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竹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竹子是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优良林种,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被誉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植物类型,竹产业与花卉业、森林食品业、森林旅游业构成了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林业四大朝阳产业。竹子良好的多功能效益,也赋予了竹子在我国主要产竹区农村各项事业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我县是产竹大县,分析竹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存在的主要涉及“三农”的问题及其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竹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1.1 竹业富民
龙游县是浙江省主要产竹县之一,有竹林面积2.7万hm2,经30多年的持续努力,已建成比较完备、在国内处于前列的竹产业体系。2005年竹业产值13亿元,其中直接利益于农民的竹业栽培产值达1.8亿元。竹产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主要产竹乡镇农村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溪口、庙下、大街等竹资源集中分布的乡镇重点村农民人均收入的70%以上来自于竹业,出现了一批因竹子而富裕起来的小康村。
1.2 生态环境保护
竹子具有可择伐作业的特点,科学经营可持续利用,是其它树种所不具备的。不仅可年年有产出,而且由于竹林林分结构的稳定和固有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对持水固土、防止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有很好的作用。研究表明,立竹密度3893株·hm2、平均胸径9.1cm、平均高14.6m的毛竹纯林,林冠表面最大持水率平均为22.10%,林冠层最大持水量0.84mm;1m3上层土壤中,竹地下茎、根系占50-70%空间,固土能力为马尾松林的1.5倍,吸收降水能力为杉木的1.3倍,涵养水量比杉木多30-45%;0-40cm的上层土壤抗冲指数和抗蚀指数,毛竹分别为0.998和1.051,高于刺槐、水杉和杨树。我县处于钱江水系源头,丰富的竹子资源对区域生态环境的维护,尤其是水资源的保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3 竹子的绿化和景观改善作用
竹子的美学特征和意境,历来为人们所推崇,有梅、兰、菊、竹“四君子”,松、竹、梅“岁寒三友”等雅称。我国民间一直有种竹、爱竹、赏竹等传统习惯,竹子是世界闻名的中国园林的一大特色。而且,中国竹子种质资源丰富,有39属500多种,其中有许多竹种具有独特的观赏性,可分为观叶、观秆、观形、观笋等。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给具有良好观赏性的竹子提供了巨大的应用空间。近年来,我县在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中,宜竹地栽植竹子已尉然成风,既能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又绿化、美化了环境。
1.4 竹业的劳动力就地有效安置作用
竹产业无论是竹业栽培,还是竹加工业均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从业人员的文化要求相对较低,发达的竹产业可解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我县竹业栽培从业人员按人均0.4hm2竹林计,一产从业人员达6.7万人,全县585家不一规模的竹加工企业,农村就业人员达1.5万余人,而从事竹贸易的农民也达2000人以上。各项合计,竹从业人员有8.4万之多,占全县农村人口(33.03万)的25.4%。可见,我县竹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就地安置、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贡献巨大。
1.5 竹业科技对农民素质提高的作用
我县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在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等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撑下,开展了竹子低产林改造、笋材两用毛竹林定向培育、竹林高效无公害丰产栽培、竹加工产品开发等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为我县竹业水平居于全国前列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我县竹业科技贡献率已达60%以上,较全国竹业科技科贡献率(40%)高出20个百分点。其中一大贡献就是转变了竹区农民竹业经营观念,从传统竹业经营转向了科学育竹中来,竹区农民学科学、用科学普遍,素质
得到了明显提高。
2、竹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涉农问题
2.1 竹林立地生产力衰退
为获取竹林经济效益最大化,我县与全国其它产竹区一样,存在着大面积竹纯林经营、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尤其是氮肥)、农药和除草剂、频繁林地垦复、连年林地有机材料覆盖等措施,虽短期内显著提高了竹林产量和经济效益,但也带来了竹林地物理、[找文章到文秘资源-/www.fwsir.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化学、生物性劣变,立地生产力严重退化,产品产量和质量下降,甚至无产出的负面影响。如果继续实施上述不能维持竹林生产力长期稳定的经营措施,预计5年后,大规模竹林严重衰退的局面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尤其是笋用小径竹林,还可能导致灾难性的竹林大面积开花。
2.2 竹业经营中的“谷贱伤农”
我县竹加工产品主要是竹板材、水煮笋、竹工艺品等,加工能力已具相当规模,年消耗竹材1200万支,竹笋4.5万吨。从表象看当地资源已满足不了竹加工业对原料的需求,年需引进竹材400万支、鲜笋及半成品3万吨,竹材、竹笋价格逐年提高。但深层次分析,竹农利益维护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主要为:竹加工产品结构单调,科技含量不高,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极少,易受国内外市场冲击;竹林资源和丰产面积将不断扩大,5-8年后全县竹林总产量将翻番,有可能出现竹林产品供过于求的现象;周边地区是我国散生竹资源集中分布区,劳动力成本、竹加工原料价格较我县低30%以上,且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大量原料“引进”势必出现。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竹林丰产或许就意味着竹农减收。
2.3 竹产业链环节的利益分配
竹资源扩增、竹林培育、竹加工和贸易等构成了现代竹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产业发展的作用,也通过市场这一杠杆分配着其中的利益。从社会经济学角度出发,市场分配原则无可厚非,但在我国市场体制还不太健全的环境下,农民往往是利益分配的“低端”,除无可奈何承受农资涨价外,还需面对企业原料收购的压价、资金拖欠、农民工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等诸多问题。再者,在竹业发展中,资源培育是基础,加工利用是龙头已成共识,但政府往往注重于竹加工业的发展,在政策优惠、经济扶持上倾向于后者,而竹农这方面的受益往往被忽视。还有,竹林维护环境的生态价值在目前还未得到经济上的体现,而对环境造成破坏的一些竹加工企业未付出应有的环境恢复代价。
2.4 竹业科技支撑薄弱
经过长期与技术依托单位合作开展竹类研究和技术推广,在实践中我县已建立了一支县、乡、村各个层次的竹业知识较为扎实、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敬业精神良好的技术队伍。但总体而言,技术队伍人员数量偏小,高层次人才过少,尤其是竹加工方面人才更为缺乏。技术人员忙于日常事务,“充电”机会少,知识未能及时更新,已跟不上现代竹业发展的形势需要。而且,技术人员经若干年的奋斗,取得了一些成就,“改弦”从政或易地流失现象也时有出现。一个地区要快速、健康地发展竹产业,本地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是内因,科研院所技术力量是借助,是外因,本末不能倒置。
2.5 竹业生产中的环境恶化
竹子具有多功能效益,但竹业生产中不合理的经营方式也会对环境造成破坏。我县竹业生产导致环境破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个方面。(1)竹林栽培中频繁竹林地垦复和化学除草剂施用,林下植物丧失,造成水土流失,有益生物数量减少,病虫害时有发生;(2)长期过量使用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竹林土壤有害物质大量残留,影响竹笋品质。地表径流导致水系的富营养化和有害物质超标;(3)竹加工业废弃物(竹屑、笋箨等)未得到综合利用,乱抛乱弃,既影响景观,废弃物的腐烂又污染了环境,特别是竹笋加工下脚料对水系污染较为严重;(4)竹笋加工废水对水系Ph和富营养化、对土壤盐碱化的影响,竹材加工中的化学胶剂对大气、土壤的污染。
3 解决竹业发展中涉农问题的建议
3.1 依靠科技,最大化长期发挥竹林的多功能效益
如上所述,我县在竹业栽培中存在着与现代竹业栽培发展趋势不吻合的“音符”,为切实改变落后经营方式带来的不利影响,应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托科技进步,以维护竹林长期立地生产力稳定、保障竹林生态效益良好发挥的竹林高效可持续经营技术为载体,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示范基地建立、技术培训、政策引导等手段,培育出质地优良、产材量高的毛竹品种,在较短时期内促进我县竹业栽培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3.2 构筑竹产业链各环节的利益共同体
竹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竹产品的深度开发、产业链的拉长及新产品开发等,无论竹产业链有多长,链中各个环节都是产业利益的“受体”,应树立共兴共荣理念,即建立利益共同体,让各个环节均能享受合理的利益分配。目前竹加工业是竹产业链中的最大获益者(我县粗加工环节除外),应采用与竹农联合建立工业竹林基地、支持竹区基础设施建设、培训竹农等实际行动,实现工业“反哺”农业,达到共同富裕。政府在政策制定、资金扶持等方面多从竹农利益出发,充分调动竹产业中最大数量群体经营竹业的积极性,达到竹产业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的目标。
3.3 建立健全竹业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作用
在未来的竹产业发展中,行业协会在技术推广、市场信息传播、咨询、协调与沟通等方面的作用将越显重要。我县虽然建立了竹产业行业协会,但总体而言,存在着面不广、参与人员不多、运作难度大等问题。政府应积极鼓励竹加工龙头企业、竹业经营大户等组建以竹林培育或竹加工产品为类型的行业协会,并积极开展业务活动和与外界的各种交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3.4 统筹协调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在竹业发展中,要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摒弃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坚持以保护环境优化经济增长,真正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针对我县竹业生产实际,要应用先进竹业栽培技术改变目前对环境负面影响大的经营措施,变废为宝提高竹加工原料的综合利用率,实行废物无害化处理,坚决关、停对环境污染严重或不及时进行环保整改的企业。
3.5 机制创新与体制完善
机制创新和体制完善是区域竹产业发展的强力“助推器”。小面积竹林家庭经营方式已不利于现代竹业向规模化、效益化、科技化发展的趋势,有条件的竹区可尝试采取竹林土地流转或大户承包等方式。对竹加工业,在实行加工园区产业集聚的基础上,利用招商引资或企业产品调整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以细化的分级、分类加工来提高原料综合利用率和产品附加值。在政策层面上,应将科技创新重点放在企业上,促进产品升级换代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产生。在财政资金扶持上可采取技术培训、示范基地建设、竹业补助、乃至生态补偿等方式适当向弱势群体的竹农倾斜。
【竹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相关文章:
村民自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08-16
村民自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措施08-1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8-16
高校发挥党小组作用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08-13
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08-05
会计集中核算的作用、存在问题及对策08-12
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08-08
药品流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8-12
流动党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