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档下载>心得体会>暑期三下乡中学支教实践心得体会

暑期三下乡中学支教实践心得体会

时间:2022-08-07 22:39:59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暑期三下乡中学支教实践心得体会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可用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暑期三下乡中学支教实践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暑期三下乡中学支教实践心得体会

  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

  记得有一次跟学生玩游戏的时候,因为大家开玩笑地说其中一个学生耍赖了,然后那个学生就一直在哭,老师们都束手无策,怎么说道理这个学生都不听,最后哄回这个孩子靠的还是一瓶矿泉水和一根棒棒糖。

  还有在快要离别的时候,老师要给学生写一些寄语,在平时的相处里的确有很多话想要跟他们说,但是发现要写得有深度,写得可以给学生带来启发却不是那么的简单。结果最后写出来的寄语跟以前班主任给我们写的果然有天壤之别。虽然同样是发自肺腑,但是缺少了发人深省的力量。

  然后我就在想,想要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师其实并不难,只要掌握了足够的学科知识就够了,但是这样的老师似乎并不太需要,因为其实书本里的知识,学生自己看书大多都能掌握得到。我不想成为一个在学生眼里可有可无的角色,我想成为一个可以真正给学生指引人生道路的老师,成为一个在日常生活中与学生相处就能给他们带来启发的老师。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说过“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这句话可谓深深的刺痛了我的神经。在本专业知识的学习中,有多少本科生是草草了事,只为了应付期末考的,更别说是更深一层的自身修养的提高了。反省自我,同样也是在这样虚度着自己的人生。内心有再大的宏图壮志,不能付诸行动同样是无补于事。想要成为“有一桶水”的老师,并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不要再把事情推到明天了。成为不了一个有一桶水的老师,最起码也要成为一个言传身教的老师。

  再怎么对学生好,学生该做的还是要让他们自己做

  下乡的七天里,我们和学生一起进行了两次大扫除。第一次,师生之间相互合作,大半节课就把校道清洁得干干净净了,最后班主任还亲自掏荷包买了饮料给学生喝,因为我们才刚从那样的经历里走出来,我们知道这样是“笼络人心”最好的方法,这是拉近师生距离最快捷的途径。可是在这过程中,我们似乎忘了什么。学生打扫卫生是他们的义务,他们辛苦完以后老师给他们认可表扬无可厚非,当任务艰巨的时候,老师和学生一起打扫合情合理。但是在这过程中,我们应该记住彼此之间有着师生的距离,虽然说这个距离不应夸大,师生之间应以平等的友人关系相处,但是,师就是师,生就是生。老师必须有着老师应有的气场才能“镇压”着这一群好玩好捣蛋的学生,换言之,再怎么和蔼可亲的老师都必须学会按捺住自己内心对学生的宠爱与怜悯,在必要的时候学会一本正经。

  在第二次大扫除的时候我们就尝到了“苦头了”。负责拍照的老师在拍照的时候,一个学生拿着扫把走过来说“老师你怎么只顾着玩手机不扫地。”说完就把自己的扫把塞给了老师。快要五点半的时候,垃圾已经扫好了,可是还是一堆堆的堆放在那里,没有人来扫。学生说:“老师都快五点半了,我们要回家了。”看在不想让他们家长担心的份上,我们让他们回去了,说我们来就好。本来还期望有两三个乖小孩会留下来帮我们的,可是却一个也没有。我们老师留下来一手一脚把垃圾清理好,把垃圾倒好回到课室却看到两三群学生围在一起打牌。忽然就火上心头了。本来就没见过大扫除老师做主力的,再加上这群小屁孩居然说要回家然后在课室里打牌也不把剩下的活干好。本来这个时候我应该上去批评他们的,课室我却想着这样可能会破坏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可能会让学生变得没那么喜欢我,最后我也只是狠狠地扔了一下扫把就走回了办公室。于是就犯了第二个错误:学生犯错的时候没有及时指出。

  对学生再好也不可以忘了老师应有的气场,对学生再好也不可以宠坏他们,对学生再好该骂的时候也要骂,再怎么想要讨得学生的欢心该骂的还是要骂。老师并不应该怕了学生,老师有这样的义务在学生做不好的时候教育他们分清对错,尽管会让他们现在讨厌自己,但是总比以后让他们悔恨好。

  言出必行,不可消费学生的真心

  在我回到广州的第一天,学生很不舍地打了个电话给我,说她谁也没有打,就打了给我。虽然我内心里很激动,可是我却不知道要怎样隔着电话表达我对这个小女孩的感激之情,所以我就答应了要给她寄照片。可是我却忘了这份根基并不深的感情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越来越浅薄,隔了三四天以后的今天,我已经没有了当初的热情,再加上暑期工的忙碌,现在我连选照片的心思也没有了。

  可是我警惕着自己,说得出的就必须做得到,不然毁的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形象,而是一个小孩子对一群他们喜欢的人的信任。在三下乡之前就看到朋友圈上有转发说,我们这样的下乡其实是对小孩子的一种消费,我们的所谓对他们的好,其实是对他们的伤害。虽然我极力地想否认这个对我们师范生不利的说法,但是我却找不到一个反驳的切入口。我们这样的一个星期的下乡,除了帮小孩子打发了一下时间以外,又真的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吗?

  学生在我们走的时候,问“老师你们还会回来吗?”有的心智比较成熟的学生就知道,我们这一走就不再会有什么可能回来了。因此大家都不敢许下什么“等我们回来”之类的诺言。客观老实地说,这七天里,我跟这群小孩子所拥有的回忆是不少,但是说到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却不多,离别时的眼泪,我也不能很好地为它们找到应有的理由……心是那么大的了,可以容下装载的感情是有限的,谁也想成为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人,可是前提要付出的是对别人的那份关爱,而我却吝啬得拿不出多少。可能在一开始我就想着这将是一份徒劳的感情栽培之旅吧,所以我真的没有多少心思去跟他们进行无营养的吹水聊天,因为在我看来,那难免会有点矫情的成分……

  所以,我们的这次社会实践真的是一次消费小朋友的旅途吗?我能做或者说我想做的就是用两倍的真心回报为我付出了真心的小朋友。虽然,名字我还是张冠李戴,可是你那几分钟断断续续害羞得不知道说什么的通话,还有离别时送给我的小礼物,还有在我为道具烦恼时帮我借来道具的懂事我都一一记在了心底里。照片会有的,等我……

  可能我们真的不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反而给他们带来了离别时的悲伤还有对这个社会人情的浅薄的残酷认识,但是,我们会让这些生活在比较落后的地方里的小朋友燃起要好好读书然后走进更广阔的世界的念头。或者连这也没有,可是我们其中的某些人肯定也会和他们其中的一两个人建立起了一段用心经营的遥远却真挚的感情。

  偏爱难免,但必须不可过分外露

  身为学生,除非是成为被宠幸的那一个,不然大多都会讨厌老师的偏心的。可是在一个星期下来以后,我就深刻地感受到偏心是难免的。谁可以不偏爱那些帮老师走出尴尬场面的学生?谁可以不偏爱那些听话懂事的学生?谁会喜欢那些给你脸色看的学生?谁会喜欢那些一直沉默寡言等你去哄的学生?谁会喜欢自己的课堂一直死沉沉提个问题都没有人理睬?

  有一个老师说,班上的女生说她偏心班里的男生,上课的时候都不怎么搭理她们。但是这也无可厚非。难道老师问完问题,积极的学生回答完以后,老师要假装没听到,然后继续像可怜虫那样等待那些对自己不理不睬目光呆滞的人来回答吗?难道老师要把主角放在一边让他们自己练习,然后围着那些对自己剧本没兴趣甘愿成为旁白组转吗?这样不活跃不积极的人反而被特别照顾,这样会是所谓的公平吗?

  非也。所以说,公平真的很难有,偏爱的确难免。如何兼顾好,这是一个最值得我们这群小老师思考的问题。我们可以鼓励沉默寡言的同学,我们可以嘉奖积极活跃的同学,但是我们在讲台上投下讲台沉默与活跃两侧的目光必须是同等的。课后不妨跟那些沉默的学生多一些交谈,课上不妨多一些亲切温暖的眼神交流,这是这一个星期下来我所得出来的经验。以后还需继续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