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改善生态环境,5月以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三个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县环保局、水务局、农委,以及**、**、**、**、**、**、**、**等镇街,对全县农村面源防治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
调研组分别听取了相关部门情况汇报,并先后到**养鸡场、**养鸭场、**翰霏公司、**筲箕湾水库以及**、**温氏养猪场等,对其污染防治情况进行了实地察看,召开了环保、市政、卫计委等相关部门座谈会,广泛了解我县农村面源污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农村面源污染现状
我县农村面源污染主要来自种植业、养殖业、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污染及少数场镇工业企业污染。
1.种植业污染日趋突出。一是化肥残留。据统计,我县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20万亩,年使用化肥3.4万吨(折纯),常年化肥利用率只有30%左右。化肥的超量和不合理施用,导致土壤板结、耕地质量退化,肥料利用率低,造成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导致江河湖泊富营养化。二是农药残留。我县年使用农药约378吨,其中高毒农药5吨,普通中等毒以下农药373吨。农药不合理使用,直接影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会残留于土壤、水体中,农药在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和重金属等物质,造成大气和周边环境污染。三是农膜残留。我县农膜使用量1460吨,其中地膜使用量1330吨,蔬菜地膜覆盖种植用量最大,主要是几个蔬菜基地。由于农膜回收体系不健全,无农膜回收企业及加工厂,很大部分是就地丢弃或焚烧,造成土壤及空气污染,可降解农膜成本又太高,极少使用。四是秸秆焚烧。我县农作物秸秆利用率很低,大部分被就地焚烧,造成大气污染,影响人居环境。
2.养殖业污染日益严重。一是畜禽养殖污染。近年来,我县畜禽养殖发展较快,畜禽养殖总量大,养殖场地多,分散,规模化养殖场少,基本无环保治理设施,部分养殖场虽建有沼气池和简易污水粪便沉淀池,但实际处理能力远远达不到排放要求,畜禽粪便直接排入河道、土壤等,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目前,全县有畜禽养殖813家(生猪存栏20头以上),其中规模化养殖(存栏1000头以上)共73家。蛋鸡规模养殖场(10000只以上)21个,常年存栏136万只,肉鸡常年存栏460万只。前段时间,政府开展了对鸡鸭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二是水产养殖污染。据2014年年报数,全县水产养殖面积7631公倾,年投放饲料1.2万余吨,肥料600余吨,药物50余吨,对水库、次级河流有轻度污染,但个别养殖户肥水养鱼,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污染较严重。目前,因**上游**境内网箱养鱼特别多,上游入境水质较差,影响到**流域的**、**、**等场镇的饮用水源水质安全。
3.生产生活污染形势严峻。一是生产污染。我县作为西部绿色菜都,种植业发展迅猛,随之产生大量的废弃蔬菜随意堆放,任意倾倒,造成土壤、水体污染。二是生活污染。全县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160吨,但由于镇街垃圾收运设施缺乏,垃圾随处乱倒、乱堆放、填埋或焚烧,严重影响农村生活环境。全县每天产生场镇生活污水约2万吨,由于多数场镇污水管网建设滞后,污水收集率低,影响水环境质量。
4.场镇工业企业污染有压力。我县场镇工业企业不发达,对农村环境污染相对不大,但部分镇的工业企业规模小,布局不合理,环保设施不达标,给农村环境治理也带来了一定压力。如**镇的沙石厂,设在场镇规划区内,扬尘、噪声、油污污染严重影响居民生活,群众怨声载道,反映很大。
(二)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情况
1.开展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治理。县政府先后制定了《**县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县畜禽养殖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县鸡鸭养殖污染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等文件,大力实施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治理。去年6月以来,全县813家畜禽养殖已整治674家(其中关闭240家,整改434家),整治率达82.9%.县财政投入1700万余元,用于鸡鸭养殖场专项治理,共拆除养鸡场226户,处置蛋鸡67.26万只,拆除养鸭场14户,处置商品鸭24.5万余只。通过专项整治,畜禽养殖污染得到有效控制,2014年,全县畜禽养殖业cod排放量约3127吨,同比下降20.4%,氨氮排放量约404吨,同比下降25.9%.
2.加强种植业面源污染控制。一是严控高毒农药使用。2013年4月起,全面实施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全县经营高毒农药由200余家减少到20家,高毒农药销量由60吨下降到6吨左右,高毒农药用量大幅减少。二是推广科学施肥。十二五期间,我县累计测土配方施肥707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0%以上。三是加强秸秆、农膜管理。开展了秸秆、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农膜回收示范,鼓励农民回收废弃农膜、化肥包装袋等。2014年6月,农委印发了《关于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通知》,从根本上减少了露天秸秆焚烧。
3.推进农村环保设施建设。加快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投资1.71亿元,建成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6825处。大力实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全县已实施13个镇(街)39个行政村农村环境整治项目,新建集中污水处理设施11套,修建四格式化粪池2528个,改造老化粪池2388个,修建垃圾中转站19座,垃圾收集点262个,配垃圾箱171个,垃圾收运机动车11辆,手推车56辆,机动三轮车13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垃圾收集处理率大幅提高。大力推进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目前,我县已建成镇级污水处理厂17个,其中14个已运营,3个试运行,另6个正在建设中。
4.强化农村水环境保护。建立农村水环境保护机制,制定了农村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监管体制及应急预案。加强水产养殖污染防治,终止青云湖水库肥水养鱼合同35个,禁止在涪琼两江网箱养鱼。开展流域沿岸垃圾污染治理,对人工运河沿线的工业、生活污水、养殖污染源等进行全面摸排,制定饮用水源地整治方案,投资600多万元彻底清理涪、琼两江沿岸垃圾10万余吨,添置清漂船6艘,组建清漂队伍进行长效管理,杜绝污染反弹。
5.严格监管执法。强化环境监管,严肃查处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到目前为止,共查处畜禽养殖环境违法105起,强制拆除违法临时砂石转运点10处,查处非法采砂案件3起,取缔水产养殖项目4个,确保农村面源污染防治顺利推进。强化农资监管,去年出动行政执法人员900多人次,检查农药门市160余家,种子门市230余家,立案调查37件,没收假劣农药3800公斤,假劣种子100公斤,移送公安机关14件,有效维护农村生产环境。
二、存在的问题
(一)环境意识薄弱。一是部分领导、干部环境意识不强,对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忽视农村面源污染危害性,重发展,轻环保,"先污染,后治理"现象时有发生。二是农村大部分生产者存在文化程度偏低、无环保意识、法律意识薄弱等问题,生产中盲目追求高产高收,滥用化肥、农药、薄膜,生活中垃圾乱扔、乱倒、乱堆放的陋习难以改变,认识不到面源污染对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
(二)污染防治难度较大。农村面源污染具有分散性、隐蔽性、随机性、不易监测、难以量化等特点。我县作为农业大县、西部菜都,种植业发达,农业面源污染分布面积广,不确定性大,又缺乏有效的监测设备和手段,无法对土壤、水体及农产品进行经常性安全检测,导致农业污染治理难。另外,近年我县的畜牧养殖业发展迅猛,量大面广,全县有畜禽养殖813家,特别是温氏集团,可谓遍布全县各个镇街,仅古溪镇畜禽养殖就达80多家。这些养殖业中,规模化养殖少,散户多,仅31家环保设施较完善,其它多数无环保设施,粪水乱排,严重污染土壤、水体、大气,有的已经渗透地下污染井水,群众投诉多,反映大。
(三)环境治理投入不足。一方面,由于环境保护实行"谁污染,谁治理",环保投入主要靠业主,有限的财政投入主要集中在城市及工业污染防治上,对农村环保经费投入极少。另一方面,农村面源污染点多面大量广,历史欠账多,道路、厕所、垃圾台站、给排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等严重不配套。目前,我县上和、柏梓、小渡、太安、玉溪、米心六个镇污水处理厂还在建设中,有的已建成的由于缺乏资金,管网建设滞后,不能投入使用,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低。
三、建议
(一)加强宣传,提高环保意识。一是充分运用电视、报刊、网络等载体,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曝光环境违法行为,提高干部、群众、业主的环保意识、参与意识及大局意识。二是将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的相关要求、防治内容编制成册,及时发放给农民群众,同时通过文艺演出、"三下乡"等形式,大力宣传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主要内容和工作动态,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三是加强中小学生环保教育,开展"小手拉大手",通过学生带动家长影响社会。四是大力开展以生态镇、生态村、生态家园为重点的创建活动,加强农业新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面源污染防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强化措施,加强综合防治。一是加强种植业污染防治。大力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建立安全用药制度,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开展以虫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示范,采取诱杀防治措施,尽量减少农药使用量,并渐进地限制和杜绝激素类药物对成熟果蔬的使用;加强废弃农膜、化肥、农药包装袋的回收利用和体系建设;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及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增加有机肥施用,减少化肥用量,提高肥料利用率;结合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大力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二是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针对全县畜禽养殖业发展较快、污染日益严重的状况,大力推行生态养殖模式,鼓励对畜禽粪便实行综合利用,做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发展养殖小区,实行人畜分离,引导养殖户向小区聚集;根据环境的承载能力严格控制养殖规模,设立禁养区、限养区和非限养区,对已建养殖场进行分类处置,该整改的整改,该取缔的取缔,对新建、改建养殖设施实施"三同时"和排污许可制度。三是加强农村生活污染防治。积极推行"一池三改",建设必要的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使农村人畜粪便、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达到无害化处理,促进农村环境有效改善。四是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加强农村人畜饮用水源地规划建设,以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为重点,加强适时检测,切实保障农村人畜饮用水安全。五是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结合创建卫生城区、生态文明城区及新农村建设、和美**建设等,开展农村环境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三)完善机制,加大监管力度。一是积极探索适合我县面源污染综合防治的监测防控体系。构建和完善农业环境安全评估体系、化肥农药投入监测体系、农产品安全质量标准体系、养殖业环评监测体系等,力求面源污染防治有章可循。二是强化组织领导,实行目标管理。将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纳入各级党政和相关部门目标考核,对污染情况严重、群众反响强烈、防治不力的部门或责任人进行约谈、问责,限期整改。三是加大督查力度。环保、农业、水务、市政等部门要采取联合监督、专项监督和日常监督等多种方式,对养殖环保设施建设、污水处理运行、企业排污情况等进行检查,对偷排漏排、环保设施不完善或擅自关停治理设施等行为及时督促整改,对典型环保事件,从严从重进行处罚。
(四)整合资源,加大环保投入。一是积极对上争取。最大限度争取上级关于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污水处理厂建设、农村连片整治等专项资金支持,尽快将已包装上报的人工运河和琼江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项目资金争取到位,组织实施。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大力整合财政、环保、农委、市政、水务、建委、国土等相关部门专项资金,加强镇街垃圾台站、给排水管网、污水处理设施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镇级污水处理管网建设,提高废水、废物收集、处理率,有效促进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三是加大财政投入。切实加大对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的财政投入力度,预算专项工作经费,健全镇街环保机构,组建专门队伍,引进科技,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提供有力保障。
【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情况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郊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汇报05-23
环境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情况汇报07-04
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12-29
农村调研报告02-04
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汇报08-24
环境污染调研报告01-06
农村饮水调研报告06-30
乡镇农村调研报告11-30
农村现状的调研报告01-06
污染防治的工作自查报告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