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科(队)干部安全素质的现状与提高的途径和对策
文章标题:煤矿科(队)干部安全素质的现状与提高的途径和对策
煤矿科(队)干部安全素质的现状与提高的途径和对策
煤矿科(队)是企业管理的最基本单位,是安全管理有效控制事故的基本环节,也是煤矿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而科(队)干部更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所以煤矿科(队)干部安全素质如何再提高显得尤为重要,就这一问题,本人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目前科(队)干部安全素质的现状
随着我国法律法规的不断建立和完善,以及煤矿法制化制度化管理的不断深入,应该说目前煤矿干部职工的整体安全素质比以往有了较大提高。但是我们不能满足现状,还要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要清醒地看到我们科(队)干部在安全管理上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部分科(队)干部甚至问题还比较严重,安全素质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责任心不强,安全思想认识不到位。发现隐患视而不见,隐患成堆照样安心睡大觉,这是第一种;安全管理上认为“管理已经到头了,井下安全事故不可避免”,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第二种;没有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开班前会、班后会或在现场生产中强调生产多,讲安全少,这是第三种;“三违”现象时有发生,对“三违”人员熟视无睹,认为不违章就没法生产,这是第四种;不能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其它的关系,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这是第五种,等等。
(二)作风不扎实,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第一种表现是满足于规章制度订了多少条,开会强调了多少次,组织学习了多少遍,参加教育了多少人。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使规章制度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就是不能很好地落实到行动上;第二种表现是对执行规章制度打折扣,导致上面雷声大,下面雨点小。在贯彻安全法律法规及公司、矿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时,矿上力度大,区队力度小,到了班组仅是雨过天晴的皮湿。上级的各种会议精神和要求不能及时传达到下面或根本没有传达贯彻,或传达了也只是支言片语,敷衍了事,出现“断层”;第三种表现是下井只“身入”而不“深入”。有的甚至弄虚作假,不下井打下井卡;有的下井只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不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不去解决实际问题。把安全寄托在别人身上,别人提一个问题就解决一个问题;或认为别人提的问题不是什么大问题,是找麻烦,置之不理;或别人提出的问题想整改,但因为没有思想准备和篺准备,当时没及时整改,后来忘了或想不了了之;或安排了下面人员不重视,或因其他原因没能及时整改,自己又不去跟踪落实、严格考核,以致造成落实难、难落实的不良后果。
(三)法律法规意识淡薄,安全管理制度形同虚设。1不学法不懂法。其一总是强调忙没时间学,有的学了也只是一知半解,没有真正理解、掌握。自学没劲头,参加培训走过场;其二是强调年龄大、文化低,学法更是不容易。这在跟班科(队)长中显得特别突出。2知法、违法。其一认为“规章制度如紧箍咒,严格执行了没法干”。任务完不成,工资奖金也没保证,于是乎就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习惯性违章、侥幸违章现象时有发生。其二是明知故犯,恶意违章。
(四)文化专业知识水平不高,安全及应变能力差。
1.目前科(队)干部特别是跟班副职年龄较大的老同志文化水平偏低。认为年龄大了,干不了几年了,没有学习的动力,不愿或很少去学习文化专业知识。可以说文化知识的丰富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干部安全素质的高低。2.有的科(队)干部安于现状,专业知识不求上进,不学习不充电,不进行知识更新,今天的他依然是昨天和前天的他,水平总是那么高,本事总是那么大。面对新情况新问题不知所措,缺乏信心、勇气、和应变能力。
(五)没有开拓和创新精神。主要表现是经验主义、教条主义比较严重。安全管理上墨传统管理的老套套、老道道、老做法、老模式,走不出传统管理、经验管理怪圈。不能应用科学管理、严格管理、依法管理的思想进行安全管理,缺乏创新精神。
二、提高安全素质的途径及对策
(一)选安全素质好的干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强调“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要提高科(队)干部队伍的安全素质,应从源头抓起,凡被提拔任用的的科(队)干部必须过安全关,凡安全意识差、责任心不强,不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的,不重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冒险蛮干、违章作业的不能提拔任用。在提拔任用科(队)干部时,可规定一年试用期,并建立安全档案,经考核认定安全。素质好可下文正式聘用,否则在试用期后可不聘自免。
(二)靠强化安全教育,提高认识,加强责任心。生产系统是由“人、事、物、环”所组成,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是人,关键是做好人的
思想。1.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安全和专业知识教育、劳动纪律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教育等。2.安全教育的途径方法:除了参加上级举办的脱产培训班、外出参观学习、请专家授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等以外,要特别重视在岗的安全教育,其途径方法也很多,这里仅强调两点:一是经常教育。除了采用经常提问式督促科(队)干部自学外,还可经常组织召开安全经验交流座谈会、事故案例教育大会、正反两方面的施工质量现场会等等。二是采取针对性教育,也是个别教育。针对每个人存在的不同问题尤其是严重问题,要对其进行个别谈话教育。通过各种途径方法的教育,目的就是提高科(队)干部的安全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强科(队)干部的责任心。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消除思想上的隐患,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实际上安全生产本身就是政治、经济、社会效益。有句农谚比喻得好,安全是“天”,效益是“地”,只有“天”风调雨顺,“地”才能长出好的庄稼。维护职工的利益,首先是维护职工的生命,生命都没有了还维护什么利益。只有思想上认识到位、落实到位了,抓好安全就有了牢固的基础。要从落实“三个代表”的高度,以对党和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加强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三)靠严格的管理、法律制度规范。煤矿安全管理,就是煤矿生产建设过程中的全部安全及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法制、组织、技术措施和管理办法。要提高科(队)干部的安全素质,就是要靠严格的管理、法律制度规范,由强制性约束逐步变为自觉的行为。一是要严肃科(队)干部作风,健全管理考核机制。重点抓好现场安全管理,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把主要精力、主要时间、重点都放在安全生产上人,做到检查隐患到现场,研究措施到现场,解决问题到现场,及时消除各类隐患,扎扎实实抓好安全。对落实难、难落实的人和事要进行责任追究,严肃处理,切实做到四个落实即思想落实、制度落实、现场落实、责任落实。二是要学法知法、用法守法。首先是要认真学习掌握《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国家法律法规,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及矿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它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是所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必须时刻牢记在心,并认真加以落实。其次是要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除了干部自觉守法规,还要教育工人不违法违规。再次是依法严查严处“三违”,无论是谁“三违”都要一查到底,从严从快重处理。恶意违章、习惯性违章、侥幸违章时有发生,反“三违”的任务还相当艰巨。要明确“三违”就是事故的道理,把反习惯性违章作为反“三违”的重中之重来抓,建立“三违”人员档案。进一步加大对“三违”人员的处罚力度和对科(队)分管及主管领导责任的处罚力度,使其丢面子、丢票子、丢位子,违法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达到处理一个人教育一大片的目的,对“三违”人员起到震慑作用,同时增强了科(队)分管、主管领导的责任心。
(四)创建“学习型”企业,树立“学习化,学习化”的理念。所谓“学习型企业”就是指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进而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科(队)干部要树立“无知比贫穷更可怕”的思想,认真学习文化专业知识,以学习为基点,树立新观念。只有学习掌握的快慢之说,没有学不会的道理。只要认真钻研、肯下功夫,功到自来成。要努力学习新理论,掌握新本领,补充新知识,增加新能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探索、研究抓安全的新方法、新思路、新举措。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首先在于发掘潜力,提高能力。只有从这样的角度认识学习的目的,才有可能加强学习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克服学习组织活动中的盲目性和形式主义。
(五)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具有教育人、引导人、规范人、约束人的功能。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我矿从2005年开始,就对安全文化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特别是煤矿干部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要有团队精神,就是要提倡团结互助的安全自控、互控和其他控的“团队精神”。形成安全为天,生命至尊的凝聚力、向心力。其次科(队)干部要做制度的执行者、推动者和维护者。再次,要切实抓好精细化管理,做到管理责任定量化、管理制度刚性化、考核绩效化、人的行为规范化,打造安全的长效机制。
企业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要有新举措”的总体要求,我矿今年提出了安全新思路及安全奋斗目标。作为科(队)干部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思路和目高自身安全素质,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再创新的佳绩。标努力奋斗。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与时惧进,勇于创新,不断提
《煤矿科(队)干部安全素质的现状与提高的途径和对策》来源于网,欢迎阅读煤矿科(队)干部安全素质的现状与提高的途径和对策。6Mq
思想。1.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安全和专业知识教育、劳动纪律教育、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教育等。2.安全教育的途径方法:除了参加上级举办的脱产培训班、外出参观学习、请专家授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等以外,要特别重视在岗的安全教育,其途径方法也很多,这里仅强调两点:一是经常教育。除了采用经常提问式督促科(队)干部自学外,还可经常组织召开安全经验交流座谈会、事故案例教育大会、正反两方面的施工质量现场会等等。二是采取针对性教育,也是个别教育。针对每个人存在的不同问题尤其是严重问题,要对其进行个别谈话教育。通过各种途径方法的教育,目的就是提高科(队)干部的安全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强科(队)干部的责任心。做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消除思想上的隐患,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实际上安全生产本身就是政治、经济、社会效益。有句农谚比喻得好,安全是“天”,效益是“地”,只有“天”风调雨顺,“地”才能长出好的庄稼。维护职工的利益,首先是维护职工的生命,生命都没有了还维护什么利益。只有思想上认识到位、落实到位了,抓好安全就有了牢固的基础。要从落实“三个代表”的高度,以对党和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加强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三)靠严格的管理、法律制度规范。煤矿安全管理,就是煤矿生产建设过程中的全部安全及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法制、组织、技术措施和管理办法。要提高科(队)干部的安全素质,就是要靠严格的管理、法律制度规范,由强制性约束逐步变为自觉的行为。一是要严肃科(队)干部作风,健全管理考核机制。重点抓好现场安全管理,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把主要精力、主要时间、重点都放在安全生产上人,做到检查隐患到现场,研究措施到现场,解决问题到现场,及时消除各类隐患,扎扎实实抓好安全。对落实难、难落实的人和事要进行责任追究,严肃处理,切实做到四个落实即思想落实、制度落实、现场落实、责任落实。二是要学法知法、用法守法。首先是要认真学习掌握《煤炭法》、《矿山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煤矿安全规程》等国家法律法规,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及矿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它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是所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核心,必须时刻牢记在心,并认真加以落实。其次是要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除了干部自觉守法规,还要教育工人不违法违规。再次是依法严查严处“三违”,无论是谁“三违”都要一查到底,从严从快重处理。恶意违章、习惯性违章、侥幸违章时有发生,反“三违”的任务还相当艰巨。要明确“三违”就是事故的道理,把反习惯性违章作为反“三违”的重中之重来抓,建立“三违”人员档案。进一步加大对“三违”人员的处罚力度和对科(队)分管及主管领导责任的处罚力度,使其丢面子、丢票子、丢位子,违法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达到处理一个人教育一大片的目的,对“三违”人员起到震慑作用,同时增强了科(队)分管、主管领导的责任心。
(四)创建“学习型”企业,树立“学习化,学习化”的理念。所谓“学习型企业”就是指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进而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企业。科(队)干部要树立“无知比贫穷更可怕”的思想,认真学习文化专业知识,以学习为基点,树立新观念。只有学习掌握的快慢之说,没有学不会的道理。只要认真钻研、肯下功夫,功到自来成。要努力学习新理论,掌握新本领,补充新知识,增加新能量,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探索、研究抓安全的新方法、新思路、新举措。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首先在于发掘潜力,提高能力。只有从这样的角度认识学习的目的,才有可能加强学习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克服学习组织活动中的盲目性和形式主义。
(五)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具有教育人、引导人、规范人、约束人的功能。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我矿从2005年开始,就对安全文化建设进行了积极探索,特别是煤矿干部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要有团队精神,就是要提倡团结互助的安全自控、互控和其他控的“团队精神”。形成安全为天,生命至尊的凝聚力、向心力。其次科(队)干部要做制度的执行者、推动者和维护者。再次,要切实抓好精细化管理,做到管理责任定量化、管理制度刚性化、考核绩效化、人的行为规范化,打造安全的长效机制。
企业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要有新举措”的总体要求,我矿今年提出了安全新思路及安全奋斗目标。作为科(队)干部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思路和目高自身安全素质,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再创新的佳绩。标努力奋斗。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与时惧进,勇于创新,不断提
《煤矿科(队)干部安全素质的现状与提高的途径和对策》来源于网,欢迎阅读煤矿科(队)干部安全素质的现状与提高的途径和对策。6Mq
【煤矿科(队)干部安全素质的现状与提高的途径和对策】相关文章:
生物安全的现状与对策08-06
霍乱的流行现状和防制对策08-05
区干部考察工作的现状对策思考08-15
护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与对策08-05
提高秘书礼仪修养的方法和途径08-06
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儿童素质的途径、方法08-17
略论提高学生英语素质的有效途径08-02
农村养老保险现状、问题和对策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