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先进的心得体会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张桂梅先进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张桂梅先进的心得体会1
张桂梅,1977年6月,河汇村村民。在丈夫惨遇车祸身亡后,面对年幼的孩子和年迈多病的公婆,她断然拒绝“好心人”让其改嫁的劝说。最后,签订以“为公婆养老送终”为提前的入赘协议,招夫上门共同孝敬公婆,担当养老抚幼责任,树立了尊老敬老的典范。
摆脱丧夫之痛,以单薄的双肩毅然挑起生活重担
张桂梅出生于木石镇俭庄村一个普通农村家庭,虽然家里经济并不富裕,但却是一个忠孝之家,父母的言传身教让她知道了什么是忠孝仁爱。
2002年,心地善良的张桂梅嫁到了河汇村,可就在2007年春,一场意想不到的车祸,不仅带走了丈夫年轻的生命。巨大的悲痛让她痛不欲生,一度丧失生活信心,但是看着风烛残年的公婆和年幼的孩子,她顿时清醒过来——“绝不能让丧失独子的公婆整日以泪洗面,无依无靠,即使命运抛给我千斤重担,我也要勇敢地肩负起身为儿媳和母亲的责任。”。
于是,张桂梅掩盖住心内的痛楚,每天早出晚归外出工作,回家后悉心照料公婆和儿子,田间地头更是经常看到她独孤的身影。为了不让公婆看出她的疼痛和艰辛,张桂梅总是面带笑容,于是欢声笑语再次回到这个不幸福的家庭。
签订“入赘协议”,坚决为老人养老送终膝下尽孝
女人能顶半天,可是整个顶下来,生活的重担压得她喘不气,生活十分艰辛。张桂梅的公婆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自己却又帮不上什么忙,心里十分着急,于是就劝她早日改嫁。可张桂梅死不同意。善良的她想到自己改嫁可以带着孩子走,但谁愿意接受两个不沾亲不带故的老人呢?如今公婆膝下已没有儿子,4个女儿又远嫁外地,谁来照顾他们呢?两老都已经高龄,身体均不好,婆婆王传美有严重的气管炎,公公张茂春腿脚不好,她实在是不忍心改嫁。
“就算再苦再累,我也要把这个担子扛起来,这是我应该替丈夫承担的责任。”张桂梅坚定地说。可婆婆王传美看着不忍心,一再劝她:“梅子改嫁吧,你这么年轻,不要因为我们拖累了你,我们不会埋怨你的。”婆婆的一席话让张桂梅泪如雨下,“娘,不要再说了,就是改嫁我也要带着你们。”
最后,在大家的劝说下张桂梅同意改嫁,但是她有个前提,就是必须招夫入赘前夫家中,一起伺候两位老人,否则她终生不嫁。她的这一要求在整个村子传开来,很多适婚男人听说后打了退堂鼓,然而还是有人被她这份执着的孝心打动了。忠厚老实的刘信听说她的故事后深为感动,他认为张桂梅提的要求恰恰说明她很孝顺,有责任心,于是拍着胸脯答应了。就这样,又一个家庭组成了,婚后,一家五口住在一起。在照公婆的同时,对新的公婆张桂梅同样照顾得很周到。刘信父母深明大义,也非常理解儿媳妇和刘信,一家人和和睦睦,日子又恢复了恬静幸福。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尽心尽孝感动乡邻
在张桂梅家中,刚刚过世的婆婆王传美生前,说起张桂梅和刘信,老人总是赞不绝口:“他们对我们真的很好,虽然不是亲生的,但比亲生的还好。”婆婆去世前,每日早晨,张桂梅即便再忙,也会给婆婆梳头,下午回来再晚,也会给老人捶捶肩膀揉揉腿。刘信每晚也会端着酒和菜到老人的'房间,与老人边喝酒边聊天,排解他们心中的孤独。
可前不久,又一场突来的灾难再次考验着这个历经风雨的家庭。刘信唯一的兄弟也因车祸不幸遇难,留下父母和孩子。面对两边都需要照顾的老人和孩子,张桂梅和刘信谁都没有撇下,为照顾两边的老人,他们经常奔波于山亭和滕州之间。目前,张桂梅和刘信的言传身教,让他们两个幼小的孩子也有了远远超过自身年龄的责任和担挡,不仅学会了料理家务,更学会了如何照顾老人,如何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做一个好人。
“她对婆婆非常孝顺,我们村里人都很佩服她。”熟悉张桂梅的河汇村村民于媜说,张桂梅逛街时看到好东西,首先想到给公婆买,每到过年,她都要给公婆买新衣,到了老人的生日,她还要做一大桌菜,一家人热热闹闹地聚一聚。
在这个不是靠血缘关系维系的家庭里,他们胜似亲人,其乐融融。如今,刘信到城区务工养家,张桂梅婚生了一个儿子后,重组的一家人在经历风雨之后,又恢复到往日的幸福和甜密。“百善孝为先”张桂梅虽然签订的仅是一张明确责任义务的协议,但它却有力表达了张桂梅孝敬公婆的决心,传承和升华了数千年中华孝道。
张桂梅先进的心得体会2
张桂梅名如其人,可贵的就是她那种“凌寒独自开”的精神。看了有关她事迹的影像资料,亲眼所见她的朴实与坚强,更使我惊叹一个人只要有勇气和毅力,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张桂梅在疾病面前怀着“只要治好病就可以回到学生身边”这样的信念,动了一次又一次的大手术,却不注意调理和修养,心里始终放不下学生,术后没几天就下地,刚被允许出院就立刻返回到学生身边,她是真正地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怀着这样的感情,什么样的学生教育不好。从她搬进男宿舍的大胆行为,就可以看出她对教育事业的全身心投入,她对学生的全身心付出。在当今社会,在教师这个群体里像她一样不计名利,以奉献为乐的人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圣人了。
从我自身看,虽也做过一些职责以外的事,但是内心却是不平静的,总有一个声音在问我:“你这样做,日子久了别人会认为这就是你的事,不干还不行了呢,到那时你怎么办?”尤其是在我忙的焦头烂额,还不得不坚持做这些事的时候,我更是会抱怨自己“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对照张桂梅所做的一切,我的付出又算得了什么。她在病痛的折磨下都能依然忘我地工作,何况我是一个健康的人。她不知道命运还会给她留多少时间,但是她会珍惜与学生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想想自己遇到惹事捣乱的学生有时就巴不得见不着他们的面,真是太惭愧了。其实越是这样的学生越是我们丰厚的.教育资源,可以使枯燥的教育理论变得鲜活。有许多教育大家为什么在各类学生面前都能应对自如,就是源于他们对另类学生的教育热情,正是这些个案才充实了他们的教育实践。
张桂梅命运多舛,相濡以沫的丈夫英年早逝。这给她带来了巨大的打击,她甚至想到过死。后来她将对丈夫的思念转移到他们共同的事业——教书育人上来,并倾进了全部心血。亲人离去的悲痛我也体验过,当时恨不得一觉睡去就不再醒来。张桂梅挺过来了,孩子们多了一个可敬的“妈妈”,真诚的“朋友”。是呀,对亲人的最好怀念就是要坚强地活下去,活得有精神。我要像张桂梅一样努力干好自己的事业以告慰那默默支持我的已深埋地下的父亲。
寒梅傲雪方显其美丽。张桂梅以她独特的人格魅力征服了学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她那凌寒绽放的身姿,淡淡的幽香使人情不自禁地就想亲近她,就想像她一样。我爱梅花,更想成为具有梅花般品格的人。
张桂梅先进的心得体会3
张桂梅,女,满族,中共党员,1957年6月出生,辽宁岫岩人,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
心系山区,不忘教育初心。从2001年3月起,张桂梅一边在华坪县民族中学当老师,一边义务当政府新建的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民族中学里不仅女生很少,有的还会时不时从课堂上“消失”,经过多次家访,她终于找到了女孩从课堂上“消失”的原因:“农村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很多女孩上到中学,就因为经济负担而辍学”,她们中的不少人早早被定下了婚姻,或是在家务农,或是外出务工。于是,张建梅萌生了“建一所免费的女子学校”的想法,于是她开始筹备为这些孩子建一所在校学习期间免除一切费用的女子高中,让这些贫困家庭的女孩有一个继续深造的机会。
心系女中,牢记教育使命。2008年,在张建梅的努力下,在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建成。办学12年来,张建梅走过长达11万公里的家访,翻过的大山更是不计其数,白天她是校长、晚上她是保安,长时间的高强度劳作,使得张桂梅的身体每况愈下,肺气肿、小脑萎缩等/16种疾病纷纷缠上了她,可张桂梅依旧坚守岗位。在2019年的高考中,全校118名毕业生的一本上线率高达40.67%,位居丽江市所有高中排行榜的首位,在12年间先后让1600多名来自大山的女孩走出大山、圆梦大学。
没有家庭、无车无房、一身病痛……张桂梅用“蜡炬成灰泪始干”般的'执念,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党、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贫困山区人民。我们要向张桂梅同志学习,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岗位职责,果敢应对挑战、善于攻坚克难,自觉在党的领导下埋头苦干实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张桂梅先进的心得体会4
近期,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在全国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向张桂梅同志学习活动。
相信在教育系统内部,每位教师对“张桂梅”这个名字都不陌生,对张桂梅的先进事迹都能说上一二。但是每一次对张桂梅先进事迹进行学习,我都发现自己对她又认识了很多,学到了很多。
“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绿洲。”张桂梅作为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师,扎根贫困地区全身投入教育事业,用生命点滴书写出来的人生故事彰显出一名普通党员、一名教育工作者的高尚人格和精神魅力。
她坚守初心,对党忠诚一辈子。张桂梅同志是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是忠诚践行“四有”好老师要求的榜样。她响应党的号召,到云南支援边疆建设,跨越千里、辗转多地,无怨无悔。她创办免费女子高中,她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坚定的理想信念融入办学体系,帮助数千名山区女孩改变命运,为国家输送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华坪县女子高中,是全市第一家党员佩戴党徽上班的单位。张桂梅让党员在群众和师生面前“明身份”,促使党员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到了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徽在闪烁。2000年,她在领取劳模奖金后,把全部奖金5000元一次性交了党费。她把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热爱渗透在血脉里,在她身上充分体现着一名共产党员初心如磐的精神品质和至诚至深的家国情怀。
她牢记使命,为民奉献一辈子。40多年来,她为了不让一名女孩因贫困失学,坚持家访11年,遍访贫困家庭1300多户,行程十余万公里。张桂梅与孩子们之间有很多故事,每一个都是催人泪下。1997年12月的'一天深夜,一个男生突然发高烧,张桂梅看到这位学生寒冬腊月还穿着单衣,当即把丈夫去世后留下的唯一一件毛背心送给了这位学生,并连夜把他送到医院,替他付了200元的住院费。第二天,当学生家长赶到医院,看到已经守候了整整10个小时的张桂梅脸色苍白,神情憔悴,这位傈僳族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她长期拖着病体工作,超量的付出透支了原本羸弱的身体,换来女子高中学生学习的好成绩。
她坚守教育报国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扎根贫困地区40多年,不遗余力践行着“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立志用教育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倾力建成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让1600余名贫困山区女学生圆梦大学,托举起当地群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信心与希望。
【张桂梅先进的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学张桂梅先进心得06-01
学张桂梅先进心得(精选11篇)06-01
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03-18
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04-10
时代楷模张桂梅先进事迹材料04-20
2023张桂梅先进事迹学习心得03-28
学习张桂梅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5篇04-24
张桂梅精神事迹心得09-12
关于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07-17
时代楷模张桂梅的心得体会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