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嘉陵区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王主任并各位领导:嘉陵区是1993年9月南充撤地建市时成立的县级行政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西岸,北靠顺庆区,南邻武胜县,东连高坪区,西接西充县、蓬溪县;幅员面积1278.9平方公里,辖6个工委、48个乡镇、559个村、14个居委会,总人口66万,其中农业人口占90%。因属典型的农业大区、工业小区、城市白区、财政穷区,我区于1994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1999年越温达标验收后,又于2001年被列为新一轮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2004年,我区实现地方生产总值(GDP)22.0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614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3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3.14%、-6.6%、30.12%和17.8%;农民人均纯收入2115元,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35:29:36。
一、嘉陵区扶贫工作实施概况
嘉陵区通过实施扶贫开发项目,农民收入稳步提高,群众贫困发生率逐年下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支柱产业逐步形成。一是实施了“七.二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嘉陵区通过7年的努力先后累计解决24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困发生率由1994年的38.7%下降到2000年的7.74%,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1994年全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仅545元、人均粮食353公斤,2000年分别增长到1138元和432公斤。二是开展了新世纪扶贫开发工作。2001年我区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来,区委、区政府将扶贫工作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四年来捆绑各类扶贫资金、农业项目资金8000多万元用于扶贫新村建设和移民扶贫,完成63个重点村的新村建设、1389名贫困人口的移民工程和6所乡镇卫生院建设任务,整修渠道185.6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3平方公里,实现乡乡通公路,70%的村通乡村道路。三是抓好了外资扶贫项目实施。秦巴山区扶贫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覆盖我区8个乡镇,93个行政村、25940户、99297人,项目总投资14486万元,其中世行贷款5667万元。通过实施该项目,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人均纯收入大幅度增加,社区整体素质明显提高,社区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教育、卫生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贫困状况得到根本缓解,贫困发生率由1996年的89%下降到2003年的5.19%。该项目实施8年来,先后迎来世界银行第一次检查团、世界银行亚洲局副局长帝上礼先生、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卜圭农先生及国家、省项目办的检查、考察,对我区该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
二、嘉陵区目前面临的贫困现状
通过实施扶贫项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但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受自然和社会等因素的制约,我区农村目前面临的贫困问题仍然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贫困户收入低,贫困人口返贫率高。据统计,目前我区人均纯收入在625元以下的特困人口有41120人,人均纯收入在625元至1000元的贫困人口有78532人,占全区农业人口总数的6.61%和12.7%。如果稍遇自然灾害,全区贫困户返贫率将高达30%左右。
(二)自然条件恶劣,基础建设明显滞后。我区地处川北干旱走廊腹心地带,境内生态环境差,旱灾、洪灾、雹风灾、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全区有高山村142个,缺水村107个,未通公路的山村118个,全区尚有10万人、20万头牲畜存在饮水困难,12万人存在住房困难。由于缺乏资金和项目,农村基础条件一时难以改变。
(三)教育卫生条件差,农民文化素质偏低。我区中小学危房占20%,农村师资力量严重短缺,40%的教师学历不达标,学生辍学率在18%以上,农村青壮年文盲较多;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差,设备陈旧落后,乡村两级医疗卫生队伍后继无人,农村医疗救助保障体系不完善。
(四)农业保障体系不健全,农民增收十分困难。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绝大部分地方仍然是靠天吃饭;农村专业协会数量少,涉及领域不广,带动能力不强,信息渠道不畅,农民组织化程度低,驾驭市场能力弱;近年来由于乡、村财力十分困难,投入到农业实用技术上的培训费十分有限,加之农技推广体系不健全,农民缺乏实用技术。
(五)群众观念保守,市场经济意识淡薄。目前不少贫困群众商品意识很淡薄,坚信“种粮为糊口、养猪为过年、养鸡为买盐”,适应市场经济能力较弱,小农意识、封闭意识十分浓烈,精神状态差,等、靠、要思想严重;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给自足的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自身脱贫致富的能力较差。
三、今后扶贫工作开展打算
下一步,我区将继续抓住被列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机遇,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积极争取各类扶贫资金,精心组织实施扶贫项目,扎扎实实地搞好新世纪扶贫开发工作,以工作实绩来回报上级的关心和厚爱。
(一)积极调整工作思路开展扶贫工作。即:在扶贫目标上,由主要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调整为解决生存问题和提高发展能力相结合,努力构建“和谐农村”;在扶贫范围上,由着重抓国家贫困县调整为在抓好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同时更加强调工作到村、扶贫到户;在扶贫内容上,由主要解决贫困人口吃穿问题调整为既解决吃穿问题又解决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问题;在扶贫投入上,由分散使用资金调整为捆绑资金集中力量解决一些突出问题。
(二)突出治水兴路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国家进一步增大扶贫资金投入的机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抓好农村村道公路的建设,千方百计帮助贫困农户改善生产、生活、生存环境,不断促使农民群众增收致富。
(三)坚持因地制宜搞好产业扶贫工程。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发展有特色的种养业尤其是山羊、生猪、家禽的养殖;二是要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作为全区扶贫开发的重要工作,实行农科教结合,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特色农业;三是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对我区现有的产业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有特色的区域性主导产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四是充分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注重示范引导,帮助农民切实搞好信息、技术、销售服务,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创造条件;五是有计划地建设各类农产品交易市场,搞好农产品流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四)进一步加大劳务开发扶贫力度。实践证明,劳务开发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为此,我区将把劳务开发与移民扶贫紧密结合起来,在区扶贫培训中心及各类技术学校开展不同类型的劳务扶贫培训,逐步提高农民工素质,加大农村人口的转移力度,实现转移脱贫。
尊敬的王主任及各位领导,嘉陵区扶贫开发任务艰巨、任重道远,要从根本上消除贫困,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引进外资扶贫项目和国内项目的力度,恳请各位领导继续给予我区更多的关照和支持!
【嘉陵区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汇报】相关文章:
嘉陵区扶贫开发工作汇报08-12
扶贫开发工作汇报08-12
扶贫开发工作总结08-13
关于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08-12
扶贫开发工作汇报范文08-24
县扶贫开发工作汇报08-20
嘉陵区“农民增收”工程实施方案08-12
镇扶贫开发工作情况总结08-16
市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调研报告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