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档下载>心得体会>等待的心得体会

等待的心得体会

时间:2022-08-23 13:34:41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等待的心得体会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妨将其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等待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等待的心得体会

等待的心得体会1

  有一晚,数位老师在办公室加班,聊到当老师这么多年的心态变化,说是第三年、第五年是个坎。我心里默默地想:“我当老师不到15天。”

  今天是我从教的第25天。好像真的没有那么多故事分享,25天作为一个研究周期似乎也有些短。这25天似乎充斥了人仰马翻的狼狈,以及乘兴而出,败兴而归的失落。

  尽管曾经有过实习经历,但真正走上岗位之时,所有的东西都不一样了。实习的时候能够淡然面对所有事情,因为知道这一切都将会在短短的两三个月后离我而去,他们继续学习,我也继续学习。当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所有的事情都将是我的分内之事,是我必须要负的责任。正因如此,面对发生的所有事情,我反而有些手足无措,开学之前所做的心理准备和心理建设开始全线崩溃。四十八个孩子聚在这里,各有各的个性,叽叽喳喳,一团混乱。强调的规矩,转头就忘。上一秒刚提出要求,下一秒就天真地问我:“老师,你刚刚说了啥?”每日清晨出门,我向室友发誓:今天,我绝不发火。可每日晚间回到宿舍,我又向室友请罪:今天,我又发火了。死循环如同日月的升起与降落。直至一周前我与学生小贤的妈妈一次通话。

  小贤到班上的第一天就已经引起全班师生的关注。军训时,因为入列未打报告,被教官拎出列一次又一次地大声喊报告,直至脸色因声嘶力竭而涨红。全班同学都深深记住了这个大声喊报告的男孩。正式上课时,每一天小贤都会因类似的原因被老师批评点名,比如和周围同学说话,上课自顾自地玩水杯,趴在桌子上手舞足蹈等等。星期三下午放学,我将他留下来,询问他是不是有什么难处。小贤说:“老师,其实我也想静下来听课,但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控制不了自己和别人说话。”于是我和他商量:明天一天尽量坚持上课不和同学说话,不影响课堂秩序。周四时我发现他上课仍旧会和同学说话,于是我又找他说这件事情,但小贤告诉我:“老师,其实我今天已经比昨天进步了,我说话的频率没有那么高了。”于是我又和他约定,从周五开始,每堂课都需要记笔记,下课拿给我检查。周五坚持了一天,他做到了。但不想,过了一个周末,他又回到了原来的状态。我有些接受不了,和他商量出的办法似乎没有作用。也许我应该跟他的妈妈通个电话,更多地了解孩子的情况。

  电话里,小贤的妈妈跟我诉苦,说她也很关心孩子,可孩子的表现总让她很窝火,于是她总是带着火气和急切面对孩子,母子之间的关系也因此逐渐冰冷,两人之间总是说不到一起。我和小贤妈妈说咱们对孩子耐心一点,好好跟他交流和沟通,一点一点改变。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我自己又何尝不是常常带着急切走进班里呢?急切地想要他们按照要求立马做到,急切地想让他们马上步入正轨,急切地想让他们马上调整状态。可我忘记了,他们和我一样,都是刚刚步入一个新阶段,面临着身份的转变,面临着许多未知数。我作为成年人,在这短短的时间,尚且不能完全适应从学生到老师的身份的转变,没能完全适应进入社会后工作的快节奏,面临一波又一波的突发事件我也会慌了手脚。过惯了轻松快乐无压力的小学生活,突然进入学科多、要求多、节奏快的`中学,这群仅仅十二三岁的孩子又怎么能一下子完美达到老师要求呢?他们或许也跟我一样,茫然且手足无措。

  与小贤妈妈的交流让我意识到这段时间里,我正在做“欲速则不达”的事。我总是过于急切地盼望着出成效、成正果,能够立竿见影,凡是达不到心中目标的,立马严厉地指出来。于是我急躁地催促、严厉地指责,却忘记了人的成长本就艰难、曲折,有自己的规律,一点也勉强不得。等待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耐心。

  小贤也需要更多的时间慢慢改变。习惯形成已久,又怎么能在一两天内完全改变?上周,我再次跟小贤商量,本周一方面坚持每堂课记笔记,一方面按老师要求完成作业,希望在各科作业黑名单上没有他的名字。小贤也的确做到了在大多数作业黑名单上没有他的名字,只是仍旧上课会被点名,仍旧会被老师批评,但频率已然降低了不少。正如他自己所说:“老师,我已经有一些进步了。”

  不仅是小贤,对于所有孩子,都应给予时间,耐心等待。张文质在《教育是慢的艺术》中写“对于儿童的成长,我们需要等待他智慧的觉醒、力量的增强、某种人生信念与价值的确定;他需要你对他这个具体的人而给予的帮助,是温情的理解,真挚的同情,诚意的鼓励,恰当的提醒。”教育,其实就是一种互相寻找、发现,彼此增进理解的过程。在彼此了解与熟悉的过程中,孩子在我的陪伴与帮助下逐渐成长,而他们的成长也正是促进我成长的养料。

  龙应台在《蝴蝶结》中写道“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在从教第25天,我告诉自己:慢慢来。在从教的第26天、27天、100天……我依旧会告诉自己:慢慢来。慢慢等待孩子成长,等待自己成长。

  成长需要等待,需要耐心地等待。

等待的心得体会2

  如果要问老师一天中最累的是什么,恐怕不少人都会告诉你是“看作业”,恨不得把那几个老不完成作业的孩子狠批一顿。每当学习委员交作业时报告谁的作业又没做时,老师心中的怒火就燃烧了,但“他”却依旧我行我素,不做作业。

  这学期,我班来了一个插班生,叫王兵(化名),他就是典型的懒惰学生。刚开学第三天,就不做作业了。我首先采用了请家长监督的办法。家长来了,来的是王兵的奶奶。在谈话中,我知道了王兵的父母都在外打工,由于他成绩差,原来学校的`老师让他转学到了我校,他的奶奶就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专门带他读书。我把王兵在校的陋习一一向他奶奶说了一遍,希望家长要监督他完成家庭作业。王兵的奶奶批评了他几句,还表示要严格管教。

  第二天,王兵依然没完成家庭作业。我意识到家长的监督肯定有问题,我决定悄悄到他家去看看。下午放学了,我打听到了他们租房的地方,到了一看,王兵正在和几个伙伴玩,他奶奶在一旁纳袜底,好一幅悠闲自在的画面。我问:“王兵,你玩得很开心哪,作业完成了吗?”王兵对我的突然到访显然吃惊不小,吞吞吐吐地说:“完……完成了……”他奶奶也马上走过来解释说:“是范老师啊,他作业完成了,我问了的。”我让他把作业拿给我看,可是等来的又是“白板”一个。我本想狠狠地教训王兵一顿,还没等我开口,王兵的奶奶就骂起来:“你个死孩子,你说你做完了嘛,怎么又没做?”我顿时醒悟过来,王兵的奶奶对他太溺爱,又不识字,靠她是不行的。

  接下来的几天,王兵依旧不完成作业,我也只是让他把作业补起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对他的“老毛病”没有批评,他在学校总是小心翼翼,不再犯其他过错。我注意观察着他的一言一行,发现他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上课坐得很端正。我找准时机,在全班学生面前表扬他上课认真,坐得端端正正,看得出他很高兴。一个学生的话更是触动了他的心,学习委员张顺香(化名)说:“如果王兵能把不做家庭作业的毛病改掉的话,我们会更佩服他的。”在同学们的附和声中,我看到王兵把头垂得更低了。我还是没有找他谈话,可奇迹发生了,王兵能按时交家庭作业了,一天、两天、三天、一周……看来,是那节课,是老师和同学的共同赏识和关爱,让奇迹发生的。

  魏书生曾说:“处天外遥望,地球很小;居体内思察,心域极宽。”世界也许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在教育教学中,我们教师也应该学会用博大的爱心等待,在等待中让花朵绽放得更加美丽。

等待的心得体会3

  在公司工作,每个员工都希望自己有好的机会可以好好表现自己,从而能够得到领导的重用。于是,大部分人都在等待着这个他们认为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的到来,但等待机会到头来等来的反而是失败。

  我们这批刚进烟厂不久的大学生,每个人都还没有确定的岗位,也就是说我们每个人现在都还不知道自己将来会具体干什么。我起初常常会问老师傅们这个问题: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有固定岗位啊?得到的往往是相同的回答:等待机会。于是我们就这样都一直默默地在个个“流动岗位”上努力工作着,希望这个机会早点到来。

  但是,从今天晚上开始,我对“机会”这个词却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对它的看法有了一个360度的转变。原因是我得到了一本秘笈——比尔盖茨写的《优秀员工的10大准则》,于是我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激动得一口气就把它看完了,对我启发最大的其中一条准则是:灵活地利用那些有利于你发展的机会。于是,一直藏在我内心深处长达半年之久的疑团终于被解开了:机会这东西无处不在,关键是看你如何去把握,用行动去创造机会。比尔盖茨在一次演讲中坦言:“机会从来不会缺乏,但是以前的机会不会再重复。机会可以降临在每一个人头上,但只有那些有准备的人才能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并利用机遇去成就自己。”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并不是有了工作岗位才是真正机会的到来,其实在平常的日常工作中,即使是一些微不足道的琐碎小事,也都处处充满着机遇,敢于尝试新事物,把每件小事都要用自己的满腔热情去把它做好,做到最好,机遇自然会降落在你身上。书中有一个很好的例子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刘静在一家银行工作,但做的都是一些操作性的事情,她觉得自己缺少一个更充分展示、实现自我的平台。日子就在在这默默无闻的工作中一天天逝去。直到有一天,她看了一个关于比尔盖茨的电视采谈,他说,把每一件琐碎的`工作都做得更出色,如果这样做了99件工作都还没有出现机会,那就必须锲而不舍地做好第100件。坚持这样去做,就能给自己创造成功的机会。刘静深受启发,于是她认真的对待每一件日常事务,终于有一天在不经意间帮一个客户(报社主编)解决了楼盘的付费问题,替他节省了一大笔资金。于是第二天她的优秀好员工形象就在报刊上登了出来,终于得到了领导的重用。这就是机会,但这机会往往是看不到的,关键是当它到来的时候看你是否能好好把握住,这就需要你在平时就有一个好的工作态度,认真对待领导交给你的每项任务。

  我们才刚大学毕业,我们还年轻,有的是机会,但我们不能等待机会的到来,而是要去不断发现,争取机会。请相信一句话:失败者等待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

等待的心得体会4

  小泽是从其他幼儿园转来的,他很爱画画,也画得很好,可就是有一个习惯,喜欢用铅笔先打底稿,再勾线、涂色。我觉得这种画法不利于培养孩子大胆、果断的作画风格,因此就要求小泽和其他孩子一样直接用记号笔勾线。小泽照着我的要求做了,但画画的速度却慢了,“画面效果”也退步了。于是,每次画画时我不得不常在小泽身边催促、指导。在今天的美术活动中,我径直走到小泽身边,叮嘱他说:“赶快画,别磨蹭。”小泽轻轻地应了一声,就把头低了下去。

  等我巡视完后,我发现小泽面前的画纸仍是一片空白。我蹲下来问小泽:“为什么还不画?”小泽的头低得更厉害了,半晌才回答我:“我不会画。”然后,他抬头怯怯地看了我一眼,欲言又止。看着满面愁容的小泽,我忽然有所明白,问他:“你想用铅笔先画,是吗?”小泽点点头。见此情景,我一方面为这孩子的.固执而伤神:这习惯怎么就改不了呢?我这样要求他,也是希望他在绘画上有更好的发展;另一方面,我也在反省自己:我对孩子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要知道,改变一个习惯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定定地站了几分钟,终于迎着小泽期盼的目光缓缓地点了点头。小泽一改刚才的无措,兴高采烈地拿起铅笔开始画起来。看着自得其乐的小泽,我忽然觉得:尊重孩子的学习方式,让孩子顺其自然地发展,不也很好吗?相信有一天,爱画画的小泽会大胆、果断地下笔的。我就耐心等待一些时日吧!

  由于受大班额的限制,更多的时候我们对孩子的要求是统一的:统一的时间,统一的形式,统一的结果。这其中,少了尊重,更没有等待。对小泽,我有些急于求成,虽然我的愿望是好的,但我没有给他改变的时间,从而导致爱画画的他在画画时愁容满面、无从下笔。尊重孩子的个别差异,是我所理解的“等待孩子”的起始。

【等待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等待02-21

等待的作文08-26

等待作文02-19

【精选】等待的作文08-09

[精选]等待的作文08-09

等待的作文08-07

等待的作文(经典)08-11

等待的作文【经典】08-11

等待的作文[精选]08-13

等待的作文(精选)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