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档下载>心得体会>班级管理教育心得

班级管理教育心得

时间:2022-06-16 15:29:39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班级管理教育心得(通用7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班级管理教育心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班级管理教育心得(通用7篇)

班级管理教育心得1

  原来晨间活动时,教师坐在讲台桌旁,给了幼儿一推积木,过程相似“放羊”,任由孩子在教室内打闹,当孩子做出了出格的事情,就在讲台桌旁吼他们。接下来的日子,我们进行互相配合、互相协调、互相合作;我们现在的做法是:走进孩子,看看他们做什么?讲什么?有必要时为孩子解决活动中的问题,每日安排的晨间活动与周计划相一致,周一至周五各安排不同的操作游戏。分餐盘时,不再是两位教师自己分餐盘,教室里如同菜市场一样热闹。我们会请幼儿分餐盘和调羹,由配班教师分饭和菜,主班教师带领幼儿做一些小游戏:如手指游戏、肢体游戏等等;走楼梯时,我们开展“安全小卫士”游戏,由幼儿充当“安全小卫士”,同时两位老师互相配合,积极鼓励引导幼儿靠右走,一边走一边背儿歌:

  我们都是小卫士,安安全全走楼梯,一只小手扶把干,一只小手放背后,一步一步走下来,不推不挤乖孩子。当走到一楼时,老师给每个孩子送上一个笑脸娃娃,这可是他们努力的结果啊!我们一系列措施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就连让我们“头疼”的战战,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在的他基本上能做到认真听课,在教室里来回跑的次数也减少了,午睡时能在老师的安抚下入睡,走楼梯时也能做到一个跟着一个走,而战战最想要得到的是老师手中的笑脸娃娃,连分餐盘、分调羹他也要抢着做,我们已经成功的跨出了第一步,接下来的工作将会顺手很多。

  评价:

  1、小班是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培养的开端,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这是因为:

  其一,幼儿入小班改变了生活环境,在新的环境中要建立新的规则,相对于其他年龄阶段,小班的幼儿还是比较容易接受一些;

  其二,小班幼儿无论在生理、心理上都处于个体发展的低级阶段,性格和能力上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品德教育上也处于他人调控时期,这时候常规教育的质量,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自控能力的发展。

  2、我们所采用的措施,在孩子较好的表现下得以诠释,孩子需要的不是强制,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教师利用自身的语言魅力去感染幼儿,结合表扬和批评的方法,让幼儿自身从被迫接受向主动接受改变。

  3、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能力相当重要,一个合作型强的班级,幼儿的常规肯定比较好,它可以帮助幼儿养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幼儿完善人格,提升自我控制能力与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我的想法:

  班级管理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班级老师的配合与合作,一个好的班级,需要班级老师的密切合作与交流,坦诚沟通,共同交流意见和看法,这样即加强教师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班级的常规工作才能逐渐上轨道。处理班级事件切记不能独断独行,要多听其他老师的意见,取长补短,把成功的教育经验迁移给孩子,使教师与孩子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我的感悟:

  1、不管在生活环节中还是在教学环节中,要利用一切周围环境,抓住身边的每一个教育契机,培养孩子注意倾听能力和观察能力,而这样两者的培养,不是教师用粗暴的言语强加给孩子的,是孩子发自内心学习的一种动机。

  2、你想让孩子喜欢你,你就要走进孩子,走进孩子的生活,喜欢孩子所喜欢的东西。

  3、班级是幼儿学习、游戏的重要场所,是幼儿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之地、一日活动的组织都是以班级为单位来完成的。班级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幼儿自控能力发展。所以,教师在管理班级的时候要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为基础,以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为主导,引发幼儿在生活环境中探索周围的世界。

  总之,做为一名幼儿教师,出台一个班级奖惩制度很要紧,老师对待孩子也需要公平,不能“放纵”好孩子,更不能“错怪”调皮鬼。放着一颗公平的心去对待每个孩子,这样孩子才会喜欢你,愿意跟你一起做游戏,希望大家都要明白“亲其师,信其道”的至理名言,让我们共同搭建有效的教育平台,使班级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为孩子健康成长做出自己小小的贡献!

班级管理教育心得2

  确立创建优良班集体的目标,培养一支有觉悟,有能力,会管理的班干部队伍,做好班级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这是每一个班主任都懂得并在付之实践的班级管理常规工作。但是笔者认为,如果班主任事前能客观分析班级的个性特点,在整个"创优"过程中,确立一种起主导作用的教育思路和方法,或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期望教育法"是本人接收新班后根据新班特点尝试的一种主流教育手段,经过一年实践,效果颇为明显。所谓"期望教育法",就是将心理学上的期望效应通过教育手段,使之成为有效应用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一种方法。笔者从事职高教育二十余年,长期担任以男生为主体的普通教学班班主任。去年九月,我第一次接手了3 2模式的大专直升班,这是一个由13名男生、27名女生组成的班级。接手之初,我立即感觉到学生整体素质明显好于以往的任何一届,但同时又感觉到这些学生由于三年后无需高考就可进入高校,进校后有着不同程度放松自己的苗子。再深入了解,又发现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同样存在着普通职高生共有的无奈和失落,生活理想、学习情绪并非想象中的高涨。面对此情此景,我决定采用"期望教育法"作为本班的主流教育手段,目的是把学生渴望进步的潜能激发出来,使之将来成为合格的大学生。以下是我作的一些尝试和探索,在此抛砖引玉,以取得同仁的批评斧正。

  一、建立明确的创优目标,使之成为全体同学的集体潜意识

  目标是旗帜,一个班唯有确立了有效的奋斗目标,才能牵动每一个学生的意志,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为使制定的目标能充分体现其合理性,有效性,起到“跳一跳,摘到桃”的效果,目标提出前我广泛征求同学意见,表述了学校及班主任对他们寄予的厚望。我明确指出:当你们入校的这一刻起,老师和同学都以仰慕的眼光注视着你们,因为你们进的是大专直升班,你们是这届学生中的“精英”,希望你们能珍视这份目光。接着经全体同学讨论,确立了全班同学在职校三年的远期目标、中期目标和一学期内的近期目标。远期目标:把班级建成优秀班集体,争取全班40名同学三年后能以良好的成绩和道德素养顺利进入高一级学校;中期目标:把班级建成良好班集体,保质保量地完成年度德育及学习任务;近期目标:在学校开展的四项竞赛评比活动中,必保月达标,争取月优胜;各学科特别是市会考课和结业课力争合格率和优秀率居年级第一。此外还根据学期中不同时段制定具体的阶段性目标,如开学初的目标是“知:学校四项竞赛内容,行:寝室物品规范摆设”;运动会临近时的目标是:“展我班貌,力创佳绩”;期中考阶段目标:“齐心协力迎期中,奋发图强争前茅”;

  期末目标:"期末同心同德,各科再创新高"等等。并要求学生根据长计划短安排的原则,对每周的工作都作了细分规划。

  为了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入校第二周我利用班会课邀请高校老师为学生做了题为《认识自我、完成高职生角色转换》的专题讲座。在学生对32体制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我又要求学生根据班级的学期目标制定个人具体的学习及德育奋斗目标,一式四份,一份贴教室、一份交家长、一份给老师,一份自己留底,由老师、家长及同学共同督促。接着又通过组织“成功主要取决先天的智力还是后天勤奋”为主题的辩论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部分学生存在对新开学科不入门现象,我在与任课教师联系的基础上,还加强与家长沟通、与学生正面谈心、侧面暗示等方式,慢慢地引导他们摆脱焦虑、苦恼,以跟上集体步伐。期中后为让学生成绩能再上一个台阶,利用班会课开展学习经验交流,同时对部分同学进行学习方法指导。为进一步巩固、规范学生的言行,使他们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在班内还评选并张榜公布了“期中十佳之星”等等。这些措施的推行,目的一个,就是让同学逐步意识到,我们是北仑职高的精英班,我们生活在优良的班集体中,我们应该成为优秀的一员。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这种理念逐渐转化成他们内在的潜意识,即使是班级中的后进生,也意识到我是精英班的学生,我应该比别人优秀。在这意识强化的过程中,同学们学习的内动力在增加,创优的积极性在高涨。如计算机学科的会考,全班优秀率达100。既使是班级相对弱势的体育项目,同学们在校运会前会组织人马去其它班刺探“军情”,以期取得“田忌赛马”式的成功。班级的每一次进步,同学们都会为之欢呼,每一次失利,大家又都会为之叹息。在同学上交的周记中,经常有同学用“精英”班的标准评判班级行动的得与失,评判自己对班级贡献的大与小。在这种人人参与的创优氛围中,班级的进步也就成为事物发展的必然。

  二、用"三干"标准选拔干部,激励班干部自我加压,不断完善

  要创建优秀班集体,没有一支作风正、学风好、有一定工作能力的班干部队伍是不可能的。开学初考虑到学生之间彼此缺少了解,我指定成立了一个临时班委会。一个月后即由学生自由报名、民主投票选举产生正式班委会。为了搞好班干部选举,事前我给同学们制定了报名参选的“三干”条件:

  ①我愿意干,即:我有热心为班级工作的热情,有乐于为同学服务的意愿;

  ②我有能力干,即:自信自己有能力胜任班干部工作(如:有过做班干部的经历,有相关的特长,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③我有资格干,即:能取得同学和老师的信任。这种选干标准,让同学们即新奇又害怕,因为初中时大家习惯于同学推荐,集中选举,选上了当不好还有一句推却的话,而进入职高后,要他们自愿报名、亮相优点、参与选举,这对多数同学来说是第一次遭遇,但实践证明,这“三干”条件,确实促使他们在参选前认真的思考了自己,而当选后小干部们多数是身体力行,实践着自己的诺言。其实我制定的“三干”条件,是基于“期望效应”的教育手段运作,它让每一个成为班干部的同学都意识到我要做得比别人更好。

  当然,一支好的班干部队伍不可能靠一选了之,要使班干部真正成为老师的左右臂膀,班主任对他们要进行不断的辅导和培养。为此,开学初我起草、制定并在班干会议上讨论通过了班干部工作职责及班干部量化考核细则,同时在班内实行了班干部轮流值日制,督促班内值周小组履行职责,管理自习课纪律、检查门、窗、灯及饮水机使用情况等,还要求班干部了解掌握相关同学的情况。班干部工作有成绩时,我就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工作有失误时,不苛求、不指责,而是在方法上给予他们更具体的指导和帮助,把老师的帮助和他们的自我加压结合起来。工作中以表扬为主,充分信任和支持他们,树立他们的威信和信心。如出黑板报、安排值日、安排劳动、主持班会等活动,放手让他们干,以逐步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平时多找机会同他们谈心,教育他们要树立为集体服务的光荣感和责任感,要求他们努力学习、团结同学、以身作则。在班干部例会上,经常组织他们总结得失,教会他们如何分辨是非,提高他们的行政管理能力。一年来,绝大多数班干部都取得了工作学习双丰收,证实了自己的“三干”诺言,在他们的带动下,通过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班级各项活动开展得井然有序、充满生机,学年末就跨入了校级先进班集体的行列。

  三、“不让一个同学掉队”是班主任出自内心深处的期盼

  教育进入21世纪,独生子女已成为学生中占绝对多数的群体,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在我们的教育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因为一个同学掉队,对班级来说或许只不过40分之一,很正常,但对具体的家庭来说,失败的比例就是100%,不让一个同学掉队,这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也是我班主任出自内心深处的期盼。

  在我班曾有这样一位男生,入校时成绩在班内属中偏上,入校初行为举止也没发现不良记录,然两周后,违纪事件竟接二连三发生。如:频繁违反住宿生纪律,熄灯后讲空话,多次不出晨操,打架,抽烟,先是躲在厕所、寝室乘无人时抽、就寝熄灯后半夜爬起来抽,后竟发展到放学后在校园内无所顾忌地抽,以至被学校行政警告处分一次;其间在课堂上他也常常表现得无精打彩,学习成绩直线下降。面对这样一个学生,在其违纪之初我曾对其进行过正面的批评教育,还根据班规给予过相应的处罚,但效果并不显著。如何才能实施更有效的教育呢?通过深入调查摸底,我发现该生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校纪校规主观上存有明显的排斥心理,同时,该生思想"新潮",表现欲强,但又缺乏自信,好无病呻吟。根据这一特点再次对他实施教育时,我在方法上做了相应的调整。我让其自我分析在班中排序名次变化,让其思考父母对其进3+2班的期望目标,分析老师对其的期盼等等,一连串的问题,激起他内心深处的震荡,为了给自己下台阶,他找出寝室紧挨厕所,晚上熄灯后哗哗的冲厕声常常扰得他难以入眠的理由进行辩解,还强调自己患有神经衰弱症等等。寝室紧挨厕所情况属实,但冲厕声并非持续不断,通过向家长了解,证实他入校前从未患过神经衰弱症。对此,我未去戳穿他的不实之词,而是顺着他的说法,一方面表示由衷的同情和理解,另方面就他所说的现状积极为他出主意想办法,告诉他星期天让家长陪着去就医,或由老师替他向医生咨询,看看有哪些疗效好又适合青少年的助眠药品;还强调如果前一天睡眠不足,第二天可利用早自习到老师办公室来小憩片刻以补充睡眠,同时还向他推存了一些民间广为流传的助眠方法,还告诉他若真的难以适应学校寄宿生活,让父母来校签定相关协议后可以考虑在学校附近租房住宿,或者到老师家借宿等等。假病也用真药,无非是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深切期盼,一周后见他未向我提及住宿之事,于是我又找他,探讨如何才能把寝室建成文明单位时,我发现他眼中闪出少有的亮光,老师的期盼激活了他内心深处的从政理念,于是我和原寝室长商讨,希望他能配合老师共同帮助该生进步,由该生来担当寝室长,原寝室长担任副职从旁协作。自从该生担任寝室长后,他在各方面均有了明显的进步,找他谈话已再无过去那副无所谓的态度,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积极因素也越来越多。他接手寝室长一职后,寝室评优也频频上榜,期末该寝室还被学校列入示范寝室的光荣榜,在班内参加大打除、值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了很大提高,此外他还能积极配合其他班干部参与主持主题班会,出演主题班会所需的情景小品,又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他的学习成绩也开始稳步攀升,第二学期末,不但如愿撤消了处分,还被同学们光荣地推荐为工作积极分子。该生的进步,还直接带动了一批班中不很稳定的同学的进步,到目前为止,班中已无一人受校纪处分,学习成绩各科总的不及格率降至1.4%,班内创优争先的良好风尚已基本形成。文秘站版权所有

  四,应用“期望教育法”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环节:

  要把心理学的“期望效应”转化为教育工作中的期望教育手段,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环节:

  1、正确把握期望值的定位

  “期望效应”作为心理学的'一种现象,是为大家所肯定的,但把“期望效应”有意识的运用到教育管理中去,使“期望”产生“效应”,正确把握期望值的定位至关重要,期望值偏高或偏低均达不到教育的要求。如班中有位女生,中考因理科成绩差影响了总分,被学校作为计划外学生录取,进校后学习理科一直有畏难情绪,对此她自述在初中时曾被篮球击中过头部,脑部受过伤。然我发现她的英语成绩不错,大脑其它反应都很正常,不可能产生后遗症,估计是心理障碍。为此,我明确告诉她,你的大脑根本就不可能受伤,此后我对她的各科成绩都提出了明确要求,而且还在各种场合暗示其肯定能达标,由于期望值合适,在这次期末考中,除了数学55分外,其余各科均取得了较好成绩。会考科目之一的计算机还得了a级、windows20__与qbasic分别为90和73,她的父母都为她的进步感到惊奇。

  2、处理好明示与暗示的结合

  处理好明示与暗示的关系,是实施期望教育法的重要技巧,一般来说,对群体而言,明示多与暗示,而对个体而言,则暗示多于明示。如上文中提到的某女生,我对她的信心激励更多的是通过眼神、脸部表情、甚至肢体语言来表达。有时则通过与别人谈话时侧面流露出对她的肯定,巧妙地让别人转达,把老师对她的信念让其从理念到情感全部接受,最终化为自己对自己的激励信念。

  3、处理好校内与校外的期望组合

  和其它教育手段一样,期望教育法的实施也强调校内与校外的配合。我在每次家访、每一次与学生家长接触,我很少去批评学生的短处,总是把对学生的要求,对学生的可塑性认识讲述给家长听,以唤起他们对孩子新的感觉,从而形成校内、校外组合的期望合力,而这种合力恰恰是提升学生成功信念的强化剂。

  4、把握好期望值的效力变迁,适时提升新的期望层次

  期望教育法注重的是学生内动力的调整和提升。这就要求教师透过分数等外在表现的东西来洞察学生的内动力变迁。如上文提到的某男生,他的细微变化是从与老师交谈的态度中表现出来的,而他的期望层次实质是从教师信任他担任寝室长职务中确立的,而在他成为优秀寝室长后,教师对他的期望层次必须提升和深化。诸如学习方面、人格方面等。只有适时的调整才能不断的提升学生的内动力,达到期望教育法应有的效果。

  以上是笔者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尝试运用“期望教育法”的探索,产生了一些管理效益,如何使之成为有效的管理模式,还有待专家同仁的共同探索和研究。

班级管理教育心得3

  纪律强,效率高

  班级管理总是在路上,我还得加强探索。总以为班里没有多少学生,正如今天班里学生讲,老师你的眼怎么那样尖啊。

  我以为不就是三十个孩子吗?我完全可以管得过来,没有必要严格纪律,或者说规矩少了些,更没有严厉暴怒的.时候,我允许他们在我的眼皮底下犯错误。有时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甚至微笑着看着犯错误的孩子,没有批评的样子。他们说话多了,我就停下来不讲课,自己静静地看着他们。一段时间我不说话,他们也有自知之明,虽然不说了,但坚持不了多久,就有想说话了。

  曾记得大家都会背诵我们的班风班规,但是班风班规落实得不好。现在感觉只是停留在纸上,也许他们经过一个寒假,早忘了班风班规了,也他们一个寒假自由惯了。这周我宣布加强班规管理,首先从作业和队列抓起,课堂更是纪律重点。宣布作业不完成,以后要在午饭时留校补作业,将图片发在家长群,家长来学校接。队列要求快速,整齐,若是慢、散,将在队伍整理好后,再走。若是仍是懒懒散散,就集体留校晚回家。课堂纪律严格要求,不准交头接耳,不准乱说哈,有问题举手示意,允许后起立表达自己的观点,否则视为违纪。课堂违纪,要站在课桌旁边上课。

  既不要墨守成规,唯唯诺诺,又不能不敢挑战自我!

班级管理教育心得4

  一、主动参与 牵手绿色集体

  环境是集体的环境,也是个人的环境。要保护好集体的绿色环境就要发挥班级中每个成员的主体性。主动性。充分展现学生的个人能动性。所以在班级的绿色管理当中,无论制定绿色措施,安排绿色呵护岗位,都应该也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将个人的能动性和集体的协调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尽可能发挥出最大的能量。让我们祖国的小主人能敞开心扉亲身去感受自然,呵护环境。例如在班级的卫生管理上要让每个同学都有锻炼的岗位,在“躬行”中深刻体会到一个良好环境的来之不易,使学生自身能主动的`珍惜和爱护所生活和学习的环境。还可以开展有益身心的集体活动,让大家牵起手来去参与到班级,学校,乃至社会上的保护环境,呵护绿色的活动中,通过这些实践活动既能升华学生的绿色情感,也能磨砺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二、自我监测 彰显个人光彩

  “我站在窗口看风景,也成为了别人视野中难忘的风景”。同样作为个人,一方面我们检视着周围的生活学习环境,另一方面我们自身也成为了别人周围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在绿色班级的号召中要发挥每一个班级成员的主人翁精神。学生们在检视别人,检视周围环境的同时,也应该让他们主动自觉的检视自己。只有让每一个都深刻认识到自身行为对集体环境的重要影响,学生们才能自觉的爱护,保护周围的生活学习环境。所以在班级中我们可以积极的试行推广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集体评价相结合的评审体系。在自我评价中可以放心让学生自己通过“三省吾身”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评分。在集体评价中可以让学生们“心服口服”的推荐出班级中的环保先锋,绿色卫士。树立学习的榜样,也能增强班级的向心力。

  三、情境结合 感动环境魅力

  “鸟儿从空中飞过,不留下一丝痕迹,却在泰戈尔心里留下了永远的诗意”。环境是能感动人改造人的,所以在环境教育中,要把握“情”联系“境”。激发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热情,培养学生对美好环境的热爱,珍惜之情。在班级的班会课中和各门学科的教学中都应有意识的渗透环境教育的理念,让绿色意识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从而在大环境中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作为环境教育的设计师,指导者,可以创设一些特定的环境,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去感受到环境的魅力,绿色的风采。使学生愿意主动的去改善保护好周围的环境。还可以创设出相反差的环境,突出美好的环境,在对照中点缀出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美丽心灵。

  总之,在班级管理中有机的结合起环境教育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渗透其中的自主管理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班级的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

班级管理教育心得5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的不断深化,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成为教学的主导思想。然而,要想让学生更加健康地发展,仅仅传授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显然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教师走近学生,与学生沟通,认真研究学生心理,及时地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的情感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会感受到老师心底的爱,慢慢地愿意与老师交流,逐步地信任老师。当一个班里老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坚固的情感桥梁,那么这个班级必定会成为一个有爱的、充满活力的班级。现在就关于情感教育谈谈我的一些感受。

  一、信任。

  信任是师生间存在的情感交流的一种表现,是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对培养学生自尊及增强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起很大的作用。只有形成师生间的相互信任,才能建设班级和谐的氛围,才能筑成师生间和谐的情感。而信任和理解是建立在深入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基础之上的,不是盲目的。教师应该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学习状况、家庭状况,善于发现他们的才能,掌握每个人个性、脾气。要能用几句话把自己学生的优点缺点描绘出来。只有摸准学生的思想 “脉搏”,从而对症下药,才能提高"疗效"。

  二、换位思考。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准则,当然,教师与学生相处时也要做到“换位思考”,尽量设身处地去体会学生的内心感受,尝试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所以,教师面对孩子时要避免养成一上来就评价或讲道理的.习惯,而是要用自己的心去靠近孩子的心。比如当我们发现一个孩子学习成绩有所下滑时,不要讲“不要气馁,只要努力就有收获。”这是你根本没有走进孩子内心的体现。这个时候,教师真正要做的是更深入地与学生交谈,了解和分析原因并给于有针对性的帮助。只有真正融进孩子的生活世界,才能知道他们的所说、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和他们进行情感的交流。

  三、严中有爱。

  爱是师德的核心内容,严格要求是落实爱的保障。如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师,要用爱心去温暖学生,用真心去打动学生,但是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严格的要求学生是所有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教师不应该为了与学生交朋友而于底线的对学生好,而是应该有原则和纪律,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是非观。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做到“严中有爱”。

  情感教育是教师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去亲近学生,了解学生,从而给予他们情感上最好的教育。在我们的实习生活中,我们也会做好情感教育,让爱在课堂,爱在校园。

班级管理教育心得6

  本学期我们班级来了一个极其调皮的孩子。每次开展活动时,当所有的孩子都盯着着你,认真听故事的时候,他听着听着坐到了地板上,爬到了桌子底下;吃饭的时候,坐在他周围的孩子可就要遭殃了,他会把自己不要吃的饭和菜放到别人的餐盘里;睡觉的时候,大声的说话,脱掉自己的袜子和毛裤,起床时找他的袜子成了老师最“头疼”的难题;走楼梯的时候,从来不听你的`指挥,我们安排小朋友都靠右走,他即不靠左走也不靠右走,在人行中来回穿梭,天哪!这样一个孩子,谁见了他不头疼啊!我们每天都会大声的喊他名字“王战”,喊到我喉咙疼,在他的带领之下,我们班级的常规陷入了困境,有些孩子渐渐的也被他影响,自我控制能力越来越差,我和配班老师都陷入困苦中,我们如何去引导和教育这样的孩子呢?我和施老师开始思索,开始检讨自己的教育行为,分析现在班级所出现问题的原因,找出管理班级的新对策,本次讨论中我们还发现了几种错误的管理模式:

  1、教师的评定性语言不够,激发不了幼儿继续游戏的兴趣。

  2、常规教育不一致,影响幼儿对人对事的做法和想法。

  3、合作方式不固定,搭配不协调。

  4、常规教育时,注重的是一软一硬的错误教育方式。

  5、采取“冷暴力”和“吼孩子”方式,起到的效果是最差的。

班级管理教育心得7

  当了班主任方知其中的滋味,工作琐琐碎碎的,写教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讲评,再加上一天下来,学生们如数家珍的小报告,我不知道该用怎样的一个词来形容,只是觉得我还来不及用心去思考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一天就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了。开始当班主任的时候见到别的班主任做什么自己也跟着做什么,学校布置什么任务就完成什么任务,也曾向不少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取经,得到的答案是“做好班主任工作别无他法,只靠‘勤、严、细、实’四个字。”而一直以来,不少老教师和学校领导都是这么教导我们。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所得到的经验教训却恰恰证明了这种“教导”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毫无疑问,懒惰是做不好班主任工作的。对班主任来说,勤是一个最根本的要求,到班上要勤,班务管理要勤,安全教育要勤,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勤,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要勤奋,与学生家长联系要勤……但是,如果“勤”不讲求方法,那么,工作效果就会不尽人意,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记得,我初当班主任时,每当学生犯错误了,或是学习成绩下滑了,都会马上将情况反映给家长。我以为这样做就一定能督促学生改正错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初时是挺见效的,反映的次数多了,学生也不听管了,学生家长也很无奈。

  我想,我的这种勤家访的出发点是好,却是一种不科学的做法。首先严重影响师生关系。老师事事找家长,时时教导,会使学生认为老师小题大做,为难他,从而采取不合作态度,不愿与老师交流,产生逆反心理,对抗情绪。因为学校中的教育活动总以师生关系为前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进行教育活动的必要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对老师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感。他们每个人都十分关注老师对自己的态度,他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以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和情绪反应作为转移。

  其次,勤向家长报告学习成绩,会让家长十分尴尬。毕竟分数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努力程度,用分数的高低来衡量学生是否有进步,这也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况且不少家长不懂得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只要有风吹草动,就把子女训斥一顿甚至用“动粗”的方法来教育子女,这就可能造成对其子女的伤害。再次,有的学生由于基础较差等种种原因,要求他们短期内向学习成绩优秀者看齐也是不现实的,反而会挫败他们的自信心。可见,班主任与家长建立密切的联系,不一定要勤“报告”,更不能勤“告状”,如有必要反映情况时,应该客观地反映情况,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学生的良策。

  

  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严师出高徒。”对学生严格要求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对学生采取防微杜绝的教育方式,哪怕是一个小错误都要弄个水落石出,有错必究,弊大于利。一次课上,我叫学生拿出听写本来听写上一课的字词,到了收本子时,有一个学生大声喊:“老师,叶晓珊偷看。”瞬间,几十双眼睛盯着那个小女孩,我看着她,看到她睁着大眼睛惊恐地看我。我想大声叱责她为什么不诚实。我转念一想,下面还要讲新课,这样会影响学生听课。接下来的时间,我发现那个小女孩总低着头听课。偶尔抬起头来,与我的目光相遇,又快速地低下去。课后,我让那个学生来到我跟前“刚才,你是想看看别人写对没有?”我轻声问道。“我是看了一下,但没有写。”她这样回答我。“哦,原来是这样,老师相信那些生字难不到你,重新听一次,你一定能写对,是吗?”“是的。”她自信地说。我幸运,我在课堂上没有当众严厉批评她,更没有借此对全班学生进行所谓“大道理”的说教。

  还有一件事令我感触很深的,我曾经这样处理过这样的一件事:一次早读时,我照例检查学生的作业,发现又是叶某某同学没有交,火气就禁不止地上来了。我严厉地问:“为什么不写作业?”他小心翼翼地说:“我做了,但忘了带,在家里。”我断定他在撒谎,想到他家就在学校后面,于是,厉声说:“好,你马上回家拿来!”他立马跑出去了。当他气喘吁吁地站到我面前时,并把拿来的作业恭敬地递给我时,我忽然感到我错了,内心充满愧疚,我是那么不相信自己的学生,更为自己的主观武断而深感不安。

  看来学生有了错误,出了毛病,教师对其进行教育同样需要宽厚,宽容,宽恕,宽严结合,不要总把脸孔板起来,要放下老师的架子,用一种谦逊的态度去感受童心。态度不同,方法不同,语言不同,效果也不同,有时,不凡对学生来点“模糊”管理,对学生那些不是原则性的过错,不妨“糊涂”一下。

  

  细致,作为班主任工作的一项原则要求,例如,对学生情况的了解要细致,不能张冠李戴;对学生的思想工作要细致,不能急躁;落实各项管理制度要细致,不能粗枝大叶。我们这样想,如果一个学年从头到尾,事无巨细,你都一手包办,这就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了。其实许多事情都应该让学生去干,让学生去尝试成功与失败,在成功中体会喜悦,在失败中吸取教训,班主任只要定下原则教给方法就行了。这样班主任就可以从繁杂的事务中抽身出来,集中精力和时间去解决一些重要的问题。

  

  工作实实在在,相对于虚夸、虚浮,的确是必须提倡的。过去,我和大多数班主任一样,只注重教育学生不打架,不要损坏公物,不旷课,勤奋学习,关心爱护集体,把一些德育内容忽视了,致使学生的品德内外表现不一,心理承受能力弱。因为一味地务实,就事论事,出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学校布置什么任务就落实什么任务,到什么阶段就抓什么,而忽视了一些隐性问题的影响,班主任工作也是难于做好的。班主任应该用较多的精力务“虚”才对,如理想教育、道德情操教育,良好的班风培养等。

  我看过《影响一生的100个故事》这本书,书中讲到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杰出人才”名单的真实故事,令我深受启发。某日,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到一所学校,声称是来预测“未来杰出人才”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最后,他们向学校提供了一份将来有可能成为“杰出人才”的.名单,并郑重要求校方一这对学生名单严格保密,并声称,这个名单只能让校长和班主任知道,否则就会严重影响实验效果。八个月后,他们再次到这所学校进行复查验收,并将学生名单公布于众。果然,这些学生成了学校全面发展的学生。而且有意思的是,他们之中一些是原本成绩较差,表现不良的学生。究竟这“杰出人才”是如何预测出来呢?在全体教师大会上,罗森塔尔揭开了谜底:原来他们上次根本就没有对学生进行预测,那张名单其实是根据学校学生的花名册,采用随机等距离抽样的方法,即每隔50名同学抽取一个而罗列出来的。因此,在被抽取的学生中,没有掺杂任何人为的主观意愿。我想因为教师经过心理学家的“虚”暗示与启发,对那些孩子寄予很大的期望并通过自己实实在在的言行教育学生。这种权威的“虚”暗示使学生在老师的关注下,学习有了显著进步。看来处理具体问题除了就事论事,实事求是,还要“虚”的发现,留心捕捉各种机会,传递自己对他们的的热切期待,来点“虚”的处理,虚实结合。这样才能抓住班主任工作的根本,才能统帅班工作的各个方面。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异常复杂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有“勤、严、细、实”的工作热情,更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多开动脑筋,灵活变通方法,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甚至智谋来管理班级,才能使班级和谐健康发展。

【班级管理教育心得】相关文章:

班级管理教育心得09-25

班级管理教育心得7篇06-16

班级管理教育心得(7篇)06-16

班级管理心得-07-14

班级管理的心得01-02

班级管理心得02-23

班级卫生管理心得03-19

班级管理培训心得03-31

小班级管理心得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