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观后感>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时间:2024-10-23 09:47:19 林惜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精选23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精选23篇)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1

  今天应学校要求观看了有关双减的家庭公开视频课,初步了解到什么是“双减”为什么要“双减”。正如张教授所言,家长应该是教育的终身的学习者和实践者,做家长从来都是一门大学问。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导,家庭的熏陶。陪伴是责任,教养是责任,以身作则是责任。履行父母的责任,就是对孩子人生负责。第一次听说国家立法出台了《家庭教育促进法》,把带娃教育由旧时期的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聆听两位教育专家深入浅出地解读,有一些顿悟:新时代的家长们不仅要依法带娃,还得科学带娃,帮助孩子树立理性的成才观,将其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即教育遵守的底线,一是为了健康,二是为了心理,三是为了人格。这也是家校协同教育的终极目标。

  薛教授明确地罗列了我们对家庭教育的误解,在大部分人看来,所谓的家庭教育,就应该是家长“教”孩子怎样。实际上,好的家庭教育不是家长的大包大揽式的包办代替,也不是花费巨额辅导费用砸在补课班上的经济支持,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家庭教育更多数的,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影响。家庭教育的本质是品格教育。

  学校顺应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孩子的课后负担,保护孩子的休息权,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陶行知说过,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两位教授进一步帮助我们了解到孩子学习的本质,以及家长如何更高效地培养孩子的各项品格,所谓知其源更要知其所以缘。学习回归课堂,孩子爱玩乐是天性,这就要求家长对孩子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进行有计划地引导和监督。孩子学习的意愿,学习的兴趣,自控能力,学习的`方法是制约孩子成绩的关键,这也就是孩子学习的本质。而这些方面绝大部分要归因到家庭教育当中。要让孩子有学习意愿,父母就应该打开孩子兴趣、好奇、梦想和自信的几扇大门,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只有孩子明白为什么要学习,有了学习意愿,有了学习兴趣,有了学习的成就感,再加上能够做到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基本上学习成绩就不会差。同进还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了解各种社会分工,多看一些名人传记,励志文章、电影、视频。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同时增加书籍的广度,以便开阔孩子的视野,认识更广阔的世界。可以的话,让孩子多体验体验生活。父母要想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好的教育,就要给孩子创造好的生活。家长也应带着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参与家庭事务分工,让孩子参与到日常家庭生活,从而对家庭产生责任感和归属感。

  家长唯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启蒙和引领孩子有意识地培养学习内驱力、情绪自控力、习惯自控力、学习竞争力以及学习抗逆力,这每一项能力,都需要每一位家长从零开始,付诸终身学习的行动力。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2

  关于家庭教育的学习让我真真切切感到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下面,我就从这次培训给我的感触来谈谈我的一些心得。

  一、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促进学生教育发展。

  先谈谈家庭教育的现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劳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在我们教学实践中不难发明,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A、“望子成龙”型。

  B、“重视分数”型。

  C、“顺其自然”型。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期望,经常用邻居同事朋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二、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惟独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访,全面指导家庭教育。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恒是他的后盾。在提高家长熟悉的基础上,采取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模范,找出差距,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经过两天的学习,让我觉得,对于家庭教育,我还有许多知识要学习,但是,从这两天的讲座中,我却学到了很多,我会将所学到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身为母亲的我,不仅在学校教育学生,回到家也同样教育自己的子女,我相信这次家庭教育专家培训的学习是几代人都享不尽的充电之旅。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3

  一年的教育双减,从最刚开始的茫然,无措,到现在的淡然处之,却还是带着几分焦虑。今天观看了教育部举办的第九期家庭教育公开课终于给了自己一点答案。

  平时工作相对忙,工作时间不太稳定,无奈之下,把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寄托学校跟校外辅导班。虽然孩子也一直很反感各种辅导班,但耐不住别输在起跑线的心理,也尝试让两个孩子参加过不少辅导班,兴趣班。但收获更多的是作为父母的体力上、精神上甚至经济上的累。

  随着教育部一声令下,辅导班都被取消了,各种文体兴趣班倒是还在甚至愈加发展壮大,只是已经初中生的他们也没有更多时间跟精力去再培养各种兴趣,除了曾经保留下来的那点兴趣外,也没有再添加兴趣班。时间跟孩子活动的安排成了一件头痛的事。

  慢慢地,与孩子一起找出一条大家比较能接受的方式:让孩子适当参与我们平时工作,参加的一些志愿者或者户外的活动;让孩子适当参与家庭家务劳动,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适当地参与假期发起的.学习共同体活动,由他们自己组织,或者家长帮忙联系组织,少部分家长作为后勤,孩子是活动主体;课后鼓励孩子多与同学联系,在安全情况下,多与同学互动参加适合他们的活动。只是如今,面对孩子的成绩,面对马上到来的中考,压力和焦虑随之而来。在与孩子和老师沟通中,深刻明白,只有家校结合,才可能让孩子发展得更好些。

  课本知识的学习,主要还是要依靠学校中老师们的教导,只是知识的掌握,尤其是知识的运用和日常行为能力的培养,社会习惯跟为人处世,需要利用课后时间,更需要家中父母及其他亲人的引导。

  双减,减掉的或许只是表面的“负担”,而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里,都多了“负担”,双方更好的结合,才能在这场“双减”战中,成长战中,取得共赢。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4

  今天看了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为成长做规划》,这堂课是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度专家、研究员孙云晓老师和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李文道老师讲的,两位老师的对孩子关于成长中的规划,以及讲解的案例和精彩分析让我感触深受!也深刻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就是孙云晓老师说的那种传统的机械化教育。把孩子当机器人,流水线的规划,我相信现在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家长,总想让孩子按照我们做家长的规划来做,所以就会出现听话的孩子表面上是言听计从,其实扼杀孩子内心真正的潜能与爱好,不听话的孩子会出现更严重的逆反心理,结局也一定是糟糕的!

  听到这里的时候,我的思绪一下就回到我女儿刚读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她回到家里对我说:“妈妈我要学画画”,当时因为刚刚生了二宝,根本没有时间去送她,所以我就拒绝了她,后来读三年级下册的时候,她非常坚定的对我说:“妈妈我就是要学画画,如果你不给我报名,我就用我的压岁钱自己去报名。”我当时很惊讶,也看出孩子是真的想学,喜欢学,所以我当时就给她报名了,后来她的画画老师对我说,孩子真喜欢画画,她刚来就比在这里有的学了几个月的.画的都好。就像李文道老师说的,家长的作用是起支持和帮助,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现在的家长喧宾夺主,父母做主导,孩子做配角,这是非常错误的,应该让孩子在探索中、非富多彩体验中找到自己的潜能优势,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引导支持孩子确定她自己的人生方向目标,孩子也会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目标自己主动奋斗。

  现在很多家庭教育都忙着抓孩子的学习,抓孩子的分数,参加一些辅导学习班一类的,把孩子的教育都寄托于学校教育,而实际上,孩子今后的学习发展决定于他(她)的习惯,当孩子养成了各种良好的习惯后,自然就等于收获了成功。虽然学校教育相当重要,但是家庭教育也不可忽视,毕竟孩子在家的时间也比较多的,正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我们做父母的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样?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这是我接下来要思考的也是为之努力去学习的,就像各位老师说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孩子没有潜能优势,没有兴趣爱好,只是缺失丰富多彩的体验。现在的社会瞬息万变,孩子对这个社会的变化,对新的事物的出现,往往比大人敏感,家长要多支持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打开他的视野,给他更多的体验机会,才能真正找到孩子的潜能优势。”每个家长心愿是一样的,都想帮助自己的孩子,那么就让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相信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相信美好未来一定是属于她们的!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5

  双减教育实施一周年之际,目前双减后的现状:

  1、作业基本能在校完成

  2、补课状况根本性的改变

  3、学生参加体育、文娱、兴趣爱好的时间增加了

  4、睡眠时间明显增加

  双减实施目的就是让教育回归本真。学校是教书育人之地,但需要家校协同育人,双减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创新人才,培养自我独立发展的学生,尊重每个孩子的特质,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双减后家庭教育的角色更加重要,孩子和家长的时间更长了,那陪伴的这个角色就非常之重要。怎样的陪伴才是有效的陪伴,这是我们每个家长都是要思考的问题。

  陪伴最重要的就是要走进孩子的内心,让孩子敞开心扉,快乐沟通,相互理解。多方位的陪伴包括学习,劳动,运动,旅游,参加公益性活动,做有意义的事情等等。怎样做到高效的`陪伴?以下是我的个人想法:

  第一、让孩子有归属感。家长要和孩子建立健康亲密的亲子关系,不否定打击孩子,多关注他的情绪,尊重他的感受,同时,还要给予孩子更高的,高质量的陪伴。

  第二、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只有这样,孩子才有足够的勇气敢于去做,也只有敢于做才能唤醒内心的力量。因此,我们家长需要让孩子拥有自信和内心的满足。

  第三、提升孩子的自主力,自主力体现在家长需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做主。独立完成任务,以此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双减的目的不是让孩子家长双双躺平,而是让教育和学习回归本质,唤醒孩子的内驱力。所以,家长只有让孩子从肯学变成爱学才能真正把孩子的优势发挥出来,才能脱颖而出。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6

  在观看完《家庭教育公开课》——“双减”之后家庭教育的所思所为节目之后,感受非常多。两位专家谈到的很多方面的内容,也是每一位家长能亲身感受到的。

  在“双减”政策后,我们能感受到的是孩子的作业都能在学校内可以完成,教育的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商业化(补习班、培训班)在不断的减少,孩子有了更多自主时间去参加体育和艺术等活动,不仅锻炼了身体,同时也陶冶了情操,另外孩子有了更多睡眠时间,来保证白天的学习生活。在“双减”政策后,学校更多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更多注重孩子的`“五育”目标的培养,大力强化家校协同育人。

  “双减”政策是国之大计,家之大业,更是家长素质和孩子能力的双重比拼。让我们做一个有担当的家长,在学校的共同努力下,为孩子们成就更美好的明天!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仔细聆听完公开课后,对我感触最深的是以后孩子的努力方向,不止课堂之内的卷面分数,还有课堂之外活色生香的现实分数。双减后的教育需要多元评估,包括孩子的体能、特长、审美、心理健康、动手能力等等方面。正如教育公开课两位专家所倡导的那样:家长要积极充当孩子的心理营养师、学习引领师、人生指导师、习惯监督师、兴趣合伙人,要将视野拓宽到课堂之外,陪他阅读丰富内心,陪他运动强健体魄,带他看展培养审美,带他旅游见世面,带他体验各行各业了解生活百态。多元化的培养,才能收获各方面能力都不错的孩子。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7

  认真观看了家庭教育公开课—《“双减”之后家庭教育的所思所为》让我感受颇深。

  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双减政策,最大的核心是教育提质增效,让教育回归本真,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同时家庭教育时间更充裕,父母在子女教育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双减”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要大力强化家校协同育人。作为一名家长,一定要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克服焦虑情绪,不能一味地催促孩子学习,希望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而是要让孩子多方面发展,有自由探索的空间。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潜质,我们要做的是认识并且尊重孩子独一无二的天性和多元化的发展,让孩子成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少年。

  当家长也是一门学问,孩子在成长,家长也在成长。希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和孩子共同成长,彼此适应、彼此融合、共同进步。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观看了家庭教育公开课——“双减”之后家庭教育的所思所为后,首先真切感受到了政府、社会、学校,对教育改革的深思与举措,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深切之爱。

  非常认同课中张教授所说的“要守住教育的三条底线”——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人格健康。这三条底线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来守护,这也是“双减”政策的长远意义,让教育回归常态化的本真状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家长要尽快从对“双减”政策的焦虑中醒悟过来,思索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积极配合学校,配合政府关爱好我们的孩子。家长们要深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昂贵的补习班和学区房替代不了的,解决问题最关键的因素是家长对孩子的用心和耐心、默默地陪伴、给予他们最大的支持与鼓励,可能是他们最需要的。缓解教育焦虑我们可以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去换位思考;缓解焦虑我们需要放弃原本秉持的完美条件和固定目标去框固孩子;缓解焦虑需要我们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家庭的和谐,家长的自律,民主的作风,这样才能为孩子提供最大的助力。令人欣慰的是“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变化—笑容多了、长高了、睡饱了、学习多样化了。孩子们正在健康的全面的蓬勃成长。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8

  (一)首先是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的和睦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人之间的相亲相爱会让孩子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爱,爱别人和爱自我。如果短少家庭的关爱,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自私。看到过许多的案例,孩子的堕落,麻木等等问题,都是因为家庭短少爱,试想一个孩子连自己的父母和家人都不爱,她还会去关心体贴陌生人吗?我就深受其害,从小我父母感情反面,经常吵架,使得我缺乏安全感,甚至有时候都不敢回家,所以从记事起,我的性格就比力冷,遇事都是一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心态。我身边的人都认为我很难接触,直到我25岁结婚以后,才慢慢的有所改善。所以,必须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让孩子快乐无忧的健康成长。在这一点上,我对孩子的引导略见成效,记得我女儿4岁上幼儿园时,就知道帮助老师安慰哭闹想家长的小朋友;上小学后,同班同学生病不能去上学,放学后,她自动去通报家庭作业;去年升初一后,她又自动帮助胆小不敢说话的同学,找班主任解决问题,得到老师的一致好评。

  (二)父母要以身作则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会在不经意间给孩子巨大的影响。父母在要求孩子学会自律,不要总是玩手机的时候,能够想想自我是不是这样做到了呢?现在很多家长回家后,坐下来就是玩手机,一家人很少沟通,甚至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吵,让孩子看电视或者电脑,让他自己随便玩,慢慢的孩子放学回家后,匆匆忙忙的写完作业,就开始畅游游戏中了,更严重的是一旦孩子上瘾了,就开始走上了撒谎,逃学的不归路,等你在想管教时,已经太晚了。所以趁孩子还能纠正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必须要谨言慎行,对自我的一言一行都要三思而行。

  (三)奖罚有度,实事求是,孩子发脾气冷处理

  孩子做对了,我们要用心的夸奖,孩子做错了,我们也要及时的纠正,奖励和惩罚都要有度,适可而止。虽然此刻教育专家都提倡多称赞,多赞美孩子,但是我觉得还要分什么事情,因为我这是有切身体会的。在我女儿刚上幼儿园研究写字的时候,一张纸写了半篇,我觉得孩子刚会写字,写的不错,就表扬她写的工整清楚,当时没有告诉她要把每张纸都要写满,从小不要浪费东西,以至于后来看她的练习本,几乎没有一篇是写满的,后来上小学后,这种状况才慢慢改正过来。这让我想到,如果在她第一次写的时候,我就给她纠正,后来也不至于在出现这种这种状况了。所以我坚持家长在称赞孩子方面,还是要实事求是的,因为一个习惯一旦养成了,改正是很难的。当然批评孩子就更要有度,如果批评过度,甚至打孩子,慢慢的孩子就会变的叛逆。由于我的脾气比较急,说话语气比较重,有时急眼了还会对孩子动手。我女儿10岁以前基本上是批评教育为主,后来慢慢发现她不如别的孩子活泼,回家很少和我们沟通,甚至在三年级时,她班主任反映,孩子都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让我一度感到后悔,后悔不该对孩子要求过于严厉,后悔自己的教育方式过于偏激。从此以后,我克制自己不管在多么生气的情况下,都要想到我这样说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改变自己的观念,当孩子做错的时候坚持以道理说服,而且就事说事,不能翻以前旧账,最重要的是我们说的话,要让孩子听懂听进去,而不是空泛的讲大道理。而且,在孩子任性发脾气的时候,你说任何道理她都听不进去的,所以我的做法就是冷处理,让孩子在自己的屋里冷静,我们要再旁边冷眼旁观,看她的反应,等孩子觉得闹也没有意思,冷静下来的时候,我在去跟她讲道理,这样反而更能让她理解。

  (四)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首先我们要先学会尊重孩子。有人会说,这么小的孩子能有什么意见,其实否则,虽然孩子小,她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她也有独立的思想,我们更要尊重她。记得女儿2岁的时候吧,有邻人的小朋友过来和她一同玩,看到别的小孩哭着和她要玩具的时候,我不假思索的把女儿玩具拿过来,给别的小孩,后来她就养成了抱着玩具不撒手的习惯,纵然睡觉一拿下来就哭,我想那时候,我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损伤了她的自尊,我对她的不尊重,造成了严峻的后果。逐渐的我学会了,做事要看孩子自己的意思,不能强加大人的意愿。在以后的生活中,岂论是生活用品还是研究材料,我都会提前和孩子沟通好,就是去年上初中择校的问题,都是她自己决定的。让她慢慢学会有主见,能独立,从而更好的适应各种环境。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9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希望,今天的幼苗就是明天的参天大树,因此每对父母都会在孩子成长历程中用爱心、责任心给予关心指导。但是尽管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共有的希望,但并不一定都能够如愿以偿。家庭教育实际上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育水平。刚刚听了陈教授的报告,感觉有很多收获。在座的老师也都是教育专家,你们关于教育的理论以及教育的实践都比我丰富得多,生动得多。我深知在孩子教育方面,我也就是小学生水平,但我很愿意在专家面前谈谈有关孩子教育的感受,希望得到你们的批评指正。

  一、创造温馨环境

  (一)达成教育共识。尽管我和她爸爸事情很忙,但是我们对教育都很重视。我们购买或借阅过有关教育的书籍,在一同交流对教育的熟悉。当呈现教育上的分歧后,我们能坐下来坦诚交谈,直抵达成共识,这样使得我们对孩子的言行都有较为一致的看法,对她的缺乏有近似的解决办法,不至于今天告诉她这样做,明天告诉她那样做,让她莫衷一是。

  (二)营造研究氛围。知识改变命运,这是一条真理。活到我学到老,也是我的座右铭。在我家,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爸爸妈妈和孩子都在灯下看书研究。女儿很小的时候,看到我们在研究,她也就很习惯地捧一本书,小的时候她就缠着我读给她听,后来我就鼓励她自己阅读。慢慢地,她的读书习惯就养成了,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因为我经常让她读些散文诗歌,她有时还会写出一些小诗歌,充满童趣。我和她爸爸会细心地帮她收集起来,有时静下来与她一起重温她写出来的小文章,彼此都感觉是一种享受。现在每天午饭后,她都会静静地坐在那儿,读自己感兴趣的书。

  二、造就良好习惯

  有一条谚语说:行为培养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但培养孩子的习惯,不可能通过简单的一通批评或在训斥就能实现,必须要从孩子的.行为入手,引导孩把决心、口号落实到行动上。

  (一)鼓励少说多做。经常教育孩子应把空想、说空话的工夫用在实事上,告诉她一次行动抵得上一打纲领,一次行动的价值要超过一百句口号,一千次决计。

  (二)注重循序渐进。比如:培养孩子背英语单词的习惯,一开始只能要求背2~3个,以后习惯养成后,可以慢慢增加量。女儿4周岁就开始学钢琴,前2年都是我陪着学,但我工作越来越忙,经常不能陪她,于是她渐渐放松了研究。我想,必须培养她独立学琴,否则极有可能半途而废。我把独立看谱、练琴的想法与她以及钢琴老师进行了沟通。一开始,可想而知,回课的质量非常差,不是节奏不对,就是乐谱看错,但我没有慌张,她愿意自己练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我和钢琴老师不断鼓励她,并且有意识地放慢教学速度,使她渐渐适应了自己联琴。半年之后,我们已经把教育速度提高到原有的水平。从此,她进步非常快,而且在烦恼的时候她会用弹琴去放松心情、舒缓情绪。我偶尔也会站在她旁边听她练琴,但已经是带着欣赏的心情去听琴,再不用愁没有陪练时间而内疚万分了。现在我开始动员她写日记,也不是每天都要求她写,而是告诉她把每天感兴趣的事情写下来,长短不限,她坚持得也不错。

  三、勤于沟通,多加鼓励

  (一)平等沟通。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也不会有孩子去拒绝父母宽广的胸怀和炽热的爱心。女儿上幼儿园大班、稍微懂事时,我就告诉她:“你和妈妈是平等的,我不会骂你,更不会打你,但你必须把你遇到的或是高兴、或是委屈事情统统告诉妈妈,这样就等于妈妈陪着你又长大一次,我会很开心的!”的确,我非常乐意与她谈天,我会把我对事情的看法尽量用她能听懂的方式告诉她,与她无所不及的交流使我们之间的感情更加亲密,她也就非常愿意听我的评价,很能听得进去我们的观点。

  (二)真诚鼓励。我深: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善于发现她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看着她一点点进步,鼓励她、耐心引导她,并用语言和实际行动支持她,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尤其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是简单呵斥或冷言冷语,而是耐心开导,积极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得一天晚上,我和她爸爸还没有回家,她给爸爸打电话,言语中透露出情绪不高,似乎有心事。我们赶回家后,耐心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原来她今天数学考试没考好,只考了92.5分,她看着我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说朱老师发下试卷后,自己简直不敢相这就是自己的成绩。我一方面暗自为女儿有强烈上进心感到欣慰,另一方面,我认真看过试卷,与她一起总结分数低的原因,不仅有粗心的因素,也有她本身没有理解题意的因素,她同意了我的看法,接着针对她理解错误的地方给她进行了讲解,最后,我告诉她:分数不能代表全部,最重要的是深刻理解题意和解题方法,考试是一次检验,问题总是提前暴露出来好,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人才能不断进步,我带着轻松的语气让她慢慢恢复了快乐与活泼,事后,她认真对我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认为,如果我当时皱紧眉头,严厉批评她,可能会让她更难过,而且会暂时怀疑自己。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10

  教育部关工委主办的“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开播了。一经播出,在学校和家长中引起了极高的观看和学习热潮。班级群、朋友圈里,家长们纷纷转发了公开课并围绕“家校共育 立德树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下面,谈谈我的一些观后感。

  一、家庭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于为孩子的生命健康成长提供有效正能量

  父母榜样的力量: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传递正能量。孩子是复印件,父母就是原件。在孩子面前树立好的形象,养成好的习惯,营造好的家庭氛围。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父母们的生活工作都离不开手机电脑,但回到家中我们应该放下手机,远离电脑,陪着孩子或与孩子一起阅读。或者带着孩子到室外,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关爱大自然。告诉他们自然界中花草鱼虫都有自己的生命。去善待每一个生命。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二、小学生阶段生命教育┌镏儿童认识生活的内容、感受生活的乐趣

  每一个生命来到世界特别不容易,每一个生命来到世界其实就是一个奇迹。我们要呵护每一个生命奇迹,呵护自己,爱护自己。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也要呵护别人,关心和帮助他人。当别人受到伤害,看到别人痛苦时要萌生恻隐之心。不要去伤害别人,与人相处要友善。当别人需要帮助时,要主动帮助他人。在帮助的过程中,享受助人为乐的快乐,这就是生活的快乐。

  三、生命教育是从根本上给予孩子生命健康成长的`力量

  认识自己生命与周围人生命的关系。爸爸妈妈养育孩子,爸爸妈妈对孩子有养育之恩。老师教导学生,老师对学生有教导之恩。所以,在家尊重长辈,在校尊敬老师。学会感恩,感恩生命,感恩生活。认识生命历程和人生的辛酸苦辣、进退取舍。每个人都会生老病死,要正视死亡。为了少生病,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多进行体育锻炼,在任何疾病面前最好的良药是强大的免疫力。人生中要做出很多次选择,懂得进退取舍,走好人生之路。

  四、扮演好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对儿童进行生命教育中的角色

  家长首先是家庭的操持者。要有生活能力。过好日子 用心对待孩子和家庭,传递给孩子积极乐观的生活观。其次是家庭的设计师。把家里布置得有条理,有品位,很温馨。要让生活有仪式感。在假日或者家人生日时,大家坐在一起聚餐,让家庭生活充满格调。再次,家长是家庭的游戏王,爸爸带着孩子玩游戏,妈妈陪着孩子讲故事。让家庭充满生机和活力。父母要培养自己的兴趣。最后,家长还是家庭的哲学家,要做智慧型的家长,家庭遇到挫折和难关时,迎难而上,给孩子传递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家庭可以营造出“共时美”,让孩子将来无论走多远,心里始终牵挂着。无论何时,只要想起来就是温暖的。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想回家,且可以回到家的港湾,爱的港湾。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11

  每位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对于教育孩子,我也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注重多培养孩子对事情的兴趣,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维护孩子积极向上的上进心。

  一是注重多培养孩子对事情的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在孩子开始写话训练和写简单的小作文时,他感觉是个难点。于是我结合老师布置的作业,分人物描写、参观游玩等不同题材,逐步引导孩子第一段要写清时间、人物、地点,中间一段写过程,最后一段写启迪和感想。这样孩子慢慢地不断练习,对写作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作文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也有所提高,这对她每门功课也起到很好的帮助。

  二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我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养成好的习惯就好比往银行里存钱,你一辈子都会享用它的`利息;而坏的习惯犹如从人生的银行里贷款,一辈子都要为之还债。刚开始孩子对写作业不是很认真,总是不积极完成作业,我就会陪在孩子旁边和她一起看书学习,给她做榜样,慢慢让她养成学习的兴趣,养成独立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三是维护积极向上的进取心。

  我相信态度决定一切。我常常告诉孩子,只要自己努力了,即使没有成功也无怨无悔。在学习上,要向成绩优秀的同学看齐,不断进步,人人都知道世界上峰是珠穆朗玛峰,而知道世界上第二高峰的人寥寥无几,屈居第二就等于默默无闻。孩子心中一个学习有追赶的目标,不管结果怎样,但心里是坦然的,因为自己努力了。

  有人说:中国父母是不经过培训就可以上岗的职业,所以,我们中国人在对教育子女问题上,一定要多学习、勤反思、常改进。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也在成长,我们也会收获到过程中的充实和快乐!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12

  作为家长普遍都认为自己最关心自己的孩子,都会说:只要孩子将来能幸福,我们愿意付出一切!为了孩子吃再多苦也值。甚至大多数家长把孩子的未来当成自己梦想的延续。

  但是我却无意间发觉,家长们似乎忽视了一个问题:参与孩子的成长,你专业吗?你能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做到?我们不是专家,这是肯定的。实际上,我们的孩子已经很优秀了,而且一直在努力,他们需要的是我们的助力、需要正能量的助力! 既然我们缺少专业知识,能力不够,必然要研究。对于“家长驻校”,本来我也不觉得参与其中会起什么大的作用,甚至我的初衷仅仅是想帮老师凑个数,如果知道班里有别的家长能去,我还不一定会参加这个活动。但是就在踏进校园一刹那,我猛然察觉,来就对了。

  这里是属于孩子成长的环境,是他们将要在这里走过四年的摇篮,这里将会为我的孩子你的孩子修枝剪叶,为他们成为栋梁之材输送供应无限的正能量,虽然这所学校是农村的、不太大。

  学校不太大,却足以孩子们上课研究文化知识,开阔心胸;课后奔跑呐喊,放飞自我。学校不太大,但干净利落,窗明几净,绿植丰富。

  学校不太大,但教室内外地面净亮,教学设施合理摆放。多处设置了厕所够方便,厕所无味够卫生,够洁净。

  学校不太大,但餐厅内食物丰富,营养刚刚好。操场是塑胶的,安全环保档次高。精神文化、物质基础都较全面。

  学校不太大,但所有任课老师积极教学的态度我看在眼里。班主任、级部主任一门心思为我们的孩子跑前忙后不遗余力。今天,王校长也在百忙中与驻校家长互动。为大家补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王校长讲的两个主题至今犹在脑海里思悟:第一、学生的.合作不是智商的合作而是家庭环境与家长教育理念的合作。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确实是我们农村家长需要恶补的一堂课。第二、不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是让孩子不要站错跑道。肯定要让孩子站在他有拿手的那条跑道上。离开学校,深入的话语的始终在耳边。但愿所有家长参与到“家长驻校”活动中来!来了你才干体会执教者们的初心,来了你才干体验学校为孩子们研究放置的细致入微:包括忙而不乱的早自习,课堂上教师们体贴入微的循循善诱,课间操还在背单词,午饭后讲讲卫生,10分钟练练字这一切的一切。学校不太大,放置合理紧凑就等你来提建议。学校不太大,在讲台显眼位置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国家价值目标“强盛、民主、文化、和谐”,社会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小我价值目标“爱国、敬业、诚、友善”。班级综合放置也是渺小到有表可查,列位家长都有机会来点赞。学校不太大,我想呈目前您面前!非常荣幸参加“家长驻校”活动!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13

  我们初为父母时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了,已经可以通过搜索找到相关的知识去学习如何成为合格的父母,但是看的多了,感觉那都是说别人家的孩子,运用到自己孩子身上的时候好像不太管用,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特性,不能照着教科书去教,只能去发掘他的特性。这么多年关于教育孩子也多少有点自己的小小体会:

  关于学习: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时学习,按时睡觉。

  其实从一年级开始,我们给孩子的规定就是回家先写作业,写完以后想干嘛就干嘛。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现在,从没拖沓过。哪怕是寒暑假也是有计划的每天做一些作业,然后再玩。

  完成作业他就可以做他想做的事情,玩玩具,看书,但是到睡觉的时间一定要按时的睡觉。不会让他拖得很晚。我们从来不限制他去做什么,但是会告诉他凡事有度,你遵守了家长的'约定,那家长也会遵守与你的约定。

  关于读书:

  孩子从小喜欢读书,什么书都看,从看带拼音带插图的童话漫画书,到后来比砖头还厚的史书,都能看的津津有味。他看书的时候,我们也是在旁边一起,都尽量避免使用电子产品。家长以身作则了,孩子也会跟着做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书里的内容有更多的了解,还是就会问更多的问题,我们也会跟他一起去寻找答案,而不是单纯的一句不知道就敷衍过去。

  其实,孩子成长过程中,我更多的是以朋友的身份来跟他相处,什么事情都会征求他的意见,也鼓励他提出自己的想法,对他提出的问题也是很认真去考虑回答。尽量多去鼓励尊重孩子,给他灌输自信的理念。

  现在的孩子接触网络信息多,思想也比较活跃,我们家长应该尽可能多的去关心,理解孩子,有的时候陪伴比其他都重要。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14

  独生子女时代,家庭中的孩子地位显得突兀,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如果过分溺爱孩子,妨碍孩子的独立行为,往往会培养出自私自利、刁蛮任性、好逸恶劳的人,因此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明确几点:

  1、家庭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不打不成才”是以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不二窍门,打骂教育在新时代已经不再适应,而且还有可能触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所以,家长要经常学习,了解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同时要多多和孩子进行沟通,掌握不同时期孩子们的心理动向,从而寻找更好的方法来处理教育孩子的问题。

  2、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协作。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了教育的基本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占据了孩子的整个生活。学校教育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生理或心理特点,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统一性、和系统性,它有利于孩子系统的掌握知识,层次是递进的、有规律的。

  家庭教育具有实用性,多样性和补充性的特点,教育方式也灵活多样。

  社会教育具有引导和警醒作用。三者的有机统一,才会培养出健康的人格,无论哪一方面出现空白或短板,对孩子的.人生来说都是一种教育缺陷。因此,三者之间要紧密合作,实现教育的协调性和贯通性。

  3、言传身教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对待同样一件事的两种不同方式会给孩子两种不同的教育。举个例子:下午家长从学校接回孩子,发现孩子脸上有轻微的划痕,问“是小朋友抓的?”,答“是”。这时候火爆的家长可能会大发雷霆,甚至反问“你为什么不打他”。而有素养的家长往往会引导孩子,分析打架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对的做法要肯定和表扬,错误的做法要指正和批评。前种家庭教育肯定是不行的,干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家长必须重视榜样的作用,从小事做起,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和教育孩子:你孝敬老人,子女才会孝敬你。你面对困难时充满自信,子女才能面对挫折不断追求。

  4、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的熏陶、引导,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家庭中不和谐的因素往往会影响子女的心理,只会让他们产生仇恨、叛逆心理,逐渐偏离正确的人生航线。而子女的教育问题又会影响家庭,从而形成家庭发展的恶性循环。

  5、俯身倾听孩子的心声。

  父母教育孩子尊重长辈,但是父母是否想过也要尊重孩子,孩子虽小,但也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需要有自己的倾述对象,父母再忙,也要拿出一点时间与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分享他们的欢乐,解除他们的烦恼。适时加以引导。哪怕再忙的父母,每天也应该简单地问孩子几句:“今天在校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有哪些进步?”短短的几个问题,会让孩子体会到家长的关心,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赢得孩子的信任,才能更好的去掌握孩子的心理动向,及早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小学时期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只有父母加强学习,与时俱进,重视家庭教育才能造就出优秀的人才。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15

  听了专家的讲座,受益匪浅。周老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家长传授了孩子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的事项及教育方法,让我感慨颇深,深刻领悟到了言传身教,一朝为父母,终身为老师,家长所承载的责任与重要意义。教育的要害就在于养成好习惯与孩子更好的沟通增加阅读方法等几个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中都在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家庭的和睦浓郁的亲情氛围等都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客观条件。从小让就孩子树立独立的人格,其次就是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孩子虽然很小,但却有着强烈地自尊心,大人的言行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特殊是当着外人的面不留情面的指责或是埋怨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伤害。通过收听这次讲座,还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必要的,它应该体此刻生活的细节中。要有好的习惯,首先要让孩子在思维上习惯,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不能管太死,否则精神上就会有叛逆,我们就要从孩子小时候起,从小事做起,仔细观察,及时发明孩子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加以纠正和引导;对孩子生活中好的行为赋予肯定和激励,使之成为习惯,让孩子在好习惯的陪伴下学习生活。

  二做好与孩子的沟通。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要注重讲究科学方法:首先要善于倾听。惟独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干有针对性地赋予孩子关怀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轻易。孩子向您诉说快乐的事,您应该表示快乐;孩子向您诉说不快乐的事,您应该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当孩子向您诉说您不感爱好的话题,您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您关注他的谈话内容。这样,不仅使孩子更乐意向您倾诉,也可以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家长要学会和孩子做朋友。家长假如总是高高在上,就很难和孩子交知心朋友,也就谈不上真正的沟通。这就要求家长和孩子谈话时,要以孩子的心态和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进行。再者要有耐心。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年龄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假如过于急躁,沟通就会成为泡影。

  三,要培养孩子大量的阅读。读书是开阔孩子的视野,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所以首先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浓厚的.阅读氛围。使阅读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让孩子认为阅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所以,在家里,天天晚上总是会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去看书,不管是何种书籍,给他带一个头,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慢慢地,孩子也就喜爱了上阅读,阅读不仅成了一种生活习惯,而且它也成了我们的良师益友。

  通过聆听这次讲座,使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深刻领会到了教育孩子这个大课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在孩子性格上的培养,做的很不到位,在家里,操纵孩子的行为,每做一件事都要经过我的同意或认可才敢放心去做,严重地阻了他思维的想象力。再者就是脾气的急躁,因为脾气的急躁没有足够的耐心,不仅一次又一次对孩子恶言相向,更甚是动手打他,当看到孩子那双无助委屈的眼神时,才回过神来,他也只是,仅仅只是一个孩子。专家说得真好:一朝为父母,终身为老师,所以,从此刻起,从自身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让孩子有着独立的人格,有着一个良好的习惯,与孩子公平地交流,让他快乐健康的成长,让他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16

  看了家校共育平台里面的专家讲座,感触颇多,相大多数的家长都跟我一样,平时只注重孩子的研究,不要说家务劳动,就连孩子自己的个人卫生都基本是父母包办了,很多家长都有“研究至上,生活习惯培养无所谓”的观点,看了讲座才知道,把研究习惯和生活习惯割裂开来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一个生活上毛毛糙糙的人,研究上很难不马虎;一个生活懒散的人,研究上也不会勤奋。

  现在孩子们的劳动习惯,的确让人汗颜,生活环境舒适,家长对家务活大包大揽,就连最基本的扫地、擦桌子、分碗、分筷子等基本的家务劳动都不主动去做,有时候还要在家长的“利诱”下才象征性的去做这些基本的劳动,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娇气、懒惰的不良习惯。家长总会习惯的认为现在孩子还小,树大自然直,觉得孩子大了就会自觉帮忙,到最后才发现孩子越大越不懂事,理解不了父母的`辛苦。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不但应当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敬和热爱,它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而家务劳动是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的方式,在家务劳动中才能让孩子对劳动尊敬和热爱,让孩子在劳动中体验自己的感受,让他看到自己的价值。

  俗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让孩子参加适当的家务劳动,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家里的地位,而不纯粹是研究的机器,这也是锻炼孩子的一个方面。

  那么,家长怎么培养孩子爱劳动呢?

  1、要培养孩子劳动的兴趣。要根据孩子好动、好模仿的特点,培养劳动观念。他们常常喜欢爸爸妈妈做的一些小事,得到表扬后显得异常兴奋,家长应鼓励下去,使孩子感到自己做的对,高兴的坚持下去,由无意识的模仿动作变为有意识的自觉行为。

  2、要经常对孩子鼓励和表扬。对孩子的劳动成果,老师应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要学会吃饭、漱口等一些基本动作。

  3、要教会孩子一些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孩子开始研究劳动时,家长必须言传身教,一步步给孩子示范,手把手的教,要注意安全、卫生。

  看了讲座以后,从现在开始,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让孩子从劳动中认识到劳动的价值,让他们在劳动中体验生活,锻炼自己,培养他们自食其力、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品质,让孩子们乐在其中、学在其中、亲身感受到幸福生活背后的心酸和不易,要让孩子认识到劳动是父母、社会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种生活,是社会、父母对他们成长的一种磨砺,更是一种深深的爱。我要投稿投诉建议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17

  通过学习家庭教育公开课“双减”之后家庭教育的所思所为,我们体会到了教育的提质增效,教育本质的回归。

  在“双减”实施一年之际,我们看到了教育生态的改变,之前的校外培训逐步关闭,学生校外培训减少,家庭经济负担减轻;学生校外作业负担减少,大部分作业在学校完成,为学生保证充分的'休息及活动时间。亲子活动也得到了加强,一起旅游、社会实践、劳动学习、沟通交流等家庭互动增加。

  本届公开课让我们认识到“双减”的目的是为了教育提质增效,回归教育的本真,减少功利,让学校回归育人的主阵地,需要大力强化家庭及学校的协同育人,共同促进孩子综合素质的提升。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18

  20xx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公开发布。“双减”这个新名词第一次进入我们的生活。一开始听到这个名词的时候我是焦虑的,无法想象双减后孩子还怎样学习。后来确实各种政策相应出台,我认识到“双减”将是大势所趋,我作为家长,首先要从思想上先转变过来。

  唯分数论不可取,卷面成绩只是一个阶段学习的结果,并不能代表一个人之后的人生。还要更加关注对孩子自律和自我修养的.培养和训练。在“双减”下,孩子的课业负担减轻,家庭作业减少,但是时刻保持求学、乐学的劲头不可减。作为家长,除了为孩子创设独立学习的环境和制定固定的学习时间外,可以从孩子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多方面拓展知识获取的途径。知识就在身边,是可摸、可及、可感的。比如周末我喜欢一家骑着自行车去大型超市购物,特意选择自行车而不是公交或者私家车作为交通工具,是希望孩子能更好的接近大自然,并且身体也得到锻炼。去超市也能更直接的体验生活,让孩子真正成为我们家的一员,同时也增进我们的亲子关系。

  “双减”政策是国之大计,家之大业,更是家长素质和孩子能力的双重比拼。我们家长只有和学校共同努力,才能为孩子成就更美好的明天。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19

  通过观看双减政策的讲座视频后,作为一名中学生家长感慨万千。

  首先要教孩子学会做人,再是学会生活,最后才能学会学习。“双减”政策的指导思想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家长因此要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间,加强体育运动,鼓励孩子拥有艺术、体育类的兴趣爱好。对待孩子要更有耐心,同时要提升自己与孩子相处的.能力,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责任心、主动性、自制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这些都需要家长在平时的教育中培养渗透。

  其次陪伴孩子参加家庭劳动,学会整理自己的学习桌,打扫家中的卫生,学习自己洗袜子等力所能及的小事情,为以后独立生活打下基础。孩子的学习成长是一条很长的路,家庭教育也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我们要借“双减”政策的东风,在学业压力大幅减轻的情况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最后让孩子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面向未来的人,让教育回归本真。这应该是我们一起努力的方向。让孩子学会学习的能力,把基本功打扎实,学习习惯养成,那孩子未来的竞争力也有了。让孩子拥有珍贵的童年、灿烂的少年时光,不畏未来,勇往直前。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20

  “双减”政策实行以来,让孩子们的学业负担减轻了不少,在家的时间也充裕了,该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些时间呢?视频中老师们给了我很多的启发。

  一、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学习和生活。

  陪伴不仅仅是孩子学习时在一旁的陪同,只关注课内的学习内容,更多需要在生活中更多的交流、谈心,及时堂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帮助他学会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学习教育理论,更好的与孩子沟通。

  初中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增强,需要我们家长也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孩子一起成长。

  三、坚持体育锻炼,磨炼孩子坚强的意志。

  运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运动可以磨练意志,帮助孩子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

  孩子的.学习成长是一条很长的路,家庭教育也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在“双减”后学业压力大幅减轻的情况下,我们要帮助孩子扎实、健康的成长,高效的学习,和谐的发展,孩子才能走得更远、更高。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21

  通过这次家庭教育公开课的学习,让我对“双减”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双减是为了减轻孩子过重的学业负担,从外观上可以看到孩子们的作业在校内就能完成,与之前相比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其次假期补课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内观上看孩子们参加文体活动、阅读以及睡眠的时间增加了,学校课程教学也进行了改革,孩子们全面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健康发展才是国家、社会、家长和学校共同达成的目的。

  其次,通过学习让我真切地体会到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性,也消除了我对“双减”后的焦虑,让我明白了政策背后的真正含义,作为家长要尊重并充分发挥孩子独特的潜质,对孩子的评价不能太过单一,不要拿别人的孩子当榜样,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对孩子的负向评价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家长也不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寄托给孩子,与孩子交流时要换位思考,要民主、协商、平等的沟通,家长要真正意识到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而不是短期的急功近利。

  总之,双减政策让教育回归本真,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同时家庭教育时间更加充裕,父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要,家长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才能更好地做到家校协同。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22

  今日观看《“双减”之后家庭教育的所思所为》深有感触,“双减”政策落地一段时间了,个人感觉利大于弊的,更加考验家长,家庭教育实质是生活教育,核心是让孩子成人。

  一、要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自己安排学习生活。

  “双减”政策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要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什么,合理安排学习,锻炼身体,睡眠时间。

  二、要理清家庭,学校的关系和责任。

  孩子学习的事情,放心交给学校和老师,家长则关心孩子的课后生活,需要家长更高质量的陪伴。

  然后对待孩子要更有耐心,同时要提升自己与孩子的相处能力,不能动不动就起冲突,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孩子的自制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这些都是更考验家长的,我觉得自己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陪伴是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2、“双减”之前,陪伴孩子最多的时光是在往返各种辅导班的路上,错过了与孩子们的交流时光,“双减”之后,我们有更多的时间陪着孩子一起努力,晚饭后利用散步时间和孩子交流,及时了解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知晓孩子的思想动态,一起交流怎么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三、坚持亲子阅读,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

  学校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和孩子一起完成,讨论书中的人物特征等等,增加与孩子交流的'时间。

  四、坚持体育锻炼,磨炼孩子的坚强的意志。

  身体健康是一切的基础,对孩子的学习至关重要。每天带着孩子晨跑,或者下班后打羽毛球,篮球等,通过坚持不懈的体育锻炼,孩子的体能和体制都有显著提高,发扬体育精神。

  五、陪伴孩子劳动,学习基本的生存技能。

  在家的时间充足,可以让孩子学会整理房间,让孩子学会自己做饭,学会做几道美食,为生活增加风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父母成为孩子的坚强后盾。孩子的学习成长是一段很长的路,家庭教育也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双减”政策之后,家长角色回归,重视家庭教育,提高自我要求,培养出和谐全面发展的孩子。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23

  说到孩子的教育,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话要说,虽然家庭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作为父母,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教育孩子?我曾经为此买了很多的书,买了很多的光盘,请教了许多同事……。孩子一天天长大,成绩也渐趋稳定,可是我心里依然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必要的,它应该体此刻生活的细节中。我们家每个人都有爱看书的习惯,孩子小的时候早早开发锻炼他的识字能力,为他今后的学习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孩子大一点后,我们就帮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让他天天都抽出一点时间来看书。在我们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家三口人各自捧着自己的书在看。而且,只要有机会就从书店买各种图书给他阅读,“六一”儿童节春节的礼物都是各类的有趣的或者有益的书籍。时间长了,孩子喜爱上了读书。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对学习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从孩子上学起,我就注重培养他学习习惯,天天回家后先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学新课之前,先预习一下后面的内容。及时同他的老师沟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家庭生活中,时时处处注重习惯的养成,玩过的玩具要收拾好,晚上睡前洗脸刷牙等等,有时候,孩子想偷懒,就给他讲讲道理,并且告诉他,那样是不可以的。慢慢他就认可了这种行为,习惯也就自然而然的养成了。

  教育孩子,我们这一代父母是需要学习的,需要学习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我以前心里一直不踏实,就是我感觉自己内心没有建立一个稳定的可信赖的整体价值体系来教育孩子,这一段时间在断断续续对传统启蒙经典的`接触过程中,一边反省自身的行为道德规范,一边省思孩子成长的种.种表现,我感觉自己找到了教育孩子的线索和方向,我需要跟孩子共同在学习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

  不要给孩子定太高的要求,给他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在其中观察孩子的优点和不足,再施加引导。我想我们都是做过孩子的,应该知道孩子喜爱什么,过多的说教,都不如用自己的行为来引导孩子的效果来的好。要求孩子做到的,大人自己首先要做到。比如我儿子看电视的时候,一看到出色的部分就不自觉地走到了电视机前,我就纠正他,他立即就指斥说:“你也老是天天上网,一玩就老长时间,眼睛也要看坏的。”面对孩子的质问,我惟独自己先改正,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孩子,我告诉孩子:“你看妈妈改正了,只上一会儿网了,你也应该改正吧!”这时,孩子会欣然的接受你的建议。

  为了开阔视野,培养孩子多方面的爱好。在课余时间,给他报名参加了书法班。到此刻学了几年了,他很有爱好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孩子喜爱手工制作,我就给他提供材料,给他尽可能多的帮助。有时候,看他煞有介事地做成一个虽然不很出色的“作品”,沾沾自喜地给我们看,神情中充满了自豪。看到孩子敢于动手去做并从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我从心底里感到欣慰。

  此外,我们还喜爱让孩子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孩子本来就爱跑爱跳,让他多锻炼,既强身健体,又愉悦心情,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我们期望孩子不光是埋头学习的孩子,我们更期望他好好学习的同时还能有自己的乐趣,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精选23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相关文章: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主题优秀作文11-07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11-18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03-17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14篇)02-18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14篇01-14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精选18篇)01-31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15篇)11-24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15篇11-19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19篇12-06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心得体会(集锦15篇)11-28

在线咨询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精选23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精选23篇)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1

  今天应学校要求观看了有关双减的家庭公开视频课,初步了解到什么是“双减”为什么要“双减”。正如张教授所言,家长应该是教育的终身的学习者和实践者,做家长从来都是一门大学问。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导,家庭的熏陶。陪伴是责任,教养是责任,以身作则是责任。履行父母的责任,就是对孩子人生负责。第一次听说国家立法出台了《家庭教育促进法》,把带娃教育由旧时期的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聆听两位教育专家深入浅出地解读,有一些顿悟:新时代的家长们不仅要依法带娃,还得科学带娃,帮助孩子树立理性的成才观,将其身心健康人格健全放在家庭教育的首位,即教育遵守的底线,一是为了健康,二是为了心理,三是为了人格。这也是家校协同教育的终极目标。

  薛教授明确地罗列了我们对家庭教育的误解,在大部分人看来,所谓的家庭教育,就应该是家长“教”孩子怎样。实际上,好的家庭教育不是家长的大包大揽式的包办代替,也不是花费巨额辅导费用砸在补课班上的经济支持,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家庭教育更多数的,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影响。家庭教育的本质是品格教育。

  学校顺应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孩子的课后负担,保护孩子的休息权,合理安排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陶行知说过,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两位教授进一步帮助我们了解到孩子学习的本质,以及家长如何更高效地培养孩子的各项品格,所谓知其源更要知其所以缘。学习回归课堂,孩子爱玩乐是天性,这就要求家长对孩子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进行有计划地引导和监督。孩子学习的意愿,学习的兴趣,自控能力,学习的`方法是制约孩子成绩的关键,这也就是孩子学习的本质。而这些方面绝大部分要归因到家庭教育当中。要让孩子有学习意愿,父母就应该打开孩子兴趣、好奇、梦想和自信的几扇大门,让孩子体验到成就感。只有孩子明白为什么要学习,有了学习意愿,有了学习兴趣,有了学习的成就感,再加上能够做到自我控制,自我管理,基本上学习成绩就不会差。同进还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了解各种社会分工,多看一些名人传记,励志文章、电影、视频。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同时增加书籍的广度,以便开阔孩子的视野,认识更广阔的世界。可以的话,让孩子多体验体验生活。父母要想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好的教育,就要给孩子创造好的生活。家长也应带着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参与家庭事务分工,让孩子参与到日常家庭生活,从而对家庭产生责任感和归属感。

  家长唯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启蒙和引领孩子有意识地培养学习内驱力、情绪自控力、习惯自控力、学习竞争力以及学习抗逆力,这每一项能力,都需要每一位家长从零开始,付诸终身学习的行动力。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2

  关于家庭教育的学习让我真真切切感到家庭教育对于一个孩子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下面,我就从这次培训给我的感触来谈谈我的一些心得。

  一、更新家庭教育观念,促进学生教育发展。

  先谈谈家庭教育的现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必须是良好的学校教育与良好的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的结果。然而,教师们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辛辛劳苦地教育了一周,难以抵挡家庭消极教育一天。在我们教学实践中不难发明,当前的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A、“望子成龙”型。

  B、“重视分数”型。

  C、“顺其自然”型。

  究其原因,家庭教育的超现实性和不一致性是造成“望子成龙”和“顺其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的主要症结所在。所谓的.“超现实性”,是指家长不能正确客观地看待和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孩子都有一种过高的估价和期望,经常用邻居同事朋友的小孩的优点去评判自己孩子的成败,从而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二、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指导

  惟独当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了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和家访,全面指导家庭教育。孩子是培养教育的对象,不把孩子当宠物,不要剥夺孩子的权利。赏识孩子所做的一切努力,赏识孩子所取得的点滴进步,甚至要学会赏识孩子的失败,让孩子感到家长永恒是他的后盾。在提高家长熟悉的基础上,采取统一的内容,统一的标准来进行教育与评价。学校重在“如何做”,家庭重在“怎么做”。学校和家庭密切配合,以实践为重点,及时反馈,树立模范,找出差距,从根本上克服“教育靠学校包打天下”的被动局面。

  经过两天的学习,让我觉得,对于家庭教育,我还有许多知识要学习,但是,从这两天的讲座中,我却学到了很多,我会将所学到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身为母亲的我,不仅在学校教育学生,回到家也同样教育自己的子女,我相信这次家庭教育专家培训的学习是几代人都享不尽的充电之旅。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3

  一年的教育双减,从最刚开始的茫然,无措,到现在的淡然处之,却还是带着几分焦虑。今天观看了教育部举办的第九期家庭教育公开课终于给了自己一点答案。

  平时工作相对忙,工作时间不太稳定,无奈之下,把孩子的教育问题一直寄托学校跟校外辅导班。虽然孩子也一直很反感各种辅导班,但耐不住别输在起跑线的心理,也尝试让两个孩子参加过不少辅导班,兴趣班。但收获更多的是作为父母的体力上、精神上甚至经济上的累。

  随着教育部一声令下,辅导班都被取消了,各种文体兴趣班倒是还在甚至愈加发展壮大,只是已经初中生的他们也没有更多时间跟精力去再培养各种兴趣,除了曾经保留下来的那点兴趣外,也没有再添加兴趣班。时间跟孩子活动的安排成了一件头痛的事。

  慢慢地,与孩子一起找出一条大家比较能接受的方式:让孩子适当参与我们平时工作,参加的一些志愿者或者户外的活动;让孩子适当参与家庭家务劳动,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适当地参与假期发起的.学习共同体活动,由他们自己组织,或者家长帮忙联系组织,少部分家长作为后勤,孩子是活动主体;课后鼓励孩子多与同学联系,在安全情况下,多与同学互动参加适合他们的活动。只是如今,面对孩子的成绩,面对马上到来的中考,压力和焦虑随之而来。在与孩子和老师沟通中,深刻明白,只有家校结合,才可能让孩子发展得更好些。

  课本知识的学习,主要还是要依靠学校中老师们的教导,只是知识的掌握,尤其是知识的运用和日常行为能力的培养,社会习惯跟为人处世,需要利用课后时间,更需要家中父母及其他亲人的引导。

  双减,减掉的或许只是表面的“负担”,而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里,都多了“负担”,双方更好的结合,才能在这场“双减”战中,成长战中,取得共赢。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4

  今天看了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为成长做规划》,这堂课是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度专家、研究员孙云晓老师和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李文道老师讲的,两位老师的对孩子关于成长中的规划,以及讲解的案例和精彩分析让我感触深受!也深刻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就是孙云晓老师说的那种传统的机械化教育。把孩子当机器人,流水线的规划,我相信现在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家长,总想让孩子按照我们做家长的规划来做,所以就会出现听话的孩子表面上是言听计从,其实扼杀孩子内心真正的潜能与爱好,不听话的孩子会出现更严重的逆反心理,结局也一定是糟糕的!

  听到这里的时候,我的思绪一下就回到我女儿刚读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她回到家里对我说:“妈妈我要学画画”,当时因为刚刚生了二宝,根本没有时间去送她,所以我就拒绝了她,后来读三年级下册的时候,她非常坚定的对我说:“妈妈我就是要学画画,如果你不给我报名,我就用我的压岁钱自己去报名。”我当时很惊讶,也看出孩子是真的想学,喜欢学,所以我当时就给她报名了,后来她的画画老师对我说,孩子真喜欢画画,她刚来就比在这里有的学了几个月的.画的都好。就像李文道老师说的,家长的作用是起支持和帮助,尊重孩子的选择,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现在的家长喧宾夺主,父母做主导,孩子做配角,这是非常错误的,应该让孩子在探索中、非富多彩体验中找到自己的潜能优势,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引导支持孩子确定她自己的人生方向目标,孩子也会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目标自己主动奋斗。

  现在很多家庭教育都忙着抓孩子的学习,抓孩子的分数,参加一些辅导学习班一类的,把孩子的教育都寄托于学校教育,而实际上,孩子今后的学习发展决定于他(她)的习惯,当孩子养成了各种良好的习惯后,自然就等于收获了成功。虽然学校教育相当重要,但是家庭教育也不可忽视,毕竟孩子在家的时间也比较多的,正所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我们做父母的如何做好孩子的榜样?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这是我接下来要思考的也是为之努力去学习的,就像各位老师说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孩子没有潜能优势,没有兴趣爱好,只是缺失丰富多彩的体验。现在的社会瞬息万变,孩子对这个社会的变化,对新的事物的出现,往往比大人敏感,家长要多支持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打开他的视野,给他更多的体验机会,才能真正找到孩子的潜能优势。”每个家长心愿是一样的,都想帮助自己的孩子,那么就让我们与孩子共同成长,相信自己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相信美好未来一定是属于她们的!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5

  双减教育实施一周年之际,目前双减后的现状:

  1、作业基本能在校完成

  2、补课状况根本性的改变

  3、学生参加体育、文娱、兴趣爱好的时间增加了

  4、睡眠时间明显增加

  双减实施目的就是让教育回归本真。学校是教书育人之地,但需要家校协同育人,双减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创新人才,培养自我独立发展的学生,尊重每个孩子的特质,培养孩子的核心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双减后家庭教育的角色更加重要,孩子和家长的时间更长了,那陪伴的这个角色就非常之重要。怎样的陪伴才是有效的陪伴,这是我们每个家长都是要思考的问题。

  陪伴最重要的就是要走进孩子的内心,让孩子敞开心扉,快乐沟通,相互理解。多方位的陪伴包括学习,劳动,运动,旅游,参加公益性活动,做有意义的事情等等。怎样做到高效的`陪伴?以下是我的个人想法:

  第一、让孩子有归属感。家长要和孩子建立健康亲密的亲子关系,不否定打击孩子,多关注他的情绪,尊重他的感受,同时,还要给予孩子更高的,高质量的陪伴。

  第二、要让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只有这样,孩子才有足够的勇气敢于去做,也只有敢于做才能唤醒内心的力量。因此,我们家长需要让孩子拥有自信和内心的满足。

  第三、提升孩子的自主力,自主力体现在家长需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做主。独立完成任务,以此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双减的目的不是让孩子家长双双躺平,而是让教育和学习回归本质,唤醒孩子的内驱力。所以,家长只有让孩子从肯学变成爱学才能真正把孩子的优势发挥出来,才能脱颖而出。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6

  在观看完《家庭教育公开课》——“双减”之后家庭教育的所思所为节目之后,感受非常多。两位专家谈到的很多方面的内容,也是每一位家长能亲身感受到的。

  在“双减”政策后,我们能感受到的是孩子的作业都能在学校内可以完成,教育的生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育商业化(补习班、培训班)在不断的减少,孩子有了更多自主时间去参加体育和艺术等活动,不仅锻炼了身体,同时也陶冶了情操,另外孩子有了更多睡眠时间,来保证白天的学习生活。在“双减”政策后,学校更多注重孩子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更多注重孩子的`“五育”目标的培养,大力强化家校协同育人。

  “双减”政策是国之大计,家之大业,更是家长素质和孩子能力的双重比拼。让我们做一个有担当的家长,在学校的共同努力下,为孩子们成就更美好的明天!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仔细聆听完公开课后,对我感触最深的是以后孩子的努力方向,不止课堂之内的卷面分数,还有课堂之外活色生香的现实分数。双减后的教育需要多元评估,包括孩子的体能、特长、审美、心理健康、动手能力等等方面。正如教育公开课两位专家所倡导的那样:家长要积极充当孩子的心理营养师、学习引领师、人生指导师、习惯监督师、兴趣合伙人,要将视野拓宽到课堂之外,陪他阅读丰富内心,陪他运动强健体魄,带他看展培养审美,带他旅游见世面,带他体验各行各业了解生活百态。多元化的培养,才能收获各方面能力都不错的孩子。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7

  认真观看了家庭教育公开课—《“双减”之后家庭教育的所思所为》让我感受颇深。

  一个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双减政策,最大的核心是教育提质增效,让教育回归本真,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同时家庭教育时间更充裕,父母在子女教育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双减”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要大力强化家校协同育人。作为一名家长,一定要走出家庭教育的误区,克服焦虑情绪,不能一味地催促孩子学习,希望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而是要让孩子多方面发展,有自由探索的空间。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潜质,我们要做的是认识并且尊重孩子独一无二的天性和多元化的发展,让孩子成为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少年。

  当家长也是一门学问,孩子在成长,家长也在成长。希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和孩子共同成长,彼此适应、彼此融合、共同进步。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观看了家庭教育公开课——“双减”之后家庭教育的所思所为后,首先真切感受到了政府、社会、学校,对教育改革的深思与举措,对孩子健康成长的深切之爱。

  非常认同课中张教授所说的“要守住教育的三条底线”——重视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人格健康。这三条底线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来守护,这也是“双减”政策的长远意义,让教育回归常态化的本真状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家长要尽快从对“双减”政策的焦虑中醒悟过来,思索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积极配合学校,配合政府关爱好我们的孩子。家长们要深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是昂贵的补习班和学区房替代不了的,解决问题最关键的因素是家长对孩子的用心和耐心、默默地陪伴、给予他们最大的支持与鼓励,可能是他们最需要的。缓解教育焦虑我们可以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去换位思考;缓解焦虑我们需要放弃原本秉持的完美条件和固定目标去框固孩子;缓解焦虑需要我们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家庭的和谐,家长的自律,民主的作风,这样才能为孩子提供最大的助力。令人欣慰的是“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的变化—笑容多了、长高了、睡饱了、学习多样化了。孩子们正在健康的全面的蓬勃成长。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8

  (一)首先是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的和睦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家人之间的相亲相爱会让孩子学会宽容,学会理解,学会爱,爱别人和爱自我。如果短少家庭的关爱,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冷漠,越来越自私。看到过许多的案例,孩子的堕落,麻木等等问题,都是因为家庭短少爱,试想一个孩子连自己的父母和家人都不爱,她还会去关心体贴陌生人吗?我就深受其害,从小我父母感情反面,经常吵架,使得我缺乏安全感,甚至有时候都不敢回家,所以从记事起,我的性格就比力冷,遇事都是一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心态。我身边的人都认为我很难接触,直到我25岁结婚以后,才慢慢的有所改善。所以,必须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生活,让孩子快乐无忧的健康成长。在这一点上,我对孩子的引导略见成效,记得我女儿4岁上幼儿园时,就知道帮助老师安慰哭闹想家长的小朋友;上小学后,同班同学生病不能去上学,放学后,她自动去通报家庭作业;去年升初一后,她又自动帮助胆小不敢说话的同学,找班主任解决问题,得到老师的一致好评。

  (二)父母要以身作则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会在不经意间给孩子巨大的影响。父母在要求孩子学会自律,不要总是玩手机的时候,能够想想自我是不是这样做到了呢?现在很多家长回家后,坐下来就是玩手机,一家人很少沟通,甚至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吵,让孩子看电视或者电脑,让他自己随便玩,慢慢的孩子放学回家后,匆匆忙忙的写完作业,就开始畅游游戏中了,更严重的是一旦孩子上瘾了,就开始走上了撒谎,逃学的不归路,等你在想管教时,已经太晚了。所以趁孩子还能纠正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必须要谨言慎行,对自我的一言一行都要三思而行。

  (三)奖罚有度,实事求是,孩子发脾气冷处理

  孩子做对了,我们要用心的夸奖,孩子做错了,我们也要及时的纠正,奖励和惩罚都要有度,适可而止。虽然此刻教育专家都提倡多称赞,多赞美孩子,但是我觉得还要分什么事情,因为我这是有切身体会的。在我女儿刚上幼儿园研究写字的时候,一张纸写了半篇,我觉得孩子刚会写字,写的不错,就表扬她写的工整清楚,当时没有告诉她要把每张纸都要写满,从小不要浪费东西,以至于后来看她的练习本,几乎没有一篇是写满的,后来上小学后,这种状况才慢慢改正过来。这让我想到,如果在她第一次写的时候,我就给她纠正,后来也不至于在出现这种这种状况了。所以我坚持家长在称赞孩子方面,还是要实事求是的,因为一个习惯一旦养成了,改正是很难的。当然批评孩子就更要有度,如果批评过度,甚至打孩子,慢慢的孩子就会变的叛逆。由于我的脾气比较急,说话语气比较重,有时急眼了还会对孩子动手。我女儿10岁以前基本上是批评教育为主,后来慢慢发现她不如别的孩子活泼,回家很少和我们沟通,甚至在三年级时,她班主任反映,孩子都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让我一度感到后悔,后悔不该对孩子要求过于严厉,后悔自己的教育方式过于偏激。从此以后,我克制自己不管在多么生气的情况下,都要想到我这样说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改变自己的观念,当孩子做错的时候坚持以道理说服,而且就事说事,不能翻以前旧账,最重要的是我们说的话,要让孩子听懂听进去,而不是空泛的讲大道理。而且,在孩子任性发脾气的时候,你说任何道理她都听不进去的,所以我的做法就是冷处理,让孩子在自己的屋里冷静,我们要再旁边冷眼旁观,看她的反应,等孩子觉得闹也没有意思,冷静下来的时候,我在去跟她讲道理,这样反而更能让她理解。

  (四)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

  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首先我们要先学会尊重孩子。有人会说,这么小的孩子能有什么意见,其实否则,虽然孩子小,她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她也有独立的思想,我们更要尊重她。记得女儿2岁的时候吧,有邻人的小朋友过来和她一同玩,看到别的小孩哭着和她要玩具的时候,我不假思索的把女儿玩具拿过来,给别的小孩,后来她就养成了抱着玩具不撒手的习惯,纵然睡觉一拿下来就哭,我想那时候,我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损伤了她的自尊,我对她的不尊重,造成了严峻的后果。逐渐的我学会了,做事要看孩子自己的意思,不能强加大人的意愿。在以后的生活中,岂论是生活用品还是研究材料,我都会提前和孩子沟通好,就是去年上初中择校的问题,都是她自己决定的。让她慢慢学会有主见,能独立,从而更好的适应各种环境。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9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希望,今天的幼苗就是明天的参天大树,因此每对父母都会在孩子成长历程中用爱心、责任心给予关心指导。但是尽管望子成龙是每个父母共有的希望,但并不一定都能够如愿以偿。家庭教育实际上是一门学问,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育水平。刚刚听了陈教授的报告,感觉有很多收获。在座的老师也都是教育专家,你们关于教育的理论以及教育的实践都比我丰富得多,生动得多。我深知在孩子教育方面,我也就是小学生水平,但我很愿意在专家面前谈谈有关孩子教育的感受,希望得到你们的批评指正。

  一、创造温馨环境

  (一)达成教育共识。尽管我和她爸爸事情很忙,但是我们对教育都很重视。我们购买或借阅过有关教育的书籍,在一同交流对教育的熟悉。当呈现教育上的分歧后,我们能坐下来坦诚交谈,直抵达成共识,这样使得我们对孩子的言行都有较为一致的看法,对她的缺乏有近似的解决办法,不至于今天告诉她这样做,明天告诉她那样做,让她莫衷一是。

  (二)营造研究氛围。知识改变命运,这是一条真理。活到我学到老,也是我的座右铭。在我家,可以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爸爸妈妈和孩子都在灯下看书研究。女儿很小的时候,看到我们在研究,她也就很习惯地捧一本书,小的时候她就缠着我读给她听,后来我就鼓励她自己阅读。慢慢地,她的读书习惯就养成了,认识的字越来越多。因为我经常让她读些散文诗歌,她有时还会写出一些小诗歌,充满童趣。我和她爸爸会细心地帮她收集起来,有时静下来与她一起重温她写出来的小文章,彼此都感觉是一种享受。现在每天午饭后,她都会静静地坐在那儿,读自己感兴趣的书。

  二、造就良好习惯

  有一条谚语说:行为培养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但培养孩子的习惯,不可能通过简单的一通批评或在训斥就能实现,必须要从孩子的.行为入手,引导孩把决心、口号落实到行动上。

  (一)鼓励少说多做。经常教育孩子应把空想、说空话的工夫用在实事上,告诉她一次行动抵得上一打纲领,一次行动的价值要超过一百句口号,一千次决计。

  (二)注重循序渐进。比如:培养孩子背英语单词的习惯,一开始只能要求背2~3个,以后习惯养成后,可以慢慢增加量。女儿4周岁就开始学钢琴,前2年都是我陪着学,但我工作越来越忙,经常不能陪她,于是她渐渐放松了研究。我想,必须培养她独立学琴,否则极有可能半途而废。我把独立看谱、练琴的想法与她以及钢琴老师进行了沟通。一开始,可想而知,回课的质量非常差,不是节奏不对,就是乐谱看错,但我没有慌张,她愿意自己练琴,已经是很大的进步。我和钢琴老师不断鼓励她,并且有意识地放慢教学速度,使她渐渐适应了自己联琴。半年之后,我们已经把教育速度提高到原有的水平。从此,她进步非常快,而且在烦恼的时候她会用弹琴去放松心情、舒缓情绪。我偶尔也会站在她旁边听她练琴,但已经是带着欣赏的心情去听琴,再不用愁没有陪练时间而内疚万分了。现在我开始动员她写日记,也不是每天都要求她写,而是告诉她把每天感兴趣的事情写下来,长短不限,她坚持得也不错。

  三、勤于沟通,多加鼓励

  (一)平等沟通。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也不会有孩子去拒绝父母宽广的胸怀和炽热的爱心。女儿上幼儿园大班、稍微懂事时,我就告诉她:“你和妈妈是平等的,我不会骂你,更不会打你,但你必须把你遇到的或是高兴、或是委屈事情统统告诉妈妈,这样就等于妈妈陪着你又长大一次,我会很开心的!”的确,我非常乐意与她谈天,我会把我对事情的看法尽量用她能听懂的方式告诉她,与她无所不及的交流使我们之间的感情更加亲密,她也就非常愿意听我的评价,很能听得进去我们的观点。

  (二)真诚鼓励。我深: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善于发现她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看着她一点点进步,鼓励她、耐心引导她,并用语言和实际行动支持她,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尤其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是简单呵斥或冷言冷语,而是耐心开导,积极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得一天晚上,我和她爸爸还没有回家,她给爸爸打电话,言语中透露出情绪不高,似乎有心事。我们赶回家后,耐心询问发生了什么事,原来她今天数学考试没考好,只考了92.5分,她看着我眼泪都要掉下来了,说朱老师发下试卷后,自己简直不敢相这就是自己的成绩。我一方面暗自为女儿有强烈上进心感到欣慰,另一方面,我认真看过试卷,与她一起总结分数低的原因,不仅有粗心的因素,也有她本身没有理解题意的因素,她同意了我的看法,接着针对她理解错误的地方给她进行了讲解,最后,我告诉她:分数不能代表全部,最重要的是深刻理解题意和解题方法,考试是一次检验,问题总是提前暴露出来好,发现问题,改正问题,人才能不断进步,我带着轻松的语气让她慢慢恢复了快乐与活泼,事后,她认真对我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认为,如果我当时皱紧眉头,严厉批评她,可能会让她更难过,而且会暂时怀疑自己。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10

  教育部关工委主办的“家校共育,立德树人”——家庭教育公开课开播了。一经播出,在学校和家长中引起了极高的观看和学习热潮。班级群、朋友圈里,家长们纷纷转发了公开课并围绕“家校共育 立德树人”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观点。下面,谈谈我的一些观后感。

  一、家庭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于为孩子的生命健康成长提供有效正能量

  父母榜样的力量: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传递正能量。孩子是复印件,父母就是原件。在孩子面前树立好的形象,养成好的习惯,营造好的家庭氛围。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父母们的生活工作都离不开手机电脑,但回到家中我们应该放下手机,远离电脑,陪着孩子或与孩子一起阅读。或者带着孩子到室外,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关爱大自然。告诉他们自然界中花草鱼虫都有自己的生命。去善待每一个生命。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二、小学生阶段生命教育┌镏儿童认识生活的内容、感受生活的乐趣

  每一个生命来到世界特别不容易,每一个生命来到世界其实就是一个奇迹。我们要呵护每一个生命奇迹,呵护自己,爱护自己。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也要呵护别人,关心和帮助他人。当别人受到伤害,看到别人痛苦时要萌生恻隐之心。不要去伤害别人,与人相处要友善。当别人需要帮助时,要主动帮助他人。在帮助的过程中,享受助人为乐的快乐,这就是生活的快乐。

  三、生命教育是从根本上给予孩子生命健康成长的`力量

  认识自己生命与周围人生命的关系。爸爸妈妈养育孩子,爸爸妈妈对孩子有养育之恩。老师教导学生,老师对学生有教导之恩。所以,在家尊重长辈,在校尊敬老师。学会感恩,感恩生命,感恩生活。认识生命历程和人生的辛酸苦辣、进退取舍。每个人都会生老病死,要正视死亡。为了少生病,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多进行体育锻炼,在任何疾病面前最好的良药是强大的免疫力。人生中要做出很多次选择,懂得进退取舍,走好人生之路。

  四、扮演好家长在家庭生活中对儿童进行生命教育中的角色

  家长首先是家庭的操持者。要有生活能力。过好日子 用心对待孩子和家庭,传递给孩子积极乐观的生活观。其次是家庭的设计师。把家里布置得有条理,有品位,很温馨。要让生活有仪式感。在假日或者家人生日时,大家坐在一起聚餐,让家庭生活充满格调。再次,家长是家庭的游戏王,爸爸带着孩子玩游戏,妈妈陪着孩子讲故事。让家庭充满生机和活力。父母要培养自己的兴趣。最后,家长还是家庭的哲学家,要做智慧型的家长,家庭遇到挫折和难关时,迎难而上,给孩子传递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家庭可以营造出“共时美”,让孩子将来无论走多远,心里始终牵挂着。无论何时,只要想起来就是温暖的。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想回家,且可以回到家的港湾,爱的港湾。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11

  每位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对于教育孩子,我也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注重多培养孩子对事情的兴趣,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维护孩子积极向上的上进心。

  一是注重多培养孩子对事情的兴趣。

  兴趣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在孩子开始写话训练和写简单的小作文时,他感觉是个难点。于是我结合老师布置的作业,分人物描写、参观游玩等不同题材,逐步引导孩子第一段要写清时间、人物、地点,中间一段写过程,最后一段写启迪和感想。这样孩子慢慢地不断练习,对写作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作文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也有所提高,这对她每门功课也起到很好的帮助。

  二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

  我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养成好的习惯就好比往银行里存钱,你一辈子都会享用它的`利息;而坏的习惯犹如从人生的银行里贷款,一辈子都要为之还债。刚开始孩子对写作业不是很认真,总是不积极完成作业,我就会陪在孩子旁边和她一起看书学习,给她做榜样,慢慢让她养成学习的兴趣,养成独立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三是维护积极向上的进取心。

  我相信态度决定一切。我常常告诉孩子,只要自己努力了,即使没有成功也无怨无悔。在学习上,要向成绩优秀的同学看齐,不断进步,人人都知道世界上峰是珠穆朗玛峰,而知道世界上第二高峰的人寥寥无几,屈居第二就等于默默无闻。孩子心中一个学习有追赶的目标,不管结果怎样,但心里是坦然的,因为自己努力了。

  有人说:中国父母是不经过培训就可以上岗的职业,所以,我们中国人在对教育子女问题上,一定要多学习、勤反思、常改进。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我们也在成长,我们也会收获到过程中的充实和快乐!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12

  作为家长普遍都认为自己最关心自己的孩子,都会说:只要孩子将来能幸福,我们愿意付出一切!为了孩子吃再多苦也值。甚至大多数家长把孩子的未来当成自己梦想的延续。

  但是我却无意间发觉,家长们似乎忽视了一个问题:参与孩子的成长,你专业吗?你能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做到?我们不是专家,这是肯定的。实际上,我们的孩子已经很优秀了,而且一直在努力,他们需要的是我们的助力、需要正能量的助力! 既然我们缺少专业知识,能力不够,必然要研究。对于“家长驻校”,本来我也不觉得参与其中会起什么大的作用,甚至我的初衷仅仅是想帮老师凑个数,如果知道班里有别的家长能去,我还不一定会参加这个活动。但是就在踏进校园一刹那,我猛然察觉,来就对了。

  这里是属于孩子成长的环境,是他们将要在这里走过四年的摇篮,这里将会为我的孩子你的孩子修枝剪叶,为他们成为栋梁之材输送供应无限的正能量,虽然这所学校是农村的、不太大。

  学校不太大,却足以孩子们上课研究文化知识,开阔心胸;课后奔跑呐喊,放飞自我。学校不太大,但干净利落,窗明几净,绿植丰富。

  学校不太大,但教室内外地面净亮,教学设施合理摆放。多处设置了厕所够方便,厕所无味够卫生,够洁净。

  学校不太大,但餐厅内食物丰富,营养刚刚好。操场是塑胶的,安全环保档次高。精神文化、物质基础都较全面。

  学校不太大,但所有任课老师积极教学的态度我看在眼里。班主任、级部主任一门心思为我们的孩子跑前忙后不遗余力。今天,王校长也在百忙中与驻校家长互动。为大家补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王校长讲的两个主题至今犹在脑海里思悟:第一、学生的.合作不是智商的合作而是家庭环境与家长教育理念的合作。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确实是我们农村家长需要恶补的一堂课。第二、不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是让孩子不要站错跑道。肯定要让孩子站在他有拿手的那条跑道上。离开学校,深入的话语的始终在耳边。但愿所有家长参与到“家长驻校”活动中来!来了你才干体会执教者们的初心,来了你才干体验学校为孩子们研究放置的细致入微:包括忙而不乱的早自习,课堂上教师们体贴入微的循循善诱,课间操还在背单词,午饭后讲讲卫生,10分钟练练字这一切的一切。学校不太大,放置合理紧凑就等你来提建议。学校不太大,在讲台显眼位置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国家价值目标“强盛、民主、文化、和谐”,社会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小我价值目标“爱国、敬业、诚、友善”。班级综合放置也是渺小到有表可查,列位家长都有机会来点赞。学校不太大,我想呈目前您面前!非常荣幸参加“家长驻校”活动!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13

  我们初为父母时已经进入网络时代了,已经可以通过搜索找到相关的知识去学习如何成为合格的父母,但是看的多了,感觉那都是说别人家的孩子,运用到自己孩子身上的时候好像不太管用,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特性,不能照着教科书去教,只能去发掘他的特性。这么多年关于教育孩子也多少有点自己的小小体会:

  关于学习: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时学习,按时睡觉。

  其实从一年级开始,我们给孩子的规定就是回家先写作业,写完以后想干嘛就干嘛。这个习惯一直持续到现在,从没拖沓过。哪怕是寒暑假也是有计划的每天做一些作业,然后再玩。

  完成作业他就可以做他想做的事情,玩玩具,看书,但是到睡觉的时间一定要按时的睡觉。不会让他拖得很晚。我们从来不限制他去做什么,但是会告诉他凡事有度,你遵守了家长的'约定,那家长也会遵守与你的约定。

  关于读书:

  孩子从小喜欢读书,什么书都看,从看带拼音带插图的童话漫画书,到后来比砖头还厚的史书,都能看的津津有味。他看书的时候,我们也是在旁边一起,都尽量避免使用电子产品。家长以身作则了,孩子也会跟着做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书里的内容有更多的了解,还是就会问更多的问题,我们也会跟他一起去寻找答案,而不是单纯的一句不知道就敷衍过去。

  其实,孩子成长过程中,我更多的是以朋友的身份来跟他相处,什么事情都会征求他的意见,也鼓励他提出自己的想法,对他提出的问题也是很认真去考虑回答。尽量多去鼓励尊重孩子,给他灌输自信的理念。

  现在的孩子接触网络信息多,思想也比较活跃,我们家长应该尽可能多的去关心,理解孩子,有的时候陪伴比其他都重要。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14

  独生子女时代,家庭中的孩子地位显得突兀,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如果过分溺爱孩子,妨碍孩子的独立行为,往往会培养出自私自利、刁蛮任性、好逸恶劳的人,因此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明确几点:

  1、家庭教育观念要与时俱进,“不打不成才”是以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不二窍门,打骂教育在新时代已经不再适应,而且还有可能触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所以,家长要经常学习,了解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子女的能力。同时要多多和孩子进行沟通,掌握不同时期孩子们的心理动向,从而寻找更好的方法来处理教育孩子的问题。

  2、家庭教育要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协作。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了教育的基本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上占据了孩子的整个生活。学校教育是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生理或心理特点,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统一性、和系统性,它有利于孩子系统的掌握知识,层次是递进的、有规律的。

  家庭教育具有实用性,多样性和补充性的特点,教育方式也灵活多样。

  社会教育具有引导和警醒作用。三者的有机统一,才会培养出健康的人格,无论哪一方面出现空白或短板,对孩子的.人生来说都是一种教育缺陷。因此,三者之间要紧密合作,实现教育的协调性和贯通性。

  3、言传身教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长对待同样一件事的两种不同方式会给孩子两种不同的教育。举个例子:下午家长从学校接回孩子,发现孩子脸上有轻微的划痕,问“是小朋友抓的?”,答“是”。这时候火爆的家长可能会大发雷霆,甚至反问“你为什么不打他”。而有素养的家长往往会引导孩子,分析打架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对的做法要肯定和表扬,错误的做法要指正和批评。前种家庭教育肯定是不行的,干扰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作为家长必须重视榜样的作用,从小事做起,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和教育孩子:你孝敬老人,子女才会孝敬你。你面对困难时充满自信,子女才能面对挫折不断追求。

  4、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的熏陶、引导,在孩子的成长中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家庭中不和谐的因素往往会影响子女的心理,只会让他们产生仇恨、叛逆心理,逐渐偏离正确的人生航线。而子女的教育问题又会影响家庭,从而形成家庭发展的恶性循环。

  5、俯身倾听孩子的心声。

  父母教育孩子尊重长辈,但是父母是否想过也要尊重孩子,孩子虽小,但也有自己的思想,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需要有自己的倾述对象,父母再忙,也要拿出一点时间与孩子交流,倾听孩子的心声,分享他们的欢乐,解除他们的烦恼。适时加以引导。哪怕再忙的父母,每天也应该简单地问孩子几句:“今天在校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有趣的事情?”“有哪些进步?”短短的几个问题,会让孩子体会到家长的关心,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赢得孩子的信任,才能更好的去掌握孩子的心理动向,及早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家庭教育立德树人对小学生的成长,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小学时期是孩子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只有父母加强学习,与时俱进,重视家庭教育才能造就出优秀的人才。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15

  听了专家的讲座,受益匪浅。周老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家长传授了孩子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重的事项及教育方法,让我感慨颇深,深刻领悟到了言传身教,一朝为父母,终身为老师,家长所承载的责任与重要意义。教育的要害就在于养成好习惯与孩子更好的沟通增加阅读方法等几个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中都在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家庭的和睦浓郁的亲情氛围等都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客观条件。从小让就孩子树立独立的人格,其次就是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孩子虽然很小,但却有着强烈地自尊心,大人的言行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特殊是当着外人的面不留情面的指责或是埋怨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伤害。通过收听这次讲座,还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必要的,它应该体此刻生活的细节中。要有好的习惯,首先要让孩子在思维上习惯,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不能管太死,否则精神上就会有叛逆,我们就要从孩子小时候起,从小事做起,仔细观察,及时发明孩子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加以纠正和引导;对孩子生活中好的行为赋予肯定和激励,使之成为习惯,让孩子在好习惯的陪伴下学习生活。

  二做好与孩子的沟通。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要注重讲究科学方法:首先要善于倾听。惟独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干有针对性地赋予孩子关怀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轻易。孩子向您诉说快乐的事,您应该表示快乐;孩子向您诉说不快乐的事,您应该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当孩子向您诉说您不感爱好的话题,您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您关注他的谈话内容。这样,不仅使孩子更乐意向您倾诉,也可以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家长要学会和孩子做朋友。家长假如总是高高在上,就很难和孩子交知心朋友,也就谈不上真正的沟通。这就要求家长和孩子谈话时,要以孩子的心态和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进行。再者要有耐心。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年龄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假如过于急躁,沟通就会成为泡影。

  三,要培养孩子大量的阅读。读书是开阔孩子的视野,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所以首先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浓厚的.阅读氛围。使阅读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让孩子认为阅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所以,在家里,天天晚上总是会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去看书,不管是何种书籍,给他带一个头,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慢慢地,孩子也就喜爱了上阅读,阅读不仅成了一种生活习惯,而且它也成了我们的良师益友。

  通过聆听这次讲座,使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深刻领会到了教育孩子这个大课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在孩子性格上的培养,做的很不到位,在家里,操纵孩子的行为,每做一件事都要经过我的同意或认可才敢放心去做,严重地阻了他思维的想象力。再者就是脾气的急躁,因为脾气的急躁没有足够的耐心,不仅一次又一次对孩子恶言相向,更甚是动手打他,当看到孩子那双无助委屈的眼神时,才回过神来,他也只是,仅仅只是一个孩子。专家说得真好:一朝为父母,终身为老师,所以,从此刻起,从自身做起,从每件小事做起,让孩子有着独立的人格,有着一个良好的习惯,与孩子公平地交流,让他快乐健康的成长,让他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16

  看了家校共育平台里面的专家讲座,感触颇多,相大多数的家长都跟我一样,平时只注重孩子的研究,不要说家务劳动,就连孩子自己的个人卫生都基本是父母包办了,很多家长都有“研究至上,生活习惯培养无所谓”的观点,看了讲座才知道,把研究习惯和生活习惯割裂开来是一个很大的认识误区,一个生活上毛毛糙糙的人,研究上很难不马虎;一个生活懒散的人,研究上也不会勤奋。

  现在孩子们的劳动习惯,的确让人汗颜,生活环境舒适,家长对家务活大包大揽,就连最基本的扫地、擦桌子、分碗、分筷子等基本的家务劳动都不主动去做,有时候还要在家长的“利诱”下才象征性的去做这些基本的劳动,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娇气、懒惰的不良习惯。家长总会习惯的认为现在孩子还小,树大自然直,觉得孩子大了就会自觉帮忙,到最后才发现孩子越大越不懂事,理解不了父母的`辛苦。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不但应当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敬和热爱,它还必须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而家务劳动是培养孩子劳动习惯的的方式,在家务劳动中才能让孩子对劳动尊敬和热爱,让孩子在劳动中体验自己的感受,让他看到自己的价值。

  俗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让孩子参加适当的家务劳动,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家里的地位,而不纯粹是研究的机器,这也是锻炼孩子的一个方面。

  那么,家长怎么培养孩子爱劳动呢?

  1、要培养孩子劳动的兴趣。要根据孩子好动、好模仿的特点,培养劳动观念。他们常常喜欢爸爸妈妈做的一些小事,得到表扬后显得异常兴奋,家长应鼓励下去,使孩子感到自己做的对,高兴的坚持下去,由无意识的模仿动作变为有意识的自觉行为。

  2、要经常对孩子鼓励和表扬。对孩子的劳动成果,老师应及时的表扬和鼓励,要学会吃饭、漱口等一些基本动作。

  3、要教会孩子一些简单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孩子开始研究劳动时,家长必须言传身教,一步步给孩子示范,手把手的教,要注意安全、卫生。

  看了讲座以后,从现在开始,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让孩子从劳动中认识到劳动的价值,让他们在劳动中体验生活,锻炼自己,培养他们自食其力、勤俭节约、吃苦耐劳的品质,让孩子们乐在其中、学在其中、亲身感受到幸福生活背后的心酸和不易,要让孩子认识到劳动是父母、社会在他们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种生活,是社会、父母对他们成长的一种磨砺,更是一种深深的爱。我要投稿投诉建议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17

  通过学习家庭教育公开课“双减”之后家庭教育的所思所为,我们体会到了教育的提质增效,教育本质的回归。

  在“双减”实施一年之际,我们看到了教育生态的改变,之前的校外培训逐步关闭,学生校外培训减少,家庭经济负担减轻;学生校外作业负担减少,大部分作业在学校完成,为学生保证充分的'休息及活动时间。亲子活动也得到了加强,一起旅游、社会实践、劳动学习、沟通交流等家庭互动增加。

  本届公开课让我们认识到“双减”的目的是为了教育提质增效,回归教育的本真,减少功利,让学校回归育人的主阵地,需要大力强化家庭及学校的协同育人,共同促进孩子综合素质的提升。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18

  20xx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公开发布。“双减”这个新名词第一次进入我们的生活。一开始听到这个名词的时候我是焦虑的,无法想象双减后孩子还怎样学习。后来确实各种政策相应出台,我认识到“双减”将是大势所趋,我作为家长,首先要从思想上先转变过来。

  唯分数论不可取,卷面成绩只是一个阶段学习的结果,并不能代表一个人之后的人生。还要更加关注对孩子自律和自我修养的.培养和训练。在“双减”下,孩子的课业负担减轻,家庭作业减少,但是时刻保持求学、乐学的劲头不可减。作为家长,除了为孩子创设独立学习的环境和制定固定的学习时间外,可以从孩子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多方面拓展知识获取的途径。知识就在身边,是可摸、可及、可感的。比如周末我喜欢一家骑着自行车去大型超市购物,特意选择自行车而不是公交或者私家车作为交通工具,是希望孩子能更好的接近大自然,并且身体也得到锻炼。去超市也能更直接的体验生活,让孩子真正成为我们家的一员,同时也增进我们的亲子关系。

  “双减”政策是国之大计,家之大业,更是家长素质和孩子能力的双重比拼。我们家长只有和学校共同努力,才能为孩子成就更美好的明天。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19

  通过观看双减政策的讲座视频后,作为一名中学生家长感慨万千。

  首先要教孩子学会做人,再是学会生活,最后才能学会学习。“双减”政策的指导思想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家长因此要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保障孩子的睡眠时间,加强体育运动,鼓励孩子拥有艺术、体育类的兴趣爱好。对待孩子要更有耐心,同时要提升自己与孩子相处的.能力,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责任心、主动性、自制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这些都需要家长在平时的教育中培养渗透。

  其次陪伴孩子参加家庭劳动,学会整理自己的学习桌,打扫家中的卫生,学习自己洗袜子等力所能及的小事情,为以后独立生活打下基础。孩子的学习成长是一条很长的路,家庭教育也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我们要借“双减”政策的东风,在学业压力大幅减轻的情况下,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的能力。

  最后让孩子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面向未来的人,让教育回归本真。这应该是我们一起努力的方向。让孩子学会学习的能力,把基本功打扎实,学习习惯养成,那孩子未来的竞争力也有了。让孩子拥有珍贵的童年、灿烂的少年时光,不畏未来,勇往直前。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20

  “双减”政策实行以来,让孩子们的学业负担减轻了不少,在家的时间也充裕了,该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些时间呢?视频中老师们给了我很多的启发。

  一、高质量的陪伴孩子学习和生活。

  陪伴不仅仅是孩子学习时在一旁的陪同,只关注课内的学习内容,更多需要在生活中更多的交流、谈心,及时堂握孩子的思想动态,帮助他学会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学习教育理论,更好的与孩子沟通。

  初中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增强,需要我们家长也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孩子一起成长。

  三、坚持体育锻炼,磨炼孩子坚强的意志。

  运动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很大,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而且运动可以磨练意志,帮助孩子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

  孩子的.学习成长是一条很长的路,家庭教育也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在“双减”后学业压力大幅减轻的情况下,我们要帮助孩子扎实、健康的成长,高效的学习,和谐的发展,孩子才能走得更远、更高。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21

  通过这次家庭教育公开课的学习,让我对“双减”政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双减是为了减轻孩子过重的学业负担,从外观上可以看到孩子们的作业在校内就能完成,与之前相比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其次假期补课状况得到了根本性的改观;内观上看孩子们参加文体活动、阅读以及睡眠的时间增加了,学校课程教学也进行了改革,孩子们全面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健康发展才是国家、社会、家长和学校共同达成的目的。

  其次,通过学习让我真切地体会到家校协同育人的重要性,也消除了我对“双减”后的焦虑,让我明白了政策背后的真正含义,作为家长要尊重并充分发挥孩子独特的潜质,对孩子的评价不能太过单一,不要拿别人的孩子当榜样,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对孩子的负向评价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家长也不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寄托给孩子,与孩子交流时要换位思考,要民主、协商、平等的沟通,家长要真正意识到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而不是短期的急功近利。

  总之,双减政策让教育回归本真,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同时家庭教育时间更加充裕,父母对子女的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要,家长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成长才能更好地做到家校协同。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22

  今日观看《“双减”之后家庭教育的所思所为》深有感触,“双减”政策落地一段时间了,个人感觉利大于弊的,更加考验家长,家庭教育实质是生活教育,核心是让孩子成人。

  一、要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自己安排学习生活。

  “双减”政策是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要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什么,合理安排学习,锻炼身体,睡眠时间。

  二、要理清家庭,学校的关系和责任。

  孩子学习的事情,放心交给学校和老师,家长则关心孩子的课后生活,需要家长更高质量的陪伴。

  然后对待孩子要更有耐心,同时要提升自己与孩子的相处能力,不能动不动就起冲突,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要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孩子的自制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这些都是更考验家长的,我觉得自己要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1、陪伴是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2、“双减”之前,陪伴孩子最多的时光是在往返各种辅导班的路上,错过了与孩子们的交流时光,“双减”之后,我们有更多的时间陪着孩子一起努力,晚饭后利用散步时间和孩子交流,及时了解学校里发生的事情,知晓孩子的思想动态,一起交流怎么正确处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三、坚持亲子阅读,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

  学校老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和孩子一起完成,讨论书中的人物特征等等,增加与孩子交流的'时间。

  四、坚持体育锻炼,磨炼孩子的坚强的意志。

  身体健康是一切的基础,对孩子的学习至关重要。每天带着孩子晨跑,或者下班后打羽毛球,篮球等,通过坚持不懈的体育锻炼,孩子的体能和体制都有显著提高,发扬体育精神。

  五、陪伴孩子劳动,学习基本的生存技能。

  在家的时间充足,可以让孩子学会整理房间,让孩子学会自己做饭,学会做几道美食,为生活增加风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父母成为孩子的坚强后盾。孩子的学习成长是一段很长的路,家庭教育也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双减”政策之后,家长角色回归,重视家庭教育,提高自我要求,培养出和谐全面发展的孩子。

  家校共育立德树人观后感 23

  说到孩子的教育,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一肚子话要说,虽然家庭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地健康成长。作为父母,我们究竟应该怎么教育孩子?我曾经为此买了很多的书,买了很多的光盘,请教了许多同事……。孩子一天天长大,成绩也渐趋稳定,可是我心里依然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必要的,它应该体此刻生活的细节中。我们家每个人都有爱看书的习惯,孩子小的时候早早开发锻炼他的识字能力,为他今后的学习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孩子大一点后,我们就帮孩子养成读书的习惯,让他天天都抽出一点时间来看书。在我们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幅画面:一家三口人各自捧着自己的书在看。而且,只要有机会就从书店买各种图书给他阅读,“六一”儿童节春节的礼物都是各类的有趣的或者有益的书籍。时间长了,孩子喜爱上了读书。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对学习也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从孩子上学起,我就注重培养他学习习惯,天天回家后先完成老师留下的作业。学新课之前,先预习一下后面的内容。及时同他的老师沟通,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家庭生活中,时时处处注重习惯的养成,玩过的玩具要收拾好,晚上睡前洗脸刷牙等等,有时候,孩子想偷懒,就给他讲讲道理,并且告诉他,那样是不可以的。慢慢他就认可了这种行为,习惯也就自然而然的养成了。

  教育孩子,我们这一代父母是需要学习的,需要学习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我以前心里一直不踏实,就是我感觉自己内心没有建立一个稳定的可信赖的整体价值体系来教育孩子,这一段时间在断断续续对传统启蒙经典的`接触过程中,一边反省自身的行为道德规范,一边省思孩子成长的种.种表现,我感觉自己找到了教育孩子的线索和方向,我需要跟孩子共同在学习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

  不要给孩子定太高的要求,给他一点自由发展的空间,在其中观察孩子的优点和不足,再施加引导。我想我们都是做过孩子的,应该知道孩子喜爱什么,过多的说教,都不如用自己的行为来引导孩子的效果来的好。要求孩子做到的,大人自己首先要做到。比如我儿子看电视的时候,一看到出色的部分就不自觉地走到了电视机前,我就纠正他,他立即就指斥说:“你也老是天天上网,一玩就老长时间,眼睛也要看坏的。”面对孩子的质问,我惟独自己先改正,用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孩子,我告诉孩子:“你看妈妈改正了,只上一会儿网了,你也应该改正吧!”这时,孩子会欣然的接受你的建议。

  为了开阔视野,培养孩子多方面的爱好。在课余时间,给他报名参加了书法班。到此刻学了几年了,他很有爱好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孩子喜爱手工制作,我就给他提供材料,给他尽可能多的帮助。有时候,看他煞有介事地做成一个虽然不很出色的“作品”,沾沾自喜地给我们看,神情中充满了自豪。看到孩子敢于动手去做并从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我从心底里感到欣慰。

  此外,我们还喜爱让孩子参加一些体育锻炼。孩子本来就爱跑爱跳,让他多锻炼,既强身健体,又愉悦心情,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我们期望孩子不光是埋头学习的孩子,我们更期望他好好学习的同时还能有自己的乐趣,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