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读后感>《了凡四训》读后感

《了凡四训》读后感

时间:2024-07-20 18:34:4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了凡四训》读后感17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了凡四训》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了凡四训》读后感17篇

  《了凡四训》读后感 1

  明朝袁了凡是一个考功名后做了官的贤达,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研究并指导自己做人做事。在老年写下了四篇短文,当时叫“戒子文”,把自己一辈子做人做事的心得体会写下来,告诉自己儿子,训诫他儿子,也就是后来广行于世的《了凡四训》。他可以忽悠别人,不可能忽悠自己儿子,可想而知,这是他一辈子做人做事的成功心得体会,我们也应该好好感悟并指导我们心灵修为和言行举止。历代很多贤达也非常推崇,也有很多诠释,如印光大师、净空法师都有讲记。

  四训为:立命、改过、积善、谦德。

  什么是立命?就是自己把握自己命运。你这一辈子过得怎么样?是幸福、安宁、踏实……都是你自己,外求永远求不到。就是面对这样的社会、单位、上司、下属、父母、子女、老婆、老公……不管是好坏,这些对于你来说都是外在因素,你很难把握和改变,你只能调整你自己,你怎么应对,怎么做人做事,怎么适应这些既定的外在因素,并尽力促进外在因素改进。我们人生观价值观首先得回到这个思维轨道。

  什么是改过?就是自己只有不断改变调整提升自我,才能有幸福美好的人生。一般人很容易看得自己的优点,别人的缺点不足。如果你总是看到自己的弱势不足缺点,看到别人的优势,你就很了不起了。每天早晚反思反省自己,改进自我,就OK。

  什么是积善?想法做事处世,一般人都是从自我角度出发,很难发自内心的从别人的.角度来想。人就是要成为一个有益于自然、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有益于自身的人。你是不是一个对别人有帮助,让别人开心的人。不断这样想,这样做,你将成就别人、成就他人,也成就自我。

  什么是谦德?人都是很自以为是的,很难做到谦卑和谦虚。很多人都毁在这个方面。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

  《了凡四训》读后感 2

  立命是什么?立命就是自己要创造命运,而不是让被命运束缚。

  以前一直想不明白,命由天定和努力奋斗之间的关系,我并不是完全不相信命运的人,但我更愿意相信努力奋斗的意义,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直到看完了《了凡四训》,终于找到了一种可以说服自己的观点,袁了凡先生一生原被算命先生算定,不差分毫,虽然少去了迷茫的痛苦,同时也没有了人生的追求,而人生总是有那么一点不可知的意味才能过得兴致盎然,回味悠长,直到遇到了云谷禅师改变了他的一生,说来简单,曰:人未能无心。终为阴阳所缚。安得无数。但惟凡人有数。极善之人。数固拘他不定。极恶之人。数亦拘他不定。说的就是人只要起心动念,就有命运,极善的人,天天行善,其福天天增长,他的命算不来。极恶的人,多半是过去生修大富大贵,因为造恶把福折损了,虽折还有余福。俗话说: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只是报应的时间未必在当世,可能祸及后代子孙。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说法,指完全被命运捆住的.人,即‘听天由命’者。袁了凡以自己的实践说明了命运是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也印证了古圣贤孟老夫子所谓: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的名句。

  人生能通过不断的积善修德来突破命运的定数,让固有的定数变为变数,最终命运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就像老禅师所说:命由我自己造,福由我自己求;我造恶就自然折福;我修善,就自然得福。这是一个积极向上的好方法,给人以希望和启迪,具有朴素辨证主义的思维特征,让人能冷静面对世间的各种变化,劝人积极面对生活,可以说,读此书,对事业,对生活有百利而无一害。《易经》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开篇就是,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教人行善,这是易经的第一要旨,否则,凶何可避,吉何可趋。

  读这本书我不仅懂得了命运可以改变及改变命运的方法,同时还认识了佛教是一种至善圆满的教育,很庆幸看到了这本书。我将努力实行!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好好读这本书,并按照古圣贤的教育理论来教育子孙后代,那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比现在更繁荣富强。

  《了凡四训》读后感 3

  在观看《了凡四训》电影的时候,我记得开头有这么一段话:了凡先生本名袁黄,早年被孔先生将一生命运算定,后遇云谷禅师,为其开示“命自我立”之学,遂改别号“学海”为“了凡”。了凡先生书其一生,实践改过积善之法,成为世人行善修德,改造命运的杰出典范。

  了凡先生告诉世人,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改变的方法就是要多积善行,多培养善德,要有一个好的心态。真的很感谢公司向我们推荐了这部电影,并且发放图书,时刻鞭策我们,提醒我们要时刻的反思自己,常在有时思无时,莫在无时思有时,多积德行,保持良好的心态,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一息尚存,弥天之恶,犹可悔改”,了凡先生劝世行善,改变了自身的命运,可以说是佛教智慧的'体现。 云谷禅师曾对了凡先生说,人的命数确实是有的,但这是对于凡夫俗子,对于极善的人,和极恶的人,命数都是不能约束他们的。极善的人即使命中注定要贫穷短命,但因为他行了善事,那么这善事的力量就能使他由贫穷短命变成富贵长寿;相反,极恶的人即使命中注定要富贵长寿,但因为他行了恶事,那么这恶事的力量就能使他由富贵长寿变成贫穷短命。人的能力和人的道德是两回事,当今的一些国人,盲目的追逐金钱而忽略了传统的道德美德。他们的言行盲目,内心浮躁,见义勇为的反遭诬陷,公车让座的反被骂,中国已经出了多少个彭宇?这不禁让人思考,作为有五千多年历史文化的中华民族,现在这些人都是怎么了?看完这部电影,使我感受最大的就是心态改变人的命运,从了凡的知命认命,到最后的知命而不认命,从这一转变就是心态发生了质的变化,神奇教练米卢带领中国足球队历史性冲进世界杯,我记得他的名言就是:态度决定一切。心态就是心大一点,一切从心开始,结善缘,积仁德,俗话说:“恶从心中起,口乃心户之门”,对别人,对亲人,对孩子,口出恶语,冲动这个魔鬼会让你肝火旺盛,最终损伤的还是自己的身体。

  保持良好的心态,多积善行,不计较一得一失,时刻记得提醒自己,让浮躁的心静下来,不要管别人计较你什么,也不要管别人说你什么。谁能救自己?谁又能解读自己?只有自己,从我做起,从心做起,才能改变自己的个性,改变未来的生命走向。

  《了凡四训》读后感 4

  《了凡四训》这本书,分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篇。他的价值在于把儒道佛教的思想与命里风水相融汇,超越了迷信的层面,变成一种操作性很强的生活哲学。袁了凡通过自身的经历来告诉世人如何改变命运,首先改变你的内心,任何事都要反省,而不是外求,通过修行改变,通过持续不断地做好事。如何改变命运作者提出了一下几个观点:

  一、立命之学

  通过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让自己的'信念和行为合乎情理。一定要积德,一定要对人宽容,一定要和气慈爱,一定要保养精神,多种善事,每天反思自己的行为。

  二、改过之法

  要有羞耻心,要有敬畏心,要有勇猛心。从改正过失开始,改变命运的第一步,就是把自己的过失改正过来,改过要趁早,觉悟要趁早。

  三、积善之法

  有利于别人是善,只利于自己是恶,有利于别人是出于公心,只利于自己是出于私心,想得到自己的利益就是私心,善不求回报是真善,做善事但是心里一点也不想着自己是在做善事,那么不论做什么善事,都会得到圆满。十种善事,第一,与人为善;第二,爱敬存心;第三,成人之美;第四,劝人为善;第五,救人危急;第六,兴建大利;第七,舍财作福;第八,护持正法;第九,敬重尊长;第十,爱惜物命

  四、谦德之效

  如果能够心存善念、严于律己,对天地鬼神敬重,对别人抱着谦逊的态度,那么,鬼神也会时时眷顾我们,我们才有受到福泽的根基。那些咄咄逼人的人,肯定难成大器,即使发达了也不会享受生活的乐趣和美好,谦虚使人进步,凡是抱着谦虚的态度,不但能让我们学到更多的东西,还能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读此书最大的感悟是,拜佛求神、算命、看八字,不如多行善事,多积德行,向外求,将自己的命运归功于神、佛、仙、明理,不如向内求,从自己做起,改变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快乐和方便。人生不过一场修行,通过修心创建良好的生活,有什么样的心和心态去为人处世,这辈子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反馈

  《了凡四训》读后感 5

  了凡四训不得了,启发很大,教人行善。

  其余的感触就不说,就单单说立命这件事。造命的权,固然在天;立命的权,仍是在我,只有我们肯努力去做善事,多积阴德,什么福不可求得呢?

  我接洽到了seo赚钱模式,发现破命之说跟seo赚钱的模式有着很大的类似性。

  seo呢,你首先选好你要做什么产品,什么词,这是第一步,定位。第二步就是去建网站,天天更新文章,外链做优化。等时光到了,取得了良好排名之后,实现盈利。

  而立命呢,你首先许下宿愿,许下命,这是第一步,立命。第二步就是每天去行善,多做善事,等功德积够了,你所盼望的命,天然可能实现。

  以了凡的观点,行善积德,是立命的方式。假如说,我们相信了凡所说,那项转变运气的,就去行善积德吧,还有一点要说的`是,我们这一辈的父母们大多都相信命运数理,他们初一十五拜神礼佛,愈甚者逢三六九都拜神礼佛。都是为了子女们积德。子女们这一辈大都相信无神论且不说,不积阴德也不说,就是千万不要总是去积恶,把父母们辛辛劳苦为你求来积来的善德都抵过掉了。

  我们家是逢三六九拜神的,我妈说过,在以前,你们小的时候,我只是初一十五有拜神明,但是当初,儿女们都出去外面了,我就开端逢三六九也拜神念心了。不外我妈也很愉快,由于还真的,有多事件都是心想事成的。

  我呢,我个人,从小到大,你们也晓得,我们这一辈是在新中国的无神论下长大的,从小就崇尚西方,不相信有鬼神之说。但是,越长大,我是越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听过了太多的事,不禁你不相信,而且,你会发明,年纪越大的人越信任这种货色。我是属于相信型的,然而与孔夫子一道的立场,敬而远之。

  同样那句话,如果你见过我所见过的,听过我说听过的,经历过我所阅历的,你就会批准我的观点。所以不要妄加批驳。

  《了凡四训》读后感 6

  时间过得真快,知道这本书已经有好几年了,是在20xx年看一本书水清老师推荐的。也是信仰的力量和吸引力法则引导我和这本书遇见吧。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觉得古人的书其实隐含着很多智慧。可以多看这些书,也也比那些流行的,热销的书籍有更多更本质的大智慧。

  今天和一个朋友聊天,说到应该顺势而为。然后,我是想去找以前20xx年三月份叫一个同学坚持,不要弃考。但是他认为已经迟了,现在开始复习是无用的,白费力气。因为20xx年扩招,是有很多可能的,但是他并没有领情,还是很冷漠地说,“关你什么事,又不是你的的'钱报名,浪费的又不是你的钱。”因为觉得自己又被伤害到,特别的深刻,那时候还截图在笔记上记录这次对话,告诫自己不要过多关心别人事。

  我在收藏夹里面并没有找到那次对话,却看到两年前看《了凡四训》这本书时做的笔记。

  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这一段确实应验成语讲的,“自求多福”。而且如理如法地求,决定每个人都求得到,这样才叫真理。真理没有说一个人做了有,另外一个人做了没有,这个就不叫真理。而关键在哪?坚定不移的意志。人假如常常换志向,那就很难达到。“君子立志长,小人常立志”,就很难达到。所以“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志于功名必得功名,志于富贵必得富贵。人有志,就像树有了根,立定这个志不改变,而且还不断地积功累德。

  《了凡四训》读后感 7

  人生在世,就要在修的问道方面有所成就,如果想做一个有益于世,顶天立地的人,就必然在立命,改过,积德和培养谦德四个方面下功夫。《了凡四训》里就强调了人的命运完全可以自己掌握,一生的成败完全取决于自身所作所为,正所谓其中的“命自我作,福自己求”。

  《了凡四训》虽然篇幅不多,但寓意内涵十分深刻,它结合了儒释道三家思想,展现出了真善美的中华传统文化。通过“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孝”四个篇章,论证了“种瓜得瓜,善有善报,积极进取,有愿皆成”之理。

  它平实而无虚华,深奥而不迷信,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说服力,流传至今。

  当我读完《了凡四训》后,也明白了许多道理,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幸福,说法,和做法都有些不正确。

  当我们到达一个层次,就会发现命运无时不刻地在注视着我们,监督的.我们,而我们却无法看见它,感受它的存在。但我们只要一心向善,行得正,坐得端,做得直,为自己积功累行,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满幸福。

  我们如果想要趋吉避凶,纳福而免祸,且不说行善,首先要能改正过错。改正过错,须发三心——耻心,畏心与勇心,具备了这三心,则有过即可改,正如春天的冰雪遇到了阳光,难道还要担心它不消散吗?“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奚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哉?”

  当我做到了改过,就要学会行善,而善图恶的区别就在于善是一心为别人着想,而恶事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

  现在,我们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看。家长打骂孩子,老师管教孩子,他们都是为了下一代好,是为别人的利益着想,所以是善!我们为了口腹之欲而杀害生擒时,都是在为自己着想,想满足口腹之欲,还要杀掉那些有灵性的动物,这不是恶吗?

  这些,就正所谓“由此观之,举头三尺,决有神明,趋吉避凶,断然自我。”

  现在社会这个大染缸是许多人迷失了方向,人们的妄想,欲望不仅没有被控制住,而且还在一天天膨胀!他们胡作妄为,还以为不会有报应,真是自欺欺人!人们要早日回头,千万不要等到恶报降临的才悔悟,到时候那真是欲哭无泪啊!

  《了凡四训》读后感 8

  《了凡四训》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

  立命之学,作者用讲故事的方式,讲了自己小时候被算命先生算命,算到作者一辈子的造化。这个观点我是不认同的,我一直对算命这个说法很反感。后来云谷禅师传授的改变自己命运的道理,就是多行善。行善无大小,只要有心,处处可行善。

  改过之法,要有羞耻心,敬畏心,勇猛心。真正能达到这样思想境界,如此彻底的人又有多少。许多人知道自己有过,往往抱着侥幸心理,或者想着这次做了,下次就不再做。或者知道有过,迟迟没有付诸行动。我想,只要觉察到自己有过,哪怕没有像作者说的那样勇猛彻底到位,只要每天每次改一点点也是好的。

  积善之方,指做善事的.各种方法方式。作者讲到了真善和假善之分。善的偏、正,半、满,大、小之分。真善和假善,有时很难区分。行善时需要对善事仔细考察分析,才能分辨。我回顾自己的助人,有些表面上是帮助他人,但结果反而是使他的结果更坏。常人很难分辨。以后做善事,多留一份心,多觉察。

  顺其自然地帮助别人,大概有十种:1、与人为善;2、爱敬存心;3、成人之美;4、劝人为善;5、救人危急;6、兴建大利;7、舍财作福;8、护持正法;9、敬重尊长;10、爱惜物命。

  其中与人为善,感触比较深。与我家先生相处十几年,受他最大的影响就是与人为善。认识他之前,我看到的别人,大多是怀疑,不信任,带着敌意。觉得别人都是不友善的。

  记得十年前的某天晚上,我们的汽车在路上被人追尾,对方司机是个满身酒味的五十多岁男人和他的妻子,我感觉自己的车无缘无故被人追尾,仗着得理对对方夫妻一通指责抱怨发脾气,而我的先生却是温和的教对方如何打保险公司电话,如何打交警电话等等一些安全注意事项,当时的我是不理解的。最后在交通事故处理完,对方妻子说:“看在你老公的份上,要怎么赔偿我们都会配合,如果是你,我们就不赔你。因为我先生的行为,让后续理赔的事情顺畅许多。我自惭形秽。

  谦德之效。谦虚使人进步。

  《了凡四训》读后感 9

我亲爱的孩子:

  从开始看《了凡四训》,我就在认真的思索,什么是该给你的真正正确的教育。今天我在看第二篇,“改过之法”,在心里也慢慢有了答案。

  人生很长,因为前路漫漫而未知。人生也很短,回望,过往皆为虚度。如何不虚度,又能让未知的路途尽量平坦,就要明白:厚者常获福,薄者常近祸。心底淳厚、待人厚道、知恩图报,如此行事必会远祸而近福。对人刻薄、心胸狭窄、斤斤计较、不知感恩,如此一来必会近祸而远福,损人害己。

  今天我要把自己向了凡先生学习的三点教给你。

  第一,知耻之心。要有羞耻心。有羞耻的学生,自然会在学习上力求上进。有羞耻心的.人,在社会中也会自觉维护自己的尊严,在道德上反省和自律。知耻能给人上进的力量、自我约束的力量。

  第二,敬畏之心。知道畏惧,就能唤醒自身的良知,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每一个人,对于父母、老师、长辈,都应该心存敬畏,言行举止礼貌恭敬。万物皆有感知,纵使我们在别人看不到地方,也要约束和管理自己的行为,不能做坏事,花草树木,风雪云雨都是坏事的见证者。

  第三,勇敢之心。一个人最大的勇敢,就是改正自己的过错。人不能改掉自己的过错,大多是因为拖沓、懒惰,畏惧艰难而退缩,所以必须勇敢发奋,有错误即刻改过,不能消极等待。

  如果在教室里捡到了东西,要尽量找到是谁丢失的,归还别人,或交给老师。不能占为己用,一针一线,不告而自用,即视为偷。心存羞耻,就会正确对待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这样的话小事。如果你能从内心对于成绩的好坏存在羞耻心,我相信你一定会认真去对待学习。

  花草鱼虫虽小,都是生命,对生命存有敬畏之心,你就不会随意去伤害任何的生命。对老师真正的敬畏体现在,对老师劳动成果的尊重,上课就应该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温暖的暖从三年级一直错到四年级,在学习上,从今天开始,努力做一个勇敢的勇士吧!一切的错字错题都是“纸老虎”,认真对待,勇敢地战胜懒惰的自己!

  给你写这封信的时候,我也反省了自己今天的过错。不应该在抱怨的坏情绪中度过,这个飘雪、诗意的下午,有很多事情在等着我去做,有很多道理在等着我去明白,我也应该对生活更勇敢。

  《了凡四训》读后感 10

  《了凡四训》是明朝时期袁了凡为教育后代子孙而留下的家训,原名《戒子文》,对于被后人所拍成的电影,我受益匪浅。了凡先生平生是个人尽皆知的大善人,做了许多善事,因此也颇受人们的尊敬。他教育我们,人的命数是有限的,应当多多行善积德。但对于极善极恶的人,命数却不能约束他们。因为极善的人,如果平生做过许多善事,那么他原本贫穷的命数就会因为善事的多少而有可能变得富贵长寿,相反,极恶的人如果平生做过许多恶事,即使他的命数是大富大贵也会因此变得一穷二白。所以,了凡先生便劝诫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即使你不相信命数,但多做好事也是人生中的一大亮点啊!了凡先生通过他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自己是可以改变命运的。他年轻时曾有位道长给他算了一卦,那道长所算的和他命运要经过的也都相符,道长曾说,他命里无子。但因为了凡先生积善太多,命数改变,了凡先生幸运的得下了一个儿子。他认为:命运分先天和后天,先天命运是上天注定的.,而后天命运则是由先天命运转化而来的。如果一个人行善积德,命运便会因他而改变,往好的方向转换;如果一个人作恶多端,命运便会因他而改变,往坏的方向转换。所以,命运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的,这句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而了凡先生则又做了补充,应竭力行善,竭力断恶。善也有大小善之分,虽说大小善都是积德,但也有大小功之分。相传有个县令,无意中被黑白无常错勾了魂,阎王便让牛头马面称他一生的功过,结果功大于过。县令感到奇怪,他平时并没有做很多好事啊。阎王说:“你曾阻止凡间皇帝动用百姓兴修水利,劳民伤财,虽未拦下,但你一念之间为所有老百姓着想,就是大功一件。”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大善有时可能只是一念之间,不一定非要做完上千百万的小善才叫大善。小善只为一人,而大善则为天下人。所以,我们也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也要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啊!看完这短短的视频,我原本浮躁的心也归于平静了,我由此领悟了很多,我也会努力,做一个行善积德的人。

  《了凡四训》读后感 11

  这两天在看一本书《了凡四训》,虽未读完,深有感触,受益良多。好的东西,想和身边亲近的朋友,同共受益。我建议两件事情,您如果愿意的话,可以试着去做一下。能做到的话,您可以尝试去坚持一下。能坚持一段时间,您可以尝试坚持下去,坚持更长的时间。如果您做到了,您的孩子也会受益匪浅,乃致终身。

  一是节约粮食。

  二是不吃有恩于人的动物,戒一种肉。比如狗肉、牛肉、羊肉。

  人的样样种种,都是从天地自然索取而来,而无一回报。谷物粮食乃天地自然,给予人得以生存的恩赐。我之浅见,珍惜粮食,就是我们可以做到的,对自然的回报。而对食物的浪费,其实是生活中最容易发生的小过失,但也是最容易改善的事情,一日三餐稍加留意,就可以让这种损耗福报的小过失,成为累积福德的善举。狗、牛、羊,戒一种肉。全素艰难,戒一种肉是易行、能行之善。 每一个生命都爱惜自己的生命,动物虽死,但被杀的怨恨不死,食其肉,如食其怨。食之愈多,身体内存在怨恨、毒素愈多,最终会使自身的健康受到损害。

  了凡先生自幼家贫,与寡母相依。少年时遇一老者为其算命,五十三岁终,无子。中年时遇一禅师,禅师说:只有平凡庸碌的人,才会被生命定数拘束而无法超越。极善之人,福德随其行善而日增。所以命数不定。极恶之人,原本可能有的福德反而随其行恶而曰趋折损,所以命数也不定。了凡先生之前的人生一一如老者所言,丝毫不差。听了禅师之语后,发愿做善事三千件,三千件完后,复又发愿三千件、一万件。如此力行向善,命运得改,安然度过五十三岁,并得一子。在六十九岁写下此书以警示儿子,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

  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如何趋吉避凶,让不好的事情远离自己,就是从身边的小善累积起来而获得的。这是就是我所得到的益处。午饭时让儿子吃完粒米,不剩丝毫。随后儿子上学了,便萌生此念,是不是应该劝告身边亲近的人,而写此信,如有冒犯请您谅解。

  《了凡四训》读后感 12

  跟着学生的早读,大声的读了两遍《了凡四训》,薄薄的一本书,大约几千字吧,内心也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化,由之前的不信、不认可,到现在越想越觉得非常有道理,国学经典,果然名不虚传!

  《了凡四训》这本书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做的家训,以此训诫它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从善。并且以他自己改造命运的经验现身说法,在早期验证了命数的准确性,到后来,进一步通晓了命数的由来,说明人们完全可以改造和掌握自己的命运,自求多福的道理。

  一直觉得“天命”是很神秘的东西,作为唯物主义者,不相信真的会有一种叫做“命”的东西,而且也不相信它的神奇,不相信所谓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在这本书中,袁了凡将自己一生的经历完完整整的写了出来,淳淳告诫儿子,我就是这样把命运给改了的,你按照我说的去做,你的命也就改了。这太震撼了!说的很简单,但是仔细一想,把“命”改了,这不是开玩笑吗?中国人的骨子里,始终存在一个观点: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也就是说袁了凡认为“命”是可以由自己来改变的,在天命面前,人们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命运,改变命运。

  既然袁了凡也谈到,命运是可以改变的,那么“命”一定是主观的哲学范畴,而不是客观的范畴,如果“命”是客观的,那一定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无论你喜欢它还是讨厌它,都是难以改变的,由此想来,尽管《了凡四训》中有很多看似神秘的东西,但是在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上,还是唯物主义的。

  袁了凡在告诫自己的孩子,多做善事,多积德,必有好命,做坏事,可能当时没有恶报,但是必然会殃及子孙后人,正如《易经》所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也如佛家所云;“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通过修己正身,多做善事,最终达到儒家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我们每天都在追名逐利,可是有没有仔细想想,我们应该拥有这些东西吗?我们有福吗?我们积功累行了吗?我们有容人之量吗?我们是不是心胸狭隘?是不是常妄言妄语呢?我们是不是没有羞耻之心呢?很惭愧,我们没有修福德,没有积功累行,没有容人之量,更是经常打压讽刺别人来抬高自己,妄言妄语数也数不清。既然如此,我们还整天奢求什么功名利禄呢?即使有功名利禄降临,我们“德能配位”吗?

  正如文中所言,要改过,我们要有三心,第一,要发耻心。第二,要发畏心。第三,要发勇心。“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然人之过,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有从心上改者;工夫不同,效验亦异”。

  读此书,领悟精华,改变命运,自求多福!它会给我们带来好运道,也会惠及子孙后代。

  《了凡四训》读后感 13

  近日,我阅读了《了凡四训》,如同聆听圣人教诲,收获甚大。

  《了凡四训》这本书,是明代袁黄(字坤仪,号了凡,江苏省吴江县人)所撰写的一部教育儿子的四篇家训,分为“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部分资料,集中概括总结了我国封建时代的道德伦理思想的精华,由于清代及民国初年的高僧贤德们的推崇、印行,在民间广泛流传,对我国民众的人生和道德实践发生了重要影响。

  “立命之学”中提到了改造命运的原理有两个方面,即,竭力行善和努力断恶。了凡先生由最初的宿命论转变为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命运,即在生活中不断的行善,而不作恶事,他的这种转变也正是信仰的转变,从信仰宿命论而改为信仰福善祸淫、命由我造的人生观。

  “改过之法”,就是不仅仅要用心为善,而且还要知非改过。了凡先生将改过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从事上改、从理上改和从心上改,并且论述了各自的利弊得失。从心上改,意思是说因为人们有不正当的思想才会发展成千万种过错,一个人如果能净化自己的`思想使自己的心灵不被腐朽思想玷污,自然就不会犯错误。这是了凡先生论述改过的最高境界。

  “积善之方”,即积善成德的方法,要改造命运不仅仅要改过,而且还要积善。在积善方面了凡先生划分了十条标准,即与人为善;爱敬存心;成人之美;劝人为善;救人危急;兴建大利;舍财作福;护持正法;敬重尊长;爱惜物命。如果能做到这几点,我们就能够具备这世间各种品德。

  “谦德之效”讲的是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本篇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谦虚获益”的普遍性,这个道理类似于我们平时所提倡的“满招损,谦受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通过知晓凡先生的经历,有两点我感触颇深:

  一、命运是能够改变的。自己的命运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自己努力,充满信心,完全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人若能待人厚道,处处为他人着想,此人必有后福;而一个人若对人刻薄,心胸狭窄,起心动念都为自己的利益,必将遭致灾祸,即使眼前有福报,福也会折损消亡。即佛门讲究的因果报应。佛教认为,宇宙的万事万物的生起,都是业力感召而成。因此,人的善恶报应都是由自己的业力所感召。“相由心生,境随心转”,因此,要培养善良之心,多行善事,这种光明正大的心念就会主导人的身心,邪恶的念头就无法乘虚而入了。要经常反省自己。当意识到不好的状况发生时,要立刻觉察到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过去。

  二、知非改过须具三心:一是知耻心,二是畏惧心,三是勇猛心。

  第一要发耻心。人能够知耻,就不会起妄心,动恶念。我们做人处事时刻要谨慎,要反省是否对得起父母的养育、组织的培养、亲人的期盼。

  第二要发畏心。要有敬畏之心。如果人没有畏心,又不知耻,什么样的坏事都会做出来。平时我们在工作、生活、处事中要敬畏党纪、国法和规章制度,这是铁规,须深知触碰各项规章制度高压线的后果严重,教训惨痛。

  第三要发勇心。有过当下就改,无须迟疑。发勇心改过就须痛下决心,决定没有犹豫,当机立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能改,善莫大焉。

  《了凡四训》读后感 14

  《了凡四训》第一篇,立命之学。”命由天做,福自己求”了凡先生的人生,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一生过的简单,却又快乐。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后,很坦然的向自己求福,最终得到了很好的福报。若不反躬内省,而途向外驰求,而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每个人的喜好,特长都不同,职业道路也不同,只要自己心中有成功的信念,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改正错的,发挥优势,最终会有好结果的,一个人要想成功,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我自认为自己身上还有很多浮躁的东西,要想改变命运,就要努力去改正!

  第二篇,改过之法。一个人如何才能改过,了凡先生告诉我们三个心:一、知耻心,当一个人有了知耻心,那么改过就不难了。二、发畏心,凡是作恶的人,大多没有畏心,最后一点,改过的勇心。勇于改正错误,战胜自己的勇猛之心。我们要改过,就要反省,反省自己身上还有那些不足,然后逐一改正,改变自己需要勇气和决心。

  第三篇,积善之方。做了好事,大家都知道的,叫做积阳德,做了好事别人都不知道的叫积阴德。《了凡四训》告诉我们如果你今天看到一个需要你帮助的人,你没有去帮助他,那么有一天,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会指望谁来帮助你呢?这就是一种恶性循环,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去做善事,不要担心自己的`力量太小,只要大家都这么做,那将产生巨大的能量!

  第四篇,谦德之效。“满招损,谦受益”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话语,我们小的时候,老师就叫我们要谦虚,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他说,“你们看秋天麦田里成熟的麦穗是不是都低着头的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它们腹中是沉甸甸的果实,而那些高高昂着头的麦穗全都是腹中空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要谦虚,真正的大师,都是谦虚的人,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低着头,多听取别人的批评指教,才能进步,才能成为正真的大师!

  我读了《了凡四训》两遍,只是粗略的知道了一些做人的道理,给自己制定一个计划!

  1,每天反省自己一天的过失,记在本子上,经常拿出来看。

  2,改掉自己急躁的脾气,凡事慢三拍,要发脾气时要告诉自己,忍住!

  3,就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别人,这样才能宽容。

  4,凡事都要想到两面性,全面的看待问题,保持平常心。

  5,力所能及的真心的去帮助别人。

  6,不断的补充知识,充实自己。

  《了凡四训》读后感 15

  《了凡四训》是我这么多年以来看到的最能打动我心灵的书籍,第一篇,立命之学。”命由天做,福自己求”。这么多年,从参加工作起我就珍惜自己的工作,很认真,也很努力,经历过生存的艰辛,也更懂得什么是生活。当我看到了凡先生的人生,就很羡慕他,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一生过的简单,却又快乐。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后,很坦然的向自己求福,最终得到了很好的福报。

  “若不反躬内省,而途向外驰求,而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每个人的喜好,特长都不同,职业道路也不同,只要自己心中有成功的信念,按照自己的方式去改正错的,发挥优势,最终会有好结果的,一个善人,自会有很好的人缘,那么很多人来帮助他,再加上他自身的努力,成功的可能性自会比别人大很多!对于自身而言,我自认为自己身上还有很多浮躁的东西,要想改造命运,就要努力去改正!

  第二篇改过之法。一个人如何才能改过,了凡先生告诉我们三个心:一,知耻心,当一个人有了知耻心,那么改过就不难了。二,发畏心,凡是作恶的人,大多没有畏心,他们不怕国家的法律,不畏惧社会的谴责,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前面两条是改过的前提,最后一点,改过的勇心。勇于改正错误,战胜自己的勇猛之心。我们要改过,就要反省,反省自己身上还有那些不足,然后逐一去改,这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要将一个人维持了几十年的习惯改变,这确实是需要勇气的,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如不是经历了大的.挫折和打击,人是不会轻易地改变自己的习惯的,习惯的养成,就是要靠重复,不断的重复,一点一滴的去改变,日积月累就会真正的改变。

  第三篇,积善之方。做了好事,大家都知道的,叫做积阳德,做了好事别人都不知道的叫积阴德。我如果你今天看到一个需要你帮助的人,你没有去帮助他,那么有一天,当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会指望谁来帮助你呢?这就是一种恶性循环,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去做善事,不要担心自己的力量太小,只要大家都这么做,那将产生巨大的能量!

  第四篇,谦德之效。“满招损,谦受益”我们常能看到这样的话语,我们小的时候,老师就叫我们要谦虚,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他说,“你们看秋天麦田里成熟的麦穗是不是都低着头的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它们腹中是沉甸甸的果实,而那些高高昂着头的麦穗全都是腹中空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要谦虚,凡是那些大师,都是谦虚的人,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低着头,多听取别人的批评指教,才能进步,才能成为正真的大师!

  我读了《了凡四训》,让我懂得古人家训的重要性,袁了凡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命运,我们现代年轻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想尽一切办法来克服困难,加倍努力工作,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命运。我们家长教会孩子改正自己不好习惯的方法,家长为榜样,通过家长成功方法,让孩子学习。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我们从现在每天做多一些善事,通过家长行为来影响孩子多做善事习惯。“满招损,谦受益”的重要性,让孩子怀着谦虚之心去学习做事做人。

  《了凡四训》读后感 16

  《了凡四训》致力于教會大家做为人而生在人世间的四种为人之道,即保身、改了、积善、谦德。

  读立命之学,要我想起那么好多个词:“天命所归”、“我命由我不由自主天”、“天作孽犹可违 咎由自取不能活”。说白了天神,我觉得不过是人的大脑产生的意识形态工作。从科学研究视角看来,待人接物是遵照的人们设置的规范和方式,并非天神。可是,吾辈皆等闲之辈,有时迫不得已以天神做为精神慰藉,倒也事出有因。

  立命之学跟我说不要相信哪些命里注定这类得话,了解自身要什么,了解自身该怎么做,只需是恰当的事儿,那就要搞好了,艰难险阻接受现实,即便 最终失败,也仅仅自己做的还不够,而不是天神相悖。

  修身养性之言,即要心无所恶,内心不可以有私心杂念,胜而不骄败而不馁,時刻维持一种宽容、平静的心理状态,一切保证无愧于心。

  读改了之法,什么是过,每一个人对过失的分辨规范不一样,因而要先知错就改方能改了,怎样知错就改改了,创作者告知我们要有耻心、畏心、勇心。

  有羞耻之心。知错就改人非圣贤,自古以来有成千上万事例,在我身边,做为我的老板或是一名女士,都能够虚心接受建议积极自我剖析,可是我那么low的一个小白,如何有脸没去追求进步的呢?三人行言必信行必果,要能经常见到他人的优势,耻于自身的不够,这般方能知错就改改了。

  有惧怕的心。仰首三尺有神灵,不必觉得自己做了错事没有人了解,人到做天在看,错而死不悔改必终食苦果。

  有勇敢之心。要敢于认错,要敢于纠正错误。我觉得能保证这一点确实很弥足珍贵,尤其是作为一个老总、一个高官、一个领导者。还记得小的时候看了一个故事,叙述一个日本餐馆,积极请顾客发表意见,随后纠正,渐渐地的这个店做生意越变越好。虽然这类事很广泛了,可是因为是不大的情况下印在脑海中里的,因此它产生了我对谦逊且敢于征求他人建议的初期了解。

  我觉得每一次改了全是一次提升自己,另外也是对自身心里功力的一次磨炼。一个人怎样可以有着开阔的胸襟,怎样有着一颗宽容的心,是必须持续磨炼的。上善若水无欲则刚,心若止水处事不惊,这种心里功力的无上人生境界,是必须一点点塑造。

  读积善之方,几行善举,必有善报,并不是没报时机未到。这儿讲了许多小故事,全是扬善事得善报的'。但是有一点觉得有一些怪怪的,小故事里许多全是上一辈累积广善,子孙后代辈获得善报。很有可能就是我的宗族观念不强,更希望是今世缘现在报。

  后边讲到针对善的分辨,什么叫真伪、端曲、阳阴、是是非非、偏正、半满、尺寸、难度系数,这种诸多必须渐渐地消化吸收。不难看出,不管看待人或是事,都不可以片面性和轻率。为人正直要不张扬,办事要慎重。

  读谦德之效,尤其喜欢下面这一段:

  古语云:“志于名利者,可得名利;志于荣华富贵者,可得荣华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顾念谦逊,尘尘便捷,当然打动乾坤,而惠及我来。

  人要有理想,另外要時刻维持谦逊的心态,一切多替人着想,自会获得鸿福庇护。殊不知,如今的社会,大家都是在生活不易而奔忙劳苦,说白了的理想,早就妥协于生活压力,乃至未曾还记得自身经历理想。

  ……忽然觉得有一些悲哀,确实很艳羡这些有理想的人,即便 艰难险阻即便 遍体鳞伤,至少以前给自己熬过。哇,不可以那么想下来,会抑郁症的,活著或是要潇洒一些。没有梦想又怎样,理想不清楚又怎样,做为孩子孝敬父母,做为小弟兄妹和谐,做为老公尊敬老婆,做为盆友互相帮助,做为职工敬业爱岗,做为中国公民爱国爱党,几行善举多广结善缘,时光不负情深,足已。

  细读了凡四训,觉得人的思想觉悟沒有最好是仅有高些。但是,许多地区都提及神鬼之说,我虽不相信但都不否认。权且把它作为一种精神支柱,用于标准自身的言谈举止,用于引导自身的待人接物,用于丰富多彩自身的内心深处。

  《了凡四训》读后感 17

  研读过《了凡四训》的朋友们都很清楚,它本是明朝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此来训诫他的儿子袁天启,认识命运的真相,明辨善恶的标准,改过迁善。据史料记载,袁了凡先生与佛教渊源甚深,且与当时著名高僧云谷禅师交情颇深。他在没有遇到云谷禅师前,只知道认命,任凭命运的安排,非常消极被动。之后,在与云谷禅师的交往中,他逐渐意识到“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一道理,并根据“立命之学”自强不息,改造命运,并教导后人以正确的处世做人之道,积善积德,实现人生的价值。

  《了凡四训》共分为四个部分:“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虽然文章篇幅短小,但是寓理深刻,内涵丰富,兼融儒道佛三家思想,体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深邃与浑厚。这本书虽然不是佛经,但很多高僧大德却把它当作佛经一样尊重。如在民国初年,印光大师对这本书极力提倡,他的弘化社先后印送这本书达百万册以上。细细品读《了凡四训》,我有如下感想。

  一、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也能够被创造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这是《了凡四训》中关于“立命之学”的直接诠释。何谓“立命”?即是指创造命运、改变命运,不为其所束缚、禁锢。我们的命运不是上天注定的,它始终掌握在我们的手中,我们才是命运的主人,命运是可以创造和改变的。了凡先生在少年时,遇到一位孔先生替他算命,算他一生的寿命到五十三岁,命中无子,当官的话可以做到县长。他每年拿国家多少待遇,考试第几名,都算得很准,了凡先生一对照,一点都没错,所以就深信不疑。既然一生的命都已定,所以心就定了,没有妄想。世间人追求功名、财富,而了凡先生没有这个念头,因为他晓得命里没有的,求也求不到,所以干脆就不想了。

  后来,他和云谷禅师在禅堂里,坐了三天三夜,没有打一个妄想。禅师很佩服他,说道:“你的功夫了不起,一般人做不到。”他回答说:“我的命被人算定了,打妄想也没有用。”云谷禅师听了哈哈大笑说:“我以为你是圣人,原来你还是个凡夫。”随后,云谷禅师的一番教导,使得他顿悟。于是,他立志改变自己的命运,不但考取了进士,而且还有了两个儿子,活到了74岁。

  现在呢,知识改变命运、机会改变命运的事情太多了,放牛郎能够成为政府高官,贫困户能成为百万富翁。这正如《了凡四训》所讲,“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贵者,必得富贵。人之有志,如树之有根,立定此志,须念念谦虚,尘尘方便,自然感动天地,而造福由我”。

  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发心去改,善莫大焉

  纵观古今中外历史,再伟大的人,再有声誉的人,也难免会犯错误。有些人,因为一点小错误,断送了性命;有的人,因为犯下错误,成为千古罪人。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是致命的,绝大多的过错是能够避免或是改过的。那么,如何去改呢?《了凡四训》中提到“改过之法”,即:第一,要发耻心;第二,要发畏心;第三,须发勇心。“具是三心,则有过斯改,如春冰遇日,何患不消乎?然人之过,有从事上改者,有从理上改者,有从心上改者;工夫不同,效验亦异。”即是说,如果能发这三心,就能去除弊病,找回自我,重新做人。

  “何谓从心而改?过有千端,惟心所造;吾心不动,过安从生?学者于好色,好名,好货,好怒,种种诸过,不必逐类寻求;但当一心为善,正念现前,邪念自然污染不上。如太阳当空,魍魉潜消,此精一之真传也。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奚必枝枝而伐,叶叶而摘哉?”《了凡四训》与佛经有着相似之处,目的皆在“与人为善”、“护善念”。那么,又应如何“护善念”呢?这就需要平定你的心,去掉“贪嗔痴慢疑”这“五毒”,不被名利富贵等物欲所动心,将坚定的正念、正信坚持下去。

  只要一心一意地发善心,做善事,正的念头出现在前,那么邪恶的念头,自然就污染不上我们的心灵。即便是有过错,有过失,只要发心发愿去用心改正,一样能回归自然,回归到我们最真实最善良的一面。

  三、虚心使人进步,谦虚是成功的助力器

  “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训诫一直成为世人的'座右铭。在《了凡四训》一书中,同样阐释了“谦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须使我存心制行,毫不得罪于天地鬼神,而虚心屈己,使天地鬼神,时时怜我,方有受福之基。彼气盈者,必非远器,纵发亦无受用。稍有识见之士,必不忍自狭其量,而自拒其福也,况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尤修业者所必不可少者也。”这是说,人若谦虚,神明相佑,人若骄满,神明相拒。

  如果说积善是自我的修行,专注于自身的话,那么,谦虚则是在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态度。试想,一个不知道谦虚的人,是多么鲁莽和无知啊!“无知者无畏”,不知谦虚的人肯定能捅出大漏子,后悔莫及。《易经》谦卦上说:天的道理,不论什么,凡是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亏损,而谦虚的就让他得到益处。地的道理,不论什么,凡是骄傲自满的,也要使他改变,不能让他永远满足;而谦虚的要使他滋润不枯,就像低的地方,流水经过,必定会充满了他的缺陷。鬼神的道理,凡是骄傲自满的,就要使他受害,谦虚的便使他受福。人的道理,都是厌恶骄傲自满的人,而喜欢谦虚的人。

  由此来看,不论是天、地、鬼、神,还是人,都应该注重谦虚的效用,不能熟视无睹,一味自满。因为谦虚,我们能放开心胸,接纳他人,赢得更多的机遇;因为谦虚,我们能反躬内省,及时发现弊病,极力改过,赢得新的生命;因为谦虚,我们能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获得更多的青睐和赏识,助力于成功。

  纵览《了凡四训》一书,才发觉它不仅包括待人接物的技巧,也有安身立命的方法,还有应对人生、处理情感、生活的策略,真不失为一本全面周到的佳作。相信各位朋友在反复品读《了凡四训》一书之后,定能走出生活与情感中的种种阴霾,并能发无上慈悲心,成为生活中的强者,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当一个通情达理的智者。

【《了凡四训》读后感】相关文章:

《了凡四训》读书笔记08-24

《了凡四训》心得体会04-01

《了凡四训》学习体会1500字08-10

《了凡四训》读后感08-24

《了凡四训》读后感1000字07-19

了凡四训读后感1000字08-07

《了凡四训》读后感(6篇)02-02

《了凡四训》读后感(精选20篇)06-24

了凡四训读后感(通用10篇)02-20

《了凡四训》读后感(集锦14篇)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