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学力结题报告
“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学力”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
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二十一世纪是经济时代,人类已进入信息化社会、学习化社会,因此,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是摆在每个学生面前的迫切课题。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扶着小孩子走路,目的是要他学会走路,而不是替他走路。”知识经济是二十一世纪的经济主流,会学习的人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教会学生学习”已成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口号。
我校“优化学法指导,培养创新能力”镇江市立项课题已在二00二年六月顺利结题。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多种学习方法,并能综合运用各种学习方法进行系统分析,进行自主学习,本课题的提出就是上一课题的延伸,在此基础上,解决选择学习方法的问题,让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达到“学会学习”。
二、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一)课题的界定
学力是指一个人的知识水平以及在接受知识、理解知识和运用知识方面的能力。综合性学力是指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创造性学力的复合。
所谓元认知,就是“关于认知的认知”,是指人们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具体地讲,就是指在课堂这一特定的活动中,学生自觉地调动,选择元认知知识,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调节,从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具体指:教给学生的元认知知识,积累学生的元认知体验,训练学生的元认知监控能力。从广义上讲,元认知能力属于学力范畴,通过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旨在使学生不仅能学、会学,而且使学生具备在未来能够自我生存和发展,并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的能力。
本课题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一种新的途径,为教改提供一个新的方向,以“三个方向”教育理论为指导,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针,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使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性能力。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1、现代认知心理学。人的元认知能力,是一种高级认知活动。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识,它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在人们的各种活动中,元认知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监控、调节功能。有关实验证明,元认知与思维品质(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存在着困果联系。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的学习活动可分为目标系统、材料系统、操作系统、产品系统和监控系统几大部分,其中监控系统处于支配地位,对其他四个系统起着协调控制作用。而学习的监控系统的最重要核心成分就是自我监控。
2、系统理论。从系统理论角度分析,学习活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存在着许多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因素,其中既包含学生主体方面的因素,还包括学习环境方面的因素。任何学习活动的效率高低、效果好坏直接取决于这些因素是否合理、有效、协调地发挥出积极作用,这就要求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对学习系统中的各有关因素进行积极、主动、科学、合理的调节、控制,从而使它们协调一致地对学习活动起积极的推动、促进作用。
3、当代教学论。当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师是教的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学的活动的主体,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教学活动,便是主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以认识活动为主的身心全面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能纠正传统教学的弊端。
(三)研究的目标和任务
通过本课题研究,课堂教学的效率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定能学会学习方法,掌握学习的策略,综合学力将得到发展和提高。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将会探索到学生的综合学力的优化途径,创造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教师的教学水平定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具体研究目标是:
(1)学生掌握并能灵活运用问题解决中元认知的一般思维程序。综合性学力得到全面提高。
(2)教师掌握并能灵活运用各类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的优化策略和常用的训练方式。教师业务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3)构建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和思维训练的方式,深层次地推进素质教育。
(四)研究的对象
本课题研究定位是实践应用性研究,研究的对象是两个方面:
(1)各学科不同教学内容的元认知策略及其训练方法。
A.解答应用题的元认知策略及其训练。
B.分析短文的元认知策略及其训练。
以上述两个子课题为突破口,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再向其它教学内容和其它学科辐射推广。
(2)元认知策略训练与综合性学力培养的研究。含下列子课题:
A.不同年级段元认知训练的序列研究
B.语言活动的元认知性质研究
C.学业不良学生的元认知特点研究
D.元认知训练促综合学力的研究
三、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02.6-2001.12)确定课题,编制方案,申报立项,组织开题,理论学习。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02.1-2005.1)完成各子课题研究,完成语、数《精品教例荟萃》各一册,《元认知训练序列及方法例谈》三本书的编写、出版。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05.2-2005.6)写好研究报告,收集整理材料,组织结题活动。
(二)具体的做法
(1)制度建设
a.教研组保障。教研组围绕“元认知课题”研究展开活动,(www.fwsir.com)每周一听,听取同行元认知实践,每周一评,大家都来谈谈自己的所思所得,并写成书面材料。
b.教科研之夜保障 每周四晚,学校领导挂帅,教师人人参与学术沙龙,交流从其他报刊杂志上学到的元认知知识。
c.月考核保障。每月月考核,专门就“元认知课题”研究评分,包括:论文、上课、教研等
d.理论学习保障。要求每位教师撰写学习笔记,每周至少一篇。
e.评优评先保障。在“元认知课题”研究上作出特殊贡献者予先评优评先。
(2)各阶段具体措施
①改革备课,吹响课题研究的序曲。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是将课题研究落实到课堂的关键。改革备课,强化三要,将课题研究落到实处。
一、要胸有成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打无准备之仗。针对学校元认知课题研究,在教学设计时,每堂课至少有一处课题研究点,做到上课时胸有成竹。要求分栏备课,写出自己元认知课题研究的策略。
二、要循序渐进。对认知课题的研究要根据不同的年级段来螺旋式上升,要有一个渐进过程,否则就成了一盘散沙。从学习领会自己任教学科的大纲精神;把握年级段的学科教学特点;充分地梳理本学期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单元备课;知识点备课;编写每节课的具体操作的教案,是一个系统过程。
三、要集思广益。众人拾柴火焰高,发挥集体的智慧,走从集体备课到个体创新的路子。每周一次集体备课,以备课组为单位,把教材分析和元认知课题怎样实施为主要讨论对象,进行活动,要求有发言,有记录,有成效。学期初由各备课组组长上报有关集体备课的内容,安排计划,平时不定时地抽查、巡查,学期末上交有关材料,完成对各备课组的定性分析。
②改革上课,奏好课题研究主旋律。
首先,课题研究引领学校教学潮流。开设元认知课题研究课。一是教给学生知识和经验。
如对兴趣、爱好、能力等个性心理方面的知识以及对记忆、理解、注意、想象等认知过程的认知。经验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行自我监控所获得的体验、经历的知识的总和,如学习活动的策略、适用的条件和范围等。二是指导学生把握控制点。控制点是指个体对影响和决定自己行为和活动的原因的看法,有内控和外控之分。如果总是倾向于把自己的学习活动及结果归因于自身的内部因素,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能控制学习的进程和结果,这样的学生属于内控型。事实证明,内控更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监控与调节。因此,要让学生多从自身找原因,适应环境,改变自身。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能够进行某一行为的能力的相信程度,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其学习行为的自我监控、管理、调节过程。引导他们总结“我比原来进步了多少”,鼓励他们增强勇气,树立信心,战胜困难。
要求学校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次课题研究探索课,分语数条线活动,每周一听,听课时人人发言,上课教师就本课堂课题研究设计意图,评课教师就本课堂课题研究个人见解作为发言内容。
其次,课题研究吸引专家前来指导。教师上课后将教案形成案例,除了自我剖析,还请丹阳进修学校、教研室等诸多领导专家修改、撰写专家点评,听取专家意见。
再次,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辉煌。我中心校每年五月的课题研究公开课,由六位教师执教,其中经过两次试教,注重实践研究,向全乡教师展示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一年更比一年优。特别是二00四年十月的“课题研究进课堂赛课”活动真可谓万紫千红总是春,形散而神聚,使大家对元认知课题研究又往前迈了一大步,有了质的飞跃。
③改革方法,打造课题研究的品牌。
一、打造教科研之夜。我们把每周四晚上命名为“教科研之夜”,让教师有了一块完全属于课题研究的时空,利用教科研之夜的时间,由曹志林主任统一安排,语、数教研组长协作或去图书室阅读有关书籍,或召开学术沙龙,或说课评课,或师徒交流,或论文宣讲等等,早安排,早准备,有记录,有考勤,有实效。
二、打造专家效应。请进来,走出去,学校让一些中青年骨干教师外出听课,回来谈收获,把课题研究随课改主流前进;又请进专家来校作讲座,特别是专门请了南京师范大学的谭顶良教授专程来校作元认知讲座,使广大教师对元认知有了更透彻的认识。
三、打造课题研究书刊。每月末每位教师上交一篇课题研究论文或教学案例随想,对所交文章进行评比,择优印发《延陵教研》的月刊,提高了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将元认知研究成果汇编成《学会学习》一书。
④改革渠道,发展课题研究的阵地。
争取家庭、社会配合,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影响学习元认知能力的环境因素还包括社会文化价值观、家庭养育态度和方式以及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等。因而,培养学生短文分析中的元认知能力,也需要得到家庭、社会的配合。我们专门召开了学生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实验课题的内容、目的,希望家长能积极配合,在家中注意培养学生短文分析中的元认知能力。同时我们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得到社区单位的大力支持。
四、实验的效果及分析
(一)学生方面
1、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对四(1)班学生实验前后的数据显示: 实验人数:45人
明确学什么 知道怎样学 合理评价自己
实验前 23 8 7
实验后 43 38 35
数据证明:对学生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元认知能力培养,其产生的效果明显高于“自然状态”下的能力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形成对学生的潜能开发很有意义,学生逐步从“学会”转为“会学”;自学能力明显增强,个性特长也得到充分发挥。
2、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
由于学生是有计划地学习,再加自己有了一定的监控能力,并从学习中获得了一定的乐趣和欢乐,因而自我学习的习惯也就养成了。
3、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实验使学生养成了“自控”能力,使心灵不断充实、完美,达到了自律的最高境界。通过动机、情绪、意志、自控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心灵不断得到净化,抗挫折的能力不断增强,战胜困难的毅力得到磨练,自控教育让学生懂得了丰硕的果实,要用自己的汗水与勤奋去获取。学生通过一系列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心理素质、思想行为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自觉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成了自己的主人。
4、实验树立了学生的自我意识。
首先是认识自我,对自己的性格、气质、兴趣、能力等有了中肯的认识,知道自己的不足与长处,从而扬长避短。其次是悦纳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树立自信。再次是反思自我。
(二)教师方面
1、实验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为了使实验取得成效,我校教师要学习科研理论,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实验中也使自己的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自控教育的过程也成为教师不断更新知识,不断创新的过程。
2、实验使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转变。
本课题研究,教师的教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理解,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得到主动,学得科学,学得快乐,教师教得轻松,教得灵活。
3、实验使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到优化。
实验变“教师言”为“学生学”,课堂上七嘴八舌,众说纷纭,再不是从前那种冷冷清清,教师一言堂了。学生成了学生的主人,与他人共同讨论,其乐融融。
4、实验使教师的科研能力得到增强。
针对本课题,广大教师在不断学习思考,实践过程中,科研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针对新问题,采取新策略,探讨新方法,增强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
5、实验使教师的教学成果辉煌灿烂。
通过实验,促进了教师教学成果的提升,元认知获奖论文总计52篇,拔尖人才人数达12人,各年级评优获得喜人成绩,其中市级获奖两节,片级获奖三节。
五、课题研究的反思
(一)“培养元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学力”是新课程的需要。
课题研究多方面与新课标相吻合,成了推进新课标的好渠道,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出自主、和谐、充满个性的课堂氛围,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
(二)“培养元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学力”是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课题研究促进学生学习会计划,学会反思乃至学会学习,这正是信息化社会所需要的,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
(三)“培养元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学力”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课题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学力,很好地把知识和能力联系起来,极大地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发展,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基本能力,其中学力是其中之一。
总之,课题研究使教师树立了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和评价观,对深化学校教学改革,推进学科教学素质化发挥了积极作用。课题研究培养锻炼了老师,提高了他们教科研能力,提升了学校的教科研水平。但是,由于时间、条件限制,我们只在语文、数学学科的典型课例作了一些探索,其他方面还将在以后深化研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性学力结题报告】相关文章:
浅谈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08-25
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08-24
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08-23
浅谈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论文04-10
培养写作兴趣提高作文能力08-24
浅谈提高学生分析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08-24
如何培养学生数学探究能力02-03
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11-17
高二学生调查研究结题报告05-16
中学语文实践与学生能力的培养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