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经济信息化委工作计划
经济信息化委工作计划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认真采纳企业、市民代表意见建议,坚持抓项目、稳增长,抓创新、促升级,抓服务、增效益,着力打造蓝色高端新兴为导向、存量提升增量优化为支撑、千亿级产业链为纽带、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两化深度融合为特征的新型产业体系,力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软件业务收入增长30%以上。
一、坚持项目建设带动,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一)推动产业链式发展。深入实施工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推进产业链垂直整合,突出抓好汽车、轨道交通装备、船舶海工、机械装备产业链高端和关键配套,石化、橡胶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家电、服装、食品产业链的品牌和质量,电子信息产业链的核心部件与关键技术,做大做强十条千亿级产业链。
(二)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深化“项目建设年”活动,滚动推进300个工业转型升级项目,重点推进捷能汽轮机改造、一汽商用车基地等投资过千万元的技改项目,航天科工青岛产业园、福尚佳诺医药产业园等高端制造业和新兴产业项目,力争120个项目竣工投产,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产业壮大。
(三)大力开展定向招商。锁定“7+6”产业发展方向,瞄准央企和国内外上市大企业,重点围绕卫星导航、智能交通、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以及生物医药、石化深加工、军民结合产业等领域,推进产业链专题招商,持续提升工业增量。
二、坚持自主创新驱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组织实施技术创新重点项目1000项,新培育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50家。建立常态化产学研对接平台,举办第二届“市长杯”工业设计大奖赛,不断提升工业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
(二)实施品牌价值提升工程。加快“十百千”品牌梯队建设,充实千家品牌企业资源库,新培育“青岛名牌”产品40个;重点指导20家骨干企业建立运行“品牌培育管理体系”,争取10家企业进入全国工业品牌竞争力500强、3家企业成为全国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率先争创国家品牌培育示范城市。
(三)实施企业管理创新工程。设立全市企业管理奖和企业管理创新成果奖,选树10家企业管理创新典型。加强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积极推广应用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等先进管理管理模式,培育“小精灵”管理样板中小企业,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坚持专精特新导向,打造中小微型企业成长梯队
(一)实施中小企业“百千万”成长工程。举办中小企业“专精特新”成果展,新认定100个“专精特新”产品(技术),推进60个“专精特新”重点项目,培育20户“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和300户成长型小企业,促进创业型小微企业健康成长。
(二)推进小企业创业集聚载体建设。围绕解决小微企业用地难和推动产业集聚,新培育3个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支持都市工业型、科技服务型小企业创业;新培育10个小企业特色产业基地,促进镇域工业规模化、特色化发展;梯次推进6个小企业园区建设试点项目,承接产业配套型小企业定向转移集聚。
(三)加快中介服务业发展。制定中介服务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大生产性中介服务业招商力度,积极培育综合性、集团化品牌中介机构,组织认定20家中介服务示范集聚园区(楼宇),争创国家会计服务示范基地,促进中介服务业集聚、规范发展。
四、坚持集约集聚发展,推进工业园区整合扩容提升
(一)加强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建立集聚区运行管理与监测评价体系,协调指导各区市加强集聚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按照布局规划招项目、落项目,争取百亿级园区达到20个。
(二)加快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调整完善老城区企业搬迁扶持政策,推进大企业搬迁启动和新项目建设,督促搬迁计划内尚未启动搬迁的企业抓紧落实开工条件,争取2个以上搬迁片区完成企业搬迁,6户企业搬迁改造项目竣工。
(三)推进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健全三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体系,新认定5个以上市级示范基地,新创建省级和国家级示范基地各1处;推进20个投资过千万的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完成5个清洁生产示范园区审核和60户企业审核评估验收。
五、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促进信息产业跨越发展
(一)启动智慧城市规划建设。制定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协调推进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宽带普及提速、光纤到楼入户、TD-LTE(4G)网络试点等重点工程,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完善智慧城市基础支撑。加大城市“一卡通”、“众e通”、三网融合新业务推广力度,大力培育信息消费。
(一)推进信息技术集成应用。突出家电及电子信息、机械与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新培育和推广两化深度融合示范项目30个、示范企业15个,引导传统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大力培育本土骨干电子商务企业,打造行业第三方电子交易平台,提高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水平。
(二)加快软件产业集聚发展。立足“东园西谷北城”产业布局,加快推进光谷软件产业园等
重点支撑项目,力争“千万平米”软件产业园区累计开工150万平米。举办第二届青岛国际软博会,打造软件人才培训基地,培育10家领军软件企业、30家高成长性软件企业和50家“专精特新”中小软件企业。
(三)加强无线电监督管理。制定无线电频率资源规划和监测网络布局规划,建立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频谱监测数据库,加强在用台站规范化管理,开展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市场执法检查,维护空中电波秩序,切实做好重大活动无线电保障工作。
六、推进服务平台建设,健全服务企业长效机制
(一)深化大企业直通车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与市领导联系服务企业制度的衔接,以服务好规模大企业、纳税大户和大项目为重点,进一步拓展服务深度和广度,优化服务方式和流程,及时协调解决影响企业发展和项目进度的急难问题,保障大企业健康发展。
(二)深化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成市中小企业云服务平台建设,升级改造15个骨干窗口平台,使全市服务平台总数保持在150个左右。整合全市平台网络服务资源,组建重点领域专业化服务联盟,推广政府购买中介服务等方式,为小微企业提供创业辅导、财税代理等普惠服务,力争年服务企业6万家次。
(三)深化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建设。完善“融资通”网络平台,发挥小额贷款风险补偿等政策引导作用,推进统借统还和政策性贷款平台建设,完善过桥服务机构联动机制,力争中小企业担保额突破200亿元、贷款周转金服务额60亿元。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引导支持企业通过股权、租赁、信托等方式实现多元化融资。
(四)搭建市场开拓综合展会平台。加大“青岛制造”品牌推广力度,继续办好青岛国际时装周暨名牌展示周系列展会,把国内外采购商“请进来”,帮助企业增加订单;策划开展“青岛名牌神州行”系列推介活动,组织品牌企业“走出去”,大力开拓中西部地区市场,提升“青岛制造”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七、完善保障措施,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一)加强经济运行保障。完善工业经济运行指挥协调机制,健全监测预警系统,超前组织好运行调度、煤电油等生产要素保障。加强行业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www.fwsir.com)完善油区管网综合监管信息平台,落实民爆行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扎实做好禁化武履约工作。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审批提速、精简下放等工作,让企业更便捷、有效地获取政策支持;用足用好国家、省、市出台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等政策措施,激发企业创新发展活力。
(三)建设高绩效服务型机关。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弘扬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机关文化,打造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提升依法行政水平和工作服务效能,多为基层和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经济信息化委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信息化工作计划05-13
信息化工作计划02-11
自律委工作计划11-23
学委工作计划01-16
卫生委工作计划03-21
信息化建设工作计划08-04
小学信息化工作计划05-12
教育信息化工作计划11-14
信息化工作计划(精选13篇)05-04
【精选】信息化工作计划4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