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太平经》自然政治哲学发微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文学科和人文文
化研究”(13AKS009);河南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013 - CXTD - 03)
一、自然政治哲学与《太平经》
政治哲学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是一个经久不衰的主题,日渐成为当前学术研究的热点。一般来讲,政治哲学研究何种政治价值值得追求,并以此标准推动现实政治,进行政治评价,进而探寻理想政治生活①。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正如施特劳斯所说:“政治哲学是一种尝试,旨在真正了解政治事务的本性以及正当的或好的政治秩序。”②中国的政治哲学并不是一种纯粹的知识性成果,而是注重从动态的实践出发,使政事得以治理、达于清明,即由“政”达到“治”的过程③。在这一探寻过程中,儒家立足仁义之道,寻求能够实现仁爱道德、天下大同的理想之世,成为中国政治哲学中的规范性传统;道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其立足自然,以顺物之自然来达到“天下太平”的理想之世也是无数中国人的梦想和追求。
所谓自然政治哲学,是指以自然的观点对社会政治生活本质规律的把握和凝练,并为人们认识、反思政治提供价值标准,为人们的政治实践提供方法论意义上的指导,引领人们进行政治生活的价值追求。它不和某种特定的政治制度相关联,而是在一切政治制度中去寻求实现自然之道的最佳形式。这里所谈“自然”,并非西方所谈的“自然”——自然物的集合或自然界,而是自然而然、脱胎于道家所谈之“自然”。如《老子》第64章日:“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自然”就是自己成为自己的一种样态,没有任何外力的强迫和制约,纯真素朴,淡然若无。可以说“自然”是一个还未被异化、人性还未被扭曲的质朴状态,是最符合人性的价值。自然政治哲学就是以自然为核心,顺应万事万物的自然本性,推及至社会领域,就是为政者把一切政治行为纳入到自然规律之中,自然地发展每个人的本性。这不仅是一种政治的行为规范,也是为政者的治国之道,客观上限制了为政者的权力,不恣意妄为而因循自然之道。《太平经》自然政治哲学就是要以“自然”为核心价值,遵循“大顺之道”的自然无为方式,追求“天下太平”的理想之世。
作为早期道教经典的《太平经》,卷帙浩繁,内容庞杂,虽“多巫觋杂语、妖妄不经”①,但内涵丰富、义理醇厚,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太平经》成书之初一直被作者和进献者奉为有“兴国广嗣之术”②,内容上多谈君王统治之术,提出元气治、自然治、道治、德治、仁治、义治、礼治等十种为政之术,体现出浓厚的政治色彩。无怪乎汤用彤先生说:“故其所陈多以治国之道。”③目前《太平经》政治哲学研究成果相对薄弱,其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亟待扩展。本文立足原著,以新的视角提出“自然政治哲学”的命题,对自然政治哲学的理论渊源、核心价值和理想之治等一系列问题做一探析,力求为政治哲学的研究拓展一个新的领域,增添一个新的思考路径。
一、自然政治哲学的渊源
《太平经》的自然政治哲学与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政治哲学是一脉相承的。
(一)老子“道法自然”的政治哲学
《老子》第25章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的“自然”并非指客观存在的天地万物,而是自然而然、没有外在强制力量作用的状态和过程。王弼此注最为经典:“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也。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于自然无所违也。”④“道”以自然为本性,任万物顺其自然发展。所以陈鼓应说:“所谓‘道法自然’,是说‘道’以自然为归;‘道’的本性就是自然。‘自然’这一观念就是老子哲学的基本精神。”⑤
《老子》认为人应该效法天道自然,“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第2章),天化生万物而不居功、不自傲,无为而任自然。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应遵循此理,“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第37章)。“无为”并非无所作为,而是顺其自然而不加以人为之意。故“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57章)。相反,为政者恣意妄为,就会戕害人生存的自然状态。禁忌太多而令百姓手足无措,法令森严而使人民动弹不得,严刑重税弄得民不聊生,这样的残酷社会给人们的生存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把人的生命推向了死亡的边缘。所以老子主张“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第2章)。
(二)庄子“顺物自然”的政治哲学
继老子之后,庄子也提出“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的政治哲学思想。《应帝王》是庄子专门论述治国之道的一篇。郭象对“应帝王”注日:“夫无心而任物自化者,应为帝王也。”⑥帝王“无心”而任物自化,并非消极懈怠、无事可做,而是不妄为、不强作,顺万物之自然本性,不以私意曲矫万物,尊重自然,合道之自然,如此天下就可安定。
《骈拇》篇日:“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绳索。”①任何事物都有其本性,有其常然,方者自方,圆者自圆,不待钩绳规矩而方而圆而曲而直,此物之“常然”。若是待钩绳规矩而方而圆而曲而直,则必“削其性”“失其常也”。推及社会领域,为政者惟有顺其本性,任其“常然”而发展,方不失万物本性,不失人之性情。故庄子提出:“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为。无为也,而后安其性命之情。”②“无为”就是顺任万物之理和人类的自然之性而不恣意妄为,君子以“无为”治理天下就要达到“顺物自然而无容私,而天下治矣”的理想状态。“无容私”就是不存私意、成见,不将自己的私意强加于他人。帝王不以“私意”出发,不借仁义之名目,不用权谋智巧,不制定严刑峻法,不横加指责百姓之事,顺自然之性,让百姓自然自由的生活,那么天下就能出现安宁祥和清明的理想状态。这也就是庄子所描绘“明王之治”的理想状态:“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③
自然政治哲学由老子首发,随后庄子继承和发展,到东汉末年《太平经》日臻完善与成熟。《太平经》提出:“天地之性,万物各自有宜。当任其所长,所能为,所不能为者,而不可强也。”④人要遵循万物之本性,不能人为地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万物。道之自然,自然而然,不可使然,不可不然,以自然为终极指归,故“故顺天地者,其治长久;顺四时者,其王日兴”⑤。
三、自然政治哲学的核心价值——自然
在政治哲学中,政治价值是对政治活动做出的价值判断,也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它深刻而持久地支配人们的政治行为。“自然作为基本的价值或原则普遍适用于处理人与人、人与万物以及人与宇宙本体的关系。”⑥《太平经》针对一些非自然、不合理现状进行了批判,确立以“自然”为核心的政治价值,并通过顺物之自然的方式达到一个不戕害人性、符合人自然发展的理想社会。
(一)天道自然的政治基础
现有文献中,《老子》是最早将“自然”作为概念使用的经典⑦。“自然”有两层含义:一是大自然存在的本然状态,即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自然界;二是引申为物自性如此,自然而然的状态。我们所言“自然”皆其引申义。
《太平经》:“自然者,乃万物之自然也。不行道,不能包裹天地,得其所,能使高者不知危。”⑧“自然”是天地万物的本性,不以外力使之然,使万物保持其本性自然而然,尊道、行道是顺应万物的自然状态。“道乃主生,道绝万物不生,万物不生则无世类,无可相传,万物不相生相传则败矣。何有天地乎?”⑨“道”主生,是“万物之元首”⑩,失去“道”则生命无法传承而断绝于世,天地阴阳万物之法度皆受其“制命”。故日:“自然守道而行,万物皆得其所矣。”⑩自然万物之所以自由和谐发展,关键在于“守道而行”。
“天畏道者,道畏自然。夫天畏道者……道畏自然者,天道不因自然,则不可成也。”①天运行要以“道”为标准,不可离“道”而行。“畏”,敬服之意,“道畏自然”并非“自然”高于“道”,而是万物自然而然生存与发展就是“道”的体现,“道”就是要顺应自然,如果不因顺自然则万事不成。“天地之性,独贵自然,各顺其事,无敢逆焉。道与无为虚无自然。”②天地之性以自然为贵,万物的生成与演化均是按照“各顺其事”而不敢违逆。“自然之法乃道连,守之则吉,失之则患。”③“守”与“失”体现了万物运动变化是否符合自然之“道”。符合自然之道,则吉;反之,则患。
(二)善恶自然的政治伦理
《太平经》中有兴善止恶的政治伦理思想,但是“善恶”的界定标准却与以往不同。如孟子所言“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性善论”④,荀子所日“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性恶论”⑤,他们以人性作为道德的基础来探讨善恶问题,而《太平经》则是以“合天心”为划分善恶的标准。
“夫为善者,乃事合天心,不逆人意,名为善。善者,乃绝洞无上,与道同称;天之所爱,地之所养,帝王所当急……夫恶者,事逆天心,常伤人意,好反天道,不顺四时……最天下绝凋凶败之名字也。”⑥善恶区别泾渭分明,以是否合天心、顺人意为判定依据。当人们的行为合天心、顺人意、符合“道”时则为“善”,并且是“天之所爱,地之所养,帝王所当急”;反之,“事逆天心,常伤人意,不顺四时”则为“恶”。
“夫天地之性,半阴半阳。阳为善,主赏赐……阳与德者主养主生,此自然之法也。”⑦善恶、赏罚各以天地之性,刑法、赏赐各以其能,阳为善,以赏赐为主,阴为恶,以刑法为主。“善者致善,恶者致恶”⑧,所以人们“应天应地”而行,顺应天地善恶之属性,各顺其性,各以其能,扬善抑恶,才可以实现“至诚感天”。“凡万物尽生善,人人欢喜,信中常乐欲歌舞……故乐生于善以乐善,天使自然如此也。”⑨万物尽生善,则人人欢喜、歌舞、相爱、自乐生等,都是天使而自然如此。其结果就是:在自然领域中,“其善者,上可助天养且生长之物,下可助地畜养向成之物,悉并力同心,无有恶意”⑩;在社会领域中,“教天下人为善之法也,人善即其治安,君王乐游无忧”⑩。如果人人都得到善性,社会就会稳定,天也会赐予安乐,“帝王民臣俱善,则使天无灾变”。
四、自然政治哲学的实施原则——大顺之道
“自然”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最高价值,在政治实践中实现“自然”价值的途径就是要秉承自然之道.遵循“大顺之道”。《太平经》中非常重视“顺”,仅“顺”字在全篇就有320余次,与“太平”出现次数相当。在政治实践中要顺天地之道,因万物之性,应任其所适,顺物自然而天下治矣。“乃所以承天心而顺地意,可以长安国家,使帝王乐者也。”
(一)法天效地、合顺阴阳
在《太平经》中,“天乃为人垂象作法,为帝王立教令,可仪以治,万不失一也”①。天为帝王设象作法,故“帝王上法皇天,下法后地,中法经纬,星辰岳渎,育养万物,故日大顺之道”②。帝王施政欲天下太平,必须上法天,下效地,顺阴阳之法,守道而行。“天道可顺,不可逆也。顺天者昌,逆天者亡。”③
“然夫地之有大德,专以顺天之道,以好养万物……养成其中者。”④天地有顺天道之美德,衣养万物。只有顺天地四时,顺万物自然之性,统治才能长久,与道相合。“故顺天地者,其治长久;顺四时者……与道合同。”⑤“天地之行,尚须阴阳相得相合,然后太平。”⑥人顺应自然而不妄为,顺应道之自然而不偏私,守虚静之道,处无为之事,乃可治身,得大平安。国家政治的实施也遵循此理。“今良平气且临至,凡事当顺,一气逆,转不至。”⑦“大顺天地,不失铢分,立致太平,瑞应并兴。”⑧帝王垂拱而治只需专心致意体察天心,顺天地,合阴阳,顺四时,保五行,就可以与天意相合,自然天下大治。
(二)三合相通,太平气至
《太平经》日:“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地有三名……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欲太平也。此三者常当腹心,不失铢分,使同一忧,合成一家,立致太平,延年不疑矣。”⑨
自然界有“太阳”“太阴”与“中和”三气,三气交感合为“太和”,“太和”即出太平之气。“断绝此三气,一气绝不达,太和不至,太平不出,阴阳者,要在中和。中和气得,万物滋生,人民和调,王治太平。”⑩三气相通相合,万物滋生,人民和乐,而致太平。
宇宙中,天、地、人相通相合。天、地、人是一个和谐有序的整体,人处天地之间就不能妄自尊大,而是要顺应自然,协调天地、阴阳与四时,保持和谐。“故道人属天,德人属地,仁人属中和。故三统不和,三贤理之,故太平气至,万物皆理矣。”⑩天、地、人相通,道、德、仁相和,尊道、贵德、倚仁而太平气至矣。
人伦的家庭中,父、母、子相爱相通,和睦相处。在家庭中,男女同心同德,相亲相爱,但必须生育子女,这是人生存之大本。“人无子绝无后世”,“无子以何自名为父母?”男女相爱共生子,并力同心,共治一家,并将此上升到“天法”。“故男不能独生,女不能独养,男女无可生子,以何而成一家,而名为父与母乎?故天法皆使三合乃成。”⑥
政治领域中的君、臣、民关系是血缘家庭中人伦关系的延展,三者也必须同心同德,共治一国。一方面,君臣民有别:“受命天者为人君,受命地者为人臣,受命人者为民。”⑩另一方面,君臣民相须,并力同心:“故君者须臣,臣须民,民须臣,臣须君……此三相须而立,相得乃成,故君臣民当应天法,三合相通,并力同心,共为一家也。”①君臣民,相须而立,相得乃成,各以其能:“为人君上者,当象天而行,乃以道德仁为行三统。君上乐欲无事者,朝常念道,画常念德,暮常念仁,既无一事矣。”②“故上之安者,其臣良也;臣职理者,其民顺常;民臣俱善,其君明,其治长。”③君主以道、德、仁来施贤明之政;臣子贤良,恪尽职守;人民从善,顺从纲常,这样就能达到三气共一治,就能成就功业,达到长治久安。
五、自然政治哲学的理想——太平之世
政治哲学在批判和超越现实中提出令人憧憬的政治理想,《太平经》把“太平”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和最终目标。经书不仅以“太平”命名,而且“致太平是全部著作的出发点”④,是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将“太平”的理想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后世政治发展影响深远。
(一)太平的含义
《太平经》中提到:“今天地阴阳,内独尽失其所,故病害万物。帝王其治不和,水早无常,盗贼数起,反更急起刑罚……县官治乖错。失节无常,万物失伤……三光勃乱多变,列星乱行。”⑤这说明当时自然界阴阳失调、灾害不断、万物凋敝,人类社会饥寒交迫、刑杀相继,致使帝王愁苦、民生不保。所以人们希望建立一个合理的、符合人性自然的太平之世。
“太平”一词首先见于《庄子·天道》:“知谋不用,必归于天,此之谓太平,治之至也。”⑥“太平”作为秦汉时期一种普遍的政治思想,频繁出现在当时的著作中。如《吕氏春秋》:“天下太平,万物安宁。”⑦贾谊《新书·修政语上》称颂黄帝时说:“还归中国,以平天下。天下太平,唯躬道而已。”⑧在《太平经》中,“太平”含义的界定更为明晰、准确。
“太者,大也;大者,天也;天能覆育万物,其功最大。平者,地也,地平,然能养育万物。经者,常也,天以日月五星为经,地以岳渎山川为经,天地失常道,即万物悉受灾。”⑨太,大之意,称天;平者,称地,平均之意。天有覆育万物之功,地有衣养万物之效。以天地为常道而不可须臾偏离,否则万物“悉受灾”。《三合相通》卷更为详尽地解释了“太平”:“太者,大也,言其积大如天,无有大于天者。平者,言治太平均,凡事悉治,无复不平……天气悦下,地气悦上,二气相通,而为中和之气,相受共养万物,无复有害,故日太平。”④“太”,“其大如天”,最大之物;“平”取“平均”之意,“其平如地”,即无论对谁都如此,公正对待而绝无偏私。天地二气相通产生中和之气,共养万物。万物以其自然状态共存于天地间,以天地为常道而自在、和谐发展,这就是“太平”。所以“太平”并非是人们要求统治地位上的平等,也不是追求在经济地位上的平均,而是要求“万物各得其所”。
“太平者,乃无一伤物,为太平气之为言也。凡事无一伤病者,悉得其处,故为平也。若有一物伤,辄为不平也。”⑧“太平”就是要保障天地万物能自由自在、不受伤害的发展,要万物无所伤,各乐得其所,有不伤一物的公平博爱之意。如果有一物受到伤害就不能称之为“太平”。所以对“太平”的理解不是我们常说的社会制度的人人平等、财富分配上的人人平均,而是把整个世界,不仅有社会的和谐,更包含自然物的自然生长,都作为研究的对象;不仅寻求整体的和谐,也关注到每一个生命体的发展,使万物各得生养,各得安宁。相比儒家注重仁义礼治,关注人伦道德以调节社会秩序,《太平经》的“太平”思想具有更开阔的视野,广阔的思维空间,解决自然和社会问题更为彻底。
在自然界中,只要天、地、人“三统”,同心协力,那么天地长安,万物和谐发展;一家之中,父、母、子同心协力,家庭就能和睦亲爱;一国之中,君、臣、民同心协力,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太平社会里没有暴力压迫,没有动荡不安,是一个均平、安宁、和谐、稳定的社会。在这个理想的太平之世中,天地长安,阴阳和顺,公平无私,物富民安,政治清明,这无疑是千百年来人类所追求的最美好的生活环境。
(二)理想之世
《太平经》中把历史可分为上古、中古、下古三个阶段:“上古所以无为而治,得道意,得天心意者,以其守本不失三急。中古小多事者,以其小多端也。下古大多忧者,以其大多端而生邪伪,更以相高上而相愁也,因生邪奸出其中也。”①三皇在位的上古时代,尧舜禹采取“无为而治”的方法得道意,并守“三急”,即吃饭、生育、穿衣。饮食与男女相许,二者为“大急”,因为人不饮不食便死,而男女不相得,便绝无后世;穿衣则为小急,或半急。这些问题不能马虎,否则“天下无人,不可治”②。紧抓饮食男女这些涉及人类生存延续的大事、急事,便可实现无为而治。五帝为中,中古就有所退化,多事多端,“中古人半愚,轻小用刑”,亲近小人而多用刑法;下古大愚,五霸则“最下”,经历了“皇、帝、王、霸”的退化过程,以刑为常发,沦为乱世。
《太平经》中所设想的最佳统治就是:“前古神人治之,以真人为臣,以治其民,故民不知上之有天子也,而以道自然无为自治。”③经书中有神人、真人、仙人等道教色彩的人物设定,但是理想统治的核心是“以道自然无为自治”。效法天道自然无为,假托神人统治,民众安居乐业,却不知天上有天子也,这是神人善治的结果。所以“无为而治”并非以智慧治国,不会因“下智过于上”而导致以下欺上。“故以猾智知国,国之大贼也。”④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太平经》所追求理想之世不是现代意义上所谓平等主义的社会制度,而是回到上古三皇之世。“是故上古三皇垂拱,无事无忧也。”⑤君、臣、民能得天地之心,守天地元气,顺万物之自然,就能“天地病除,帝王安且寿,民安其所,万物得天年,无有怨恨,阴阳顺行,群神大乐且喜悦”⑥。经书中多处颂扬了太平盛世的景象:“上平气来矣,颂声作矣,万物长安矣,百姓无言矣,邪文悉自去矣,天病除矣,地病亡矣,帝王游矣,阴阳悦矣,邪气藏矣,盗贼断绝矣,中国盛兴矣,称上三皇矣,夷狄却矣,万物茂盛矣,天下幸甚矣,皆称万岁矣。”⑦这是一幅风调雨顺、万物自由生长、人民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国家昌盛美丽画卷,表达了人类对美好奕世的终极理想。
【《太平经》自然政治哲学发微】相关文章:
政治哲学教案04-27
政治哲学教案10篇04-27
经发办上半年工作总结04-08
发微博的心情语录12-07
发微信朋友句子10-01
太平洋作文08-25
经发办工作总结及下年工作计划08-24
环太平洋影评08-22
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哲学思考08-18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法哲学分析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