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乡风文明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关于市乡风文明建设现状调研报告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使命,这是一项推进农村社会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乡风文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动力。
**市作为**地区的一个传统农业县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因素。而这些制约因素直观体现在广大农村的乡风文明的程度上。因此,扎实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成为贯穿**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过程的中心之一。
一、**市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市是欠发达地区的一个二类农业县市,其精神文明建设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乡风文明的形成缺乏硬件。**市185个行政村中,文化室和文化活动场地齐全的不足20。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覆盖面较小、参与率较低,精神文化生活比较枯燥单调。大部分农民文化生活贫乏,精神生活贫瘠。农村文化建设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适应,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于乡风文明的基本要求相距甚远。
(二)一些不良社会风气占领了一定的农村精神文化阵地,文明乡风缺少形成氛围。
1、思想道德观念淡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消极影响在农村显现出来。一是部分青年农民不关心国家集体大事,只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集体意识严重弱化。二是宗派、老乡意识又有抬头。有些群众利用在本乡、本村的宗族、宗派以及老乡势力对乡村民主选举、重大事务决策和管理等方面施加影响,使乡村民主管理受到挑战。三是人际关系淡漠。邻里之间、亲朋之间矛盾纠纷较多,与人为善、互爱互助的风气日渐淡化,不赡养老人现象时有出现。
2、赌博、迷信等陋习屡禁不止。在相对农闲时节,农村赌博之风非常盛行。因赌博致贫、引起家庭矛盾和社会治安问题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迷信思想和活动也屡见不鲜。重男轻女现象在农村仍较为普遍。
3、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一些农民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宽裕,却不顾自己实际情况,相互攀比,浪费现象严重。
4、少数群众文化科技意识并没有太大提高。一些农民对子女上学的态度并没有明显转变,辍学现象依然存在。农业科学技术推广难度依然不小。
(三)农村保障机制不够完善,贫困人口影响乡风文明。政府现有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的覆盖率很低。相对于广大贫困弱势群体,只是杯水车薪。农村一些弱势群体的处境一时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投入不足。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当前乡场镇一级财政设置的农村建设专用资金,基本上都投入到农村硬件建设项目上了,而对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投入则较少。加之税费改革后**市村级集体经济普遍极为薄弱,大多数村无力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进行资金投入,使**市乡村文化阵地建设进展缓慢。二是人力投入不足。虽然乡镇均有专门的领导干部主抓精神文明建设,但由于没有专职人员,加之由于农村的复杂性,导致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思想投入不足。一些乡、村干部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乡风文明建设是软任务,做起来难度大,见效慢,不如抓物质文明,体现政绩明显,导致对乡风文明建设号召多,落实少。就是搞了一些乡村文体活动,也是无长远计划和目的的走过场走形式,使广大村民一笑了之,没有应有的宣传引导效果。
(二)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受“跳出农门”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市农村常住人口中80以上是40岁以上的农民,这些农民基本上是小学或初中毕业。文化素质偏低使农民面对农村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利益主体、就业方式以及农民内部的阶层分化日益多样化的形势,自我“免疫能力”下降,导致了农民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文化认同趋于多样化,而物质利益标准成为这种多样化的主导,成为是非善恶的主要判断标准,于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重利轻义等思想滋生蔓延。文化素质偏低也使农民面对新技术、新产品等新生事物时崇尚保守,小农意识盛行。
三、建议及对策
(一)统一思想,进一步明确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句话“二十字”方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它不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大量典型事例给我们启示,凡是注重乡风文明建设的地方,经济发展得就好。因此,各级领导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一定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切实转变观念,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两促进,把乡风文明建设放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二)因地制宜,切实加强农
村文化阵地建设。乡风文明,重在建设。农村文化阵地是衡量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一是要转变思维,开拓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建设好经营好基层文化站室、图书阅览室、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二是要抓好宣传舆论阵地,积极利用标语、板报及农村远程教育网等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三是要充分发挥乡场镇、村党组织、团、妇、民兵等团队作用,弘扬社会新风尚。
(三)紧贴实际,继续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一是要以乡风文明为目标,进一步深入开展文明新村、十星级文明农户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尚。二是要在文化产品的“创新”上下功夫。要结合当地农民生活习俗和当地风土人情,挖掘和整合资源,创造出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三是要认真制订和完善农村的村规民约。各主管部门要积极指导各地制订和完善适合当地实际的村规民约,以规范和约束村民的行为,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四)以民为本,着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当前**市农村农民素质偏低,村人员的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已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涉农部门要从农村、农民的实际状况出发,采取措施解决在乡农民素质偏低的问题。一是要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要在农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引导农民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提高农民鉴别是非、美丑、荣耻的能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占领农村思想阵地。二是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要从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科学、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战略高度,抓好农村的基础教育。三是要提高农民的技能素质。建议采取开办农民夜校等形式,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的能力。四是要提高农村领头人的素质。要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农村努力营造讲文明、树正气的浓厚氛围。
(五)建立健全乡风文明长效机制。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经常性的,也是一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做好这项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不可少的。乡风文明建设应做到常抓不懈,农村的精神文明才能长足发展,乡风文明建设才能始终与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一致。不断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制定较为完备的指标体系,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逐步实现乡风文明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村文化阵地建设。乡风文明,重在建设。农村文化阵地是衡量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一是要转变思维,开拓多种形式的融资渠道,建设好经营好基层文化站室、图书阅览室、文化广场等基础设施。二是要抓好宣传舆论阵地,积极利用标语、板报及农村远程教育网等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三是要充分发挥乡场镇、村党组织、团、妇、民兵等团队作用,弘扬社会新风尚。
(三)紧贴实际,继续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一是要以乡风文明为目标,进一步深入开展文明新村、十星级文明农户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塑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尚。二是要在文化产品的“创新”上下功夫。要结合当地农民生活习俗和当地风土人情,挖掘和整合资源,创造出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三是要认真制订和完善农村的村规民约。各主管部门要积极指导各地制订和完善适合当地实际的村规民约,以规范和约束村民的行为,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
(四)以民为本,着力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当前**市农村农民素质偏低,村人员的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已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涉农部门要从农村、农民的实际状况出发,采取措施解决在乡农民素质偏低的问题。一是要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要在农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引导农民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提高农民鉴别是非、美丑、荣耻的能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占领农村思想阵地。二是要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要从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懂科学、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战略高度,抓好农村的基础教育。三是要提高农民的技能素质。建议采取开办农民夜校等形式,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自我发展的能力。四是要提高农村领头人的素质。要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农村努力营造讲文明、树正气的浓厚氛围。
(五)建立健全乡风文明长效机制。乡风文明建设是一项经常性的,也是一项“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做好这项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不可少的。乡风文明建设应做到常抓不懈,农村的精神文明才能长足发展,乡风文明建设才能始终与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一致。不断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经验,制定较为完备的指标体系,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从而逐步实现乡风文明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市乡风文明建设现状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关于市乡风文明建设现状调研报告08-15
建设“文明乡风”视野下的陕西省优质地方文化调研报告08-18
市农村客运站现状的调研报告08-15
妇女参与文化建设现状调研报告08-24
某乡美好乡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08-24
*乡公路建设与管护的调研工作报告08-15
乡公路建设与管护的调研工作报告08-15
就业现状调研报告11-29
农村现状的调研报告01-06
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