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报告总结>工作总结>乡村振兴站工作总结

乡村振兴站工作总结

时间:2022-11-07 21:44:20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乡村振兴站工作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乡村振兴站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乡村振兴站工作总结

乡村振兴站工作总结1

  县林草局坚持生态导向,充分发挥乡镇林业工作站职能作用,助力乡村振兴。

  一、大力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以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改造、农田林网修复完善、湿地草原保护与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为载体,大规模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0xx年共组织指导完成造林5.06万亩。保证各项工程建设质量,推动和促进造林绿化工作取得实际成效,乡镇林业工作站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工作人员起早贪晚工作在造林绿化一线,从规划设计到造林整地、栽植管护全程进行跟踪指导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农业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二、全力推进村屯绿化美化。

  为了彻底改善村屯环境,提升农村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20xx年开始,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重点对村屯周围、道路两侧、房前屋后、闲置空地以及村屯出入口等重点区域进行绿化美化,今年组织实施和完善村屯绿化168个,实现了全县458个村屯全部绿化,努力打造“村美、业兴、家富、人和”的`美丽生态宜居村屯,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村屯绿化中,生态护林员除完成自身管护任务外,在村屯绿化前期充当技术员,后期充当管护员,有效促进了村屯绿化工作的开展。

  三、严格生态护林员选聘管理。

  20xx年,我县共选聘生态护林员1038名,比20xx年增加26人,涉及11个乡镇,138个行政村,管护面积林地、湿地、草原90多万亩。选聘生态护林员,既帮助1038户贫困户实现了稳定脱贫,又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四、认真开展“四到户服务”工作。

  各乡镇林业站要结合自身职能,主动落实“四到户服务”工作。一是政策法律宣传到户。乡镇林业工作站通过出动宣传车、走访入户等形式,大力宣传中央、省、市、县林业扶贫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共计发放各类宣传单5万多份。二是林农培训到户。组织开展了以普及林业基本知识、传授林木培育、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为主的到户培训,帮助贫困户了解掌握林业基本技术,提升林业生产技能。共计到户151户,培训325人次。三是技术支持到户。引导贫困户采用发展经济林、种苗、花卉、中药材等生态产业,并给予一定的技术支持服务,实现科学栽培管理。共计到户475户,技术支持服务1150次。四是涉林事项办理到户。通过简化服务流程,开展“一站式、全程代理”等便民服务,为贫困户提供精准服务。共计到户46户,办理事项84项。

乡村振兴站工作总结2

  今年以来,xx镇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农业经济和农旅融合发展,大理整治城乡人居环境、实施“厕所革命”、发展特色产业等,乡村面貌逐步改善,基础设施不断健全,生态环境向好,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现将xx镇20xx年度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xx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农业经济健康向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做好乡村振兴衔接。坚持精准施策、稳固脱贫,新增和调整帮扶力量20人,完成361个各级督查发现问题整改,发放鸡苗2000余只,仔猪26头,162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全面享受教育扶持政策,新增低保兜底11人,动态管理贫困人口1013人。举办贫困户产业技术培训2期,实用技能培训2期。开发公益性岗位30个,扶贫车间提供就业岗位80个。农业蓬勃发展,经济基础日益牢固。坚持耕地保护红线,严把粮食安全关,截至20xx年年底,全镇共有集体农用土地154896.76亩,粮食作物年产量约4224.2公斤,茶叶年产量约923.9吨,水果年产量约133吨;生猪年出栏2万余头,年产肉量约1660吨。坚持因地制宜,探索农业产业发展新路子,鼓励发展规模养殖和林下种养殖,建成茶园5000余亩、中药材6000余亩和高山蔬菜、蓝莓、核桃“三个千亩”;培育发展笋用竹200亩,食用笋年产达15吨;建成500头以上养殖场(户)2家、1000头以上养殖场(户)2家,注册特色农产品商标1个,驯化野生重楼4种。坚持以项目促发展,积极协调实施天兆猪业二期建设项目,拟建成集20万头种猪繁育、30万头商品猪养殖、饲料加工厂、生猪屠宰、冷链物流为一体化的产业集群。

  (二)农旅融合提质增效。紧紧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机遇,扎实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坚持“5242”发展战略布局,抢抓成渝双城发展机遇,依托文化和产业资源,打造问道老君山、茶马官道寻踪“两大乡村旅游线路”,串联蓝莓酒庄、九龙潭农场、普惠寺、飞龙关、高桥明月、茶马驿站等景观景点,沿线布局采茶叶、摘蓝莓、掰竹笋、取蜂蜜等休闲观光体验农业,积极引进精品民宿发展,让游客深化“吃住行游购”体验。年均接待游客1.3万人次,年均旅游综合收入40万元。一条切合实际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之路逐渐成形。

  (三)人居环境长治久美。大力实施“厕所革命”,新建完工“厕所革命”46户。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和探索实施农村垃圾处理“高岗模式”,年投入资金约8万元,配备保洁员56名、垃圾清运员42名,推进垃圾清运“不落地”和分类回收,垃圾清运减少率达28%。开展砂石、畜禽养殖等“散乱污”企业巡查治理22次,养殖户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8%。加强农药制品规范管理使用,设置7个农膜回收点、14个农药包装品回收点,回收农膜125公斤、农药包装品80公斤。划分5个功能分区233个摊位,完成轱辘临时农贸市场搬迁,解决数十年来“马路集市”遗留问题。着力优化民居环境,完成轱辘小区、xx小区370余户防雨棚安装,化解群众“烦心事”,人居环境逐渐改善,乡风文明水平日趋提高。

  (四)特色产业茁壮成长。依托自身的优质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优势,引入社会资本和人才资源,投资400万元建设xx镇雅鱼养殖示范基地,探索村企共建模式,并与四川农业大学建立科研合作关系,建成集生态养殖、旅游观光、生态保护、科研繁殖为一体的冷水鱼养殖产业示范基地,年产雅鱼等水产品可达3万斤,年产值60万元。基于资源基础,探索实践“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社”的发展模式,以上横村中药材种植合作社自营为基础,采取中省(市县)集体经济扶持资金项目化实施、形成固定资产及实物入股的形式,形成了面积约30亩的以重楼、半夏、黄精、毛慈菇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基地。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乡村振兴软硬件不足。行政区划调整后,我镇机关实有可用办公室15间,办公场所拥挤,乡村振兴无专用办公室和办公设备。镇级财政收支严重失衡,收支逆差达65万元,乡村振兴日常经费保障乏力。

  (二)农村实用型人才紧缺。在农业产业方面缺少新型职业农民和电商专业人才,缺少种植业、养殖业以及深加工业的领军型、高层次涉农人才,在农旅融合上缺少懂管理、会策划、善营销的精专人才。人才培养滞后于实际需要,招募合伙人渠道单一,人才体系尚未适合当地实情,人才振兴缺口较大。

  (三)企业入驻和项目转化率不高。辖区龙头企业规模相对较小,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精深加工不够。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过程中,招引相关联的企业力度不够,项目支撑力不强,销售渠道单一,附加值不高。

  (四)生态环境整治成效需进一步巩固。城乡环境治理长效机制不断完善,但群众环保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沿线环境卫生时有反弹,畜禽养殖等“散乱污”企业的.问题依然存在。

  三、20xx年工作计划

  (一)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深入推行党支部标准工作法,不断提升农村党建工作水平,突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作用。加大违法违纪问题查处力度,纵深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深化产业带动效能。突出农旅大镇发展定位,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盘活产业资源,进一步挖掘、提升发展中药材、蔬菜和林竹三大支柱性产业;探索实践养殖产业“三化”联动,实现“一三互动、农旅融合”,走绿色高效的产业融合发展之路。

  (三)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逐步完善硬件设施,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硬化、维护村组道路,改造提升饮水设施,有序推进垃圾分类试点,污水处理厂、厕所革命、垃圾分类等工作,推进永久性避难场所建设,补充完善轱辘小区文体设施,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管理水平,以点带面,实现美丽乡村全覆盖。

  (四)构建文明和谐格局。大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深入开展农村文明创建活动,推进移风易俗,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现代意识、科学精神、文明理念逐步渗入到群众头脑、转化为自觉行动,提升群众综合素质。探索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社会治理模式,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建好宣传文化阵地,完善村规民约,培育文明新风尚,着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乡村振兴站工作总结3

  一季度,驻村工作组在xx镇党委政府指导、后盾帮扶单位支持下,从基层组织星级提档建设、巩固脱贫成效和制定预脱贫计划、提升为民办事服务水平、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等方面深入开展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一)党旗领航,建强基层组织

  引导xx村党总支部在20xx年成功创建“四星级”党支部的基础上,围绕“星级提档”、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树立20xx年创建“五星级”党支部目标。

  一是按照镇组织办及片区党建工作站的要求,为进一步规范党建、村务台账,指导村“两委”干部重新优化台账整理人员、细化资料台账整理责任,明确资料整理的具体项目内容及时间节点等。

  二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等党内组织制度,召开党总支支委会3次、党员大会2次、党课2次、党小组会9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3次,召开组织生活会1次。

  三是积极开展讲习所讲习活动,积极宣讲治国理政理念,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内容,一季度讲习所开展讲习活动3场。

  四是推动村委会向村民代表大会进行述职述廉报告、向村监会汇报村务重大事项,接受村民代表和村监会的监督,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规范村委工作。

  (二)统筹谋划,实干推动脱贫

  一是对今年预脱贫的xxx户“八有一超”未达标指标制定“一户一策”。通过

  村委LED大型显示屏,加大力度做好宣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有关脱贫攻坚的各项政策方针。

  二是加强沟通,走访xxx个帮扶单位汇报xx村20xx年脱贫攻坚工作成效和20xx年工作计划,征求他们对xx村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建议。详细制定xx村20xx年度扶贫工作计划,编制扶贫实施项目,向后盾单位请示落实今年帮扶资金,做方案算细账使用好每一分扶贫资金。

  三是筹规划帮扶干部入户时间,制定xx村“一户一册一卡”入户帮扶时间安排表;每月底编写下月《精准帮扶指导书》明确告知帮扶干部具体需要开展的工作内容并及时在xx微信公众号和扶贫联络员群发布,让帮扶干部入户前熟知工作内容。在20xx年精准帮扶“一户一册一卡”培训工作中,通过减会议改培训、减台账改举措、减照本宣科改现场辅导的方式认真贯彻落实“20xx基层减负年”精神。指导帮扶干部填写帮扶手册、登录广西扶贫APP填写电子版帮扶手册,及时更正贫困户家庭变动信息、落实大中专生享受雨露计划政策、做好20xx年产业扶贫以奖代补政策宣传。

  (三)多措并举,构建幸福乡村

  一是进村入户推动“一约四会”(村规民约、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建设,宣传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村民崇尚良好村风村貌。

  二是巩固“清洁乡村”建设成果,实施乡村风貌提升三年行动。组织两委干部到崇左市江州区江州镇保安村叫豆屯、上卜练屯和xx镇车木阁、福多堂、铺儿村、四方坡、水漕学习新农村建设经验,组织桥头、的竹根村民小组长及热心群众到旱田村委六地角、白龙塘、高大角学习“三清三拆三整理”工作经验,推动的'竹根自然村率先开展乡村风貌提升规划和建设。

  三是壮大发展辖区产业,做好侨龙制衣厂扶贫车间和浦北华源农牧公司服务工作,积极洽谈招商引资项目,争取更多外出务工致富人士回乡开厂建司。指导合作社经营管理好肉鸡养殖项目,想方设法做大村级集体经济规模。加快xx村扶贫车间建设,主体工程建设基本完成,对外开展车间出租招租宣传。多途径谋求村民合作社与民营企业资金战略合作,与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浦北县华振新能源有限公司研讨建设xx村委四楼光伏发电项目,与浦北华源农牧公司洽谈村民合作社养殖保价鸡事宜。

  (四)公开承诺,贴心为民服务

  一是以“店小二”服务精神进村入户走访群众、召开群众会39场,征民意集民情;遍发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服务联系卡,通过村委外墙LED显示屏和“xx镇xx村”微信公众号公布村干部负责服务片区、驻村工作组人员职责及联系电话,让群众随时随地联系村干部和工作队员,方便群众办事。

  二是驻村工作组公开承诺20xx年为民办事服务十大事项,加快推进条件成熟的“一事一议”项目建设,为大面塘村民小组向县文体局申请更换了群众活动场所篮球架,请示报县水利局请求新挖一口饮水井解决龙岩、新屋、大石田、大面塘4个村民小组的安全足量饮水问题。

  三是组织或参加关心关爱留守妇女儿童、贫困户、五保户,残疾人,开展节假日嘘寒问暖慰问活动xxx户(次),为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xxx个。

  四是积极主动处理群众纠纷,组织纠纷主体到村委或到现场妥善调解夫妻矛盾、家庭矛盾、土地边界、宅基地界至等纠纷12起。

  (五)齐抓共管,提升治理水平

  以自治为核心激发群众活力、以法治为保障强化治理意识、以德治为支撑培育文明村风。

  一是涉及“三重一大”即重大项目建设、重要事项决定、重大问题解决、大额资金使用的事项,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

  二是加强对驻村队员、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的廉政教育,学习会和节假日开展行廉。

  三是推动移风易俗,引导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崇尚优良家风村风,倡议群众简化办理红白喜事。

乡村振兴站工作总结4

  20xx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一年,全县乡村振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绿色振兴、追赶超越”主题,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以发展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确保过渡期内脱贫人口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增速。以“1256”工作思路为引领,即:坚持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一条主线”,抓住产业和就业帮扶“两个关键”,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建设、推进乡村治理、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统筹协调抓落实“五项任务”,突出动态监测帮扶、项目资金管理、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带动、干部培训、督导考核“六个重点”,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谱新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1、持续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完善脱贫人口和“三类人员”参保资助政策,确保100%参保。持续做好控辍保学和精准资助,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无失学辍学。进一步强化饮水安全保障运营长效机制,及时发现化解农村供水风险隐患。强化农村住房动态监测,6月底前全面完成20xx年因灾损毁房屋的恢复重建。

  2、扎实抓好动态监测和帮扶。严格落实“335”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机制,做优做实网格化,从风险排查、识别纳入、精准帮扶、风险消除、数据比对等各个环节入手,全面排查当前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运行落实过程存在的薄弱环节,聚焦难点问题,进一步查漏补缺,完善落实工作机制,不断提高风险发现的及时性、对象确定的精准性、帮扶措施落实的有效性和风险消除的真实性。盯好重点对象、重点区域和重点环节,常态化排查返贫致贫风险,高度关注因灾因疫产生的风险和潜在隐患,简化识别纳入程序,对存在致贫返贫风险的群众要提前介入帮扶,对帮扶措施针对性不强的`监测对象及时调整“一户一策”,对有风险消除不稳情况的监测对象进行“回头看”“回头帮”,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有序退出。加强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政策解读和宣传,做实农户“一键申报”“一户一码”,多渠道方便群众申报。完善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防止返贫监测信息平台建设,健全部门工作会商和信息对比机制,提高利用数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深入推进“十大提升行动”。结合“五大振兴”、“十四五规划”相关工作要求,分解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着力打造示范点、示范项目,认定一批县级示范点位,抓点示范,以点带面。坚持月调度、季例会制度,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落细。

  4、不断强化产业帮扶。以农业提质增效、农民致富增收为目标,大力实施特色农业倍增工作,各镇按照“1+N”农业特色产业布局,加快培育花椒、林麝、中蜂、中药材等县域特色产业,着力构建主导产业突出、特色产业丰富、供给质量优良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围绕壮大集体经济,深入推进村社联建、村村联建、村企联建,充分发挥镇级集体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作用,探索“财政+金融+村集体经济”模式作用,做大做强集体经济。围绕培育经营主体,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项目支撑,引导社会资本、技术、人才等积极参与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上来,推动农村土地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年内新建农业产业示范园10个,培育新增经营主体不少于80家,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0万元的村达到30个以上。

  5、大力实施就业帮扶。充分发挥凤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凤县智慧人力资源市场、镇农村劳务就业服务中心等就业创业服务平台作用。持续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服务,加大信息推送、职业指导、网上招聘等就业服务供给,建立劳务输出就业需求清单和岗位供给清单,加强人岗对接,开展“一对一”精准就业帮扶。进一步开发和规范管理公益岗位,用好社区工厂、以工代赈等就业帮扶载体,力争使脱贫劳动力就业规模和收入水平较上年度有所增加。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加快培育“孵化”乡土人才,切实提高新型职业农民比例,建设高素质劳动者队伍。

  6、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持续加大易地搬迁脱贫群众和集中安置区后续帮扶力度,创新管理方式,推动解决集中安置区配套设施不完善、社会管理跟不上、群众办事“两头跑”等问题,稳步提升社区治理和公共基本服务水平,促进社会融入。抓好搬迁群众稳岗就业,解决搬迁脱贫家庭零就业问题。加快9个避灾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进度,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6月底前建成完工。

  7、加强驻村帮扶。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作用,有效提高驻村帮扶工作水平。镇村要进一步理清驻村帮扶工作思路,细化驻村帮扶任务,重点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及农村党建等工作。加强驻村干部管理考核和激励保障,推动驻村干部沉在村里、干在一线,与当地干部群众一道推进强村富民。有针对性开展驻村干部政策知识和业务能力培训,使其成为农村工作的行家里手。

  二、深入推进乡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均衡发展

  8、落实乡村建设行动方案。坚持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总要求,完善乡村建设实施机制,落实好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推动加快村庄规划编制,立足现有村庄基础,在县、镇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城镇和村庄布局,科学确定村庄分类。建立乡村建设行动专项推进机制,推动各部门制定专项推进方案,细化年度目标任务。

  9、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xx-20xx年)》,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抓手带动乡村建设全面展开,逐步使农村具备基本现代生活条件。坚持求好不求快,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科学推进农村户厕改造提升,持续加大户厕问题整改力度,年内完成农村改厕326座,确保改一个、成一个、用一个。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水体净化等措施,统筹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治理,不断提升村容村貌。

  10、大力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农民群众。探索开展县乡村公共服务一体化示范创建,提高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平台建设,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三、加强乡村治理,提高乡村善治水平

  11、健全治理体系。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乡村治理十八条措施,充分发挥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和专项工作组会议机制作用,协调有关部门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村民自治、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平安法治乡村建设等重点工作,推动形成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12、推广新型治理方式。深入推动“四强四好”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工作,挖掘推广一批治理创新模式和典型案例。持续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治理等有效做法,落实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和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激发群众自治的内生动力。

  13、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以全国新时代化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为抓手,制定《20xx年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工作要点》明确重点任务和举措。持续健全乡风文明管理机制和工作制度,细化村规民约、文明婚丧嫁娶制度,开展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进一步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让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四、强化支撑保障,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

  14、抓好统筹协调。县乡村振兴局要根据职责定位,切实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最大限度凝聚工作合力。主动向县委、县政府请示汇报,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确保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加强同行业部门协调沟通,定期开展信息互通、问题共商、成果共享,确保工作联动到位。加强对镇工作业务指导,及时发现问题、严肃指出问题、帮助解决问题,确保工作推动到位。

  15、强化社会帮扶。深入实施《凤县万企兴万村“三联五帮六带”行动三项制度》,推进“党委领导、统战牵头、镇级统筹、部门协同、村企联动”工作格局,协调帮助解决企业在帮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谋划落实消费帮扶、产业发展、就业带动等项目,适时召开现场观摩会,并开展对先进民营企业的表彰或表扬,营造向上向善的浓厚氖围。

  16、管好项目资金。严格执行《凤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和项目管理办法》,强化项目前期谋划和规划可研,坚持项目资金公告公示制度,接受社会各方监督,提高群众参与度和知晓率。及时将20xx年中省财政衔接补助资金项目计划下达各镇、相关县级部门,规范项目实施程序,强化资金项目监督,确保如期完成任务。做好20xx年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工作,明晰资产的产权归属,落实管护责任,推动扶贫项目资产持续发挥效益。

  17、强化示范引领。加大防返贫监测帮扶、特色产业发展、就业帮扶等经验的宣传力度,开展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总结好经验、好做法,挖掘推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工作模式,以点带面推动工作。落实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示范工程创建任务,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做好中央及省市级乡村振兴评选表彰推荐工作,挖掘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提升凤县乡村振兴影响力。

  18、加强干部培训。9月底前对全县驻村工作队、乡村振兴指导员培训一遍,特别是对新任职、新轮换干部要及时培训。专门组织对乡村振兴系统干部进行培训,全面提升系统干部理论水平和实战能力。利用周一视频例会,对全县帮扶干部进行政策解读,提升干部政策知晓率,提升帮扶质量。

  19、加大人才培育。坚持“刚柔”并重的人才引育工作导向,通过公务员、事业单位招录招聘、校地合作等多种方式引进乡村振兴急需紧缺人才;通过“一把手”进高校院所、“百名专家人才下基层”、高校暑期实践等活动,积极落实市级人才帮扶项目,夯实凤县乡村振兴人才基础。积极探索特色农业产业培育人才、专家人才带动产业发展的乡村人才培育模式,培育“土专家”“种植养殖能手”等本地乡土人才。

  20、实行严督实考。把乡村振兴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重要内容,坚持“督考问用”四位一体,全程跟踪问效。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作为定期督查的重点内容,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督导检查,乡村振兴信息监测中心每周开展一次电话督查,通过一线检查、明察暗访,及时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督办整改,以责任落实,倒逼工作落实。

  21、深化宣传引导。以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加大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的宣传解读,确保政策深入人心。要加强典型宣传,认真总结和提炼产业就业、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典型经验做法,充分发挥县级融媒体中心作用,定期宣传报道乡村振兴工作亮点,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营造良好氛围。加大对上宣传力度,争取我县更多经验做法在中省市层面推广,增强凤县影响力。要注重舆论引导,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乡村振兴站工作总结5

  一、推进情况

  1、农村文化创意

  以举办夏季雅克音乐季为契机,加快打造大草原雅克音乐文化产业公园,让音乐产业成为优化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促进群众增收、壮大县域经济的有力抓手,成为厚植发展优势、提升形象的核心举措,有力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大招商、大发展、大跨越。

  2、加快建立乡村优秀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

  县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是两水的分水岭,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在传统游牧文化中有着天然的自然生态保护意识,这种意识植根于牧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构成了特有的“牦牛、游牧文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单纯追求利益的获取,造成了现有牧场的退化、沙化,牦牛超载的问题,经济的发展在旅游之外,急需另辟蹊径;因此,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植根于非遗的创意农业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在县委、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整合各界力量与资源,以科学的态度面对非遗创意农业,以期解决非遗传承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发扬长征精神开创文化扶贫新局面。

  二、现状问题

  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扮演着食物供给、要素贡献的.角色,生产功能、增产导向占主导地位。当经济社会发展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结构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发展对资源要素量的投入依赖程度下降,这需要农业从增产转向提质,农村从要素供给向生态空间、文化传承、新消费载体等转变。

  三、举措经验

  建设“美丽草原、和谐家园”;继承红军长征精神,团结力量,共谋发展;以奋斗者为中心,构建农村文化创意园,展示草原文化魅力,开创新时代;以大生态建设为指导思想,遵循草原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发展、文化承载运行规律,以科学的发展观,开放的胸怀构建平台,共谋发展。

  1、搭建科技、信息、资源整合平台,建设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旅游生态体验园,创建农民增收新产业新业态。盘活现有牧场,恢复草原自然生态,利于环境保护,利于牧区进一步发展;激发牧民参与意识,在平台学会先进技术及经营理念,利于草、畜的高技术转化,增加牧民收入;提高牧民服务意识,增加牧民个体素质;传承保护传统民族文化,充分认识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增加民族自豪感。

  2、畅通国内研究机构、专家、学者解决问题渠道,充分利用当前先进的科技、信息技术手段(优质草畜种,改良,草、畜种产品加工销售)(种、养、加、销一条龙),集中资源建立集恢复生态、传承文化(红色、生态种植、养殖、藏饮食),旅游观光,草畜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公司加牧民专业合作社,公司发展、生态恢复、牧民致富的“和谐家园”。

  3、拓展非遗文化发展空间,优选非遗项目进行产业化发展,以传统文化为特色建设文化市场,构建非遗文化生态圈,以产业融合催生新业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创建农民增收新产业新业态。

  四、需求建议

  开发民族特色创意民俗文化产品,做好牧民、牧场现状调查,充分考虑牧民现实需求与文化承载土壤生态结合点,做足了专业合作社与渠道平台建设的融合,规划切实可行落地的实施方案,加强和现有专业合作社的沟通,寻求最佳切入点。

  1、在、县城和日干乔湿地建设红军长征文化产业体系,建成长征精神培训学院分院和以长征文化为主线的历史文脉展示长廊;在镇依托赛马场建设高原马背文化产业园,包括马术培训基地、马术表演场地及队伍建设,格萨尔营地建设;在镇建设牦牛文化博物馆,开展牦牛文化节;在乡依托寺庙发展宗教文化产业;在镇、镇适度规模发展唐卡、地毯、帐篷编制、牦牛绒手工制作等传统手工艺品加工示范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产业化发展工作已经开展。

  2、依托镇赛马场,建设高原马背文化产业园,提供马术培训、马术表演、马背文化产品销售;挖掘地域文化,展示高原牧民人马合一、刚健不息的奔腾和豪迈。

  3、举行大草原牦牛文化节,开展了文体活动、经贸活动、论坛活动。包括举行千人大型锅庄盛会,服饰、藏戏、草地山歌、面具、民间弹唱等表演等现代体育大赛。

  4、加强长征文化与当地历史文脉的整合,与茶马古道以及元代忽必烈大军南下的路线的整合,与雪山草地景观的整合。通过长征主体文化演艺、餐饮、特色酒店等产业实现与其他形式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在县建设以长征文化为主线的历史文脉展示长廊和“长征精神培训学院分院”。

  5、依托、经幡等人文资源资源和宁静草原绝美的自然景观资源,深入挖掘宗教文化内涵,提供优质禅修体验场所,展现了藏文化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灵魂与肉体关系的精髓内涵。

  6、规划建设生态景观公路、半山及山巅观景平台,将如同“蓝月河谷”般的“水韵草原”开发建设成高端文化旅游生态体验产品。盘活农村资源、增加就业、带动创业、助农增收、助推脱贫。

  五、规划总结

  (一)技术

  以非遗传承人为主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意见为指导,充分考虑旅游市场专业导师意见,复原草原牧场游牧设施建设,传统中包含现代旅游人理念。

  充分研究藏族文化,充分结合实际,规划和寻求适合发展的产业项目及未来发展方向。

  (二)销售

  整合专家、企业家们现有资源和销售渠道,保证稳定的收益,为非遗后续项目的产业化发展,农村文化创意新产业新业态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奋斗者为核心的运作模式,激发奋斗者激情,合理而有吸引力的游客营销机制,吸引客人成为合伙人。

  有趣,生动的体验项目,精心生产的非遗作品及产品,是体验、休闲、购买的不二选择。

  (三)处理关系

  参与式方式处理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极大激发参与者对企业自身的价值认同,对企业的发展,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前进动力。

  牦牛文化博物馆为进行非遗传承学习创业的人们提供了有得的场所,勾勒了美好的未来前景,每个进入平台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光发热的位置。

  让传统农业文化遗产产业化成为优化经济结构、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成为促进群众增收、壮大县域经济的有力抓手,成为厚植发展优势、提升形象的核心举措,有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跨越,实现农村文化创意新产业新业态,建设具有区域特征、草原游牧文化的活态体验保护区。探索发展立体化高科技农业和订制农业、会展农业、农业众筹等新型业态。

乡村振兴站工作总结6

  今年来,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县农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文件精神,认真履职、务实运作,在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发展农村基层民主、落实基本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实施党建年度综合考核,将村级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分类定级,采取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进一步健全农村党建工作的动力机制,着力营造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结合20xx年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对基层党组织实行分类动态管理,加大先进村级党组织的培育和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积极创建;五好;党组织,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结合20xx年换届选举工作,我局联合市组织部,深入各县(市、区)、开发区、投资区巡查摸排,调查摸底,加大对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

  (二)进一步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农村社会救助兜底工作,做好农民重特大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发展。截止目前城乡低保包括低保兜底资金共计支出:4486万元,保障人口达15332户,37772人左右,农牧民重特大救助截止目前医疗救助2177人,支出资金763.45万元,救助限额内救助率已达到70%。1-10月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录入留守儿童288名、困境儿童279名、散居孤儿187名,同时进一步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1-10月对全县1960名60岁以上失能和半失能老人、80周岁高龄老人实施居家养老服务,支出资金58.8万元,20xx年我局将争取在全县4个公办养老机构建立日间照料中心,进一步为集中供养老人提供多样化服务。继续对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和孤儿实现集中供养全覆盖。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建立健全村务联系会议制度,构建民事名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设施网络,扩大农牧区社区服务设施综合覆盖面,完善政府购买社区组织服务机制。2.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动态化精细化管理,把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全面落实特困供养制度。3.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发展。

乡村振兴站工作总结7

  近年来,济阳农商银行坚持“四个面向”市场定位,回归本源、聚焦主业,紧紧围绕新旧动能转换、支持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针政策,加大资金组织和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成效显著。截至10月末,该行贷款余额74.69亿元,较年初增加11.66亿元,增幅18.50%;其中,涉农贷款5.02亿元,占比6.72%。

  聚焦产业兴旺,深耕支农支小“责任田”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济阳农商银行以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利用地缘、人缘优势,围绕“点、线、面”三个维度,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

  “点”上做强,瞄准主体规模化。加大农户贷款投放,积极服务和推动农民转型生产经营模式,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瞄准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信贷产品创新,推广农村“两权”抵押贷款,探索应收账款融资、农业设施抵押贷款等业务,有效减轻“三农”经营主体融资压力。今年年初,疫情形势较为严峻,辖内仁风支行通过减免开户费用及缩短办理时间等一系列便捷措施,成功与42家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合作协议,并先后开立基本存款账户。

  “线”上延伸,突出农业产业化。围绕农业“新六产”,做精做细产业链上各环节的金融服务。立足乡村资源禀赋特点,因地制宜支持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产业发展格局,增强农村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济阳农商行全力支持了曲堤黄瓜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商户招商、冷链物流、产品展销中心的打造,助力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互联网+农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有效延伸了当地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截至10月末,该行实体贷款65.93亿元,较年初增长10.62亿元,占全部贷款的88.27%。

  “面”上突破,推动产业集群化。积极对接农业特色产业园、科技园、示范园等园区金融需求,依托园区厂房按揭、流动资金贷款、微型企业主贷款等信贷产品,支持园区新型产业发展。围绕地方特色小镇规划,以特色产业为核心,兼顾特色文化、特色功能和特色建筑,在特色小镇基础设施、产业开发、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济阳农商行积极对接辖内济北智造小镇、崔寨智慧物流、孙耿有机食品等特色小镇,量身定制系列金融服务和产品,为特色小镇提供厂房购置、生产经营、生活消费全方位融资支持,以及结算、理财、智e购线上销售等一揽子综合型金融服务。

  聚焦生态宜居,把好提质增效“方向盘”

  支持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该行坚持绿色发展、持续发展、创新发展,探索构建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优化信贷资金投向,助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统一。

  绿色发展,做好“老树新枝”的文章。把绿色金融发展模式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中,强化对企业环评情况的考察,将企业环保守法情况作为授信的前提条件。引导信贷资源逐步退出“两高一低”行业,积极支持农村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农村水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公共卫生设施改造等环境治理项目,实现信贷投放“腾笼换鸟”,助力打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10月末,该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4.20亿元,占比32.40%,较年初下降个0.75百分点。投向涉农龙头企业、绿色新动能、环保行业信贷资金达3880余万元。

  创新发展,做好“育种蹲苗”的文章。积极推广绿色信贷、能效信贷,制订差异化的信贷政策,逐步完善绿色农业信贷发放机制。优化调整信贷结构,创新绿色信贷产品,改善绿色金融服务模式,根据行业不同生产周期及实际经营情况,量身定制金融服务策略,通过利率优惠、流程简化、考核激励等方式,加大对低碳环保、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科创型小微企业等低能耗产业的金融支持,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年初以来,新增济南胜邦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授信180万元,其中“政银保”贷款100万元;新增山东冠荣畜牧有限公司“鲁担惠贷”100万元。

  聚焦乡风文明,下好普惠金融“一盘棋”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该行坚持将普惠金融的重心放在乡村,加强金融知识普及宣传,为乡风文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布局“线下”,优化基础服务功能。按照“双线四型”网点建设定位,加快网点转型工作,持续优化营业网点的物理布局、推动功能升级。推进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农金通等项目建设。优化农金员队伍建设,推动金融服务进村入社区,有效打通“最后一公里”。为进一步提高农金员队伍素质,根据省联社及办事处工作要求,该行全面加强农金员七项管理推进工作,制定了农金员提升方案,计划将揽存余额在50万元以下的农金员进行清退,对农金通业务量较少按照撤机进行处理。

  发力“线上”,完善新型服务模式。着力构建“互联网+金融+农业”服务模式,发挥智e购商城平台优势,建立生产、销售、消费、结算、融资全链条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优质生活用品下乡、农副产品进城。推广银行卡“1+N”模式,依托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助农POS等产品,提高金融服务的便捷性和可获得性,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普惠金融体系。截至10月底,全行智e通个人累计开通77147户,较年初增幅55.81%;智e通企业累计开通2639户,较年初增幅19.52%;聚合支付累计开通5047户,较年初增长1345户;智e购本年度新增客户10040户,本年度累计交易178.99万元。

  聚焦治理有效,牵住信用筑基“牛鼻子”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该行积极开展信用体系建设,以整村授信工程为抓手,有效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质效。

  突破重围,创新载体解难题。做精做细农户信息采集和信用档案数据库建设,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进一步深挖农村地区的申贷获得率和信贷覆盖率。该行把每周二、周四作为固定营销日,通过开展零售类贷款专项营销、“四张清单”和“两类”客户精准对接等一系列举措,优化信贷流程、延伸营销渠道、实行贷款集中审查审批制度等一系列转型探索,全行主动营销氛围进一步浓厚,信贷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支农支小服务定位进一步坚守。10月末,实体贷款户均贷款余额40.87万元,较年初增加3.96万元,新增实体贷款户均余额41.67万元;共有“信e贷”客户2191户,贷款余额2.08亿元,占实体贷款的2.79%,较年初增长451户,余额增长7502.43万元。

  巧妙借力,凝聚共识搭平台。加强同政府、人行、监管、法院、工商、税务等部门的`合作,借助村“两委”、农金员等力量和第三方数据平台,充分利用农商行原始客户信息数据,整合政府部门的信息资源,进一步完善农户信用档案信息,探索构建更为完善的农民信用信息库平台,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自一卡通用智慧社区上线以来,该行积极拓展营销,截至10月底,共与仁和社区、滨河社区、新世纪3家物业完成签约工作,并开始信息导入工作。

  聚焦生活富裕,打好富民强村“攻坚战”

  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该行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要求,坚持支农惠农,积极把乡村建设成为幸福家园。

  抓重点,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以创建乡村振兴样板村为引领,先后助力打造了2个省级样板村(仁风西街村、崔寨前街村)、1个市级样板村(曲堤直河村)和41个区县级样板村。同时,大力支持农村安全饮水、道路硬化、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覆盖面,改善和提升农村居住环境。该行对接帮扶的贫困村—曲堤镇闫家村,辖片客户经理为驻村“第一书记”,行领导班子分别对接帮扶9户贫困家庭,并出资为其修整房屋、清理院落、购置家具等,每月按时走访慰问,节假日送去米、油、面等生活必需物资。目前已提前完成“脱贫摘帽”攻坚任务。

  补短板,推动民生生活全面改善。紧跟城镇化加速和农村消费升级发展机遇,大力拓展农民进城购房、置办家庭汽车、生活消费领域信贷业务,创新推广惠农保险、惠农理财等适合农民特点的金融产品。济阳农商行有效对接了区中医院、闻韶医院等医疗领域金融服务,支持县内重点养老服务项目,切实增强民生保障。

  强弱项,推动精准扶贫落地生根。精准对接辖内建档立卡贫困户,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综合运用小额扶贫贷款、家庭亲情贷、富民生产贷、光伏扶贫贷等信贷产品,探索“产业+农户”“合作社+农户”“大户+小户”等模式,有效满足贫困人口融资需求。积极对接政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以农村创业孵化基地、农民创业园、农业科技园为平台,支持优秀大学生、农民工等返乡人员干事创业,激发贫困人口致富发展的内生动力。济阳仁风镇西街村被省联社评为“省级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样板村”,仁风支行全力帮扶当地“双创”产业发展,助力“引凤回巢”,累计投放创业贷款267笔、金额6400万元。

【乡村振兴站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01-26

乡村振兴标语02-21

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总结01-26

单位乡村振兴工作总结12-08

乡村振兴驻村工作总结03-05

乡村振兴2022年工作总结03-05

个人乡村振兴工作总结01-22

村级乡村振兴工作总结01-23

乡村振兴个人工作总结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