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以沿江大开发促进江北新市区教育大发展
市委、市政府在以江为轴、跨江发展、呼应上海、辐射周边战略中把浦口区划作xx市外延发展的三个新市区之一,定位为xx市现代化新市区。城市性质是:现代化的科学城、具有区域综合服务功能的xx城市副中心,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型滨江新市区,xx市重要的旅游度假中心。这个定位标志着xx市的城市发展开始了由隔江发展到跨江发展的新跨越,标志着浦口地区开始了由郊县、郊区的发展到城市化发展的新跨越,浦口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根据xx市的发展战略和定位。浦口区以自身xx都市圈另半个圆圈的区位优势,水陆空畅通的交通优势,国家森林公园和长江沿岸的优良环境、丰富资源优势等等确定了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按照两个率先的要求,围绕建成xx市现代化新市区目标,充分发挥沿江区域优势和特色,调整优化生产力和城镇布局,形成了与江苏其它沿江市县不同的、个性鲜明的特色,努力把浦口建成为经济发展进入全市前列的经济强区、现代化的xx江北新市区、生态环境最佳的居住区、现代化科学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可持续发展的示范区、建成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现代化新市区。
江北现代化新市区的定位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教育如何发展规划问题。必须要抓住区、县合并和沿江大开展机遇,高起点规划教育事业,建成一个与现代化新市区相匹配的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教育体系。
下面谈谈新市区教育的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抓住区县合并和沿江大开发的机遇,在江北现代化新市区的城市建设中做好教育的整体规划,做到一次规划到位,划好红线、分步实施、留有发展余地,探索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符合教育自身规律的教育体制和发展机制,构建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
重点的素质教育模式,逐步形成具有浦口特色、结构合理、充满活力、开放式的现代化教育体系,以满足新市区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文化需求,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二、目标任务
随着新市区的城市建设步伐,建立一个与新市区相匹配的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化的教育体系。
㈠幼儿教育。在公办幼儿教育为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幼儿教育社会化进程,多渠道、多形式普及幼儿教育。在新市区的规划中作好幼儿园的布点工作,让各类幼儿园按规划建设。2005年,学前三年幼儿入园率达到95%以上,80%以上的幼儿园达到市优质园以上水平。
㈡义务教育。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部实施六周岁上学。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99.5%以上,年巩固率达99%以上。大力改造薄弱学校,使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办学水平差距明显缩小,各级各类学校均达到省教育现代化的水平。残疾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入学,与正常少儿同步接受义务教育。
㈢高中教育。到2005年,全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的比例达到90%以上,基本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段教育的需求,普及高中段教育。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适应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对求学的需要。
㈣高等教育。积极与高等学院联合办学,大力发展二级学院,为地方培养人才。抓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和成人高考工作,认真办好电大等各类高等教育。努力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提高我区高考入学率。提高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2005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达20%以上。
㈤成人教育。在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自学考试、远程教育、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岗位培训、继续教育,建立和健全学业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努力开展社区教育,形成社会、开放式的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青壮年非文盲率达99%以上,农村总劳动年培训率达到40%以上,城乡新增劳动力全部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在岗职工年培训率达40%以上。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2年。
【以沿江大开发促进江北新市区教育大发展】相关文章:
以教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08-15
健康教育与促进工作总结04-08
家庭促进教育心得体会11-13
“西部大开发”的代价08-17
教育促进法心得体会11-03
开展尝试教育,促进幼儿音乐教育改革08-20
五轮驱动,县域经济大发展08-17
五大发展理念征文07-11
《家庭教育促进法》学习心得12-02
市沿江非法码头专项整治工作报告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