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报告总结>调研报告>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

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

时间:2024-08-26 18:30:14 赛赛 调研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范文(通用13篇)

  在生活中,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范文(通用13篇)

  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 1

  目前,科技和创新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科学技术加速向服务业渗透,并衍生出全新的现代服务业,使现代服务业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中最具创新和活力的战略性产业和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

  一、xx区服务业现状

  在北京市服务业发展表现出良好态势的形势下,xx区服务业也有了长足的发展。

  从xx区服务业两年整体规模分析,全区服务业单位数、资产总计、收入指标占有比例是增长趋势。然而服务业人均创收05、06两年均低于全区人均创收指标,反映出我区服务业与其他行业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06年比05年服务业人均创收增加了42.35千元,说明xx区服务业整体实力是不断增强的。

  从xx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主要经济指标分析,1-11月,规模以上服务业57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0.7亿元,较去年增长14.6,其他业务收入10.7亿元,较去年增长51%,利润总额达9.3亿元。税金11.7亿元,较去年增长20%。经济运行质量良好。

  北京市服务业总量增长较快,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在这种大的环境下,xx区服务业不可逆转的向前发展。xx区作为北京市的城乡结合部,过去以农业为主,近几年,随着现代化新城区建设的加快,xx区的服务业所占比例也在逐年递增,随着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为xx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xx区服务业开始从传统的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化。

  二、xx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阶段产生的新兴产业,是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而发展起来的服务业,是xx区服务业的发展方向。

  截止到11月底,xx园区规模以上服务单位286家,以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3.6%的份额引领xx区服务业。

  1-11月,园区企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26.6亿元,占规模服务业的83.6%,同比增长15.8%。上亿元单位44家,主营业务收入293.5亿元,其中园区服务业企业37家,主营业务收入273.3亿元,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上亿元企业的93%,园区服务业企业成为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流。

  从目前服务业统计上看,有三个类别和现代服务业相对应,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

  从收入指标来看,xx区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已基本占据服务业主导地位,尤以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最为突出,1~11月份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3.2亿元,占服务业主营业务总收入的52%。其中园区企业为144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5.8亿元,占此行业96.3%(其中有23家上亿元单位,实现收入168.1亿元,占园区此行业的85.9%)。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服务和软件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03.2亿元、52.8亿元、25.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0.38%、33.6%、15.6%,这三个门类,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1.7亿元,占服务业总量的`72%。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我区规模以上服务业的经济总量,使我区规模以上服务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

  三、xx区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差距

  1、xx区现代服务业知识密集程度不高

  现代服务业重要特点之一是产业融合,它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渗透,相互叠加,相互交叉,最终融为一体,产生更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逐步形成新的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xx区作为功能拓展区,定位之一是大力发展物流业,可从目前服务业统计范围内的所属20家物流业的单位情况看,收入总量与比例均偏低,这20家1-11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6亿元,只占服务业0.92%,较去年同期只增长0.6%,其他业务收入0.2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其主营收入增长缓慢。尽管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统计范围,但xx区物流业企业经营规模小,科技和信息含量的密集程度不高,没有形成资源共享、产业融合的经营模式,实际上仍处在传统服务业阶段。xx区物流业距离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要求还很远,没能满足xx区建设西南物流中心的发展需要。要引导和支持传统物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提高其网络化、信息化、协作化的水平,不断降低物流成本,不断创造新的物流需求;要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物流企业和物流管理技术,推动全区物流的整体规模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xx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缺乏主体行业的带动

  现代服务业是在科技和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科技信息融合为一体条件下的高密集的现代产业。

  xx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其独特的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航天部,自动化研究院都在辖区,拥有大量的科技人才和丰富的科技资源,关键是看如何使用。要解决好“有技术缺应用,或单一应用无成效”的问题,要加强现有核心技术的集成应用,加强行业技术整合、产学研的联合以及技术集成应用示范平台的建设,挖掘现有技术潜在的应用能力,系统地提升技术综合应用水平。

  园区服务业在一定程度上是xx区现代服务业的代表,区现代服务业企业主要集中在园区,现代服务业营业收入主要来自园区,在全区服务业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对于全区服务业的辐射和引导、带动作用不明显。通过对园区内服务业企业与非园区服务业企业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园区服务业在我区服务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园区服务业虽然具有一定规模,服务业单位数已达全区服务业总数50%,从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区服务业83.6%,园区企业人均创收59.6万元比非园企业12.8万元,高出46.8万元,总体看园区是全区现代服务业的主导力量。园区服务业的主要模式是应用信息技术,对辖区传统服务业改造影响有限,未能形成以科技园区为龙头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高科技信息化服务业的产业链。

  3、xx区现代服务业融入外商投资不足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今后经济发展的主流行业,也是现在和未来外商投资的重要行业。1~11月我区规模以上服务业外商、港澳台投资企业共29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亿元,同比增长46.4%。但是目前占我区服务业企业份额较小,主营业务收入仅占规模以上服务业的1.3%。我区引进现代高科技外资服务企业,用现代管理模式,来带动xx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xx区现代服务业的管理水平,应引起高度关注。

  总之,xx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但仍处在起步阶段,科技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程度还有待加强,科技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仍不明显,亟需通过新型的促进模式加速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来促进xx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四、xx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建议

  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从根本上提高对现代服务业的重视程度,要把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xx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要克服固有惯性,优化工作方式,积极开展自主创新。

  2、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整合资源,形成规模效益,加强现代服务业与区域创新体系的紧密联系,加强科技对现代服务业企业的支撑作用。

  3、加强传统服务业的科技促进和创新改造

  xx区现有的传统服务业亟需各种形式的科技投入,要采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信息化技术,结合行业特点,提高服务业的服务效率,不断改革创新,以满足用户不断更新的服务需求。发挥科技园区优势,引领xx区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4、积极探索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律,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数据支持

  相关部门应树立超前意识,及时监测xx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态势,收集采编、研究分析、动态发布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各类信息,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经济发展的必然,xx区应抓住发展现代服务业这一契机,整合产、学、研资源,加速传统服务业的改造,大力扶植以高新技术和信息产业技术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未来现代服务业必将成为xx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 2

  一、浙江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服务业,采取了多项重大举措,正确引导并积极推动服务业发展,成效明显,服务业得到了较快发展。这主要表现在:

  (一)发展势头良好。随着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我省服务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xx-20xx年间平均年增长13.8%,高出全省GDP平均年增速0.8个百分点;20xx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378.9亿元,占GDP的比重由20xx年的36.4%上升为20xx年的40.0%,在义乌,20xx年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甚至高达50.9%,成为全省首个服务业比重超过50%的经济发达县(市、区)。在全省地税收入中,服务业已占到60%以上,成为地方税收的主体税源。今年以来,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1-3季度服务业完成增加值4460.04亿元,同比增长14.8%,比去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在地方税收中,服务业税收485.1亿元,增长17%,占61.4%。

  (二)投入力度加大。近年来服务业投资连续保持较高水平,20xx年、20xx年、20xx年全省限额以上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1345.30亿元、1425.29亿元、1774.18亿元。今年以来,全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进一步加大在服务业领域的投资,全省组织实施了一大批服务业投资项目,服务业投资增速逐步接近第二产业。1-3季度全省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服务业投资达到2295.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4%。服务业与二产投资的增速差距从一季度和上半年的9.5、3.8个百分点,缩小到1-3季度的0.7个百分点。投入力度的加大增强了服务业发展后劲。

  (三)吸纳新增就业多。就业乃民生之本,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业已经成为我省吸纳新增就业的主渠道,从20xx年开始,服务业就业人数已经超过了第一产业,至20xx年,全省服务业从业人员为950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1.3%,容纳了新增就业人数的50%,大大缓解了就业压力,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

  (四)结构逐步优化。近年来,我省服务业结构逐步优化、水平逐步提高。优势行业加快发展和提升:商贸服务业发展良好,20xx年全省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列全国第2和第4,今年1-9月,实现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1455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7.2亿元,提升步伐也大大加快,引入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业态,涌现出一批现代化水平较高的服务企业。这次调研中我们特地选取了两家在业内居于领先地位的企业进行了考察,在近江物流中心,公司领导带领我们参观了大型的常温、冷冻、冷藏库房,介绍了仓储管理、物流信息管理、物流加工、配送管理等全方位的物流服务项目,令我们耳目一新;在祜康电子商务网络公司,工作人员通过多媒体向我们演示了公司构建的B2C虚拟商业网络,该网络融电子商务、城市物流、连锁经营、呼叫服务四位一体,销售产品达1000余个品种,这批现代服务企业的发展带动了整个行业的提升。

  金融业健康发展,“十五”期间存贷款平均增速为22.9%和25%,截至今年9月末,全省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24488.5亿元和20368.2亿元,增速均居全国第1位,全省金融机构资产质量居全国首位,拥有上市公司总数和实现保费收入分别列全国第4和第6(20xx年上半年数据)。旅游业稳步发展,20xx年,旅游总收入、接待国内游客、入境游客等指标均列全国第5位,今年1-9月,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5.015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1091.2亿元。新兴服务业迅速崛起:软件业快速提升,“十五”期间,我省软件产业规模以年均约40%的增长率迅速扩大,20xx年全省软件企业主营收入达273亿元,占全国软件收入的9.1%;会展业异军突起,20xx年,全省共举办展览430个,比上年增长24.63%,展览总收入近3亿元。文化产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公共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也成为我省服务业结构优化的新亮点。

  二、浙江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浙江服务业发展取得的成就令人振奋,但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必须正视的问题,这主要包括:

  (一)服务业总量偏小,发展水平不高。我省服务业虽然发展势头良好,但总量相对偏小。横向比较,20xx年浙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0.0%,比全国平均水平只高0.1个百分点,比重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居第14位,与浙江经济总量在全国居于第4的位置不相称,纵向看,近五年来我省服务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处于徘徊状况,其中20xx年全省服务业占GDP比重为40%,20xx年为39.7%,20xx年为39%,20xx年为40%,20xx年1季度和上半年保持在41.5%左右,但1-3季度的数据显示这一比重又回落到40.6%。不仅如此。

  我省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也不高,一方面,传统产业仍占主导地位且升级改造的步子不够快,新兴业态所占比重仍然较低,以商贸服务业为例,目前全省贸易连锁企业零售额仅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左右,截至20xx年末全省大型百货企业集团均没有实现连锁经营,全省限额以上连锁零售业商品销售额为678.9亿元,仅相当于江苏的51.5%、广东的42.9%、上海的41.3%;又如货运业,总体上还处于向现代物流业转型的初级阶段,即便在义乌这样商贸发达,运输量大的地区,但上规模的物流企业也不多;另一方面,新兴服务业发展不够,软件与信息服务、商务服务、证券、咨询、科技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较之上海、北京、广东等省市仍有一定差距,如软件业,广东拥有深圳软件园、广州天河软件园等近10个软件产业基地,上海拥有1个部级软件产业基地、1个部级软件出口基地和6个市级软件产业基地,江苏拥有1个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4个国家火炬软件基地,而我省仅有杭州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宁波国际软件园具备一定规模。

  (二)思想观念上存在误区,认识不到位。长期以来,有些人自觉不自觉地将服务业当作不创造新价值的非产出部门,在实践中表现为只强调发展工业,轻发展服务业。近年来这种思维模式有所改变,特别是随着全省服务业大会的召开和各地服务业工作的推进,目前服务业发展的舆论环境已经大为改善,广大干部群众对发展服务业普遍都表现出较大的热情,但仍有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对服务业的重视还停留在口头上,认识没有真正到位,“重工业、轻三产”的思维惯性仍然存在。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部分一提发展就是工业发展,一说投资就是工业投资,把服务业仅仅当成附属产业来看待;还有一部分认为服务业不用抓,工业搞好了,服务业就自然而然地上去了。认识上的不到位必然导致行动上的'不积极,工作不到位,服务业加快发展的步伐就不可能真正迈开,推动浙江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大好机遇就可能丧失。

  (三)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改革力度有待加大。浙江是市场体制先发省份,近年来经济市场化程度更是不断提高,但服务业改革相对滞后,体制机制障碍较多。

  首先、市场准入障碍尚未真正消除,一些行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部门所有或行业垄断。近年来我省出台了《关于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促进浙江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非公资本进入金融、通讯、铁路、民航、公共交通等行业和领域,但许多行业市场准入前置条件仍然过高,存在事实上的“玻璃门”,究其原因,据工商部门的介绍,主要是因为中央的一些具体政策尚未出台,同时也不乏部门利益作祟,非公服务业企业真正进入这些领域还比较困难。

  其次、管理体制不顺,多头管理和管理缺位的情况并存,一些行业普遍存在多头管理、交叉管理等现象,如咨询业的开办需要经过工商、财政等十几个部门的审批,信息服务业的管理包括信息产业、文化传播、公安、新闻出版、知识产权等部门,企业难以适从;而一些行业,如会展业,又没有明确的行业管理部门,企业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及时的服务。服务业发展协调会议制度虽已初步形成,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各自为政的现象事实存在,综合协调职能还需进一步强化。

  第三、价格形成机制尚不完善。以市场为基础的价格形成机制尚不完善,有些可以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服务价格没有实行市场定价,而政府定价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也有待提高:一方面,有些垄断性企业提供的服务价格不合理,群众反映很大;另一方面,有些服务企业承担的要素价格欠缺公平,一些企业反映在水、电、土地等要素价格上仍受到不平等待遇,商务运营成本较高。

  (四)高层次人才缺乏,智力支撑不足。我省服务业人才短缺,尤其是领军型、管理型、复合型现代服务业人才数量不能满足浙江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信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倍增性、高渗透性的特点,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人才软肋是制约我省信息产业发展的瓶颈所在,信息产业部20xx年统计年鉴显示,我省软件从业人员只有4万,远低于北京的16.4万,广东的17万,上海的5.9万,江苏的14.3万;从业人员中硕士以上学历的高级人员比例只有6.6%,远低于北京的11.4%,广东的19.3%,上海的13.1%。以旅游业为例,我省属于旅游资源大省,发展条件得天独厚,但从业人员素质难以适应我省旅游行业蓬勃发展的要求,高层次的旅游经营管理者、旅游策划营销人员和导游人才紧缺,旅游教育资源与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旅游经济发达省市相比,无论在旅游人才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有较大差距。现代物流业、会展业、金融业、社区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等行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人才短缺问题,在一些欠发达地区尤为突出,我们在衢州听到的反映是:该地区不仅引进人才难度较大,而且自己培养的人才也留不住,智力资源严重不足。

  三、发展浙江服务业的对策思考

  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十一五”期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性任务。针对我省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建议:

  (一)切实转变观念,将发展服务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浙江服务业长期以来存在着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这既有客观原因,也与思想认识不足有关。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放眼国际大趋势,世界经济发展重心正加快向服务业转移,不发展服务业就会落后于国际经济大潮;立足国内大背景,党中央提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发展服务业则是实现两大战略目标的重要抓手;从我省省情来看,资源贫乏,要素紧缺,环境承载能力趋于饱和,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而服务业恰好具有对要素需求和环境压力相对较小的特点,同时服务业又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新增就业的主要途径,扩大内需的主要载体,因此大力发展服务业是我们新时期新阶段的明智选择。我省必须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像抓工业那样抓服务业,将服务业发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进一步统一思想,通过各种方式加大宣传力度,从舆论上促进服务业大发展。

  (二)抓好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优化服务业发展布局。《浙江省“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已基本制定完毕,下一步应该加快专项规划的制定,深化和细化总规划要求,突出其指导性,注意各专项规划间的衔接,同时要确保服务业行业发展规划的有效实施。必须进一步完善我省服务业发展协调会议制度,提高对全省服务业工作的组织协调、统筹规划、政策指导能力,按照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落实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如统计部门牵头负责的服务业统计体系完善工作、发改部门牵头负责的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建设部门和劳动保障部门负责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等。各地应围绕“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编制符合本地实际的地区性总规划和分项规划,抓好组织领导,理顺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本地服务业发展方向、目标、任务和重点建设项目,确保服务业规划的落实。

  (三)调整内部结构,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服务业的持续发展依靠自身水平的提高,而自身水平的提高又倚赖内部结构的优化。优化结构已经成为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重要环节。

  1、优化行业结构。重点发展商贸业、物流业、金融服务业、旅游业、文化服务业、房地产业等优势服务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服务技术加快其提升;着力抓好信息服务业、科教服务业、中介服务业、城乡社区公共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使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产业集群大力发展生产业,为提高块状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2、优化地区结构。重点推动杭州、宁波、温州等区域中心城市逐步实现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向“三二一”产业结构转变,打造现代服务业高地;舟山、义乌、衢州等在交通、商贸、职业培训方面具有特定优势的中小城市,要进一步突出特点、强化优势,提高市场占有率;农村地区要继续抓好“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工程,加快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服务业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作用,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应农民生产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业。

  3、优化企业组织结构,加快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着力在企业内部形成适应国际合作和竞争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形成一批掌握先进技术、拥有新兴业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服务行业龙头,同时推动中小型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满足多层次需求。

  (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品牌的形成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关键,这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形成科学分工、良性合作的管理和服务体系。企业不仅是市场竞争的主体,也是实施品牌战略的主体,企业应从战略高度增强品牌意识,制定品牌发展规划,加强质量管理,维护企业信誉,提高产品档次,全力打造品牌,并运用现代营销手段宣传推广企业品牌;政府应该加强引导、搞好服务,积极支持企业创建品牌,加强政策倾斜,整合各部门力量,建立品牌推进的协调工作机制,着力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加快培育一批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服务业品牌,扶持发展具有浙江地方特色的传统服务业老字号品牌,支持中国小商品城、传化物流、祜康集团、近江物流、三替家政等一批优势服务品牌企业做大做强;行业协会职能也不可忽视,要加快筹建浙江省服务业联合会,规范发展各类服务行业协会,强化行业协会的民间色彩,发挥行业协会在制订行业发展规划、统筹协调行业发展、品牌建设、促进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

  (五)改善发展环境,努力为服务业壮大创造良好氛围。必须加快体制环境、法律环境、政策环境和信用环境的建设和改善。

  首先,加大改革力度,改善体制环境

  1、市场化,加快垄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认真落实优化市场准入方面的规定,扩大非公经济在民航、铁路、市政公用事业等行业的参与度,形成多元经济参与的合理竞争局面。在外资市场准入方面,一方面要继续开放服务市场,承接国际服务业的有序转移;另一方面也要努力建立关键命脉业的产业安全机制,寻求扩大开放与民族产业安全的平衡点。

  2、社会化,推进后勤服务、配套服务由内部自我服务为主向社会服务为主的转变,推进企业内置服务外包,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状况,降低商务成本。

  其次,抓好立法和执法工作,打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一方面,强化立法,积极推动出台相关地方性法规规章,特别是商贸服务领域综合性法规和现代会展、电子商务等一些在我省具有较高发展水平而市场秩序还不够规范领域的专项法规,逐步完善服务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另一方面,严格执法,必须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加大行政执法力度。

  再次,强化扶持,形成有利的政策环境。消除对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歧视,对服务业企业在用水、电、气、地等方面给予公平待遇;认真落实各项服务业税收优惠政策;尽快完善服务产品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需由政府定价的应该通过价格听证等形式增加其透明度和科学性;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各级财政应增加对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充分发挥服务业专项资金的引导作用,用于增加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支持服务业重点项目的实施、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倾斜扶持,等等。

  第四,加强诚信建设,改善信用环境。必须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行业自律和外部监管,培育信用文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金融、旅游等行业加快完善信用体系建设,开展打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等专项整治活动,促使全省上下形成讲求诚信的社会环境。

  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 3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其发展是衡量某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了经济总量,改善了产业结构,服务业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及时准确把握服务业发展现状,对于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为打造活力、实力、魅力新沂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实地走访调研,分析研究我县服务业发展现状,剖析我县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提升我县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对策思路作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关发展对策,供领导参考。

  一、我县服务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县服务业迈入快速发展期,初步形成了“以商贸流通为基础、金融房地产为支撑、旅游休闲为亮点”的产业架构,已成为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总量持续增长,规模不断扩大。20xx年以来,我县紧紧围绕“服务富县”战略,通过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搭建融资和信息平台,加强与县外企业合作,改善了投资环境,营造了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全县服务业呈现出总量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的良好局面,并成为我县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推力。20xx年全县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7.5亿元,同比增长14.6%,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和20xx年相比,提高了4.1个百分点,达到37.1%,拉动经济增长5.2个百分点。20xx年服务业国、地税收入分别突破亿元大关,达1.18亿元和1.4亿元,分别增长7.2%和31.8%,占全县税收比例达40.58%。服务业从业人员达到21万人,约占全县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总量的49%。20xx年1-5月份,预计实现增加值3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1%。

  现代物流产业稳步发展。20xx年,我县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道路建设步伐明显加快,承运能力大大提高。全县通车里程达到2800公里,全年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1596.3万吨,货运周转量460290.4万吨公里,完成客运量1052.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74543.6万人公里。今年全县共有物流企业38家,1-5月份,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989.2万吨,货运周转量271460.9万吨公里,同比增长31%,完成客运量448.2万人次,客运周转量46570.5万人公里,比去年增长39%,现代物流业发展稳中有进。

  商贸流通产业保持快速增长。随着流通领域竞争加剧,超市、连锁店、专卖店、便利店等新型经营模式不断崛起,多元化的商贸流通竞争格局初步形成。许多县外具有一定实力、有一定知名度的大型商业集团如:东方、百姓、金鹰、百成汇等纷纷入驻我县,抢滩占领市场。我县商贸整体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消费环境明显改善。农村消费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深入推进,下乡产品销售数量、销售金额持续攀升,为拉动我县农村市场消费提供了有力的支撑。1-5月份,全县共销售家电下乡产品59279台部,销售金额1.47亿元,补贴资金0.1911亿元,同比增长159%。预计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3.1亿元,同比增长16.21%。全县批发业商品销售额2.06亿元,同比增长8.64%,零售业商品销售额15.66亿元,同比增长13.39%,住宿餐饮业营业额5.35亿元,同比增长29.08%,商贸流通已成为我县服务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科技信息产业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大发展,使科技信息业成为服务业乃至国民经济中最为突出的行业之一。1-5月份,我县邮电业务总收入4422万元,同比增长13.6%。通信网络实现了由人工向自动,模拟向数、小容量向大容量、单一业务向综合业务的转变。全县固定电话用户达到9.88万户,移动用户达到12.11万户,宽带用户达到5.08万户;1-3月份累计申请授权28项,专利60项,同期递增81.82%,从事科技成果研究的厂办、民办科研信息机构87家。科技信息业已成为引人注目的高增长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增大。

  房地产产业逐年增大。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房地产开发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商品房消费持续扩大,居民购买房产继续成为消费热点。房地产开发投资逐年增大,20xx年,我县房地产开发投资11.7亿元,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比重为25.2%,全县新上房地产开发项目38个,开发面积83.57万㎡,同比增长31.7%,销售面积23.1万㎡,销售额4.12亿元,同比增长45%。进入20xx年以来,随着我县《鼓励低收入家庭进城购买商品房》政策的实施,房地产开发更加火爆,1-5月份审批129万㎡,开工建设房地产项目21个,开发面积49万㎡,预计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面积110万㎡。

  文化旅游产业迅猛崛起。近年来,我县坚持把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着力点,采取“政府推动、市场运作、民间参与、多方受益”的旅游开发模式,努力将旅游业打造成国民经济的动力产业、优势产业,并以此为经济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发展服务业的突破口,确立了“打文化牌、唱生态戏”的旅游业发展战略。截至目前,已建成开放景区10处,其中aaaa级景区2个、aaa级景区4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个,打造了“智圣故里、红嫂家乡、温泉之都、休闲胜地”的旅游品牌。到沂南“逛汉街、游竹泉、受教育、泡温泉”已成为一张名片。20xx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96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9.8亿元,增长230%,全县服务业产值占比提高了1.5个百分点。今年1-5月份,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85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9.25亿元,增长18%。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县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金融保险产业稳步发展。随着临商银行入驻沂南,目前全县共有金融机构9家,保险机构27家,各种与金融机构发生业务的中小担保民间融资机构7家。1-4月份,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121亿元,同比增长12.7%,各项贷款余额53.34亿元,同比增长6.1%。保费收入1.561亿元,同比增长38%。

  服务业重点项目投入加大。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对交通、通信、城乡电网改造、房地产开发、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开发等方面的投入,服务业对一、二产业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强,投资成倍增长,竹泉、汤泉、诸葛亮城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完工。今年1-5月份,全县36个服务业重点项目,总投资达34.3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15个,续建项目21个,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4.6亿元。服务业投资增长成为扩大需求、促进增长的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为一、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我县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一)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服务业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与全省及周边兄弟县区相比,仍存在着速度不快、层次较低、比重偏小、支撑力不强等突出问题。一是总量不足、比重偏小。20xx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1.5亿元,其中第二产业完成工业增加值56.69亿元,同比增长16.1%。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7.5亿元,同比增长14.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1%,与先进地区比较,占比偏小。二是服务业的发展相对滞后,服务企业的基本状况是“低、小、散、弱”,即档次低、规模小、分布散、竞争力弱,缺乏具有带动区域性发展的规模企业。多数企业是自发投资形成的,小规模经营,服务内容仍主要集中在传统服务等行业,较高层次的知识、技术型服务业包括现代中介咨询、物流、信息等较为落后。三是我县服务业行业之间发展也不平衡,传统型、消费性服务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而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高技术含量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

  (二)制约因素

  制约我县服务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镇化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制约了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服务业发展必须以城镇化水平的大幅提高和居民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为基础。我县城镇化进程较慢,目前县城城区人口仅为15万人,人口集聚度不够,居民收入水平也不及周边县区,导致对服务产品的需求不够旺盛,制约了服务业快速发展。二是缺乏科学的规划引导,服务业发展仍处于自发状态。我县服务业发展缺乏专门的规划引导,绝大部分处于自发状态,空间布局不合理,区域分工不明确,空间资源开发无序,发展重点不够突出,同质化竞争严重,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远未形成集聚发展态势。三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服务业发展需要有载体,需要有龙头企业、特别是大企业集团的带动,但我县没有叫得响的服务业企业集团。四是缺乏专业类人才。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像企业管理、市场服务、科技研发、技术推广、信息技术、电子商务、金融保险、综合物流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的发展,更离不开高端人才的支撑。长期以来,由于我县受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的影响,多数服务行业人员主要由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城镇下岗人员构成,文化程度普遍偏底,其素质和能力不能适应服务业迅速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高技术等级的人才短缺,多数从业人员缺乏专业技术培训,服务水平低,成为制约服务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三、我县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新一轮经济增长为我县服务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十二五”期间,我县将加快产业调整速度,大力发展服务业已列入“十二五”规划,服务业将成为沂南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外部条件和内部环境都为服务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我县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对生产性服务业提出更多的要求,从而促进物流、金融、研究开发、市场营销、广告咨询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面临的机遇是:

  消费结构升级,有利于服务业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十二五”期间,我县人均gdp将从xx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并逐步过渡到发展和消费需求的新阶段。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将直接推动教育、旅游、医疗保险、住宅、汽车服务等行业的发展。

  城镇化进程加快,有利于促进服务业水平和结构的提升。城镇化过程提供的结构转换空间将为服务业产业规模扩张提供新的条件。到,随着我县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的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农村人口向城市不断集聚,我县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0%,城镇人口进一步集聚,将有力推动城市房地产业、现代商贸业、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和提升,将推动我县消费需求总量的扩大和结构的调整。

  市场需求,为服务业发展拓展了空间。近年来,伴随着电动车产业园、制鞋产业园等一批重点园区的建设,沂南自身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各类服务产品的需求旺盛,这给生产性服务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飞跃,已开始追求高品味的休闲旅游、高档住宅、绿色健康等高品质的生活方式,这又给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创造了机遇。

  政策支持,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把加快服务业发展摆在非常突出的位置,国家、省、市分别出台了《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20xx年我县也出台了《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这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

  四、发展服务业的对策和建议

  1、依托工业产业化,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今后较长时间内,工业产业化将是我县经济发展的主流,工业化的发展离不开服务业的支持。要正确处理工业增长与服务业增长之间的关系,依托工业的发展,提升服务业的等级,形成协调发展的互动机制。在新一轮经济发展战略中,必须以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联动发展带动经济的全面、持续发展,突出服务业为第二产业尤其是为工业服务的力度。依托第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大力发展与之相匹配的交通、通讯、信息、物流等服务业,构筑完整的、统一的和竞争性强的资源配置市场平台。

  2、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一方面,要对交通运输、商贸流通、住宿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进行改造提升。对这些传统行业要通过创新,完善商业零售业态的结构和布局,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的发展,大力培育龙头企业和引进品牌企业,转变只注重物质层面的传统经营理念,积极塑造企业文化,打造服务业品牌,提升服务质量和城市品位。另一方面,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现代信息服务,大力推进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进程。第三,加强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和商业网点建设,改革农村流通体制,活跃农村市场,促进农村流通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3、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创造新的消费群体。一方面,扩大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功能,集聚城市要素,在县城西部继续加大汉城建设的同时,结合东部新城区建设,规划一片欧式建筑群,达到“古洋”结合,升华城市影响力,加快城市化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引导乡镇企业合理集聚,不断降低农民“进城门槛”,使进城农民在教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上享有同等权力。第三,加快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打破户籍壁垒,进一步促使农民到城市、到城镇落户,不断扩大小城镇服务消费群体,增加服务业就业人口。

  4、加快培育服务业大企业集团,着力推进服务业发展。在培育和发展服务业大企业集团方面,要拓宽思路,可以探索性地去尝试。如依托电动车、石英砂、肉类、蔬菜等产业集聚和交通优势,整合现有资源,建设以运输、仓储、配送、信息服务的物流型大企业集团。

  5、加快服务业人才培育,着力推进服务业上档次上水平。当前,我县正处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加速、产业升级压力加大、城市化深入推进的现实,迫切需要大批人才为我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一方面要加大“招智引才”力度,研究制定吸引人才的优惠政策,让其安居创业。另一方面是要注重培育本土人才。选送一批可塑性强,善于经营的优秀青年到著名院校、企业进行深造,使其尽快成长。

  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 4

  近年来,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项目带动、改革开放带动,经济社会发展迅速。近期政府又提出了把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为了解现代服务业现状,近期,我们会同发改统计局、商务局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报告如下:

  一、现代服务业的定义与特征

  现代服务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为主要支撑,建立在新的商业模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方法基础上的服务产业。它既包括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新兴服务业态,也包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从而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生活服务的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本质上来自于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的专业化需求,具有智力要素密集度高、产出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少等特点,其发展水平是衡量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现代服务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专业化。现代服务业具有集群性特点,主要表现为服务企业的行业集群和空间集群,通过专业化分工协作,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链,信息资源共享,来降低生产成本。

  二是市场化。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考虑本地市场需求量和需求强度,可供经营的行业范围等,人口规模和密度是影响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信息化。信息产业发展本身就代表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信息化既可以创造对现代服务业的巨大市场需求,又可以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技术水平。

  四是对契约信用的高度依赖。提供服务方和消费服务方之间主要以契约协议的形式来确定双方权责关系,从而形成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契约信用关系是服务市场的基石。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近年来,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始终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手段,不断加大支持资金投入,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

  (一)服务业保持快速发展,在地区经济中地位不断提升。20xx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76.6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4.1%;对GDP贡献率为68.1%,高于第二产业36.2个百分点;实现税收37.7亿元,占全年税收总额的62.4%;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88.7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8.3%。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维持在50%以上的较高水平,20xx年更是达到70%左右的高水平,服务业正逐步成为的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在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

  (二)现代服务业门类齐全,吸收了大量就业。在所涉及的国民经济行业的共14个门类43个大类中,我的服务业除铁路、水上、航空、管道运输业和国际组织之外,门类齐全,项目分布广,发展比较全面。从单位数量上看,20xx年,服务业法人单位3986家,占全部法人单位的比重为76.6%;从事服务业的个体经营户24330户,占全部个体经营户比重为97.1%;20xx年,从事服务业的劳动力16.35万人,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吸收了大量的就业人口,活跃了经济。

  (三)房地产业繁荣发展,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地方财政收入主体的地税收入中,20xx年现代服务业税收占到地税收入的79.6%,传统服务业只占到3.4%;房地产业缴纳额达23.7亿元,占服务业地税收入的76.1%,占全部地税收入的63.2%。税收作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于发展地方经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政府更好履行政府经济治理职能和实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举措的坚实基石。现代服务业尤其是房地产业对地方财政的支撑作用举足轻重,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很好的推动了战略举措的实施。

  (四)现代金融业发展势头好,增速较快。金融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命脉和基础性行业,其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整个经济发展质量,伴随着新技术、新领域、新业态的出现,传统金融服务业开始向现代化转变。20xx年金融业产值实现41亿元,同比增长56.6%,较20xx年增速高出30个百分点,初步形成了以银行业金融为主体,保险、证券、担保、小额贷款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发展的局面。

  (五)高技术服务业有所发展,潜力巨大。高技术服务业是伴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和服务模式创新而产生的新兴产业形态,是提供高质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服务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20xx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现产值3.08亿元,同比增长8.2%,较20xx年同比增速减少10个百分点,增速有所放缓;13年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产值占当年GDP比重为1.1%,较去年增长5.2%;20xx年专业技术服务增加值达到13.1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4%;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增加值为21.2亿元,比较优势明显。

  三、现代服务业存在的不足

  近几年服务业虽然有较快发展,但与整个发展阶段和人均收入应达到的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其中,既有总量不足、比重过低的问题,也有内部结构落后、传统服务业比重过高以及整体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等问题。

  (一)传统行业比重大,产业发展层次不高。近年来,虽然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但行业结构不甚合理,服务业增加值及就业人员占较大比重的仍是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和房地产业等传统服务业,虽然具有传统优势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发展势头不错,但是作为现代服务业重要行业领域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却发展较慢。与此同时,整体产业链较短,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关配套条件较差,现代产业体系仍然处于起步期,产业发展层次仍然较低。

  (二)企业竞争能力偏弱,行业水平有待提高。行业内部聚集度不高,缺乏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如具有发展优势的商贸业,还只有大商新玛特、世纪联华、华润万家等几家知名商业集团的分支。特色商业区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街区经济有待发展,而且在业态和产业辐射能力、特色氛围、整体规划设计方面仍待提升。为国际和国内市场服务、体现现代化城市功能、具有外向辐射功能的行业,如会展旅游、现代物流业等基本还是空白,新兴的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等行业发展不够充分,行业水平有待提高。

  (四)产业支持政策不够,影响服务业项目落地。近年来,由于一直重点发展东部区域,同时得到国家、省的.产业支持,东区在土地、税收、产业政策等方面有绝对的优势,大量的金融、研发,高新技术企业进驻,已逐渐产生集群作用。相比而言,西区在土地审批、税收优惠、产业政策等方面处处受限,有些项目签约几年都不能开工,使得企业逐渐失去信心,影响产业的吸引力。虽然在近年提出发展西部片区,也提供了一些土地、税收上的支持,但力度不够,作用有限。

  四、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思考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要点

  1.突出生态优势。发展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加快整合研发创意、文化和旅游资源,发展特色商业、文化旅游、创意设计、休闲娱乐等融为一体的大文化产业,打造现代文化创意游品牌,提高区域旅游知名度。

  2.发挥后发优势。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为契机,加快城中村改造和棚户区改造步伐,逐步推进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的开发建设,促进住宅消费合理增长。加快建设房地产行业信用体系,建立透明的土地招拍挂出让制度,保持房地产业稳定、健康发展。

  3.发挥科研院所集中优势。推动高技术服务业整合提升。以延伸产业链为重点,围绕周边区域产业发展定位,结合纺织服装、家居等优势领域,依托辖区高等院校和、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科研院所优势资源和力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提升服务水平,努力成为研发设计信息化服务中心。

  4.发挥医疗资源、教育资源集中优势。全面发展公共服务业。整合利用和有效使用辖区及周边优质资源,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参股,积极推进道路、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建设,合理布局居住、教育、医疗、养老等生活服务设施,加快科技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构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覆盖全域的公共服务体系。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推进措施

  提升政府服务意识,加强现代服务业组织领导。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在发挥市场资源调配的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发挥政府引导、带动、服务职能,通过为现代服务业企业发展创造良好市场环境,激发市场创新,带动现代服务业多元化发展。建议建立服务业发展的协调机构和工作机构,规划协调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形成工作合力,并加强责任制考核,各地服务业的发展要有明确的任务和目标,并对地方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实施考核,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 5

  一、红山区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

  繁荣兴盛的服务业一直是红山区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近年来,红山区紧紧抓住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升级的机遇,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赤峰市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政策措施,将加快服务业作发展为全区的重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不断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创新机制,强化落实,使我区服务业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

  20xx年我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7.2亿元,20xx为45.6亿元,20xx年为52.4亿元,年均增长17.4%。20xx年上半年,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2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9.1亿元,同比增长10.7%。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均衡协调发展,批零餐饮业、交通运输邮电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及其它服务业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等新兴第三产业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为优化我区服务业产业的结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消费品市场稳中趋旺,今年1—6月份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3%。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21.1亿元,同比增长19.5%;餐饮业实现3.2亿元,同比增长19.2%;其它行业实现0.5亿元,同比增长13.5%。

  二、红山区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做法。

  (一)举全区之力搞好红山物流园区建设。

  多年来,红山区的服务业发展始终处于层次低、规模小、布局散,新型业态发展缓慢的状态。为了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产业层次、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根据红山区地处中心城区信息流、资金流、商品流和车流相对集中这一特点,运用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理念,于20xx年6月正式启动了内蒙古红山物流园区建设。目前园区建设已累计投入资金23.8亿元,全面启动5100亩规划区范围内的建设,建成区面积达到3800亩。共引进各类企业118家,其中73家已经建成并投入运营,完成各类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形成了以物流配送、汽车贸易、建材交易、货物仓储同步发展的经营格局。20xx年上半年,园区实现交易额26.2亿元。预计全年可实现交易额55亿元,税收1.2亿元,安置就业达到1万人。

  一是将规划先行作为首要原则。作为自治区批准立项的首家大型物流园区,红山物流园区在建设初期就确定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门槛招商,高水平发展”的工作思路。聘请国内资质较高的中交协物流研究院制定了园区可研及建设规划,园区由最初规划建设面积5000亩计划总投资15亿元,调整为7500亩计划总投资35亿元。基本服务半径约为500公里,主要方向的服务距离超过1000公里。是集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于一体,辐射蒙冀辽的综合性物流园区。

  二是不断优化政策环境。认真落实赤峰市人民政府《关于赤峰市中心城区物流产业园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和赤峰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红山经济开发区、红山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审批及有关优惠政策问题的会议纪要》所提出的各项优惠政策,制定了针对红山物流园区简化建设项目审批程序的配套措施,全力推进红山物流园区项目建设。优惠的扶持政策为园区的发展增添了活力,同时,各相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能为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林业、国土部门先后完成林地审批5019亩、土地审批4488亩;发改、财政、商务、金融等部门在为园区争取产业项目扶持资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缓解了园区建设资金紧张问题。各部门积极配合形成合力,为园区的顺利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是坚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红山区委、区政府在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服务等各方面,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一是投资5.9亿元,完成了3800亩范围内“七通一平一监控”基础设施建设,共建设道路27条,总长度21公里,总面积46万平方米。20xx年,园区三期首批620亩路网工程开工建设,共建设道路5条,总长度2.3公里,形成了“筑巢引凤”的良好局面。二是建成了行政综合办公楼,将工商、税务、公安、物业等部门引入园区联合办公,实行“一体化管理”和“一站式服务”,为企业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务,全面提高了办事效率。三是完善了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80万元,建设了专业物流信息平台系统。启动建设了占地70亩集商务、会展等功能于一体的商务广场,满足商户产品会展需求。同时在广场北侧新建一处8400平方米的信息中心综合楼,满足信息中心发展的空间需求,进一步提高了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四是进一步整合了城区物流资源,将城区内近120家配货站全部引入园区,实现了区外长途运输、市内短途运输及城市配送的有效衔接。

  四是加强园区招商引资吸引商气人气。园区地处城市边缘地带,地势偏僻,人气不足,商气低靡,建设初期投资者对园区发展信心不够,使园区最初招商十分困难。为了扩大园区知名度,增加园区的商气、人气,园区采取了“物流+市场”的经营模式。对园区入园企业实施“2年内免收企业所得税,2年后再减半征收3年;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和办理相关手续费能免则免,不能免按最低标准收取”等的优惠政策。同时,视入驻企业规模、发展潜力、投资大小、经营种类收取不同标准的配套费,特别是对能够起到拉动作用的经济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行业特色明显的企业,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给予以一定灵活的优惠政策。完善的配套设施和优惠的入园政策,吸引了大量民间资本,园区的“洼地”效应逐步显现。

  五是强化管理保障园区运转有序进行。在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注重管理工作,有效地推动了园区规范化发展。招商引资过程中,坚持“四个严格”,

  1、严格功能区划分,按功能区定向招商;

  2、严格准入,确保入驻企业具有活力;

  3、严格合同约定,确保施工进度;

  4、严格执行保证金制度,确保园区工程质量。为规范政府投资工程建设和管理,区政府出台了工程招投标、材料采购、资金管理、工程审计等管理办法,保证所建项目的质量和工期。完善了园区规划监察管理办法、水电暖管理办法、绿化管理办法、广告牌匾管理办法、物业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建设,强化了园区管理。同时,加强服务企业力度,全程协助新入驻和新开工企业办理规划、建工、消防、土地、房产等审批手续以及证照等相关经营手续;积极协调金融机构,帮助企业融资,解决资金困难问题。

  (二)千方百计行进服务业商贸聚集区和特色市场建设。

  一是以项目建设带动进一步巩固新华商业步行街作为全市商贸零售业的龙头地位。红山区新华商业步行街地处城区中心地段,是赤峰城区最大最繁华的商业街。始建于20xx年,历经9年的发展,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完成了774延长米主街和1579延长米的辅街建设和改造。截止20xx年6月整个新华商业步行街内共较大的综合类百货商厦23家,各类专卖店、品牌店、精品店157家,从事各种经营的大小商户4000多户,总营业面积近19万平方米,从业人员超过10000人,年营业额超过10亿元。在盘活步行街现有资产,调整经营业态,实现步行街商贸业提档升级的同时,扎实推进步行街向北延伸及向东西两翼扩展工程,启动了航宇商务中心,蒙中商贸中心,华兴商贸中心改造、草原明珠购物广场等一批商贸业重点项目,全力打造以步行街为主体,辐射两翼的中心城区核心商贸区。

  二是强化市场体系建设。几年来始终坚持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组成专项工作组推进市场建设,通过开展商务、公安、安监、工商、质量技术监督、卫生防疫等部门联动,集中对酒类、粮食、成品油和定点屠宰企业的登记备案和专项整治,打击假冒伪劣和非法经营行为,净化和规范商贸流通领域秩序。目前红山区现有各类交易市场20余家,西城市场、同兴市场、天越市场、千禧建材市场、果菜粮市场、古玩市场、解放街小商品市场、万商大院、三宇陶瓷市场9家市场交易额超过亿元。其中,赤峰果菜粮批发市场经过十年的发展建设,已成为内蒙古东部地区最大的区域性专业粮油批发市场,具备了对全市及周边地区成品粮油交易的调空能力,市场多次被评为市和自治区文明市场,成为了全市粮油供求的晴雨表,杂粮外销的集中地。赤峰西城市场始建于1994年,占地面积由最初的50总发展到近200亩。西城市场现与全国200多家大型农贸市场联网,成为国家农业部定点市场,指定信息采集点,全国农贸市场协会会员单位,是我市最大的农牧业产业化农贸龙头企业,是内蒙东部地区最大的果菜批发市场,水果蔬菜集散中心,内蒙古最大水果蔬菜集散地。通过加强市场建设,形成了以市场发展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安置富裕劳动力,集聚资金的良好局面。

  (三)下力气抓好社区服务和养老体系建设。

  几年来,从红山区地处中心城区,城市化程度较高,城市社区发展较快的实际出发,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和养老体系建设。通过引进市场化运作体系,组建了我市唯一一家区级社区服务中心——红山区社区服务中心。经过几年的发展,社区服务红山模式不断成熟和完成,已经形成了一个社区服务中心配套十个社区服务平台、一百个社区服务站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在实际工作中,以下七个方面为重点开展社区服务和养老工作。

  一是顺应居民实际需求,建立完善了社区服务系统。中心投资40万元,建立并完善了社区服务信息网络系统和24小时热线电话呼叫系统。针对许多居民家中没有电脑的这一实际情况,开通了8666666热线电话,居民有服务需求时,通过拨打该热线电话,中心工作人员即可对居民的要求做出明确答复。日前,已有400个服务企业加盟,每天接到居民各类咨询达70多人次。

  二是以居民健康为根本,开展了贴近居民的社区医疗服务。20xx年投入36万元成立了三西街社区卫生服务站,针对部分社区居民存在的看病贵、看病难的实际困难,实行对辖区居民20%—40%的优惠就医承诺,初步实现了“小病不出社区”的办站目的,满足了城区居民就医就诊的服务需求。

  三是灵活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了居民较为满意的物业管理服务。本着“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的原则,成立了心连心物业公司,共接管了城区14幢弃管楼和1个弃管小区,为部分居民小区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在改变了这些旧老小区原有的脏、乱、差的环境面貌的同时,方便了小区居民的基本生活。

  四是依托现有服务资源,开展了全方位的家政服务。中心投资16万元组建了自己的'家政队伍,根据城区广大居民和社区单位的具体要求,通过两套服务系统,分别采取有偿、低偿、无偿服务等多种服务方式,在城区分散设点,就近派出服务。

  五是大力拓展服务领域,开展了有针对性的中介服务。针对居民房屋买卖、就业求职等方面服务需求越来越多的实际情况,在中心成立了中介服务大厅,设立婚姻介绍、职业介绍、房屋介绍、家政服务、法律咨询5处咨询服务处,实行一厅式办理,一站式服务,满足了广大居民交友、买房、法律诉讼等方面的服务需求。

  六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开展了居民广泛关注的社区培训服务。满足了居民多层次、多元化、具体化的服务需求。截至目前,中心已为广大居民开展英语培训150期,自我保健护理培训11次,保姆、钟点工培训4期,大型健康知识讲座3次,参加培训人员达6800多人次。

  七是以社区为单位,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开展日托养老、管家登门、家政保姆、健身康复、代购配送、休闲娱乐等服务内容。同时在社区开展居民旅游、异地养老、养老机构中介、老年大学、低偿或无偿体检,并为6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办理出行120卡,建立家庭服务档案,一方面更好的照顾社区内空巢老人,另一方减轻社区居民子女生活负担。中心还联合赤峰市慈善事业服务中心,共同实施“全国百岁希望健康工程”,分期分批为我区低保户、孤寡老人、军烈属、残疾人提供救助和服务。

  三、红山区服务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下步打算。

  当前,红山区服务业运行总体情况良好,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现代物流等新型业态快速发展,有效第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是在运行中也暴露出许多深层次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开放型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市场的规模、档次不是很高,市场辐射力小、网络化、信息化程度低。农村消费启动缓慢,需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提高农村消费水平。

  为此,我们将以自治区、赤峰市有关要求为指导,加强服务业的区域合作和融合。针对我区服务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采取扎实措施,加快传统服务业的改造提升,积极有效地推进现代服务业的持续快速发展。

  一是继续搞好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物流园区三期建设工程,加快铁路专用线、高速公路接口、保税仓储区、汽车租赁区建设及园区政务信息综合楼、商务广场、园区监控及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二是尽快开工建设红山区蒙中商贸中心项目、航宇商务楼等建设项目。落实各项工作措施,把业态调整和项目落到实处。使哈达街中段经营环境明显改观,经营档次逐步提升,亮化、美化水平及硬件设施均有明显改善;推动步行街周边的草原明珠购物广场建设项目,力争启动古玩文化艺术市场、华兴商贸中心项目,确保按计划开工建设。

  三是加大对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工作的专项推进力度。对确定的商贸重点项目实行全程、全方位的跟踪服务,抓好商贸项目调度、统计、服务工作。同时把握国家政策取向,认真策划、包装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良好发展潜力和优势的商贸建设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扶持,缓解我区商贸企业投融资压力。

  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 6

  一、XX市服务业发展情况

  (一)基本概况

  近年来,XX市服务业快速增长,规模迅速扩大,结构不断优化,质量逐步提高,有效促进了XX市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中心城市功能的增强。

  1、从产业规模看,增加值持续快速增长,在经济结构中居主体地位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XX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总体上呈逐步上升之势,1992—2007年年均增长14.8%,1994年超过第二产业,1998年开始超过50%,居主体地位,20xx年开始超过55%,近年来一直保持在57%—58%。20xx年广州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849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9.02%,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6%。

  2、从行业结构看,传统流通业有较大优势,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

  20xx年,XX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显示XX市传统流通业仍然居于华南地区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地位。现代服务业中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发展态势良好,增势突出,增速均高于服务业平均增速。

  3、从经济类型看,民营经济占主体地位

  从经济类型分布看,XX市服务业以民营经济为主,20xx年服务业中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2020.66亿元,所占比重为41.67%,国有服务业规模仅次于民营类,外资服务业规模居第第三。

  4、从资金投向看,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重点项目带动作用明显

  20xx年,XX市第三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55.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78.66%。近年来XX市投向服务行业的主要项目包括地铁、机场、港口、大学城等。目前全市已开通4条地铁线路,总运行里程116公里。新白云国际机场20xx年投入使用,目前,年旅客吞吐量超3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80多万吨,共有48条国际航线,111条国内航线,连通全球五大洲的128个城市,其中国外通航国家和地区21个,国外通航城市35个。广州港南沙港区加快建设,累计投产的深水泊位已达到xx个。从20xx年开始,广东省、XX市共投入近300亿元建设广州大学城。目前大学城已成为12万多学生和3万多高科技产业从业人员求学、创业的家园,集中了国内最先进的科研教学设施,资源高度优化整合,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

  (二)XX市服务业的主要特点

  一是以服务业为主导的都市型产业结构初步建立,围绕推进城市功能向金融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文化中心、交通中心等综合服务功能转变,全市产业发展重心向第三产业转移,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在全国大城市中仅次于北京,初步建立起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

  二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通过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第三产业加快发展,通过第三产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带动了工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xx年二、三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38.94%和59.02%。

  三是产业布局集聚化功能不断强化,中心城区服务业集聚发展,其中中心城区的金融业、交通运输邮电业快速增长,会展业也陆续培育出广交会、广博会、留交会等一批知名品牌。

  (三)XX市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广州是国内服务业最发达的三个领衔城市之一,但创新能力和资源配置功能比较落后,广州排名第一的服务行业比较多,但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批发零售、餐饮、居民服务等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业范畴,金融业以及总部经济的落后成为制约广州发展的重大瓶颈。

  1、总部经济相对落后。金融功能是一个城市资源配置能力的核心体现,但是,广州金融保险业从业人员较少,增加值占gdp比重较低,远远落后于北京、上海、深圳等20%的水平,北京、上海吸引的外资金融机构分别为广州的2-3倍。金融中心功能的偏弱对广州综合服务功能形成了致命打击。

  2、资源丰富但创新能力不足。广州是人才和教育强市,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智力资源丰富,但发表科技论文和专利产出不仅大大低于北京、上海,甚至低于深圳。作为创新能力最标志性的指标,广州高新技术产业无论是规模还是比重,均大大低于上述三个城市。

  (四)XX市服务业发展重点和主要措施

  XX市近年来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和《XX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决定》等纲领性文件,确立以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调整主攻方向,要建立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确定了XX市服务业发展实行“三步走”战略目标,即到20xx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60%,其中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为7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到20xx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65%,其中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为80%,形成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增长极,产业集群效应显著增强,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整体跃升。到20xx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0%,总体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先进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XX市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围绕以下八大产业展开:

  1、金融业:努力建设“四个中心”,即辐射全省和泛珠三角的区域性银团贷款中心;辐射全省和泛珠三角的区域性人民币结算支付中心;辐射全省和泛珠三角的区域性保险市场中心;辐射全省和泛珠三角的区域性产权交易中心。争取中央批准赋予广州地区金融机构享受比照上海、深圳的所得税政策;争取中央批准赋予广州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试验权(例如在广州设立某些商品的期货交易所)。

  2、物流业:到20xx年初步建成整合珠三角、服务华南、辐射大西南和东南亚、面向全国和全球、国际国内双向物流整合和海陆空物流相结合的中国南方国际现代物流中心。全市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3%左右,第三方物流占物流市场的比重达到23%左右,使现代物流成为XX市主要基础产业和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3、会展业:将以筹办20xx年亚运会为契机,以建设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第二期)、完善配套设施为切入点,基本实现“场馆现代化、品牌专业化、管理规范化、运作市场化、服务国际化”,把广州建成亚洲主要会展城市、国际会展中心城市。

  4、中介业:在行业协会中推行“自愿入会、自理会务、自聘人员、自筹经费”制度。同时,将制定《XX市行业协会(商会)管理办法》或《促进XX市行业协会(商会)发展的意见》以规范市场中介组织行为。引导现有中介机构调整重组,建立综合信用体系,优化中介服务环境。

  5、商贸业:遵循《XX市商业网点发展规划》,合理布局和建设大型购物中心适度发展大型综合超市。大力发展中高级批发市场,创建交易平台,增强集聚辐射能力。突出发展社区服务型连锁超市。积极培育一批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流通企业。以“食品放心工程”信息系统和各种专业网络平台的建设和完善为突破口,建设电子商务基础服务平台。

  6、信息服务业:20xx年信息服务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要达到5%。20xx年,以软件业为支撑、以数字内容产业和电子商务服务为特色的信息服务业将占广州地区生产总值5%,形成服务广东、带动华南、辐射东南亚的`软件服务中心、电子交易中心和信息资源中心,推动广州成为具有信息时代特色的现代化大都市。

  7、旅游业:重点开发帽峰山森林公园等旅游休闲度假工程、广州国际美食博览中心等创建中国最佳餐饮旅游城市标志性项目、南越国遗迹等岭南文化标志性项目,进一步整合完善红色旅游产品和亚运系列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珠江游,办好广州国际旅游展销会,广州国际美食节等传统大型旅游会展、节庆活动。根据经济条件和发展需要,到主要客源国和地区设立旅游推广宣促中心(办事处)。规范整合各公寓、培训中心、疗养基地和度假村。逐步实现“泛珠三角”旅游区域一体化。

  8、文化业:将重心放在公益文化、文化设施、名城文物、文化产业、文化节会、文化人才六大体系。优化市、区、街、村四级群众文化设施网络。文化馆(站)工作人员80%达本科以上学历。

  二、为实施和实现以上发展战略和重点,XX市将从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加强规划引导和集聚区建设

  进一步完善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并形成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商务会展、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专项规划,各区、县级市也从实际出发做好规划,促进现代服务业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对全市服务业布局和用地的规划引导,制定实施全市服务业功能区规划,明确各片区主导功能,实现错位发展。强化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的规划建设,提升综合服务功能,突出中央商务区整体意象。高起点规划建设广州科学城、白云空港经济区、南沙海港经济区、白鹅潭商务圈、琶洲会展商务区、信义会馆创意产业园等服务业集聚区,吸引龙头企业,增强集群效应。

  2、扩大穗港服务业合作和对外开放

  积极吸引香港资本投资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商务会展、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等重点领域。以吸引具先进物流管理和服务理念的第三方国际物流企业,带动物流产业结构的优化。鼓励支持银行类、保险类、证券期货及基金类金融机构以及投资咨询、融资担保、资产评估、会计、法律咨询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落户广州,做强金融产业。大力引进香港展览机构来广州办展或合作办国际会展,培育具有国际影响的会展品牌。用好软件、生物、网游动漫、信息服务以及服务外包等国家级产业基地的鼓励政策,积极承接香港软件开发、研发设计、信息服务、交易处理、跨国采购等服务外包,联手打造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服务外包基地。

  按照加入世贸组织服务贸易领域开放的各项承诺,鼓励外商投资服务业。通过引入国外先进经验和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企业。鼓励企业通过在香港设立企业或办事处,加强与集聚在港的跨国公司的业务联系。鼓励香港贸易、咨询、法律等服务企业为广州企业“走出去”提供服务,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3、完善扶持政策和政府服务

  清理不合理的限制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完善服务业发展指导目录,在财政、税收、金融、投融资、价格、政府采购、人才等方面形成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对需要扶持的服务产业和服务事业给予政策优惠。认真落实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支持服务企业产品研发,企业实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按规定享受所得税抵扣优惠。对自主创新、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利用等方面服务业的财税加大扶持。国家鼓励类的服务业逐步实现与工业用电、用水、用气、用热的基本同价。对国家鼓励类服务业在供地安排上给予倾斜。降低一般性服务行业在注册资本、工商登记等方面的门槛,采用连锁经营的服务企业实行企业总部统一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和经营审批手续。

  探索政府管理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加强服务行业的组织协调,建立统一的政策标准,避免多头管理;理顺各相关政府部门的管理关系,将许可审批、登记准入、企业年检等行政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网上申办、联审等制度,简化审批程序,增强透明度和公开。

  三、商贸行业(批发零售业)发展情况

  20xx年,广州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40.13亿元,同比增长21.0%,增速比上年加快2.1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624.52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15.61亿元,分别增长20.5%和23.8%。在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中,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较快的有石油及制品类、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金银珠宝类、书报杂志类和中西药品类等,同比分别增长63.8%、32.7%、31.0%、28.5%和23.3%。全市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为13427.63亿元,增长22.1%。

  XX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我市连锁经营发展的意见》,逐步确立和巩固连锁经营在零售和餐饮业中的主体地位,引导连锁经营向多行业、多领域发展。通过政策引导,大力培育和发展一批以广州为总部(区域总部)、跨地域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大型连锁企业集团。引进跨国连锁企业和国内大型连锁企业在广州设立总部、区域总部、采购及配送中心。加大对连锁经营的资金扶持,推进连锁企业统一纳税,促进企业跨区发展。目前连锁经营已成为XX市流通服务业重要的经营模式和企业组织方式,形成了外源经济与内源经济共同发展,便民型超市与时尚型的专卖店、专门店并驾齐驱的多元化发展格局。

  近年来,XX市商品交易市场体系不断完善,有力促进了流通服务业的发展。主要做法:一是整合提升一批批发市场。采取园区化、信息化和股份化等方式加快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二是不断提升交易中心的集聚和辐射力。新建成钻汇珠宝采购博览中心和煤炭交易中心,筹备石化、化工交易中心,扩大塑料、粮食、金属3家交易中心经营规模。广东塑料交易所的pvc交易量占全国1/3,广塑价格指数已成为全国塑料价格风向标。佳都国际it产品经营成为国内乃至影响东南亚的主要报价中心。三是深入开展以肉菜市场、农贸市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的三类市场升级改造。四是交易市场电子商务建设进度加快,广东音像城“国家音像数字交易中心”和芳村茶叶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项目已经陆续启动建设。

  四、餐饮服务业发展状况

  近年来,XX市政府全力打造“食在广州”城市名片,本地特色餐饮和外地风味餐饮汇聚羊城,繁荣XX市餐饮市场,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20xx年,XX市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515.6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8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6.42%。大众化的餐饮消费仍是主流,市民追求健康、休闲、娱乐等多种趣向。餐饮经营越来越向集团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品牌经营、集约经营、特色经营、连锁经营更趋明显。为促进餐饮行业培育名牌、名店、名品工作,XX市经贸委组织一系列宣传推介活动。举办“食在广州”征文活动,探寻“食在广州”的历史文化渊源,搜集民间有关食之风、食之潮、食之俗、食之技以及名人名店佚事、名菜名点典故等。开展“食在广州”最具代表茶点、小吃评选认定,采取由消费者公开投票推荐,专家审定相结合的办法,筛选出最具代表性的广州茶点及小吃,为消费者提供饮茶品茗尝名点美食的指引。评选活动推动广式点心的产业化,实现品牌经营、规模经营。组建“美食兵团”俱乐部,与《美食导报》等媒体合作,搜罗各地特色美食,组织广州本地“兵团”走出去,并推介最具广州特色的餐饮资源,促进餐饮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对接,实现共赢、多赢。继续推行新一轮国家级酒家等级评定和广州餐饮风云人物暨明星餐饮企业评选活动。

  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 7

  为深入了解我市三产服务业发展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市统计局于20xx年8月份专门组织人员就围绕我市第三产业发展情况开展调研。通过实地走访、集中座谈、部门了解查阅报表资料相结合的形式,走访有关企业17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服务业发展的基本现状。

  现状:20xx年上半年我市三产增加值总量为118844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3%,增幅回落4.5个点,占全市gdp总量的36.9%。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为1.1个百分点,拉动力比去年同期下降1.6个百分点。总体拉动作用减弱,但已开始略有回升的趋势。20xx年三产生产的主要特点是:经济形势与去年相比稳中有升。运输市场逐步升温。各行业需求增加,对三产提升有拉动作用。

  1、交通运输行业虽有回暖,但问题也不少。交通运输行业是贵港发展第三产业的主力军,也是承接贵港重要发展环节的关键行业。本年以来公路运输周转量比去年同期增长12.5%,水路运输周转量比去年同期增长21%,公路水路运输周转量同比增长19%。交通运输业相比去年有所上涨。增长的主要原因由于各类型市场回暖,货源保证,水源充沛。但阻力及问题不少。

  (1)公路客运受区内动车开通运行影响,客运冲击巨大。由于动车不断完善,逐步增开列车,且价格相对班车低,运行时间短,长途客运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3的班次。而市内出租车客运行业虽然受到高铁带来的游客量拉动有所回升,但是受公共汽车、黑车影响严重。在对“XX市运通出租车公司”的调研中了解到该公司拥有出租车380辆,是XX市最大的出租车公司。首先出租车自身管理不够完善,不打表、乱喊价等现象普遍存在。其次公交车线路的增设,使得原本客源就小的出租车客运市场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再者“残疾人三轮车”“无营运执照面包车”“两轮摩的”等非法运营车辆队伍的壮大,使得客运市场更加混乱不堪。以往每辆出租车每月纯利润两三千元左右,如今受到上述因素影响,每辆出租车月收入仅一千多元,难以维持生计,很多司机已考虑转行,出租车市场发展形势严峻。

  (2)雨水充沛、河道航行畅通,航运市场回暖、各行业需求回升。在对“XX市水运七公司”“桂平东运水运公司”的调研中得知,今年水运市场相比去年已呈现回暖趋势,主要因为经过去年一年的低迷期,许多大公司着手优化升级自身基础,“以小换大,以旧换新”,提高运力,将原本低吨位的船只改良、淘汰,换用大吨位船只运营。市场方面“华润”“台泥”等水泥企业陆续供货正常,广东的投资项目相继开工,水泥、河沙等产品需求量回暖。广东回头的船只都有充足的煤炭、零担货物等往回运输,极少数出现空船回港情况,虽然相比去年每顿货物的运价降至3-5元,但由于货源充足,也弥补了运价的差距。且由于水位提升,许多船只可以跑柳州线,柳州线运费较高。

  2、物流行业竞争力太弱。我市发展物流行业地理位置优越,独特,交通便捷。我市地处华南地区与西南地区的结合部,面向粤港澳,背靠大西南,联通东南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黎湛铁路、南梧高速、南广高铁以及西江航道交汇贯通全境,是连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桥梁和纽带,是大西南出海最便捷的通道之一。我市是国家一类对外开放口岸,海关等口岸联检机构齐全。西江航道一年四季可通行千吨级船舶,30个小时即可直达粤、港、澳,全市港口年货物吞吐量超过3000万吨,贵港港是华南地区和西部地区最大的内河港口。随着南宁至广州高速铁路、三江至北海高速公路、苍梧至龙邦高速公路、荔浦至铁山港高速公路的建设,贵港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交通优势将更加突出。但我市物流行业刚起步,各环节问题诸多。物流公司少而小、乱而散,抗压能力差,竞争资本弱。大多数公司名为物流公司实际是运输公司,缺乏相关配套业务。

  如我市的“景泰物流公司”,其中的“景泰物流园”占地就有约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总投资2.8亿元人民币。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可提供就业岗位4000个,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该项目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为一体。但是由于资金链断裂,该园区尚未完工,无法正式开业,各方面配套设施不完善,现在只能承担一点零星的`仓储业务,未达到预期设想。

  3、商务服务业依法经营受到冲击。如“XX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是目前XX市最大的市场服务中心,其下包括北门市场、石羊塘市场、建材市场、煤炭市场、猪苗市场、景泰果批市场等几家规模较大的市场。在对“XX市市场开发服务中心”调研时发现,该中心营业收入同期下降20%,主要原因是受“五乱”问题所影响。摊位外租率低、收取租金少、无管制权限。

  (1)摊位外租率低,商户较少选择市场内经营。由于人流多集中在市场外围,且受权限管理问题限制,市场外治理成“三不管”区域,很难集中商户到市场内规范经营。

  (2)市场周边摆卖,占道经营,交易秩序混乱,人流拥挤不堪,堵车现象严重。更影响市场内部运营。

  二、服务业发展遇到的困惑。

  1、20xx年服务业占经济总量的37.45%,比重较低。20xx年服务业年增长6.2%,低于同期gdp增长速度2个百分点,高于同期一产增长速度1.3个百分点,低于同期二产增长速度4.9个百分点,服务业发展水平严重滞后。

  2、服务业发展环境有待改善。服务业涉及的门类众多,范围广泛,目前,我市对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性认识还需进一步提高,服务业的发展方向、重点以及目标不够明确,措施不够具体。同时在财政、金融、土地、税收、价格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

  3、服务业重大项目严重不足。服务业内部集聚度不高,竞争力不强,缺乏大企业、大集团的引领。我市虽然有了像景泰物流重大物流项目,但由于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不高,决策也脱离自身实际,各方面扶持不到位,导致资金链严重断裂,使得该项目无法如期完成。

  4、服务业人才匮乏。服务业发展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服务业基本处于缺乏有效引导状态,忽视了其作为一个独特行业所具有的产业特征。有效挖掘职业教育资源培养专业人才的机制尚未形成,尤其是创意设计、战略策划、信息咨询高端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十分紧缺,储备严重不足。

  三、强化措施,努力做大做强我市物流产业

  1、树立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意识。20xx年全国三产总量占gdp的46.09%,XX市三产总量占gdp的76.85%,XX市三产总量占gdp的62.24%,XX市三产总量占gdp的48.05%,XX市三产总量占gdp的47.89%,而我市三产总量仅占全市gdp总量的37.45%。从数据中发现发达地区的三产占gdp比重中占据主要位置,优化结构,提高三产发展势在必行。发展现代物流,壮大三产总量,提高三产占gdp比重。万元gdp能耗低的地区必定是三产发达的地区。降低万元gdp能耗,应成为我市各级党委政府经济工作方面着重考虑的重心问题,至少要在“十三五”规划中得到高度重视。

  2、围绕西江经济带物流中心做好各类专业市场,园区的规划建设。按我市产业布局及港区功能定位情况,规划建设好煤炭、建材、粮食、农林副产品临港工贸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建设一批煤炭、水泥、钢材、粮食、食糖、禽畜、蔬菜、家具、林产品等专业交易中心,使专业市场成为贸易增长主要亮点并给物流业创造发展空间。

  3、加强物流园区和专业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市的物流业基础设施薄弱,必须统筹推进我市的各物流园区及专业市场的规划建设,加快市场、道路交通、信息平台等配套设施建设,逐步建成高速运转的运输网络和港城联动的物流网络。

  4、千方百计引进和培育物流龙头企业。利用我市交通区位优势,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通过独资、合资、合作模式,参与我市物流建设。加速推动现有物流企业的重组,组建我市特色物流企业集团。

  5、加快培养和引进物流专业人才。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作用,对口培养物流专业人才。也可以从成功的物流企业中引进高端管理人才。

  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 8

  为了积极推进家庭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我市认真贯彻实施《省级家庭服务业地方标准》,积极做好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工作,努力缓解全市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取得了积极成效。劳动就业局积极发挥牵头部门的职能作用,组织各有关部门和地区,采取积极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促进了我市家庭服务业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迅速增加,家庭服务业已经成为带动就业增长、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我市家政服务业在经营范围、行业规模、从业人数以及规范化、产业化、社会化程度上都有了较大发展。目前,全市有家庭服务企业195家,从业人1900多人,提供综合性家政、育婴、保育、家庭护理、保洁等12类几十种家政服务。从业人员主要以下岗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为主,其中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占60%,下岗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占40./.。近年来,为了推进家庭服务业的发展,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全市家庭服务业发展现状,为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按照绥化市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联席会议要求,我们组织人员深入基层社区和乡镇,并通过有关部门,在全市范围开展家庭服务业发展状况调查,切实掌握家庭服务业的发展情况。通过调查,将有关情况综合整理,及时上报上级有关部门,促进相关政策出台。

  (二)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肇东市20xx年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实施方案》,引导扶持全市家庭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以建立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联席会议制度为契机,成立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的相关协调机构,推动家庭服务业快速发展,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我市成立了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领导小组,召开了家庭服务业发展座谈会,听取了出席会议的有关市直委局、社区代表和家庭服务企业代表对家庭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会议对建立基层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发展家庭服务业工作做了安排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

  二、存在的问题

  化进程日益加快,城乡统筹就业逐步深入,现有的`街道和社区服务站场所、设施、功能,已不能适应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需要。社区服务站工作人员文化水平总体上较低,对政策掌握不全面,与企业职工及老百姓的需求尚存在较大差距。

  (二)家政服务业有待进一步加强和重视。一是市场不够规范,家政服务企业各自为政;二是产业发展处于整合阶段,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品牌少,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三是缺乏行业立法,对服务机构、从业人员缺乏管理依据,管理不到位;四是诚信缺失,有的家政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不讲诚信,造成社会对家政服务业不满意;五是劳动者的择业观念还比较陈旧,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所提供的传统家政服务已不能与快速发展的经济相协调,不能有效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家政服务需求。

  三、主要对策建议

  服务平台和居民社区服务站点的建设投入,实行全省统一的建设标准,规范人员编制、工作职能、资金来源等,为各地开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工作提供支持和依据,这对于推进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提高就业服务水平与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水平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对家政服务业的政策支持与引导,推动家庭服务业健康顺利发展。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出台或联合出台扶持和鼓励家政服务业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规范措施,制定家政服务业的服务标准,加强对家政服务业的培训支持。提高培训质量和办学水平,扩大培训规模,培训更多更高层次的家政服务人员,引导家政服务企业向多元化、高层次方向发展,提高服务水平。对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进行职业分类,对特殊工种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切实做好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工作,维护就业稳定。

  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 9

  今年以来,我镇服务业发展切实抓住城市产业转移的有利契机,立足实际,攻坚克难,务实创新,统筹发展,全镇服务业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良好发展态势,各项经济指标实现了新的增长。

  一、今年以来发展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1—12月份,我镇完成服务业纳税营销196865万元,同比增长99.92%,占年计划目标的116.87%;完成国地两税5712.04万元,同比增长39.86%;完成固定资产投入36206万元,占年计划目标的80.46%,其中,完成经营性投入5550万元,占年计划目标的55.5%。从主要经济指标分析,我镇服务业发展势头较好,增长速度较快,基本达到或超过了进度要求,这主要得益于新引进公司的快速见效。其中新引进的3家运输公司预计今年可新增销售15000万元,新引进的3家贸易公司可新增销售8个亿;同时,通过良好的服务,派克贸易有限公司可比去年增加销售3亿元。在抓好现生产的基础上,我们还大力抓了招商引资,目前,有xxx销售公司、著名汽车4s专卖店等一批项目正在洽谈之中,保证了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情况。

  按照年初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我镇对重大项目高度重视,专人负责,层层落实,各项目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1、大合速二期项目。该项目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

  (1)、登山步道。总长874.9米,已于6月份全部完工。

  (2)、部分别墅。其中三栋别墅总建筑面积906.22平方米,土建全部完成,已转入外场施工,确保在9月底前完成道路、绿化、装潢,并交付使用。

  (3)、汽车通道。该通道连接尚书湾和安定寺,总长6800米,计划于月底前全部完工,沟通删节号景区。

  (4)、会议中心。该项目总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xx十八湾旅游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目前,项目相关规划图纸正在设计中,计划于明年2月份启动建设。

  2、xx生态休闲农庄项目。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总投资13059万元。目前,大棚主体、内部各功能区工程建筑已基本完成,内部设施正在调试之中;道路路面沥青摊铺也已结束;外场绿化正在加紧施工中,已铺设草坪砖9000平方米;山体瀑布工程已全部完工;服务员培训工作已全面展开;同时,相关手续也正在加紧办理之中。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9月5日由xxx专门召集有关部门在xx召开协调会,对资金、工程进度及相关手续办理进行了专题协调。整个项目计划在明年10月份竣工,并投入运行。

  3、环镇北路商贸街店面项目。该项目总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总投资2xx万元。目前,该项目主体建筑已完工,外墙装饰已全部结束,外场绿化施工正在紧张施工中。同时,已开始招租拍卖准备工作。全部工程计划明年10月份完工并交付使用。

  4、集镇1号拍卖地块。该项目位于集镇环镇西路与人民路交汇处,总占地面积74亩,总建筑面积7.4万平方米,总投资1.7亿元,由市富安置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目前,一期占地40亩、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已开工建设,售楼筹备处也正在建设中。

  三、服务业发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我镇服务业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仍存在着一系列矛盾和不足,主要为:一是地处远郊,服务业受城市辐射的影响较小,长期以来处于一个相对局限的范围内发展,发展服务业人气不足;二是由于园区建设还未达到一定的规模,园区建设的带动效应、小城镇建设的集聚效应、十八湾生态修复带来的积极影响还未体现,镇区人气聚集度不高,制约了三产服务业的进一步快速发展。三是由于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土地进一步严格控制,同时,资金的不足也制约了物流园的启动建设等等,似的服务业发展缺乏载体。

  四、下阶段工作的主要思路及重点。

  下阶段,我镇将进一步立足胡埭实际,深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形成“一带二区”的发展格局,具体为:

  1、以沿山沿湖自然资源为依托,以市建设“山水名城“为契机,按照湖光山水旅游城市的发展方向,保护生态,突出自然景观的建设和文化底蕴的挖掘,高水平发展休闲度假、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业,逐渐形成刘闾路以东的“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带”。

  2、以环湖公路、xx高速、xx铁路的建成为契机,进一步发展沿路经济,合理定位,发展现代物流业,并结合xx地区性物流中心的基本功能定位,以物流为载体,依托工业安置区发展生产资料的交易、流通,逐渐形成“综合物流区”。

  3、以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为方向,以经营城镇为重点,依托集镇区的土地优势和人口向集镇集中的机遇,借助区外资本的力量加快发展房地产,逐步推出部分地块,走向市场,积极引导农民居住向集镇集中,增加集镇的人气;同时,以工业园建设为带动,加快配套,发展办公、餐饮、住宿等配套服务业,逐渐形成“集镇中心商贸区”。

  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市场化运作,做到重点突破和全面发展相结合,以人为本,科学布点,努力谋求胡埭服务业新的突破。一是抓好在建项目的快竣工。主要是四只重大项目的竣工运行。二是抓好意向项目的早落实。主要是xx销售公司、著名汽车品牌4s店的落实签约。三是抓好策划项目的规划推介。目前,我镇已邀请上海设计院对我镇的服务业项目进行规划设计,争取早日拿出一套可行性方案;同时,进一步做好对外推介招商。

  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 10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政服务需求也越来越大,为妇联组织更好地促进家政服务业的发展,库伦旗妇联对全旗镇区居民做了调研,发放500份调查问卷,真实、可靠、有效问卷为120份。具体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家政服务公司运作情况

  目前,全旗从事家政服务工作的有326人,大小家政服务机构有四个。大体分为工商部门注册的家政服务公司和未到工商部门注册的用电话联系业务的家政服务公司等两种类型。

  2、家政服务业市场基本情况

  在调研的家庭中,85%的家庭没请过家政服务员,但其中有5%是家庭有病重老人或看小孩子的急切需要,只是因为没有找到合适的家政服务员,有75%的家庭表示将来要请家庭服务员,有15%左右的家庭已经聘请家政服务员。

  3、妇联组织扶持小额贷款促进县域经济情况

  近年来,为发展县域经济、增加低收入家庭经济收入和促进创业就业工作,旗妇联结合全旗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多渠道、多形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班,举办家政培训班5期,培训下岗职工和社区居民278人,就业率达90%;扶持20万元的巾帼创业贴息小额贷款协助三名下岗女工成立两家家政服务公司,成功带动60人就业,为促进我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存在问题

  1、就目前情况看,在人口较少的旗县发展家政服务业的最大瓶颈是用工荒,尽管我们在不断地宣传动员,乃至于加以免费培训,小额贷款帮扶,但是家政公司招工难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困难。

  2、市场供需存在着矛盾。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需要家庭保洁、照料老人、看小孩儿等家政服务,现有家政市场还尚不能满足需求。目前全旗家政服务业虽有家政协会的.管理机构,但多数家政服务人员不服从管理,他们喜欢以小组的形式,自由组合,自由发展。广大居民面对家政服务供需现状往往无从选择的市场供需矛盾突出。

  3、行业观念陈旧。家政服务业尚未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现有家政服务员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其原因是用工荒,招不到合适的人员。存在做家政人员怕丢面子,怕受歧视,宁愿到工地打小工,也不愿做家政的陈旧观念。

  4、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当地家政服务人员主要是下岗、无业和农村外来务工妇女等弱势群体,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有些家政服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服务质量低,在家政行业326人中,210多名家政服务人员受过培训以外,其他家政服务人员不愿意接受培训,即使免费培训也不响应、怕影响收入,基本没有接受任何岗前培训。

  5、扶持家政服务业地方政策较少。扩大家政服务业需要政府的强力推动,只有政府在家政服务人员的个人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家政公司规范的管理,才能使有需求的家庭放心选择家政服务员,大量农民工才愿意加入这个行业,同时提高非公经济人员对家政服务业的认识。

  三、对策与建议

  1、加强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妇联组织要继续联合各相关部门以社区居民为基本服务对象,以市场的需求,不定期举办家政服务人员培训,积极发挥巾帼创业就业培训的作用,同时进行职业道德、法律常识、家庭礼仪、操作规则等一系列操作性、针对性较强的业务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提高家政人员整体素质,以适应家政服务市场不同层次的雇主需求。

  2、提升档次,优化资源。已建的家政服务公司需要进一步提档升级,优化服务资源,完善服务功能,扩展服务领域,扩大覆盖范围,推动服务内容向相关生活服务业以及购物、配送等方面拓展,让家政企业拥有业务熟悉的工作人员和成熟的经营管理体系。

  3、政府部门应加大对行业管理和扶持力度。当前的家政服务业正处于需要政府的重视和扶持阶段。在管理上,政府应加强家政服务行业监管力度,对无照经营家政服务业的,要加大整治力度,依法治理,更好的维护正规家政服务公司的合法权益。

  4、发挥妇联组织优势解决家政人员创业难题。妇联组织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在国家财政扶持的小额贴息贷款的带动下,努力为家政企业协调有关用工、用地、注册、税收、贷款、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持政策,着力解决家政服务公司和人员创业难题。

  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 11

  跟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家政服务需求也愈来愈大,为妇联组织更好地促使家政服务业的发展,库伦旗妇联对全旗镇区居民做了调研,发放500份检盘问卷,真切、靠谱、有效问卷为120份。详细状况以下:

  一、基本状况

  1、家政服务公司运作状况目前,全旗从事家政服务工作的有326人,大小家政服务机构有四个。大概分为工商部门注册的家政服务公司和未到工商部门注册的用电话联系业务的家政服务公司等两种种类。

  2、家政服务业市场基本状况

  在调研的家庭中,85%的家庭没请过家政服务员,但此中有5%是家庭有病重老人或看儿童子的急迫需要,不过因为没有找到适合的家政服务员,有75%的家庭表示未来要请家庭服务员,有15%左右的家庭已经邀请家政服务员。

  3、妇联组织扶助小额贷款促使县域经济状况

  最近几年来,为发展县域经济、增添低收入家庭经济收入和促使创业就业工作,旗妇联络合全旗经济和社会发展实质,多渠道、多形式展开职业技术培训班,举办家政培训班5期,培训下岗员工和社区居民278人,就业率达90%;扶助20万元的60人巾帼创业贴息小额贷款辅助三名下岗女工成立两家家政服务公司,成功带动就业,为促使我旗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

  二、存在问题

  1、就目前状况看,在人口较少的旗县发展家政服务业的最大瓶颈是用工荒,只管我们在不停地宣传动员,以致于加免得费培训,小额贷款帮扶,可是家政公司招工难是一个特别现实的困难。

  2、市场供需存在着矛盾。跟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愈来愈多的家庭需要家庭保洁、照顾老人、看儿童儿等家政服务,现有家政市场还尚不可以知足需求。目前全旗家政服务业虽有家政协会的管理机构,但多半家政服务人员不听从管理,他们喜爱以小组的形式,自由组合,自由发展。广大居民面对家政服务供需现状常常无从选择的市场供需矛盾突出。

  3、行业观点陈腐。家政服务业还没有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现有家政服务员的数目远远不可以知足市场的需求。其原由是用工荒,招不到适合的人员。存在做家政人员怕丢面子,怕受鄙视,情愿到工地打小工,也不肯做家政的陈腐观点。

  4、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当地家政服务人员主假以下岗、无业和乡村外来务工妇女等弱势集体,文化素质广泛偏低;有些家政服务人员在服务过程中服务质量低,在家政行业326人中,210多名家政服务人员受过培训之外,其余家政服务人员不肯意接受培训,即便免费培训也不响应、怕影响收入,基本没有接受任何岗前培训。

  5、扶助家政服务业地方政策较少。扩大家政服务业需要政府的强力推动,只有政府在家政服务人员的个人社会保障等方面赐予政策倾斜,家政公司规范的管理,才能使有需求的家庭放心选择家政服务员,大批农民工才愿意加入这个行业,同时提高非公经济人员对家政服务业的认识。

  三、对策与建议

  1、增强培训,提高服务人员素质。妇联组织要持续联合各有关部门以社区居民为基本服务对象,以市场的需求,不按期举办家政服务人员培训,踊跃发挥巾帼创业就业培训的作用,同时进行职业道德、法律知识、家庭礼仪、操作规则等一系列操作性、针对性较强的业务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的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提高家政人员整体素质,以适应家政服务市场不一样层次的雇主需求。

  2、提高品位,优化资源。已建的家政服务公司需要进一步提档升级,优化服务资源,完美服务功能,扩展服务领域,扩大覆盖范围,推动服务内容向有关生活服务业以及购物、配送等方面拓展,让家政公司拥有业务熟习的工作人员和成熟的经营管理系统。

  3、政府部门应加大对行业管理和扶助力度。目前的家政服务业正处于需要政府的重视和扶助阶段。在管理上,政府应增强家政服务行业看管力度,对无照经营家政服务业的,要加大整改力度,依法治理,更好的保护正规家政服务公司的合法权益。

  4、发挥妇联组织优势解决家政人员创业难题。妇联组织要踊跃争取地方政府支持,增强与有关部门的协分配合,在国家财政扶助的小额贴息贷款的带动下,努力为家政公司协调有关用工、用地、注册、税收、贷款、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持政策,着力解决家政服务公司和人员创业难题。

  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 12

  为了认真贯彻省市委、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我县经济协调发展,县政府决定,对全县服务业进行全面调研,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调研目的

  摸清我县服务业发展现状、找出存在问题、提出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搜集筛选“十二五”服务业中重点项目,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促进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实现增加值高、就业面广、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区域服务业体系,全面提高服务业综合竞争力。

  二、调研重点

  1、生产业:主要包括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方面。

  2、生活业:主要包括商贸服务业、文物旅游业、家庭服务业、文化体育业等方面。

  三、调研方式

  赴各镇、相关部门、重点企业,采取座谈会、看资料、听汇报,现场考察等方式进行实地调研。

  四、时间安排

  本次调研活动从月1日开始,到月10日结束,共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制定调研方案,抽调培训工作人员。

  第二阶段:实地调研阶段。调研组赴各镇、相关部门、重点企业进行实地调研,通过采取座谈分析、看资料、走访等方式进行,掌握第一手资料。

  第三阶段:报告起草审议阶段。各分组撰写调研报告。召开相关专家、镇、部门和重点企业座谈会,评审讨论调研报告。各调研组进一步修改完善调研报告后,将调研报告和征集到的“十二五”服务重点项目一并报送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四阶段:规划编制审议阶段。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收集到的调研报告进行汇总整理,形成县“十二五”服务业规划,并提交县政府审议。

  五、组织领导

  成立县服务业发展调研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发改局,具体负责调研的督促协调工作。

  六、工作要求

  各调研组及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按照调研要求,明确责任,落实人员,按时间节点完成各自承担的任务。县级相关部门及相关调研对象要积极配合,安排专人负责,提前做好资料、数据的收集、存在问题分析、落实措施等工作。牵头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将各项任务落实到人,各镇及参与单位要树立大局意识,密切配合。

  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 13

  一、建设现代商贸城的目标定位

  今后一个时期,我区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重点发展优势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全力打造现代服务业,努力构筑高效益、强辐射、广就业、多层次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力争到20xx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突破159亿元,年均增长14.5%,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54亿元,年均增长14%,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9.72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的52.5%;推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从“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打造台州市的现代商贸中心、现代物流中心、现代会展中心和现代金融中心,建设成为具有完善的中心城区功能、市场集散功能和产业配套功能的现代商贸城。

  二、建设现代商贸城的重点举措

  1、构建现代商贸中心。坚持商贸发展与优势产业的良性互动,真正形成工贸并举的发展格局。

  一是做大做强塑料类市场。重点建设台州国际塑料城和台州化工塑料市场,不断拓展上下游相关产业,形成塑料原料、塑料制品、塑料模具、塑料机械相互配套,块状经济优势明显的塑料产业链,努力打造全国塑料制品的源头市场和专业采购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技术开发中心,成为全国行业性龙头市场。

  二是做大做强工业原材料市场。重点做好再生金属产业基地的整合、搬迁和扩建工作,积极建设集原料销售加工为一体的钢材市场、有色金属市场,努力打造成华东乃至全国的工业原材料调剂中心和采购中心。同时积极延伸原材料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是做大做强各类机械设备市场。今年要实质性启动特种设备市场搬迁和台州建筑工程机械市场建设,明年规划建设台州机械设备市场,积极争取国内外机械设备厂商在路桥设立地区性销售公司,建立集区域总、展示中心和维修中心为一体的机械设备销售市场,打造全国最大的机械设备市场群。四是依托块状经济和产业优势,做大做强汽摩配件、五金机电、电动车、卫浴洁具等产地型市场,形成地方特色的市场群,提高整体对外竞争力。坚持商贸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良性互动,努力增强中心城区的城市功能。

  一是以路桥老城区为中心,结合城中村改造和规划调整,逐步搬迁钢铁市场、粮食市场等功能不全、交通不便的城区市场,加快改造小商品批发市场,引进大型百货商场及购物中心,形成集购物、休闲、旅游、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具有路桥特色的中心商业区。

  二是以腾达路为轴心,结合城市新建工程,把新城商贸区打造成为集会展、市场、商务办公、星级酒店、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商贸区。腾达路东段区域,结合良一村改造和钢铁市场搬迁,重点建设塑料产业市场集聚区和机电五金市场区;腾达路中段区域,规划设计文体中心东侧的高品位商业区,发展繁荣玉宏现代城、刚泰艺鼎广场等一批商业街区,加强耀江广场等大型商贸设施的业态引进工作;腾达路西段区域,重点抓好浙江陶瓷卫浴博览中心、家具博览中心的规划设计。坚持商贸发展与拉动消费的良性互动,全力打造台州一流的购物环境。

  一是把握高端消费,大力开发高收入群体的消费空间。加快发展汇集世界一流品牌的高档专卖店和精品百货商场,打造台州高端消费聚集区。

  二是紧扣消费亮点,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女性消费品、儿童用品、时尚服装等特色市场和专业街。积极推动台州女人街建设,加快银座街、富仕路的时尚服装专业街和金鹊街的童装专业街的发展,形成特色鲜明的都市商业街。

  三是锁定消费热点,大力发展汽车、电子产品、建筑装饰、家居用品、珠宝首饰等零售市场。以方林汽车城为依托,建设汽车4S店集聚区和路桥二手车交易市场,加快发展汽车展示、销售、维修、装饰等服务行业,把机场迎宾大道建设成为汽车销售服务产业带。积极引导电子数码城、建筑装饰市场、家居用品市场朝着专业市场零售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档次,改善购物环境,增强路桥在台州购物消费方面的首位度。坚持商贸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良性互动,不断扩大国际国内的发展空间。要延伸“走出去”的内涵。鼓励中国日用品商城及台州国际塑料城、金属原材料、机电设备等产地型市场的对外推介工作,促进国内国际采购,扩大市场份额;支持有条件的市场到省外、国外发展分市场或采购窗口,打造服务区域中小企业对外贸易的平台;积极构建省外、国外营销服务网络,进入主流销售渠道,实现产品终端销售;提升市场的文化理念、设施条件和服务功能,塑造路桥市场的整体品牌效应。要提高“引进来”的水平。主动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加大选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导外资投向港口物流、研发设计、金融服务、休闲旅游、会展等领域,吸引跨国采购中心、知名会展公司、国际零售巨头等来我区设立分支机构。坚持商贸发展与管理创新的良性互动,有效提升市场运作的综合活力。要转变市场交易方式,加快“数字市场”建设,逐步引进并推广合同订货、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逐步改变传统单一的“现金、现货、现场”的交易模式。要不断完善市场功能,按照现代市场的标准,把信息网络、金融服务、物流配送、仓储停车等列入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要推进市场法人化管理,积极探索村办市场的投资和管理体制改革,增强政府调控能力,为市场的成功转型和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

  2、构建现代物流中心。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物流产业化进程。加快完成台州物流中心的修建性规划,尽早做好台州市国际物流中心、粮食物流仓储中心、钢铁、塑料原料物流仓储和流通加工基地的项目前期工作,推动各项目尽快动工建设。加强甬台温铁路台州货站、区内快速干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争取省市支持104国道西干线项目尽快动工,做好台州新机场、沿海高速公路、金清物流港项目前期工作,不断完善内外运输网络体系。加快现代物流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建立数据交换处理中心。积极培育第三方物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企业。积极推动联托运、仓储等企业发展,引导和支持工商企业实践现代物流理念,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和物流装备,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大型专业市场和生产企业,延伸原有营销网络,逐步建设现代化、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企业。积极引入区外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培育扶持一批小型物流企业,形成少数大企业为主导、大量小企业为补充的物流产业“金字塔”结构,满足不同层次的物流需求,同时为打造物流园区奠定企业基础。积极推动物流业态多元化,发展各具特色的物流服务。依托现有专业市场优势,进一步开发增殖服务,发展原料采购、加工、配送一体化服务的物流模式。依托电子商务构建的虚拟交易平台,通过物流中枢配送,实现网上信息流和现实物流的无缝衔接,推动实体经济中的专业市场发展。依托广大中小企业的物流需求,发展主攻零担快运的货物配载中心,合理配载、分流货物,降低中小企业运输成本。

  3、构建现代会展中心。整合会展资源。充分发挥台州市国际会展中心的核心作用,依托中国民营经济论坛这个平台,力争市里统一调控台州各类大型展览和商务会议,提高展会集聚度,努力打响台州会展业的整体品牌。做大产业会展。依托区域产业特色,重点发展以优势产业为基础的专业会展;依托商贸兴旺优势,引进国内外知名巡回展落户路桥。加强与国内会展业的合作,支持各类企业举办中小型展会。打造品牌展会。充分发挥“中国塑料交易会”的龙头作用,加快培育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性会展,努力把“汽车展”、“汽车工业博览会”、“印刷展”等大型展会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品牌展会。培育市场主体。发展各类会展公司、会务公司及服务机构,鼓励各类会展企业创办专业展,支持会展龙头企业加强与国内外展览公司对接,推动规模化、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

  4、构建现代金融中心。健全金融市场体系。积极引进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落户路桥,规划建设双水路为金融一条街,加速建成区域性的金融机构集聚中心。兴建现代化证券期货交易平台,建立规范的信托、证券、保险、典当、担保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平台,营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加快发展资本市场,引导和扶持优质企业上市,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推动企业开展资本运营。促进地方金融发展。积极支持台州商业银行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上市,鼓励他们实施跨区域经营战略,增设网点,扩大规模,逐步向大中型商业银行发展。积极稳妥地引进优良的国外战略合作者,通过战略合作、策略合作等方式,学习发达国家社区银行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技术经验,迅速提升小法人金融机构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推进金融业务创新。要创新经营理念。坚持存贷业务为首的同时大力发展中间业务产品,努力改进金融业务增长方式。要创新服务手段。针对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和资金运作的特点,加快高新技术在金融服务中的推广和运用,研发更加灵活多样的金融结算工具、金融投资工具,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要创新特色产品。大胆探索符合中小企业、城市居民和新农村建设实际需要的融资服务项目和信贷品种,进一步拓展个人创业贷款。加强金融风险监控。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及高管人员的监管,依法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加强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的管理,落实授信授权制度,加强责任约束,确保客户资金安全。建立健全金融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应急预案,维护金融稳定。加大对逃废金融债务、恶意套取银行贷款等行为的惩处力度,严厉打击金融犯罪。

  5、统筹服务业全面发展。积极发展旅游休闲业。把握路桥的优势和特点,做好“海阔、商浓、产业”三大文章:利用海岛滩涂资源,加快黄琅滨海旅游区的规划建设,开发休闲度假旅游;利用市场众多、商贸繁荣的优势,打响“商旅之都、购物天堂”品牌,开发休闲购物旅游;利用路桥汽车等产业优势,挖掘民营经济创业题材,开发企业商务旅游。健康发展房地产业。调整优化住房建设结构,扩大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规模,加快拆迁安置房建设,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培育房屋租赁业,促进租赁市场与交易市场协调发展。稳步发展文化娱乐业。规范文化娱乐市场健康发展,加快建设文化基础设施。扶持新兴文化产业,优先发展现代传媒业、文体娱乐消费业、文艺和体育培训产业。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建立和完善各级社区服务中心,拓宽服务领域,积极发展养老、托幼、医疗、健身、家政等服务项目。培育发展中介服务业。积极发展和引进会计、咨询、评估、法律、营销策划等中介组织,加快形成种类齐全、运作规范的中介服务体系。扶持发展信息服务业。优化信息资源配置,发展网络增值服务,积极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电子家务建设,不断提高信息基础设施的应用效能和信息化服务水平。

  三、建设现代商贸城的有力保障

  1、加强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完善现代商贸城建设领导小组及下设办公室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切实承担起对全区服务业发展进行宏观指导、综合协调的职能;各镇(街道)设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总体形成统一领导、上下贯通、分工负责、协调有序的工作网络。建立现代商贸城建设工作例会制度,定期分析发展形势,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建立区四套班子领导联系服务业重大项目制度,推动项目落实;完善对镇(街道)和部门的服务业发展目标考核体系,把现代商贸城建设情况作为年度考核和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加快改进服务业统计制度,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完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研究制订发展服务业的各项政策。对服务业重点项目,要优先安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优先争取省市重点项目戴帽指标;加强行业人才培养和岗位职业培训,鼓励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服务领域创业和就业。多渠道增加服务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探索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基金,统筹使用财政扶持资金,对服务业中的优势产业、新兴领域和薄弱环节进行有效扶持;鼓励服务业企业加快股份制改造,支持服务业企业通过上市等方式直接融资,推动国有商业银行及地方金融机构加大对服务业的信贷支持。

  3、深化改革,加快体制创新。坚持市场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发展方向,加快服务业领域改革步伐。进一步放宽服务领域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垄断,允许各类资本进入法律未禁入的服务行业和领域,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以更灵活多样的形式在更广泛的领域参与我区服务业发展。深化服务业企业内部改革,壮大服务业企业群体,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4、转变作风,提高政府效能。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着力转变工作作风,大力改善发展环境。把上级精神与区域实际有机结合,把政策法规与具体操作有机结合,为商贸城建设项目开辟“绿色通道”。强化责任,坚决查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现象,坚决纠正“中梗阻”现象。转变职能,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限;加快行政许可职能归并工作进度,加强区办事中心建设。

  5、夯实基层,提升工作水平。镇(街道)村两级组织在推进商贸城项目建设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着眼于提高镇(街道)党(工)委驾驭全局、推进发展、构建和谐的能力,加强镇(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自身能力建设。着眼于增强村级组织的战斗力和执行力,以理顺村“两委”关系为重点,开展“和谐村班子”创建活动,抓好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为明年换届夯实基础,巩固村级组织建设。着眼于提高镇(街道)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完善并落实干部绩效考核、干部驻村联户等制度,转变镇(街道)干部机关化作风,使他们走进村居,掌握民情,建立感情,推进工作。

【现代服务业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服务业调研报告01-13

服务业述职报告03-08

(优秀)服务业述职报告12-12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和谐新农村的调研报告02-24

现代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工作调研报告02-24

调研报告05-16

双促活动调研报告的调研报告02-24

服务业自查报告03-17

区农业局关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调研报告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