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质量技术监督局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
一、加快职能转变,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一)深化改革,推进政事分开。积极推进全系统的事业单位改革,以用人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加大力度,积极探索深化改革的有效途径。一是对全系统各级技术机构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在全国率先将各设区市局锅检和特检机构与省锅检、特检机构合并,成立省级检测中心。同时,对检测项目的设置进行合理分工,突出重点和区域特色,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近年来,先后筹建了国家级和省级检测中心14个。二是坚持政事分开,加强技术机构的公正性建设。将事业单位与机关脱钩,进行法人登记,实行财务独立核算,按照法律的规定履行职责;将技术性的工作交由技术机构或中介组织承担,政府部门集中精力履行综合管理和行政执法职能;依法加强对检验机构的资质管理,建立和完善监督制约机构,加强公正性建设。三是深化用人分配制度改革。在全系统全面推行全员聘用制度;对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和考试考核相结合办法的招聘;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扩大事业单位内部分配自主权,建立重实绩、重贡献,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二)完善监管制度,促进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一是依据国务院赋予质监部门的职能,切实履行好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和日常卫生监管职责。结合我省实际,组织制定、实施《**省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省食品生产许可工作规范》、《**省一般食品生产许可证申报前抽查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同时加大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管力度,2005年全省质监系统共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巡查8109次,查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违法案件331起。二是健全产品、商品的质量监督机制,完善巡查监管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产品质量法》、《标准化法》、《计量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省商品质量监督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加大对产品质量的巡查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2005年全省质监系统共查处违法案件2202起。 (三)完善依法行政的财政保障机制。一是省局针对全省系统垂直管理的特点,制定了《**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财务管理实施办法》和《**省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国有资产名管理、处置的规定》,进一步健全依法理财的管理制度。二是严格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全系统增加固定资产全部执行政府采购;收费项目全部对外公示,各执收单位能严格执行批准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三是充分发挥内审机构的作用,省局专门建立了内审制度、配备专职人员,并积极开展财务专项检查;全系统都建立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对县局以上主要领导都实施离任审计。四是规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津贴补贴制度;严格执行现行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进一步加强对资金的监督管理。 (四)努力提高质监部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能力。一是组织制定、实施《**省质监部门重点产品质量预警实施方案》,防止发生重大产品质量事故和区域性、行业性产品质量事件,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整治,促进地方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组织制定、实施《**省质监系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快速反应办法》,以做好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置应对工作,使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处于可控状态,及时缓解、控制和消除食品质量安全风险,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定和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构建和谐社会。 三是组织制定、实施了《食品质量预警发布工作程序》、《食品质量预警发布工作登记表》、《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工作程序》等,规范对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与快速反应工作,提高质监系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快速反应能力。 (五)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后,全局积极按《行政许可法》的要求,认真落实行政许可制度,并创新办理行政许可机制。召开全省质监系统窗口办理行政许可工作现场会,在全省质监系统大力推广福州市局的做法和经验,促进全省质监系统全面推行窗口办理行政许可工作的做法,推动《行政许可法》的全面贯彻实施。进一步提出“办事规范化、程序化、责任到人”,将非行政许可的审批和内部行政管理工作纳入行政许可的管理模式,制定《**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许可实施规则》和《**省质量技术监督行政许可过错追究办法》,制定实施行政许可法的各种文书26种,编制全系统21类行政许可流程图、申请书示范本、申请材料清单、行政许可依据等各种材料40多种,使全局的每一项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将各项工作的责任落实到人。 (六)加快电子政务建设。一是加快信息化网络建设的步伐。在省局已经实现网上无纸化办公的基础上,加快各设区市质监局局域网建设,2005年底实现省、市两级质监部门联网,完善内部信息交流、文件传输、资源共享等功能。二是积极推进网上办公和数据网上传输工作。加快设区市局公开网站建设步伐,积极推行电子政务,及时向公众发布质监工作情况,尽快实现业务工作的网上申请、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投诉,提高政务公开的水平。三是加强网络管理。设区市局都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并逐步完善信息化网络运行制度,保证网络的安全和顺利运转。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配备网络技术管理人员,按计划组织开展信息化应用方面的培训。四是加强电子政务知识与技能培训。及时下发了通知,对全系统各级公务员电子政务培训作出安排;对新进人员结合公务员初任培训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和考试;在全系统广泛开展了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将计算机操作和运用作为岗位练兵的一项重要内容,定于今年11月举行全系统技能竞赛,促进干部素质能力的提高。 (七)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严格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逐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局党组重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省政府政务公开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省局机关处室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为成员的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统一修订了机关工作规则,制定了政务公开办法;公开服务指导,公开行政许可条件、收费标准,提供表格下载。各设区市局和直属单位普遍在互联网上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为公众查阅提供方便,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二、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一)健全行政决策机制,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制定并落实党组议事规则,在干部选任、事业发展规划、基本建设项目、经费预决算、重要业务工作等重大问题上都能按程序,在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坚持集体研究讨论决定,促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二)建立健全决策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一是省局每年由局领导带队对行政决策的落实情况组织检查,发现查处各类问题。二是发挥纪检组、监察室的作用。省局监察室负责人按照要求列席局行政工作会议,了解掌握行政决策的情况,加强对行政决策活动的监督。三是建立行政决策评估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行政决策的评估程序、内容、标准、对象、主体、结果,以及行政决策责任追究的范围、形式、对象、责任种类等作出明确规定,实现决策权和决策责任相统一。 三、提高制度建设质量 (一)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保证规范性文件质量。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审查、公布、备案等程序制度。要求起草规范性文件应当经过调查研究,内容涉及其他部门管理职能的,应当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规范性文件通过后,应当向社会公布,未向社会公布的,不具约束力。 (二)建立和完善规范性文件的修改、废止制度和定期清理制度。对不适应客观情况和发展要求或与新出台的法律、法规相抵触的规范性文件,及时进行相应修改或废止,并向社会公布。 四、理顺行政执法体制,加快行政程序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一)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依法合理划分市、县(区)执法权限,积极探索同一系统上下级部门之间合理分工、协调运作的执法新机制。同一事项原则上由一个部门主管,逐步解决执法职能交叉、多头执法、重复执法的问题,适当下移执法重心,与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执法活动,主要由市、县两级行政执法机关实施。制定、实施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案件举报登记表》、《行政执法流程图》、《举报(投诉)处理流程图》等,以促进行政执法工作。 (二)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职责。建立健全告知制度,在作出对行政管理相对人或利害关系人不利的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具体行政行为之前,全部告知拟作出的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并给予陈述和申辩的机会,对合理的意见和要求,应予以采纳;完善行政听证制度,将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产生重大影响的具体行政行为纳入听证范围,并根据听证依法作出决定;依法行使自由裁量权,并在行政决定中说明理由;推行案件流程管理,严格按照法定期限办理行政执法案件。 (三)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一是完善行政执法案卷管理。在开展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执法活动时,建立了完整、规范的案卷,客观全面地记录行政执法的事实、有关证据材料以及行政决定,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监督检查记录、执法文书也进行立卷归档。二是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结合执法责任制考核,定期组织对行政执法案卷进行检查和抽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和纠正。同时,实行一案一评制度,将评查结果纳入行政执法责任考核评议。 (四)全面实施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严格执行《**省行政执法资格认证与执法证件管理办法》的规定,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资格制度,2005年全省质监系统有1500多名工作人员依法取得《**省行政执法证》,全省质监系统从事行政执法活动的工作人员全部取得了行政执法证。 (五)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政行为,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相应责任,并加强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逐年提高执法水平。完善考核的具体方法。一是市局交叉考核,取长补短,交流经验;二是考核的结果,向被考核的市、县局进行反馈,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三是查找出来的问题留档待查,在下一年度的考核中对照、比较、回头看,力求逐年解决执法中存在的老问题;四是向每个设区市十个行政相对人发出有关行风建设和行政执法的问卷调查;五是将各市局考核结果进行排序,促进提高。考核中还对基层局的执法人员进行如何办案的指导和帮带,促进全系统行政执法水平的提高。 五、积极探索高效、便捷和成本低廉的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 重视人民群众通过信访途径反映的问题,采取各项措施加强对信访的受理、办理力度。一是认真受理、办理信件。由监察室专人负责信访件的受理登记工作。2005年5月1日,信访条例施行后,对照条例要求,对信访件办理程序、办理时限、办理纪律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二是制定了严格的办理制度和程序。每年受理的信访百余件,保证事事有着落,给实名投诉和信访人一个负责的回复,没有发生将信访件透露或转送被举报人的现象。三是重视信访工作。专题听取监察室信访工作汇报,分析研究全系统带有共性的问题,对重要信访件亲自批示,提出要求,全程过问。四是加强沟通协调。对本系统业务工作以外的问题,积极搞好与横向厅局的联系协调,共同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五是加强行风建设。以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为抓手,坚持在全系统开展民主评行风活动,做到管行业的同时管行风,不断加强全系统的行风建设,全系统从社会各界聘请行风监督员600余人,整改了如重复抽检、服务窗口服务态度不佳、检验检测出报告不及时等方面的问题,收到了较明显的成效,受到了社会和群众的好评。 六、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 (一)强化外部监督。自觉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质询,加强同人大代表的联系,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及时回复代表的建议和意见。认真听取政协对质监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政协委员提案,自觉接受政协委员对质监部门的民主监督。接受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质监部门实施的司法监督,对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诉讼案件,各级质监部门积极出庭应诉、答辩;逐步推行质监部门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自觉履行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生效的行政判决和裁定;认真对待人民法院提出的司法建议,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 (二)认真贯彻行政复议法,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加强行政复议机构建设。严格依法办理行政复议案件,促进办案质量的提高,主要做了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复议机构依法审案,认真考虑行政相对人提出的复议要求;二是对复杂案件的疑点进行调查,重点放在对缺乏客观性、关联性、法定性的证据进行补证,对检验产品质量的标准、抽样方法进行证实,多听行政相对人、下级执法人员和检验机构人员对案件的看法,以减少冤假错案;三是为促使下级机关进一步强化依法行政意识,不论复议决定是撤销、撤诉还是维持,事后复议机构针对复议案件中存在的问题,向下级机关提出法律建议,建议在今后的办案中予以注意;四是对于错误的行政行为坚决予以撤销,决不袒护,对于行政执法案件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和重大失误,在全系统予以通报,并要求反馈纠错措施,以便引起足够的重视,以防再犯。通过采取这几项措施,加大行政复议案件的审查力度,有力地促进了行政执法案件办理质量的提高。 (三)创新层级监督新机制,强化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加强对下级行政机关的监督检查,采取不定期抽查与定期巡查、督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并纠正行政执法中的违法行为。并结合行政执法责任制考核和行政复议等工作,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对社会普遍关注的、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对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影响重大的,特别是涉及到行政收费、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法律、法规和规章得到全面、正确、有效地实施。实行重大行政处罚决定、行政许可决定、行政复议决定以及其他重大行政行为的备案制度。 (四)加强专门监督。充分发挥派驻纪检组、监察室的专门监督作用,强化对系统的监督。一是每年组织对全系统执法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并从建章立制入手,加大从源头治理的力度。二是组织对本系统办班、发牌等收费情况进行检查,纠正乱收费的行为。三是对个别以权谋私的机关工作人员,不护短,严格纪律。四是从突发事件入手,对行政机关人员的渎职问题进行调查,进行责任追究。如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中,全系统有八名同志受到了程度不同的政纪追究。对发生的问题及时通报全系统,达到举一反三,引以为戒的目的。四是建立落实案件移送制度,对涉嫌触犯刑律的经济违法案件,应当及时依法移送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处理。【质量技术监督局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相关文章:
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的报告08-24
区人口计生局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报告08-24
推进依法行政的理念和目标08-09
新时期推进依法行政之我见08-15
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总结08-17
农业项目推进工作情况总结08-24
依法行政工作情况汇报06-02
质量技术监督局依法行政工作汇报08-12
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情况汇报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