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兴县的几点思考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关于工业兴县的几点思考
关于工业兴县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基本实现工业化。省委七届五次全会通过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河南省规划纲要》也指出,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的现代化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个基本途径,而工业化是其最核心的内容,只有实现工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才能实现。同样,郏县作为传统的农业县,要完成由农业县向工业县的转变,如期实现全面小康,也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工业兴县的观念,发挥比较优势,培育和壮大主导产业,坚持不懈地走工业兴县之路。 一、解放思想,统一认识,在营造工业兴县氛围上下功夫 邓小平同志说过:“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当前,振兴郏县经济,走工业兴县之路,最大的障碍就是思想障碍。一是思路不清,目标不明。上级叫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盲目随从,别人发展什么,自己就吆喝什么,人云亦云,到头来劳民伤财,一事无成;二是谈“工”色变,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放不开手脚,不敢在“工”字上做文章。过去我们在工业和乡镇企业发展中有问题也有教训,但不是说工业化这个路子不对,只能说明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的项目是不行的,靠政府直接投资办企业是不行的。三是安于现状,求稳怕乱。在想问题,做决策,干事业上,不是开创性地开展工作,而是考虑会不会出问题,会不会捅漏子,思想保守,缺乏创新意识。这些思想上的障碍,是束缚郏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克服这些思想上的障碍,关键在于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主要领导干部,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统一认识,鼓足干劲,抢抓机遇,大打一场经济工作翻身仗,把广大干群的发展积极性调动起来,在全县掀起一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发展热潮,营造浓厚的工业兴县氛围。 二、重点突破,梯次推进,在优势产业上下功夫 纵观全国及河南先进县市经济发展轨迹,发展经济总是首先在基础条件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上发力,培植经济增长点,形成经济增长带,逐步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根据目前我县农业基础相对较好、工业基础薄弱的县情,实现经济超常规、大跨度发展,必须打破一、二、三产业的界限,打破城乡经济壁垒,抓住县域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整合生产要素、市场要素、资源要素,对基础条件好、市场前景好、风险小、带动能力强、加工增值能力强、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大力扶持,高度倾斜。具体而言,一是要做大、做优、做强农副产品加工业。我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全县常年粮食播种面积82万多亩,总产达25万多吨,畜牧养殖业也有一定的规模和基础,这是我们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前提条件;我县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壮大,全县已形成小麦面粉加工、小磨油加工、木材加工等8大农副产品加工系列,形成了瓜子、花生米、红牛肉、酱菜等4大优势产品,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和加工群体?这已经成为我们的一个优势。同时,我县的农副产品加工业还存在着规模小、链条短、低附加值等问题。因此,在现有的基础上,发挥我们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是我县实现工业化的一个现实选择。把农副产品加工业做大、做优、做强,就是要以培植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突破口,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为手段,逐步实现农副产品加工由初级向深加工转变,由粗加工向精细加工转变,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创造出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品牌,以工业的理念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县向农业工业县、工业农业县的梯次推进,最终实现工业化。二是要巩固、规范、提高、壮大铁锅业。我县铁锅业年产值3.5亿元,总资产8300万元,年产铁锅4000万口,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4,是全国铁锅生产的集散地,有搪瓷锅、保健锅等名优产品20个系列、350个品种。但规模小、生产管理水平低、产品档次低、科技含量低是困扰郏县铁锅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克服这些因素,就必须在保持目前全国1/4的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研发出一系列品种全、科技含量高的餐具产品,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附加值。对有条件的规模以上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郏县铁锅行业走集团化、公司化的现代企业发展之路,不断扩大其经济份额,增加财政贡献额,推动我县工业化进程。 三、转变政府职能,优化经济环境,在扩大招商引资上下功夫 资金、技术、人才的缺乏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招商引资既可以弥补资源开发中的不足,又可以聚集外部资源要素,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引进资金的过程,同时也是引进技术、人才的过程,是引进新的理念、新的机制、新的管理方法的过程,这一过程必将有力地促进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推进企业机制和管理创新,提高县域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我县是个工业基础薄弱、资本积累少、人才技术匮乏的内陆欠发达县,存在着靠自身积累太慢、靠国家投资太少、靠集资太险、靠银行贷款太难的发展局限。因此,发展郏县经济走工业兴县之路,实现大跨度发展必须借助外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首先,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真正把政府职能调整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实现“三化”,即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弱化政府微观管理职能、转化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能。其次,要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一套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方法、措施,把招商引资工作长期化、制度化、规范化。最后,要创造一个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一是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你投资、我欢迎;你赚钱,我保护;你发展,我铺路;你纳税,我服务;你有难,我帮助”的服务意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在全社会努力营造亲商、安商、扶商、富商,公开公正、廉洁高效的行政环境。二是税务、工商、银信等部门要多为企业发展着想,多为地方繁荣经济着想,增强服务意识,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三是建立健全强力有效的行政监督和制约机制,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规范行业标准,努力形成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四是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制定统一的行业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严惩企业“四乱”行为,敢于为企业撑腰,营造良好的企业经营环境。五是扎实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工作,科学设置政府部门,精简政府工作人员,提高公务人员素质,组建专门的招商引资机构,通过政府职能的转变,建立起办事高效、动转协调、制度规范、公正廉洁的行政管理体系,为企业发展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目前,县委、县政府已经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优化经济环境等方面的文件,都比较符合实际,有操作性,关键是要认真抓好落实。 四、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在抓落实上下功夫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曲折的过程,它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坚持事物发展的正确方向,还要看清前进过程中的困难。郏县要实现经济腾飞,由一个农业县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工业县,同样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艰难的历程,需要广大干部群众全县上下一盘棋,一张蓝图绘到底,更需要几任,甚至十几任领导知难而进、锲而不舍地努力苦干才能够完成。要在全县形成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必须以抓落实的长效机制作保证。一是建立抓落实的责任机制。对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要层层分解,落实到部门,落实到责任人,形成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头上有压力的工作局面,建立起抓落实的责任机制。二是建立抓落实的督查机制。就是要建立“一把手”抓督查制度,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发挥决策主体的作用,更要增强督查主体意识,身体力行抓督查,对因落实不力,丧失机遇,贻误发展的,县委、县政府要追究单位“一把手”的责任。三是建立抓落实的奖惩机制。对工作落实好,任务完成好的,旗帜鲜明地给予奖励和表彰,对完不成任务,工作不落实,同样要明确地给予批评和处罚。通过奖优罚劣,奖惩兑现,在全县形成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四是建立抓落实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作用,发挥人大、政协的法律监督、民主监督作用,发挥新闻宣传部门的舆论监督作用,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建立起切实有效的监督体系。五是建立抓落实的用人导向机制。对那些勤奋工作、政绩突出、作风扎实的干部,要大胆提拔重用,对那些工作不用心、作风浮漂、政绩平平、只知当官、不想干事的干部,尤其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坚决予以调整,要在全县营造一种“有为就有位,无为就无位”的用人导向。 (本文作者系郏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关于工业兴县的几点思考一文由www.fwsir.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工业兴县的几点思考】相关文章:
关于工业兴县的几点思考08-15
工业富县战略的几点思考08-12
对绍兴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08-12
加快广西工业化进程的几点思考08-12
实施“旅游兴县”战略的思考08-12
旅游广告的几点思考08-05
关于促进博兴县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几点建议08-15
对提高信息工作的几点思考08-12
加强班子建设的几点思考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