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思考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问题的过程中提出的新论断,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成果,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探索。这里就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谈几点学习体会。
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呼唤科学的发展观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生产力发展十分迅速,经济效益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1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但必须看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矛盾和问题,概而言之有五个方面:
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发展相对失衡。经济增长与社会事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一个突出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加大了对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的整体投入,使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有些地方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会事业的发展。公共教育体系、公共卫生体系、科技创新体系、文化事业体系以及社会救助体系、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危机处理体系等各项社会事业体系没有相应建立和发展,有的甚至相当滞后。这些问题的存在,大大增加了经济增长的社会成本,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相对失衡。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拉大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一个重要问题。经济增长一定要与社会公正、公平相协调,这是保持社会稳定的基本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出现了部分社会成员社会差别开始拉大的新问题,这集中表现为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突出表现为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扩大:1978年为2.57∶1,而到2003年扩大为3.23∶1.如果考虑到福利、生产成本支出、物价等因素,实际差距可能更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核心问题是农民增收难、收入低。从1997年到2003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7年没有一年超过5%,2002年最高增4.8%。收入差距拉大还表现为:城镇居民之间、农村居民之间、不同地区居民之间、不同职业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这就有可能导致社会鸿沟的出现,进而影响社会稳定。
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相对失衡。就业不充分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一个紧迫问题。党和国家对扩大就业工作高度重视,但由于我国人口多,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一是就业压力增大。我国近13亿人口,年龄为15岁到64岁的劳动力有8.9亿,比发达国家总和还要多,劳动力总供给远远大于总需求。“十五”期间,我国每年有1000万新增劳动力,还有100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农村转向城镇的富余劳动力,城市下岗职工,是主要的新增就业压力。二是失业问题比较严重,2003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三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困难。2002年,全国农村劳动力4.9亿,农村种植业、养殖业仅容纳1亿左右劳动力,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33亿人,外出务工9900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近1.5亿需要逐步转移。四是就业困难人数不断增加。
经济增长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对失衡。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们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有了进一步认识和重视,但是一些地方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例如,对人的心理、身体健康素质的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升,人的安全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的维护,人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等方面,重视和落实不够。特别是有些企业,置员工的生命安全于不顾,必要的劳动保护措施不到位,甚至违章生产,致使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些地方只重视物质文明建设,轻视或忽视精神文明建设,人的思想道德和精神状况与经济增长不相称等等。
经济增长与体制创新相对失衡。体制改革给我国发展带来历史性进步,但体制创新与快速经济增长仍不相适应,这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一个基础性问题。除了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深层次经济体制性问题以外,在政治体制方面,也存在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相一致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法律体系尚不完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亟待加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尚需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一些基层党组织比较涣散,战斗力较差;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尚需转变和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人才成长制度、体制和机制尚不健全;政府宏观调控管理能力特别是处理社会危机的能力亟须提高;干部人事制度尚要加大改革的力度;党风廉政建设、权力监督机制尚需加强;相对经济体制改革而言,目前的文化体制改革也相对滞后,影响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等。
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深刻理解和把握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不同的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会产生不同的导向作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不协调问题,有些是我国发展的现阶段难以完全避免的,有些则与我们领导干部头脑中的片面发展观直接相关。比如,有些领导干部把“发展也是硬道理”曲解为“只有经济增长才是硬道理”;把“发展是执政兴国第一要务”曲解为“经济增长是唯一要务”;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曲解为“以gdp为中心”;把发展的最终目的曲解为追求单一的经济目标、物质目标;把发展曲解为一时的经济增长。之所以出现这些片面的发展观念,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有些领导干部没有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观察和解决一切问题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哲学依据。只有站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才能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把握。
第一,一定要树立辩证的思维方式,解决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发展是事物的一种运动状态,但又不是事物的一般的运动状态,而是特指事物向前和向上的,由低级向高级进步的,不断推陈出新的运动。运用辩证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要认识到社会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的矛盾运动中,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各类社会矛盾的运动中发展的。辩证的发展应当是全面的、协调的、保持内在各要素相对均衡的发展,而不是片面的、畸形的、单一要素突进的发展。社会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兼顾社会发展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各构成要素全面发展,社会整体才能进步。
第二,一定要树立唯物史观,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科学的认识和把握。唯物史观是我们观察历史的基本方法。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一方面,社会发展的最终力量就是物质资料的生产、物质的生产力,也就是说,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经济、物质的因素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把握社会发展首要的就是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又不能仅仅把生产力、经济、物质归结为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要讲人的作用,也要讲自然、法律、政治、文化、思想等各种社会因素的作用。因此,马克思主义阐述经济社会发展总是既强调社会发展的重点方面,又强调其他方面;既强调物质、经济、生产力的最终决定作用,又强调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社会各个因素、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
第三,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很大程度上与我们一些人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盲目追求所谓“政绩”,不按客观规律办事有关系。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哲学上的一个重要问题。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受客观规律制约的,人只有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创造历史,当然人又不是客观存在的被动的消极的接受者,而是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否认客观规律作用,认为人可以为所欲为地创造历史,是“唯意志论”;认为人在客观存在面前毫无作为,没有主观创造性,是宿命论。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在于尊重和把握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实现合理的发展目标。
第四,一定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澄清关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模糊认识。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伟大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科学的发展观,提出了坚持经济增长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相一致、相协调的基本要求,澄清了关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些模糊认识。没有经济增长不行,没有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也不行。在发展理论的术语中,增长和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发展所包含的内容要比增长丰富得多、复杂得多。增长只是gdp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发展则是包括经济增长在内的,教育、科技、文化、政治等多种因素的经济社会的综合进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们必须吸取他们的教训。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既要反对忽视和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倾向,又要反对用经济增长替代社会其他方面发展的倾向。
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指导方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的思想保证。我们一定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兼顾,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是解决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诸多矛盾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我们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统筹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首先要解决好领导干部的发展观问题。一定要从只注重经济增长,单纯追求gdp指标增长的片面发展观念转到在保持经济增长基础上的注重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追求经济社会综合指标的科学发展观念上来。那种认为经济增长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经济增长会自然而然带来其他社会目标实现的发展观念,是错误的、有害的。
——用统筹兼顾的方法,解决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统筹兼顾,就是要讲全局、讲引导、讲调整、讲平衡、讲协调。一是要兼顾到方方面面的关系,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二是要兼顾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解决好方方面面的利益矛盾。毛泽东曾经把统筹兼顾作为处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兼顾,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协调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一定要运用这一方法解决好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突出问题:要按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纲领,解决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加强教、科、文、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这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要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积极推进分配制度的改革,理顺分配关系,加大分配调节力度,创立较为完善与合理的二次分配体制,切实解决好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一次分配考虑效率,二次分配兼顾公平,在完成一次分配的基础上,通过二次分配来保障公平公正。采取切实措施,让低收入中的一部分人达到中等富裕程度,逐步形成稳定的中等收入阶层。要通过深化改革、发展生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尽快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逐步消除城市贫困。要集中力量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民增收难,提高农民收入,逐步消除农村贫困。要解决好就业问题,通过扩大生产,让社会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好处,从而消灭贫困,保持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深化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是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保障。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不协调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体制创新、制度建设着手,深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消除制约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要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构建与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制;完善人才市场体制,实行公平竞争,健全激励机制,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人尽其才的良好环境,营造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体制环境;改革教育体制,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加快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强化政府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医疗卫生体制,提高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政治保障。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发扬基层民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实现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理顺中央和地方、政府和企业、政府和社会的关系,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管理和公共服务,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健全公务员制度,建立健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创造一个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和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干部管理机制;加强和改革党风廉政建设,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改革和完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权力监督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按照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完善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种法律制度,完善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法律制度,改革执法和司法体制,加强对执法和司法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形成有利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法治环境。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思考】相关文章:
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理论思考08-07
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理论思考08-07
乡镇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的调查08-12
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08-24
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02-08
某县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调研报告08-12
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调研报告08-24
县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总结08-24
*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汇报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