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国学经典诵读》开题报告
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学经典诵读》开题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国学经典诵读》开题报告1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一)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当前国学经典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虽然对于儿童读经的内容和方式存在一定的争议,但对于中华文化精髓具有毋庸置疑的重要意义却一致认同。《语文课标》明确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199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宣称: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25世纪以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当中华文化开始摆脱弱势文化形象,挺直胸膛再次走向世界的时候,国人对自己的传统文化便有了新的自尊与自信;当国人下定决心“走自己的路”的时候,对本民族文化又有了新的选择和期待;当国人再度用新的眼光打量中华传统文化的时候,赫然发现它竟是一个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智慧之源,这就是——国学经典!童子诵读国学经典已不是新鲜事,自从由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发起,由全球经典诵读推广第一人王财贵博士倡导(于九八年起在香港),业已整整十年之久,十年的经历,成果数不胜数,经验已经很丰富了。今天将此话题重新提起,意在从目前轰轰烈烈的背诵之中,从各地你学我仿的表演之中冷静下来,更深层次地反思国学经典的正确位置。
从国内外领域的研究趋势看,古诗文诵读在国内外华人圈已逐渐达成共识,国学渐渐被世人重视,国家教育部也开始关注 “国学启蒙”。目前,国学启蒙的响应者已有很多。各地实验区的研究都已初见成效,有的经验已经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课题研究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增强文化底蕴,滋养语文素养
国学经典文化的韵律、美妙的意境和精炼的词句,对培养孩子的语感、发展能力,提高文化素养有独到的作用。引导学生在记忆力最佳的时候,积累一些文化底蕴,通过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和背诵,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另外,背诵还可以提高记忆力、想象力、逻辑分析能力、文章排布能力、遣词造句能力。余秋雨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他本人10岁左右背诵诗文,直到40多岁较深刻地回味这些诗文的含义时,真是感受无限,他把这些感受写出来告诉读者,居然立即引起了海内外华人的热烈反响。
2.提升人文素养,培养人文精神
国学经典,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传统文化精粹篇章,蕴涵着深厚的人文思想,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人文情感,饱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和道德因素,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闪耀着理性思索的光芒,传承仁、智、勇,兼以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崇高道德标准。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学习材料和内容。
3.弘扬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国学经典浓缩了古代圣贤先哲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入思考,建构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是中华优良传统传承和延续的重要载体。
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一)本课题的研究目标
1.调动学生德育的自觉性、主动性,培养人、造就人、成就人。
2.保证学生在全球化大潮中关于中国人的`身份认同。
3.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判断能力、领悟能力等等是极有帮助
4.让国学经典堂堂正正地走进学校,大大方方地“占领”课堂,与学生朝夕相处,通过耳濡目染,达到陶冶其高雅情操、锻造其文明素质之效果。
(二)研究内容及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诗经》、《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论语》、《大学》、《中庸《庄子《老子》、《孟子》、《唐诗三百首》等国学专著。本课题突破“诵读”层面,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将不断丰富学生知识积累,传承中华优良传统,塑造师生良好的思想情操,促师生共同成长。营造出更加和谐的育人环境,使班级文化建设更具特色。通过本课题研究,还将探索出一套适合小学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思路。
三、本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主要研究方法及基本研究思路
(一)概念界定
1.“国学”的含义。《现代汉语词典》对国学经典诠释为“权威的著作”;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国学经典”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全球经典教育专家王财贵博士说:经典是人类社会最有价值、最有用的知识; 北京大学教授王炳照认为:经典是人类文明的精华,是全人类的财富;经典是经过时间淘漉和历史沉淀的文化精品。(《人民日报》文章表述)通过上述名家的界定和启迪,我们可以这么来理解,国学经典是深入人心,影响深远,最有价值,世代流传的原创性典籍,是中华民族文化精品、文化精华。这里特指适合小学生成长需要学生能够接受的,既便于学习又适合反复诵读而精选出来的具有“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的原创性典籍。
(二)研究方法及思路: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边研究边总结边调整改进。
在具体操作时,还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思路:
1.文献研究法:借鉴图书资料,用以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免走弯路。
(1)研究国内外新的教育理论和教改发展动态,特别是国学与人格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有关理论。
(2)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转变教育思想,调整教学思路。找到新的生长点和支撑性理论,有针对性地制订研究方案和指导具体的实践研究。
2.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当前基础教育中对国学进课堂的现状与学生课堂学习有效程度,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主要因素,以便对症下药。
(1)调查现有思想和学生学习的素质状况,发现问题,确定操作变量。
(2)调查、总结、推广教师在实施有效教学方面拓展的新思路、运用的新方法、形成的新思想、取得的新经验。
《国学经典诵读》开题报告2
四种典型课的教学策略。
1.朗读背诵式教学目标主要是结合单元主题学习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朗读背诵式设计的五策略:结合主题,整体设计教学情境;释词解字,读正确、读流利;把握节奏,读出韵律;品词析句,读出韵味;体验意境,熟读能背。朗读背诵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前热身→导入单元话题→目标内容学习→整体感知→朗读操练→体验交流。
2.体会讲读式教学目标主要是激发阅读兴趣、体会意境、情感熏陶。体会讲读式设计四结合策略:听和读相结合、读和讲相结合、读和演相结合;读和悟相结合。体会讲读课教学模式:导读激趣→自读明大意→精讲抓关键→朗读重体验→读后拓展活动。
3.美吟诵读式教学目标主要是激发诵读兴趣,激发想象,感悟情感。美吟诵读式设计策略:激发兴趣鼓励“读”----生动形象的范读引路----灵活多变的.方式训练读-----自由生动的表演读。
4.吸收表达式教学目标主要是融复习和新授、整合和拓展于一体,学生能进行主题话题下听说读写综合学习活动。吸收表达式设计策略:主题内容统整(主题目标、主题版块、主题拓展),引导学生寻找知识规律,即兴创作。
(二)把每天诵读的内容抄到黑板上,利用自习时间抄写在本子上,并在日记中引用。
(三)先诵读《论语》中的名句,并根据内容分组表演。依次再诵读《老子》中的内容,《大学》中的内容,《中庸》中的内容,《孟子》中的内容等。
(四)每次根据学习情况写教学反思,做好小结。
(五)定期进行班级展示,学生分组表演节目。
【《国学经典诵读》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诵读国学经典《大学》偶感04-07
诵读国学经典作文01-15
国学诵读作文09-28
(热)诵读国学经典作文01-23
(通用)诵读国学经典作文03-14
诵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06-12
诵读国学心得体会09-20
【必备】诵读国学经典作文3篇01-15
学生诵读国学经典的心得体会11-20
(集合)诵读国学经典作文9篇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