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报告总结>考察报告>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

时间:2024-06-28 08:45:08 考察报告 我要投稿

考察报告范文10篇(实用)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报告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考察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考察报告范文10篇(实用)

  考察报告范文 篇1

  20xx年10月20日—10月21日,在南通市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王主任等领导的带领下,南通市20xx年市级小学骨干教师培训班的百余名学员,跨过长江来到了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和园区二实小进行了为期两天的考察学习,在这短短的两天里,我的收获很大。考察中,通过一看(看学校环境)、二听(听汇报课,听学校领导的介绍),我从中有所感想,有所体会,有所收获。

  一、考察学校概况:

  这次考察的两所学校是新城花园小学和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都是办学水准我们江苏一流、国内先进的学校。

  新城花园小学是一所创建于1998年的新学校,是中新合作开发区内第一所公办小学。学校具有先进的教学设施,校园网全部建成,自动化办公系统、备课平台、多媒体教室一应俱全,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学校创办之初,就将“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确立为办学宗旨,倡导“师生人格平等”的教育理念,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

  新城花园小学坚持“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坚持“赏识为主,鼓励为本,学生至上,发展第一”的教学理念;做到“对每一个学生都一视同仁,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进步,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发现”。

  学校教师队伍实力雄厚,教学业务能力强,72%的教师为区、市级的教坛新秀、学科带头人,100%的教师具备从事现代信息教育的技术和能力。

  学校依托园区的有利环境,走“开放教育”之路,与新加坡孺廊小学等结成姐妹学校,开展互访、交流,使师生有机会走出国门,接触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为培养“国际人”奠定扎实的基础。

  学校目前获得的主要荣誉称号有:江苏省实验小学,江苏省首批“绿色学校”,江苏省示范家长学校,江苏省园林式单位,苏州市文明单位,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小学,苏州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苏州市德育先进小学,苏州市优秀教师群体,苏州市义务教育阶段德育整体改革先进学校,苏州市教师继续教育先进集体等。

  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是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投资建设的全日制、半寄宿制(20%住宿)、小班化公办学校,作为一所新建的学校,它的硬件设施可以说是一流的,但给我印象更深的是它的一些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

  学校以“全心享受品质教育,为人生奠基”的先进理念为指导,注重从根本上培育学生的素质,使学生懂得现代社会中为人、立业、处事之道等诸多内涵,使学生具有未来社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学力,关注孩子们个体生命的真实健康成长,视教育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的教育!它的校园文化、管理模式都强调以生为主,都是学生喜闻乐见而又寓教于乐的,学校的每个人每项工作都在朝着更高的方向努力,真正实践着“让孩子全心享受品质教育,为孩子竭力奠基精彩人生”。

  学校管理也极具人性化,比如说它一改原先宿舍常见的军营式管理的划一范式,而是采用公寓式设计、家居式环境布置,集补习、陪读、食宿、培育为一体,一方面弥补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缺憾,另一方面又安全方便、温馨轻快。

  园区二实小的教育是一种以孩子发展为本的服务,是一种为孩子、为家长提供高品质的服务,我想这也是我们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在这个重思考的学校,爱学习的群体中,教师们用童心拥抱童心,用爱心滋润爱心,用智慧涵养智慧,用人格感召人格,用心灵晤对心灵。全校师生在“志远、行近”中“广涉猎、善归整、勤践行、敢超越”。

  学校凭借全新理念,依托现代设施、优良师资、开放策略,全新打造基础教育品牌,努力建成江苏一流、国内先进的健康校园、生态校园、人文校园、书香校园。

  短短的`两天考察中,两所学校为我们展示了四节语文课,老师们的课让我们感觉到“美丽而自然,朴实而高雅”的气息,表现出他们很强的教学业务能力,他们的教学简洁实在,丝毫没有作秀之嫌,代表了现代的一种教学方向,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扎实,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认识与思考

  这次考察让我开阔了视野,让我见识了具有现代化水准的学校,这些学校先进的教学设施,前卫的教学理念及管理模式也是我们这些学校今后要努力的方向。置身于这两所学校里,时时处处都让我们感受到现代化的气息。

  面对这两所学校,我不禁想起我们这些苏北的学校,由于苏南苏北经济发展上的差异,也使学校在硬件设施建设上产生了较大的差距,这是不可避免的现实,但是我们不应自暴自弃,我们应该看到我们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

  我们办学的硬件设施虽然没有苏南先进,但我们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还是全新的,丝毫不逊于苏南,我们南通的教育在江苏乃至在全国都非常有名,我们的教学质量跟苏南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我们应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用我们南通自身的教育优势发展自我,壮大自我,为我们的南通教育不断向前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20xx年11月

  考察报告范文 篇2

  为学习借鉴外地学校先进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xx年3月12日至18日,本人随县教育局组织名师考察团一行13人到山东xx中学、xx二中等2所学校进行了为期6天的考察。整个考察活动安排紧张而有序,内容丰富而充实。认真听取专家、教授及所考察学校报告,深入课堂听课,参观校园文化,收到了良好效果。现从考察情况、考察后的思考形成以下本次活动的考察报告:

  一、考察的基本情况:

  山东是我国的人中大省,更是我国的教育大省。虽然该省的大学不是很多,只有山东大学比较出名,但山东的基础教育却是我国的模范板块。被国家确定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进行以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要坚持分类办教育,统筹协调好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要强化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更加有效地引领推进素质教育工作。

  学校 教学班 学校体制 校长

  xx中学 14个 公办初中 xx

  xx二中 171个 私立完中 xx

  xx中学校长xx中国名校共同体理事长、全国十佳中学校长,始建于1956年,占地66770平方米,建筑面积17009平方米,绿化面积6000平方米,现有学生xx3人,教职工83人,学历达标100%。其教改经历四个阶段:1.艰难起步(1997—1998);2.辛苦探索(1998—2003);3.日臻成熟(2003—2005);4.完善发展(2005到现在)。办学理念:以生为本,关注生命;让校园文化濡养人,让课堂教学留住人。课堂教学改革采取“10+xx”模式,即教师10分钟用于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xx分钟“自学+合作+探究”呈现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

  xx二中,校长xx中国名校共同体副理事长、全国十佳中学校长,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十大人气校长,全国中学外语教师园丁奖获得者,潍坊市十佳校长,潍坊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潍坊市特级教师,潍坊市教学能手,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xx二中创办于1959年7月,潍坊市重点高中,省级规范化学校,省级文明单位,国家级重点高中。占地面积260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现有xx0名学生,xx名教职员工,包括教学区、综合办公区、体育运动区、休闲活动区、生态景观区、学生生活区、教职工生活区、生活服务区8大功能区域,整个学校布局均体现“生态的校园,诗意的空间”主题。为改变“死”的教育为“活”的教育,从2007年开始,xx二中着力打造“271”高效课堂,立足于解放学生、发展学生,以课堂为“圆心”以自主探究为“半径”,画一个学生终身发展的“大圆”,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科研领先,全面发展,全员育人”的办学指导思想,以“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为办学宗旨。

  二、考察学校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共性之处:全校上下一心,领导率先垂范,教师甘愿奉献,共同打造勤奋向上的校园文化和精神。

  从xx中学xx校长的报告中我们知道是历年中考全县(聊城)22所初中校倒数第一,是面临撤并的农村中学起步,绝处逢生,发展成为今天全国知名的学校,他们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勤奋向上的校园文化。xx中学学术报告厅横幅“让校园文化濡养人,让课堂教学留住人”进入参观者的眼帘。这种校园文化的突出特征在于他们首先有自己的教育哲学,为学校师生健康成长服务。这种理念深深植根于教师心目 和学生脑海,支撑他们走过了那么多的困难,并且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用两所学校校园文化用”学校没有任何空白的墙壁”是没夸大其词的。其次,这种校园文化在于他们用精神的引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师生,我认为这是办好学校的灵魂所在。同时把这样灵魂渗透到教师中去,领导志同道合,干群互相信任、关系融洽,学校对教师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吸引力,遵循管理规律,实行人文管理,教师的敬业精神发挥出巨大的能量,团结协作,实现了持续发展。

  (二)教学与育人、培养习惯与提升质量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节课、一个功夫或者一个绝招就能解决问题的。所考察的学校,他们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均与他们避免了大而化之、笼而统之的德育教育,扎实开展习惯培养密切相关。xx中学在“低起点、小坡度”育人原则指导下体验式德育活动,行为习惯教育养成了了令学生神往的上进精神,从起床、吃饭、洗澡、管理钱物等细节抓起,培养了学生思想品德和良好习惯这两个人类最重要的素质。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了,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也便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xx二素质教育得到淋漓尽致的实施,学生能歌善舞,培养了他们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境界以致能够养成良好的班风、校风,学风当然也就好了,质量提高也便水到渠成。

  (三)立足课堂,勇于创新,探索出了一条高效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

  两所学校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来临之际,确立了有自己特色的'课堂教学,从备课的角度强调“用学生的眼光看教材”,从教师的教法突出“教给方法”,从学生听课方式强调“师生互动”,从作业布置形式强调“精选布置、分层要求”,真正实现了教师不仅为分数而教学、学生不仅为考试而学习,形成了“高质量、轻负担”的学习特色。在课堂上,教师先展示学习目标,学生展示学习成果,限定时间,引导学生研讨解决,教师只作评定、补充和更正,最终让学生当堂完成导学案,这样经过严格的训练逐渐形成能力。课堂的质量来自师生课前的精心准备,其实质是学习迁移,老师带着教学的预判进入教室,学生带着问题与老师们交流,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宰课堂教学的命脉。

  三、启示与思考

  1、两所学校老师的教学能力不是最先进,但他们的课堂是我们学习的标杆。

  2、所考察的学校坚持国家课程标准,而且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xx二中提倡老师对课程进行整合,压缩学生的学习时间,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3、两所学校的学生阅读量非常大民,每有安排4节阅读课,对知识的积累的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4、一所优秀的学校,要有自己的管理理念,老师和学生要有人格魅力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

  5、山东省的教育之所以非常成功,有它浓厚的文化底蕴,山东号称是名人、圣人产地(如孔子、孟子),在山东到处有历代帝王的御笔。

  6、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的“教育九大定律”之一“态度决定一切”,北方人有着正直的性格为(教育是良心工作)他们的成功教育奠定了人性基础。

  7、最重要的是要提升校长在学校管理过程的威严度,要培养校长敢于管理,大胆管理的胆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8、在教学过程中把每一件小事做得更加精彩

  9、学校要巩固好已的教育特色。其实,养成教育、写字教育等等有深厚的文化基础,要进行动态性的开展,每一年研究都有新意,要常抓常新。

  考察报告范文 篇3

  为提升我学区幼儿园办园理念,积极探索新时期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路子,我们于xx年6月16日由教体局吴局长带领三所学区校长、研训室人员、各校的宿管人员30人,对围场的四合永学区幼儿园进行了实地参观考察。现将参观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及办园特点

  1、 基本情况

  围场县四合永学区服务于四合永镇、广多镇,主要以农业为主,经济条件比较落后,与我学区经济状况相似。

  该学区共有22所幼儿园,我们参观考察了2所幼儿园,这两所幼儿园均是学区直属幼儿园,即四合永幼儿园、和字幼儿园、其收费标准按类别进行。两所幼儿园均独立成院,设有大、中、小三个年龄班,在园幼儿98- 156人,入园率达100%,各园均配有大、中、小活动室,每班教师配备2人,都是国办教师,幼儿园设有专职园长。

  2、 幼儿园建设特点

  (1)基础设施完善。一是领导重视,全力建园。政府在历年的教育工作会议中,都把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大力宣传,提出目标要求,并且常抓不懈。二是社会支持,原来小学合并的校舍,经过改扩建全部给了幼儿园,因此建筑面积非常大,各室齐全,活动场地富余。三是自己动手,勤俭建园。各幼儿园面对办园时间不长,设备积淀薄弱的现状,积极筹措资金,添置教玩器材,并发动教职工修旧利废,尽力保证保教活动正常开展。我们参观的两所幼儿园的室外大型玩具(包括自制)都达到五件以上。室外壁画、室内布置、活动场地等都做到了美化、绿化、儿童化,给幼儿生活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2)整章建制,管理规范。参观的两所幼儿园都能根据《幼儿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及《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指导纲要》等政策条例规定,结合本园实际,制定或修改了教学管理制度、幼儿一日生活制度、家园联系制度等多项制度,使园务管理有章可循。

  (3)面向全体,发展特长。培养能力,提高保教质量。为了促进教研教改,深化教学改革,两所幼儿园都能积极组织教职工进行学习,讨论新大纲,刻苦钻研新教材,办公室醒目的地方都张贴上办园宗旨和五大领域教育目标。和字幼儿园为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需要,建立了幼儿社会活动室、音乐活动室、家园活动室等大型活动室,使幼儿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大有作为,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使幼儿体会到音乐和生活的丰富多彩,体验到了其中的乐趣,感受到了活动的成功感。

  (4)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布置,坚持就地取材,废物利用。他们发动教职工献计献策,充分利用当地秸秆、沙石、蛋壳、铅笔屑等废旧材料装饰教室,如四合永幼儿园为幼儿设置了戏水池、投掷桶、自制滚筒、和字幼儿园在室外活动场地上画上了孩子做操、排队占位的图案标记、特别是别致的动物钻洞式墙体,设计新颖、巧妙。为幼儿营造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5)加强督导。实行定级定类管理。几年来四合永学区根据河北省幼儿园验收标准,结合本地实际,对所辖幼儿园全部进行验收,分出一类园、二类园、三类园、三个档次,有力的促进了全县幼儿保教水平的提高。

  二、围场县幼儿园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1、充分利用布局调整后的小分校建立幼儿园,解决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2、加大宣传力度,实行学前三年教育,保证4、5、6周岁的幼儿全部入园。解决生源不足的问题。

  3、充分利用废旧材料,解决幼儿多玩教具少的问题。

  4、环境布置幼儿化。室外活动场地、大型器械供幼儿玩耍,室内壁画高墙与低墙巧妙结合,桌凳符合标准,玩具厨向幼儿开放,从根本上解决小学化倾向的问题。

  三、影响和制约我学区幼教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随着普三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学区以学前教育三年普及程度为重点,遵循“先抓园舍等基本的办园条件落实,保证幼儿先入园,再抓办园标准化建设的工作思路,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几年来,尽管纵向取得了较大成绩,但总的来看,我学区幼儿园建设在数量和规模发展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尤其是园舍大受局限,以前村小合并以后,部分学校没有用于幼儿园改造,而是由村部直接卖给个人或直接占有,更让人痛心的是部分幼儿园即便没有被村部直接占领,也和幼儿园在一个院里办公,对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其资金、人才、管理以及新的教育理念等高质量的`教育核心资源也相对缺乏,我学区面临着许多困难和困惑。

  1、基本建设有待规范化。由于部分园所对国家提出“为幼儿创设适应的教育环境,”的基本要求认识上有偏差,低成本运作的现象较为严重,教室布置、桌凳小学化,大部分幼儿园没有玩教具购置计划,并未安排专项资金,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总体上看,幼儿园玩具种类不全,数量不足,难以适应新时代幼教工作的需要。

  2、教育行为有待科学化。在下乡视导过程中,我们发现有的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把应试教育作为立园之本。突击表现在:一是语言、数

  学训练较多,其余课程严重不足。二是按小学模式进行教学,并且把识字、计算能力当做衡量保教优劣标准。有的幼儿园私自学习小学一年级知识,留家庭作业。三是幼儿活动形式单调。有的教师往往就内容论活动,把组织幼儿活动看做一种程式,按部就班履行自己职责,缺乏深层次的探究。每天上几节课,一日活动安排乏味,上课不是以游戏为主,未能满足幼儿好奇心、求知欲、违反了《纲要》的规定,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

  3、教师配置和管理有待标准化。目前,我学区幼儿班、幼儿园教师配置和管理比较混乱。一是有部分代课教师,学历不合格,没有上岗合格证。二是教师配置缺乏稳定性。有的学校把从事多年幼教工作的老教师调到普教,而把从未从事幼教工作的普教老教师调到幼教。三是服务意识差。有的幼儿园对幼儿教育的任务理解不透彻,认识不明确,服务项目少,工作不到位。如:幼儿离园时间安排不合理,与农村家长下地干活时间冲突。

  四、关于加快我学区幼儿教育的思路和对策。

  1、加强硬件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办园条件。各幼儿园拟定添置玩教具计划,及时增补富有时代气息,有利于幼儿智力开发和品行培养的玩教具,定期维修、更换院内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使办园条件逐年有所提高。

  2、遵循幼儿教育规律,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各幼儿园、幼儿班室内外环境建设,要注意与小学的区别,增强对幼儿的吸引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要把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纳入工作范畴,认真贯彻新《纲要》精神,把五大领域课程开齐、开全、开足采取多样形式,游戏贯穿课堂活动始终,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师,努力提高教师素质。高质量的幼儿园一定要有高水平的教师。各幼儿园、学前班要把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当做大事来抓。力争三年内使目前的在职幼儿教师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这就需要加大对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以教体局、学区中心校为龙头、乡镇中心园为研训基地,在园内开展“吹、拉、弹、唱、跳、写、画、做编导”十字练功活动,指派骨干教师担任辅导员,互帮互学,提高全体幼儿

  教师的整体水平。

  4、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幼教质量。狠抓保教常规,健全业务活动制度,改革传统的教研方式,加强幼儿园自身的园本研究,联系日常的教育教学具体事件和教育行动进行行动研究,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加强集体性研讨,认真学习幼儿教育教学理论,课堂教学要以游戏为主,科学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一日活动主要包括生活活动、运动、学习、游戏活动等,要加强老教师、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使得每位教师从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以中心幼儿园为龙头,抓出典型、树立样板,带动其它园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在动态活动中提高幼教质量。

  5、加强学习,提高敬业精神和服务意识。各园要以“为社会服务,为家长服务。”为出发点和归宿,提高保教质量,使幼儿入园后舒心,家长放心。

  总之,围场一行收获颇多,也有几点不成熟的建议与领导分享。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考察报告范文 篇4

  月12日,我局由张书记带队,各国土所负责同志及办公室有关人员一行8人对江苏省XX市国土资源局基层国土所建设情况进行了考察。考察期间,我们听取了金坛国土资源局有关领导的情况介绍,对国土所创建活动开展比较好的金成、薛埠两个国土所进行了参观,并就国土所建设有关问题同金坛国土资源局负责同志进行了交流和探讨。通过考察,我们认为XX市国土资源局基层国土所建设的成熟经验对我局规范基层国土所管理、增强基层干部职工综合素质、提高服务水平、塑造国土资源新形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XX市国土资源局基本情况

  XX市是XX市下辖的县级市,地处江苏南部,东近上海,西偎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开放城市之一,人口54万,面积975平方公里。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50位。

  XX市国土资源局内设办公室(人事科)、财务科、 资源规划利用科、地籍管理科(测绘管理科)、耕地保护科、法规监察科、矿产资源管理科(地质环境科)等7个职能科室,下辖16个基层国土所。局机关领导职数为:局长1名,副局长4名;科长(主任)7名,副科长(主任)8名。局机关及 国土所人员 总数为200人。

  近年来,金坛国土资源局积极顺应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的形势需要,结合实际,以规范化管理、目标考核、承诺服务、电子政务等为抓手,努力培育基层国土所建设“亮点”,受到上级和社会各界的好评。连续3年被评为XX市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在20xx年度XX市机关千人行风评议中名列第一;服务窗口连续8年被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称号;在乡镇七所八站行风评议中,80%的国土资源所名列前三名,50%的国土资源所名列第一名;先后25次获省(部)级荣誉称号,46次获市(厅)级先进称号,7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金坛国土资源局基层国土所的建设工作得到国土资源部的充分肯定,据了解,国土资源部计划下半年在XX市召开基层国土所建设现场会,准备在全国范围推广金坛基层国土所创建的成功经验。

  二、基层国土所建设的主要“亮点”

  全国很多地区的国土资源局都在探索基层国土所建设经验,但受多种原因影响,基层国土所建设工作在不少地区流于形式或半途而废,XX市国土资源局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沉下心来,因地制宜,持之以恒地将“虚”的工作思路转化成“实”的工作业绩,达到了“提高素质、增强战斗力、提升服务水平、树立国土资源新形象”的目的,有力地推动了全局工作向前发展。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强化理论学习,提高队伍综合素质

  鉴于基层国土所工作人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情况,近年来,XX市国土资源局从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出发,把学习放在突出的位置来抓,开展了创建“学习型国土资源所”活动。为了避免理论学习走过场,他们建立了完善的学习制度,将理论学习开展情况纳入国土所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狠抓落实。局里逐月制定学习计划,定期邀请南京大学等高等院校专家来局里开设时事政治和国土资源业务讲座。局领导还不定期到国土所抽查学习情况。针对基层人员年龄、文化基础存在差异的实际,结合不同的学习内容和目的,采取“集中上课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书本理论和工作实践相结合,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组织考核与全员竞赛相结合”的方法,将理论学习搞的红红火火,全面提高了基层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

  3月6日,XX市召开建设学习型城市表彰大会,XX市国土资源局被评为建设学习型城市先进集体。

  (二 )以人为本,积极改善国土所办公条件

  基层国土资源工作非常辛苦,良好的工作条件能够使基层国土资源工作者产生一种归宿感,进而激发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能。XX市国土资源局高度重视国土所建设,并把基层环境建设作为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平台。20xx年,在全市系统内开展了“四个一”建设活动,即提供一个好的`工作、学习、生活和活动环境。这项活动的开展,使基层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在此基础上,20xx年10月,又开展了“六有”国土所创建活动,即有一流为民服务的明亮窗口,有一间设施完备的学习阅览室,有一套健全的学习管理制度,有一个整洁、舒适的职工宿舍,有一个卫生、洁净的食堂,有一个设施简便的健身娱乐室。

  我们在薛埠国土所参观时发现该所工作人员和来客都在食堂就餐,这样不仅避免了不必要的应酬,节省了招待费,而且还杜绝了下基层吃、拿、卡、要等不良行为,可谓一举三得。据了解,建立职工食堂后,XX市16个国土所全年共节省招待费20多万元。考虑到国土所所长异地任职和部分职工异地工作的实际情况,为了方便职工工作和生活,薛埠国土所还修建了职工宿舍,受到干部职工的欢迎。

  目前全市16个国土所都建设了自己的办公楼,并按照要求配齐了全部设施。除了办公室外,还有服务窗口、档案室、

  阅览室、会议室、娱乐室和职工宿舍、食堂,使国土所真正成为职工之家,极大激发了基层国土资源队伍的工作热忱。

  (三)树立群众观念,将便民利民落到实处

  乡镇国土所是国土资源部门的第一扇窗。如果这个窗口不透明,得不到老百姓的信任,将直接影响国土资源系统整体形象。XX市国土资源局以“人民满意的国土所”为目标,发挥市局“大窗口”带动国土所“小窗口”的作用,本着“利民、便民”的原则,在基层国土所服务窗口实行首问负责、一站式服务和时效承诺等制度。坚决做到任何事都在窗口办完,能办的事立即办,难办的事想法去办,不好办的事给予书面答复。办理时效和投诉电话对外公开,投诉一经查实,将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同时,窗口推行文明用语,严禁使用“不好办”、“明天办”、“找领导”等忌语。

  为加快推进国土资源管理政务公开,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XX市国土资源局还在市、镇两级服务窗口全面推行电子政务。

  我们在金城国土所看到,群众到所里办事不需要上楼,全部在服务大厅办结,如果是急办事项,所里的流动服务队则上门服务,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

  (四)实施规范化管理,塑造国土资源新形象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近年来,XX市国土资源局在基层国土所全面推行规范化管理,提出向管理要水平,向管理要形象。在办公环境方面,规定:

  1、服务窗口必须宽敞明亮,办事程序醒目,服务制度上墙,便民设施齐全,政务公开栏定期更换,人员集中使用电子政务办公。

  2、学习阅览室必须专门设置,有一定数量的报刊杂志和政策法规科普书籍。

  3、学习制度必须张贴在学习阅览室的醒目位置,阅览室内要开辟单位(个人)学习目标、阶段学习计划、学习体会的“学习交流园地”,学习制度的执行情况要有完整的书面记载。

  4、宿舍窗净明亮,电视、卫生等设施齐全。

  5、食堂有专人管理,环境清洁,餐具洁净。

  6、活动室有乒乓桌、方桌等基本设施。

  在强化办公环境规范化的同时,XX市国土资源局还十分重视基层国土所工作人员行政行为的规范化,他们从人员管理、依法行政、文明服务、队伍建设、作风纪律人手,制定了以公示制度、窗口申报制度、廉政建设制度、内部会审制、阳光操作制度为主要内容的40多项制度,并将其汇编成册,做到系统内人手一册。局里组织专人对国土所各项制度落实情况制定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考核标准,定期进行督导考核,确保用制度统一思想,规范行为,增强素质、提高水平,塑造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国土资源新形象。金坛国土资源局基层国土所规范化管理取得显著成效,基层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进一步提高,服务意识得到增强,队伍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 20xx年底,金坛国土资源局获得XX市级“文明标兵”称号。

  三、几点启示

  在考察中,我们发现金坛国土资源局基层国土所的创建工作并不是“制造新闻效应和沽名钓誉的噱头”,而是实打实的真功夫。通过与该局有关领导交流,我们认为该局基层国土所创建工作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领导重视。XX市委、市政府对国土资源局各项工作非常支持。金坛国土资源局庄六孝局长兼任XX市政协常务副主席,便于同各方面进行工作协调,这为国土资源系统的改革和创建工作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庄局长非常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多年来精心培养和大胆提拔重用系统内德才兼备的年轻干部。金坛国土资源局四位副局长全部来自于本系统,平均年龄不到40岁。庄局长还经常把年轻干部送到省厅和国土资源部进修,在开阔年轻干部眼界,增长知识才干的同时,把外部的先进经验带回来,在工作实践中创造性地进行消化吸收,为机关和基层国土所建设工作的开展积蓄了战斗力。庄局长对基层国土所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将基层所建设列为全局重点工作,他认为:国土资源工作的难点在基层,重点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不断加强基层建设是国土资源管理焕发生机的源泉。在基层所建设中,局里安排分管局长靠上抓,配齐工作班子配合分管局长工作。所里建立了由所长主管,其他成员密切配合、分工合作的机制。局里出台了一系列相关制度,用制度的刚性保障国土所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二)资金保障到位。资金是影响基层国土所建设成效的重要因素,缺乏资金支持,再好的工作思路也只能停留在务虚的层面。金坛国土资源局的做法是以政策扶持代替资金扶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允许国土所按照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和江苏省物价局核定的标准对临时用地征收2——3元/平方米的管理费;2、允许国土所同用地单位自愿签定用地手续全程代办协议,并按照征地补偿费的1%——3%收取服务费;3、国土所为辖区内经营性土地招标、拍卖、挂牌提供基础服务,土地出让后,财政局按照一定比例向土地所在乡镇返还土地经营收益,用于小城镇建设,乡镇将所得收益按照约定比例拨付给国土所。上述三项收入由局财务科监督管理,全部用于国土所建设和发展。国土资源局本着“穷补,富不收”的原则,为基层国土所建设提供了宽松的政策空间。我们在考察中了解到,XX市基层国土所收入都比较可观,效益最好的国土所年收入近200万元,总资产达几百万元,为开展基层国土所创建工作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三)基层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基层干部职工是国土所建设的主力军,只有充分调动基层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使他们把国土所创建工作放在心上,安心做好国土所工作,精心抓好国土所管理,悉心打造“人民满意国土所”,用心做好“人民满意土管员”,才能把基层国土所建设好。在调动基层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方面,金坛国土资源局一是通过抓学习,教育人,促进基层干部职工思想觉悟和责任意识的提高;二是通过抓制度建设,管住人,统一规范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为;三是通过实施人性化管理,吸引人,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围绕人性化管理,局里一方面支持各基层国土所加大投入,为干部职工创造优越的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环境;同时十分注意改善国土所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国土所所长除基本工资外,每月可享受1000元左右的月度奖金,年底根据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成绩,排出优秀、良好、合格三个档次,良好、优秀档次的国土所所长可得到2——3万元的年终奖,合格档次的国土所所长的年终奖是1——1.5万元左右。国土所普通工作人员的奖金额度在不低于局机关普通工作人员平均奖金基数的前提下,按照“只上不下,只涨不降”的原则,根据所在国土所的年终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档次进行浮动。基层干部职工的待遇高了,四处化缘解决职工奖金福利的烦恼没了,心情好了,干劲更足了。扎实工作有甜头,温情服务有盼头,积极创建有奔头,成为金坛国土资源局基层国土所干部职工的共识,国土所创建工作的根基进一步牢固。

  四、对加强我局基层国土所建设的几点建议

  基层国土所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最前沿,与群众关系十分密切,加强国土所建设是关系到国土资源法律法规能否得到贯彻落实,资源保护和保障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上级是否放心,群众是否满意的重要举措。尤其是我局基层国土所刚刚调整合并,机构和人员还处于磨合期,因此应抓住时机,全面加强国土所建设,创新思路,促进团结,提高素质,增强活力,适应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变化的新要求和全市赶超发展的工作需要。根据我局实际情况,现对国土所建设提出以下五点建议:

  (一)完善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我局基层国土所调整合并工作刚刚结束,由于机构、人员调整幅度较大,国土所在工作和管理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下一步应围绕全局中心工作,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目标,以依法行政、文明服务、队伍建设、作风纪律等为切入点,着力抓好国土所的规范化管理工作,下大力气创牌子,树形象。建议由局分管领导牵头,配备专人,靠上去抓国土所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国土所工作守则、服务守则、学习、财务管理、食堂管理、信访接待、卫生保洁、资产和办公环境管理、安全保卫等规章制度,根据国土所工作实际,制定具体明确的业务和精神文明工作目标及考核标准,将国土所工作纳入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对考核位次靠前的国土所给予一定经济奖励。对考核成绩不佳的所,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整顿和提高,以促进全市基层国土所工作平衡发展,再上档次。

  (二)因地制宜,改善国土所工作生活环境。鉴于部分国土所调整合并后人员多,办公条件简陋的实际情况,建议借鉴金坛国土资源局“六有”模式,鼓励和扶持办公条件较差的国土所按照“勤俭节约、充分利用、因陋就简、量力而行”的原则,建设办公场所,逐步完善办公、生活、健身娱乐设施,改善干部职工工作生活条件,进一步调动基层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创建“人民满意的国土所”。

  选择1——2个条件较好的国土所作为试点,以创建“人民满意的国土所”为目标,在基层国土所设立服务窗口,推行首问负责、国土所管理权限内政务一站式服务、时效承诺、温情服务等制度。加大宣传力度,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增进广大群众对国土资源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试点成熟后,将经验向全市国土所推广。以创建“人民满意国土所”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提高基层国土所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意识,在群众中树立基层国土资源工作者的新形象。

  (四)推行电子政务,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因特网已经非常普及,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推进国土资源政务公开,建议围绕加强局机关网站建设,在全局和基层所推行电子政务。电子政务不需要太多投入,目前全局各科室和基层所都配齐了电脑,只需将电脑并网,就可以实现网上发布通知和网上办文。有利于避免基层所工作人员在城区和驻地之间往来奔波,节约了时间,节省了办公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给予政策支持,为国土所建设开辟资金渠道。

  我局基层国土所建设的瓶颈在于资金短缺。各基层所没有收费权,仅依靠局里提供资金支持又不现实。从长远看,国土所要发展,就必须在法规、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创新思路,开辟财源,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建议在以下两方面进行探索:1、推行征地代理服务。建设项目征地时,当地国土所可以同用地单位和个人自愿签定《征地代理服务协议》,代替用地单位办理各项用地手续,并按一定比例收取服务费;2、推行土地经营基础服务。经营性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前可由当地国土所代替市局协调同村集体或原土地使用者的关系,代为办理土地勘测、征用、清点等基础工作,土地出让后,市局协调财政通过相应方式向国土所拨付一定数额服务费。上述两项收入由市局代管,主要用于国土所建设和

  改善干部职工福利待遇。国土所使用经费,必须上报资金预算报告和资金使用申请,经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审批后,据实拨付。

  基层国土所建设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作,只有领导重视、班子精干、充分发动、措施得力、持之以恒,才能抓出成效。我市经济基础较好,全局干部职工整体素质较高,基层国土所各项工作的起点较高,相信通过不懈努力,一定能将基层国土所建设培育为我市国土资源工作的新“亮点”。

  以上当否,请批示。

  考察报告范文 篇5

  湖北省扶贫培训团赴英国开展了为期21天的“农村可持续发展与特色农业开发”学习培训。在英国培训期间,学员们听取了英国政治经济与农村发展、农村旅游与环境、社会保障制度、有机农业发展和欧盟的农村政策等专家专题授课;访问了odi智库、英国农村支付局、farmstay农家乐联盟、英国乳业协会等机构和两家农场;实地考察了部分著名博物馆、领略了英国文化和软实力。学员们通过两种社会制度、文化差异的比对,深入观察与思考,剖析一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优劣势,从而获取有益的扶贫借鉴、为我所用,收获很大。

  英国的初步印象

  英国作为世界首个现代工业化国家、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样板以及“日不落”帝国称号的拥有者,充满着迷人的光环,尤其是近代以来,其发展历程引起世界广泛的关注和深思。为什么现代文明能够首先敲开一个岛国的大门?它凭借什么力量几乎征服了整个世界,被描绘成“日不落”帝国?为什么它会在二战后患上耳熟能详的“英国病”?一个真实的英国到底是怎样的?如今它真的被全球化浪潮抛弃了吗?带着这些疑虑,听课时动脑,考察时比较,访问时思考,我们因而对英国社会有了初步感观:英国的曾经辉煌是用炮舰烧杀抢掠得到的,其原始积累的过程是极其肮脏的;尽管近代以来英国经济走走停停,但仍在高位徘徊,20xx年三季度更是出现了久违的企稳回暖迹象;其国际影响力虽然逐年下降,但仍高居世界前三甲行列,文化软实力更是世界第一。

  印象之一:仍是一个经济强国。英国国土面积24.4万平方公里、人口6009万。20xx年gdp总量2.4万亿美元,位列世界第七;人均 gdp 39604美元,位居同等国家前列。二战后“英国病”的显现、欧盟建立、全球化深入、社会结构变迁、外来移民涌入等一系列新形势给英国以巨大冲击,英国之所以还能保有经济强国地位,完全得益于工业化成果的延续,更归功于经济结构调整。

  上世纪八十年代,英国采取“新自由主义”政策,加快私有化,大力发展金融保险、商业零售、物流、旅游等服务业,促进经济结构转型。讲授《英国政治经济》的斯蒂文教授告诉我们,服务业已成为英国的支柱产业,从业人数占经济活动总人口的80.2%,创造的产值占gdp的比重超过75%。

  印象之二:城乡一体化水平高。英国城镇化率在20xx年达到最高值90%以上,之后逐年下降,20xx年为79.5%。这种“逆城镇化”现象表明,城乡差距消除后农村更具吸引力。

  英国农业生产高度发达,集约化和机械化程度高,全国农用土地1713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7%,而从事农业人员不到50万人,占经济活动总人口的1.4%,人均经营土地超过500亩。英国的农村和城镇之间已经没有明显的边界,所到之处,我们看到的都是颇具田园风光的城镇和享有城市文明的乡村,城乡已经完全融为一体,这恐怕得益于无户籍限制和国家对农业、农村的高投入、高补贴。英国农民都是素质和收入较高的中产阶级,马休德教授讲授《有机农业的发展》时说,他们已经不是传统意义的农民,更多是具有很深教育背景和广泛社会交往的精英群体。

  印象之三:社会保障制度完备。英国是世界上最早以立法形式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也是典型的高福利国家之一,其社会保障制度以国民保险和国民保健为主体,辅之以专项津贴、个人社会福利、住房和教育福利等。资金的来源主要是个人、雇主、财政预算和国民保险基金投资收入。在支出上,实行全民保障、不留死角,“劫富济贫”和“多缴多得”相结合。高保障和高福利有效维护了弱势群体利益,但加重了公民税负和财政负担,20xx年度英国社会福利保障支出 20xx亿英镑,占财政总支出的三分之一。

  印象之四:软实力超强。英国文化是在历史的冲突中形成的,英国政治经济的几个突出特点都体现了“冲突”,如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是王权与议会长期斗争妥协结果使然;现代经济与社会体制包括工业化和福利国家,是“追求财富”与“追求平等”尖锐斗争达成的平衡。英国文化的核心是“包容”,主要体现在激进与保守同在、理性与信仰相容、“绅士风度”与“反传统”并存。我们对英国印象最深的是博物馆众多,仅伦敦市就有200多家。博物馆不光展示大不列颠文化,更多地展示世界各民族文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英国对“日不落”帝国的留恋,也体现了英国包容开放的文化视野。博物馆也是英国国民教育的课堂。在这里,常常能见到有专门的教师给一群中小学生讲解。

  视野、意识与观念升华

  为期三周的英国学习培训、考察,我们在零距离感受西方文明和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开阔了视野,增强了危机意识,升华了境界,坚定了理想信念。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我们此行最大收获。

  第一,认知视野进一步开阔。到英国学习之前,我们对英国的'了解仅限于书本和网络,比较片面和零碎。到英国后,站在这片土地上,认知视野更加开阔,尤其是英国发展的底蕴使我们感受到视觉和思想的猛烈撞击,从而对减贫与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是持续的经济增长可促进减贫。缓解和消除贫困,需要持续的经济增长来支撑,否则“蛋糕”就无法做大,减贫目标则难以实现。英国能够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安全网,最初动因是防止贫困、过早死亡和社会疾病,关注的是社会弱势群体,依托的是充沛的财力。二是包容性的增长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在英国,经济增长源于包容性的文化和发展理念,倡导“希望”和“参与”,不分肤色、民族、职业,人人都是发展的主体和发展成果的分享者。由此带来中产阶级不断扩大,社会和谐程度逐步提高。

  这两个基本结论只是一点粗浅体会,英国与我国国情不同,我国整体发展水平不高,但如今我们已站在全球化的起点上,要有国际战略眼光,借鉴全球减贫经验;同样,也需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国,把真实的中国展现出来,赢得更多理解和支持,以包容的眼光来看待其他国家以及新生事物,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第二,危机意识进一步增强。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上早已超过英国,实现一代伟人提出的“赶英超美”目标似乎指日可待。但在英国一看、一问、一听、一比,感觉到中国与英国的差距相当惊人:如我国人均gdp只有英国的15%,全球排名65位,远远落后;经济发展质量远低于英国,人均gdp能耗大大高于发达国家;我国社会仍处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混搭”状态,而英国已经成功转型进入信息社会;国民受教育程度和文明素质的差距则更大……可以说,我国虽然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经济大国,但还不是经济强国,发展中还面临重大结构性问题和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阻碍,尤其需要我们增强危机意识、风险意识,居安思危,扎实做好自己的事,不以外界的纷扰而自乱方寸。

  第三,理想信念进一步坚定。英国是一个已完成工业化的高福利国家,在培植文化软实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发展现代农业等方面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做法。但是,其作为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缺陷暴露无遗,如决策机制迟钝、经济缺乏活力、高税负带来民众不满、高福利滋生依赖、财政面临“破产”等。我国是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的社会主义国家,经过改革开放,经济取得长足进展,人民生活大幅改善,正在向全面小康迈进,国际地位、国际影响显著提升。我们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农村包容性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如何将专项治理贫困寓于农村发展之中、实现包容性的可持续发展,是减贫与发展的优先课题,也是我们此行的目的之一。通过在英国学习培训,我们对这一问题有了初步认知,同时也对我国农村包容性可持续发展有了更多思考。

  首先,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遵循规律。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所谓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有机统一整体,充分发挥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一是协调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尽快实行同步。20xx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如果按户籍人口计算仅35%左右,远低于英国近80%的水平。根据国际经验,合理的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范围在1.4-2.5之间,而我国明显偏离这一合理区间,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要做到与工业化同步,关键是彻底改革排斥农民进城的城乡二元体制,使务工人员尽快“市民化”。二是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城市群、城市带、城市圈,以大带小,以城带乡;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一体化规划,一体化建设,切实改变“各唱各的调”的问题;加大空心村整治力度,加快新农村建设。

  其次,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生命产业。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始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任务,“粮食定、天下定,粮食紧、市场紧”。英国是一个发达国家,农业产值仅占gdp的0.8%,却满足了国内需求的60%,靠的是对永久性牧场和耕地的保护,对农业的高补贴。我国虽是一个农业大国,但大多数农产品需求刚性增长,长期依靠国际市场容易受制于人。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发展农业这一生命产业。要牢牢守住耕地红线,落实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加大科技兴农力度,提高单产;要稳定农资价格、控制生产成本,落实惠农政策和补贴,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实行最严格的监管执法,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再次,农业农村发展必须将规模化、市场化、生态化和可持续化有机结合。英国的现代农业有几个显著特点:一是规模化程度高,全国有永久牧场2.5 万个,面积约1105万公顷,平均每个牧场超过400公顷,全部实行集约化、机械化规模经营。二是市场化程度高,中介组织发育,如我们参观的乳业协会、农家乐联盟等,都网络了上千家牧场,直接与超市或消费者对接。三是有机化程度高,全国有4800多个有机农场,虽然数量只占牧场数量的20%左右,但面积却占牧场面积的一半左右,农场主们除了严格按照欧盟和英国的操作规范来生产外,开始更多地关注“动植物福利”,保证食品安全和原生态。

  英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为我们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打开了一扇窗口。当前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农业经营方式面临诸多新挑战,经营规模小、方式粗放、劳动力老龄化、组织化程度低、服务体系不健全是突出表现。为此,必须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必须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方式和办法,引导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大力培育职业农民和现代农民,强化农业职业教育和认证管理。

  最后,推进减贫需要制度保障。包容性增长最基本的含义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这也是减贫的目的所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和五千多万城市低保对象,解决弱势群体的发展问题,使他们跟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步伐进而实现脱贫致富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强有力的措施和有效的制度来保障。

  一是要将包容性增长作为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在制定规划、执行政策、提供机会上向弱势群体倾斜;二是加快扶贫立法进程,明确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和社会各界扶贫义务;三是完善扶贫开发政策支持体系,以提高扶贫对象能力为重点,着力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着力改善扶贫对象知识结构和发展素质;着力完善社会保障安全网络体系,提高贫困人口抗风险能力。

  考察报告范文 篇6

  按照XX县组织部安排, 在XX县党校有关领导的带领下,从20xx年10月25日到20xx年10月31日参加为期7天的考察活动。在考察中我们先后去为XX县、库尔勒、乌鲁木齐、昌吉、呼图壁、石河子等县、市,考察中主要了解了上述县、市的工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状况、设施农业、居民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等。

  在此次考察活动中,我亲眼目睹了以天山北坡经济带为中心的北疆地区的对外开放、交通运输、工、农、商、文化教育、社会治安、稳定等方面发展状况及取得的空前成就,此次考察,使我解放了思想,开阔了视野,我深刻地体会到,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具体考察情况如下:

  一、考察目的:

  通过考察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基本情况,了解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发展情况,学习发展工业、调整产业结构、搞好社会治安、促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步伐、带动农民致富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做法,从而开阔科级后备干部的视线,提高科级后备干部对新发展、新技术、新科学的意识,让科级后备干部了解北疆的经济发展、社会治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的情况,培养高水平、高能力、高素质的一批科级后备干部队伍,促进我县的发展社会经济、搞好社会治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动农民致富的步伐,最终达到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

  二、考察对象:

  XX县、库尔勒、乌鲁木齐、昌吉、呼图壁、石河子等县、市的三个文明建设、工业园区、乡镇企业、社会治安、社会主义新农村、设施农业、人民的生活水平等。

  三、考察内容:

  乌鲁木齐、石河子、库尔勒、XX市和轮台主要考察工业园区、各种公司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发展思路,主要生产产品,使带动当地人民群众的致富情况,使促进本地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情况。XX市主要看军垦博物馆,了解兵团的成立和发展过程,学习解放军战士们的不怕苦、不怕累不断进步的精神,使南疆挂职干部得到一定的爱国主义教育。XX县参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建设、发展情况,当地的社会治安、人民生活、生活水平情况。XX市和XX市还考察居民社区建设,他们各有个的特点,他们在工作上创新,想方设法为居民工作,值得我们学习他们新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思路。XX市和XX市参观石磨沟、龙山等绿化基地,这两个市政府和人民群众高度重视绿化工作,每逢植树造林的时候,利用政府引导,人民群众参与的方法,使人工绿化面积达到了上万,扩大了绿化覆盖面积,提搞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条件,同时发展生态文明,创造了很好的投资环境。

  四、考察体会:

  我在这个七天的考察学习过程中,亲眼目睹了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发展情况,亲耳听到了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发展过程和以后的发展思路,得到了很大的收获和体会。我在下面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1)工业的发展推动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发展,加快社会经济发展步伐。工业是推动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工业的发展对农业和第三产业发挥推动和发动作用。天山北坡经济带的社会稳定,投资环境好,交通方便,优惠政策多,发展潜力强。这些优势引起国内和国外投资者的注意,加快投资速度,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为了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很好的环境和很好的机遇。国内和国外的大型企业在天山北坡经济带内投资办企业,为了本区域的人民群众提供很多的就业机会,为了农民提供销售农业产品的市场,加大农产品加工力度,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人民群众得到实惠。

  2)北疆各地区,特别是天山经济带地区能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了国内外、区内外的大企业来这里投资经商,促进了区域经济的腾飞发展。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各级党政高度重视招商引资,为投资者提供很好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提高招商引资工作效益,招引国内和国外企业的资金,加快投资办企业的速度,推动本区域的经济发展。

  3)工业的发展为了调整产业结构提供很好的机遇,促进调整产业结构。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大胆地利用这一点,因地制宜,企业的需求和本地情况相结合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多元化农产品的品种,优化农产品的品种,为企业提供很好的原材料,同时促进农业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挣钱致富渠道,提高农民收入,达到发展 “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目的。

  4)学习兵团的不怕苦、不怕累精神,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我在这次考察学习中充分认识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巩固边防和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功不可灭的作用,它是维护新疆稳定,建设和保卫边疆安全的一支可靠的力量,经过50年的发展,兵团已经成为XX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维护新疆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新疆,尤其是天山北坡经济带地区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兵团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5)抓紧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为经济建设打好基础。北疆,

  尤其是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各级党政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创建文明单位、信用单位,做文明市民、信用市民等活动,对外地留下文明、信用的感觉,树立区域的名誉,引起外地人的注意,引导投资者投资办企业,引起众多旅游者的注意,推动二三产业的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

  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力度很大,效果明显,农牧民得到实惠。北疆,尤其是天山北坡经济的地区响应中央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这次考察中亲眼看到XX县干河子林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可以看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投资力度大,基础设施齐全,农村面貌整洁,给农民群众提供很好的生活环境。

  7)农村改革转型较快,北疆迅速放开农产品市场,由农民自主经营,根据市场的需求,农民什么赚钱种什么,农业生产完全由农民自己决定,彻底打破了多年计划经济的模式,他们早就感受到了市场经济的甜头。

  8)利用交通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多元化经济的发展。北疆,尤其是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交通四通八达,经济发展潜力强,适合发展特色农业。各级党政利用这一点,高度重视发展特色农业,提倡农民种植经济效益高、销售渠道多的农产品,增加农民的致富之路。我们在XX市参观了他们的设施农业,当我们过去时,当地农民搞温室大棚,据人民群众了解,每四分地大棚的年纯收入达到了1-1.5万元。

  9)高度重视城市化工作,推进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的致富之路。

  五、从今天的北疆看明天的南疆:通过这次考察学习,对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几点建议:

  1)各级党政部门高度重视招商引资,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加快工业的发展速度。

  2)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高度重视农业的科学化、机械化、现代化、产业化。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扩大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价格,促进农业的高效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推进解决“三农”问题。

  3)做好社会治安工作,保证社会稳定,防范和控制各种犯罪行为,创造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二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很好的条件。

  4)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教育,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

  5)利用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

  6)高度重视特色农业的发展,引导农民种植高效的特色农作物,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7)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村整体面貌,鼓励生产力发展,搞好农牧民的住房条件,保证民主管理,为农牧民提供很好的生活环境。

  8)加快城市化步伐,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发展条件,推进劳动力的转移。

  考察报告范文 篇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及环境正在急剧发生变化:我们在努力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世界的同时,也在加速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每个人都想生活在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环境里,享受高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然而我们在不经意间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使人们感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庆幸的是,人类是一个高度智慧的群体。它通过“教育”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选择性地传递有益于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文明。因此对于今天出现的环境危机,“教育”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从心灵深处唤醒人们去热爱自然。因此对全民,尤其是对承担人类发展未来重担的中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刻不容缓。以下笔者就浅谈在教育实践中积累的几点“环保教育”经验:

  一、利用课堂教育,渗透环保意识

  学校作为传授环保知识的主渠道,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我国的中小学“环境教育”起步比较晚,至今还没有专门的教育课程,“环保教育”的内容往往蕴藏在各学科知识中。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王红旗教授认为:“环境教育是涉及各科教育渗透性的综合体”。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采取深入研究,善于发现,灵活渗透的原则。

  小学自然教材中有很多涉及环保方面的知识,有的篇目直切环保主题,像第十册《水在自然界的循环》一课,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适时地渗透环保的知识,如地球上水的总量,淡水的总量,可用淡水的总量,我国人均可用淡水的总量,水体污染的状况,家乡水资源情况和受污染的程度等等,一串串的数字,活生生的例子,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在三年级教学的《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课,我精心录制了两段声音:马路上嘈杂的汽车喇叭声和小商贩叫卖声,及古筝《高山流水》的演奏声,上课时分别播放给学生听,大家表现出完全不同的态度,一致认为,嘈杂的声音使我们注意力分散,心情烦躁,对人体有害,噪音也是一种环境污染,拓宽了学生的环保知面。这正如澳大利亚教育家亚瑟卢卡斯认为的:环境教育是“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和为了环境的教育。”

  二、开展主题活动,加深环保意识

  在课堂教学渗透环保意识的同时,我们通过开展小队、班级,甚至全校师生参与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加深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如组织五年级学生结合6月5日“世界环境日”,开展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主题队会,大家通过收集各种资料,扮演各种角色,深刻地揭示了保护我们地球家园的重要性。继我校被评为市级绿色文明学校以后,学校少先队又开展了一系列的绿色环保活动,开始为创设省级绿色文明学校做准备了。整个活动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以科技实践活动为突破口,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活动在校园内外蓬勃开展,借此带动相关环保活动向家庭、社区推广,向学生的爸爸、妈妈及亲戚宣传环保意识,达到大家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地球。

  本次活动的内容有绿色植物角评比活动、回收废旧电池活动、校团委组织的垃圾回收活动、环境保护知识讲座、环境保护主题队会、各班开展的护绿活动、环境保护黑板报比赛等等,通过参与上述系列活动,使学生明白保持环境整洁、维护生态环境平衡人人有责,并逐步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活动期间,在校园、公园、街头及社区,学生们自觉地开展“从我、从现在、从身边、从小事做起”的各种“洁、齐、美”活动,向周围的同学及家长们宣传环保的意义,大家一起来支持并积极参与城市绿化建设,共同为温州争创全国文明城市作贡献,使大家个个成为“环保小公民”,人人争当绿化保卫者,用自己的双手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增添新的色彩。

  三、 实施课题研究,提高环保意识

  学生开展课题研究,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施课题方案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决定探究方向,组织探究,收集并整理资料,得出结论,采取社会行动。通过自己的研究,再次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自觉地参与到环保的行列中来,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

  1、确立课题研究内容。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小课题研究选题时,着手从身边细小的方面考虑,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出发,像“龙湾区上江河的水质调查与监测”“机场路绿化带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关于‘人民路’机动车尾气排放的调查”、“调查丢弃的塑料瓶”、等等。

  2、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同学们在确定了研究课题后,就着手制订研究的计划,准备研究的材料,依靠小组分工合作的精神,拟订了工作方案,到图书馆查找文献资料,把从名著、专著、教科书、科普读物、报纸、期刊、年鉴等方面找到的'环保资料进行分析,制定社会调查问卷。

  3、 课题研究实施过程。有了充分的研究计划他和准备之后,同学们就深入学校、家庭、车站、菜场、社区等,发放调查表,收集反馈的信息,然后再进行实地测量,采集标本,调查取样,采访群众,倾听呼声,充分收集研究材料。

  4、 汇总课题研究结论。

  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调查研究之后,就把所有的信息汇总起来,进行处理,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如“收集丢弃的塑料瓶”课题组的同学们通过估算,发现整个温州一年要丢弃45亿多个塑料瓶,已产生了“白色污染”问题。由此研究认为必须采取高科技或新方法切实加以解决,如采用可降解的塑料瓶或其他替代品。为此,课题组还给环保局的决策人寄了一封信,表明他们对“白色污染”问题的担忧,并请教环保专家有关解决“白色污染”的更好方法。通过调查与监测上江河水水质,同学们发现河水主要污染源是生活垃圾,而且河水受污染程度相当严重。为此课题组还向有关部门呼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河水污染问题,并以全校广大师生的名义向上江河沿岸居民发出保护上江河的倡议。

  同学们通过可触、可闻、可见的实践行动,深刻领会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同时,对部分有潜力并自愿将来从事环保事业的学生,创造了环保初步认知条件,使他们将知识、实践和责任有机的结合起来,鼓励并引导他们投身到环境保护事业中去。

  四、 结合家庭社区,强化环保意识

  学生的环保教育,学校是主渠道,每个家庭、各个社区或部门单位也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只有各方面协同努力,学校的环保教育成果才能巩固,即实现环保意识真正、持久地深入学生的心理。

  学生的启蒙教育在家庭,家长的任何点滴环保活动和教育都能给子女留下最初的环保意识,如不在公共场所吐痰、乱扔纸屑,不使用含磷洗衣粉,节约用水,不食用青蛙、蛇等野生动物,教育自己的孩子不攀折小树,不随便摘花,不践踏草坪等等。如果再经学校的积极引导,学生很可能成为环保的积极分子。

  环保教育也需要全民参与,通过环保、新闻媒介、居民社区及执法等各单位有关环保的组织、宣传和执法活动,才能全面提高社会全员的环保意识,并有实际行动。如环保部门、居民社区及新闻媒介等选在每年的“世界环境日”、“全国植树周”等特殊活动日开展集中宣传、组织活动及对违法行为的暴光和严格执法,或不限于形式和时间社区组织的“告别不文明、不卫生文艺演出”等。随着全民环保素质的提高,全社会有了重视环保、积极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才能更好地感染和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考察报告范文 篇8

  一、考察概况

  3月3日—3月8日我市部分中小学校长,在市局黄二华副局长的带领下,来到我省首批课改实验区厦门等市县考察,考察团前后考察参观了XX市、XX市、XX市等三市,对三市部份中小学实施基础课程改革实验的情况进行广泛的学习和交流。考察团分中小两组进行活动,我们小学组共参观厦门松柏小学、泉州实小、南安第一实小等五所小学,共听了语、数、艺术、体育等课改观摩课8节,课改情况介绍5场,课改培训讲座1场。虽然考察学习只有短短的五天,但全体参观成员大开眼界,真切地感受到参观地群策群力、上下一心搞课改精神面貌和具体实施情况,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二、收获与体会

  通过一周的参观学习,听课、座谈、听讲座,使我们看到闽南地区省首批课改实验中小学,通过一年多的实验运作已经取是了令人满意的成效,课改工作已经步入良性循环和运作轨道。为什么他们在这样短短的时间课改工作就能取得如此好的成效,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成功经验:

  1、领导重视:课改成功与否,关键在领导,课改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应当是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共同的事业,象XX市那样,市委常委专题研究课改,上下一心,市局领导挂校抓,校级领导挂班抓,层层建立课改领导与管理机构,层层抓督导,校校抓落实。广泛宣传发动,形成学校、社会、家庭讲课改、让课改良好氛围。

  2、抓好课改培训是抓好课改工作的前提。象XX市那样,建立以进修学校为龙头,以校本培训为重点的培训运作机构,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扎实抓好通识培训,抓好基地带动全面,发挥基地的带头辐射作用,采取“纵横联系”的方式,与知名课改专家联系,请他举行专题讲座,努力发挥本市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扎实推进课改培训工作,形成上下联动,双管齐下(进修学校与学校)模式。

  3、抓课改实验教学研究是课改工作重点。学校课改研究的立足点必须放在教学和课改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着眼点必须放在与实际的结合上;切入点必须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转变上;生长点必须放在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自我提升上,努力实现“三个转移”(管理人员、教师角色的转移,学校工作重点转移,教学研究目标的转移),形成“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教研模式。

  4、抓好新课程课程教学管理指导是课改工作的落脚点,也是课教工作的中心环节。首先要抓好教师理念的更新,抓好“三改”和“三以”(改变教师单纯传授知识方式,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改变教学评价方法;以学定教,以生为主,以生为先),再是实行“五个一”的新课程课堂教学管理,即教师每周做一次教后记,提出一个典型个案,每期上一节校级以上的研讨课,建立一个班级学生成长档案,每周提出一个要探讨的问题。

  5、改革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方式也是推进课改的一项非常重要工作,只有建立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水平不断提升的评价机制,才能达到课改的根本目的。

  6、建立保障机制是课改实验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一是要有适合课改工作政策,以及与此相关的'课改教学、研究督查等制度。二是要有一定的经济和教学条件做保证,逐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三是要获得社会的认可。

  三、反思与建议

  根据我市及本校课改工作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扎实推进我市及本校课改工作。

  我市今年秋季小学一年级就实施新课标新教材教学,仅仅只下不足半年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课改工作市局是重视的,实施方案已出台,组织机构健全,方向明确,步骤清晰,但学校的课改实验方案完成还没有几所。市局课改督查机制尚未启动,进修课改培训和校本培训发展也不平衡。不少学校还处在等待观望状况,对此一是加大课改宣传力度,全体教师立即行动起来,召开教师、学生、家长有关动员大会,扩大宣传层面,使课改工作家喻户晓;二是各个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迅速制定严密、科学的课改实验方案并付诸实施;三是实现学校管理工作重点的转移,学校党政工领导要把工作的重心转移到课改工作上来,建立一系列课改、教学、教研制度;四是迅速启动两级课改培训(进校培训、校长培训),做到每周培训工作定时、定人、定内容;五是迅速启动各级领导挂校督查工作,以保证各校课改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六是建立市局、进校、学校三级“专家联系”制度,多请一些省级以上的知名课改专家到我市举行专题讲座,并实行“专家引导、资源共享”的机制,以增强课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七是要建立课改工作的保障机制,建立有利于实施课改工作的学校、教师、学生的评价方法,进一步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逐步完备教学设施,保证课改教研、培训所需的必要经费。(以上建议仅供参考)

  我相信只要我们在市局的正确领导下,群策群力,上下一心,我市的课改工作就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考察报告范文 篇9

  一、考察意义

  xx年1月11日至xx年1月14日,我系xx主任参加了由学院党委书xx等组成的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考察团。考察团先后参观考察了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对各个学院的专业建设、办学特色和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进行了深入的考察。通过考察,认识到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找出了差距,明确了努力方向。

  二、考察历程和内容

  xx年1月11日下午,考察团考察了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该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农业职业技术院校,是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该院占地800余亩,开设有园林园艺系、农业工程系、食品系等六系一部一院,在校生10000余人,教职工400余人。苏州农职院院相城科技园,始建于二OO五年三月,是学院集科研、教学、产业于一体的示范基地。园区一期规划面积280亩,总投资5000万元,示范辐射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万亩以上。

  园区在建设规划中坚持项目的科学性、设施的先进性、示范的辐射性、管理的规范性、产学研的紧密性,经过一年多的项目集成和资金投入,共完成两大类十四个子项目的建设,完成资金投入2500万元。江苏省园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苏州市园艺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球根花卉种质基因库、地被植物基因库、绿色果茶园、苗木种质资源圃、商品化组培室、中高档花卉生产示范区、园艺专业综合技能实训区、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区等一批项目已落户园区。园区已成为学生实习的场所、教师科研的平台、产业化的载体、科技示范的窗口、实训与科普的基地。

  xx年1月12日下午,考察团参观考察了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该院建于 1983 年,原名芜湖联合大学, 1997 年 5 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为现名。 20xx 年 8 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芜湖农业学校并入学院。20xx 年入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首批立项建设院校。学院设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生物工程、园林园艺等十个系,现有在校生 11000 人,教职工 600 余人。该院狠抓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与芜湖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共建的汽车实训基地为教育部重点支持项目。

  xx年1月13日上午,考察团参观考察了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创办于1923年,至今已有80多年的办学历史。主校区与江宁校区和学院实训基地——江苏农林科技示范园形成了以校本部为主体的“一主两翼”的校园格局。江苏农林科技示范园区集教学、科研、生产、实习、观赏于一体,核心区2500亩,辐射区8000亩,其中的江苏林木种质资源库建有珍稀植物区、色彩苗木区等近20个特色园区,并将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林木种质资源库。

  xx年1月14日上午,考察团参观考察了江苏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该院是我国东南沿海乃至中国南部地区唯一以培养动物科技类高技能人才为主的高等院校。各级各类在校生15000余人,教职工1000余人,开设有畜牧系、兽医系、宠物科技系、食品科学系、园艺科技系等十一个系部。该院“紧扣畜牧产业链,产学研结合育人才”的办学特色突出,建有现代畜牧科技示范园和江苏蓓康药业有限公司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三、考察收获

  苏州、芜湖、句容和泰州考察总结是,四校的共同之处在于:一、明确的办学思路,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二、完善的实训条件,为培养合格人才提供了基础;三、与地方经济的深度融和,为学校发展创造了生命力;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社会的发展需要各行各业,因此需要各类学校去培养不同的人才。虽然,各行业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发展是不均衡的,但是总体上必然是均衡的。就像有的人为了挣大钱,一生中随着热门行业的变换而不停地变换着工作,转换着行业,结果肯定是成就不了大事业,赚不到大钱的。同样,学校办学亦是如此,特别是地方院校,只有咬定当地主体经济的发展办学不放松,才能发展壮大。不然,我们就只能为其它主体经济地区的发展培养打工者,因为我们所培养的人才无法超过当地院校以当地主体经济的发展为目标所培养人才的综合能力,这些学生所获得的师资力量、教学条件、行业理念、职业氛围等,均不是其它主体经济地区学生所能比拟的。所以不以当地主体经济的发展而培养人才的学校,其办学的归宿一定不是成功的,这也是教育部关于“地方院校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方针的根本所在,也是学校发展的潜力所在,更是国家对示范专业布局的的理论所在。

  考察报告范文 篇10

  XX年12月16日,我校11位英语教师在李xx校长的带领下,去xx中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的“提高课堂实效性,打造英语高效课堂研讨会”暨xx市初中英语学科基地建设阶段汇报活动。活动历时一天,内容安排紧凑,有集中听课,推门听课,有英语特色资料展示,有课例研讨展示,有专家专题讲座,有学校教科研经验介绍,有学科基地建设总结共七项内容。参加此次活动,到会人员感受很深、收获很大。

  主要感受有以下几点:

  一、三中的英语教学模式较科学。

  (一)英语基本课型有三种:1.自学互学展示课 2.质疑拓展提升课 3.单元强化巩固课。

  (二)采用“5+1”教学模式

  “5”是指五种课型——1.集中识词课(识词课)2.句型、对话、听说课(句型课) 3.语篇分析提升课(阅读课)4.话题、阅读、写作课(写作课)5.单元复习整合课(复习课)

  “1”是指增补课,依据单元不同特点,对某一课时进行增补,即把5课中的重点课再分出1课时进行强化。

  二、三中的英语课堂体现出五个特点:

  1.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了,师生、生生互动较好,参与率高。

  2.教师在课上非常重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

  3.教师导课整体水平较高,特别是第一节李丽老师的语篇教学展示课上的更为精彩,和谐顺畅、高效。

  4.小组有效互动,达到了组学效果。

  5.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并能高效整合教材。

  三、英语组课例研讨收到了实效

  1. 研讨的`过程严谨 2. 研讨的教师积极

  3.研讨争论的实际 4.研讨的结果有效。

  四、英语基地建设成果显着

  1.英语教师素质得到了迅速提高。

  2.英语学科中考成绩稳步提升。

  3.形成了较为科学的英语教学及管理模式。

  4.集体备课落到了实处,导学案设计精良,实用性强,符合学生的发展实际。

  5.构建了英语学科特色档案,共有六部分:

  (1)基地活动材料 (2)教师成长记录 (3)原创题库

  (4)教师学案集 (5)英语作文 (6)纠错笔记

  五、学校创建了英语资源库

  1.建立了四个资源库:

  (1)各年级英语试题库(2)课时导学案库

  (3)话题阅读完形题库(4)单元测试、专题测试、阶段测试题库。

  2.完善了教研教学一体化网络资源,实现了资源共享。

  今后我校英语教学和教研的努力方向

  1.对照反思,寻找差距。通过学习和反思,对照我校的英语教学和教研,我们和三中的差距很大,需要我们教研组和备课组,认真学习,深入研究。

  2.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

  3.规范教研、深化课改,提高效率。

  总之,我们要树立信心,双滦三中王校长在介绍经验时,阐述了两个观点非常有指导意义:一是外出考察要做到 “低头走进名校”,“抬头回到母校”;二是对于经验要做到:“看10学1,学1创10”。钱富奎老师也阐述了一个观点“不要否定任何一种教学模式,因为世界上绝对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每一种模式都有它的相对性”。希望大家加强学习和研究,团结一致,顽强拼搏,认真备讲,潜心教研,深化课堂改革,提高课堂效率,努力把我校英语学科打造成品牌。

【考察报告】相关文章:

考察报告08-15

考察报告05-15

教育考察报告08-15

电厂考察报告08-15

农业考察报告08-15

老挝考察报告04-07

干部的考察报告08-15

客户考察报告08-05

招商考察报告08-15

经贸考察报告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