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漯河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漯河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了解全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情况,更好地引导农村实用人才在现代农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发挥作用,按照工作安排,我们深入各县区、经济开发区,利用一周的时间,采取听取情况介绍、问卷调查、实地察看、询问座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全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进行了认真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据调查统计,全市现有农村劳动力125.9万人,其中农村实用人才总数为55293人,占农村劳动力人员的4.4%,其中生产型人才26895人,经营型人才5091人,技能带动型人才10607人,技术服务型人才4787人,社会服务型人才7913人。大多数农村实用人才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一技之长成为种植、养殖大户、合作社负责人或其成员、私营企业主,是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领头雁,被农民群众赞誉为“土专家”、“田秀才”,成为促进我市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生力量。
二、全市农村实用人才作用发挥明显
(一)有力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广大农村和农民普遍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而一些种植能人,在搞好粮食种植的基础上,积极调整粮经比例,大力发展蔬菜和果品种植,带领群众主动调整种植结构,有效提升了土地效益。郾城区城关镇的王瑞杰,建立蔬菜种植基地,以合作社形式规模化运营蔬菜生产,合作社现有社员114户,吸收资金380万元,现有蔬菜大棚200多亩,每亩产值达25000元。召陵区老窝镇穆庄村全村1377人中,种植、养殖等实用人才265人,全村1600亩耕地,大葱、花生等经济作物1100多亩,平均每亩收益1万元以上,最高亩产可达15000万元,全村各项存款2000多万元。附近的下堤村、杨庄村等群众受其影响,也争相调整粮经种植比例,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蔬菜种植产业带。
(二)有力促进了农业产业经营方式的转变。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过去传统的单一家庭生产模式对生产力束缚越来越大,大农业的发展格局亟需对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变革,一些农村实用人才应势而上,大胆创新,敢于进行发展尝试。一些经营能人,积极组织本村群众,采取农民土地入股的方式,成立了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既增加了收入,又规避了独立承担自然灾害的风险,走集约化经营之路,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临颍县台陈镇的贺金海,在外出经商致富后,回到老家流转土地5000多亩,成立了颍龙种植专业合作社,引领带动周边发展粮食规模化经营近万亩。2008年承包260亩坑塘进行室外鲈鱼养殖实验,成为全省首家室外鲈鱼养殖基地。舞阳县的张耀仓,成立舞阳县遍地金种植专业合作社和遍汇养殖专业合作社,承包2乡5村土地近3000亩,免费为农户提供种植养殖方面的技术信息。
(三)有力促进了先进农业技术的普及。农村实用人才一般都有一定的专业技术,一些率先致富的科技示范户把自己的种植、养殖基地变成了“科技教场”,把自己的科技知识和实践经验传授给周围的群众,形成了一批专业科技基地和养殖专业村,加快了农业科技的普及。召陵区红薯种苗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四川,在几十年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摸索出许多符合生产实际的经验,探索的“小麦-甜瓜-棉花”种植模式被市电视台制成科教片,获全国第九届“神农杯”电影电视参评二等奖。经济开发区后谢乡铁炉村的葡萄种植能手许俊海,从1983年开始引进葡萄新品种“巨峰”, 1998年又引进了新品种美国红提,是远近闻名的葡萄种植专业户。为传播种植技术,他成立了林果技术服务中心,为周边地区的葡萄种植户提供全套生产技术服务,辐射带动后谢、商桥、大刘、青年、万金等乡镇种植葡萄增加收入,帮助他们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四)有力促进了农副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的形成。农村实用人才一般见多识广、市场信息比较灵通,对引导农民生产、销售具有较好的信息传播作用。一些农民经纪人,组织建立了各种专业协会,积极开展网上订单销售,解决了农民在销售问题上的后顾之忧。经济开发区后谢乡刘文旗,带领周边群众从散养户陆续变为规模化养殖厂,创新解决了养殖技术、管理模式和营销出路三方面的问题,引进河北省等多省市的优良生猪品种,带动周边20余户村民开展生猪养殖,经济效益明显增加,累计发展生猪养殖户32户,目前生猪存栏3000余头,农民增加收入200万元。源汇区金羽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永军,采取“统一采购原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模式,吸收社员126家,销售鸡蛋600万吨,外售鸡粪300万吨,为合作社员培育青年鸡130多万只,组织社员开展养鸡知识培训500多人次,经济效益提高20%以上。
三、我市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一)科学规划是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管理和培养工作,制定了《漯河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印发了《漯河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资源开发工作任务分解方案》,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纳入规划范围,制定了详细的发展目标,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上述文件精神,紧密围绕市委中心工作,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积极营造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条件和氛围,提升了全市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效。
(二)加强培训是提升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素质的有力抓手。积极选拔组织农村实用人才参加农业部、省农业厅组织的实用人才培训,让他们多走出漯河,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增长见识。目前,已累计组织30多人参加了农业部和农业厅组织的实用人才培训,组织50多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在山东寿光进行了落地培训。依托“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千名科技人员包千村”活动、远程教育网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培训。采取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相结合、理论培训与实践培训相结合、专业教师讲课与实践能手传授经验相结合等方式,实行培训、指导、服务三位一体,提升农村实用人才发家致富、辐射带动致富的本领。全市每年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到农村举办各类培训班60多场次,发放各类技术宣传资料30万余份,培训农民50多万人次。
(三)激励引导是发挥农村实用人才作的重要条件。我市通过创建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引导、鼓励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带头创建自己的示范园区,实验、示范新的品种、技术,吸引了周边群众到园区来参观学习,加快了新品种、新技术的传播速度。(www.fwsir.com)加大对各类农村实用人才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他们发展规模经营,引领带动周边农村经济发展。全市每年选出一批农村土地流转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分别给予2至5万元不等的奖励扶持资金;每三年对全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进行隆重表彰,目前已评选三批共105人,营造了农村实用人才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农业部门多次组织农村实用人才开展讲座,现身说法,树立典型,大张旗鼓的进行宣传,扩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影响力,营造学科技、用科技的良好氛围。
四、我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不能满足农村改革发展的需求。农村实用人才大多没有受过系统全面的教育,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多数来源于生产实践经验的积累,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占农村实用人才整体队伍的50%以上,有现代农业意识的农村人才更少。实用人才中复合型尤其是外向型、创业型等新型管理人才短缺,从事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流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职业经纪人少。受市场经济发展影响,目前绝大多数学农的大中专生毕业后不回农村,即使是农村出来的也很少愿意再回到农村发展,导致农村实用人才结构老化,后备力量不足。农村实用人才的总量、质量和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
(二)农村实用人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实用人才接受正规系统的专业技术培训机会少,大量的青壮年农民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在农村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种植养殖能手是靠实践锻炼自学成才,能工巧匠是靠师傅帮带,学习的目的性不强。大量农民没有学习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的习惯,农村实用人才多为自然成长起来的“土专家”、“田秀才”,虽有一定的实用技术,但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比例很低。有关部门开展的一些培训,只是对种植、养殖等带有共性专业的培训,而对企业经营、农村经纪人、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培训甚少,影响着农村实用人才接受新知识、新技能。
(三)农村实用人才管理机制尚未理顺。涉及农村实用人才的管理部门因各自职责所限,尚未形成一个统一有效的管理机制,部门之间对农村实用人才还存在着标准不一致、管理不统一、服务不到位等现象。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和开发等专项资金及投入渠道缺乏,用于人才开发、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五、对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
农村实用人才是农村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应用及农业产业化调整工作的主力军,是现代农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领头雁,培养和造就一支新型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意义重大。结合我市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现状,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创新经营模式促进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农村改革的战略部署,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通过创新农村经营体系,提供发展机遇,促进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培育素质全面、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的各类农村实用人才。
(二)优化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因农村实用人才涉及面广,建议进一步整合力量,形成组织部门牵头,人事劳动、农办、农业、畜牧、林业、农机、教育、科技、体育、文化、卫生等各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各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组织,逐步构建县区引领指导、乡镇(街道)党委政府、行政村“两委”班子具体抓落实的管理模式,构建县区、乡镇、村三级管理网络,切实把农村实用人才纳入人才队伍的管理之中。
(三)加强教育培训提升整体素质。组织农业技术专家,对农村实用人才分期分类进行农村实用技术和知识培训,有计划地组织农村实用人才到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基础理论学习和专业技术培训,弥补他们理论知识的不足。组织大规模科技下乡活动,把信息、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加快推进农村教育机制改革,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逐步改善农村实用人才年龄、文化、专业结构不优的现状,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科技水平,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效的人才支持。
(四)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创业活力。大力宣传实用人才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加大对优秀实用人才的奖励、表彰力度,扩大农村实用人才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其荣誉感。完善农村实用人才发展优惠政策,狠抓政策落实,在项目发展、资金投入、土地承包、产品售销等环节上予以扶持。对年轻、技术素质较高的实用人才,重点培养,符合条件的及时吸收加入党组织,并优先选拔,充实到村干部队伍之中,使其由个人带头致富向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转变,增强其使命感。研究制定有关待遇问题,使有一定技术专长并且作用发挥较大的实用人才享受相应的待遇。搞好职称评定工作,使广大“土专家”、“田秀才”有名有份,激发他们报效家乡,带领群众致富的热情和活力。
(此文刊登在漯河市政府《领导参阅》2014年第8期上)
【漯河市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精选15篇)03-25
人才建设调研报告08-02
农村调研报告02-04
农村饮水调研报告06-30
农村现状的调研报告01-06
乡镇农村调研报告11-30
人才市场调研报告03-03
人才市场调研报告09-07
农村卫生调研报告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