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档下载>心得体会>名师课堂听课心得

名师课堂听课心得

时间:2022-05-13 19:24:32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名师课堂听课心得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名师课堂听课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名师课堂听课心得

名师课堂听课心得1

  六合学校以昭通市教育内涵发展为契机,以抓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采用新教学模式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在学校教导处和授课教师的精心设计下,于20xx年4月17日由初中数学组教师马朝文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课题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有序数对”。学校组织了全校理科教师和各教员组长进行了听评课。此次听课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不仅让我领略到了马老师的讲课风采,也让我对近几年来一直炒作的高效课堂的不必要的一些担忧。下面我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纠集的思绪被解开,放手采用新模式

  六合学校提出的“352”教学模式,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教师的时间是12分钟,学生活动的时间是20分钟,其中包括自主学习和展示交流,后面的8分钟为当堂检测时间和总结,通过观摩马老师的课,马老师从时间的分配非常之恰当,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好,就像有的老师说的:“是走得出去的课堂”。我也试着上这样的课,感觉效果不错。但是也有些顾虑和担心。担心学生学不到重点,学不到位。听了马老师的课,照着马老师的做法上课,我们的包袱总算可以放下了。对新的教学模式不能质疑,一定要加大力度实施。

  二、观马老师的课有以下特点

  (一)游戏揭题,激发探究欲望。(1)老师通过学生3列3排说说每个学生的位置,让学生知道要表示物体的位置,要用两个数;(2)教师藏宝,学生找。学生要求老师告诉他几列几排,学生找到宝物。

  使学生知道有序数对,揭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要我学”变学习为“我要学”。

  (二)、教学理念新。

  老师在新课标理念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观点意见。马老师在教学《有序数对》时带领学生学习“学习目标”,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展开自学、群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又把当堂课学到的知识进行展示,使学生获得成功。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教学内容,同时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奖励,使他们更兴奋,让他们更投入。在最后的几分钟进行当堂检测和总结。

  马老师的'整个教学流程,就是新的教学模式。就是学校的内涵发展的内容。是六合学校全体教师的“临题”。

  三、灵活处理了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这次课堂教学很好的处理了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间的关系,新课改所倡导的小组合作与学生独立思考并不是相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灵活运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四、多媒体运用恰当,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课件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是在手动不能实现的条件下化抽象为直观形象,为突破难点服务。课堂变成了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传递信息的空间。

  五、评价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评价不是教师,而是学生对学生的评价。

  听过课后最大的感受就是,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需向业务精湛的教师学习,每位老师的精彩都源于自身有着过硬的基本功才能在课堂上展现了如此自如,让我知道要想提高课效,必须先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适应现在的教学。其次,要尽快转变我们教师的观念,采用新模式教学,以适应全市教育的内涵发展,提高六合学校的教学质量。

名师课堂听课心得2

  20xx年10月22日与我其他三位老师一起到xx小学参加第六届“北派名师”暨小学全国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对我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也从观摩中学到了许多值得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一,教师的语言魅力

  从名师与我们平时和孩子的沟通的语言对比中可以知道,他们与孩子对话中无形的拉近距离,能让孩子从乏味的数学中,主动学习起。贲老师和强老师在与孩子们上前会亲近的与他们攀谈,不仅从中连接孩子与他们的熟悉感,还深入孩子的心灵深处,了解他们想要什么,懂得了什么,不仅烘托了堂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内容奠定基础。

  二、教学设计

  强老师的《圆的认识》,他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实物揭示圆,让学生感受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强老师在设计中先创设一个情节:让学生猜猜手里有什么东西,激发学生好奇心,然后拿着一条线,线下有颗球,告诉学生们“用力甩起,是什么图形?”这个直观的的'教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脑海中有个“表象”。而后画圆的指导应放在如何画出指定的圆,而是准确的画出指定大小的圆则基于学生对圆规画圆原理的掌握,即知道“以针尖为定点,两脚之间的距离为定长(半径)旋转一周的点的集合”。才有助于学生对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圆的主要特征的掌握。再后当同学们对圆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的时候,以比赛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画圆时两脚距离不能改变而加深印象。设计是这样的:请同学上比赛画圆,看谁画的又快又好,之后同学们发现一条绳子的距离不会改变,另一条绳子则是用橡皮绳无法固定距离。这样的游戏设计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堂教学到主动发现画圆的技巧将学生置身于发现者,探索者的角色,以画圆为主线贯穿全,让学生轻松地、本质的认识圆。

  三、我的堂缺少什么

  这两位老师的讲堂,让我从观摩中发现我的堂还缺少一些实质性的东西,包括要有发现的眼睛,还不够关注学生们堂的表情,要懂得去伪存真,生成点多,处理堂突发事能力,即驾驭堂能力的培养。以后我要在读懂孩子的心的基础上,上好数学,才能使学生产生要学数学,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

名师课堂听课心得3

  诗人何其芳说秋天是宁静悠远的,而我觉得其实秋天也不乏夏日的激情。

  月5日,xx年级简短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这堂课沿袭余老师创立的“板块教学”,这堂课他安排了“朗读、辨析、品析”三个板块。余老师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朗读,从学生齐读初步感知文章,到“进行有力度的训练”,指导学生读出课文的两个层次,再深入指导学生读出人物的个性。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时,余老师又用两两相对的五个小问题认真梳理了全文的知识点:“两个意义难解的字或词”、“两个分别表示敬与谦的美字”、“两个同形而意义有别的词”、“两个不同形而意义相近的词”、“两个能表达全文要义的字”,教学思路异常清晰。最后是品析文章: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在余老师的巧妙引导下,学生恰到好处地讲出了“这是一个开门见山的故事,这是一个有详有略的故事,这是一个余味悠长的故事”等。最后总结“读文析———语;读文识———礼”。整堂课井然有序,余老师总是和颜悦色,慈祥地为学生解答疑难,使学生在这堂课上不仅熏陶了文言意蕴,也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这也是余老师“新简实活”教学理念的实践体现。

  建兰中学的王旭东老师挥洒自如,他的教学风格具有创新性。在教学中他的教学设计体现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人文积淀,张扬学生的个性。他执教《水调歌头》,开场以自己满含感情的朗读导入,初步将学生带入《水调歌头》特有的情境中,继而通过不断地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朗读、诵读方式来与文本进行沟通,从而走进文本,走近诗人。一直以来自己比较惧怕上诗歌,一是因为自己的文学底蕴不够,因而底气不足,再是这样的课型没信心把握,听了王老师的课才发现诗歌的课也可以上得如此激情澎湃,如此有效。但是谈一点本人拙见,王老师设计的展现学生预习成果这一环节,我觉得不妥。学生的预习成果体现出学生课前预习非常成功,有老师提出质疑:既然学生在课前已经基本“吃透”诗歌,能写出高质量的感悟,那么还上什么课呢,不是画蛇添足吗?所以我们建议在诗歌赏析之后让学生当堂写感悟呈现杰作,效果会更好。总之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下,让我们明白了:诗歌也是可以这样上的。

  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选取的不是我们成人的视点,而是一个与我们的学生年龄相仿的少年人的视点。一个少年在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灵观察和感受我们成年人的世界,观察和感受我们成年人的“思想”和“感情”。我们成年人看待世界、看待人,是与少年人有所不同的'。这篇小说由特级教师韩军执教,韩老师的课堂教学最大的特点便是领着学生跳跃性地读文本,在朗读文本的过称中,弄清人物基本关系,梳理故事基本情节,听读故事情节高潮,动作外貌心理语言,风景描写称呼变化。这堂课的设计给在场老师眼前一亮的便是两份信的设计:《一封没有寄出的信》(于勒写给家里人的第三封信)、《菲利普未公开的日记》(父亲的信),学生通过设想这两份信的内容,更好地通透了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

  赵富良老师执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赵老师的课紧贴文本,注重感悟,让学生能深刻体会课文充满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这堂课老师带着学生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借助文本蘸满情感的语言与鲜明的对比手法,体悟文章内容;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用朗读震撼心灵巧妙的延伸,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的杨聪老师是有个性有才华的年轻老师,他的课也如他人一样有个性有才华,他上了鲁迅的《雪》,从文学语言角度解读文本。阮长海老师教的《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两篇短文,用夸父和共工的共同点作为切入点,教学设计独树一帜,充分体现课堂的有效性。

名师课堂听课心得4

  5月8日--9日,我参加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在2天的时间里,观摩了8节示范课,聆听了2个学术报告,听了这些名师和专家的课,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下面我就说一说我听课后的感受。以前觉得教小学生还应付自如,每天都能认真备课,有时观看名师的录像课,并把精华的部分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来,但上过课后也有很多的困惑,为什么同样一篇教案,名师们在课堂上是那么的挥洒自如,孩子们学起来也是兴高采烈,而到了我的课堂上却是不尽人意?蔡宏圣和朱玉如两位老师的学术报告后中提到:“没有课前的精心预设,就没有课堂上的精彩生成。”听了名师的示范课以后,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尤其是名师们的敬业精神令人感动,

  太原市张琪老师《确定位置》一课中,充分地让我感受到了“数学应该是现实的,是生活化的,是儿童乐于做的`。”张老师首先让学生找出自己好朋友的位置,由于标准的不同而产生问题,再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使整节课都在学生的自主学习生完成教学,真正的展现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听了李小春老师的课和讲解后,更让我感到的是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自已动起来,同时在动的过程中更应该发现问题,正如李小春老师说的:“教学不是让学生学会知识,而是让学生带着小问题进入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这句话更深刻地点到了我们目前的教学中的不足,每节课的教学不是问学生学会了没有这么简单,而是要让学生在本节课学习的认知能力上产生出更多的问题,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不断地去追求学习新知,正如“学无止境”一样,知识是没有终点的,就象走路一样,当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时,我们回头看时好象是到了一个终点,但在我们的面前却又产生了几条没有尽头的新路。教学和学习也应该是这样的,是一条永远没有尽头的路,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是否能在学习完后产生更多的有代学习的问题。

  后来,听了蔡宏圣老师和朱玉如老师的课和学术报告后,更让我感到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两位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他们所设计的学习情景,不仅绚丽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蕴含着数学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学生通过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主动地参与探究解决问题。这些名师不但关注学生,把握数学的解题方法,而且更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人耳目一新。他们的学术报告更是让我感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和差距,更让我们感到要学习名师扎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文化积淀、开阔的教育视野、精湛的教学能力及永不满足的超越精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我们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不懈,努力提升自己。

  在这短短的2天时间里,让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名师,聆听名师的示范课,从中我领略到每个名师的教学风格。想一想一名教师一辈子从事学校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量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凝聚。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我们自身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虽然我们希望生活是多彩的,但平实是生活的本质,多彩只是生活的点缀,舍弃平实而追寻多彩,结果必定是浮华人生。课堂教学不也正是如此!名师们走进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用真情拨动学生那鲜明的思想、生动的语言、创造的精神的琴弦。我们也只有将课堂教学当作人生中的生命经历,去享受、去充实,才会将课堂教学当作学生的生命经历,自觉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这段生命经历。名师正是深知其中的精髓,所以名师的课堂朴实而显睿智。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取长补短,也让我的教学生活化、细节化、智慧化。

名师课堂听课心得5

  感谢学校领导给我的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这次新理念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让每一个听课的老师都受益匪浅。其中窦桂梅、熊海滨这两个名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窦老师在讲安徙生童话《丑小鸭》中,紧抓题眼——高贵。走近丑小鸭,走进安徙生。丑小鸭的成长就是安徙生的成长,读文再读人。教材主题的挖掘,指向高贵——苦难中怀有梦想,幸福中拥有谦卑;不再是教材中“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这不愧是窦桂梅的手笔,不愧是大家的手笔!

  其二,窦老师对教材的处理——二度开发,也就是超越教材,让课本成为基础知识,拓展跟课本有关的新知识教给学生,令我大开眼界。在此之前,我们经常说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读懂文本以外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愿望等。但均不得其法,感觉收效甚微。那么,窦老师是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改编后的三年级的课文、才数百字的《丑小鸭》与原译文数千字的《丑小鸭》对比,选择片断,在幻灯片上,一一对比,引导学生对比品读。读出童话语言的味道:诗意、幽默、丰富、含蓄。其中有几个环节也是叫人拍手叫绝的。

  ①像指导小鸭出生的部分,老师把文字纵列排出来,问学生像什么?生回答像一首诗。于是配乐,师生诵读。这一环节,让学生感悟到安徙生的童话就是诗。

  ②又如重点揣摩与品味原文的三个“啄”字,比较、理解公鸡啄丑小鸭,其它小鸭啄丑小鸭,鸭妈妈啄丑小鸭的.感情,让学生在“啄”字前加形容词,深入感受地读,从而体会作者语言内涵的丰富。

  ③再如“变成白天鹅后的小鸭把头藏入水里”理解那个“藏”的含义,感受作者含蓄的表达,感受小鸭的谦卑,并读出童话背后的味道。

  另外,我还特别注意到,在讲“丑小鸭”一课中,窦老师与学生对话时她的眼睛在闪光,那是一种热切的目光,一种充满信任与理解的目光,一种平等交流的目光,一种带着鼓励与赞赏的目光。这目光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是具有穿透力的,是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感受到的,包括听课的老师。课堂上,我们感受到了激情。她的体态,她的语言,她的眼神,无不在诠释着“激情”这个词,有如铿锵玫瑰。

  听熊海滨老师的课前,在自己的课堂上,我总是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按自己的想法去设计课堂,去牵引学生。听了熊老师的《北京的春节》一课后,我发现,他整节课落实自主学习,使每个学生学有所获。比如说,在学习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部分时,进行小组研讨:一,详细写了什么,说给大家听。二,哪里写得好,读给大家听。那么教师在这个环节设计了pK赛,给各组分别命名为腊八队、除夕队、正月初一队、正月十五队。组员共同研讨本组的学习内容,其他组对他们研究的内容感兴趣的,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提问的价值的可以加分,答得好也可以加分。整个活动,学习纷纷举手抢答,其间还出现了不少有价值的回合。教师在与学生的共同学习中,起到了组织、引领、示范作用。课堂上,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出了老舍先生语言的味道,使课堂弥漫过年的气氛。像学习“腊八”时,师出示原文腊八片断与乏味的改写片断,让学生比较,更深一步体会作者的文笔之妙。另外《北京的春节》介绍了许多特殊的日子,像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六等,作者详细写了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其它略写。师引导学生理解详写的内容与课题的干系,从而学习详略结合的写作手法。我感觉这是一节不同于以往的比赛课,没有了老师的“雄霸天下”,更多地是老师导学的智慧和学生的精彩绽放。

  熊海滨老师的这堂课告诉我:学生才是课堂的主宰,他们的轻松、愉快、自主、精彩才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才能构建一个真实而又精彩的课堂。

  经过这些天的听课学习,从这些名师身上,我最终明白:只要用心,什么事都可以从复杂到简单。每件事都是通过推敲、磨练、努力才能变得应付自如。

名师课堂听课心得6

  20xx年10月22日与我其他三位老师一起到xx小学参加第六届“北派名师”暨小学全国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也从观摩课中学到了许多值得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一,教师的语言魅力

  从名师与我们平时和孩子的沟通的语言对比中可以知道,他们与孩子对话中无形的拉近距离,能让孩子从乏味的数学中,主动学习起来。贲老师和强老师在与孩子们上课前会亲近的与他们攀谈,不仅从中连接孩子与他们的熟悉感,还深入孩子的心灵深处,了解他们想要什么,懂得了什么,不仅烘托了课堂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内容奠定基础。

  二、教学设计

  强老师的《圆的认识》,他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实物揭示圆,让学生感受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强老师在设计中先创设一个情节:让学生猜猜手里有什么东西,激发学生好奇心,然后拿着一条线,线下有颗球,告诉学生们“用力甩起来,是什么图形?”这个直观的的教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脑海中有个“表象”。而后画圆的指导应放在如何画出指定的圆,而是准确的画出指定大小的圆则基于学生对圆规画圆原理的掌握,即知道“以针尖为定点,两脚之间的距离为定长(半径)旋转一周的点的`集合”。才有助于学生对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圆的主要特征的掌握。再后来当同学们对圆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的时候,以比赛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画圆时两脚距离不能改变而加深印象。设计是这样的:请同学上来比赛画圆,看谁画的又快又好,之后同学们发现一条绳子的距离不会改变,另一条绳子则是用橡皮绳无法固定距离。这样的游戏设计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到主动发现画圆的技巧将学生置身于发现者,探索者的角色,以画圆为主线贯穿全课,让学生轻松地、本质的认识圆。

  三、我的课堂缺少什么

  这两位老师的讲堂,让我从观摩课中发现我的课堂还缺少一些实质性的东西,包括要有发现的眼睛,还不够关注学生们课堂的表情,要懂得去伪存真,生成点多,处理课堂突发事件能力,即驾驭课堂能力的培养。以后我要在读懂孩子的心的基础上,上好数学课,才能使学生产生要学数学,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

《名师课堂听课心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名师课堂听课心得】相关文章:

名师课堂个人听课总结范文04-04

名师听课心得08-24

名师听课心得15篇11-08

小学数学名师听课心得12-29

名师课堂心得体会06-30

语文名师听课心得体会12-28

观看名师课堂心得体会05-04

高效课堂听课的心得体会11-09

高效课堂听课心得体会11-10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名师课堂听课心得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名师课堂听课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名师课堂听课心得

名师课堂听课心得1

  六合学校以昭通市教育内涵发展为契机,以抓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采用新教学模式教学来提高教学质量,在学校教导处和授课教师的精心设计下,于20xx年4月17日由初中数学组教师马朝文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开课,课题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有序数对”。学校组织了全校理科教师和各教员组长进行了听评课。此次听课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不仅让我领略到了马老师的讲课风采,也让我对近几年来一直炒作的高效课堂的不必要的一些担忧。下面我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纠集的思绪被解开,放手采用新模式

  六合学校提出的“352”教学模式,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教师的时间是12分钟,学生活动的时间是20分钟,其中包括自主学习和展示交流,后面的8分钟为当堂检测时间和总结,通过观摩马老师的课,马老师从时间的分配非常之恰当,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好,就像有的老师说的:“是走得出去的课堂”。我也试着上这样的课,感觉效果不错。但是也有些顾虑和担心。担心学生学不到重点,学不到位。听了马老师的课,照着马老师的做法上课,我们的包袱总算可以放下了。对新的教学模式不能质疑,一定要加大力度实施。

  二、观马老师的课有以下特点

  (一)游戏揭题,激发探究欲望。(1)老师通过学生3列3排说说每个学生的位置,让学生知道要表示物体的位置,要用两个数;(2)教师藏宝,学生找。学生要求老师告诉他几列几排,学生找到宝物。

  使学生知道有序数对,揭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要我学”变学习为“我要学”。

  (二)、教学理念新。

  老师在新课标理念下,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的观点意见。马老师在教学《有序数对》时带领学生学习“学习目标”,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展开自学、群学。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又把当堂课学到的知识进行展示,使学生获得成功。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教学内容,同时对表现好的学生进行奖励,使他们更兴奋,让他们更投入。在最后的几分钟进行当堂检测和总结。

  马老师的'整个教学流程,就是新的教学模式。就是学校的内涵发展的内容。是六合学校全体教师的“临题”。

  三、灵活处理了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的关系,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这次课堂教学很好的处理了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间的关系,新课改所倡导的小组合作与学生独立思考并不是相排斥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只有灵活运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四、多媒体运用恰当,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课件是教学的辅助手段,是在手动不能实现的条件下化抽象为直观形象,为突破难点服务。课堂变成了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传递信息的空间。

  五、评价方式的转变。学生的评价不是教师,而是学生对学生的评价。

  听过课后最大的感受就是,首先要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需向业务精湛的教师学习,每位老师的精彩都源于自身有着过硬的基本功才能在课堂上展现了如此自如,让我知道要想提高课效,必须先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才能更好地适应现在的教学。其次,要尽快转变我们教师的观念,采用新模式教学,以适应全市教育的内涵发展,提高六合学校的教学质量。

名师课堂听课心得2

  20xx年10月22日与我其他三位老师一起到xx小学参加第六届“北派名师”暨小学全国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对我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也从观摩中学到了许多值得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一,教师的语言魅力

  从名师与我们平时和孩子的沟通的语言对比中可以知道,他们与孩子对话中无形的拉近距离,能让孩子从乏味的数学中,主动学习起。贲老师和强老师在与孩子们上前会亲近的与他们攀谈,不仅从中连接孩子与他们的熟悉感,还深入孩子的心灵深处,了解他们想要什么,懂得了什么,不仅烘托了堂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内容奠定基础。

  二、教学设计

  强老师的《圆的认识》,他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实物揭示圆,让学生感受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强老师在设计中先创设一个情节:让学生猜猜手里有什么东西,激发学生好奇心,然后拿着一条线,线下有颗球,告诉学生们“用力甩起,是什么图形?”这个直观的的'教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脑海中有个“表象”。而后画圆的指导应放在如何画出指定的圆,而是准确的画出指定大小的圆则基于学生对圆规画圆原理的掌握,即知道“以针尖为定点,两脚之间的距离为定长(半径)旋转一周的点的集合”。才有助于学生对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圆的主要特征的掌握。再后当同学们对圆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的时候,以比赛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画圆时两脚距离不能改变而加深印象。设计是这样的:请同学上比赛画圆,看谁画的又快又好,之后同学们发现一条绳子的距离不会改变,另一条绳子则是用橡皮绳无法固定距离。这样的游戏设计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的堂教学到主动发现画圆的技巧将学生置身于发现者,探索者的角色,以画圆为主线贯穿全,让学生轻松地、本质的认识圆。

  三、我的堂缺少什么

  这两位老师的讲堂,让我从观摩中发现我的堂还缺少一些实质性的东西,包括要有发现的眼睛,还不够关注学生们堂的表情,要懂得去伪存真,生成点多,处理堂突发事能力,即驾驭堂能力的培养。以后我要在读懂孩子的心的基础上,上好数学,才能使学生产生要学数学,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

名师课堂听课心得3

  诗人何其芳说秋天是宁静悠远的,而我觉得其实秋天也不乏夏日的激情。

  月5日,xx年级简短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这堂课沿袭余老师创立的“板块教学”,这堂课他安排了“朗读、辨析、品析”三个板块。余老师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朗读,从学生齐读初步感知文章,到“进行有力度的训练”,指导学生读出课文的两个层次,再深入指导学生读出人物的个性。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时,余老师又用两两相对的五个小问题认真梳理了全文的知识点:“两个意义难解的字或词”、“两个分别表示敬与谦的美字”、“两个同形而意义有别的词”、“两个不同形而意义相近的词”、“两个能表达全文要义的字”,教学思路异常清晰。最后是品析文章: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在余老师的巧妙引导下,学生恰到好处地讲出了“这是一个开门见山的故事,这是一个有详有略的故事,这是一个余味悠长的故事”等。最后总结“读文析———语;读文识———礼”。整堂课井然有序,余老师总是和颜悦色,慈祥地为学生解答疑难,使学生在这堂课上不仅熏陶了文言意蕴,也掌握了学习文言文的方法,这也是余老师“新简实活”教学理念的实践体现。

  建兰中学的王旭东老师挥洒自如,他的教学风格具有创新性。在教学中他的教学设计体现以学生为本,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注重学生的人文积淀,张扬学生的个性。他执教《水调歌头》,开场以自己满含感情的朗读导入,初步将学生带入《水调歌头》特有的情境中,继而通过不断地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朗读、诵读方式来与文本进行沟通,从而走进文本,走近诗人。一直以来自己比较惧怕上诗歌,一是因为自己的文学底蕴不够,因而底气不足,再是这样的课型没信心把握,听了王老师的课才发现诗歌的课也可以上得如此激情澎湃,如此有效。但是谈一点本人拙见,王老师设计的展现学生预习成果这一环节,我觉得不妥。学生的预习成果体现出学生课前预习非常成功,有老师提出质疑:既然学生在课前已经基本“吃透”诗歌,能写出高质量的感悟,那么还上什么课呢,不是画蛇添足吗?所以我们建议在诗歌赏析之后让学生当堂写感悟呈现杰作,效果会更好。总之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下,让我们明白了:诗歌也是可以这样上的。

  小说《我的叔叔于勒》选取的不是我们成人的视点,而是一个与我们的学生年龄相仿的少年人的视点。一个少年在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灵观察和感受我们成年人的世界,观察和感受我们成年人的“思想”和“感情”。我们成年人看待世界、看待人,是与少年人有所不同的'。这篇小说由特级教师韩军执教,韩老师的课堂教学最大的特点便是领着学生跳跃性地读文本,在朗读文本的过称中,弄清人物基本关系,梳理故事基本情节,听读故事情节高潮,动作外貌心理语言,风景描写称呼变化。这堂课的设计给在场老师眼前一亮的便是两份信的设计:《一封没有寄出的信》(于勒写给家里人的第三封信)、《菲利普未公开的日记》(父亲的信),学生通过设想这两份信的内容,更好地通透了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

  赵富良老师执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赵老师的课紧贴文本,注重感悟,让学生能深刻体会课文充满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这堂课老师带着学生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借助文本蘸满情感的语言与鲜明的对比手法,体悟文章内容;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用朗读震撼心灵巧妙的延伸,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

  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的杨聪老师是有个性有才华的年轻老师,他的课也如他人一样有个性有才华,他上了鲁迅的《雪》,从文学语言角度解读文本。阮长海老师教的《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两篇短文,用夸父和共工的共同点作为切入点,教学设计独树一帜,充分体现课堂的有效性。

名师课堂听课心得4

  5月8日--9日,我参加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在2天的时间里,观摩了8节示范课,聆听了2个学术报告,听了这些名师和专家的课,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下面我就说一说我听课后的感受。以前觉得教小学生还应付自如,每天都能认真备课,有时观看名师的录像课,并把精华的部分用到自己的教学中来,但上过课后也有很多的困惑,为什么同样一篇教案,名师们在课堂上是那么的挥洒自如,孩子们学起来也是兴高采烈,而到了我的课堂上却是不尽人意?蔡宏圣和朱玉如两位老师的学术报告后中提到:“没有课前的精心预设,就没有课堂上的精彩生成。”听了名师的示范课以后,觉得自己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尤其是名师们的敬业精神令人感动,

  太原市张琪老师《确定位置》一课中,充分地让我感受到了“数学应该是现实的,是生活化的,是儿童乐于做的`。”张老师首先让学生找出自己好朋友的位置,由于标准的不同而产生问题,再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使整节课都在学生的自主学习生完成教学,真正的展现了学生的自主能力。听了李小春老师的课和讲解后,更让我感到的是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自已动起来,同时在动的过程中更应该发现问题,正如李小春老师说的:“教学不是让学生学会知识,而是让学生带着小问题进入课堂,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这句话更深刻地点到了我们目前的教学中的不足,每节课的教学不是问学生学会了没有这么简单,而是要让学生在本节课学习的认知能力上产生出更多的问题,这样才能促使学生不断地去追求学习新知,正如“学无止境”一样,知识是没有终点的,就象走路一样,当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时,我们回头看时好象是到了一个终点,但在我们的面前却又产生了几条没有尽头的新路。教学和学习也应该是这样的,是一条永远没有尽头的路,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是否能在学习完后产生更多的有代学习的问题。

  后来,听了蔡宏圣老师和朱玉如老师的课和学术报告后,更让我感到的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两位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他们所设计的学习情景,不仅绚丽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蕴含着数学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学生通过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主动地参与探究解决问题。这些名师不但关注学生,把握数学的解题方法,而且更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人耳目一新。他们的学术报告更是让我感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和差距,更让我们感到要学习名师扎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文化积淀、开阔的教育视野、精湛的教学能力及永不满足的超越精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我们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不懈,努力提升自己。

  在这短短的2天时间里,让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名师,聆听名师的示范课,从中我领略到每个名师的教学风格。想一想一名教师一辈子从事学校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量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凝聚。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我们自身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虽然我们希望生活是多彩的,但平实是生活的本质,多彩只是生活的点缀,舍弃平实而追寻多彩,结果必定是浮华人生。课堂教学不也正是如此!名师们走进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用真情拨动学生那鲜明的思想、生动的语言、创造的精神的琴弦。我们也只有将课堂教学当作人生中的生命经历,去享受、去充实,才会将课堂教学当作学生的生命经历,自觉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这段生命经历。名师正是深知其中的精髓,所以名师的课堂朴实而显睿智。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取长补短,也让我的教学生活化、细节化、智慧化。

名师课堂听课心得5

  感谢学校领导给我的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这次新理念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让每一个听课的老师都受益匪浅。其中窦桂梅、熊海滨这两个名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窦老师在讲安徙生童话《丑小鸭》中,紧抓题眼——高贵。走近丑小鸭,走进安徙生。丑小鸭的成长就是安徙生的成长,读文再读人。教材主题的挖掘,指向高贵——苦难中怀有梦想,幸福中拥有谦卑;不再是教材中“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这不愧是窦桂梅的手笔,不愧是大家的手笔!

  其二,窦老师对教材的处理——二度开发,也就是超越教材,让课本成为基础知识,拓展跟课本有关的新知识教给学生,令我大开眼界。在此之前,我们经常说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读懂文本以外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愿望等。但均不得其法,感觉收效甚微。那么,窦老师是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改编后的三年级的课文、才数百字的《丑小鸭》与原译文数千字的《丑小鸭》对比,选择片断,在幻灯片上,一一对比,引导学生对比品读。读出童话语言的味道:诗意、幽默、丰富、含蓄。其中有几个环节也是叫人拍手叫绝的。

  ①像指导小鸭出生的部分,老师把文字纵列排出来,问学生像什么?生回答像一首诗。于是配乐,师生诵读。这一环节,让学生感悟到安徙生的童话就是诗。

  ②又如重点揣摩与品味原文的三个“啄”字,比较、理解公鸡啄丑小鸭,其它小鸭啄丑小鸭,鸭妈妈啄丑小鸭的.感情,让学生在“啄”字前加形容词,深入感受地读,从而体会作者语言内涵的丰富。

  ③再如“变成白天鹅后的小鸭把头藏入水里”理解那个“藏”的含义,感受作者含蓄的表达,感受小鸭的谦卑,并读出童话背后的味道。

  另外,我还特别注意到,在讲“丑小鸭”一课中,窦老师与学生对话时她的眼睛在闪光,那是一种热切的目光,一种充满信任与理解的目光,一种平等交流的目光,一种带着鼓励与赞赏的目光。这目光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是具有穿透力的,是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感受到的,包括听课的老师。课堂上,我们感受到了激情。她的体态,她的语言,她的眼神,无不在诠释着“激情”这个词,有如铿锵玫瑰。

  听熊海滨老师的课前,在自己的课堂上,我总是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按自己的想法去设计课堂,去牵引学生。听了熊老师的《北京的春节》一课后,我发现,他整节课落实自主学习,使每个学生学有所获。比如说,在学习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部分时,进行小组研讨:一,详细写了什么,说给大家听。二,哪里写得好,读给大家听。那么教师在这个环节设计了pK赛,给各组分别命名为腊八队、除夕队、正月初一队、正月十五队。组员共同研讨本组的学习内容,其他组对他们研究的内容感兴趣的,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提问的价值的可以加分,答得好也可以加分。整个活动,学习纷纷举手抢答,其间还出现了不少有价值的回合。教师在与学生的共同学习中,起到了组织、引领、示范作用。课堂上,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出了老舍先生语言的味道,使课堂弥漫过年的气氛。像学习“腊八”时,师出示原文腊八片断与乏味的改写片断,让学生比较,更深一步体会作者的文笔之妙。另外《北京的春节》介绍了许多特殊的日子,像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六等,作者详细写了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其它略写。师引导学生理解详写的内容与课题的干系,从而学习详略结合的写作手法。我感觉这是一节不同于以往的比赛课,没有了老师的“雄霸天下”,更多地是老师导学的智慧和学生的精彩绽放。

  熊海滨老师的这堂课告诉我:学生才是课堂的主宰,他们的轻松、愉快、自主、精彩才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才能构建一个真实而又精彩的课堂。

  经过这些天的听课学习,从这些名师身上,我最终明白:只要用心,什么事都可以从复杂到简单。每件事都是通过推敲、磨练、努力才能变得应付自如。

名师课堂听课心得6

  20xx年10月22日与我其他三位老师一起到xx小学参加第六届“北派名师”暨小学全国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我也从观摩课中学到了许多值得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一,教师的语言魅力

  从名师与我们平时和孩子的沟通的语言对比中可以知道,他们与孩子对话中无形的拉近距离,能让孩子从乏味的数学中,主动学习起来。贲老师和强老师在与孩子们上课前会亲近的与他们攀谈,不仅从中连接孩子与他们的熟悉感,还深入孩子的心灵深处,了解他们想要什么,懂得了什么,不仅烘托了课堂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内容奠定基础。

  二、教学设计

  强老师的《圆的认识》,他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实物揭示圆,让学生感受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强老师在设计中先创设一个情节:让学生猜猜手里有什么东西,激发学生好奇心,然后拿着一条线,线下有颗球,告诉学生们“用力甩起来,是什么图形?”这个直观的的教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脑海中有个“表象”。而后画圆的指导应放在如何画出指定的圆,而是准确的画出指定大小的圆则基于学生对圆规画圆原理的掌握,即知道“以针尖为定点,两脚之间的距离为定长(半径)旋转一周的点的`集合”。才有助于学生对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圆的主要特征的掌握。再后来当同学们对圆有一定的了解与认识的时候,以比赛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画圆时两脚距离不能改变而加深印象。设计是这样的:请同学上来比赛画圆,看谁画的又快又好,之后同学们发现一条绳子的距离不会改变,另一条绳子则是用橡皮绳无法固定距离。这样的游戏设计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到主动发现画圆的技巧将学生置身于发现者,探索者的角色,以画圆为主线贯穿全课,让学生轻松地、本质的认识圆。

  三、我的课堂缺少什么

  这两位老师的讲堂,让我从观摩课中发现我的课堂还缺少一些实质性的东西,包括要有发现的眼睛,还不够关注学生们课堂的表情,要懂得去伪存真,生成点多,处理课堂突发事件能力,即驾驭课堂能力的培养。以后我要在读懂孩子的心的基础上,上好数学课,才能使学生产生要学数学,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