所有文章中,我是最喜欢这篇的。特别是里面一个故事,我觉得非常有意思,“在欧洲,我们有长着长胡子的圣诞老人,如果你问一个孩子:你相信圣诞老人吗?孩子会说:不,我没那么愚蠢,我只是假装相信,从他那儿获得礼物。如果你问父母,他们会说:当然不信,我们假装相信,是为了让孩子得到礼物 事实是,没有人相信圣诞老人,但是他却发挥作用。”但这个故事之后作者接着说,“现在大家都在说我不再相信意识形态了,但是我的观点是,即使你不相信意识形态,它还是在起作用,而且意识形态正是在人们不相信它的情况下,才起作用”。这段话实在是有些不理解。为什么意识形态正是在人们不相信他的情况下才起作用呢?作者为什么这么说,依据呢,让人信服的理由呢,没有。所以,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很多时候都觉得作者的观点挺有意思,挺有道理。但在更多时候我充满了怀疑,而在书中也找不到答案。

  “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这是很好的一个观点,作者的这篇文章也颇有深度,他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很现实、但我们又不曾看到的一面。不过,遗憾的.是,我觉得这篇文章太狭窄了,太短小了,我多希望这不只是一篇文章,而是一本完整的书。

  这本书是精选学术新锐周濂十年来公开发表的随笔文章,包括时评、书评及其部分学术文章等。可能是因为如此,在看的时候才觉得有些混乱。毕竟那么短小的文章里,我能够看出多少东西来呢。短小更显精湛,但我似乎还没有这个本事,文章里面的精髓我也品尝不到。其实像这种由众多文章组合起来的书籍和一本完整的书籍本身就有些不同。相比之下,还是更喜欢看另一种形式的书吧。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 4

  为什么我们会装睡?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充满了白色谎言的时代里,有些人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于是闭上了眼睛;有些人看不透这世界,自己又没有信仰,只好闭上了眼睛,在自己给自己搭建的虚幻的梦境中沉醉;有些人不小心撞了墙,短暂地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过会儿可能又重新睁开眼睛准备上路。他们有的清醒地知道自己的状态,选择了装睡;有的则是浑浑噩噩处于睡梦之中而不自知。他们出于不同的原因选择了装睡,又以不同的方式在这世上装睡着,如果你发现了他们,请选择不要打扰。

  因为……因为装睡的'人往往比你更清醒地知道自己的状态,装睡,这是他们深思熟虑慎重做出的选择。庄子说过,“井蛙不可语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冰者,笃曲士不可语道者,束于教也。”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是因为如果他能轻而易举的被你叫醒,那他还费那个劲儿去装睡干嘛?你大可不必打着善良的幌子去叫醒装睡的人,你要知道,这同“井蛙言海”“夏虫言冰”没有什么区别,同样,没有什么作用。

  更何况,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不顺,每个人都会有选择逃避的时候,如果你选择了闭眼装睡,应该也不会希望被叫醒吧,所以,让他深深地睡吧,你也深深地睡吧,别再装睡了。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 5

  对于哲学家,不少人都是抱着一种比较抵触的态度,甚至说他们“百无一用是书生”也不为过。毕竟不管什么时代的社会,它们都是物质的,而哲学这东西却是一种意识形态,看不见摸不着,不能吃不能穿的。与其整天去绞尽脑汁去探索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真理是什么,还不如干点实际的事情来得有意义。

  当然,这只是以旁观者的立场来看,并不是说哲学真正无益。其实真正的哲学家所拥有的慧眼以及大脑都是无限强大的,他们比常人更能够看清楚一件事情的本质,也更能悟透一些道理,生活中的困惑对于他们来说不会是一种阻碍。

  首次听说作者这个人也是源于这本书,翻开此书,扉页上赫然写着“洞见”两字,可见书中内容必定在某些问题或者事情上,表达了作者独特的视角或者立场。但凡精于哲学的人,大多是学问精深,善于思辨的人,作为哲学专业出身的'作者当然不例外。

  虽说书名取得这么浅显易懂,但书中所涉及的内容却并不能叫人一目了然,相反,给一些读者造成混乱也是有可能的。首先,此书并不是一个连贯的逻辑整体,而是各个不相关的零散文章组成。再者,这些文章都是断断续续的,时间上的间隔太长,有些言论在笔者个人看来并不是那么严谨,也许只是作者随着心情手气笔落有感而发,或者只是点到为止让人意会而已也说不定。最后不得不让人明显感觉到的就是各篇文章压根儿就是“风格与题材”迥异,时评,影评,随笔等等题材无所不有。

  在这里,不是要对作者的作品有所褒贬,每个人都有着言论自由的权利。如果我们对发出言论者有着不能达成一致的观点,那么可能是我们自己有着独特的思考,也或许是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都存在着差异,也可能是我们没有相当的学识以及阅历,还不能与言论者产生共鸣。

  有些问题我们看得远不如作者看到的那么透彻,这是绝对的。小到公民,大到国家,具体到校园学生,抽象到政权政治,细致到某部电影的具体场景,具体台词,粗略到文学作品中的某角色,如果不是善于观察,不是善于思考,又怎么会看的这么周全?虽说在一些篇目章节中,笔者的理解能力还不足以达到可以畅通无阻的地步,但是这并不妨碍对作者所持观点的领悟。当然,具体的无法细说,篇章繁多,内容姑且叫做杂乱,无法去针对每个点写出感想。有一点不得不承认,作者的言辞在一定程度上显得比较激进,甚至是极端。

  从哲学思维来看待一些问题,会比较清晰明了,诸如在大众传播方面,似乎那些问题都被找出了症结之所在。这或许能给如今的当权者,甚至是新锐者一些启发吧。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 6

  总的来说,人这一生,迟早会把自己交付给一个比自己更高的存在者,或者上帝,或者组织,或者爱人、诗歌、金钱,以及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主义……问题在于,你在交付之前,是不是经过百转千回的痛苦思索和挣扎?在交付之后,在那个更高的存在者的阴影下面,你能否还保有哪怕一丁点儿的怀疑和反思?太过轻易地委身于人,总让人怀疑之前的挣扎缺乏真诚。交付之后便意志坚定地把它当作福音传递他人,则是一种让人难以忍受的蒙昧,哪怕它以信仰的面目呈现。

  也正因为此,我总忍不住怀疑,让网友们泪奔不止的真正原因在于,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无从把自己交付出去,我们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或借口,那个曾经能够让我们“变得坚强,变得宽广,敢于去承担,去挑战,去赢得”的“信仰”不见了,每个人都提溜着无处安放的自我在人群中游荡……麦家告诉我们,那个值得交付的对象“可以是一个具体的人或组织,也可能是一个虚无的人或组织”,要点在于要“让这个你终生信仰的.‘人或组织’陪伴你,与你同呼吸,心连心。”这话说得真诚,但不知怎的,我总会想起2008年那个流行的段子:《色,戒》,女人是靠不住的;《投名状》,兄弟是靠不住的;《集结号》,组织是靠不住的。

  而在这本书中,作者想告诉我们,在一个乌烟瘴气的喧嚣迷茫时代,在一个颠倒是非的时代里生活,个体性的痛楚可想而知,除非你放弃自身的价值标准,与这个肮脏的时代握手言和,或者闭上眼睛装睡。可是即使是在外部环境非常糟糕的情况下,一个人依然可以选择过一种合乎德性的生活,并以此来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依然可以选择不止做个“好人”,还可以做个“好公民”。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 7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那个装睡的人自己醒来。”这是我们寝室最近在读的《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中的经典语录。都说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敬于才华,含于性格,久于善良,终于人品。那我们寝室对这本书必定是始于书名,终于内涵。书名很吸引人,我们看到它,先是一笑,之后便是纷纷揣测这句话的意思,后来便陷入这充满哲理蕴味的书句中了。

  我只是认为书名有点绕,又似乎很有哲理,而室友们则见解颇深。睡和醒,看作比喻的话,醒是比喻人清醒的状态,睡呢,则与之相反,那装睡又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便带着好奇开启了读书之旅。

  这本书的作者是周濂,一位年轻的学院派知识分子,这本书记述的是他对公正、幸福、民主、自由、道德等的哲学思考。其实说实话,哲学教授写的书,读起来确实不太轻松,倘若读时注意力不集中,还真的读不懂,倘若集中精神,才能理解一二。读完后才发现里面许多句子都值得回味,带给人不同的感悟。

  作者在书中写道:“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无从把自己交付出去,我们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或借口,那个曾经能够让我们变得坚强,变得宽广,敢于去承担,去挑战,去赢得的‘信仰’不见了,每个人都提溜着无处安放的自我在人群中游荡……”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的,都说小时候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后笑着笑着就哭了。小时候的目标与梦想,随着长大,又有几人能够抓住不放,不背离最初的梦想。为了生存,为了名望,为了所谓的“你来我往”,放弃初衷,放弃理想,放弃当时的“年少轻狂”。

  我们把对这本书的理解归为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但其实这本书所蕴藏的道理远不止这些。这是一本讲哲学的书,但是讲的.又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哲学,作者是将哲学放在平常生活中来讲的,这样更加易懂。

  其实,我们对这本书还存在另一种见解,也许装睡不醒有时仅仅是对目标的遗失,还有可能是其他的原因,比如有时可能是为了善意的谎言,有时是为了回避问题等等,这些都是作者对现实的思考。在这本书中,我们看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他主张人应该有信仰,也必然有信仰;信仰不是盲目的,盲目的是迷信。

  读了这本书,我们仿佛品味到了人生百态,感悟到了事态繁华下社会不为人知的阴暗一面。

  最后摘下我们最喜欢的一句共同品味:生命的质感如此紧密,以至于你以为在用一刻去体味人生,用刹那来代替永恒。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 8

  这个假期阅读了周谦写的《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和书名一样,书中的文章扣住了生活细节,从另一个常常被人忽略的角度来剖析问题,读起来给我一种恍然大悟之感,常常使我眼前一亮,忍不住拍手叫绝。里面的文章不长,却短小精悍得恰到好处,作者随性而极具思想的文章风格,仿佛像是一位年轻的哲学家在同我闲适交流。

  这本书带给我不少触动和共鸣,尤其想分享一篇相关于日常生活的《有这么一种困惑来自生活》,这篇小随想解读了生活的意义和真面目—拒绝用过度理性规划生活。

  老实说,我是一个很随性的人,对于未来和目标,对于做事情的方向会有大致规划,但不喜欢条条框框的束缚,经常任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往前跑。偏偏个性又很倔强,在家里一头毛刺地听不进父母的话,梗着脖子也要发表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认定了的事就要一股劲地去做,即使是意料中的败局也不反悔。之前在网页上看到水瓶座的分析,说他们往往很情绪化,虽然有点迷信的成分但我的确会这样。心中理想的生活是自由自在的,可以不管不顾地去冲去挑战,并不用刻意地去权衡轻重和现实意义抑或是理性匹配自己是否符合做事的身份。只要有想法,就不要压抑个性。生活是一个实验室,在炼金的过程中总该出现惊吓或欣喜,就算错了也是经验的累积;生活不是单调冰冷的工厂,流水线的生产虽然颇有成果,然而却是千篇一律,原地踏步停滞不前。

  生活中有一种现象十分常见:活在别人眼中的自己。你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被他人的舆论控制。脑子里住着一个小小的人名叫“其他人”,他告诉你这样生活是掉价/僭越/不符身份。恰好假期同一位在浙大就读研究生的学长交流,他很坚定地告诉我说自己读完研想回母校效实教物理。当时我是惊讶的—讶于他的想法和勇气,因为凭这样的光鲜的学历和能力,理应可以做更好的工作,然而他却极度排斥“996”式的科研。他描述中自己的高中生活颇有传奇色彩:组织外联部,创建第一代校史宣讲团,担任摄影社社长。由于“太爱搞事情”,以致最后高考发挥失常去了一所“平平无奇”的985高校(也许这就是学霸)。回忆在效实的日子,他说自己一点也不后悔当初的选择,因为做了很多热爱的事情,给美好的青春留下浓重的一笔。的确,记得老师曾说,毕业后不再会想起某次考试某节课堂,但运动会的起跑线前的忐忑不安却是历历在目。包括现在,还能时常看到这位学长分享自己摄影,烘培,和朋友打台球的动态,我想到他的一句话:“我觉得每天买菜做饭过日子,就挺好的.。”

  很快我便理解了,不仅仅理解了他对生活的定义,对爱好和情调的重视,也理解了他敢于去过自己的生活,而不是他人掺和其中指手画脚的生活。如今毕业于名校的学生,我敢肯定,有许许多多都从事了体面却不喜欢的工作,因为不敢顺从内心的声音,因为穿着一件被“其他人”强硬套上来的外衣。快乐吗?并不快乐。不快乐的生活,自然也失去了意义。

  所以不妨抛开枷锁,感性体验生活,可以用理性作为指导,但不能被所谓的理性牵着鼻子走,逆来顺受说到底也是不理性的表现。勇敢地去追求,不必害怕!因为生活的答案,没有真理。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 9

  人是一种被“抛弃”的存在,生于某一个国家/城市或者家庭是一种自然意义上的偶然,我们无法选择,但当我们不断成长,成长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的理性成年人时,我们看清了世界的原貌,明白了对与错,是与非,利益和纠葛,看到了美的其他可能性,看到了此岸与彼岸,但我们却没有划过去的船与浆。尽管如此,对于这个被抛地的爱却不是简单能割舍的,用诗人艾青的话说就是“为什么我的眼里长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国土,可并不是我梦想中的.国土。我梦想的国土不是一条跑道,所有人都向一个目标狂奔,差别只在名次有先有后。我梦想的国土是一片原野,容得下跳的、跑的、采花的、在溪边濯足的,容得下什么都不干就躺在草地上晒太阳的。我想要的幸福是自己能定义的幸福,而不是被定义的幸福。体制的梦想不等于每个人的梦想,体制的路径更不等于每个人的路径。……社会进步不可能是某一单方面梦想或理想的结果,而是各种梦想、诉求、利益互相之间平行四边形的合力。其中每一方力量都只是一个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

  祖国啊,请给我一部分选择。我不希望1986年,哈维尔在他的书中所描写的那种情景:“捷克斯洛伐克整个社会陷入了深深的麻木状态之中。面对重新确立的极权体制,大多数人放弃了自己的努力,不再关心国家大事,逃避现实,钻入自我的圈子。人们不再相信公民的意见或公开的对抗有什么作用。为了证明这一点,法庭对那些持不同政见、提出异议的人进行严厉的制裁。社会涣散成一盘散沙。自由的思想和创作陷入了自我的圈子,从中寻找隐蔽所。公民的自由组合、交流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现在却被禁止了。全国上下笼罩着一种死气沉沉的气氛。一切向钱看的生活充斥着整个社会。……人们变得自私起来,到处都笼罩着恐惧。人们被迫对生活采取阳奉阴违的态度,表面上顺从,内心里却什么也不相信。”在我们国土上成为现实。

  有句说,30岁之前不是自由主义者,没有良心,30岁以后还是自由主义者,太过愚蠢。我在等着我的30岁,也许它能安抚我的焦虑,也许这个时代会好起来,不需要我们再去焦虑。

  究其根本,每个时代都差不太多——“现实向来是很坏的”。我们之所以对这个时代特别地责备求全,只是因为“这个”时代和我们息息相关、须臾不分,我们忧心忡忡,并非因为这是最坏的时代,而是因为我们身陷其中,所有的希望和绝望都寄托其上。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 10

  书名很吸引人,我看到它,先是一笑,不由得去琢磨这话的意思:睡和醒,如用作比喻,醒,是比喻人在现实中保持清醒。睡,当然是相反,那么装睡是什么情况?……,有意思。进而想看看书中到底写了什么。

  原来此书是作者近几年文章的文集,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的思考。

  书中作者写到:“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无从把自己交付出去,我们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或借口,那个曾经能够让我们‘变得坚强,变得宽广,敢于去承担,去挑战,去赢得’的‘信仰’不见了,每个人都提溜着无处安放的自我在人群中游荡……”这是当下中国的.真实写照。

  “谢若林也好,余则成、顾晓梦也罢,人这一生,迟早会把自己交付给一个比自己更高的存在者,或者上帝,或者组织,或者爱人、诗歌、金钱,以及各式各样千奇百怪的主义……问题在于,你在交付之前,是不是经过百转千回的痛苦思索和挣扎?在交付之后,在那个更高的存在者的阴影下面,你能否还保有哪怕一丁点的怀疑和反思?太过轻易地委身于人,总让人怀疑之前的挣扎缺乏真诚。”信仰不是盲目的,盲目的是迷信,比如某些大师或大仙。

  在这篇文章中,我看到了作者深入的思考,主张人应该有信仰,也必然有信仰,但不应轻易选择“信仰”。不过,作者没有说明他的“信仰”,可能到写书时为止,他还没有找到自己的信仰。

  对自己的内心而言,人的信仰,是不能伪装的。信就是信,不信就是不信。相信一个人、一件事,也容易,也不容易。那么信仰呢?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 11

  我承认,我又因为书名的吸引而买了一本书,不过,书的内容和书名几乎一样好,所以,我又觉得自己赚了。

  这真是一本“杂文”集,内容可谓五花八门,既有时评、书评、影评、剧评,也有学术讲稿,写作时间更是跨越10年之久。不过我觉得,这本书内容虽杂,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还是脉络清晰的,那就是对公正、正义、幸福、自由、民主等价值观的哲学思考,并把它们用容易明白的语言普及给大众,希望唤醒那些沉睡的人,甚至也让一部分“装睡”的人不再想装睡,用一种合乎德性的.方式安排自己的生活,不仅做一个“好人”,更进一步做个“好公民”。

  其中的文章,我印象最深的恰是那篇同名的《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而最有价值的文章,当首推最后一部分“站在思想的高墙上”中的那几篇学术讲稿(尽管本人哲学知识储备不足,读起来有点磕磕绊绊的)。作者的语言风格理性、平实、言之有物,是我喜欢的那一路子,不过没有他爱人刘瑜的文章读起来那么轻松幽默,有点严谨的学院风格。

  封面内页上有作者的照片,长相清清爽爽,挺招人喜欢。我上学那会儿这样长相招人喜欢、语言也不乏味的老师可是少之又少,真对我的学弟学妹们有点羡慕嫉妒恨啊,如果当年有这样一位老师给我们上课,我肯定一节课都不逃。

  另,推荐博友两只书话写的书评,他对此书书名的调侃十分有趣,内容分析得也到位。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 12

  但不久前,当我重新翻阅这本书的时候,心里完全没有了那份悸动,而是以更为旁观者的视角去品读,去分析。去品读他字里行间透露出的观念,去分析文字本身蕴藏的逻辑,有时目光还会在文字里驻足,因为似乎能够看透作者此处书写的动机,还有时会淡淡一笑,笑这久居象牙塔内的学者气和书生气,真的是很可爱。不一样的经历,不一样的心境,衍生出完全不同的读书味道,对我而言,不知这样的成长究竟是否成熟,不过已然不需要去追究。

  下面让我再带大家回到这本书的意境里。

  这是一本合集,它收录了作者十多年间的文章,主题从时评政治到影评书评再到自己这十年间的思考变化求学历程,均有描述,信息量很大,篇目之间内容也很独立,似乎并没有太多的章法和逻辑关系。初读略感凌乱,细思便觉得其实不然。对于一个人而言,特别是对于一个哲学学者,十多年间自我思想与情感上的变化,反映的是一种深沉的内省,刻画的是自己成长历程中的点滴。他想要通过文字告诉大家,时刻审视着自己的生活,身边的环境,而不是任由着自己被这个为世界绑架、同化,变成一个麻木不仁的装睡的人,整日混混度日,混沌一生。他最终想要突出的仅仅是一句话,即写在自序首行的"我想要相信"。

  他想要相信什么,并没有清清楚楚的.讲述,他想要相信谁,也没有直白地说出,他只是想大声说出自己想要做出"相信"的选择。他想要告诉我们:在这个乌烟瘴气的时代,在这个颠倒是非的时代,不论是红十字会里的黑幕,还是动车事故里的态度,每一个呐喊都在宣告着群体的不信任。在这种状态下,失败主义已经成为了一种情绪在弥漫,似乎总有一种向下的力量要将所有人拉低,总有一种执拗的怀疑要撕破热闹道主义的温情面纱。每一个个体都在阵痛,每一个灵魂都在忍受煎熬,人们在无力改变中"深深地不相信",除非放弃自身的价值标准,和这个肮脏时代握手言和,或者闭上眼睛选择装睡。

  但即便如此,在如此糟糕的背景下,他依旧认为,一个人依然可以选择一种合乎德性的生活,并以此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不仅仅做个"好人",还可以做个好公民。

  周濂在此书中传达思想多通过时评的方式,因为对于传统读者来说,时评具有形式美、思辨美和一定的内涵,很明显的优势是能联系起读者,激起共鸣。但时评也有自身的瓶颈,因为时评的体量太小,多是表态,并无多少论证空间,这就很容易走向情绪化、空洞化、口号化,落入决定论的窠臼。很多时候,给一个结论,或者灌输一种情绪,不如给一种思维方法和一个看问题的角度。

  思考的趣味本应在论证过程中碰撞出火花,如果只是给一个答案,那么就很可能成为新的反智。这本书的时评形式新颖,善于从最新、最鲜活或者最具备争议的案例、理论、事件入手,与我们当下的背景相结合,打开了一片不一样的视界。虽然如此,此书依旧存在瑕疵,比如带有强烈的学院派的风格,钟爱旁征博引,并没有像他推崇的老师陈嘉映先生那般平实和易懂,书中的最后一章几篇作者在大学的演讲,信息量颇大有些招架不住,全不如之前几章浅入深出、春风拂面。即便周濂是一位随笔和时评的撰稿人,也不能忽视他的根基依旧政治哲学,就像我们生活中与人的交流无法忽视其专业和生活背景一样,对于这本书的受众而言,他所做的已是相当之好,并不影响此书成为一本值得阅读、引人思考的好书。

  我们这个时代,因为知识的普及和资讯的发达,越来越多的人可以毫无门槛地接触各种佶屈聱牙的哲学理论,能够触摸各类高深莫测的超级概念,但是正如维特根斯坦担忧的,大家非但没有养成谦卑的思想习惯,学会鞭辟入里的分析,反而借此赢得了智识的矫情,随心所欲的滥用,公共讨论的品质和日常生活的常识感已然受到践踏。但作者相信,由于某种巧合,我们碰巧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一小撮,只有成为了世界的一小撮,才能真实地看清这个世界。在这个信息铺天盖地的时代,面对那些很容易引人相信负面消息,通过思考分析信息的来源及准确性则显的非常必要,这就是作者要"做淡定的一小撮"的原因。

  谈了这么多,很多人也许会问,不管是读书还是教育,不管工作或者生活,不论是自省还是学习知识,这些究竟对我们有着怎样的价值?

  我想,这些价值也许就如同书中提到的那样当你接受了教育,又把当初学到的内容忘记后,最后剩下的东西。这剩下的东西是什么?也许就应该是陈寅恪先生所说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这一年,书看的确实少了很多,但丝毫没有感觉自己缺少思考,因为工作的缘故,因为生活的丰富,也因为自己一直秉持的精神独立和思想自由。这一年经历了太多太多不一样的东西,让我体会到了生活不一样的面向,可能有时候生活的历练远比书籍本身来的更深刻隽永,就像书里说到的时至今日,我们已经无从把自己交付出去,我们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理由或借口,那个曾经能够让我们"变得坚强,变得宽广,敢于去承担,去挑战,去赢得"的"信仰"不见了,每个人都提溜着无处安放的自我在人群中游荡。我一直都觉得自己不是个拥有信仰的人,但时不时说出的有哲理的话总能让周边的朋友觉得与众不同,因为要的很简单,想法可以很单纯,所以生活可以很简单。

  我愿一直做一个简单的人,这样不用装睡,一直活得清醒。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 13

  “谎言一旦变成赤裸裸,信任的支柱便被抽离,此时支撑谎言继续运转的动力要么是利益要么是暴力。赤裸裸的谎言不再承诺造梦的功能,但它依旧可以让每一个人继续生存在一个虚假的空间里……大伙儿集体在装睡。”

  装睡可以视为多种状态的概括,既包括生理上的伪装睡眠,也可以指精神上对外在的拒绝——否认存在,怀疑一切,并且也不准备改变所嘲讽的事物,这样一种姿态。当下,精神上“装睡”的人可不少,用《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这本书作者周濂的话来说,“当失败成为习惯,当对改变不抱信心,我们也就只剩下‘我不相信’这句喊话。更有甚者,还会发展成为‘我不相信’强迫症。症状较轻的每当读到新闻报道……第一反应一概是我不相信这是事实的真相;症状较重的则惯用阴谋论去揣度整个世界。他们奉行另一个‘两个凡是’原则:凡是你竭力主张的一定都是假的,凡是我能设想到的最坏可能性就是真的。”

  精神上“装睡”,大概都能找到事出之因。但无论如何,发展到目前怀疑一切——对行善举之人说三道四,认为他人挖空心思作秀,非要用自己臆想的不良动机与事主挂钩;对独立参选人大代表的公民表示不屑,认为其在捞政治资本;对大小明星或喜结良缘或推出新作或参与公益活动,都第一时间在跟帖或微博上,挖出明星过往丑事,从人品上否定他人的一切;如果有人因为帮助他人而遭遇误解乃至伤害,那么很容易招致一连串的冷嘲热讽……周濂在这本书的自序中谈到,这样的“装睡”,本质上是失败主义、犬儒主义的表现,即“用昏暗的眼神去审视昏暗的世界”。很显然,在客观事实不能印证恶意揣度的时候,许多人会选择遗忘,然后将注意力聚焦在少部分得到验证的猜测,进而对世界投以更加昏暗的眼神。

  我很认同作者的一句话,“每个人的自我改善是改善这个世界的必由之路”。揣度并非议他人及有关事件,如果抹掉理性,又同时拒绝理解、同情、正义、积极等思维,那么实际上是把自己放在了自己所言所指向的层次,等于价值层面的自我放逐。书中《“不就是”与“又怎样”》一文提到了这种自我放逐的典型表现,即以口头禅“不就是”消解一切理论差异及价值意义、以“又怎样”取消所有行动意义。两者叠加在一起,备显懦弱与不堪。

  周濂举例指出,有人在读了史论著作后会说,“政治不就是权力之争吗,谁比谁更具道德优势呢?再者说了,虽然每个人都有权利知道真相,但或许不了解真相反倒比了解好——了解又怎样?或者继续这样,或者告白天下,但是到底哪一种对人们更好,却也未为可知”。这样的话、这样一套逻辑,我们是不是经常从文章中,包括自己写下的日志、名家转述的随笔中都能看到呢?看似深刻,实则表达出的,是一种戏弄价值的痞气,消融对价值的信仰。

  周濂自2005年至今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任教,他在这本书中也举出了校园里的“装睡”表现,并就其成因做了分析。有学生曾向他抱怨,称某门考试中同学们大多在作弊,但监考老师却不闻不问,于是这名同学愤而起身走到第一排坐下,眼不见为净。周濂说,自己无法预知这名同学下一次是否仍有起身离开的理由和勇气,这是一种悲哀,因为大学生应该拥有的'“德性”,是“公平游戏”的精神。但无论是现在的校园文化、学生群体中的亚文化(交往规则),还是校方搭建的制度环境、评价体系,都在为学生背弃上述精神、原则提供空间或动力。休谟曾说,“如果我独自一人把严厉的约束加于自己,而其他人却在那里为所欲为,那么我就会由于正直而成为呆子了”。现在可说的是,人们乐于做搭便车者,嘲笑仅存不多的呆子们是“大忠似伪,以博直名”,以偷奸耍滑为荣,以诚信守常为耻。可以说,这正是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丢弃理想、价值、信念、操守及其他一切需要守护的德行而选择“装睡”的根本原因。

  他在《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书中同名文章提到,“谎言一旦变成赤裸裸,信任的支柱便被抽离,此时支撑谎言继续运转的动力要么是利益要么是暴力。赤裸裸的谎言不再承诺造梦的功能,但它依旧可以让每一个人继续生存在一个虚假的空间里……大伙儿集体在装睡。”

  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装睡,不做“没有头脑的愤青”,“不做浅薄的自由主义者”,不做“没有心肝的保守主义者”,不做“替既得利益者说话的国家主义者”,不做“理想高蹈的空想主义者”,不因“见事太明”而“行事则失其勇”呢?事实上,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每个人的自我改善是改善这个世界的必由之路”。

【《你永远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相关文章: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08-24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精选12篇)10-06

《你永远都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读后感(精选15篇)03-14

叫醒你的感官来写作08-15

永远活着的人02-22

永远记住你的好02-26

永远记得你作文02-14

永远不会忘记你08-15

永远记得你的好作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