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我县农民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在县政协的统一领导下,县政协提案法制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对我县农民生活状况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从3月初即着手调研准备,收集相关资料,拟定调研方案。3月中旬调研组先后到河边、广普、八塘等镇,听取镇领导的情况介绍,并深入到石达、盐井、大林、江新、马鞍、石柱等10多个村社(建制调整前)与农户座谈、了解情况。随后对调查中所反映的意见,有针对性地与有关部门进行了专题协商,并到江津市考察学习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和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的经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农民的生活状况
1、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发展很不平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党对农村政策的不断贯彻落实,市场经济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广大农民生活日益美好,物质文化生活普遍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据县统计局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4年的1076元提高到2003年的2875元,全年生活总消费人均2050元。其中食品消费1037元、衣着消费89元、居住(含电费燃料)消费224元、家用设备用品消费125元、医疗保健消费124元、交通通讯消费157元、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消费224元、其他消费70元。从近两年消费结构的变化来看,除用于食品的消费减少了10.8个百分点外,衣着、居住、家用设备用品等其余各项消费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家用设备用品增长56.3%。据村规模调整前的10个村的3957户的调查,有空调的118户,占3%;有冰箱的416户,占10.5%;有机动车(含摩托车)的254户,占15.5%;装有电话的1126户,占28.5%。居住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村村通路,户户通电,劳动强度大大降低,文化生活日趋丰富。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地区之间、农户之间发展极不平衡。据农业部门统计,全县人均纯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还有两个村(原龙江乡沿河村人平896元、石梁村899元),1000至1300元的有两个村,而新堰、马家桥村人均纯收入已跨入5000至10000元行列,新堰村已达9164元。从被调查的村农户住房结构看,河边镇新塘村、广普镇马鞍村已有70%农户,八塘镇已有50%的农户住上了砖混结构的新房;而河边镇石达村、广普镇石柱村居住砖混结构房屋的仅占10%左右。农户之间的贫富更为悬殊,一些善经营、会管理、有技术、懂市场的农户在市场经济中,或列为专业户,或成为经商办企业的个体私营业主,家庭收入十分丰厚;而一般农户靠家庭种养业和外出务工除维持家庭正常开支外,积蓄也不多。被调查的10个村3957户中特困户占4%。八塘镇上湾村六社农户黄家正一家,老两口一个63岁、一个58岁,居住在原生产队七十年代修建的土房内,自产粮食500公斤,现只养了4只鸡,全部家档折价不到100元,生活十分困难。
2、农民的温饱已普遍解决,饮水及住房条件有所改善,但仍有少数农户困难。据调查,我县农民吃粮基本能自给,部分农户有余粮,但家庭存粮不多。一般通过家庭养殖进行转化,只要不是资金短缺,通过市场直接销售余粮的较少,还有3%左右的农户因多种原因口粮短缺。猪肉等副食品绝大多数农户能满足基本需求,生朝满日举办酒席的较为普遍。总之吃的方面虽不能说吃好,但普遍能吃饱。穿着方面,绝大多数农民虽谈不上高档时尚,但能与社会发展同步。四季有鞋,多数农民不穿补丁衣服,只有穿不爱的没有穿烂的。即使经济上困难的家庭,通过亲朋邻里的调济也能过得去。住的方面,全县已消除了无房户,居住环境大为改善。有的在场镇购房,有的自建砖混结构的楼房,未建新房的农户居住面积也较宽,并不破烂。饮水方面,90%的农户用上了机井水或自来水,但遇到天旱输水能力不足等原因,仍有部分群众饮水困难。
3、农民致富门路不多,增收的主要渠道是劳务。据县统计局提供,2003年农民全年纯收入2875元中,靠家庭经营种植业收入852元,养殖业收入464元,工资性纯收入1040元,其他收入519元。与2002年比较增幅较多的是工资性纯收入达到了12.4%,而家庭经营收入只增长了3.4%。在调查中,农民普遍认为,如果在家经营承包地,通过种植、养殖业只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要想致富十分困难。尤其是一些农副产品生产周期长、市场变化快,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农民难以承受,收入很难稳定。比如河边盐井河村1992年靠养蚕收入达52万元,去年才18万元。现在仍有不少农户对见效慢的发展项目顾虑重重,在家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如在外打工一个月的收入。因此,弃农经商、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民普遍的要求。
4、农户电视机基本普及,但收视效果不佳,文化生活并不丰富。据三个镇的调查,农户绝大多数家庭拥有电视机,并多数为彩电。一般贫困户中都有一台黑白电视机,真正没有电视看、又买不起电视机的农户仅占1-2%。但由于全县闭路电视网络覆盖率只有39.12%(其中县网络公司40598户,占25.37%,村级自办占13.75%),多数农户靠开路自行接收,收视效果极差。在农村中,农民除农事季节较忙外,其余空闲时间较多,白天打麻将、斗地主,晚上看电视,已成为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文化生活较为单调。
5、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健全,合法权益难以维护。目前,多数农民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实力,加之农村中各种保障机制和体系尚未形成,农民参加商业保险的极少。过去有不少农户参加房屋保险,又因保险公司取消这一险种而清退了保费。在个体私营企业务工的农民由于多种原因参加养老保险、工伤保险的人员也极少(不足1%)。据民政部门去年10月的普查,农村中应享受五保的有2995人,目前已纳入五保的只有1181人,只占应保的39.6%(其中在敬老院集中供养的658人,占纳入五保总数的55.7%),有不少五保老人由于所在社部分群众不愿给粮而不能享受应有的照顾。一些特困户由于多种原因得不到应有的救济。医疗无保险,大病重病无力治,造成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十分突出。据了解,目前的贫困户中大致有50%是因病引起。八塘镇江新村五社农民王继伦,年轻力壮(38岁),生病前外出务工收入也不错,生病后无钱治疗,老婆跑了,还欠父亲3000元债务,儿子在校读初中,造成家庭贫困。河边镇石达村四社,由于过去贫穷,现有的150多人中,40岁以上的单身汉就有17人,占11%以上,将来无疑是一个社会问题。
二、农民的愿望和要求
调查组深入到村社与农户座谈,了解农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他们的愿望和要求归纳起来有八盼:
一盼尽快改善交通条件,使运输、出行安全方便。不少村社道路已修建,但路面太差,通车难,造成农副产品不能有效运输,招商引资受到严重制约。八塘镇大林村,年产水果300万斤,但汽车很难进出。专业大户王大伟通过努力,想引进业主共同开发,也因交通不便而告吹。河边镇较为偏远的石达村,虽然有福(禄)河(边)路通过,群众出行也只能搭货车、乘摩的很不安全。广普镇坪上的三个村原有中巴客车,后因部分路段较差而禁止客运,群众感到十分不便,希望政府加快道路建设,尽快开通和恢复客运。
二盼早日看到清晰而又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目前收看电视节目已成为农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民了解政策、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而我县部分偏远村社和居住分散的部分农户,却因闭路电视迟迟不能开通,使相当一部分农民看不到清晰的电视节目,希望政府尽快解决。
三盼政府组织农民外出务工,增加农民收入。现在农民外出务工主要依靠亲戚朋友的介绍,自发盲目地外出,或者通过个体私营职介所介绍等方式,不但效果不佳,而且又缺乏应有保障。不少农民外出务工如出现工资被拖欠、克扣、工伤事故等利益受到侵害时,没有政府的支持帮助,难以讨回公道。甚至有的中介组织与用工单位业主相互勾结,利用农民务工心切的特点,共同坑害打工者。因此,他们希望各级政府采取措施,让更多的农民外出务工,增加收入,合法权益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四盼政府多向农民提供资金、信息和技术服务,指导农民调整结构。绝大多数村社干部和农民想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尽快增加收入,但资金不足、信息不灵、技术不懂,已成为农民致富的制约因素。他们希望各级政府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采取政府贴息的办法,扶持我县无公害蔬菜、水果、畜禽等专业大户,尤其是在一个区域有一定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户。通过多方面的扶持,使之成为特色经济村社,促使更多农民增收。调查中,部分农民对现在种植的水果等作物,今后到底收益如何较为担忧。因此,政府应多向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尤其是产品需求信息,帮助农民把产品变成商品。在技术服务上,农民希望政府不能只停留在印发技术资料、或召开会议上摇控指挥,而应多深入实际,搞好示范,召开现场会,面对面、手把手地教。
五盼小型水利维修,政府给予补助。过去已发挥较好作用的一些水利设施,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损坏严重。农民过去流血流汗的结果,现在不能发挥作用,他们想维修好、利用好,但资金严重不足,只能望水兴叹。农民希望国家和县里在抓好大中型骨干水利项目整治建设的同时,也应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面上的小型水利工程的维修整治,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扶持农民改变农业生产和群众生活的基础条件。
六盼政府加大对农用物资的监管力度。农资市场放开后,不少企业和经销商想方设法提高农资价格,有的产品表面上价格一样,但数量减少,质量降低,农民不得不加大用量,增大生产成本。希望各级政府从生产企业到销售中的各个环节,从价格到产品数量质量,多方面加大对农用物资的监管力度,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七盼党的政策要真正落到实处。今年中央出台了促进农民增收的一号文件,但在调查中,发现农民的知晓程度并不高,对我县制定的很多具体政策措施了解的也不多。他们希望各级干部要多深入到村社和农民中宣传政策,解决问题,对一些个别特殊情况,应及时研究解决。比如河边镇石达村六社过去因修石达水库淹没了好田好土,剩下的土地脊薄。税改前,全社农业税只有1000公斤杂粮,而税改后,一律按土地面积计算,需交6478元农业税及附加,负担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八塘镇反映农网改造对农民的优惠政策,在阳龙、高陵村就是空白;党对农村中的五保户、特困户制定了相关政策,但仍有不少对象没有落实等等。这些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的问题,希望政府尽快解决。
八盼各级领导要求真务实,力戒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在出台涉及农村、农业、农民有关的政策、规定时,要多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能简单地照抄照转上级的规定标准,不能简单地要求全县统一的标准格式,搞一个模式,比如村务公开栏的设置等。应根据经济发展的不同程度、环境条件的差异等因地制宜地加以贯彻执行,关键要在注重实效上下功夫。领导在群众中表态要慎重,一经承诺了的事就应及时落实,以取信于民。如河边镇盐井河村五社1998年修建社道时人平集资100多元,但因修桥开支投入较大(4.55万元),群众难以承担。当时一位县领导安排在该村选举县人大代表时向群众许诺,欠款部分由他找有关部门解决。但时至今日仍未落实,尚欠人工和材料费2万多元。这样的事既失去了领导的威信,又伤害了群众的感情。
三、建议意见
1、各级各部门应进一步树立为农服务、为民解困的思想意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一切从璧山实际出发,认真倾听农民的愿望和要求,研究和解决当前农民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本职工作的实践中。比如一些村社农民要求解决乘坐客车难的问题;偏远地区农民盼望能看上清晰而丰富的电视节目问题等等。建议交通、广电等部门从实际出发,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2、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我们认为应着重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
⑴进一步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协调工作。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是农民致富增收的主要途径。我县农村劳动力开发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应切实抓紧抓好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统筹协调工作。农业、劳动、教育等有关职能部门亦应按照各自的职能职责,分工负责相关的工作;各街道、镇乡也应成立相应的组织协调机构,落实具体工作人员负责专抓此事。同时在村社确定信息联络员。从而形成县、街道镇乡、村社上下贯通的组织协调网络,负责组织培训、向外输送、跟踪服务、权益保障等方面的工作。还可视其情况在较为集中的输入地设立办事处,以便加强联系、协调关系、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等。
⑵建立就业信息网络。有关部门应广泛收集县内外就业信息,开通连接全国各地的就业信息平台。在一定的场所设立就业信息发布装置(如显示屏、触摸屏等),通过网络、电视、广播等渠道发布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并将信息发布系统延伸到街道、镇乡、村社。同时建立全县劳动力储备信息库。由各街道、镇乡对所属村社劳动力状况摸底统计、分类汇集,在此基础上建立统一的劳动力档案,形成信息库。通过信息网络,畅通劳动力供需渠道。
⑶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通过培训,使之掌握就业所需的劳动技能,树立基本的维权意识,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一是整合全县的培训资源。将县职中、青山公司技校等具备职业技术培训能力的单位都作为培训基地;同时鼓励他们与企业联合培训,以解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积极探索企业以师带徒,劳动部门加以规范,经考核认可并发给相关证件的培训方式;还可探索利用县外培训资源进行培训等方面的途径。二是财政应安排相应的培训资金,以发培训代金券等方式实行培训补贴,做好相关工作,积极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三是在培训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培训机构自由竞争,农民自主选择培训单位和培训内容,核发培训代金券,待培训合格并就业一定时间后再兑现培训补助资金等办法,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
3、从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扶持农业,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一是进一步发挥好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的作用。各街道、镇乡应协助农信社做好相关工作,尽力扩大信贷范围和信贷额度,提高信用等级,为农业产业化和农民致富提供资金保障。二是对农村经济确实能起到带头作用的龙头企业和种养殖大户,实行财政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予以支持。三是整顿农技服务体系,整合农技服务资源。不仅要充分发挥农业部门、街道镇乡农技服务中心的作用,而且要努力发挥专业大户、龙头企业的农技服务功能。着重在优良品种和先进适应技术推广、示例示范、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起到实实在在的作用。四是建议县广电局利用现有的电视塔,尽快开通全县的调频广播,用以传播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农业科技知识及相关信息,同时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五是建议打破蚕茧收购的行业垄断,实行市场化经营,以切实维护蚕农的经济利益。六是加强涉农价格和收费的监督检查,查处乱涨价乱收费行为。特别是对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商品的假冒伪劣行为,要严厉查处,以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4、加大对贫困农民的救助力度。今年我县已建立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各街道、镇乡要加大宣传贯彻力度,使之切实贯彻执行。要严格执行特困户的评定标准和评定程序,切实改变过去一些村社凭群众印象评定,甚至实行指标控制的作法,做到应评尽评。建议农村五保户的钱粮补助由县和街道、镇乡财政负责,不再由村社和农民负担,以减轻农民负担并适应逐步减免农业税赋的情况。同时,积极探索实行农村“低保”的办法,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形势的需要逐步付诸实施。目前应着重考虑因征地等原因形成的“三无”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
5、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的准备工作。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重要举措。据我们对江津市试点情况的了解,其效果不错。建议:一是我县应尽快争取纳入国家的试点,由此可获得中央财政和市财政的补助,这是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条件。二是目前县内不宜自行试点。因为没有中央和市的财力支持,资金难以保障;以镇乡为单位统筹能力太差,要以县为单位才能承担相应的波折和风险。三是现在应立即着手有关的准备工作。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看来是大势所趋,只是时间早迟的问题。因此应及早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比如收集相关信息,学习研究试点地区的经验,考虑策划我县的实施方案等。
【我县农民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我县农民增收的难点08-16
目前我县农民思想状况调查报告08-15
目前我县农民思想状况调查报告08-16
关于我县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探讨08-12
我县百万名农民下山转移工程调研材料08-12
暑期农民生活状况调查社会实践报告08-07
对我县涉林案件的调查报告08-12
农民生活状况调查的暑期社会实践报告08-20
关于当前我县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情况汇报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