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作业布置、批改、讲评效能最大化运用研究结题报告
作业布置、批改、讲评效能最大化运用研究结题报告永顺县石堤中学学校课题组
向仍东执笔
2014年4月
[摘要] 本课题是基于《新课程实施标准》和《国家中长期改革刚要》中的“三维目标”和减负工作而提出的。在实施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法、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研究了作业的布置、批改方式及讲评效能的优化原则,通过作业分层设计研究,基本方式以及讲评的研究。研究结果是既减轻了学生教师的作业负担,又最大化地实现了课堂的“三维目标”,从而改变了学生教师谈作业色变的现状,激发了师生的兴趣,大大地提升了作业效能。我们的研究结论是作业布置、批改、讲评要有层次性、新颖性和激励性才刺激学生的学习神经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词] 作业、布置 、批改、讲评效能 、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实施标准》主张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是心理念的核心,在学习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国家中长期改革刚要》指出: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效果。在教学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讲评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发展;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消化及巩固所学知识和教师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关于学生作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和教学质量滑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因而作为教师要承受为学生减负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双重压力。
另外,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学条件、师资、生源均存在许多先天性不足。我们既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又要实现巩固知识保证学习质量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布置与批改讲评作业的方式也存在许多问题,教师辛苦,学生辛苦,却收效甚微,还抑制了部分学生的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重新认识作业的意义,研究作业的布置、批改、讲评的方式方法,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质量,让作业成为孩子巩固知识,快乐实践,创新的园地。
二、研究现状
目前,许多老师在作业形式、讲评方式、及作业评语方面进行了大量地研究,“作业形式、讲评方式、及作业评语”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在实施课题研究中,对作业的布置、批改、讲评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学生对作业的认同感很差。学生不愿做,老师浮于事。于是,本课题研究的主旨是:充分发挥作业在教学中的巩固与延伸知识的功能、培养能力与发展智力的功能、反馈与矫正以及交流信息的功能。围绕此主旨,在研究内容上,我们着力探求新形势下作业的布置,批改、讲评的内容和形式,最大化地提高作业的指导、批改和评价的实效性,转变学生学习方法,促进学生高效率地学习。方法和目标上借鉴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和其它学校相关做法和经验,应用新课改理念,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师的研究和实践中创新一套作业布置,批改,讲评的原则和作业使用的操作流程模式,探索学生作业效能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三、研究创新
作业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发展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要阵地和形式之一。学生掌握知识需要有领会、巩固和应用三个环节,其中知识的应用环节是非常重要的,知识是否能正确应用的标志在于能否准确地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手段是通过布置作业和练习,因此作业布置、批改和讲评就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www.fwsir.Com)它是巩固知识、打好基础、促进发展、提高成绩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作业效能,在单位作业量内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是教师面临的重要教学课题。在教学中,作业如何布置、批改和讲评,以实现对作业环节“质的提升”和“量的把控”,追求效能最大化。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同时,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高钻研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创新点:⑴首次完整地提出作业“三环节”与效能链接的理论。
⑵首次细致地研究作业的主客体的关系。
⑶设计并实现作业中主客体的有效对接。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借鉴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和其它学校有关做法和经验,应用新课改理念,根据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师的研究和实践中,形成一套作业布置、批改、讲评的原则和作业使用的操作流程、操作“模式”,探索学生作业效能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1、新课程理念下作业的形成性和发展性研究,优化作业设计的功能。一是优化作业的巩固和检查功能,侧重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目的是强化记忆和获得反馈信息,重在对基础知识、技能的巩固;二是优化作业的深化和提高功能,侧重于过程与方法方面,目的在于促进知识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重在新情景和思维过程;三是优化作业的体验和发展功能,侧重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整合方面,目的在于促进更全面的发展,重在体验和实践。
2、作业布置的新颖性和多样性研究,激发学生作业的兴趣。改变单一的作业形式为设计出源自于师生双方的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形式多样的作业。
3、作业布置的量力性和差异性研究,突出作业的主体地位。新课程理念下,作业更多关注的是作业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业负担问题,作业在容量上要考虑量力性,作业量应遵循的不是“多多益善”原则,而是“少而有效”的原则,既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又能尽可能发挥学生潜能;要有差异性,做到作业量分层、作业难度分层、完成作业时间分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有困难,这无疑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乐趣,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既感到轻松愉快,又扎实掌握了知识技能。
4、作业讲评的渗透性和交叉性研究,实现教师的作业期望值。在作业讲评中,把每个学科的知识整合起来,使作业有机渗透学科的三维目标之中,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作业批改的过程性和激励性研究,实现作业效能的最大化。使作业的评判做到过程性和激励性相结合,师生都是作业评判的主题,出发点是有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五、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3年6月--2013年9月)
讨论课题“作业布置、批改、讲评效能最大化运用研究”的价值意义,问卷调查目前作业布置、批改与讲评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进行归纳分析。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的进行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我们按照课题实施方案行事,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真探讨“作业布置、批改、讲评效能最大化运用研究”的方式方法。
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14年1月--2014年4月)。
整理资料,总结“作业布置、批改、讲评效能最大化运用研究”的过程,及有效的操作办法,撰写“作业布置、批改、讲评效能最大化运用研究”结题报告。
六、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调查作业布置的现状及学生对目前作业的满意度;调查教师批改、讲评作业的现状,进而研究解决作业布置、批改、讲评的有效途径。调查作业布置、批改、讲评方式优化后的作用。
2.文献法:查阅相关资料,获得相关信息,为课题研究提供参考。
3.行动研究法:教师对自己的作业布置、批改、讲评方式进行思考,分析,整合,在实践中归纳出学生满意的作业布置、批改、讲评方式,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效果。
七、研究结果
已初步探索出作业布置、批改、讲评效能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即以作业分层设计与分时段设计,以教师批改、讲评为主,学生互评互批为辅的多样式多形式的作业布置、批改、讲评模式。
八、研究结论
由于本研究属于如何将作业与效能科学链接的探索性研究。对作业的设计,批改、讲评的设计均作了有效得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老师们在研究中撰写了论文、教学反思、案例分析,大大地提高了教学教研的能力。诚然本次课题研究也存在一些不足,许多东西没来的及整理和修改,有些做法还未成熟。在今后的教研教学中,我们应当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做到边教学边研究,多总结,及时反思,不断改进,以提高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新科程实施标准》
2、《国家中长期改革实施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