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报告总结>实习报告>编辑实习报告

编辑实习报告

时间:2022-08-24 07:00:51 实习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推荐】编辑实习报告(精选5篇)

  难忘的实习生活已经告一段落了,回顾这段时间的实习,知识和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需要回过头来对这段实习经历认真地分析总结了。那么什么样的实习报告才是好的实习报告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推荐】编辑实习报告(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编辑实习报告(精选5篇)

  编辑实习报告1

  在嵊州电视台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见到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人,见识了许多以往从未见过的场面,把为人处世之道和专业攻略之术深深体会了一遍,这为我将来走出社会跨出了重大的一步,令我印象深刻。

  一、实习内容

  在开始的两天里,那里的老师指导我看他们以前发的稿,熟悉电视新闻的写法,慢慢的进入新闻状态,还让我参与他们的组织学习。我也渐渐的了解了新闻中心,在实践中了解了电视新闻和报纸新闻的不同,引用老师总结中的一段话“重视镜头,用画面说话;用好话筒,用声音说话;跟拍进程,用情节说话;选好视角,用思想说话。”就可以很好的说明什么是电视新闻的好写法。电视新闻都很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少,大部分用画面去表达。我刚开始的练习写稿的时候,就不注意简洁,稿子写的普遍冗长,这是在以后的写稿过程中要改进的地方。

  在第二个星期的实习期间,这里的老师指点我,让我注意自己的稿子,看看编辑做了哪些修改,并请教老师为什么要从这个角度写,仔细比较一下,找出给我启迪的东西。这个星期我开始了新闻制作的实习,新闻的制作相对来讲是比较简单的,一是因为它短,二是因为要求没有记录片、专题片那么严。在台里,新闻一般都是用线编。现在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播音的不再是只会读稿了,同时也需要会采写新闻。通过这次招聘演练,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要不断完善自己。

  第三个星期中,我出去采访的内容涉及的还是比较广的,政府会议、社会新闻、人物采访都有接触,感触也比较多。在记者业务方面,我懂得了不同的题材新闻的写作方法。新闻写作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还是不够的,还需要继续多练习。采访上,老师教会了我,如何让当事人自己开口说的方式技巧,告诉我必要的设计圈套还是需要的。还有我觉得这个社会弱者还是比较多的,需要的帮助的人也很多,这让我觉得做记者能帮助人的自豪。同时也看到了社会的一些不光彩的层面,社会复杂的层面,有些不是我一个人可以改变的。怎么样在之间做好平衡是对我的考验,也是对每个记者考验,我想这也是我要慢慢积累学习的。

  第四个星期的实习计划是学做新闻专题。新闻专题是比较详细和有一定深度的报道,对材料的要求比较高。很难单个人去完成的,所以工作时的分工协调是很重要的。老师告诉我这里面的核心人物就是电视编导,能够有很好的组织能力。电视编导有主要的三个工作任务:首先是进行节目策划。电视编导确定主题后需要收集文字资料,图像素材进行初步的策划,做好主持人、摄像的部署安排。新闻专题是有一定准备的,它不是扛着摄像机去现场就能解决问题的。一些人物的

  采访稿都要做好设计。接下来就是带领并协同摄像记者完成前期图像素材的拍摄,人物同期声的采访,要做到素材详尽全面,但又要节省,保证拍下来的都是有用的。然后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撰写解说词。在地方电视台人少,一个新闻专题部就五个人,所以能调配的人不多,电视编导也不是固定的一人,专题的题材谁想出来的,在某题材上比较在行的,他就可以是编导,这里的老师有很多都是一人兼多职的。在学习做专题期间,最锻炼我的就是耐心,要一个个画面的核对编辑无误,编完之后还需要给台长审片,有时候编改就需要七、八次。

  二、实习总结

  时间过得很快快,转眼间实习的三个月就结束了。回想这三个月的成长经历收获还真不少,学习到了很多东西。

  1、实习记者要学会与人相处,做人际交往的强者

  良好的人际交往技巧是新闻这一行业必备的.素质之一,在实习阶段我们就能感觉到这句话是真理。对所有的实习生来说,实习就是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去接触一大群完全陌生的人,和这群人工作在一起,而且还要得到他们的认可和支持,把他们工作经验说出来。这群人还是一个小的群体,面对实习生的还有这个几乎陌生的社会生活,要接触的不是几个群体而是社会的各个阶层。在这个社会中,一群步入的实习生就像是牙牙学语的婴儿,充满好奇,充满疑惑。

  在电视台的日子,每天都要看到陌生的面孔,不经意间从身边走过的就可能是这个电视台的主要负责人。我们的言行不仅影响我们的实习生活,也会影响到学校的形象。这些细节透露出的个人修养问题是我们搞好人际交往的首要问题。

  实习生要把自己融入所在的生活圈中,工作之余,与老师多交流。语言这时是增进彼此间感情的最有效工具。人人都需要别人了解,人人也都需要了解别人。找到彼此间的共同点,才能把自己很好的融进去。

  2、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之前早就听说过电视台工作的劳累和辛苦,经过自己的亲身体会果真如此。况且拍摄只是电视台工作前期的一个环节,拍摄完以后还要用电脑将带子采集出来再进一步做后期的剪切编辑合成,这是创意的活,费脑力,往往拍摄了几个小时的片子要剪辑其精华的部分拼贴在一起,最后只剩下简短的几十分钟。这其中镜头需要不停的修改,然后还要编辑音乐、配音、上字幕,做完这一集至少需要几天的时间,为了完成进度,其中几天同事们几个好几次晚上下班都七点多了,而且碰上比较忙的周末晚上还要忙着准备去拍摄其他节目。即使是这样,同时在劳苦中收获并快乐着!

  3、待人要“真诚”,对事也要“真诚”

  人有时可以伪装自己的面目、自己的心,但是真诚的力量是绝对不容忽视的。

  在进入新闻中心的第一天我就开始细心地记下了老师的名字,每每上下班时候,总会喊上一句:老师早上好、老师再见!在与同事们交往中我真诚地向他们虚心请教,并与他们打成一片。由于是不同专业的我们秉着真诚彼此沟通交流,互相学习,收获颇多!

  工作上,在电视台的几位老师面前,我只是一个毫无经验的小字辈,但我觉得对待工作我们,不应该论资谈辈,有意见或建议,只要对工作有利,都应该诚恳的说出来,大家一起探讨。其实,只要你是真诚的,谁会在乎你资历小,在刚开始老师剪辑片子时,总是会征求下我们的建议,我会很客观地把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说出来,看到自己的建议有时候被采集运用,我的心理面也是特别的美,因为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真诚,让我走出了显示了自身的价值的第一步!

  4、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

  “只怕想不到,不怕做不到。”一语道出了创意的重要性。其实,创意在哪里都是“干金难买”,因为,它只属于你。在电视台工作,学会思考也显得尤为重要!电视台的几位老师都不是专业出身,以前没学过扛摄像机,也不懂得编辑剪片。他们能在短短几年时间走到现在,不是因为学会了摄像技术和剪片技术,而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思想和创意,他们懂得策划节目,知道怎样选取镜头,知道怎么把片子剪得精彩??其实,后期剪辑的技术很好掌握,但是关键是当我们面对眼前一大堆的素材时要有我们自己的想法。在后来我初步地自己剪辑片子时,我的缺点就逐一表露了出来,我只是简单地把一些拍的平稳的镜头对在一起,对好口型声音身体动作,再稍加上一些过渡时的效果,简简单单地就做完了。后来自然地也得到老师给指出的一大堆毛病,我们所缺少的正是自己的创意,少了创意画面就凸显了太多的平庸俗套,就不能够抓住人们的眼球。

  三、实习体会

  通过在电视台的实习,认识到专业知识的不足。平时的学习中自己大多都是对理论专业知识的学习,缺乏实质性的锻炼实习,这样很容易造成自己眼高手低的毛病,理论与自己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脱节。对平时常用的几门软件,以前学起来只是浅显地接触皮毛,大多都是浅尝辄止!实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性,也就是对软件的操作熟练程度。除此以外还应该多涉猎学习一些专业基础课以外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这个社会需要的是多方面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紧紧局限于专业课程本身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比什么都重要,无论是在镜头前和被采访者的沟通还是在背后和人们的沟通都非常重要,有助于记者更好的掌握事情的真相和来龙去脉,才会得到更及时准确的报道,才会出现优秀的新闻。

  新闻不是坐着等出来的,是靠双脚走出来的。主动的去采集新闻,做任何事情都要主动,任何让自己得到成长的机会都要靠自己主动去寻找、发现、请教,且事无巨细。诚意,是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的。

  勇敢面对错误,错误是大树枝繁叶茂最好的肥料。任何错误都会比之前的成功更记忆深刻,错误是完善自我的良方。

  自己身上的担子好像又加重了许多,路在脚下,梦在心头,要走的路还有很多!未来,路在脚下。

  编辑实习报告2

  开学以后,作为新闻与传播系编辑出版学专业大三学生的我们迎来了首次校外实习。这次实习是书刊编辑实务课程实习,实习地点安排在距离学校比较近的海南省海口市。实习任务是了解海口市图书市场,参观南方出版社。

  到了海口市的第二天早上,我们便来到了海口市新华书店进行实地考察。海口市新华书店是海南省最大的图书批销中心,坐落于海口市中心,书店负责海南全省图书的批销工作。书店总共分五层,书籍种类繁多。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再到外文学习,教辅图书,应有尽有。进入书店,同学们开始了实地考察。察看书籍质量,观看畅销书籍排行板,研究书籍摆设,并向工作人员提问。

  考察完毕,书店的经理为大家介绍了新华书店的经营情况以及一些基本情况。并接受了同学们的提问。有同学问到新华书店是如何摆设图书,书店经理回答说,书店书籍的摆设是按照市场导向原则来排列的,市场最需要那类书籍,我们就把哪类书籍摆在最显眼的位子。同时还考虑方便读者选购这一原则。以最大的努力来方便读者购买自己想购买的书籍。有同学问及是否有出版社给钱给书店进行图书的营销工作。经理作了肯定的回答,并指着书店书架上方印有各个出版社名字的灯牌说,这些钱就是各个出版社出的。同时经理还介绍了书籍营销的重要性所在,点明书籍的营销是出版工作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并列举上海,广州大型书店的营销工作作为例子,指出这些书店每年光花在营销上的`资金就达200――300万元。除送礼品,赠送图书外,这些书店还在节日送花。就有同学关心的日益增加的电子书对图书市场的冲击问题。书店经理回答说,就目前为止,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图书销售量仍旧保持着增长态势,电子书对传统出版目前还没多大影响。就如何收集读者信息反馈这一问题,经理回答说,目前海口新华书店已经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在管理上日趋完善。顾客满意度达80%以上。同时书店会定时进行读者意见收集。更好完善自己的工作。最后,书店经理还回答了同学们关于畅销书如何届定出来这一问题。指出畅销书必须是反应社会热点问题的或者是出版社极力推荐的书。同时提醒同学们要用管理学理论来经营各类图书,懂得管理学中的“二八”定律和近几年兴起的“长尾”理论。

  参观完新华书店后,大家在书店里留了合影。下午,一行人又风风火火赶到位于海甸开发区的南方出版社。在南方出版社,大家在参观了出版社的编辑部以及文化传播公司后来到了出版大楼三楼的第一会议室。出版社的王副社长致辞欢迎同学们的到来同时对南方出版社作了简短的介绍。出版社的辛总编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就国内外出版形势,图书出版冷热点,如何打造出色出版社这三个热点问题为大家开了一场讲座。

  辛总编首先概括了出版社的五大特点:集团化,集约化,快速化,数字化。并把中国美国的出版社作了一下简单比较。他谈到,美国出版社有5300多家,而目前中国出版社在数量上只有美国出版社的十分之一多点,出版物方面中国更是少得可怜。不过近几年国家多个部门已经在对出版社进行改革,实现出版社的事业单位到企业单位的转变。上海,四川,广东也已经出现了很多出版集团。谈到出版集团,辛总编总结了出版集团的几大优点:

  1、人才物资高度整合,高度集中,打破了原先小大小闹的局面。人才集中,便于出精品。

  2、有能力出版大型书籍。

  3、办公环境好,一般位于省会城市,交通发达,便于与作者进行交谈。

  4、产供销更为顺畅。但同时辛总编也谈到了出版集团的劣势所在,那就是外行领导内行,同时出版社间的磨合期太长,各出版集团子公司间政策不同引起的种种问题。

  在谈到数字出版这一问题时,辛总编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预言5年内电子出版难有大的成就。他谈了纸质图书的优点所在:便于保存同时传统的阅读观念使大多数人还是倾向于阅读纸质书籍。

  就热点图书这一问题,辛总编总结出来四大热点图书:历史类图书,青春文学类图书,励志类图书以及工具书。在谈到历史类图书时,辛总编列举了前段时间热销的《易中天品三国》和于丹的《论语心得》作为例子。他点出,《易中天品三国》销售量目前已经达到370万册,而于丹的《论语心得》第一版首印就达到125万册。这些数据,让同学们目瞪口呆。一般而言,销售量达到5万册就可以算是畅销书了。这样看来,易中天,于丹似乎创造了畅销书中的神话了。辛总编也指出了之所以会出现历史类图书热的原因。首先是社会比较浮躁,人们希望能从历史类图书中得到一丝宁静。其次就是社会上流行的历史书阅读热潮。

  冷点图书方面,辛总编也总结出来五大冷点图书。

  1、中国古典类精品图书,如《诗》,《书》等。

  2、当代文学研究图书冷。

  3、“三农”图书冷。

  4、精品少儿图书冷。

  5、引进版图书少。同时,辛总编还谈到中国出版业的一些不良现象。如急功近利,重复出书,盗版书多等等。

  就如何建设出色出版社,辛总编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一个好的出版社应该要有过硬的领导班子。具备四气。

  一、底气。体现在有扎实的基本功。

  二、骨气。体现在敢于竞争,敢于拼搏。

  三、锐气。体现在敢于开拓市场。

  四、大气。体现在能容忍人,能容住人。

  同时编辑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目光,高超的策划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校对人员要有奉献精神,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同时还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体系。

  辛总编的精彩讲座赢得了大家长时间的掌声。在讲座中,我们也更好的了解了本专业的一些东西,更好地把握了本专业的一些发展动态。会后,同学们就南方出版集团每年出版书籍数目以及所策划畅销书种类,现在出版社的用人要求等进行提问。辛总编一一作了解答。

  接下来的两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海口市部分景点,如西海岸带状公园,万绿园。并参观了海口市的市容市貌,了解了当地的风土民俗。增长了见识。

  这次实习,是对我们理论知识的考验。同时也使我们对出版行业有了更深的了解。更好地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而并非空谈。对我来说,这次的实习还是有所收获的。

  编辑实习报告3

  在xxx实习有近半个月,在政文部实习除去春节有一个半月,在总编室夜班一个星期,总共两个月左右。

  其实没有太多可以说的。不过还是学到了一些东西。网络在现代的传媒环境中的地位真是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呀。但他却难以成为主流,至少现在不是;他缺少理性的力量,有理性的声音,但被大众的平庸声音所淹没;他的方向是什么,一时还很难说。导师说,自己的方向要兼顾网络,他的考虑是不无道理的。我也不是什么有层次的人,却有点排斥网络,尤其是我留意新闻网站的点击率时,那些最高的难有几个是真正的新闻,人们猎奇,人们发出缺乏理性的言论,人们人云亦云我想一个有点新闻理想的人,是不会把网络当成事业。传媒对我而言现阶段我还是抱着一种理想主义的憧憬,幼稚也罢,天真也罢,我希望他是一个事业而不是一份职业。

  一个是熟悉了河南的采编行情。其实我发现这个东西比新闻采编的业务更重要。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对比。在南方实习的时候老师一般第一个问题是问你是那个学校的,学什么的。在河南日报老师们则第一个问题是你是谁的亲戚,或者谁介绍过来的.。我说不来这种东西究竟是什么,后来以文化深厚概之。如此不恰当的概括,看来这种东西真是超出了我的经验范围。断了我毕业后回河南的信心,这条路对我封闭的,颇为郁闷。

  三是见识了更广的世面。这次实习对我应酬交际,以及视野的开阔,帮助很大。也培养了我一些兴趣。

  四是对新闻采编的进一步认识。

  在夜班实习,让我从来没有这般关注过版面。与此同时,让我第一次见识了报纸的编辑流程。熬了好几天还是比较满足,唯一遗憾的是没能自己亲手画画版试试。时间太短。

  回来要遵申老师意思多补补课,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这些实务的东西还是要恶补。下一步的实习一定要好好准备之前的工作,报纸的历史,现在的风格,版面情况等,以最快的速度进入状态。

  写完后发现自己总结的一点也不深,呵呵不过姑且这样吧。这个写东西看样子还是要养成习惯。师兄的一个习惯每天五六千字,让我颇为震撼。

  还有一次,我接到一位观众报料说:一个五岁的小男孩在某酒楼吃饭时,把喝饮料的玻璃杯碎片喝进喉咙,但是店方拒绝承担责任,而小孩家长硬要讨个说法。双方僵持在酒楼,小孩却仍未送医院。听了电话,我当时就建议当事者先将小孩送医院,其他事情可以交由相关部门解决。挂上电话,以为这事已经处理得不错的我,和记者闲聊起来,记者老师反问我有没有确定伤者是否已经送医院,我无言以对。这位记者马上拿起摄像机叫我跟他出去。在路上,他还教我过一会儿到了现场,要怎样做、怎样劝解双方先将伤者送医院、怎样提问题、怎样抓有用的线索材料等。当我们急匆匆地赶到那儿时,围观者告诉我们,就在我们赶来的前几分钟小孩刚刚被120的送往医院,看到记者如释重负,我有点自责,万一小孩因为家长的直拗而耽误治疗,岂不是我的罪过。事后记者也告诉我,新闻的价值不仅仅只对媒体而言,对老百姓同样是十分重要的,更何况这还关系到一条人命。我很尴尬,不过却也因此从中体会到了书本上缺少的,第二层含义的新闻价值,书本上说的新闻价值是要注重事件的新、特、奇,而实际工作中我亲身领会到新闻价值的人文性和社会性。

  实习工作,在我每天一点一滴的经验积累下越来越顺利。慢慢的,我开始体会到总编辑最初说的接电话自有其乐趣与成就。

  首先说说在百姓连线的工作心得。在编辑部二个月的工作生活,我感触最深的就是,这里是我的第二个家,新闻工作可以在快乐中完成。编辑部的老师对我们这些新人亲切有加,在工作之余,以朋友的姿态经常和我们一起唱歌,坦怀聊天,非但不摆领导的架子,而且还以关爱之心在引导我们做好新闻工作,对我们这些新人投以真挚友情的目光,在工作中,只要你需要,他们随时给予热情地指导;工作之余,大家开怀谈笑,不分彼此。正因为如此,在编辑部的工作,让我体会了在愉快中完成工作的欢欣。

  第一次的采访显得有些紧张,对自己也没有信心,害怕犯错误。怕漏掉了一些环节对报道会有影响。这时,老师总是很耐心的指导我,告诉我哪些是很重要的部分,要询问清楚的,要仔细记录下来的。虽然第一次的采访,自己的表现有些慌乱,但毕竟已经跨出了一大步,从学校的书本课堂,走到了真实的新闻采访。

  从前都只是在电视上看新闻,对于新闻的画面并没有太多的了解而现在因为实习的缘故可以亲身体验如何来做新闻。原来做好一条新闻,除了要找到有新闻价值的新闻线索,以及进行现场的采访,还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就是,新闻的后期制作,正因为有了后期的编排才使得一条新闻更加生动,整条新闻也更加丰富。

  对于新闻的制作,之前在学校里也没有接触过这样的内容,对我而言是完全陌生的一页,只能从头学起,还好老师总是很有耐心,总是细心提醒。新闻制作并非想象中的简单,首先开始剪辑,从拍回来的内容中选择可用的片段,使得新闻画面和新闻的文字稿相配合,相互呼应。然后就要处理声音的部分,我们需要听清当事人所说的话,并且记录下来,因为最后我们需要给新闻加上字幕,使得新闻更加完整,也可以帮助观众更仔细的观看新闻。有的时候我们还会给新闻配上音乐,使得新闻更加生动,也更加吸引人。

  由于我还缺乏后期制作的专业知识,因此在做非编的时候常常会遇到难题,另外做非编也需要非常的仔细小心,因为所做出的新闻节目会是面向成千上万的电视机前的观众,任何一个小错误都是不允许的,因此我这个新手总是格外小心,总是反复尝试,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我已经能做一些简单的编辑工作,也能帮上老师的忙,不用再向刚来的时候傻傻地不知道能做什么。

  编辑实习报告4

  文笔好的好处就是可以将来做一个作家或是记者,报社编辑也是不错的。我的专业就是中文,虽说不是很热门的专业,但是我还是会做到最好的。光有好文笔是不行的,我还要有写文章的素材,出去实习时一种很不错的选择。在实习中既可以接触到新鲜的事物,也可以锻炼我的实践操作能力。转眼一个星期就过去了,我的实习生活已经过了有半个月时间了。

  我的记者线上还是没有多少新闻,我只能自己想办法。在经济部不像在热线部,新闻不多,而且关键的是我没有新闻线索。正在寻找、整理自己要做的题目,确定题目以后可以自己有针对性地去外面跑,自己写了,算是自己策划、实施了。

  星期四时我听到朱总和省会新闻部的王海科记者说去采访,要带一个实习生,我马上就给王记者说那带我过去吧。后来我就和他去黄河饭店在郑州市咪表听证会场了。当天去会场的中央和地方的媒体有好多家,央视、中青报、河南电视台、大河报、河南商报等都去了,因为咪表听证案在全国来说应该是第一次,所以受到了比较大的关注。由于装备比较简陋,还好王记者拿了一个mp3可以录音,我就带了一个笔记本。回来后就以自己做的记录写了段稿子,给王记者通过qq传过去了。感觉自己写的稿子还是很差劲,因为自己对这个案子本身不是很了解,关注的也不够,所以有些基本的内容都会出现差错。写的稿子基本的事实是比较清楚,但是不像新闻,那种导语与串词不熟悉,不是那种流畅的新闻报导。

  星期五带我的记者说有一个会议要去,是“创新河南产业河南”高峰论坛,主要是围绕《河南mba经典案例集》的编撰出版的,由大河报高级编辑王熙珩女士任总策划人的,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河南各行业企业老总参加的会议。我和施彩英记者、经济编辑部主任陈素红、摄影记者阎义文去的。我的工作主要是负责记录,施记者他们出去采访在会议上发言的比较著名的人物。中午在楼下茶座还对河南塞思口腔医院的何宝洁先生(塞思入编案例集)。回来后就以自己的记录写稿子,因为这次我吸取上次的教训,记录的比较详细,自己又拿了录音笔,加上有一些相关的资料,稿子写的还算比较顺利。不过还是存在导语、新闻事件串词的问题。

  我认为在实习时还是多比较自己写稿和老师的差距、注意看一些新闻观念比较新颖的报道(新京报、楚天都市报、中青报冰点周刊等)、见识记者真正的生活状态等是很重要的。我现在离毕业还有2年时间,在这两年里我认为只要找到自己和一个合格的记者的差距而努力,等我以后走上记者这个岗位会能更快的进入状态。

  刚来,报社企划部的夏老师接待了我们,后来经过较慢长的等待(部门之间协调加上记者也比较忙)我们几个人被分到了新闻采访部。我是跟着经济新闻部的施彩英老师跑新闻,施老师因为培训加上也没有她那条线上的新闻,所以我就在报社看看报纸、打扫卫生、上网看看新闻和评论等。我现在为止发的唯一一篇稿子是马纪朝老师让我写的关于用手机给小灵通发短信有望不加106的新闻,我写好后马老师加了一些内容也修改了一些说法,到发表时弄得像一篇可以的新闻了。

  没有来实习之前就听说实习的时候可以学到好多东西,现在实习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自己还是感觉自己学到了一些东西或者说注意到了一些平时自己没有注意的细节。自己以前在学校的《学生工作》编辑部做过学生记者,平时对新闻还算比较关注,但都是一般性的关注新闻事件。现在自己也算一个将要入行的准记者了,只关注关注新闻事件是不够的。我注意到马老师每天来了之后就是在网上找新闻线索,我写的那篇就是他发现的觉得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之后让我写的。

  来报社后自己看新闻也比以前有心了,会想一些和新闻背后记者的工作情况,从发现新闻线索到采访、新闻见报之间的一些细节问题。

  我觉得现在作为都市类报纸就是给市民的生活提供方便,服务读者。像商报这样只在省会郑州发行的报纸就应该抓住服务读者的功能。就像我写得那篇稿子,那是国家信息产业部7月10日发的`一个公告,一般的市民可能不会看到,而且公告写得比较专业,不容易理解。经过我们记者对河南本地的情况(这是市民最关心的)核实与了解,把具体的情况告知给读者,就是为读者服务。热线部记者的工作就不用说了,报纸为读者着想了,才会让读者感到温暖,这样报纸读者的忠实度才会提高,报社有发展。

  记者的生活是很累的,可是新闻媒体发出的声音必须保证采写是真实的,万一失实要保证问题不是出在自己这一个环节上。这次实习结束了,不过我对这次实习的思考还没有结束,我感觉实习真的是需要很多的素材的,写文章也不是那样的简单的,光有好文笔是不行的,还要学会怎么去写才能让大家接受,这是最重要的,我相信只要通过不断地锻炼,我的写作能力还是会得到巨大的进步的,这就是时间的问题了。

  编辑实习报告5

  我来到了xx日报社进行我的毕业实习,决定考研的我选择了分散实习,以前总是听学长学姐说集中实习是大学四年中最刻苦铭心的回忆。在还没有来到报社进行实习之前,在我的心中已经想过很多有关实习的内容,甚至对没有选择集中实习而感到后悔,但是经过了这次实习,证实了我的选择是没有错的,我获得了很多很多。

  此次短短一个月的实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专业的知识,更多的是了解了社会、了解了社会各个层次的人、关注了以前从未关心过的事情,增长了关于专业关于社会各个方面的知识。在这次实习期间,我更进一步的真真切切的感受了做新闻的氛围和记者这份职业的特色。比起前两次寒暑假的实习有了新的体会,新的感想。

  此次实习过程中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我的.指导老师彭老师对于新闻的敏感性以及他对于报纸的热爱,对于记者这份职业的喜爱。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准和新闻素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也成为我在实习期间不断前进不断努力的动力。

  指导老师是90年代初文学专业的学生,在新闻媒体单位工作已近15年,在报社也可以说是主笔记者了。他主要负责每个星期《财智时代》的撰写和编辑工作,是这份特刊的主编。这份特刊主要是报道经济方面的新闻,主要采访的就是各大银行、信用社、政府税收部门以及各种经济报告会。与这些单位和部门打交道需要对国家经济政策非常了解,还要掌握各大银行的办行原则以及他们的借贷方针政策,更主要的是要把我他们对xx经济发展的支持和做出贡献。对于一个大四的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真是个难题,因为这里面关于经济专业方面的知识非常多。

  第一天去报社,听完老师的介绍我整个人都蒙住了,这是以前完全没有关注过的方面,并且我对经济这块非常的不敏感,虽说对国家重大的经济政策会有所掌握,但是真正要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来,脑海中还是一片空白。老师说给我一个星期的时间去关注经济、了解经济并且学会看经济新闻,掌握经济新闻,培养对经济的敏感。要求我每天向他汇报自己关注过的新闻。就是经过老师这样的指导和教育,我开始去琢磨去研究经济领域,慢慢的我对经济新闻越来越敏感。

  虽然实习的时间很短,我可以想象初彭老师当初刚进军经济领域时的样子,他肯定付出了很多,做了很多我不知道也不懂得的努力,他肯定读了很多关于经济的书籍,看了许多经济报纸,浏览了无数的财经网页。只有他有这样深厚的功底才可以教育在这么段的时间内对经济领域有全新的了解和认识。与此同时,他似乎时刻保持着新闻的敏感性,时刻关注重大事件的发生。这是我在他身上学到的重要知识,这将对我以后工作或者学习才产生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