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报告总结>自查报告>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自查报告

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自查报告

时间:2023-02-20 19:30:25 自查报告 我要投稿

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自查报告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自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自查报告

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自查报告1

  为认真贯彻落实《xxx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方案(20xx-20xx年)》精神,按照省政府教育督导团《关于开展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的通知》(x政督团[20xx]41号)要求,我市高度重视,及时下发了《xx市 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开展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的通知》(市政教督发[20xx]24号),对中省督导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教育局先后三次召开会议对区县“全面改薄”工作进行自查,11月1日-9日,市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6个检查组,对全市13个区县的“全面改薄”工作进行了复查,现将该项工作三年来实施情况汇报如下:

  一、进展成效

  在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教育厅的精心指导下,我市认真组织开展“全面改薄”工作,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实现教育公平,极力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极大地改善了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

  我市“全面改薄”规划总投资(20xx-20xx年)26.95亿元,规划新建改造校舍面积88.4万平方米,建运动场地等附属设施工程量147.2万平方米,涉及项目学校1192所。主要完成学生用床、课桌凳、校舍建设、教学装备、设施设备、体育场地、校园附属设施及其它等七类建设项目。

  (一)保障义务教育学校基本教学条件

  20xx-20xx年,我市“全面改薄”累计投入资金19.6亿元,其中中省7.75亿元,市级9.06亿元,区县级2.79亿元,占五年“全面改薄”规划投资总额的72%。新建和改造校舍面积总计65万平方米,占规划改造校舍面积的73.5%,建设运动场地等附属设施工程量107万平方米,占规划运动场地等附属设施工程量的72.6%。

  1.中省项目实施情况。20xx年,中省下达我市“全面改薄”资金2.51亿元,涉及项目学校136所,新建和改造校舍面积15.2万平方米,建设运动场地等附属设施工程量19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已经完工126所,在建10所,开工率100%,完工率93%。

  20xx年,中省下达我市“全面改薄”资金2.64亿元,涉及项目学校139所,新建和改造校舍面积14.7万平方米,建设运动场地等附属设施工程量21.2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已经完工101所,在建38所,开工率100%,完工率73%。

  20xx年,中省下达我市“全面改薄”资金2.29亿元,涉及项目学校112所,新建和改造校舍面积13.8万平方米,建设运动场地等附属设施工程量14.1万平方米。截至目前,第一批下达24个项目已经完工11所,在建6所,前期7所;第二批88个项目由于下达较晚(10月份下达资金),目前均在办理建审手续。

  2.市区县项目实施情况。20xx-20xx年,市区县财政安排资金11.85亿元,共实施“全面改薄”项目学校279所。新建和改造校舍面积21.3万平方米,建设运动场地等附属设施工程量52.7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已经完工158所,在建82所,正在办理各种建设手续39所,开工率86%。

  通过“全面改薄”项目的实施,使我市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全市消除了D级危房,81.5万学生实现了1人1桌1椅,6.6万寄宿生实现了1人1床位,中小学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整体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有效促进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另外,为了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我市自主实施了义务教育标准化项目,市区县投入资金20.5亿元,建设和改造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496所,新建和改造校舍面积61.86万平米,完成体育场馆及其他附属设施工程量148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已经完工473所,完工率95.4%,在建23所。针对学校电器不断增加情况,投资2860万元对334所学校进行了电线路改造。为消除校园安全隐患,专项列支2300万元对117所学校墙面瓷砖进行了维修。此三项工程的实施,无论对我市“全面改薄”,还是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二)改善学校生活设施

  1.改善住宿环境,确保师生安全。学生宿舍均设置在通风、采光良好的校园内,并且宿舍安全管理实现了人防、物防、技防配套到位,宿舍消毒、杀菌措施制度建立健全,彻底消除了寄宿生的“大通铺”现象。部分寄宿制学校设置了必要的淋浴设施,确保在校学生能够使用。中小学冬季取暖设施均已配置到位,宿舍明火取暖现象均已消除。

  2.改善校园整体环境,配套设施建设到位。配合营养改善计划新建食堂671个,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学生38.3万名,学校食堂均已具备食品制作或加热条件。多数学校教学楼安装有饮水设施,确保学生在校饮食安全、健康。厕所蹲位均符合标准,蹲位设置合理。由于我市农村学校分布较广,在有水源的学校,新建厕所已按照有关规定,在图纸设计上设置了水冲式;对目前公建配套不到位的的学校,要求学校每天对旱厕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借“全面改薄”之机,对全市中小学围墙进行了整修,拆除了原有危墙并进行新建。校门、宿舍等关键部位都已安装摄像头和报警装置,宿舍配置消防和应急照明设备,各校均有明显的应急疏散标志。

  (三)办好必要的教学点

  1.足额拨付经费。从20xx年开始,对不足100人的学校补齐100人经费,涉及8个区县368所学校和100个教学点,每年下达资金1700万元。

  2.综合提升软硬件办学水平。我市对83个教学点校舍进行了改造,对校园场地进行了硬化,配备了体音美等教学仪器设备,改善了教学点的办学条件。中心学校对教学点实施师资特殊配备政策和紧缺学科“走教制”,合理安排教学点的师资力量,统筹安排教学点课程。优先安排免费师范生到教学点任教。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完善符合村小和教学点实际的职务(职称)评审标准,职称晋升和绩效工资向教学点专任教师倾斜,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方面向教学点教师倾斜。

  (四)妥善解决大班额问题

  我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抓手,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努力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和群体间差距,着力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和大班额问题。我市义务段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99.98%,初中99.79%。

  1.科学规划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保障城镇居住区义务教育配套学校建设到位。严格执行《xxx市居住区公建配套设施建设管理办法》(市政办发[20xx]6号)和《xxx市居住区公建配套设施建设管理实施细则》([20xx]35号),依法落实城镇新建居住区义务教育配套学校建设。

  2.加大政府投入,新建改扩建一批城镇中小学。20xx年以来,市政府实施开发区36所公办学校建设,其中新建义务教育学校27所;实施县城以上城区学校建设,多渠道投入资金1.7亿元,扩建学校41所。

  3.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通过科学合理划分学区,完善招生录取机制,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等措施,加强义务教育入学的规范管理;高中招生中将省级示范高中和省级标准化招生计划按不低于50%比例分配至辖区内初中,引导初中生源合理分布。

  (五)扎实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

  1.完成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经过调研、申报、审核,确定83个教学点实施了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改变了农村教学点“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研究水平。

  2.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三年来,市级投入近3亿元,实施校园网、班班通、在线课堂、录播教室、安防监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基础数据库平台等项目,全市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中小学校园网和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覆盖率分别达到84%和90%。目前,全市小学教学用计算机6.62万台,普通中学教学用计算机6.92万台,小学、普通中学生机比分别为8.56:1和5.98:1。网络空间建设有序开展,全市中小学已依托各级平台创建学校空间2107个,班级空间8217个,教师空间50057个,学生空间73596个,家长空间75548个。

  (六)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1.严格核定乡村中小学教师编制。通过调研,我市统一了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按照小学1:19、初中1:13.5、高中1:12.5核定,其中规模较小的'中小学按照标准班额采取班师比方式核定,小学1:2.4、初中1:3.9、高中1:4.2,教学点按不少于2名编制核定,乡村寄宿制学校根据情况可适当增加教职工编制。县级教育部门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按照“总量控制、城乡统筹、结构优化、动态管理”的原则,根据班额、生源变化情况,适时增减调剂编制,统筹优化使用,切实将乡村学校教师编制落到实处,确保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

  2.加强教师交流轮岗。围绕大学区管理制改革,我市积极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将优质学校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送到薄弱学校和边远农村学校,实现了“以强带弱,强者更优,弱者变强”。目前,累计交流教师、校长21317名,对提升整体教育教学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3.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通过公开招聘、特岗教师计划、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等形式,适当扩大乡村教师招聘规模,不断优化乡村教师性别、年龄、学科结构。今年为基层中小学、幼儿园补充新任教师762名。引进教育部所属师范大学毕业国家免费师范生206名。通过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为涉农的八个区县招聘中小学教师140名。落实国家特设岗位教师招聘计划,招聘教师79名。创新招聘方式,组织区县和学校,走进北京师范大学等六高校招聘研究生以上学历毕业生130名。

  4.提高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提高乡村学校中、高级岗位比例,乡村幼儿园按0.5:3.5:6,小学按1∶4∶5,初中按1.5∶4∶4.5的比例设置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实现县域内城乡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总体平衡。对在乡村学校连续任教25年且仍在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时不受单位岗位数量限制。对乡镇以下规模小、人员少、较为分散的小学或教学点,可由乡镇中心小学统一制定岗位设置方案,集中调控、集中管理、集中聘用。

  总之,通过“全面改薄”工作的实施,我市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和寄宿制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全市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由20xx年的905.17万平方米增加到1023.88万平方米,提高了13%;生均校舍面积由20xx年底的9.46平方米提高到20xx年的10.45平方米,提高了1%;在已竣工和正建的554学校中,涉及寄宿制学校89所,解决了6230名寄宿生住宿问题,寄宿制学校建设的义务教育学校寄宿生由20xx年57284人增加为20xx年的66925人,增加16.83%。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得到显著提升,“大班额”现象明显减少,教师队伍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办学条件差距进一步缩小,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可。

  二、质量管理

  (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的总体思路是:在人口密集区、县城等地区通过新建、扩建、改建学校等措施,解决大班额问题;人口相对集中的村,设置村小学或教学点;人口稀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地方,保留教学点。按照“小学就近入学、初中相对集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总体原则,充分考虑移民搬迁、城镇化进程、新农村建设等因素,各区县合理布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选址符合建设标准要求,编制布点规划,并由我市审核后确定。

  (二)优化方案、逐步建设

  我市要求各区县在做好学校布局规划的同时,按照《中小学校建设标准》“一校一案”的原则做好学校总平面设计方案,根据急需程度,制定分年度建设计划,确保学校建设效益最大化。新建校舍设计及施工严格按照有关规范和标准,符合抗震设防和综合防灾要求。

  (三)管理规范,依规办事

  各区县项目实施严格落实招投标制度,招标委托代理机构组织实施,进入xxx市建设工程信息网平台举行招投标活动,招标过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并邀请纪检、监察和主管部门参与监督招标,规范签订合同,确保一切与项目建设相关的行为全部做到阳光、透明。

  (四)严格程序,夯实责任

  项目建设遵循基本建设程序,落实工程建设管理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等,新建所有项目均办理选址用地、环评、立项、规划等手续,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地质勘察、图纸设计、图审、造价预算、招标代理、监理等,申请质量监督部门进行校舍建设质量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五)依章办事,公开公正

  项目采购,始终坚持政府公开招投标制度,委托信誉好的招投标代理机构进行公开招投标。实验仪器配备标准,保证标书严密科学规范。评标过程中认真测量样品规格参数,严格审核投标人资格。验收环节层层把关,杜绝供货商以次充好的投机行为,保证教学仪器设备的质量。

  (六)多举并措、加强管理

  近年来,我市、区县在工程质量管理方面作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一是每月召开项目管理人员会,对项目进展和质量管理加强认识,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有效措施;二是对项目管理进一步落实责任,加快实施步伐,加强质量管理;三是每双月以《xxx教育督查专报》上报市政府,下发各区县政府,促进项目进展和质量管理;四是市级教育督导部门及教育部门每两个月对建设项目的进度和质量管理进行一次实地督查检查,及时发现和反馈问题,对设计不周全、管理不到位、质量不达标、进度跟不上的及时调整和完善。同时要求区县教育局组织人力,落实责任,对工程质量进行经常性现场检查、现场解决问题,加强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

  三、保障体系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全面改薄”工作制度

  为确保“全面改薄”工作顺利实施,我市制定了“实施方案”,20xx年2月13日,经xxx市人民政府第102次(20xx年第3次)会议讨论决定,由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联合发文,将《xxx市“全面改薄”实施方案》(市教发[20xx]20号)印发各区县人民政府实施。市政府建立了由市教育、发改、财政、国土、建设等相关部门组成联席会议制度,协调推进工作,适时研究全市规划方案、资金筹措、督导检查等重大事项。市教育局成立了“全面改薄”工作小组及办公室(市教办发[20xx]52号),各区县也成立了相应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加强项目管理,统筹做好项目实施工作。市、区县教育局每月召开工作会,协调推进“全面改薄”工作进展情况。区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建立了“全面改薄”督导评估制度和督导通报、问题反馈与限期整改制度,严格跟进督办程序,确保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二)强化资金保障,加强资金管理

  20xx-20xx年,我市收到中央义务教育学校建设资金分别为5270万元、5270万元、4900万元,用于全面改薄项目资金,符合规定要求。收到省级全面改薄资金分别为19810万元、24309万元、17954万元,省级资金达到中央资金的百分比为37.5%、46.1%、36.6%,符合规定要求。市本级投入改薄资金分别为4885万元、 24531.26万元、65075.67万元,实施项目涉及校舍建设、设施设备、学校信息化建设、学校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等项目。

  在薄弱学校改造项目资金管理中,市、各区县严格管理各级资金,积极落实配套资金。20xx年1月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制定下发了《xxx市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市财发〔20xx〕124号),对资金使用范围、资金分配申报拨付、资金管理和绩效评价从制度上予以明确。同时,市级教育、财政、建设部门每年对各区县项目实施情况予以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处理,督促区县予以整改。

  各区县对筹措的各类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户核算,集中支付,封闭运行”的办法。区县财政、教育局分设专户,项目资金实行按合同、按进度申请拨款的运行办法。支付时,首先由施工单位提出申请,各方责任主体(施工方、建设方、建设局建管处、监理、设计、勘察)确认工程质量及分步分项验收情况,各方签字后,由区县教育、财政按照工程进度(基础30%、主体40%、竣工20%、一年后再付质量保证金10%),予以拨款,形成工程质量优、进展快、拨付及时、预算执行严格的良性循环。我市按照有关文件规定,积极落实国家及省上制定的“全面改薄”建设项目税费减免政策。

  (三)试点规模化应用,促进信息化与教育教学融合

  为推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20xx年,我市出台了《大学区数字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推进工作方案》(市教发〔20xx〕50号),按照“应用引领、示范带动、活动推广”的工作思路,深入探索“同步课堂”、“专递课堂”、“网络协助教研”、“名师工作室”等多种应用模式,培育出一批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典型示范学校和示范区县,实现了区域内及跨区域学区长学校与成员学校之间、城乡学校之间优质资源的共享,把信息技术在教学、教研活动以及跨校教学的应用,变成日常教学行为,有效破解了农村、薄弱学校教学质量不高、师资短缺、教育不均衡等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加快推进了全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四)提高教师待遇,落实生活补助制度

  认真落实国家连片特困县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根据xxx县乡村学校地理位置,艰苦边远程度,制定了六档补助标准,具体为每人每月600元、500元、340元、260元、200元、100元,人均年补助4320元。共惠及全县17个乡镇154所学校3890名教师。

  我市自主实施沿秦岭北麓区县义务教育学校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在上述六档补助标准基础上,对xxx县深山区、浅山区增加了1000元、800元两档标准,财政每年投入6696万元,共惠及722所学校的15500名教师。

  (五)创新职评制度,对农村偏远学校教师给予职评工作政策倾斜

  我市采用分区域、按学科排序、按比例淘汰的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创新办法。20xx年,全市通过审批的407名高级教师中,xxx、xxx、xxx县教师共196名,占通过审批人数的48%;20xx年,通过审批的384名高级教师中,xxx、xxx、xxx县教师共172名,占通过审批人数的45%。

  20xx年,我市继续加大对农村偏远学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政策倾斜力度,对xxx县、xxx县、xxx县晋升高级教师人员不作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此项政策倾斜将惠及三个县26288名中小学教师。

  四、公开公示

  为确保“全面改薄”工作的顺利推进,从20xx年起,市、区县人民代表大会每年将“全面改薄”工作列入代表审议议题,经审定后,列入重点项目进行实施,并通过报刊、网络等渠道向社会公开,接受各界监督。市级媒体、电视台对《xxx市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实施方案》及时进行全面报道。

  同时,为将“全面改薄”项目打造成让老百姓满意的“阳光工程”、“放心工程”,我市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对规划建设任务、预算安排、校园校舍建设、实施成效等信息,及时进行动态公布,报刊、媒体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公开报道。各区县所有项目及设备采购都通过公开招标进行,通过xxx建设工程信息网、xxx省政府采购网、各区县人民政府网公示相关信息,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在“全面改薄”项目资金预算执行上,我市严格按照相关要求,从20xx年公开部门预算,每年人大批复预算后,将部门预算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和市教育局门户网站上予以公开。

  五、存在问题及下一阶段工作

  (一)存在问题

  1.因农村大部分学校没有土地证,无法正常办理规划报建手续,影响项目开工率。

  2.省上规定教学用房每平米20xx元,学生宿舍每平米1500元,厕所每平米1000元,按照我市目前标准,框架每平米在2600元左右,单体造价太低,资金缺口较大。

  (二)下一阶段工作

  虽然我市“全面改薄”工作总体进展顺利,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根据“全面改薄”规划,任务还很艰巨,20xx-20xx年,我市还需实施项目学校526所。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竭尽全力,狠抓落实,克服困难,采取得力措施,加快项目进度,彻底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按期完成“全面改薄”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市整个义务教育学校达标奠定基础。

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自查报告2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xx年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的通知》、《xxx省教育厅xxx省政府教育督导团转发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xx年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的通知》及xxx市教育局《关于开展20xx年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的通知》要求,我县成立了xxx县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自查领导小组,对20xx—20xx年全县“全面改薄”项目学校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x县辖5镇10乡153个行政村,总人口32万,其中,农业人口24万。全县现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60所,其中初级中学10所,九年制学校4所,完全小学28所,教学点118所。现有教职工2232人,在校学生24038名,其中,初中7121名,小学16917名。

  按照省上审批的20xx—20xx年全面改薄规划方案,xxx县全面改薄项目涉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18所。新(改扩)建设校舍59344平方米。同时,完成大门、围墙、管沟管线、操场硬化等附属工程;购置课桌椅20870单人套、住宿用床9198位、餐桌椅7829位、饮水设备93台、安保设施175套,教学设备、音体美器材和餐具若干套(件)。项目总投资2。26亿元,资金来源:中央资金8505万元,省级资金5202万元,市级资金5850万元,县级资金3053万元。其中,校舍建设投入资金1。43亿元,占总投资的63%;设备购置投入资金0。83亿元,占总投资的37%。

  二、 “全面改薄”工作进展情况

  (一)“20条”底线达标情况

  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底线要求的通知》精神,xxx县对全县义务阶段的160所学校“20条底线”达标情况进行逐校核查,除部分学校无浴室设施、个别学校楼梯暂不达标外,其余18条底线要求均已达标。

  (二)项目实施情况

  1、学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

  (1)小学和初中生均校舍面积分别达到5。66㎡和6。66㎡;完全小学6个班规模学校建有100米直跑道;完全小学12—18个班、初中12个班规模学校均建有2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初中18个班及以上规模学校均建有300米环形跑道田径场,达到办学条件标准;全县所有学校实现了1人1桌1椅的目标,全部消除D级危房。

  (2)寄宿制学校实现了寄宿生1人1床位,消除了“大通铺”。

  (3)寄宿制学校和供餐学校具备了食品制作或加热条件,能够满足学生就餐需要。

  (4)全县所有学校都配备了开水供应设施设备,能够每天保证开水的按时供应。

  (5)各学校厕所能够满足学生需求,按1:3设置男女生蹲位,城区学校和具备自来水接入的新建校舍按照水冲式厕所设计施工,无条件的学校旱厕按学校专用无害化卫生厕所设置。

  (6)全县所有学校都设置了能够满足校园安全需要的围墙,在校园关键部位安装了摄像头,中心小学以上学校都配备了兼职校医。

  (7)楼房学校消防和应急照明设备配置齐全,疏散标志设置明显。

  (8)学校冬季取暖设施齐全,采取锅炉集中供暖和电采暖供热,学生宿舍无明火取暖现象。

  2、村小学和教学点能够运转

  (1)教学点生均校舍面积达到8㎡、体育运动场地建成了60米直跑道,基本达到了办学标准。

  (2)我县能够统筹安排村小学和教学点的课程和教师,村小学和教学点的教师能够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编制教师,保证村小学和教学点开齐课程,开足课时,教学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3)20xx年招录的81名特岗教师全部安排到乡镇小学、教学点、村级幼儿园任教,依据省、市关于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xx———20xx年)实施办法,制定了《xxx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xx—20xx年)实施办法》,对村小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达到初级、中级职称晋升条件,不受设岗限制,经师德考核和课堂教学能力测试合格后直接评定和聘用相应职称。

  (4)全县143所村小学和教学点,有123所村小学和教学点接通了宽带网,实现了网络接入“校校通”,基本达到了《xxx省基础教育办学标准》要求。

  (5)对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均能按100人的标准单独核定公用经费,且全部拨付到位。

  (6)全县每个村小学和教学点都设置了旗台和旗杆,按《国旗法》的规定升降国旗。

  3、学校大班额问题基本解决

  (1)学校布局合理,全县小学平均班额没有超过45人,初中平均班额没有超过50人。

  (2)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没有出现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

  4、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达到标准

  (1)小学生生机比达到了10:1,初中生生机比达到了7:1。全县共有网络多媒体设备1038套(其中电子白板322套,电视触摸一体机716套)。

  (2)全县有140所学校接通了宽带网,占全县中小学校总数的87%。全县有918个教学班接通了教育资源网,占全县学校班级数的66。6%。全县教师均注册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xxx省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有自己的网络学习空间。个别学校建有校级教育资源平台和教育管理平台,全县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初具规模,正在努力向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迈进。

  5、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提高

  (1)积极和市编办、县编办协调,根据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按照城市标准统一核定的要求,做好前期学生数、班级数、学校数和教学点等数据的统计上报工作。市编办统筹规划,重新核定了教师编制。每年根据中央、省“特岗计划”招录50—80名中小学岗位、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专业等岗位的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学校任教。20xx年共招录81名特岗生到乡村学校任教,解决了乡村教师短缺的问题,努力实现县域内城乡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总体平衡。

  (2)制定《xxx县中小学幼儿园校长轮岗交流实施办法(试行)》,每年安排20名县城学校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要求乡镇中心小学每年选派20%教师到村小和教学点交流轮岗,组织学区内音体美等紧缺薄弱学科教师到村小、教学点巡回支教。

  (3)积极落实省、市关于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发放政策,20xx年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标准200———750元,人均达到每月302元。1———9月生活补助共计发放474。025万元。建立与待遇水平相挂钩的'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对乡村任教满20年、30年以上教师进行表彰奖励,颁发荣誉证书。

  (4)根据省、市、县教师培训计划和“美丽园丁”培训规划,今年安排教师培训320万元,目前已完成191万元。有近千人参加了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改薄项目开展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保障机制。全面改薄项目实施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xxx县全面改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改薄工作的指导和协调。领导小组下设改薄办公室,具体负责全面改薄工作的规划制定、任务安排和具体实施。各学区、学校成立了相应的改薄工作实施机构,保证了各项建设任务的顺利实施。

  (2)精心编制规划,科学有序实施。为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县改薄办派出工作组深入学校,实地清查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现状,列出缺口清单,一校一策,认真编制改薄方案。20xx年度规划项目学校49所,总投资5261。57万元;20xx年度规划项目学校14所,总投资5064。72万元;20xx年度规划项目学校7所,总投资4112。64万元;20xx年度规划项目学校31所,总投资4175。48万元;20xx年度规划项目学校46所,总投资3996。12万元。

  (3)强化资金管理,保障项目落实。进一步健全资金管理制度,严格监管资金使用,实行封闭运行,确保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无挤占、截留、挪用现象,确保了专项资金安全运行和按时到位。20xx年度规划投资5261。57万元,实际到位资金5261。57万元,到位率100%。共计支付项目资金5261。57万元,支付率100 %。20xx年度规划投资5064。72万元。实际到位资金6073。11万元,到位率120%。共计支付资金6073。11万元,支付率100%。20xx年度规划投资4112。64万元,实际到位资金5864。08万元,到位率143%。共计支付项目资金5121。53万元,支付率96%。20xx年度规划投资4175。48万元,实际到位资金4296。13万元,到位率103%。截止目前,共计支付项目资金1719。13万元,支付率40。02%。

  (4)统筹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项目管理做到“七严格”:严格招投标程序、严格建设标准、严格合同价款、严格工期管理、严格验收程序、严格资金拨审、严格项资料归整。建立工作“台帐”,实行月、周报制度,随机抽查,定期督查,加快项目进度,强化安全措施,确保工程质量。20xx年项目总进度93。75 %,实施土建项目学校9所,单体工程21个,完工率100%;实施设备购置项目学校48所,单体工程332个,送货到校率100%。20xx年项目总进度99。63%,实施土建项目学校14所,单体工程40个,完工率100%;实施设备购置项目学校12所,单体工程91个,送货到校率100%。20xx年项目总进度86。16%,实施土建项目学校6所,单体工程16个,开工率100%,目前已竣工验收4所。实施设备购置项目学校117所,单体工程364个,送货到校率100%。20xx年项目总进度42。81%,实施土建项目学校9所,单体工程29个,开工率94%;实施设备购置项目学校18所,单体工程18个,送货到校率100%。

  (5)坚持项目公开公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在网络上定期对外公示“全面改薄”信息,各项目学校制作了“全面改薄”信息公示牌,张挂在校园醒目位置,校舍建设项目竣工时在单体建筑醒目位置设置永久性标牌进行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并组织义务教育学校2500多名师生进行了“全面改薄”网络调查问卷。

  三、工作成效

  20xx年全面改薄工作实施以来,在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县“全面改薄”工作坚持“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的原则,按照“区分缓急、分批实施、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的思路,因校施策,有序推进,成效显著。县城学校、农村中学和乡镇中心小学办学条件进一步提升,基本达到标准化学校办学要求。村小和教学点校容校貌明显改观,内配设施得到充实,均衡发展成效明显。

  (一)县财政投入力度大。20xx年是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达标验收年,借助均衡验收的良好机遇,我县广开渠道,多方筹资,实行教育项目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三年购置任务一年完成,极大地改善了中小学的硬件设施。20xx至20xx年县级财政共配套资金3790。76万元,足额完成了规划资金任务。

  (二)设备购置完成率高。20xx年县上安排采购课桌椅13500单人套,省厅安排采购课桌椅6815单人套,占20xx至20xx采购任务的162。8%;多媒体设备规划24套,实际完成347套,占规划任务的154。9%;规划采购计算机1913台,实际完成采购2887台,占规划任务的150。9%。教学仪器和图书采购均超额完成任务,占原规划的126。2%。

  (三)运动场地超前规划。借助改薄项目,对全县县城学校、农村中学和乡镇中心小学的运动场地,均安排了硬化。运动场地规划适度超前,在基层处理时,采用塑胶场地标准设计,在今后条件具备时可直接进行塑胶造面。

  (四)功能室配备标准高。借鉴发达地区装备工作先进经验,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既切合实际,又适度超前的配备方案,为中心小学以上学校配备了电教室、多媒体室、科学实验室、体质健康测试室和理化生实验室以及地理实验室。中学地理实验室和小学心理咨询室,均按高标准配置。

  四、存在问题及今后打算

  我县“全面改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人民的期望和上级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教育教学资源还需进一步整合。随着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流入量不断增大,县城校教育资源依然紧张,存在校舍短缺、发展空间小的问题。二是部分学校还存在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问题。全县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音体美等学科教师数量短缺,学科配置矛盾依然存在。三是项目资金缺口较大。新建项目下达计划年度,与实施年度存在偏差,产生缺口资金。土建项目完工后,需做消防水池、化粪池等附属工程;新建项目大都需要拆除地面建筑,改造增容供水、供电线路,又会产生新的资金缺口,造成县级财政改薄兜底压力大。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督导为契机,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使我县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一是按照教育布局调整整体规划,通过新建、整合城区教育资源,使所有学校办学规模、生均占地面积和生均建筑面积全部达到省定标准;二是通过加大教师交流、引进力度,进一步完善教师培养机制,推进城乡学校协同发展,破解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的难题。不断深化义务教育内涵发展,推动全县教育资源配置均衡向教育质量均衡迈进;三是为了解决项目资金缺口问题,将及时与各级财政部门衔接汇报,极大限度地争取项目资金,加大本级财政对改薄工作的支持力度,在逐步解决历年项目资金缺口的基础上,确保新的项目能够顺利实施。

【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自查报告】相关文章:

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专项督导自查报告02-18

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工作自查报告04-02

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自查报告01-30

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自查报告15篇01-30

基本办学条件自查报告03-26

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自查报告04-03

小学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自查报告02-27

基本办学条件自查报告13篇03-26

基本办学条件自查报告9篇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