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华侨孩子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是著名的侨乡,有**万华侨分布在世界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且以每年近*万人的数字不断增加。随着华侨队伍的日趋壮大,因父母出国留在家乡的“华侨孩子”的教育、成长问题日益凸现,他们大多成为实际上的“单亲”家庭,接受的家庭教育大多是隔代教育或寄养教育,如何更好地促进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已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华侨孩子的现状
为了充分掌握华侨孩子的基本情况,弄清他们思想品德的实际情况,从而作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我们采取问卷抽样调查法、部分华侨学生座谈调查法、华侨学生个别谈话调查法等方法进行调查,并将回收的问卷、座谈、个别谈话的笔录进行了汇总统计,形成如下情况。我县在校中小学生58647人,其中父母双亲或单亲在国外的学生18767人,占中小学生总数的 32.8%,有海外关系的学生49849人,占中小学生总数的85.9 %。父母在国外对孩子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父母在教育方面经常与学校保持沟通的只有10%,85%是偶尔沟通;父母与孩子分别的时间平均有3年,最长的达8年。近50%的“华侨孩子”认为,父母出国对自己的性格、学习、心理“有一定的影响”。80%的华侨孩子有困难、困惑不知向谁倾诉,90%的孩子心里话不会跟远方的父母讲,38.1%的学生认为到校读书只是为了将来找一份省力饭吃,有12.3%的学生是为了家长才到校读书。据老师反映大多数“华侨孩子”成绩平平,作业完成率为10%,知识掌握程度只有60%,其中有10.3%的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害怕学习,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和厌学行为。
二、 华侨孩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问题
双亲出国的“华侨孩子”大多是交给祖辈照料,隔代抚养现象严重。其突出表现为:(外)祖父母缺乏科学常识,对新事物接受较慢,无法给现代的孩子以必要的教育;家庭教育方法陈旧,孩子不易接受;加上(外)祖父母对孩子过分的溺爱,以“顺心”代替“爱心”,听之任之,疏于管理。不良的家庭教育往往造成华侨孩子骄娇二气并存,思想上,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生活上,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自立、自理能力较差,依赖性较强;学习上,缺乏上进心,学习目的不明确,大多把出国当作自已唯一的出路。
2、社会教育问题
社会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的社会环境错综复杂,存在着诸多对孩子成长不利的因素。一是受“重商”思想的影响,许多“华侨孩子” 过早地将自已的前途定位在出国经商上,以“发财”代替“理想”,认为自已迟早要出国,缺乏远大理想和抱负;二是追求享受的环境氛围使孩子形成懒惰心理,再加上华侨学生零花钱普遍较多,花钱大手大脚,生活比奢侈不讲节俭;三是社会的“帮派”现象仍有存在,孩子往往为了寻求依靠走上歪路;四是社会垃圾文化如暴力、色情节目以及赌博风气对孩子心灵的“侵害”,给孩子心灵的成长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3、学校教育问题
学校尚未将“华侨孩子”统一安排在学校寄宿,进行统一管理,形成管护“空档”。许多出国的家长认为学校的寄宿条件较差,不如寄养在亲戚家里;而这些华侨孩子也认为寄养在亲戚家里比在学校里更自由。另一方面,学校也认为孩子不在学校不便管理,由此一来,这部分孩子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形成一种管理上的失控区。在这个失控区内,华侨孩子很容易沾染社会上的不良习气。
三、加强“华侨孩子”教育管理的建议
“华侨孩子”是**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具有与一般中小学生所不同的特点,社会、家长和学校要形成合力,全面启动华侨孩子关爱工程,共同做好“华侨孩子”的教育管理工作,努力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1、加强对“华侨孩子”监护人的培训和指导。一是加强对(外)祖父母等代监护人的培训和指导工作。运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访和“家长开放日”等形式,向“华侨孩子”的(外)祖父母等代监护人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帮助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孩子的能力,让(外)祖父母走出溺爱孩子的误区。二是对“华侨孩子”常年在国外的父母进行培训和指导,充分利用“华侨孩子”父母返乡时机,专门就如何教育“华侨孩子”进行辅导和指导。三是县教育局建立家庭教育讲师团,定期奔赴各校巡回讲演,开展县级百名“教子有方”优秀家长的评选和经验推广。
2、狠抓理想教育,确立心中目标。以班队、少先队、共青团活动为载体,结合“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为主题三级(县、乡镇、学校)道德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关爱、责任、诚实”等基础道德品质,积极开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既有教育意义又有趣味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及他们乐意参加的其它教育活动,尤其要重视让他们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做人做事的道理。
同时,要充分发挥班会课的作用,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人生观教育和学习目的性教育,勉励他们珍惜学习机会。可邀请老华侨到[本文来源于范文先生网-www.da mishu.com-有文章需求,请到范文先生网站留言板,12小时内解决您的问题]各校作现身说法,讲述他们在海外没有文化基础的苦楚,讲述没有文化知识,在国外寸步难行的事例,激励学生惜取少年,刻苦攻读,努力学好本领,将来更好地闯天下。积极组织学生参观**华侨历史陈列馆,通过开展“**华侨的出国史、苦难史、奋斗史、爱国史、奉献史”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国外创业的艰难和辛苦,培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3、建立和完善住宿制度。学校要配备专职的生活指导教师,专门负责管理住校华侨生的生活,确保他们的住宿安全管理。同时,学校后勤人员要改进工作作风,牢固树立服务育人的理念,多为他们提供夜间服务。合理安排他们晚上学习、娱乐活动,使他们体验到更多的人文关怀,集体的温暖。要加强对他们的生活指导,从小处入手,将道德规范落实到生活的各种情境之中,正确处理人文关系,帮助青少年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并进一步规范寄宿生的学习管理,学习上做到特殊关顾,指派教师指导督促“华侨孩子”学习,完成作业,帮助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难题,培养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4、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华侨孩子”专项档案——“信息卡”。包括“华侨孩子”家庭情况、思想道德状况、学习状况、行为习惯、生活状况、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状况、他们父母的通讯地址、电话,以及当前监护人联系办法等内容,实行每月一次动态管理。二是建立代理家长制度,安排退休教师担当“华侨孩子”的代理家长,实行全程跟踪教育服务。三是开展同龄优秀学生与“华侨孩子”生活、学习互动互帮活动,让“华侨孩子”与同龄且表现好、学习好的学生结对,以“手拉手”形式,使“华侨孩子”能与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四是建立教师与“华侨孩子”谈心制度。五是成立节假日、双休日活动小组。学校要与社区(村委)取得联系,聘请社区(村)干部或关工委的干部为辅导员,开展社会实践体验活动。六是建立家校制度,每月对每位“华侨孩子”家长(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至少联系一次(包括电话、书面),了解他们各方面的情况。七是建立奖励制度。及时表彰奖励表现好、进步快的“华侨孩子”,树立榜样并鼓励他们不断追求上进。八是建立“华侨孩子”与父母联系制度。要求出国的父母保持与孩子经常性的联系,并及时与学校沟通,做到半个月能电话交流一次以上,沟通内容包括学习、生活、身体等方面。另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对孩子的情感发展、心理健康加强帮助和指导。
【华侨孩子教育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相关文章:
关于公司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08-07
“9+3”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08-23
乡镇农税干部队伍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08-12
我县第二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08-16
我县第二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