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报告总结>情况报告>考察学习情况报告

考察学习情况报告

时间:2024-09-10 13:30:56 晓璇 情况报告 我要投稿

考察学习情况报告(精选8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考察学习情况报告(精选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考察学习情况报告(精选8篇)

  考察学习情况报告 1

  20xx年6月22日,阎良区由区委副书记于海夫同志带队,利用一个上午时间组织涉农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各镇街党(工)委书记和10个幸福新农村建设重点村党支部书记,到xx村深入考察学习"美丽乡村"及农业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经验做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xx村的现状及经验做法

  xx村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全村共62户286人。近年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xx村以乡村旅游为突破口,以村庄为载体,以村民为主体,创新打造了一个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叫的响的集"关中风情观光旅游、地域特色小吃、绿色果园采摘、会议餐饮接待"等项目为一体的"关中印象体验地—xx村"旅游品牌,成功探索出一整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xx村模式"。20xx年xx村集体经济积累达21亿元,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到7.5万元。20xx年共接待游客550万人次。通过考察,xx村在"建设美丽乡村、打造特色小镇、发展集体经济"等方面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坚持支部引领,团结全体村民。xx村党支部始终把为群众办事,为群众谋利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开办农家乐、建造民俗街到兴办作坊、成立合作社,从招商引资到进城出省,都是党支部先拿主意,然后交由群众讨论,再征求意见到户,充分发挥了党支部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心骨"和"领头雁"作用。

  二是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特色小镇。坚持把乡村旅游作为xx村发展的突破口,在全国率先奏响节奏分明、曲调流畅的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建设"三步曲"(第一步乡村旅游、留住乡愁;第二步创意文化、体闲度假;第三步特色小镇、美丽乡村)。通过创新运用"农业+文化""农业+旅游""农业+民宿""农业+电商"等形式,打造了基础设施完备、服务功能齐全,各类人才聚集,三产融合发展的集体经济运营新模式;既有田园风光,又享时尚生活;既有现代气息,又有乡愁民俗,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宜业宜居、开放多元的美丽乡村、特色小镇。

  三是创新管理模式,推动持续发展。通过近年来的探索,xx村逐渐形成了完整有效的"四大管理"体系:以三产带二产连一产的"融合"发展体系;以股份合作为纽带的共建共享共富的分配体系;以党建引领、政经分离为基础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以新农民、新技能为主体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营体系,有效解决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资源投入不足、活力下降、联系松散、监管困难等问题。

  四是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xx村始终秉承共建共享共同富裕的理念,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培育致富产业,让农民群众收入有保障;通过搭建户社合作、户企合作、村企合作、村社合作平台,打造了互助合作的利益共同体;通过采取"以长补短""以强扶弱""以点带面"的方法,在兼顾公平效率的前提下,调整利益分配方式,缩小收入差距,不但使本村群众走上了致富路,更带动了周边近万人增收致富。

  二、经验启示

  第一,必须要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和领导核心。xx村每次转型发展都是支部定方向、党员做示范,每一个项目的发展起步,都是党支部、党员入股探路,后吸纳群众参股。关键就是有一个坚强有力的支部班子,有一个敢为人先、一心为民的领导核心,有一群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党员干部。

  第二,必须要有一个清晰的发展思路和推进措施。xx村紧密结合本村实际,确立了发展以关中传统老建筑、老物件等所代表的关中民俗文化为内涵,以乡村生活、农家乐、关中小吃为特征,打造特色小镇的发展思路,每走一步都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在发展过程中,能根据实际情况,能坚持由小到大、分部推进、科学管理,有效确保了村级经济型发展的持续性和生命力。

  第三,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发展方式和管理机制。xx村通过发展具有自身特点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机制,从手工作坊到"前店后厂"的合作社;再到建立种养殖基地,实现了三产带二产促一产的发展方式。同时,以"支部+公司+合作社+股份制+农户"的形式,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服务实体,完善的"四议两公开"制度,村两委会成员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照章办事,从根本上保证了重大决策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保证了好的决策能得以有效落实。

  第四,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治理体系和社会环境。xx村创新乡村治理理念和模式,以自治为基础,以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方式,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以法治为保障,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律法规来培育壮大经营主体,让各类市场主体都能在xx村健康成长,获得收益。以德治为引领,将培育和塑造诚信文化、民俗文化、书斋文化、乡贤文化等乡风文明与发展乡村旅游结合起来,让xx村成为乡风文明的精神家园。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阎良区将按照市委关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统一部署,充分吸收借鉴xx村的成功经验,取长补短,在打造特色小镇、建设田园综合体等方面,再鼓干劲、再添措施,切实把xx村经验落实阎良农村发展中来。

  一是全面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打造过硬班子。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进一步优化村级干部队伍结构。大力实施"头雁工程",通过逐级轮训、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帮助他们增强党性观念、提升履职能力,当好领头雁。完善"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议事制度,着力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肯奉献、有作为的村级干部队伍,切实推动阎良发展。以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建设为契机,用3年时间,在全区至少创建20个"美丽党建"示范村,使90%以上村级党组织达到班子建设、党员队伍、组织生活、工作运行、经费保障、场所建设"六个过硬"的目标。

  二是全力推进羊乳小镇建设,打造特色小镇。坚持高点策划,按照产业发展"特而强"、功能叠加"聚而合"、建设形态"精而美"要求,聚焦产、加、销、文、游、教六产深度融合,加紧完善规划,着力打造集羊乳深加工、羊文化展示、旅游体验于一体的全省唯一羊乳特色小镇。积极策划包装PPP项目,加强与阿里旗下菜鸟物流公司的跟踪对接,加快建设特色小镇物流园。积极筹办世界奶山羊发展论坛,加大推介力度,吸引社会资本,采用多种模式,推动羊乳小镇快建设、出成效。

  三是全面加快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促进农村发展。进一步制定完善《阎良区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按照"产业+旅游"的发展模式,积极与各地客商对接联系,依托石川河康养小镇、官路山东民俗文化村、和牧循环农业园、康桥百年相枣林等,着力打造以石川河古相枣片区和关中环线苗木花卉为主的两个田园综合体。加快"三变"改革步伐,高质量完成73个行政村产改基础任务,至少打造2-3个市级改革示范村。

  四是深入推进东部统筹城乡发展区建设,打造乡村旅游。按照"一环五片区"的总体布局,借鉴xx村将关中印象作为主题旅游的特色做法,通过在荆山塬、石川河等地域,包装策划现代设施农业、民俗经济,让游客一路有吃、有住、有玩,形成农业特色观光旅游带。同时,积极做大做亮甜瓜采摘节、相枣采摘节,筹划商鞅变法"徙木立信"文化旅游节、航模运动节等活动,真正为农业插上旅游的翅膀,助推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农业发展与旅游兴起的"双赢".

  考察学习情况报告 2

  1.基本情况

  xx县今年的扶贫开发工作目标任务:减少农村贫困人口x万人,为x个贫困乡镇摘帽,x个贫困村出列,x个空壳村脱壳.为实现这一目标,在政策文件上,出台了《xx县减贫摘帽。同步小康实施意见》、《xx县扶贫攻坚531工程实施方案》、《干部遍访贫困村贫困户结亲十帮工作方案》、《驻村工作重点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实施强基固本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等,高位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在投入上,整合了县财政预算投入减贫摘帽专项资金x万元,扶贫产业资金x万元,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园区建设资金x万元,新农村建设资金x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x万元,用于扶贫开发工作。同时,通过三资转换、小额扶贫贷款贴息、贷款风险分担,拉动信贷资金投入,破解资金瓶颈制约。现正着手出台《扶贫小额信贷实施方案》,每年由县财政贴息x万元、上级扶贫专项资金贴息x万元,拉动信用社低息贷款x亿元(年息x%),解决x户贫困户贷款难、贷款贵问题。

  在脱贫路径上,一是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实行精准扶贫与产业扶贫结合,发展马铃薯这一短平快产业,实现年亩产值近万元,2022年示范种植x亩,带动全县种植x万亩。集中连片规划种植x万亩核桃,春季已完成15541亩,冬季计划种植x亩,现全县已发展x万亩,建成示范点37个,特别是县财政今年投入x万元,强化抚育管理x亩核桃示范基地,挂果好,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发展扶贫养羊x户x只,项目效益和群众积极性、满意度提升。实行提子、刺梨产业大户带动,提子发展到现在的x亩,其中x亩已挂果、产量x万公斤,亩均产值x万元。贫困户每年在提子基地务工收入x万元。此外,建成稻鱼共生等精准扶贫示范点35个、面积x亩,亩均产值x元。发展辣椒订单种植x万亩左右,亩均产值x元。二是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大户、合作组织带动贫困户同发展、调结构、增收入。目前,共引进培育大户x多人,家庭农场x余家,专业合作社x余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x家,省级农业园x个以上,流转土地x万亩,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带动贫困户增收。三是实行统筹推进精准扶贫与全面小康同步走。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创建为抓手,把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乡村旅游结合起来,一个新农村示范点就是一个党建示范点、一个小康示范点,一栋黔北民居就是一个产业孵化器,建乡村旅馆x家x张床位,农民文化家园、文体活动场所x个x万平方米,黔北民居改造x户,示范点x个。今年1至5月,乡村旅游接待游客x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x亿元。

  2.几点启示

  启示一:精准扶贫不是数据扶贫.数据是衡量贫困情况的可视化指标,但一些地区、一些人为了按时完成脱贫任务,在数据注水上大费心机,表现为擅改脱贫人口数量、篡改衡量贫困的指标。这次,在xx县的座谈会上,该县扶贫和移民办主任就向我们考察组一行直言不讳,为了赶进度,他们和全国大多数地方一样,存在数据扶贫的现象。对此错误倾向,我们一定要警惕起来。确实,信息化时代,扶贫工作离不开准确的数据。真实准确的数据有助于决策部门掌握贫困实情,但注水虚假的数据却可能影响整体脱贫的进程。因此,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中,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精、准二字,无论是精确识别贫困人口,还是精确投放扶贫资金,都要做到数据精确、真实、可信,容不得半点水分。

  启示二:精准扶贫不能等同于送钱送物。交流中,xx县干部反映,当前,有些干部对精准扶贫存在错误认识,认为精准扶贫就是简单的送钱送物,只要钱和物送到位了,就算帮助贫困户脱贫了。对此错误倾向,我们必须警惕起来。毕竟,钱和物只是杯水抽薪,只能解决贫困户眼前的生计,要帮助贫困户走出困境,真正脱贫,远不于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帮助贫困户真正脱贫,最重要的还是要让贫困户掌握脱贫增收的方法。比如,可从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入手,让有条件的贫困家庭每户都有1个以上劳动力参加培训,并实现转移就业、增加收入,从而摆脱贫困。

  启示三:精准扶贫要注重产业扶贫。产业扶贫是造血扶贫,是持续稳定促进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的`有效途径,是根本的长远的扶贫。在这一点上,xx县的做法值得学习借鉴。比如,他们把精准扶贫与产业扶贫相结合,突出扶贫攻坚x工程,大力发展核桃、刺梨、特色蔬菜、有机高粱、牛羊稻鱼等产业,推动贫困群众尽快实现脱贫。我们抓精准扶贫,一定要与产业扶贫结合起来。只有产业发展起来了,老百姓的袋子才能鼓起来,贫困户才能真正走出贫困。

  3.几点建议

  建议一:推进精准扶贫,要突出产业扶贫。一是要加大资金扶持。要在财政扶贫资金中直接安排到户的产业扶持资金,并逐步增加,为贫困户发展产业提供资金支撑。要开展贫困村村级发展互助资金、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扶贫项目贷款贴息等试点工作,逐步扩大试点范围。要探索建立扶贫产业发展担保公司,创新扶贫产业融资模式,积极开办各种类型的小额贷款业务,为产业扶贫提供便利的融资服务。二是要坚持龙头带动。要大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等形式,做大做强扶贫产业。要加大对贫困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个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入社率达到50%以上。要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各类投资主体到贫困村投资兴业,带动贫困村发展和贫困户增收。三是要加强科技扶贫。要围绕农业优势产业,积极推广新技术,提高产业科技含量和发展水平。要建立健全农技推广队伍,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切实增强贫困户运用科技致富的能力。

  建议二:推进精准扶贫,要突出素质扶贫。一是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要继续做好雨露计划、省级扶持贫困村一村一名中专生和中高级技工培训工作,积极引导贫困劳动力参与技能培训和中职教育。二是要抓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要根据各地贫困户的实际需要,制定好培训计划,广泛开展菜单式的农业技术培训,力争通过2至3年努力,培养一批产业发展的土专家、田秀才.三是要抓好贫困生的教育水平。要着力整合教育资源,为贫困学生进城就学创造良好条件。要大力开展济困助学活动,确保不让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建议三:推进精准扶贫,要突出资源整合。要把现有的各块资源和上级扶持的各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对资源的集中利用,推动精准扶贫取得更大成效。一方面,要加强资金整合。要对全市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水利、交通、教育等项目资金进行充分整合,形成强大的资金力量;同时,在不违反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对上级部门的扶持资金灵活安排,从而发挥其更大效益。另一方面,要加强力量整合。纵向上,要积极引导上级挂点帮扶力量、本市级和乡村力量有效整合,形成强大推动力。横向上,要建立相关制度,促使各部门协调配合,形成交通、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帮扶合力。

  考察学习情况报告 3

  为学习借鉴外地成功“创优”经验,促进“创优”工作的开展,xx市旅游局组织相关人员到已成功“创优”的绵阳市和江油市进行了为期4天的学习考察,收获颇丰。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考察工作基本情况

  (一)考察时间

  20xx年2月28日—3月3日

  (二)参与学习考察人员

  xxx,xx市旅游局副局长(赴绵阳江油学习考察小组组长)

  xxx,xx市旅游局质量规范管理处副处长

  xxx,xx市旅游培训中心主任

  xxx,xx市“创优”办工作人员

  xxx,xx市“创优”办工作人员

  (三)考察目的和内容

  学习借鉴绵阳、江油等兄弟城市成功“创优”的经验,重点学习、了解其“创优”领导机构、工作机构的组织、运行方式,“创优”主要工作开展落实办法和“创优”资料收集整理、人员培训及经费、人员保障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方法。

  (四)考察方式

  考察小组一行采取“听、问、查、看”四结合的方式,对绵阳、江油“创优”工作进行了认真学习考察。听,即听绵阳、江油“创优”工作经验介绍;问,即就“创优”工作中不清楚的情况和疑难问题向同行虚心请教;查,即查阅并复制绵阳、江油“创优”工作档案、资料;看,即参观绵阳、江油“创优”后的市容市貌、主要旅游功能设施情况。

  (五)考察行程和工作概况

  考察小组一行于2月28日下午由xx出发,当日即赶到了主要目的地——绵阳市。3月1日上午在绵阳市旅游局学习考察,下午赶到江油市旅游局学习考察,并于当晚赶回参观考察了绵阳的市容市貌特别是城市亮化情况。2日全天,继续在绵阳市学习考察,于当晚赶回成都。3日上午,前往四川省旅游局,就“创优”工作检查标准和“创优”工作目标分解办法进行了详细的业务咨询。3日下午,乘机返回xx。

  在学习考察过程中,我们复制并带回大量绵阳、江油“创优”工作的图文、视频资料,包括光盘4张,近万页的文字资料和约2G的电子文档。

  二、总体感受

  在对绵阳和江油进行“创优”考察后,考察小组一行感受颇深。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创优”是民心工程,决不是形象工程。绵阳、江油通过“创优”,使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这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

  (二)“创优”是一个系统工程,决不是一个单项工程。旅游是一个关联性极强的产业,绵阳和江油在“创优”过程中,全市上上下下、各行各业都投入到了“创优”工作中。

  (三)“创优”是一个艰巨的工程,决不是一个轻松的工程,涉及面极广、工作量极大。绵阳、江油在“创优”过程中,仅“创优”迎检资料就收集整理了50卷,累积长度近2米。

  (四)“创优”是一项凝聚着“创优”人员极大责任心和事业心的工程。绵阳市“创优”人员为确保“创优”检查工作顺利开展,在精心设计迎检路线的同时,采取实地模拟检查的方式,将几天的行程时间安排精确到了分,可见其工作的细致程度。

  (五)“创优”是一个学习型的工程。通过“创优”,可以让整个城市上下对旅游有更充分、更深刻的认识,从“要我创优”变成“我要创优”,提升整个城市的文明程度、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xx市与绵阳市、江油市“创优”基础条件对比情况

  (一)xx市与绵阳市的对比情况

  优势:

  1、特殊的地理条件造就的四川独有的旅游资源,如红格阳光温泉度假之旅、格萨拉亚热带生态之旅、金沙江漂流探险之旅和大裂谷奇异风光之旅等;

  2、大三线重工业建设基地特有的工业探秘旅游资源,如象牙微雕钢城、二滩高坝飞瀑等。

  3、不同的区位和民俗形成的独特的民俗旅游资源,如川滇民族风情之旅等。

  劣势:

  1、城市规模不及绵阳;

  2、城市旅游功能不及绵阳;

  3、旅游区(点)的开发水平不及绵阳;

  4、年内,既要办冬旅会又要“创优”,准备时间不如绵阳充分,工作任务比绵阳繁重。

  (二)xx市与江油市的对比情况

  优势:

  1、特殊的地理条件造就的四川独有的旅游资源,如红格阳光温泉度假旅旅游、格萨拉亚热带生态旅游、金沙江漂流探险旅游和大裂谷奇异风光之旅等;

  2、大三线重工业建设基地特有的工业探秘旅游资源,如象牙微雕钢城、二滩高坝飞瀑等。

  3、不同的区位和民俗形成的独特的民俗旅游资源,如川滇民族风情之旅等。

  4、城市规模比江油大,城市景观立体感强,城市功能比江油市更完善。

  5、经济发展水平比江油市更高。

  劣势:

  1、xx市是新兴的工业城市,缺乏浑厚的历史底蕴,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不及江油;

  2、城市的旅游功能不及江油市。

  3、旅游区(点)开发水平不如江油市。

  4、江油市旅游业在该市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大。

  5、江油市是县级市,“创优”标准相对较低。

  四、绵阳市和江油市成功“创优”的主要经验

  (一)搭好班子

  这是做好“创优”工作的前提。绵阳市和江油市在介绍“创优”成功经验时,也都不约而同地将“

  搭好班子”作为“创优”工作的第一个经验介绍给我们,而且都多次强调:一是“创优”工作涉及面广,必须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因此“四大班子”的主要领导都应进入“创优”领导机构;二是要明确分工,强化督导,狠抓执行,奖惩逗硬,并提出了“创优”工作“分不够、帽子凑”的口号;三是“创优”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是“旅游”,旅游部门必须要在其中发挥重大作用,因此工作机构应设在旅游局。

  绵阳市和江油市的“创优”领导机构、工作机构设立方式大同小异,与我市目前“创优”机构设置模式也基本吻合。值得一提的是,为保证各项“创优”具体工作的落实和按进度顺利推进,绵阳和江油在成立“创优”指挥部的同时,还成立了“创优”工作督查组,由分管干部的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任组长,由人大、政协的秘书长、副秘书长、管科教文卫的主任和监察局长、文化局长等任成员。督查组又下设若干个督查工作小组,各小组分工负责,随时对各“创优”具体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有力地促进了“创优”工作的开展。

  (二)分解落实好目标任务

  这是做好“创优”工作的关键。绵阳和江油的同行在向我们介绍经验时提出,“创优”目标任务分解,要注意几点:一是要全面落实,即对于通过努力能拿的分一定要拿到手,分解目标时不能漏掉其中任何一项内容;二是要实事求是,要结合本市实际,对于条件确实不具备或投入过大、没有经济效益且不能对经济结构调整起到实际作用的项目要果断放弃,不能贪大求全、搞形象工程;三是要多听取省旅游局的意见,吃透“创优检查标准”,尽量多走捷径,少做无用功;四是要与各责任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在分解任务的同时,要限定完成时间、明确工作质量标准,要倒计时、排进度,加强督促检查。

  (三)加强宣传,创造浓厚的“创优”氛围

  加强宣传,增强舆论的引导,统一全市上下对“创优”的认识,对“创优”工作将是事半功倍,这是绵阳和江油的同行向我们献上的又一宝贵经验,在绵阳、江油两个城市“创优”过程中,他们统一宣传资料,统一宣传内容,统一宣传口径,先后开展了“万人签名活动”、“创优知识竞赛”,并制作了若干不同种类的“创优”不干胶粘贴标语。在全市主要公共场所、公共汽车、出租车上张贴。电视、报纸、电台更是开辟了旅游专栏,专门介绍“创优”的各项工作开展情况。此外,还制作了大量的VCD“创优”宣传片,通过网络和参加国际、国内旅游交易会的机会,向海内外宣传。

  (四)保障“创优”经费,充实“创优”人员

  这是做好“创优”工作的保证。绵阳和江油在“创优”过程中,在“创优”经费方面都给予了充分的支持,各种办公设施设备优先配置,人员经费优先满足,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创优”工作的重视,提高了“创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保证了“创优”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保障“创优”经费的同时,人员上也给予了充分保障。江油市在“创优”过程中,仅“创优”办就从各单位抽调了29名工作人员。绵阳市在“创优”过程中,更是从各单位抽调了约40名工作人员,仅“创优”办下设的资料组就有6名工作人员,除旅游局1人外,还分别从档案、建设、公安、交通、经贸等部门各抽调了1人。

  (五)重视资料收集

  “创优检查标准”20个大项176个得分点共计1000分,其中近600分与资料收集有直接关系,需要以收集整理好的“创优”资料来迎检,“创优”工作中资料收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绵阳和江油在“创优”过程中,都非常重视“创优”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创优”资料收集齐全、详尽,整理规范、美观,仅编制的“创优”资料目录就厚达约200页。据掌握的情况,绵阳、江油、乐山、自贡等城市在“创优”过程中,始终有6至8人负责“创优”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六)“创优”办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创优”标准

  “创优”办工作人员负责“创优”主要文件材料的起草、“创优”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全市“创优”工作的协调指导等工作,业务性强、工作要求高,掌握“创优”工作检查标准、熟悉“创优”工作主要内容尤其重要。绵阳、江油在“创优”办工作人员到位后,都适时安排进行了“创优”工作业务培训,有效地促进了“创优”工作的开展。

  (七)精心安排迎检路线,认真做好接待工作

  安排好迎检路线的目的,一是要在尽可能短的行程安排中,将本市的最佳风貌展示给“创优”检查组;二是可以有针对性地强化必检区(点)的相关“创优”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旅游接待与政务接待有很多相通之处,认真做好“创优”检查组的接待工作,既可以给检查组成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同时也是本市旅游接待水平高低的具体体现,更是领导对“创优”工作重视程度的直接反映。

  五、目前我市“创优”工作存在的主要不足

  (一)“创优”工作机构不顺,办公场所、办公经费还未落实,工作人员还未全部到位。

  (二)未成立“创优”督查机构,不利于各“创优”具体工作的完全落实和按进度推进。

  (三)“创优”氛围不够,对“创优”工作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绝大多数市民、部分单位甚至少数领导对“创优”仍缺乏应有的认识,处于疑惑、观望和等待的状态。

  六、几点建议

  (一)参照绵阳、江油市“创优”经验,按照国家旅游局《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尽快完善我市的“创优”领导机构、工作机构、督查机构。在“创优”检查时,旅游部门和“创优”工作机构的办公场所及设施设备条件,都是必检项目。建议将“创优”工作机构设在市旅游局楼下,并尽快落实办公室4间。

  (二)尽快研究确定各责任单位的“创优”工作目标,安排各责任单位与市“创优”指挥部签订“创优”目标责任书。

  (三)尽快落实“创优”经费,配置必须的办公设施设备,根据工作需要陆续抽调、充实“创优”人员,将我市“创优”工作无条件地向前主动推进。

  (四)落实“创优”办工作人员后,及时邀请省旅游局和绵阳、江油“创优”办的同志来我市进行一次“创优”工作业务培训。

  (五)由市委宣传部牵头,整合全市宣传资源,营造浓厚的“创优”氛围,加大“创优”宣传力度,掀起一个宣传高潮,全面提高全市上下对“创优”工作的认识。

  考察学习情况报告 4

  近年来,国内蔬菜价格连续上涨,老百姓的“菜篮子”越来越沉重,让每一个老百姓吃得好、吃得放心、吃得满意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却是一件政府必须做好的事。为了解决这些民生问题,菜篮子民生工程应运而生。“菜篮子”工程正是人民群众所必需的、涉及千家万户生活、是实实在在的惠民的民生工程。因此,建设幸福宜春迫切需要一个“菜篮子”,为加快“菜篮子”民生工程的实施、管理和建设工作,根据市政府领导的指示,市服务业发展办召开了中心城区各菜市场负责人座谈会,与袁州区商务局一起抽调人员对中心城区菜市场进行了调查,到区工商局、畜牧水产局、城建局等相关部门进行了调研咨询,并到市学习考察集贸市场升级改造的做法与经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菜市场的基本情况

  (一)菜市场的覆盖情况

  近几年来,我市中心城区不断东延、西控、南优、北跨,规模不断扩大,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化率超过40%。但是中心城区菜市场年久失修,发展滞后,档次不高,管理水平落后。目前,中心城区菜市场30余家,其中批发市场1家,即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面积约8.5万平方米,20xx年交易量约102万吨,交易额约28亿元,吸纳从业人数约500多人;具有一定规模的14家,其中,国有菜市场3家,即凤凰菜市场、箭道菜市场、新东门菜市场,其余11家都是开发商投资,社区小型菜市场不完全统计有十余家。

  (二)菜市场存在的问题

  据调研,菜市场存在以下收费情况:一是摊位租金。二是物业管理费。三是水电费。七是电梯使用费。四是消毒费。五是守夜费。六是厕所使用费。我市中心城区菜市场建设、管理和经营存在以下问题:

  1、布局不合理,市场数量没有规划到。

  2、管理不规范,服务水平没有提升到位。

  3、市场不赚钱,基础设施没有改造到位。

  4、价格不便宜,本地蔬菜没有供应到位。

  二、菜篮子工作进展情况及执行情况

  为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菜篮子”工作,有效保障我区蔬菜产品生产供应、质量安全和价格稳定,保证人民群众生活安定和社会稳定,贯彻落实“菜篮子”区长负责制工作方案,现将我办“菜篮子”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1、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政策,建立菜篮子供应长效机制

  一是制定出台了《“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工作方案》,成立了中心城区“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蔬菜价格补贴工作办公室,设于市服务业发展办公室,负责中心城区蔬菜价格补贴和低保补助工作;二是与市农业局蔬菜基地建设办、袁州区商务局等相关部门一起商讨,征询相关意见、建议,制定了《20xx年中心城区“菜篮子”工程平抑市场物价补贴方案》;三是为保障市场供应,制定了《中心城区蔬菜供应的应急预案》;

  2、加强项目建设,多措并举,建立菜篮子供给销售网络

  打造三大项目,积极落实“菜篮子”工程。一是建设便民蔬菜直销店项目。今年宜春市中心城区将新建20家放心便民蔬菜直销店。便民蔬菜直销店将按照“六个统一”的标准进行建设,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管理标准、统一生产配送、统一商品货架、统一服务规范、统一工作制服。目前已与宜春市农业良种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放心便民蔬菜直销店的建设将体现政府实实在在为民做事的民生工程,将是政府在特殊时期平抑物价的手段,对稳定蔬菜市场价格起到调节稳控的租用,蔬菜直销店的建设也将成为宜春市中心城区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打造便民蔬菜直销样板店,今年9月底第一批10家店面将投入运营。二是农贸菜市场升级改造项目。针对农贸菜市场“杂、脏、乱、差”的问题,我市将升级改造一批农贸市场。目前我市已对中心城区范围内农贸市场进行了调研,已经形成了调研报告,针对调研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剖析。下一步我办将制定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改造实施方案上报市政府,力争今年能够打造1—2家样板农贸市场,使农贸市场管理规范化,运行标准化。三是打造放心蔬菜批发直供点项目。放心蔬菜批发直供就是将蔬菜基地、蔬菜批发企业的蔬菜直接销售至大中专院校食堂、机关单位食堂、星级宾馆等集体伙食食堂,通过直供模式提升蔬菜基地、蔬菜批发企业自身效益,降低企业成本。目前我市已对城区周边蔬菜基地进行了前期调研,正在酝酿调研报告及实施方案。

  三、菜篮子新阶段的.工作规划

  1、取消相关不合理费用,降低费用收取标准,切实减轻经营户和农户的负担。将菜市场的管理和建设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来对待,市场内部的管理作为一种无偿的服务,保洁员工资列入公益性岗位,水电费不应参照商业用水、电,建议参照居民用电用水,切实减轻菜市场业主的负担。

  2、全面改造提升农贸菜市场。一是在新城区有规划的新建。二是分3年,对现有农贸菜市场按照标准化菜市场建设进行升级改造。第一年,重点扶持升级改造国有菜市场,即新东门菜市场、箭道菜市场和西门凤凰菜市场。政府给予菜市场改造扶持资金,通过规范进行第一批的升级改造,起到示范和以点带面的作用;第二年,扶持升级改造只有一个业主经营的菜市场。按照菜市场经营面积大小,市、区两级分别给予每平米200元的升级改造扶持资金,其余建设资金由业主自筹,进行第二批的升级改造,同时要出台扶持奖励政策,单列资金对升级改造工程完成得早、工程质量好、资金使用得当的市场进行奖励;第三年,对由多个业主经营的菜市场进行第三批的升级改造。政策与第二批的一样。

  3、鼓励综合超市开设蔬菜专区。对中心城区综合超市进行摸底,对于符合条件的都鼓励在超市内开设蔬菜销售专区。

  4、我们与良种研究所签订了协议,由他们负责建设,政府主导,企业管理,公司化运作。各蔬菜基地建立蔬菜直供网点,行政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等集体伙食食堂与蔬菜基地进行直接对接,真正实现从基地到餐桌。一方面,各蔬菜基地减少了流通成本,激励了基地蔬菜建设,实现了蔬菜供应和销售一体化;另一方面,各集体伙食食堂可以降低成本,享受到物美、价廉、放心、质优的蔬菜。

  5、有计划的规划一些小摊点。由社区或街道负责管理,划分10—20平米空地,以搭棚、太阳伞或其他方式,让零担户和菜农有专门的一块地卖菜,以免他们乱摊、乱设点,扰乱市场秩序,缓解农贸菜市场压力。

  6、实行产销对接。支持规划建设一个规模较大,集收购、交易、检测、分拣、加工、配送等功能为一体,具有物流网特点的新型农产品交易与配送中心,将蔬菜基地、蔬菜批发企业的蔬菜直接销售至大中专院校食堂、机关单位食堂、星级宾馆等集体伙食食堂,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四、意见与建议

  1、运输问题必须解决。数千里甚至上万里运送需要量巨大而价值较低的蔬菜很不经济。然而要想把宜春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各的,运输问题必须解决。

  2、突出改造重点。重点开展对地面污水处理系统改造、水电系统改造以及产品加工分选包装设施、肉菜追溯体系建设、综合服务设施、市场信息采集发布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系统和卫生保洁辅助设施等几个方面的改造。

  3、在发展的同时要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加强质量安全检查工作,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贯彻始终,把质量安全渗透到“菜篮子”商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全过程。加强农产品安全治理工作,切实保证农产品安全。在加工环节,采取定期抽样检测制度,发现质量问题,采取严厉措施处理。

  4、制定完善重要商品的应急预案,建立市场风险基金,在市场发生突然变化时,组织有关生产经营大户和重点企业向市场直销,降低流通成本,保障市场供应。

  5、推进新型的业态建设,建设好“菜篮子”信息网。建立宜春菜篮子网站。对主要菜篮子商品进行全面监控,包括商品来源、进销价格、生猪瘦肉精检测、蔬菜农药残留、经营用信息等数据,实行全市联网,方便群众监督或咨询,形成“菜篮子”社会化监管的工作格局。实施安全配送放心购物,建立生鲜超市、菜篮子配送企业、社区菜篮子便民店等新型业态销售企业,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农民收入,方便市民消费。

  考察学习情况报告 5

  为推动我县城区环卫工作扎实深入开展,xx月xx日,我局与县财政局、卫生局的相关同志一行13人在副县长的带领下对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的环卫工作进行了学习考察,受到了北戴河区政府及相关部门领导的热情接待,考察组听取了北戴河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同志的经验介绍,并就环卫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将考察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北戴河区位于秦皇岛市西南部,气候宜人,位置优越,是驰名中外的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北戴河区总面积xx平方公里,常驻人口约xx万人,人口密度较小。该区年均财政收入约xx亿元,虽说经济条件并不很十分富裕,但行进在城区街道上,我们明显的感受到了“整洁”与“规范”,但给人留下印象最深的还是一个字—“净”,这不仅要归功于区委、区政府正确的城市发展定位,更要归功于当地的环卫部门—xx保洁公司。

  xx保洁公司现有职工xx人(旅游淡季则相应减少至xx余人),负责城区xx条主次干道共计xxx余万平方米的清扫保洁工作(但其中包括绿化带及海边、公园面积xx余万平方米,实际街道清扫面积不足xxx万平米),人均清扫保洁面积在xxx平方米以下。清扫方式仍以人工清扫为主,清扫保洁时间为早4:00至晚10:00,人均工资收入在xxx元以上,公司年运营费用约为xxxx万元。

  据北戴河区相关领导介绍,改制前的环卫局管干不分,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而且设备陈旧,经费紧张,为提高环卫工作水平,xxxx年xx月份,北戴河区环卫局按照“两层分离、竞争上岗、公开拍包、市场运作”的方式对环卫工作进行了全面改革,成功地走上了市场化运作的健康发展轨道,其具体方法是:区环卫局根据城区清扫保洁面积(包括原海渔厂及园林局的部分保洁区域)测算出实际工作量及实际运营成本,对外公开招标,xx保洁公司以xxx万元的标价成功中标,并正式接管该区的清扫保洁工作,而垃圾清运工作则仍由环卫局统一负责。改制后,清扫保洁工作实现了管干分离,清扫效果明显提高,每年旅游旺季都倍受争议的环卫工作今年却得到了区委、区政府及全区人民的一致肯定,这充分说明,改革取得了圆满成功。总结改制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基础设施到位。为打造“园林式、生态型、国际化”的现代旅游城市,北戴河区委、区政府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最近四年的累计投资额竟高达xx亿元。城区内各类设施相当完备,尤其是环卫设施,不仅齐全,而且密度大、档次高。硬件设施的建设不仅完善了城区功能,同时也促进了市民文明卫生意识的提高,目前城区内的垃圾乱扔乱倒等违规现象已极为少见。

  二是群众环卫意识不高。众公共卫生意识不高,垃圾乱扔乱倒现象十分普遍。垃圾箱近在咫尺,可箱内空无一物,箱外垃圾成片,更让人气愤的是:环卫工人前面扫,路上行人随后扔,这些现象决不是个案,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大量存在,其它的一些乱扔烟头、果皮、纸屑等就更是司空见惯,不值一提了。这些问题虽小,但却折射出市民素质普遍不高的现状,产生的影响十分恶劣。

  三是环卫经费不足。xxx年初我局对城区环卫工作进行了公开招标,xx保洁公司以xx万元的标价中标,并于当年x月份正式运营。但两年来确定环卫承包经费的诸多要素已经发生了变化,如劳务资源紧缺、能源大幅上涨等,致使保洁公司长期负债运营,县财政局虽对环卫经费进行了重新评审,并最终确定运营费用为每年xx万元,但目前仍未及时按新定标准拨付环卫承包资金。此其一,其二卫生费是维持环卫工作正常开展的一个重要资金来源,但多年来却一直未能足额收缴,原因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收费标准过低。我县目前的卫生费收费标准仍按xx发[20xx]xx号文件执行,但该文件系参照xx市“xx政[20xx]xx号”标准制定,收费标准过低,与现在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环卫工作开展所需成本早已不相适应。二是收缴力度不足。因收费工作无相应的强制性措施,相当一部分居民、企业、甚至个别行政事业单位对卫生费收缴工作不支持、不配合,使卫生费一直未能做到应收尽收,以20xx年为例,卫生费实收额为xx万元,但经我局初步测算,仅占应缴总额的xx%-xx%,由于卫生费收缴不到位,直接影响了环卫工作的资金投入,严重制约了环卫工作的开展,应及时加以解决。

  四是监管力度不足。门前三包是各地城市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但在我县一直未能真正落实,原因之一就是执法力度不足,而造成执法力度不足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执法人员不足。我局现有一线执法人员xx余人,除去夜间值勤人员外,白班在岗人员仅xx余人,无法对城区进行全天候有效监管,从而给违规人员以可乘之机;二是处罚力度不足。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市容环卫方面的违规行为处罚金额较小,一般多则几十元,少的只有几元,不能触动违规人员的切身利益,以致执法的震慑力不足,无法达到“打击一个、警示一群、教育一片”的目的。

  二、几点建议及对策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群众公共卫生意识。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环境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增强人民群众的城市意识和环境卫生意识,逐步扭转“少数人清扫,多数人糟蹋”的现象,使广大居民自觉规范自身行为,养成良好的环境卫生习惯,促进环卫事业朝着内部增强活力、外部依法管理、群众自觉参与的方向发展。

  二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大环卫硬件设施投入是提高环卫水平的关键,我县应按照“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为人民”的方针,多方筹措建设资金,在城区街道两侧增设果皮箱、在适当位置规划建设垃圾中转站,提高垃圾收、运效率,并积极着手对露天式垃圾点及垃圾集装箱进行改造,以美化环境,解决垃圾的二次污染问题。

  三是加大环卫经费投入。一方面县财政应及时按新核定的标准拨付环卫经费,另一方面应尽快结合目前的人均收入水平和环卫部门实际运营成本,对原有收费文件进行修改,适当提高收费标准,同时改变收缴方式,加大费用收缴力度,相信随着收缴力度的加大,环卫工作的资金紧张问题将得到有效缓解。

  四是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在强化对保洁公司监管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大环卫监管力度,适当增加执法人员,实现执法重心的下移,并重点加大对城区内乱扔乱倒、乱贴乱挂等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从而规范商户的经营行为,改善城区环境卫生质量,同时也为环卫企业开展工作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五是建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应迅速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适合我县实际的长效管理机制,如定时定点倾倒及门前三包等相关制度,使环卫部门从沉重的作业负担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环卫水平,使我县的城区环卫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考察学习情况报告 6

  11月14日到11月16日,公司主管领导及修理中心相关人员一行5人对杭州现代汽车实业有限公司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这有限的三天时间内,我们不仅感受到了该公司领导及全体员工的热情好客,更主要的是我们吸取了许多有价值的经营和管理方面的经验。他们超前的市场意识、切合实际的经营定位、科学的管理手段以及全体员工良好的精神风貌都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应该说,这次杭州之行对修理中心即将开始的改革调整及明年工作的开展都是十分有益的,杭州现代的许多经验,更主要的是他们的思维方式值得我们借鉴。

  一、该公司基本概况

  通过考察我们感到,该公司与我们企业现在的体制基本雷同,隶属于杭州市海外海集团,属于私企股份制企业。95年建成一汽大众特约服务站,至今已十年之久,建站初期,也曾经有过辉煌的时期,由于市场体制和机制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从xx年开始,经营形势大幅度下滑,造成02、03、xx年连续三年亏损,在xx年的一汽大众评比中,列全国倒数第二,被一汽大众视为砍掉对象,取消单一服务。

  二、经营思路的转变

  面对这种形势,海外海集团及时调整了现代汽车实业有限公司的领导班子。新班子上任后,就提出了“维修业今后的走向在哪里”这样一个十分现实的课题,他们最后认定了建4s品牌店这样一条道路,首先通过多次整改,得到了一汽大众领导的认可,前后仅用了半年的时间,软硬件均得到了改善,拿下宝莱销售权。xx年共投入300万元进行改造,其中销售展示厅只投入了250万元左右,其余的50万元用于车间改造和设备更新,在此过程中一汽补贴了100万元,实际他们仅投入了200万元左右。今年,他们与一汽大众签订了销售780台宝莱车的'合同,目前已销售660台,估计完成有一定困难,但一汽大众做出了承诺,只要销售合同规定的85%即可。

  他们的一汽红旗维修以建立大客户为主,并随时发展新的大客户。

  一汽大众维修主要面对私家车及出租车客户群体,尤其是针对出租车修理,他们采取了比较独特的方式,他并没有利用广告来宣传自己,主要是以自身的维修质量和良好的服务来赢得客户的信赖,并做到了来一个,留住一个。出租车群体希望的是价格最低,质量最好,时间最短,因为他们充分认识到了出租车群体的心理,所以他们实行了出租车绿色通道,设立了几个专用架子,即来即修,修竣即走。

  三、机制比较合理

  杭州现代汽车实业有限公司在机制建设上动了很多脑筋,想了许多办法,确实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

  海外海集团每年都与该公司签定经营目标责任状,公司的高层领导实行年薪制,完成目标责任状年薪100%兑现,完不成扣发相应比例,平时按75%借资。

  现有员工110人,其中一线工人66人,销售人员20人,管理及勤杂人员20人。集团每年核定工资总额,具体的分配办法自己确定,员工平均工资在1.8万—2万元之间,但最低工资在800元左右,在分配上他们的原则是在同行业中工资不能偏低,否则留不住人才,因为在杭州,同行业竞争比较激烈,尤其是修理技能人才的竞争更是异常激烈。

  具体的分配办法是,工人取消保底工资,收入主要依据本人工时收入去掉税金后的25%提取,如果维修质量高,服务水准高,用户满意度高的员工工时可上浮30%,员工所提取的工资相应提高30%。

  考察学习情况报告 7

  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思路,学习借鉴先进地区旅游发展经验,加快我县旅游业开发建设步伐,4月13日至16日,县旅游局局长、姑婆山项目筹备处主任率领姑婆山旅游项目开发筹备处及各景区主要负责人一行9人,奔赴广东乳源、清新、德庆等地考察学习,期间,考察组成员以普通游客的身份,亲身感受了当地旅游发展环境和氛围,认真考察了当地旅游业发展经验,并与当地旅游主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进行座谈。通过实地考察和座谈,大家一致认为,在景区的开发建设、宣传促销、文化挖掘和发挥旅行社作用等方面,这些地方都有很多好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特别是德庆超常规、大力度、全民式发展旅游业做法给人以强烈的震撼和深刻的启发。

  一、基本情况

  广东省的边区县市近几年来旅游业发展突飞猛进,尤以乳源、清新、德庆等县发展为典型。

  乳源瑶族自治县位于粤北山区,是广东省的绿色生态屏障,乳源县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步以来,始终坚持“旅游旺县”的发展战略,旅游业逐步成为了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现已开发建成了南岭国家森林公园、广东大峡谷、必背瑶寨等以“高山、峡谷、瑶家源”为主题的八大旅游景点,拥有星级旅游接待酒店五家,旅行社两家,旅游从业人员三千多人,20xx年2月,被广东省旅游局授予旅游特色县称号。

  清新县位于清远市郊区,近年来,清新县紧紧抓住创建中国旅游强县,促进旅游大发展、产业大提升的机遇,以全力打造“珠三角后花园的园中园”为目标,并以生态、温泉、农家乐旅游为特色,重点打造和建设了“清新温矿泉”、“太和古洞”、“玄真漂流”、“古龙峡生态旅游区”、“飞来峡水利风景区”五大旅游亮点,20xx年,全县接待游客45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2亿元。

  德庆县地处广东西部,属典型的山区县。近年来,德庆县根据全市“营造大环境,着眼大区域、发展大旅游”的部署,积极实施“大抓旅游开发,带旺县域经济”的旅游发展战略,以资源开发为突破口,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建设和完善景区、整合旅游线路为重点,大力宣传打造“广东龙之旅--龙母故乡德庆游”旅游品牌,全县旅游业获得了快速发展。现已建成悦城龙母祖庙、三元塔、德庆孔庙(学宫)、金林水乡、盘龙峡、花世界等六个景区,20xx年,全县共接待游客263.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4.88亿元,占全县GDP的比重达38.3%。

  二、考察感受

  乳源、清新、德庆发展旅游业的成功做法和可贵经验有很多,综合起来,给我们触动最大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敢”字当头。乳源、清新、德庆等地在发展思路上始终坚持:一是“敢为天下先”,在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只要是能够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看准了就干并且一直坚持干下去。德庆盘龙峡景区的开发就走在了规划的前面,在总的旅游开发思想的指导下,仅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就打造出了一个成型的景区。他们很多景点实地看了也是一般,但他们命名就不一般,如玄真华南第一漂——清新玄真漂流、中国第一驼鸟养殖基地——驼鸟寨、世界过山瑶之乡—必背瑶寨,四海朝宗—悦城龙母祖庙。二是“敢无中生有”,其典型思想是一切为我所用。清新县抓住紧邻清远市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并把触角伸到了东北等地,走出了一条“公司十基地十农户”的发展路子,叫响了农家乐休闲品牌,“红不让”集团公司本不是旅游景点,但通过开发保健产品使之成为农业旅游的热点,实现了农业发展宣传与旅游推介的有机交融。三是“敢全球造势”。近几年,这些县区投入大量资金在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等媒体大作广告,德庆县旅游宣传以“你可以不来,但你绝不可以不知;只要你打开你的电视机,你就可以看到德庆的旅游;只要你翻开你手中的报纸,你就可以读到德庆的旅游;只要你打开你的收音机,你就可以听到德庆的旅游”为目标,尽最大可能扩大该县旅游在客源市场的影响,仅德庆县每年拨付旅游专项资金800万元,自筹500万元,先后在全国40多个城市召开100多场(次)旅游推介会,邀请900多家旅行社赴德庆考察采线,卓有成效地推动了旅游业快速强势发展。

  (二)“特”字立足。一是以资源特色立足。我们考察的这些县区在资源方面与我县极为相似,乳源是瑶族自治县,与我县的民族文化背景相同,清新和德庆也是山区县,在地形地貌方面与我县有相似之处,他们紧紧围绕资源优势。突出奇山、险峰、峡谷、秀水、飞瀑、幽林、翠竹、溶洞、温泉等特色,努力打造旅游特色品牌。德庆生态旅游资源在粤西地区独具特色,有些景观在珠三角乃至全国都具有垄断优势,有着极大的开发潜力,其盘龙峡景区就打出了“广东最美的瀑布群”。二是以生态特色立足。广东许多景点坚持把生态建设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除景点生态开发之外,全省范围内特别是主要景区、公路沿线大力开展工程造林,我们走访考察的几个县森林覆盖率也都在70%以上。三是以文化特色立足。乳源是瑶族自治县,他们在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时,始终注意景区建设与瑶族文化的融合,就是在一些酒店宾馆或文化风情街的建设上,也很多地融入了瑶族文化的元素,比如,瑶族织锦的图案、瑶族的'由来碑刻、瑶族的图腾雕塑以及一些反映瑶族生产生活的图画雕刻等等,还有悦城龙母祖庙,始终围绕龙母故乡,深入挖掘传统的“龙”文化,体现宗教文化的色彩。

  (三)“高”字为先。一是高起点编制规划。乳源、清新、德庆等地在旅游开发中能够坚持“先规划论证,后发展建设”、“发展与保护并重、以保护为主”原则,制定了“没有规划不准上项目,规划不通过论证不准实施,项目不经审批不准动工”的“三不准”规定。二是高品位开发景区。这些县很多景区的建设详规都是耗资100万元以上,并确保景区严格按照规划实施旅游开发。特别是德庆县为了提高旅游知名度和旅游景区的形象品牌,从20xx年开始,该县就开展了“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名县”和“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两创”活动,盘龙峡景区和悦城龙母祖庙成功申报全国4A级景区。三是高水平建设县城。为了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乳源、清新、德庆非常注重县城的定位,基本上都调整为“旅游综合服务中心”,打造“珠三角后花园”旅游目的地品牌,重新编制了旅游县城建设规划并逐步实施,构筑了畅通的城市环境,呈现出“城在山中、河在城中,楼在绿中,人在画中”的靓丽景观。

  (四)“全”面发力。20xx年,德庆县大胆提出“举全县之力、聚万众之心”,创建全国“旅游强县”战略,把旅游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坚持把旅游业作为“一号工程”。一把手亲自抓,四家班子领导带头抓,督办和协调旅游开发工作重大事项。成立了由5名县级领导为正副组长,25个县直委局一把手为成员的旅游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县旅游工作委员会,强化对旅游工作的日常指导和综合协调,德庆县旅游局也更名为德庆县旅游委,隶属县委直接领导。为开发盘龙峡景区,当年财政拿出了2/3的财力投入建设,交通公路部门负责通畅工程,电力部门保障电力畅通,通讯部门架设电缆,等等,全县形成了开发盘龙峡旅游景区的强大合力,也彰显了县委政府发展旅游的魄力和信心,终于在三个月的时间内成功开发了盘龙峡景区,创造了旅游发展史上的奇迹。

  为了适应迅速膨胀的旅游市场需要,乳源、清新、德庆县均出台了优惠政策,鼓励多元化投资,狠抓吃、住、购、娱旅游服务体系建设。德庆县在宾馆建设方面提出了“办公场所要为旅游接待让路”的思路,由县财政给予定补经费。同时,狠抓宾馆饭店创星升级工作,提高接待水平。已创建四星级饭店1家,正在申报四星级饭店1家、二星级饭店7家,按四星级标准正在兴建的饭店3家。为了满足广大旅游者的不同需求,大力扶持景区附近农民发展家庭宾馆。通过出台旅游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创造宽松环境,吸取上海、深圳等地实力雄厚的大公司来开发景区,特别是南湖国旅的加盟,对整合德庆旅游资源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20xx年,政府将盘龙峡景区低价转让给南湖国旅,显示了德庆县委政府在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之间取舍的英明,在有形利益和无形利益之间抉择的远见。

  (五)“实”字引路。旅游是一项大产业,没有实干是发展不起来的。乳源县在开发广东大峡谷景区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几个月吃住在山上,在冰天雪地中施工,夜间在野外搭棚宿营,连头发都与台阶冻结在一起,像这样认准就干、苦干事、干成事的事迹确实令人感动。20xx年3月,面对入不敷出的财政形势,德庆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各乡镇、县直各部门干部职工中开展“我为旅游做贡献”大型捐款活动,通过报纸、电台、电视等媒体广为宣传,大大激发了干部、职工捐款的积极性,仅一个月时间,全县共有2900名干部职工为旅游捐款近百万元,就是这区区百万元资金启动了德庆旅游这艘巨轮扬帆远征,也正是这种精神,凝结了德庆旅游发展壮大的强大原动力。

  (六)“强”势促销。宣传促销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20xx年,县委、县政府为了尽快扩大德庆旅游客源市场,启动了声势浩大的旅游宣传“营销工程”。通过加强与旅行社的合作、坚持捆绑促销、借助强势媒体宣传、策划节会活动宣传等促销手段,德庆县走出了—条独具特色的宣传促销模式,打响了德庆旅游品牌。他们联合南湖国旅,利用其强大的宣传攻势、专业的营销团队和庞大的销售网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客源市场上对德庆旅游进行“立体式”、“轰炸式”的宣传推介,旅游宣传覆盖南和港澳地区,他们还组织全省摄影家现场拍摄,开展漂流宝贝大赛、香港小姐大赛外景拍摄、环球小姐德庆采风等活动,广泛宣传德庆旅游的特点和美丽,大大地提升了德庆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德庆的客源市场得到不断的拓展和巩固,市场占有额不断提高,特别是德庆旅游在香港、澳门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到德庆旅游的港、澳游客也越来越多。

  三、对策建议

  乳源、清新、德庆县与我县资源状况趋同,有些旅游资源甚至不及我县,但在短短几年间一跃成为广东乃至全国旅游大县,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财政收入成倍增长,经济实力逐渐增强,其成功做法为我们突破性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乳源、清新、德庆等地旅游业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使我们更加清醒地看到江华旅游业的灿烂明天,更加坚定了我们大力发展旅游,发展大旅游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广东看江华,我们除具备一批资源优良的景点外,更有这些县区所不具备的优势:

  一是瑶族风情是我县的特色旅游资源。虽然乳源也是瑶族自治县,但它只有3万多瑶族人口,而我县却有28万瑶族同胞,“神州瑶都”的旅游品牌已经在省内外甚至国外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开发瑶族风情旅游更具有优势。

  二是我县地处三省交界之处,是湖南连接两广的交通枢纽。随着洛湛铁路和多条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我县将处于湖南向两广延伸的旅游黄金线上。

  三是我县生态资源优良,原生态的山水风光更加能够迎合人们返朴归真的心理。利用自身的优势,借鉴乳源、清新、德庆的成功经验,我县旅游业一定会大有作为,一定会成为江华未来经济增长极具影响力的产业。其发展的基本思路应为: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规划先行,交通先导;业主开发,市场运作;舞活龙头,全县开花;一年起步,三年见效,突破性发展旅游业,从而带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做法为“六突出六抓”:

  (一)突出特色抓规划。要实现我县旅游业突破性发展,必须统筹全局,高起点规划,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以保护为主”的原则,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聘请知名机构院校专家编制项目详细规划,严格组织评审,确保我县旅游业高起点开发。旅游业的发展,生态环境是基础,文化底蕴是保障。我县旅游景区以山水景观和瑶族风情为主,在开发中要突出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以及瑶族文化的挖掘整理;要成立瑶族文化研究机构,广泛组织开展瑶族文化的深层挖掘、清理、开发工作,形成和发展“唯我独有”的文化特色,与景区开发相辅相成,交相辉映。

  (二)突出基础抓交通。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重点突破交通瓶颈,高起点建设旅游公路,以满足旅游业长远发展需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多途径、多渠道筹措资金,高标准建设辐射全县、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当前要重点抓好姑婆山、务江景区公路建设。同时,加强县城建设,强化服务旅游功能,使县城成为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三)突出重点抓龙头。大做旅游业,做大旅游业,打造旅游强县,必须全面开花、穿珠成线、互联为网,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群。当前,要以姑婆山、务江、秦岩景区为旅游产业龙头,举全县之力加快开发建设,用最大的决心、最强的领导、最科学的规划、最硬的措施、最优的政策,高标准地完成公路沿线绿化、集镇美化、宾馆饭店等配套设施建设,高品位地推进姑婆山、务江、秦岩景区开发,从而达到舞活龙头带龙身、花开一树香满园的效果,进而拉动全县旅游景区建设。

  (四)突出难点抓招商。财力不足、旅游开发资金短缺是制约我县旅游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因此必须运用市场的办法,通过招商引资把那些有眼光、有品位、有实力的企业招进来从事旅游景点开发建设。要以成立江华旅游集团公司为依托,整合资源,招商引资。要建设“江华旅游招商项目库”,出台操作性强的旅游招商引资优惠政策,采取以商招商、节会招商、专人招商、网上招商等多种形式吸引一批大客商到江华来投资开发旅游业,使我县旅游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

  (五)突出创新抓推介。借助网站、报纸、电视台、车站、高速公路沿线唱响“江华民俗生态游”、“神州瑶都盘王殿”“秦皇遗宝,天下秦岩”、“没有航标的河流—务江”、“南极潇湘姑婆山”等为主题的系列宣传口号。加强与三省周边县区旅行社合作,通过旅行社了解江华,激发采线旅行社的组团积极性。策划节会活动,参加及引进各类会议活动进行推介,积极发动县直部门进行组团推介。通过广泛宣传江华旅游业,推介江华旅游业,使江华旅游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六)突出效益抓配套。效益是产业的生命,旅游业具有强大的经济拉动作用。我县旅游业发展要在配套服务上下功夫:一是交通通讯配套,要争取到20xx年全县所有主要景区建成快捷、便利、安全的高标准旅游路网和无线信号覆盖无缝隙的通讯网络;二是住宿餐饮配套,制订出台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发展农家宾馆,引资兴建星级宾馆和景区别墅,形成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的旅游住宿接待网络;三是旅游产品配套,兴建旅游购物市场,立足本地特色产品及纪念品的开发,形成一批地方特色旅游产品。

  考察学习情况报告 8

  为学习江浙地区培育和建设市场的经验,提高我区市场建设水平,带动区域经济跨越式发展,按照区委主要领导的指示,20xx年3月30日到4月3日,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带领相关部门有关同志,先后对江苏省常熟市招商城、浙江省义乌市国际小商品城和永康市五金城等市场的发展情况进行考察学习,考察期间与各地政府主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广泛接触,认真交流,并挤时间与义乌国际商贸城市场开发机构、浙江传化企业集团等部门和企业就招商引资等工作交换了意见,宣传大港区的优势和政策,考察取得预期效果。现将考察学习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场培育发展的类型和取得的突出成效

  几天的学习考察,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江浙地区部分县市充分利用当地群众善于经商的传统,高度重视市场培育和建设,走出一条依托产业发展市场、依靠市场带动经济的成功之路。分析其市场发展过程,我们认为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市场自发形成,政府适时引导型。

  江苏省常熟市招商城和浙江省义乌市小商品市场属于此种类型。这类市场的明显特点是市场兴起时间比较早,清晰地经历了从马路市场、棚亭市场到现代市场的递度推进过程。由于这类市场“先有市后有场”,市场建设的风险小,政府收益大,但是市场的培育时间较长,一般需要经过十几年的时间。政府在市场成熟阶段开始介入,并把市场规划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块状产业群建设和城市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买全国货,卖全国货”的市场格局,最终成为辐射国内外的商品集散地。全国最大的服装服饰批发市场常熟市招商城。常熟市面积1200平方公里,人口104万,20xx年实现GDP476亿元,财政收入65亿元,其中地方收入近30亿元。20xx年招商城市场交易额达150亿元。常熟市招商城建于1985年5月,经过近20年的开发建设,目前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服装服饰批发市场之一。商城辖区面积3.71平方公里,建有招商市场、五金市场等5个市场,有服装、装饰面料、五金、电器等28家专业批发市场。商业用房112万平方米,店铺、摊位2万多个。来自全国各地5万多经营人员落户商城开店做生意,市场旺季日均人流量达15万人次以上。19xx年至20xx年市场商品成交额连续八年超100亿元,其中外贸出口占50%以上。强势打造国际化购物天堂的义乌市中国小商品城。义乌市面积1105平方公里,全市人口近150亿,其中本地人口68万,外来务工经商人口60万,流动人口近20万,20xx年实现GDP488亿元,财政收入31亿元。商城创建于1982年,由国际商贸城、篁园市场、宾王市场三个市场群组成,拥有34个行业、32万种商品,囊括了工艺品、饰品、小五金、日用百货、电子电器、玩具、袜业、服装等所有日用工业品。其中,饰品、袜子、玩具产销量占全国市场1/3强。20多年来,经历四次搬迁八次扩建,现拥有营业面积80多万平方米,摊位34000余个,从业人员8万多,日客流量20多万人次,20xx年市场总成交额达248.27亿元,其中外贸出口占50%强,连续13年位居全国工业品批发市场榜首,是我国最大的小商品出口基地。

  (二)政府主导形成,造势扩大规模型。

  浙江省永康市五金市场属于此种类型。这类市场的特点是市场兴起时间较短,一般兴起于九十年代中期,从松散市场到成规模的集约化特色市场的发展较快,主要表现在由政府主导,实行行政强力推动,具有“先有场后有市”的特点,市场建设的风险大,但是从市场发展过程看,从市场培育到形成成熟市场的时间会大大缩短,只要有产业支撑,善于抓住机遇,加大广告宣传造势,能够迅速提高市场知名度,提高其在同类市场中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政府在市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带有强烈的行政推动成分,并结合市场发展的规律,把市场建设与特色产业发展、产业群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重要的产地市场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中国五金科技之都,铸造世界名牌的永康市五金城。永康市面积1049平方公里,人口53.8万,20xx年实现GDP113.6亿元,财政收入13.1亿元,20xx年五金城实现交易额150亿元。永康市五金城建于1992年,目前已发展成为专业市场67个,全市规模以上企业456家入驻市场,销售超亿元的达34家。永康五金城1992年到1996年为创立阶段,在这个阶段了出现了有场无市状况,为此,政府加大推动力度,除在税收、管理费政策和户籍管理的倾斜外,对于在市场内正常营业的商户政府给予补贴,尽力保持商城人气和人流,以此克服有场无市造成的影响;同时为各乡镇分配市场摊位指标,并列入年度政绩考评,确保市场有足够满的摊位;与此同时,一边抓招商入场,一边强化对市场的宣传,仅中央电视台,每年广告投入就达1000万元以上,现在已发展为3000家店铺,外地经销商近3000家,从业人员2万人以上,并定于每年9月28日召开五金博览会,以此扩大五金城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为广大商户创造更多的贸易机会。

  通过对上述市场的学习考察,提升了考察人员对建设市场的认识,同时也感到江浙地区以市场建设活跃经济发展的根源所在:

  一是在扶持企业、开拓市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市场一开始都是为满足当地不同层次消费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是城乡工业品供应的重要载体,随着经济发展,这些地区把传统经商习俗与本地小商品生产紧紧地结合起来,特别是解决了新建企业在市场开拓方面的局限性,成为企业开拓市场的窗口和贸易洽谈的场所。

  二是在促进大市场、大流通的形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市场的建立,突破了传统的仅靠商业零售和批发的流通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分散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成为现行流通模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三是在活跃当地经济、推动相关产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建立市场,一方面为本地企业产品找到了销售渠道,另一方面又为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供了市场需求信息,形成以商促工、工商联动的发展格局,并带动了交通运输、通讯、旅游、加工业的发展,义乌市仅每年的购物旅游收入就数十亿元以上,并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日货物吞吐量达5000余吨。

  四是在解决富余劳动力,促进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场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为解决群众就业提供巨大的容量,这些地区几乎没有下岗之说。据介绍,义乌市、常熟市招商城等商品市场从业人员高达数十万人,这些市场中还有相当多的外来人员,义乌市的外来人口超过本地人口,其中,外国人达到5000人以上,超过南京市,为提高城市的国际化水平奠定基础。

  五是在指导生产、形成价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市场发展到目前的规模和水平,更加注重信息化工作,通过市场供求信息的传递,及时向本地企业提供市场供求动态,为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提供了依据。同时,进一步加快了外地产品的本地化步伐,考察中了解到尽管这些市场容量很大,但本地产品仅占30%-40%左右,其余均为外地产品,义乌提出外地产品本地化目标今后要达到70%以上,对提高区域经济规模必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市场建设与发展的基本经验

  培育和发展一个成功的市场,来自于诸多因素的作用和影响,通过对重点市场的学习考察,我们认为他们的基本经验大体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

  一是走统筹规划,政府搭台的发展路子。培育市场必须建立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这是政府在市场培育和建设中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无论是政府引导型市场、还是政府主导型市场,都离不开合理规划。实践证明,只有注重、加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把市场发展纳入城市建设中去的地方,才能在强化管理中,促进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二是走准确市场定位、办特色市场的发展路子。市场建设必须依托当地优势,特别是产业优势,以此来选择经营品种和发展规模。常熟市招商城依托当地轻工业产品优势,建立了以服装服饰为主的市场,全市400家服装企业全部进入市场,占市场1/3;义乌小商品城,依托传统产业优势,发展特色市场,走了出一条市场连加工,加工促市场的发展路子,有意识的培育自己的产业基地,为市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永康五金城充分利用当地五金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块状经济,全市有五金企业1万家,品种达上万种以上,其中汽摩配件、防盗门产量占全国的70%以上,这些为五金城建设提供了强力的产业支撑。

  三是走强化市场管理与净化市场服务,完善市场功能的发展路子。当我们身临其境,亲身感受江浙地区市场繁荣的魅力时,也感受这些大型市场在管理与服务上的规范化、高水平。常熟市、义乌市和永康市的市场主管部门,具有政府宏观管理而又是企业化运作的部门,充分认识到办市场并不是简单的物业管理,而是在强化制度建设,严格市场管理上下功夫,对进入市场的业主进行诚信培训、管理制度培训和贸易规则培训,同时大胆创新服务手段和方式,一切以国内外客户的利益为前提,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提高了市场的声誉,增强市场的凝聚力。

  四是走批发市场多种交易模式的发展路子。走出传统的.一手钱,一手货的简单模式,积极寻找适合不同市场发展的新型模。这些市场每年都举办大型展览会、展销会、交易会、博览会等,使市场得以快速发展与升华,一些市场通过在外地办分市场,扩大了规模,义乌在全国各地建设了23个分市场;20xx年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成交额达62.2亿元,其中外贸成交额4.46亿美元,占总成交额58%,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已成为我国劳动密集型商品的重要年度展会,以经贸性、外向性和长效性而倍受关注。

  五是走以股份制形式办市场的发展路子。从所考察的市场建设情况看,虽然市场培育形式不同,但当市场达到一定成熟程度时,必须走多元筹资的建设路子,只有这样市场建设才会有持久的活力。常熟招商城市场主体由市场管委会承担,下设开发公司由政府控股,一名副市长任董事长,相关职能部门参加,主体市场的建设由开发公司进行招商,通过拍卖土地和转让摊位获取政府收益。义乌商城集团是一家上市公司,通过股份制改造,一方面解决了企业办市场的资金困难,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经营机制的转变,有效地实现了市场管理机制创新。

  三、准确定位,积极培育,实现我区市场发展的新突破

  目前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提出建设市场的问题,应当说是在目前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抓住市场建设机遇、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下面结合我区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一)关于我区市场培育和建设的初步想法

  紧紧抓住市场建设的有利时机,认真研究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努力适应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科学选择政府引导市场建设的方式,完善促进市场发展的政策鼓励体系,依托区域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以引入外地产品本地化为基础,建立以工业品市场为龙头,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经营中低产品为定位,逐步形成由产地市场向商品集散地市场的递度推进,努力建成面向三北、辐射全国的特色市场,实现培育市场、带动产业、搞活经济、富裕群众的目标,为“三步走”战略的实施营造完善的市场体系。

  (二)关于我区市场培育和建设的五个原则

  江浙地区的做法对我们加快市场建设具有重要参考和借鉴意义,从他们的做法中,我们认为在我区市场建设中应当把握好以下四个原则:一是市场化建设原则。建设市场必须走市场化路子,政府在市场建设中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按照市场定位,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市场效率,加快市场建设效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政府收益;二是滚动开发原则。应通过大量调研和专家论证,结合我区实际确定建设市场的类型,但是市场建设初期不应过大,应从规模适度向大规模建设递度推进,永康五金城一期500亩建成后,才进行二期500亩建设,义乌小商品城同样经历了四次搬迁八次扩建,这样一方面能够保持市场的持续繁荣,同时又能逐步提升市场的商气和人气。三是产业关联的原则。市场建设离不开坚实的产业支撑,义乌不仅成为国际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还要成为国际性的小商品制造中心、研发中心。我区在市场建设中,应以增强产业和企业竞争力为立足点,以六大基地建设为抓手,强化资源整合,优化产业布局,努力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群和产业带,并在高层次上推进产业提升。四是突出特色的原则。办市场的竞争如同企业竞争,从国家市场研究部门得出的结论是我国在专业市场建设上,东部沿海地区已基本饱和,争夺现实和潜在消费客户的竞争异常激烈。从我区看虽然有52个市场(其中16个集市),实际交易额为6亿多,但是有特色的不多,特别是面对塘沽洋货市场、陶瓷市场、天津大胡同市场和东丽区在建的市场等周边规模较大的市场,没有比较优势,面对临省市场差距更大,所以要增加吸引力,必须在办出特色上下功夫,以此促进市场迅速做大做强,提高市场的竞争力。五是与城市建设同步的原则。江浙地区市场建设的突出特点是与城市建设同步,把市场建设与城市功能统筹安排,系统考虑。义乌市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市场,大市场又要依靠完善的城市功能作保障。所以我区在市场建设时,应立足城市长远发展,谋划市场的布局,努力使市场成为消费的载体,成为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关于我区市场建设的两个方案

  方案一:逐步培育,适时规范建市场。一是成立市场建设领导组织。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直接领导,抽调对市场建设有见的的内行参加,组成强有力的领导组织,负责对市场建设的集中统一领导或推动实施。二是对市场进行科学定位。初步想法是把我区具有优势的化工、自行车、汽车配件、针织、铝合金和食品等行业进行整合,同时,把包括大企业产品在内的所有产品,进行归行划市,科学分类,在此基础上,逐步拓展产品范围,把周边地区的产品以及滨海新区的产品纳入进来。近期可围绕海鲜街建设,利用古林海鲜街的在津京地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把海产品市场做起来,组织专人对天津王顶堤、津南葛沽镇和塘沽北塘等水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专题市场调研,掌握水产品市场的进货源头,从海产品源头做起,建立海产品专业市场,地点选择上古林村东侧地区,然后进行高标准的规划、开发和建设。三是划出特定区域建立工业品市场。按照建设专业市场的规划要求,加快对胜利街、迎宾街和永明路进行改造,按照市场分类,明确市场建设的阶段性目标。四是把市场建设任务指标化。对全区经济部门和各街道进行指标量化,在特定建设区域,明确各单位的建设任务,特别是把全区适于进入市场的企业全部放进市场,在土地出让和各项收费方面,提供最大的优惠,以行政推进和市场化相结合的方式,要求企业必须在城区设立市场窗口,展示其产品,营造大市场氛围,促进大流通的格局的尽快形成。

  方案二:筑巢引凤,嫁接引进建市场。走出传统的自然形成市场的模式,在现有市场的基础上,加快市场建设,建设的重点放在引入先进地区的大交易商、大生产商,通过对现有市场的新建、扩建来扩大市场规模。一是大力引进江浙等先进地区成熟的专业化市场。按照我区市场定位和经营品种的商品特性进行分类,建立专业交易区,专业性市场重点培育代表市场特色的品种,形成市场特色,建立起各具特色的市场群体。大力引进先进地区有影响力的交易商,特别是一级批发商,大力培育市场中介组织与经纪人队伍。二是大力引进外地特色行业,促进市场外地产品的本地化。根据我区市场发展的需求,调整市场商品结构,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特别是发挥我区在土地、能源和人力资源的优势,把经济发达地区的优势行业和骨干产品引入我区,增强本区市场特色,努力实现批发市场与产业基地的有机结合,走市场连基地,基地促市场的发展路子,形成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的市场发展模式。三是瞄准引入市场的重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恳谈会。要广泛与市场发达地区的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进行接触,近期与义乌市商博会小商品应用开发技术研究所商定,组织我区相关部门到义乌市进行招商洽谈,或邀请对方组织民营企业家来我区进行投资考察。现在仅义乌市民间资本高达1500亿元,北上投资的趋向较为明显,我们利用一切机会,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出面,或争取市级领导及相关部门的支持,采取多种形式,吸引更多的民营资本参与我区市场建设。四是抓紧制定市场建设扶持政策。重点放在土地出让、财政扶持、户籍管理、能源供应等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上,同时制定职能部门服务市场建设的有关规定,确保在市场建设中各职能部门工作的高效率,以最大的诚意、最便捷的服务,实现政府与市场投资者双羸。

【考察学习情况报告】相关文章:

考察学习报告05-27

温州学习考察团的学习考察报告02-24

学校考察学习报告01-29

学习考察调研报告02-24

城建学习考察组考察报告02-24

关于赴京津冀豫苏学习考察情况的报告02-24

加强干部政绩考察情况的报告02-24

外地考察学习调研报告02-16

对标学习考察报告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