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人教育毕业个人总结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成人教育毕业个人总结汇总[2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我们该怎么去写总结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成人教育毕业个人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成人教育毕业个人总结1
一、师范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途径
(一)毕业生双选会,双向选择
双选会①,是师范高校向社会各用人单位推介毕业生的一个重要方式。双选会的双向选择给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方更多面对面的机会,对师范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指导师范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主要途径。一方面可以落实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还可以了解到市场的就业需求和现状。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师范高校毕业生更准确地给自己一个定位,也是给下一届毕业生一堂实地的就业指导课。本校在2013年举办的毕业生双选会向各界用人单位输送了各类人才8 000余人,其中研究生学历700余人,大学本科6 000余人,高职学院1 800余人。
(二)自主择业与自主创业
随着商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迅猛来临,加上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堪忧,我国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自主择业②和自主创业③。自主择业与自主创业是对传统就业的一种转变与创新,是具有活力的、新兴的一种就业方式。自主创业不仅能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解决自身就业问题,还可以提供社会就业岗位,满足更多毕业生的就业。而且,大学生自主创业受到国家保护以及相关政策扶持。就当前的社会发展所带给毕业生的住房、婚姻等生活问题来看,高校毕业生的择业观也发生了改变,不仅仅再局限于专业对口,他们更趋向于去创造、去展现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三)继续深造与政策服务
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之下,为了提升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和综合能力,其中一部分学生选择继续深造或政策服务,考研、出国深造成为一个重要选择,在提升自身能力的同时,也拓宽了就业范围。据资料统计,2013年考研人数高达180万,出国留学深造人数达到45万人。当然还有少部分人选择政策服务,④暂时解决就业问题,比如服务西部计划,该计划自2003年开始实施,当前全国共有西部计划志愿者48 000余名。类似这样的服务计划,不仅向发展较低的地区提供了必需的专业人才,还直接带动地区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向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满足毕业生需求,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二、当前师范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挑战与机遇同在)
(一)机遇
1.就业环境优良
从调查的几所师范类高校近几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教育部直属的六所师范院校都保持较高的就业率和考研率,其中除东北师范大学以外,其他几所师范高校就业率都保持在95%以上,而从四川省的两所师范高校来看,也有着良好的就业形势,所以,师范类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是比较优良的。
2.就业市场极具弹性
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再局限于公立学校。从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县级以上城市的公立学校教师趋于饱和,县级以下及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紧缺,反而近几年私立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兴起,教育质量提升,教师的需求量大、更迭替换较快,提供给师范高校毕业生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岗位,加之国家就业政策的鼓励,师范高校毕业生也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工作,已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选择考公务员、考选调或其他职业。随着师范高校毕业生越来越多,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师范高校毕业生就业也并不是那么乐观。
3.就业选择多元化
以本校20xx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分析,毕业生共有8 322人,其中本科6 130人,专科生2 192人。本科就业5 678人,就业率为92.63%,专科就业1 910人,就业率为87.14%。其中教育部门就业3 196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38.40%;国有企业就业447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73%;民营企业就业2 260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27.16%;党政机关就业446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5.36%;选调生78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0.94%;升学642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7.71%;国家、地方基层项目就业350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4.21%;部队和应征入伍158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90%;医疗卫生单位就业13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0.16%;科研设计单位就业11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0.13%;出国出境36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0.43%;自由职业和自主创业154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85%。
(二)挑战
1.就业渠道紧缺,就业结构不合理
受教育部门的制度管控,师范高校毕业生就业主要依靠学校自主招聘和教师公共招聘,就业渠道紧缺。另外,毕业生都寻求到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就业,加上这些城市教育发展较好,对新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人数趋于饱和,毕业生需求量比较少,这些都导致就业压力增大,竞争激烈,淘汰率较高。而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的落后,教育资源紧缺,对教师的需求量更大,要求也相对较低一些,但往往因为这些欠发达地区教育条件以及硬件设备的匮乏,人才流失也比较严重,留不住教育人才,使得师范高校毕业生就业结构的严重不合理。
2.特殊学生(女生、经济困难学生)群体就业难
由于前几年教师行业招聘过热,教育系统的教师人数已基本趋于饱和,教师岗位减少,有教师岗位的学校也更多地偏向于选择更具优势的男生,女生自然成了就业的`“困难户”。加之女生特殊的生理原因,从长远来看,女教师的培养成本更高,相对于男教师来说,事业心、工作能力、个人素质方面女教师都弱于男教师,这是女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还有一些经济困难的学生就业情况也相对较弱。由于当前就业市场的不规范,在就业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依靠社会关系、“走后门”等不公平就业现象。
三、影响师范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一)自身因素
当前师范高校毕业生就业弱势主要表现为啃老、抗打击能力弱、期望值过高、就业准备不足等问题。近些年来的毕业生,由于成长环境的优越,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性较大,希望依靠父母养活自己。这样,大多毕业生就成了温室里的花朵,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面对社会的就业压力就不知所措了,抗打击能力差。另外毕业生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认识不清楚,还一味地追求优越的物质待遇和地域条件,过高的期望值以及对就业的准备不充分,都导致他们在就业过程中屡屡受挫。
(二)学校因素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需求悄然发生变化,对各方面的人才有着新的要求,使得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不尽一致,导致师范毕业生就业困难。目前,虽然各大高校基本都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开设就业指导课程,但对于毕业生就业方面的教育还有所欠缺,比如心理方面的指导较弱,这也是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方面原因。
(三)社会因素
师范高校毕业生就业受到多部门的管理,包括教育、人事、公安等部门,各级管理部门由于教师编制的限制,各地方虽然需要教师,也不能擅自进行招聘。加之出于各种人事和利益等方面的因素,各地方教育部门甚至安排非师范专业毕业生进入学校教学,严重影响了师范毕业生的就业。
成人教育毕业个人总结2
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情况
根据美国著名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1973年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即大学适龄青年中接受高等教育者的比例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15%—50%为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化高等教育阶段。我国招生数由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到20xx年的382万人,在校生数从1998年的341万人增加到20xx年的 1109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1998年的9.8%提高到20xx年的17%,跨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门槛。几年的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大幅度增加,创造了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美国从1901年开始用了约40年才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日本大约在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完成了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的过渡;英国也在这个时期,用了1213年走完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的历程。中国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走完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完成的高等教育由精英到大众化的转变。
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大幅度增加。高校毕业生的大量增加,使得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现象:有岗无人和有人无岗现象并存;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现象并存;高级“蓝领”奇缺和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偏低现象并存。据统计,20xx年,高校毕业生共有115万人,截止6月,本科生就业率超过80%,研究生超过95%,专科生达到40%。20xx年,高校毕业生有145万人,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截止7月,各校的就业率从70%以下到95%不等。20xx年,高校毕业生为212万人,截止9月初,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0%,其中本科生就业率约为83%,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率约为55%。20xx年,高校毕业生280万人,截止9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73%,其中研究生就业率93%,本科生84%,高职(专科)生61%。由此可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还不太乐观,尤其是专科学生,虽然就业率有逐年好转的趋势,但39%学生未及时找到就业岗位,其绝对数并不少。
但从总体上说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与各行各业的需求量相比还远远不足,毕业生就业困难只是结构性的,表现为结构性失衡:专业能力不符、学历层次不符、地区布局不均等。以专业技术人员为例,我国专业技术人员仅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5%,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且全国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仅占总数的17.5%;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85%集中在国有单位,其中大多集中在东中部地区;专业技术人才中,在国有事业单位就职的占60%,而在企业的不足40%,非公有制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
导致我国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不太乐观的根本原因不是我国正在努力实现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而是传统的精英就业观念、就业制度得不到更新。
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特点分析
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相比,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大学毕业生的身份由“精英”走向“大众”
马丁·特罗教授1973年在《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一文中分析了精英、大众化和普及化三个阶段高等教育的特征,其中在精英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被认为是出身好或天赋或两者兼备的人的特权;而在大众化教育阶段,接受高等教育被认为是具有一定资格者的一种权利。大众化高等教育与精英高等教育相比,更多的适龄青年有机会进入大学,大学生由“天之骄子”变为普通老百姓。
在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培养治国精英和学术精英,它起到赋予这些精英以职业阶梯上的等级和社会结构中的位置的作用。高等教育是用来培养精英人才的教育,高校毕业生是社会稀缺资源,是“天之骄子”、“皇帝的女儿不愁嫁”。高校毕业生就业是一种与之相适应的、在社会精英岗位上的就业。在我国,毕业生就业实行的是“统包统分”的分配制度,大学毕业生就是“国家干部”。在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从满足培养少数精英的国家需求转向同时满足更广泛的社会需求和公民的个人要求。高等教育是提高人民素质的一种手段而不是必然地和所谓的“高尚职业”联系在一起的方式。正如高等教育家纳依曼所说“当人们开始探讨大众化高等教育问题时,尤其是探讨普及性的高等教育的时候,明显的是这种高等教育现在不能、将来也不能把毕业文凭的概念必然地与工作职务概念联系起来,这个职务又完全符合他所得到的文凭的资格”。就高校毕业生整体的就业情况而言,是进入了一个“大众化就业”的时代。社会精英岗位与高校毕业生数量相比显得不足甚至短缺。大学生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宠儿”,变为普通老百姓,不存在统包统分的问题,而是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一部分大学生通过竞争进入社会的精英岗位,一部分大学生从事与大众化相适应的“蓝领”工作。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这种就业现象将变得更为普遍、习以为常。在高等教育已经大众化的国家,如德国,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就业现象,大学生所从事的就是基层的一般性工作。
2.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由“卖方”走向“买方”
精英教育阶段,高校毕业生是社会稀缺资源,就业岗位多,择业范围宽,就业压力小,特别是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前,我国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办法,毕业生完全由国家安排就业,根本没有就业压力。高等学校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教学大纲培养人才,只管“产”不管“销”,毕业生就业只是高校一项临时性的.事务工作。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提供的“精英”岗位非常有限,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随之由“精英”走向“大众”,由“天之骄子”变成普通求职者,毕业生就业市场由“卖方”走向“买方”,毕业生内部也出现明显的分化,校际之间(特别是名校与非名校、重点与非重点之间)、不同学历之间、不同个体之间的竞争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上演绎得淋漓尽致。可以说,高校及其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高校抢占毕业生就业市场份额,抢占生存发展的空间;毕业生抢占就业机会,抢占人生起始的制高点。于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理所当然地从学校工作的边沿走向中心,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中心内容,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焦点,而且这种关注绝不会是暂时因为扩招所引起的,而是高等教育规律性发展的内在需求,高等教育的发展也应以就业为中心。
3.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结构由一、二、三产业走向三、二、一产业
从世界经济发展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迅速增加。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一般达到60%至75%,如1997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比重韩国为11:31:58,新加坡为0.3:30.7:70,日本为5:33:62,美国为3:24:73;巴西、埃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分别为54.3%、44.1%、39.8%、34.6%;我国20xx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是27.7%。虽然我国就业结构与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距离,但就业结构优化的速度在不断加快。我国从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分配比例由1978年的70.5:17.4:12.1,变为20xx年的50.0:22.3:27.7。可以预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必将大幅度增加,将会从现在所占比例不到30%,上升到50%左右。现代化的第三产业是以知识和高科技为支撑的,其中金融保险业、法律、审计、财会、投资、心理、职业、出国留学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业,各类经纪人和中介机构;文化教育业等服务产业的发展,要求其从业人员中的半数以上者是取得大学学历的人员。在美国,仅高水平的教育服务一项,每年创造的收入就高达20xx亿美元,其容纳的就业人数约200万。我国人口总数比美国多4倍,但高校职工才100多万人。由此可见,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空间非常大,发展前景非常看好。大学毕业生大量转移到第三产业领域就业,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显著特点。
【成人教育毕业个人总结】相关文章:
成人教育毕业个人总结07-16
(精选)成人教育毕业自我鉴定07-05
成人教育毕业的自我鉴定01-14
成人教育毕业自我鉴定06-16
成人教育毕业自我鉴定07-16
(经典)成人教育毕业自我鉴定06-07
成人教育的毕业自我鉴定08-28
成人教育毕业自我鉴定【热门】01-18
【荐】成人教育毕业自我鉴定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