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温州农村团建特征分析与策略研究
内容摘要]团的基层组织是团的全部工作和建设的基础。基层团组织建设的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团组织能否密切联系团员青年,关系到团的各项工作任务能否落到实处。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当前温州农村团建的现状、特征和新时期面临的诸多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分析,并立足温州农村实际和农村青年群体特点,提出“四个坚持、四个确保”的农村团建对策性意见。[关键词]温州农村团建特征分析策略研究
温州多年来扶摇直上的经济景观令人赞叹不已,所创造出的温州速度、温州路子、温州文化也颇受国内外关注和称道。在这么一个整体欣欣向荣、人才辈出的沿海开放城市里,这里的青年在创造文明的历练中成长为新一代推动巨轮前进的有生力量。这种可观的景象,既是对共青团组织团结、凝聚和引导青年成果的生动展示,也为共青团组织工作触角不断向农村最基层延伸提供了足够的信心与勇气。====年,我们就团的基层组织建设课题,设计了团组织、团干部和团员调查问卷,共发放====余份。其中,针对农村团建,通过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和实地考察等形式,抽样调查了===个农村团组织;===名农村团干部和====名农村团员青年。调查发现,农村团组织在松瘫组织的整顿、新建组织的推进力度、团组织凝聚力和吸引力、团组织长效机制建设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相对滞后现象,团建工作“务虚”与“务实”失衡。因此,我们认识到,对基层团组织尤其是农村团组织的建设状况不能一味高估;全面提升农村团建整体水平刻不容缓。
一、温州农村团建的现状与特征
(一)农村团组织基础设施相对滞后,保障能力十分有限
团组织的基础设施,不仅仅是一个办公场所的概念,从某种程度上说,更是一种团组织存在的昭示,是联系团员青年的起点。在基础设施建设环节,除了个别行政村为本级团组织配备了相应的办公设备之外,绝大部分尤其是欠发达县的农村团组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落后。调查显示,==%的农村团组织没有专门的办公室和办公设备;==%以上团组织没有专用电脑。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部分村经济发展缓慢、集体经济实力不强,无力解决相关配套设施;部分农村党组织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缺乏对团组织建设的足够重视,无心满足团组织的实际需求;部分农村团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活动远离村中心工作和青年实际需求,无法得到广大团员青年的忠心拥护与支持。
(二)农村团组织活动运作障碍重重,影响能力十分有限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农村团组织所起的作用应该加强,但事实恰好相反,目前农村团组织所起到的作用正在逐渐弱化,这跟团的活动开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团的活动开展,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钱、阵地。首先,人是灵魂,部分村团支书因思维狭隘而缺乏创新意识,因身兼数职而缺乏工作激情,在其位不谋其政,使本来就万事开头难的团工作处于停顿状态。其次,钱是助推器,而在资金的来源上,农村团组织不享受财政政策支持,再加上村集体经济力量不强,农村团组织所需经费受阻,无钱办事的问题普遍存在。调查发现,有==.=%的团组织没有活动经费来源;有==%的团组织活动经费来自于团员自费;==%的团组织希望青年参与解决经费;==%的团组织希望得到党政支持;==%的团组织希望得到社会资助。最后,阵地是依托,==%的团组织没有社团或阵地;==%的团组织依托上级团组织已有阵地开展活动。调查研究表明,====年,==.=%的团组织开展活动=-=次,==.=%的团组织开展活动=-=次,仅==%的团组织开展活动达到=-==次,甚至有==%的团组织无活动。团建活动受到人、金钱和阵地的制约,在活动规模、推进力度、影响深广度方面就不可避免地受影响,团组织影响力的发挥极其不充分。
(三)农村团组织联系青年手段单一,服务能力十分有限
温州是个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农村团员青年流动性很强,绝大部分的团员青年外出就业创业,留守团员与流入团员素质、爱好、需求各不相同,人生理想、价值判断、人际交往等方面观念也参差不齐。由于农村团组织缺乏对农村团员青年系统的调查研究,面对众口难调的不同农村青年群体,显得缺乏服务青年的有效载体而束手无策。农村团组织的活动内容、项目、方式与青年的需求脱节,对团员青年失去应有的吸引力,致使部分团员或其他人对农村团组织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最终游离于团组织之外。调查显示,==.=%的团员青年表示对社会政治非常关注却缺乏参与途径,==%的团员青年认为团组织作用发挥一般,==%以上的团员青年期望团组织活动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团员青年觉得没有强烈的归属感。这些充分说明,农村团的工作水平亟待提高。
(四)农村团组织队伍建设动作迟缓,革新能力十分有限
农村团组织作用发挥如何,关键是看团干部作用发挥如何。有些农村团干工作缺乏积极性、主动性,采取走马观花式来开展工作,敷衍了事,完全忽视了团建工作,忽视了对团员青年的教育、引导和带动,使农村团组织工作处于瘫痪、半瘫痪状态。当前农村团组织的团干部队伍主要存在四种状况:一是团干部老龄化。调查表明,部分村团支书年龄偏大,==岁以上不占少数;二是团干部兼职普遍。部分团干部只是空有其团干之头衔,却无为团员服务之实效;或确实有为团员服务之观念,却无为团员服务之精力,心有余而力不足,其主要原因是兼职太多,使团建工作成为地方工作的副业。三是团干部地位低。虽然也有不少村团支书进入“两委”,但是绝大部分团支书在“两委”中的份量并不足,==.=%的团干部不享受因团内职务引起的政治经济待遇,从而使农村团组织的威信不高,难以留住优秀青年,致使农村团建裹足不前。四是团干部学历偏低。==%以上的村团支书学历在大专以下,文化素质和思维能力亟待提高。综合以上四方面,老龄化导致因循守旧、兼职化导致精力分散、地位低导致激情减退、学历低导致视野狭窄,久而久之,团组织总用老一套方法开展新时代青年人的工作,毫无革新意识,使团的活动失去生气和活力。
(五)农村团组织制度推行不够深入,执行能力十分有限
调查结果显示,==%的农村团组织尚未制定档案管理制度,==%以上的农村团组织认为档案管理制度有待健全,许多农村团组织无活动记录、无会议记录、无团员权利义务等规章制度;团籍档案管理混乱,难以准确掌握团员青年数量、团青比例;==%以上的村团支书认为团的评优申报制度、团员发展工作制度、团员教育评议制度、团的组织生活制度的方面还很不健全。调查证明,大部分村团支书对所负责的团组织制度建设效果相当不满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三:一是上级团组织制度建设差,使农村团组织缺少借鉴;二是上级团组织评价体系不完备,年终考核很多时候只凭一本总结,纸上评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团建评优失去公正性、公平性、公开性,挫伤了农村团干部的积极性,使团建工作逐渐走下坡路。三是农村团组织缺少同级党政指导,党建带团建思想贯彻不深入,效果不明显。
(六)农村团组织团员青年价值多元,感召能力十分有限
在“四个多样化”背景下,团员青年的价值呈现多元化趋势,对团员自身来说,他们一部分视团可有可无,更在意加入组织会得到什么,而不愿意因为加入组织会改变或失去什么,更不愿意因为加入组织给自己增添麻烦,团组织的吸引力逐渐下降;经济浪潮将一部分温州青年卷向了全国各地,哪里有钱赚,青年就往哪里涌,团员青年重物质轻意识,团组织的精神感召难以起到相应效果;农村团员青年已基本上从小农意识中解放出来,离开土地招商办厂,走南闯北,完全游离于组织之外,流动人口或外来人员中的团员处于无团组织管理的状态,缺乏必要的管理或信息交流途径,无法参加正常的团员活动,出现了基层“团员教育无对象”和“团员不爱团,青年不想团,团干不管团”的局面,使团组织成为“空头司令部”。
二、温州农村团建的对策与建议
基于以上现状与特征分析,温州农村团建尚有很大的努力空间。结合温州农村团建工作实际,我们建议,以“四个坚持、四个确保”为思路,实现“增强团员意识、健全基层组织、全面活跃工作”的目标。
(一)坚持党团联动,找准角色定位,确保农村团建政治方向正确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坚持党的领导是共青团的生命之魂,是共青团全部工作中最根本和最重要的一点。党领导团,团要紧跟党;党重视团,团要依靠党。只有坚定不移地依托党组织的领导、影响和保障,共青团的各项工作才能无往而不胜;只有始终如一地贯彻“党建带团建”的基本原则,共青团才能发挥自身优势,为党政中心工作以及青年的成长成才做出应有贡献。否则,团组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终将一事无成。==.=%的团干部认为农村团建要紧紧依靠党的领导。
=、融入村委建设规划。团的十五大提出的“坚持党建带团建,把党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团的建设中去,使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总体规划”,为基层团建指明了方向。农村团组织要努力使团的建设符合村委的建设要求,使党建与团建配套建设;建立起农村党建带团建的领导责任制,使团的建设在党的领导下真正实现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
=、加强党团联系交流。团组织要取得村委的支持,就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让村委来了解团的工作。要建立工作通报制度,把每年对各单位的考核结果通报给村委;要建立定期汇报制度,使上级党委及时了解共青团工作开展情况;要建立定期座谈制度,举办党政领导座谈会,即使总结先进经验、探讨新情况、新问题;要学习村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经验尤其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把推进农村团内民主政治建设作为团组织固本强基的根本途径来抓,努力推进农村团组织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协助党组织把“党建带团建”工作中的典型经验总结好、宣传好、推广好,为其他农村团组织的团建工作提供借鉴。
=、争取党政政策扶植。在农村团组织建设中,团组织会遇到很多自身无法解决、需要党委从政策层面来加以落实的难题。(=)团干部的待遇问题。要逐步争取并提高团干部的奖励、提拔、转岗、入党、进“两委”等政治待遇;逐步争取并提高农村团干部经济待遇,要尽力为他们办理养老保险,离任后应有一定的生活补贴,解除后顾之忧。(=)团组织活动的经费问题。团组织除了自身要探索市场化运作路子之外,要积极争取村、乡镇或街道办事处党委支持,由地方政府从年度资金预算中拨款,或是县级组织统一规划,每年将财政的一部分作为基层团的固定经费开支。(=)团组织的考核问题。加强党委对基层团组织的具体考核力度,加强对团的工作的重视。年终考核,可以由乡镇相关领导带头,组成考核评审小组,将团的考核纳入到村委的考核内容中来,统一规划,统一部署。
(二)坚持因势利导,强化革新创造,确保农村团建工作与时俱进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同时也带来价值取向多元化、思想观念复杂化、个人追求趋利化、人群活动分散化……各种因素的急剧变迁,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始终站在时代前沿的共青团,面临着组织建设革新、制度建设革新、活动开展革新的多重紧迫任务。==.=%的团干部认为团的工作模式陈旧,需要立即革新。农村团组织和团干部应有改革者的精神与勇气,开拓创新,努力使农村团的工作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适应农村产业化结构调整的变化,灵活设置团的组织,促进团的组织设置创新。传统的与行政区划相对应的组织设置形式,虽然现在仍占据着主要形式,但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村产业化的需要。因此要突出做好当前新兴的农村经济组织建团工作,延长团的工作手臂,丰富团的组织形式,特别是在农村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应运而生的青年专业协会、青年科技服务站、青年种养殖基地等组织中要灵活实行行业建团;也可采取乡村企联建、市场建团、嫁接建团等形式建团;加大农村青年中心建设力度,发挥青年中心的集聚功能;运用信息、网络技术等手段凝聚青年、服务青年,努力健全组织网络,实现共青团工作全面覆盖。
=、适应新时期农村团工作的新特点,不断健全团内制度,促进团的工作机制创新。(=)完善“双推”机制,加大对村团干部推荐、培养、使用力度,提高团干部工作积极性;(=)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加大对渔农知识和现代科技的培训力度,提高团员青年致富本领;(=)完善申报评选机制,加大对制度、队伍、活动等的考核力度,提高先进团组织含金量;(=)创新团组织换届选举机制,实行农村团支书直选海选,拓宽团组织用人选人渠道,努力挖掘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创新流动团员管理机制,建立流动团员登记站,运用联系卡、联系函、反馈单等形式,加强对流动团员管理;(=)创新团活动运作机制,充分运用社会化、市场化模式解决团工作的资金、设备、人员、技术等障碍,提高团组织的运作水平,提升团活动整体层次。
=、适应青年多样化需求和党政要求,努力实现活动创新,促进团的工作面上活跃。(=)以服务青年需求为目的,根据团员青年职业特点和农村实际,转变团的活动方式,从单一组织青年开展活动转到生产环节,开展就业培训、创业交流、贫富结对、娱乐休闲、竞赛评选等活动,把团员青年教育好;(=)以服务党政中心为目的,发挥团组织自身优势,引导青年树立市场意识和投资意识,强化科技意识和参与意识,投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知识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文明创建、环境整治、植绿护绿、社会治安等活动,把党政思路实践好;(=)以服务团组织自身发展为目的,转变观念,突破自然经济和由此带来的传统思想的束缚,走向市场经济,对团组织自身的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及组织形式作出相应调整,把团的发展前景谋划好。
(三)坚持示范带动,发挥辐射功能,确保农村团建整体水平提高
当前,由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相对不平衡,温州各地农村的团建工作水平也参差不齐。调查表明,大部分经济强村的团组织工作走在了全市农村团建工作的前列,而部分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与滞后的农村,团建工作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差距的出现有其必然性。面对这种局面,弱势农村团组织要彻底打破以往固步自封、独立发展的思维模式,走出去,引进来,取长补短;强势村、乡镇级团组织要关心、帮扶落后村加强团组织建设,与之携手共进。==.=%的团干部认为周边或所在乡镇、村团建工作的推进对其他农村团建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强镇示范,走“以优带差”之路。重点是要加强温州==强镇共青团组织对农村团组织帮弱扶持,在政策上要扶持,资金上要倾斜,管理上要帮带,发展上要引导。(=)加强乡镇团委作为一级组织的整体运作功能,使乡镇团委的建设通过加强和扩大基层团内民主、搞活团内民主生活、最终调动广大农村团员对共青团工作的参与意识来实现,使加强乡镇团委班子的建设过程,成为带动和促进农村团建的过程。(=)加强科技项目合作,通过领办科技项目,建立科技示范基地,吸引农村团组织参与;或主动下放子项目,重点着眼指导协调,提高农村团组织所联系青年的科技水平,为农村青年致富成才服务。(=)加强乡镇团委的理论阵地、科技培训阵地、娱乐活动阵地建设,实现资源补给,为农村团组织的工作活跃提供阵地依托;同时,通过示范,带动农村青年服务体系建设。
=、强村带动,走“以优促优”之路。重点是在基础条件相对一致的强村团组织之间,实施政策带动、产业带动、信息带动、市场带动,形成“树起一个、辐射一片”,“你刚唱罢我登场”的你追我赶的氛围。(=)强强联合,扩大活动覆盖面,提高活动知名度,推进活动品牌化。(=)相互借鉴,开阔团干部视野,拓宽团工作思路,创新团工作方法,加大团工作力度。(=)相互竞争,激发团干部工作激情,增强团干部上进心,促进团工作不断完善。
=、弱村联合,走“资源共享”之路。重点是在基础设施、活动开展方面实现联合,既达到活动预期目的,又减少活动运作成本。(=)打破传统行政区划,按各取所需和就近原则,实行共建。(=)在人数较少的农村团组织之间,要集中团员上团课、统一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提高资源利用率;在人数较多的农村团组织之间,要灵活协调活动时间,避免本已短缺的资源严重供不应求,降低设施闲置率。(=)联合领办有一定科技含量、投资少、见效快、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项目,把分散的生产组织起来,传播和推广科学技术,吸引和凝聚农村青年。
(四)坚持多管齐下,加强班子建设,确保农村团干骨干作用发挥
领导班子力量强弱是一个组织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的关键所在。对于农村团组织来说,选好一个团支部书记至关重要。团支部书记就是农村团组织的领导核心,是团的各项工作的直接领导者,其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直接影响农村团组织的整体工作水平。==.=%的团员青年认为团干部在团组织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的团干部认为自身的各方面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一定要按照“重在素质”的要求,坚持党团组织考察和团员推荐相结合的办法,切实将那些政治素质高、事业心强,具有一定工作能力和创新精神、有朝气,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的优秀党团员选拔到团的支部班子中来,通过教育、培训和制度建设,切实增强农村团干部的战斗力。
=、以教育为先导,为团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是非标准、行为方式和需求都发生了变化,团干部也不例外。思想领域的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就必然去占领。因此我们要通过对农村团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和团员意识教育,帮助团干部理解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共青团工作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帮助团干部自觉批判市场经济条件下不需要团组织、从事团的工作没有意义的无价值论;把“是否忠诚党的事业、是否热爱团的岗位、是否愿意干团的工作、是否有有所作为的决心”作为衡量农村团干部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努力培养政治坚定、活泼实干、忠诚敏锐的团干部。
=、以培训为重点,为团干部素质提高提供有效途径。培训是提高团干部队伍素质,为团干部队伍注入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手段。一个团员干部如果只将工作思路与方法局限在自己的组织范围内,就很容易造成团建工作老化、僵死。调查研究表明,==%的村团支书非常希望由上级团组织出面,组织形式多样、不同层次的培训班,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我们建议,首先,农村团干部应该走出去,看看周围的团建情况,增长自身见识,以切实提高团干自身素质。其次,上级团组织要定期开办团干部培训班,让团干部接受全面系统的理论学习、科技文化学习和实践学习,增强对团的了解和对上级有关团的精神的了解。第三,要帮助团干部克服工作中的短视行为,引导勤于钻研,努力实践,争当能手,把共青团工作当作一项专业技术来钻研,作为一项事业来探寻,在共青团工作岗位上建功成才。
=、以制度为保障,为团干部队伍素质提高提供动力。团建工作以服务青年为目的,农村团建要达到“先青年之忧而忧、后青年之乐而乐”的目的,保证团干部作用的充分发挥是首当其冲的任务。做好农村团干部工作,在制度层面至少要解决三大问题:(=)解决团干部的选配标准问题。针对当前村团干部团员意识薄弱、年龄偏大、学历较低的现状,在选拔团干部时要严把“三关”,即政治关、年龄关、文化关。通过内选把本村有文化、年纪轻、能力强的同志作为团的后备干部培养,条件成熟后推上岗位;借助外引,把本村在外打工的青年吸引回来,创造条件让他们得到锻炼。(=)解决团干部的角色意识问题。目前,由于各种原因,绝大多数农村团干部总是身兼村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妇女主任、村会计等职,使团工作成为“副业”,团干部角色意识淡化。有条件的村,要避免出现团支书兼职,没条件的村,要最大程度地减少由于兼职带来的团干部的精力和时间分散、农村团组织的工作秩序混乱、团干部价值取向转移和团干部的短期行为加剧等弊端。(=)解决团干部的交流与合作问题。通过交流与合作,拓宽团干部视野,更好地坚持工作对象面向社会、工作职能立足社会、工作力量吸纳社会、工作资源借助社会、以社会化的方式和开放式思路,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形成项目化,事业化运作机制,以团干部的个人素质提升来推动共青团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温州农村团建特征分析与策略研究】相关文章:
农村小学自主学习策略研究08-17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乡土文化”的策略研究08-24
农村寄宿制小学的现状和策略研究08-05
打造农村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08-02
农村党员信教问题研究分析及对策08-12
环境侵权的特征分析08-06
农村初中高效课堂策略研究之教学反思08-16
新课标下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开展策略研究08-02
农村中学科技创新教育的策略研究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