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档下载>心得体会>数学观摩心得

数学观摩心得

时间:2022-12-22 09:33:19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数学观摩心得 (15篇)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观摩心得 ,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观摩心得 (15篇)

数学观摩心得 1

  今天(9月16日)我们在龚店中学参加了区域调研,再一次听了马向丽老师的课,以及各个兄弟学校的评课和经验分享,真是感受颇深。

  从我开始当老师的第一年开始,每年都有机会听马向丽老师的数学课,每一年的感受都很深,每一次听课都能学到很多的东西。

  1、今天的课还是从全班喊口号开始,还有课前小故事分享,一通口号喊下来,把每位学生的状态都调整好了,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整个教学过程都贯穿着分组分层合作,学习目标——讲课——总结——布置作业。其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

  (1)目标分层,明确的告诉同学们大家各自的目标是什么;

  在做题的时候,在屏幕上显示计时器,加强学生的时间观念;今年的分组也和之前有所不同,今年马老师是把全班学生分成了两大层,前36名学生按照综合成绩平行分组分为6组,剩下的学生在分为6组,上课时后六组只需要完成第一个目标即可,前6组要完成所有的任务,并且在下节课要给后6组的同学讲解第二个目标。

  (2)整个教学过程分层细致;

  今天这节课讲的是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但是马老师为了照顾到全班每一位同学,从七年级的平方根到八年级的完全平方公式,再到今天的配方法解方程,为今天的课做了足足的铺垫。并且在复习的过程中,把很多提问的机会都让给了后6组的同学。

  例题讲解细致,现在上课有了一体机,已经很少有老师去板书例题了,而马老师的例题步骤是更详细的,把每一步该怎么做也写了出来,并要求同学们刚开始要写全面,这是我需要学习的,我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疏于过程、格式的强调,使学生总是在过程中失分。

  (3)鼓励性评价;在提问过程中,马老师的评价性语言也非常丰富且准确到位,即使有同学回答错误了,马老师也没有直接指出,而是耐心引导,问问学生是怎么思考的,然后肯定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最后提问会的'同学说出正确的答案;

  3、经验分享

  在经验分享这一过程也让我觉得受益匪浅。

  (1)县高附中:听了老师介绍完县高上课的流程,真是让我佩服不已,尤其是备课的过程,每天都要集体备课,集体研课。所以说,成绩好,生源是一部分,老师的付出才是最重要的。看着刘老师展示的一幅又一幅的照片,听着老师说的学生慢慢的习惯养成,这背后又有多少老师的付出,才能形成今天学生排队吃饭就寝的过程中也在看书,每一份导学案都是老师们自己编制出来的,每天都给学生发知识清单,每天都留出固定的时间去复盘,这样日复一日的付出怎会教不出优秀的学生。

  (2)昆阳中学:昆阳中学的对分课堂也让人耳目一新,把一节45分钟的课堂详细的分成了三部分,老师的精讲留白,学生的分组讨论,最后教师答疑。

  每个学校的分享都很精彩,无论是什么样的教学法,只要形成了模式,就会给大家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也会让学生更明确学习方法,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数学观摩心得 2

  3月17日到3月19日,在安庆市石化三小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全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究活动。来自全省各地的有18位参赛选手上了观摩课。这些参赛选手都是来自全省各地的教学精英,有着扎实的基本功, 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在这次活动中,受益匪浅,老师的课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在教材处理上亦是惊奇不断。从中让我体会到:一节课的成败与否,不在于画面有多么的花哨,讲解有多么的委婉,活动有多么的热闹,设计有多么的丰富……关键在于只要学生掌握了知识,该发展的能力发展了,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让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增强,就是一节好课。

  总体印象:

  1、参赛教师穿着得体,落落大方,举手投足间透出精干、干练。

  2、参赛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使教学变得形象直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参赛教师都使用视频展示台对学生作业和作品进行展示,方便、快捷且清晰。

  4、参赛教师的课前提问、课前小游戏拉近了师生间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5、参赛教师在教学中都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究,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6、参赛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通过让学生摆、折、画,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7、参赛教师的教学语言精炼、丰富、富有感染力,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

  8、参赛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是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的一种方式。

  细节印象:

  一、对当地学生的印象

  本次观摩,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上课的学生,他们非常优秀:能回答出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能提出老师想要的一切问题,能碰撞出老师你想要的精彩,能和老师达成想要的天然默契,而且还非常的有礼貌、守纪律。记得那些学生走上舞台时安静、有秩序,生怕影响了别人似的。下课时是那样有秩序地向老师告别,还要整齐地转过来向听课的老师敬礼,问声“老师,您辛苦了!”“老师,再见!”再有秩序地离开会场!学生课堂上活跃的思维更是让我们惊叹。如第一个给我们做课的刘志强老师在《旅游中的数学》这节课始,刘老师提到自己承诺了要在“五一”期间带领原班学生到黄山去旅游,现要请大家帮帮忙,谈一谈旅游前要做哪些准备,旅游过程中要解决哪些问题时,结果学生回答出了刘老师预设的各种不同的问题,诸如租车,用餐,门票,时间,安全等等。程媛媛老师教学《包装的学问》一课进行到探究将四个长、宽、高分别是15厘米、10厘米、6厘米的茶叶盒进行包装,怎样包装最节省包装纸的原因时,有一个学生不是去计算,而是想象和比较,他走上展台,很从容地将一个盒子的大面与两个中面的大小进行直观比较,让人一目了然地看出将两个中面重叠起来最节省包装纸。吴晓秋老师在教学《平均数》一课进行到巩固练习时,出了一道题,“小熊冷饮店又该进冰糕了,小熊翻开了商店各月前三周卖出的冰糕情况统计图,发现第前三周依次为8箱、7箱、9箱,问本周该进多少箱呢?”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平均数“8箱”、最多的箱数“9箱”、“比卖出最多的周还要多一些的箱数,防止还会更多”。这些学生太有才了!

  学生有这样活跃的思维,这样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想他们的任课老师平时肯定付出了很多的艰辛。

  二、感受大师的风采。

  1、感受他们的“数学专业素养”。

  赵劲松老师执教三年级的《平移和旋转》,由于这两个概念教材没有下定义,也没有用语言描述,只要求学生有初步的认识。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在感知平移和旋转时设计了三个层次的动作表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移和旋转这两种运动的方式:第一层次是模仿,观察动画中的物体运动情况,并用动作表演出来,在分类的基础上,揭示两种运动形式及课题;第二个层次是用全体学生在课堂上的运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运动形式(向左平移两步、向右平移两步、原地旋转两圈)感受两种运动的不同感觉,同时暗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第三个层次是再现,根据静止的画面,想像它的运动方式,并用手势将其表示出来。三次动作表演,既满足了孩子们好动的天性,同时在举手投足之间加深了对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可谓“一切尽在不言中”!为接下来深入研究图形的平移作好了充分的准备,接下的一个环节则更加精彩了,由于平移有两个要素——方向和距离,赵老师设计了一个遮眼活动,让一个学生到电脑前遮住眼睛只看键盘上的方向键,听下面学生的指令操作,让全体学生用方向语言提示,眼睛看距离,大脑思考平移的两个要素,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这样的课怎会不精彩呢?如果说让学生说出平移情况是一种考验,那么再接下来的动手画则更具有挑战性。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赵老师设计了“尝试——演示——判断——比较——再画”五次活动,在尝试中充分暴露学生思维的“结”再通过判断和展示打开这个“结”,接着在比较中优化方法,最后通过再画,使学生初步掌握画平移图形的方法,而两次画图所组成的小帆船,既体现了数学的美,又蕴含着教师美好的祝福,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和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感受他们的“激情”。

  在本次活动中,丁雪洁老师应是最有激情的老师。她教学的是《体积与容积》,是本次研讨活动的最后一节课,从一开始的课前谈话起,就很明显的看出这个班的学生情绪低落,丁老师以饱满的激情贯穿课堂始终,用她特有的方式提出各种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始终在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

  3、他们都是“有心”的老师。

  吴晓秋老师是这次做课老师中最“有心”的一位老师,课前交流时,她能记住班里“在大路上看到老师就向老师问好”的学生的名字;“比猴还要聪明的同学”的模样,并叫出她的名字……这位老师一下能在班上找出六、七个有一定特征的学生名字,一下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这是我学不到的本领。

  4、他们都是“勇于创新”的教师。

  我们通常在说谁大谁小的时候,一定用到谁比较大谁比较小的完整名词,可是程媛媛老师在教学《包装的学问》一课的伊始,她引导学生给一个长方体的三个面取名字,分别叫做“大面”、“中面”、“小面”,这样取名为后面说明哪两个面重叠起来能节省包装纸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不仅形象易记,更顺口。

  三、谈谈这次活动对我的启发,与各位交流。

  1、不“板着面孔”上课。

  在一群各行各业都有的人群中,我们能很快地看出谁是教师,因为大多数教师的脸上都写着:“单纯、苦大仇深”这几个字。我们学校女教师比较多,大家自己比较一下,语数教师同其他学科老师的区别,语数教师明显更具备沧桑感。这一方面跟劳动量大小和压力有关,我想同心态及教学观念也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要做到“争效率、少怄气”,在课堂上努力组织好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争取让绝大多数的学生能认真听课;不要因为个别学生的表现影响到自己的教学情绪,因为我们的情绪是直接决定学生的上课情绪,教师情绪好、心情好,学生也会受到感染,上一节好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因为有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有探索性的活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反之,教师心情不好、发脾气,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没有,课堂效率自然低下。课标上说:人人学所需的数学,也就是说数学并不是人人都能学好的,有些学生学到他需要的就可以了,我们不要同这样的学生较劲,你再怎么逼他也没用,大不了从60分逼到70分,没任何意义。

  2、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

  淮北市实验小学丁雪洁老师的《体积与容积》,“骆驼与阿拉伯人的.故事”,P18;

  马鞍山师范附小雷雁老师《对策问题》,“5、7、9和6、8、10两组扑克牌比大小”,P19。

  3、学习内容生活化。

  这点是老生常谈,我的感触是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 比如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方敏老师的《平均数》的新课素材就是本班学生体育课上的跳绳比赛,围绕“如何比较两组同学跳绳水平”进行教学。

  4、提问技巧。方敏老师的《平均数》,师:如何比较哪组同学的跳绳水平高?学生计算出男生平均每人跳7下,女生每人跳8下;师问跳得最多的那个男生:你跳了10下,怎么平均每人7下呢?你还有的3下呢?通过学生的思考渗透“移多补少”的思想,轻松掌握“平均数”真实含义。另一位老师也上了这一课,我感觉到他的学生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但没有真正理解它的含义。

  5、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新教材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重视了以下活动:

  (1)重视操作活动。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既能满足动的需求,又能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如六安市裕安区徐集镇中心学校许海峰老师的《认识分数》中也安排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在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中认识分数,体验到分数的产生及意义。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还播放音乐。

  (2)重视游戏活动。爱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通过游戏能激发学习兴趣,如果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学习。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例,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与机智,吸引他们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

数学观摩心得 3

  12月3、4日两天,我有幸参加全国名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观摩会,在短短的2天时间里,观摩了5节示范课,聆听了4个学术报告,一流的名师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先进超前的教学理念,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以及活跃的互动情景让我受益匪浅,受用无限,终身难忘!自己对此也颇有感触。

  印象最什么的就是z老师上的《乘法分配律》,他那幽默诙谐的语言和富有激情的肢体动作,给台上的学生和与会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用极其幽默的语言把孩子们带入了一种轻松又严谨的课堂,刚开始他和孩子们亲密接触,互相介绍认识,然后分别和两位同学交朋友,以“小梁是老师的好朋友,小许也是老师的好朋友”为导入,让同学们在不改变意思的前提下将这两句话合成一句话进而为后面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然后提问学生,数学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吗?最后他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并且指出乘法分配律在以前老师就是灌输这方面的知识。刘老师采用演绎,归纳的方法,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乐于学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抽象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原本应该是枯燥无味的乘法运算律的学习,在z老师的幽默风趣的语言引领下配上特定的肢体语言,使整节课充满着笑声,充满了活力。愉悦的话语“小李老师说说你的想法”“你好厉害哟”“再加上动作你就更美了”……使得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更加近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a×(b+c)=a×b+a×c在学生的笑声中、在学生那整齐划一的肢体语言中轻松地被解决。z老师用他的幽默和激情演绎了一堂活力十足的数学课堂。原来数学课堂也可以是这样的!

  第二天上午我们听到是z老师的课及讲座。他的课跟他的人一样“稳重实在”,他上的是《24时计时法》,整节课的设计也是非常的巧妙,有特色。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他的讲座——《从“双基”到“四基”你准备好了吗?》。马上就要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了,这次的新课改是从原来的“双基”到“四基”。在讲座中,他提前让我们知晓了新一轮的课改在哪里改变了。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在新一轮课改中,我们的教学行为该如何跟进。钱老师给了我们20个教学主张。这非常好的20个教学建议,让我更加明白今后的教学发展及教学方式。

  这两天,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我们现在不是说只有教数学知识就够了,我们要有丰富的语文知识,课外知识,因为课堂教学需要说话的艺术,只有把话说好了,吸引了学生,才能有效的把数学课进行下去。而且现在课改也在强调课程整合,所以可以把各种有益于学习数学知识的其他知识加以利用,让孩子学习起来不至于枯燥。要想当好一名数学老师,你首先要对数学专业很熟悉,对数学专业的各种术语熟悉,因为数学的东西讲究的是严谨,如果教师都没能搞清楚很多数学上的定义,谈何教学生,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还没有完全形成自我的判断力,他觉得老师教的就是对的,极具很大的模仿性,比如说乘除法的术语中,“a乘b”“a除以b”等,这些都是需要严谨的。

  二、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因为很多时候的课,并不如你预想的那么简单,孩子们都能如你预想的那样回答问题,所以要学会随机应变,课堂是要让学生学,而不是老师教。

  三、我觉得教学设计很重要,这是上好课的关键,同时做一份好的课件吸引学生也是很重要的,好的课件可以很大程度的吸引学生的眼球,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

  四、教学的取材很重要,利用学生经常接触的生活常识,生活物品来进行教学,也可以让学生讲起来滔滔不绝,而不至于说不知所云,一头雾水。

  这次的学习拓宽了我的视野,触动了我的心弦,让我有了很多感悟。学习回来,我不断的反思自己,我教会了学生什么?学生这样学快乐吗?在教学中,我就怕学生不会,什么都自己讲了。z老师最后送给我们的话是:21世纪是以学习为中心的世纪,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你有能力比你的同伴学得更快。对,我要做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老师!我要让我的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数学观摩心得 4

  根据教研室的安排,9月15日仙台学区,叶邑学区以及我校全体数学老师在我校三楼报告厅齐聚一堂,共同参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讨暨经验交流会。

  第一个环节,由我校徐平丽老师讲授《正方形的性质》这一课。徐老师的课形式新颖,复习回顾,自主研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恰到好处。例题讲解由浅入深,由点到面,一题多变,注重知识的生成与联系,她的课堂小结重在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的生成过程。最后的课堂结束语上升到育人层次,让人回味无穷,

  第二个环节,评课与各校就数学学科在新授课与下学期复习方面进行经验介绍。各校教师代表都积极研讨交流,献出自己的意见及建议,大家一直认为徐老师的课亮点频频,是一节不可多得的好课,特别是视频讲解激发学生兴趣;例题解析重过程;课堂小结重细节等环节尤为突出。尤其是对于每个学校的兵教兵的不同做法有很大的'收获,并且学会了让同学们对讲过的数学题进行轮流过过关。

  最后由数学教研员老师首先对徐老师的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接着又对结合七八年级期末考试情况以及九年级的中考试卷进行分析。侯老师还结合双减政策以及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对以后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1、注重对获取信息能力的考察,加强阅读能力。

  2、抓住问题本质,准确辨识概念,应用概念。

  3、养成良好解题习惯,形成优良思维品质,积累基本图形,以简驭繁,化繁为简,渗透探究意识,提升转化能力,思维引导,思路制胜,提高解题能力。

  4、我们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和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

  5、体会对于某些数学知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从不同的层次进行理解。

  通过本次学习真是我受益匪浅。

数学观摩心得 5

  20xx年9月14日,由县教研室组织的叶县课堂教学经验交流会分区域在夏李中学召开,通过学习感慨颇多,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看到了差距,增长了见识,受益匪浅。在这里非常感谢各位领导给我们提供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现谈几点体会和感想。

  本次会议由夏李中学教师主持,县教研员侯老师莅临指导。首先聆听了夏李中学杨老师做的一节课《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杨老师非常有亲和力,课堂组织紧张有序,当堂训练扎实有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结合后面侯老师放的视频,敬业精神在杨教师身上得到完美展现。通过听课,能够深深地感觉到,杨老师对教材研究的很透彻,无论是教师的引导还是讲解,都能恰到好处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突出教学重点,课堂上很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课堂气氛活跃。上课的时候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通过师生互动,激起同学们学习的兴趣,注意实施分层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也很想把握好这点,只是在实行的时候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这次学习便我在这一点上颇有收获。在以后备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这次听课明确了许多问题去思考。

  接着由各学校的教研组长分享了各校在课堂教学方面成功的做法,让我看到了自己与先进学校教师的差距与不足,亟待需要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体会最深的是九龙中学的刘主任,他侃侃而谈,重点结合自身谈了一些成功经验,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的是开学第一节课先夸夸老师自己,夸夸学生,让班级有凝聚力、向心力,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越学越有劲,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因为只有信其师才能信其道。另一点是让前二十名学生自己出题,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自身学业的掌握情况。还有一点是让每名学生开学初准备一个错题本和好题本,平时注重积累,在学习上让学生互帮互助。当我听到对学生的培养是“培根铸魂”时,瞬间觉得我与刘主任差的不是一丁半点,刘主任站得高,立得远,统揽全局,密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不就是新课标的最大变化“立德树人”吗。

  最后由侯老师重点对河南省20xx年中考数学做了试卷分析,20xx年中考是“双减”政策实施后的第一次中考,针对本次试题的命制内容与思想导向,侯老师从各级教育部门出台的文件背景及双减政策做了详细的解读,尤其是对一些重点题目和往年试卷做了深入对比,同时也对新课标的变化做了重点阐述,告诫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这对我们今后的中考备考,落实实施课堂教学意见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总之,通过本次的学习,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专业成长。我想这次学习引发的反思能成为我不断前进的动力,能成为成功的敲门砖,能成为我坚定航向的指路标。只有把学到的知识技能转化成自信,通过今后的不断努力,使其成为前进的内驱力,才能在教学中有所成就。

数学观摩心得 6

  就戴圣育老师上的这节课来说,他对教材把握是很准确的,选择的教学方法是比较有效的。

  对我来说,感触比较深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体教学层次性强,各环节过渡自然流畅,“扶”“放”有度,反映了教师具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和在课堂中能及时捕捉学生的信息资源。由于教师预设充分,点拨恰到好处,所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比较到位。

  二、运用了多元化解决策略。整节课无不渗透着多元化的解决问题策略。戴老师带领着学生运用割、补、拼的方法,解决了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问题。戴老现甚至带着学生把红旗图的解决方法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因为构成两个三解形都是同底等高的等积三角形,从而把红旗的平面图面积计算演化到一个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三、较好地拓展、提升到跟其他知识的联系。戴老师不仅仅拘泥于公式的联系,他在让学生分别计算出红花、黄花、绿草的种植面积时,就联系到了分数的知识。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遗憾也是一种美。为此提出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1、以解决现实问题引入,有没有起到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难度似乎大了一点。得要先解决基础题,再去解决有难度的问题。

  2、在红旗图的讲解时,为什么要学生小组讨论?一个有效的交流,前提是独立思考,先要动笔,自己想,然后让每一个小孩子在小组都有发言权。

  3、在红旗图的讲解时,没有让大多孩子了解为什么面积一样呢?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相信只要我们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我们的课堂将更精彩,更丰富多彩。

  数学观摩心得7

  20xx年5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XX区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活动。首先,感谢学校领导为我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有一个学习与提高数学教学专业素质的机会。现在我把听课后的心得体会向老师们作一个汇报。

  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观摩了7位教师的课。主要采用两人同上一节课的形式,充分展示了他们不同的课堂教学思路。所执教的四个课题分别是《认识周长》、《万以上数的认识》、《圆的认识》和《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他们的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为我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在我看来,不同的教师演绎不同的风采,却展现同样的精彩。

  1、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张付萍老师执教的《万以上数的认识》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学生喜闻乐见、感兴趣的直观实物数豆子、奥运会主场鸟巢、文字说明等有效情景,很好地为教学服务。整堂课结构严谨、过渡自然,尊重学生,让学生亲身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并愉快自觉地融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流机会,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王涛老师执教《认识周长》,通过让学生“剪一剪、指一摸一摸,说一说、描一描”等环节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机会和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理解周长的含义。

  索娜和顾小静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通过让学生剪园、折园、画圆等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体现了“做中学,学中玩”,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活动,不但让学生在做中、玩中愉快地学习,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进发展。

  掌握知识是发展情感,态度与能力的基础。索娜老师执教的《园的认识》时,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圆的有关知识。学生可以大胆地去尝试各种方法,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从而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这节课,为学生设计了丰富的学习活动,并运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探索知识创设情境,为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条件,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活动中探索新知识,感受数学的作用,经历了探讨的过程。另外教师激励性的评价也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

  从教学素材来说,很多内容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甚至是直接从生活中得到的,把生活中的问题作为一个学生研究的问题放到了课堂上,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讨论,丰富相关的知识,非常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从教学风格上说,可以说是精彩纷呈,例如王涛老师的课讲的非常的风趣,听的学生和老师都感到非常的有趣,非常的轻松,而在轻松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老师教学水平的精湛,教学设计的精巧。从索娜、赵媛美、由宝英老师的课中我学到了:

  1、严谨的数学课堂用语;

  2、灵活处理课堂教学的手段;

  3、扎实的数学教学基本功。

  作为一线的老师不仅仅要认真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还要在这个“好”字上下功夫,怎样才能上好课,怎样才能上出让学生喜欢的课?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多琢磨,要多学习,要走出自我这个狭窄的区域,走到蓝蓝的天空下面,那么我们所看到的必然是明媚的蓝天!

数学观摩心得 7

  5月16日至17日,永州市第三届小学数教师学素养比赛在零陵区黄古山小学举行,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次宝贵的机会,让我们能亲临现场亲眼目睹各位优秀教师的风采。

  此次大赛主要分为赛课、现场问答与才艺展示三个环节,几天里,我们一共观摩了来自12个县区的12堂优质课,12堂问答与才艺展示。无论是“概念”教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还是才艺展示,各位老师现代的新课标理念、新颖的设计、清晰的思路、灵活的教法、愉悦的情感、亲切的语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们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教学设计合理、精当,令人耳目一新。

  在平时的数学课堂中,总感觉不够形象、生动。听取冷水滩区马坪学校周建华老师在教学《植树问题》时,才认识到数学课可以如此生动。在感知“间隔”与“间隔数”时,她是这样设计的,“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左手,像老师这样,张开的5指间有几个空隙呢?(4个)数学上我们把这个空隙叫做‘间隔’,4个间隔,间隔数就是4。4根手指呢?3根手指呢?2根手指呢?老师与学生有效地互动,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了数学的概念。

  二、课堂教学注重实效,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

  参赛老师具有很好的教师素养,基本功扎实,能灵活的把握教材,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关注学生的表现,促进数学知识的动态生成。如:我县骥村中心小学雷云香老师教学的二年级数学《找规律》,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活起来了。她围绕物质循环排列规律这一重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猜一猜(空盘子里应摆放什么水果)、摆一摆(学生动手按规律摆图形)、游戏(男、女同学各4名,按规律排队进行比赛)。环节目标的细化、落实,使学生真正地掌握了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整个课堂教学充实、扎实、有效。

  三、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极力构建生活化的课堂。

  每一位参赛教师都善于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情境来服务数学。如:运用四川雅安7.0级地震的情境进行了《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的教学,“六一”联欢会布置(彩旗的排列顺序)引出找规律的概念等。既丰富了课堂教学过程,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四、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新课改强调体验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用身体去亲身经历、体察,用头脑去思考、探究,用心灵去意会、感悟,让知识得到内化。如:江华县桥头铺镇完全小学朱隆邦老师教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课中,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画图的需求,在画图时,给孩子们留下了充分的思考时间与空间,尽情让学生思考、研究、探索在合作中借助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数学课堂中,在关键问题的探索中有的学生确实“慢”,但是优秀的老师总会“等待”。同时这堂课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让我认识到教好数学需要增强策略意识。

  五、才艺展示、精彩纷呈

  在大赛中,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数学教师的'才艺展示环节。没有想到数学老师的才艺也能如此丰富,而且还能与数学联系起来。在才艺展示环节中,教师展现的形式有:数学故事、数学魔术、数学情景剧、数学简笔画、脱口秀、舞蹈书法与数学融合、数学图案剪拼,伴着轻快的音乐,我们回味着数学教学路上的历程,一切是那样熟悉而感动。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有:双牌县江村学区张玲老师表演的《数学小魔术》。她借助52张扑克牌中的数字,运用“循环排序”这一数学规律,进行了神奇的数字表演。看来魔术也是很好的数学素材。

  江华县沱江镇一小周丽君老师展示的瑶族长鼓舞,从鼓声中的节拍中与数学的找规律联系起来,让我领略到了数学的美,感受到了瑶族的风情。

  六、专家提出的数学思考

  1、如何改变一问一答式的数学传统教法?

  2、如何打破沉闷的数学课堂?

  3、老课新上,怎样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4、教师如何做好评价,做到不忽略学生的错误,及时、准确、有效评价?

数学观摩心得 8

  我是一个农村小学的教师,今年9月24日至27日,我有幸参加在风景如画的遵义市行政中心举行的贵州省第二十五届小学数学学科优质课观摩评比活动。看到参赛的每一位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以下是我个人的看法:

  1、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源于生活,体现于生活。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调整学习的方向,是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的点拔的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编材。如毕节市实验小学王刚老师讲《排队等候问题》用课件出示日常生活中学生接水的问题,让学生找出其中的数学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提问题并解答。这些都是与生活贴近的知识,学生听起来亲近,求知欲就强,要突破的愿望就强,做起题来积极性高,也体现出教学面向学生,面向生活,反映现实生活,而这些正是这群听课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新颖亲近变得摸得着,看得见,易于接受,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认知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好的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较高的培养,也实现了“生活经验数学化。”

  2、在这些优质课中,体现生本教育,教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上,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比如:毕节地区赫章县白果镇中心小学张瑜老师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凭借个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及独有的人格魅力驾驭着课堂,引导学生在摸一摸、比一比、画一画、

  涂一涂、摆一摆等数学活动中直观感知、主动参与、探索实践、自主建构,使学生在自主探究、自我感悟中轻松地学会了知识。另外,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也给了学生一种集体荣誉感。

  3、精彩的导课非常重要。参赛的教师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有的以小游戏等活动导入新课。有的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其中两个教师的课堂导入我认为比较好。兴义市红星路小学桂燕老师讲《数字编码》用自己的xxxxxxxxx号码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恰如其分引入用数字编码问题。威宁县吕文选老师讲《口算乘法》时,要求学生在本子上写一个数,再用这个数×2×4÷这个数+5,老师知道你们的答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好的导课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教师评价要及时到位并且多方位。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如“你真细心” “你真善于观察”“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5、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每一节课都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更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6、从本次活动中,我也看到了农村小学和城市小学硬件及软件上的一些差距,感到了自身知识的更新不足,特别是多媒体教学。

  总之在这次优质课观摩活动中,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学习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观摩课已经结束,可是重庆市郭丽老师的那几句话:蹲下来,把握教学的启点;慢下来,关注学习的过程;静下来,聆听花开的声音!以及那首教师版的《心太软》时常提醒着我,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没长大的孩子。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探究,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这些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数学观摩心得 9

  9月26日上午,接到学校教导处通知,前往梅山路小学观摩学习市级数学优质课,怀着虔诚和激动的心情非常荣幸的参加了这次观摩学习活动。

  上午一共有四位来自不同区县的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各位老师的展示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教师语言富有感染力,展现学本课堂,学生探究结合教师引导打造优质课堂。教师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课的教学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课的魅力。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印象最深刻的是霍山文峰小学曹小芳老师的《去图书馆》这一课,这是四年级上册知识,本是枯燥繁琐的认识方位知识,她通过巧妙的设计各种游戏环节、分组活动、闯关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并掌握新授知识。曹老师的练习设计形式多样,学生既有学习的兴趣,又能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一堂精彩的教学,对于教学者和观摩者而言都是一次锻炼,一次提高。通过今天上午的学习,看到了别人的上课风采,对此不仅仅是羡慕,还要把别人的风采结合自身转换成自己的风采,所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自身职业技能是我的终身学习目标。

数学观摩心得 10

  听了马老师讲的《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真是收获颇多,我也十分仰慕马老师,以后要多多的向马老师学习!

  首先马老师采用复习导入,什么是平方根?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马老师并没有直接出示答案,马老师关注全体同学,把简单的问题抛给基础差的同学,使基础差的同学具有知识获得的幸福感!整个课堂活跃,参与度极高!马老师不厌其烦,时刻面带微笑的对于出错的同学讲解,令我十分佩服!

  然后各个学校分享了各自学校的经验:备分课堂,361课堂模式等!也是收获颇多:

  第一、统一合作,资源共享

  不论是备课还是统一测试,都尽可能的统一内容与进度,统一练习和分层布置作业,每周开两次教研会,讨论制定本周的教学计划与内容。在办公室再商量具体一节课的重难点,教法,以及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同时不是同一节上课的老师,要经常积极主动的听同科其他老师上课,下课后互相切磋,交流反思,提出优点与不足。扬长避短。因为九年级经常考试,有经验的老师选题组卷,同时给优秀学生精选拔高卷,新手老师负责给C类学生出基础卷,真正做到各尽其能,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二、转变思想,改变教法

  学生基础差,再加上学生人数比较多,虽然班额比往年都多,但是每班学生人数还是不少,每个班级中优秀人数较少,分平行小组,但由于a类学生太少,找不到更多的人当组长,所以分组不能太多,并且每个小组中,b,c类的学生太多,a类学生带不动。倡导老师少讲多练,还课堂给学生,不要一节课满堂灌或者是半堂灌,还课堂给学生,即让学生体验到当小老师的成就感,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思维的主动性,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让优秀学生见识更多的新题,更轻松了老师的'课堂,也减去了老师课下批改作业的负担。最主要的是锻炼了学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相信学生,静待花开

  很多事情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做,而是做了才有可能看到希望,所以,面对考试,特别是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有时候即使非常努力,绞尽脑汁也不一定做出一道难题,或者考好一份试卷,这个时候,我们老师需要做的不是批评打击,而是安慰鼓励,给学生自信,永远相信,即使这次失败了,还有下次,下下次,只要锲而不舍的努力,最终一定不会离目标太遥远。

数学观摩心得 11

  10月21-23日我非常有幸参加了玉溪市教育局、易门县教科所牵头主办,由龙泉小学承办的“20xx年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

  在这短短的一天半时间里,我观摩了来自八县一区的小学数学教师的课,此次听课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各位出类拔萃的数学教师的教学风采,也让我感受到了参赛选手们背后强大的教研团队,更让我从中感觉到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的缺点与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继续向身边的优秀教师们学习,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轻松的课前交流,让孩子们更容易进入状态

  这10位教师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自己的课前交流,有的介绍自己家乡的人文特色,有的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猜谜、唱歌、舞蹈来缓解学生课前的紧张气氛,有的以笑话的形式、自我介绍的形式??02号老师用他风趣的语言和抑扬顿挫的语调帮三年级的孩子们克服了紧张的`心理,从而使整节课师生互动默契。06老师用不同的掌声(× ×× ×× ××)既缓解了气氛,也为下面的教学埋下了伏笔??他们都给学生营造了轻松地学习氛围,使学生迅速进入到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巧妙的情境创设,让孩子们学习兴趣更浓厚

  在这10节课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引导孩子揭示新知识,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学到知识。

  三、积极的师生互动,让课堂氛围更融洽

  教师们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看到每个老师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语言、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也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四、及时精当的课堂评价,让孩子们学习更踊跃

  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鼓励和赞扬不断,如“把你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谢谢你给课堂带来了不同的声音”, “同意的同学把你们的掌声送给他”,“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五、精良的多媒体课件,让教学更引人入胜

  老师们都知道,数学课堂上运用课件的目的一是为了节省时间,二是为了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这次的课件制作水平相当高,而且使用效果好,无论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还是从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如花似锦,引人入胜,而且大多数都引用了视频型的文件,既形象又生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每一节课都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更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也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牢固掌握。

  一天半的学习,共听了10节课,细细地品味下来,感觉每位授课教师都对每一节课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准备,所以每堂课都有很闪光的亮点供我们参考、学习、借鉴。我将努力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路漫漫长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数学观摩心得 12

  20xx年10月11日至13日我有幸参加在桐城市实验中学举办的“安庆市20xx年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与观摩”活动,观摩了来自全市各个地区的14位选手的精彩教学,活动中那些年轻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同时也带给我深深的思考。下面就这几天的听课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首先参赛选手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的精准把握。14位选手被分成两组分别在两天内进行授课,两天的课题分别是“命题与证明”和“全等三角形”。这两个课题从我个人感受觉得均以概念性学习和掌握居多,这类课题都不是很好上,掌握不好会使学生感觉枯燥无味。但从听课的效果来看,数学学科的趣味性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均被充分体现和调动了起来,使我觉得有一种从未踏足的全新的感觉。让我学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老师们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多种评价方式都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参赛教师都十分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现实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其次对教材内容的熟练掌握和巧妙运用。这些参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十分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目的明确,教材运用灵活富有创造性。尤其是一些信息的搜集和利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与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非常乐意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尤其是桐城实验中学的方永老师,为了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他分别请了两组同学当堂进行男女生大PK,其过程是命题接龙和命题相互改写。最终以得分最高组为胜。这种课间活动的创设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了参与度,使整个教学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度过,教学效果明显。

  第三参赛教师个性的教学手法和较强课堂驾驭能力。在参加优质课评比的选手中,他们富有激情、活力,有一种个人魅力。所有参赛选手的教学功底过硬,板书设计都非常规范美观,他们的语言简洁科学到位,语言基本没有重复,言简意赅,表达能力较好。并且普通话较为标准,口齿清晰,语速适中,不慢不快,对于一个问题基本不会重复说第二遍,尽量做到语言的精炼简洁。我记得其中来自安庆十七中的刘青老师和安庆宜秀区大枫中学的王华旗老师,他们给我的感觉是他们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教书匠,而更像一个演讲家,用充满哲理和激情,极富鼓动性和感染力,用通俗质朴的语言去传授学生知识。

数学观摩心得 13

  张齐华老师,之前听同事说过这个名字,我也百度了,他被称为“数学王子”,听过他的课和报告之后才知道这个称呼他受之无愧。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一课,简约大气的教学、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彰显出其教学的智慧,折射出其深刻的教学思想。课前张老师先说了一下课堂要求回答问题要干脆利落,不拖沓,然后就进入课堂:

  一、探索与发现

  情境:茫茫大海中一艘航行中的船只遇到故障,救援人员最需要了解什么信息?(出示方位图,有灯塔,船和东西南北方向,找个别孩子说自己的见解)

  如果你是救援人员,你能否结合图中灯塔的位置,准确描述遇险船只的具体位置?

  学习任务:四人小组,每组有一张“确定位置”学习单,在图中画一画,量一量,你能想办法描述出,船在灯塔的什么位置么?(学习单上多了一个长度单位)。比一比哪个小组能精准的描述船的位置。

  合作之后,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自己小组的'成果(有用数对的,有只用方向不用距离的,有只用距离不用方向的等等不同的情况),让学生观察,这样对么?好么?有想法么?有建议么?大家共同找出优点和缺点进行讨论交流,找出最理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抓住几个关键词:观测点、基准、角度、距离),肯定每个学生的想法,在交流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知识。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完善了自己片面的认识,从中也体会到了学习数的乐趣,。

  二、练习强化

  在得出可以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后,张老师设计了练习,对知识进行了提升,出示了船1、船2、船3进行练习,在练习船3的时候船在灯塔的南偏西方向(这是一个面,用ppt出示,)加上一个条件45°,就成了一条线,再加上距离5km处,就成了一个点,总结今天的学习其实就是从面———线————点的过程。

  三、联系旧知,进行升华

  在讲明“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后,这节课的知识点已经全部讲明确了。可是张老师的下一个环节令人叫好。出示“用数对确定位置”和“用方向距离确定位置”的图示进行比较,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明确既给方向又给距离就有交点,就能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二维平面都需要2个点确定,立体平面需要3个点确定。深化了本节课的讲课内容,把孩子们带入另一个学习天地。

数学观摩心得 14

  10月19日参加了由教育局举办的《数学周末教研讲堂》,认真听了吴爱华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和杨红娅老师执教的《8和9的认识》的课,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下面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

  两位执教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为学生创设趣味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两位教师的课堂引入都能用生动而又贴近教材的课件进行引入,能从引入就知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具有开门进山的效果。如吴老师的课件引入是出示三辆动物赛车(第一辆四的车轮是圆的,第二辆车的车轮子是椭圆的,第三辆车的车轮是方的),在此时让学生猜猜哪辆车会获胜。杨老师这节课的引入也是非常到位的,通过生动的数字宝宝的减肥故事“0”、“6”的变形得到“8”、“9”,起到开篇点题的效果,很自然点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学习方式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能使学生对数学感到不陌生,化枯燥的学习为生动接受,进而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如吴老师这节课把有关圆的知识利用图展示出来,让人产生美感。而杨老师这节课充分利用学校要开运动会这个契机要选运动员的活动素材,把几个运动员叫到台前进行综合素质“考核”,有意识地对本节课的基数和序数进行教学,生动、形象,无意间就把本节课的'重、难点突破了,达到了意想不到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两位老师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如吴老师引导学生在圆片上画一画,数一数自己能在圆片上画多少条半径和直径。又如杨老师这节课,抽学生上台摆小树图片,写一写,利用学校要开运动会这个契机选运动员的活动这一素材,把几个运动员叫到台前进行综合素质“考核”,有意识地对本节课的基数和序数进行教学,生动、形象等一系列活动。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教师要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

  四、个人努力方向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2、钻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备课,研究教学方法,课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案。

  3、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意识。

数学观摩心得 15

  非常荣幸能参加于都县小学数学名师二团的数学教学展示观摩活动。在这一天的时间里,观摩了来自城关小学段育华老师,来自天润实验学校的罗慧琼老师,来自实验附小的刘才军等五位老师的课,并聆听了专家们的现场点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于实验附小的刘才军老师执教的《折线统计图》,刘老师开课大气,关注时事热点,选材贴近生活,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下面我就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进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教师与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学习,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比如:老师叫什么,你了解老师多少等话题,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结合教材,创设有效的情景,真正为教学服务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给学生创造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三、学习方式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几位老师在教学中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愿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素材来取代。如刘老师执教的《折线统计图》,他利用机器人导入新课,用股票中的数学、旅游中的数学、商场中的数学,对折线统计图的知识进行巩固,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不再陌生,不再枯燥,体现了数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四、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的.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老师把学生分成几组,以便于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次观摩课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老师都很有耐心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五位名师的课都很精彩,给我带来了很多感触,让我更加认识到“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要向老师们学习,认真研读教材,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我们也要在平时的课堂中渗透相应的学习方法。作为老师,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学习的方法、技巧,让孩子们也能在我的引导下,体会数学的魅力,掌握数学的方法,具备数学的思想。

《数学观摩心得 (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数学观摩心得 】相关文章:

数学观摩心得11-29

数学观摩心得精选15篇01-16

数学观摩心得 15篇12-01

数学观摩心得15篇12-01

数学观摩心得(15篇)12-01

数学观摩心得(精选15篇)12-13

小学数学教学观摩心得02-10

小学数学观摩课心得05-17

数学观摩心得体会11-30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数学观摩心得 (15篇)

  当我们心中积累了不少感想和见解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那么好的心得体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学观摩心得 ,欢迎阅读与收藏。

数学观摩心得 (15篇)

数学观摩心得 1

  今天(9月16日)我们在龚店中学参加了区域调研,再一次听了马向丽老师的课,以及各个兄弟学校的评课和经验分享,真是感受颇深。

  从我开始当老师的第一年开始,每年都有机会听马向丽老师的数学课,每一年的感受都很深,每一次听课都能学到很多的东西。

  1、今天的课还是从全班喊口号开始,还有课前小故事分享,一通口号喊下来,把每位学生的状态都调整好了,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2、整个教学过程都贯穿着分组分层合作,学习目标——讲课——总结——布置作业。其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

  (1)目标分层,明确的告诉同学们大家各自的目标是什么;

  在做题的时候,在屏幕上显示计时器,加强学生的时间观念;今年的分组也和之前有所不同,今年马老师是把全班学生分成了两大层,前36名学生按照综合成绩平行分组分为6组,剩下的学生在分为6组,上课时后六组只需要完成第一个目标即可,前6组要完成所有的任务,并且在下节课要给后6组的同学讲解第二个目标。

  (2)整个教学过程分层细致;

  今天这节课讲的是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但是马老师为了照顾到全班每一位同学,从七年级的平方根到八年级的完全平方公式,再到今天的配方法解方程,为今天的课做了足足的铺垫。并且在复习的过程中,把很多提问的机会都让给了后6组的同学。

  例题讲解细致,现在上课有了一体机,已经很少有老师去板书例题了,而马老师的例题步骤是更详细的,把每一步该怎么做也写了出来,并要求同学们刚开始要写全面,这是我需要学习的,我在教学过程中总是疏于过程、格式的强调,使学生总是在过程中失分。

  (3)鼓励性评价;在提问过程中,马老师的评价性语言也非常丰富且准确到位,即使有同学回答错误了,马老师也没有直接指出,而是耐心引导,问问学生是怎么思考的,然后肯定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最后提问会的'同学说出正确的答案;

  3、经验分享

  在经验分享这一过程也让我觉得受益匪浅。

  (1)县高附中:听了老师介绍完县高上课的流程,真是让我佩服不已,尤其是备课的过程,每天都要集体备课,集体研课。所以说,成绩好,生源是一部分,老师的付出才是最重要的。看着刘老师展示的一幅又一幅的照片,听着老师说的学生慢慢的习惯养成,这背后又有多少老师的付出,才能形成今天学生排队吃饭就寝的过程中也在看书,每一份导学案都是老师们自己编制出来的,每天都给学生发知识清单,每天都留出固定的时间去复盘,这样日复一日的付出怎会教不出优秀的学生。

  (2)昆阳中学:昆阳中学的对分课堂也让人耳目一新,把一节45分钟的课堂详细的分成了三部分,老师的精讲留白,学生的分组讨论,最后教师答疑。

  每个学校的分享都很精彩,无论是什么样的教学法,只要形成了模式,就会给大家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也会让学生更明确学习方法,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数学观摩心得 2

  3月17日到3月19日,在安庆市石化三小举行了为期三天的全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究活动。来自全省各地的有18位参赛选手上了观摩课。这些参赛选手都是来自全省各地的教学精英,有着扎实的基本功, 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在这次活动中,受益匪浅,老师的课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在教材处理上亦是惊奇不断。从中让我体会到:一节课的成败与否,不在于画面有多么的花哨,讲解有多么的委婉,活动有多么的热闹,设计有多么的丰富……关键在于只要学生掌握了知识,该发展的能力发展了,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让学生的求知欲望不断增强,就是一节好课。

  总体印象:

  1、参赛教师穿着得体,落落大方,举手投足间透出精干、干练。

  2、参赛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使教学变得形象直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参赛教师都使用视频展示台对学生作业和作品进行展示,方便、快捷且清晰。

  4、参赛教师的课前提问、课前小游戏拉近了师生间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5、参赛教师在教学中都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究,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6、参赛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通过让学生摆、折、画,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7、参赛教师的教学语言精炼、丰富、富有感染力,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

  8、参赛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是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的一种方式。

  细节印象:

  一、对当地学生的印象

  本次观摩,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上课的学生,他们非常优秀:能回答出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能提出老师想要的一切问题,能碰撞出老师你想要的精彩,能和老师达成想要的天然默契,而且还非常的有礼貌、守纪律。记得那些学生走上舞台时安静、有秩序,生怕影响了别人似的。下课时是那样有秩序地向老师告别,还要整齐地转过来向听课的老师敬礼,问声“老师,您辛苦了!”“老师,再见!”再有秩序地离开会场!学生课堂上活跃的思维更是让我们惊叹。如第一个给我们做课的刘志强老师在《旅游中的数学》这节课始,刘老师提到自己承诺了要在“五一”期间带领原班学生到黄山去旅游,现要请大家帮帮忙,谈一谈旅游前要做哪些准备,旅游过程中要解决哪些问题时,结果学生回答出了刘老师预设的各种不同的问题,诸如租车,用餐,门票,时间,安全等等。程媛媛老师教学《包装的学问》一课进行到探究将四个长、宽、高分别是15厘米、10厘米、6厘米的茶叶盒进行包装,怎样包装最节省包装纸的原因时,有一个学生不是去计算,而是想象和比较,他走上展台,很从容地将一个盒子的大面与两个中面的大小进行直观比较,让人一目了然地看出将两个中面重叠起来最节省包装纸。吴晓秋老师在教学《平均数》一课进行到巩固练习时,出了一道题,“小熊冷饮店又该进冰糕了,小熊翻开了商店各月前三周卖出的冰糕情况统计图,发现第前三周依次为8箱、7箱、9箱,问本周该进多少箱呢?”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平均数“8箱”、最多的箱数“9箱”、“比卖出最多的周还要多一些的箱数,防止还会更多”。这些学生太有才了!

  学生有这样活跃的思维,这样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想他们的任课老师平时肯定付出了很多的艰辛。

  二、感受大师的风采。

  1、感受他们的“数学专业素养”。

  赵劲松老师执教三年级的《平移和旋转》,由于这两个概念教材没有下定义,也没有用语言描述,只要求学生有初步的认识。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他在感知平移和旋转时设计了三个层次的动作表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移和旋转这两种运动的方式:第一层次是模仿,观察动画中的物体运动情况,并用动作表演出来,在分类的基础上,揭示两种运动形式及课题;第二个层次是用全体学生在课堂上的运动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运动形式(向左平移两步、向右平移两步、原地旋转两圈)感受两种运动的不同感觉,同时暗示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第三个层次是再现,根据静止的画面,想像它的运动方式,并用手势将其表示出来。三次动作表演,既满足了孩子们好动的天性,同时在举手投足之间加深了对平移和旋转的认识,可谓“一切尽在不言中”!为接下来深入研究图形的平移作好了充分的准备,接下的一个环节则更加精彩了,由于平移有两个要素——方向和距离,赵老师设计了一个遮眼活动,让一个学生到电脑前遮住眼睛只看键盘上的方向键,听下面学生的指令操作,让全体学生用方向语言提示,眼睛看距离,大脑思考平移的两个要素,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这样的课怎会不精彩呢?如果说让学生说出平移情况是一种考验,那么再接下来的动手画则更具有挑战性。也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为了突破这一难点,赵老师设计了“尝试——演示——判断——比较——再画”五次活动,在尝试中充分暴露学生思维的“结”再通过判断和展示打开这个“结”,接着在比较中优化方法,最后通过再画,使学生初步掌握画平移图形的方法,而两次画图所组成的小帆船,既体现了数学的美,又蕴含着教师美好的祝福,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和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感受他们的“激情”。

  在本次活动中,丁雪洁老师应是最有激情的老师。她教学的是《体积与容积》,是本次研讨活动的最后一节课,从一开始的课前谈话起,就很明显的看出这个班的学生情绪低落,丁老师以饱满的激情贯穿课堂始终,用她特有的方式提出各种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始终在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

  3、他们都是“有心”的老师。

  吴晓秋老师是这次做课老师中最“有心”的一位老师,课前交流时,她能记住班里“在大路上看到老师就向老师问好”的学生的名字;“比猴还要聪明的同学”的模样,并叫出她的名字……这位老师一下能在班上找出六、七个有一定特征的学生名字,一下就拉近了师生的距离,这是我学不到的本领。

  4、他们都是“勇于创新”的教师。

  我们通常在说谁大谁小的时候,一定用到谁比较大谁比较小的完整名词,可是程媛媛老师在教学《包装的学问》一课的伊始,她引导学生给一个长方体的三个面取名字,分别叫做“大面”、“中面”、“小面”,这样取名为后面说明哪两个面重叠起来能节省包装纸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不仅形象易记,更顺口。

  三、谈谈这次活动对我的启发,与各位交流。

  1、不“板着面孔”上课。

  在一群各行各业都有的人群中,我们能很快地看出谁是教师,因为大多数教师的脸上都写着:“单纯、苦大仇深”这几个字。我们学校女教师比较多,大家自己比较一下,语数教师同其他学科老师的区别,语数教师明显更具备沧桑感。这一方面跟劳动量大小和压力有关,我想同心态及教学观念也有很大的关系。我们要做到“争效率、少怄气”,在课堂上努力组织好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争取让绝大多数的学生能认真听课;不要因为个别学生的表现影响到自己的教学情绪,因为我们的情绪是直接决定学生的上课情绪,教师情绪好、心情好,学生也会受到感染,上一节好课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因为有了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富有启发性和创造性的问题,有探索性的活动等都可以为学生创造和谐的环境。反之,教师心情不好、发脾气,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没有,课堂效率自然低下。课标上说:人人学所需的数学,也就是说数学并不是人人都能学好的,有些学生学到他需要的就可以了,我们不要同这样的学生较劲,你再怎么逼他也没用,大不了从60分逼到70分,没任何意义。

  2、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从直观形象的情境中去发现新的数学知识与方法,不知不觉地进入数学学习世界。

  淮北市实验小学丁雪洁老师的《体积与容积》,“骆驼与阿拉伯人的.故事”,P18;

  马鞍山师范附小雷雁老师《对策问题》,“5、7、9和6、8、10两组扑克牌比大小”,P19。

  3、学习内容生活化。

  这点是老生常谈,我的感触是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 比如黄山市黄山区甘棠小学方敏老师的《平均数》的新课素材就是本班学生体育课上的跳绳比赛,围绕“如何比较两组同学跳绳水平”进行教学。

  4、提问技巧。方敏老师的《平均数》,师:如何比较哪组同学的跳绳水平高?学生计算出男生平均每人跳7下,女生每人跳8下;师问跳得最多的那个男生:你跳了10下,怎么平均每人7下呢?你还有的3下呢?通过学生的思考渗透“移多补少”的思想,轻松掌握“平均数”真实含义。另一位老师也上了这一课,我感觉到他的学生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但没有真正理解它的含义。

  5、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地感知、探索、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新教材在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重视了以下活动:

  (1)重视操作活动。动是儿童的天性,将学生置于"学玩"结合的活动中,既能满足动的需求,又能达到启智明理的效果,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如六安市裕安区徐集镇中心学校许海峰老师的《认识分数》中也安排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在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画一画中认识分数,体验到分数的产生及意义。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还播放音乐。

  (2)重视游戏活动。爱做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特别是小学生通过游戏能激发学习兴趣,如果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变苦学为乐学,就会产生强烈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学习。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选择学生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生动有趣的,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事例,创设鲜明的问题情境作为学习素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策略与机智,吸引他们展开学习活动,并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

数学观摩心得 3

  12月3、4日两天,我有幸参加全国名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观摩会,在短短的2天时间里,观摩了5节示范课,聆听了4个学术报告,一流的名师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先进超前的教学理念,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以及活跃的互动情景让我受益匪浅,受用无限,终身难忘!自己对此也颇有感触。

  印象最什么的就是z老师上的《乘法分配律》,他那幽默诙谐的语言和富有激情的肢体动作,给台上的学生和与会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用极其幽默的语言把孩子们带入了一种轻松又严谨的课堂,刚开始他和孩子们亲密接触,互相介绍认识,然后分别和两位同学交朋友,以“小梁是老师的好朋友,小许也是老师的好朋友”为导入,让同学们在不改变意思的前提下将这两句话合成一句话进而为后面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然后提问学生,数学中有没有类似的例子吗?最后他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并且指出乘法分配律在以前老师就是灌输这方面的知识。刘老师采用演绎,归纳的方法,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乐于学习。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抽象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原本应该是枯燥无味的乘法运算律的学习,在z老师的幽默风趣的语言引领下配上特定的肢体语言,使整节课充满着笑声,充满了活力。愉悦的话语“小李老师说说你的想法”“你好厉害哟”“再加上动作你就更美了”……使得学生与老师的距离更加近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a×(b+c)=a×b+a×c在学生的笑声中、在学生那整齐划一的肢体语言中轻松地被解决。z老师用他的幽默和激情演绎了一堂活力十足的数学课堂。原来数学课堂也可以是这样的!

  第二天上午我们听到是z老师的课及讲座。他的课跟他的人一样“稳重实在”,他上的是《24时计时法》,整节课的设计也是非常的巧妙,有特色。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他的讲座——《从“双基”到“四基”你准备好了吗?》。马上就要进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了,这次的新课改是从原来的“双基”到“四基”。在讲座中,他提前让我们知晓了新一轮的课改在哪里改变了。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在新一轮课改中,我们的教学行为该如何跟进。钱老师给了我们20个教学主张。这非常好的20个教学建议,让我更加明白今后的教学发展及教学方式。

  这两天,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我们现在不是说只有教数学知识就够了,我们要有丰富的语文知识,课外知识,因为课堂教学需要说话的艺术,只有把话说好了,吸引了学生,才能有效的把数学课进行下去。而且现在课改也在强调课程整合,所以可以把各种有益于学习数学知识的其他知识加以利用,让孩子学习起来不至于枯燥。要想当好一名数学老师,你首先要对数学专业很熟悉,对数学专业的各种术语熟悉,因为数学的东西讲究的是严谨,如果教师都没能搞清楚很多数学上的定义,谈何教学生,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孩子,还没有完全形成自我的判断力,他觉得老师教的就是对的,极具很大的模仿性,比如说乘除法的术语中,“a乘b”“a除以b”等,这些都是需要严谨的。

  二、教师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因为很多时候的课,并不如你预想的那么简单,孩子们都能如你预想的那样回答问题,所以要学会随机应变,课堂是要让学生学,而不是老师教。

  三、我觉得教学设计很重要,这是上好课的关键,同时做一份好的课件吸引学生也是很重要的,好的课件可以很大程度的吸引学生的眼球,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

  四、教学的取材很重要,利用学生经常接触的生活常识,生活物品来进行教学,也可以让学生讲起来滔滔不绝,而不至于说不知所云,一头雾水。

  这次的学习拓宽了我的视野,触动了我的心弦,让我有了很多感悟。学习回来,我不断的反思自己,我教会了学生什么?学生这样学快乐吗?在教学中,我就怕学生不会,什么都自己讲了。z老师最后送给我们的话是:21世纪是以学习为中心的世纪,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你有能力比你的同伴学得更快。对,我要做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老师!我要让我的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数学观摩心得 4

  根据教研室的安排,9月15日仙台学区,叶邑学区以及我校全体数学老师在我校三楼报告厅齐聚一堂,共同参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讨暨经验交流会。

  第一个环节,由我校徐平丽老师讲授《正方形的性质》这一课。徐老师的课形式新颖,复习回顾,自主研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恰到好处。例题讲解由浅入深,由点到面,一题多变,注重知识的生成与联系,她的课堂小结重在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的生成过程。最后的课堂结束语上升到育人层次,让人回味无穷,

  第二个环节,评课与各校就数学学科在新授课与下学期复习方面进行经验介绍。各校教师代表都积极研讨交流,献出自己的意见及建议,大家一直认为徐老师的课亮点频频,是一节不可多得的好课,特别是视频讲解激发学生兴趣;例题解析重过程;课堂小结重细节等环节尤为突出。尤其是对于每个学校的兵教兵的不同做法有很大的'收获,并且学会了让同学们对讲过的数学题进行轮流过过关。

  最后由数学教研员老师首先对徐老师的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接着又对结合七八年级期末考试情况以及九年级的中考试卷进行分析。侯老师还结合双减政策以及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对以后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1、注重对获取信息能力的考察,加强阅读能力。

  2、抓住问题本质,准确辨识概念,应用概念。

  3、养成良好解题习惯,形成优良思维品质,积累基本图形,以简驭繁,化繁为简,渗透探究意识,提升转化能力,思维引导,思路制胜,提高解题能力。

  4、我们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和延伸点,注重知识的结构和体系,处理好局部知识和整体知识的关系,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整体性

  5、体会对于某些数学知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从不同的层次进行理解。

  通过本次学习真是我受益匪浅。

数学观摩心得 5

  20xx年9月14日,由县教研室组织的叶县课堂教学经验交流会分区域在夏李中学召开,通过学习感慨颇多,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看到了差距,增长了见识,受益匪浅。在这里非常感谢各位领导给我们提供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现谈几点体会和感想。

  本次会议由夏李中学教师主持,县教研员侯老师莅临指导。首先聆听了夏李中学杨老师做的一节课《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杨老师非常有亲和力,课堂组织紧张有序,当堂训练扎实有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结合后面侯老师放的视频,敬业精神在杨教师身上得到完美展现。通过听课,能够深深地感觉到,杨老师对教材研究的很透彻,无论是教师的引导还是讲解,都能恰到好处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突出教学重点,课堂上很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课堂气氛活跃。上课的时候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通过师生互动,激起同学们学习的兴趣,注意实施分层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也很想把握好这点,只是在实行的时候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这次学习便我在这一点上颇有收获。在以后备课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这次听课明确了许多问题去思考。

  接着由各学校的教研组长分享了各校在课堂教学方面成功的做法,让我看到了自己与先进学校教师的差距与不足,亟待需要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体会最深的是九龙中学的刘主任,他侃侃而谈,重点结合自身谈了一些成功经验,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的是开学第一节课先夸夸老师自己,夸夸学生,让班级有凝聚力、向心力,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越学越有劲,塑造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因为只有信其师才能信其道。另一点是让前二十名学生自己出题,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对自身学业的掌握情况。还有一点是让每名学生开学初准备一个错题本和好题本,平时注重积累,在学习上让学生互帮互助。当我听到对学生的培养是“培根铸魂”时,瞬间觉得我与刘主任差的不是一丁半点,刘主任站得高,立得远,统揽全局,密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不就是新课标的最大变化“立德树人”吗。

  最后由侯老师重点对河南省20xx年中考数学做了试卷分析,20xx年中考是“双减”政策实施后的第一次中考,针对本次试题的命制内容与思想导向,侯老师从各级教育部门出台的文件背景及双减政策做了详细的解读,尤其是对一些重点题目和往年试卷做了深入对比,同时也对新课标的变化做了重点阐述,告诫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这对我们今后的中考备考,落实实施课堂教学意见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总之,通过本次的学习,反思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专业成长。我想这次学习引发的反思能成为我不断前进的动力,能成为成功的敲门砖,能成为我坚定航向的指路标。只有把学到的知识技能转化成自信,通过今后的不断努力,使其成为前进的内驱力,才能在教学中有所成就。

数学观摩心得 6

  就戴圣育老师上的这节课来说,他对教材把握是很准确的,选择的教学方法是比较有效的。

  对我来说,感触比较深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体教学层次性强,各环节过渡自然流畅,“扶”“放”有度,反映了教师具有强烈的目标意识和在课堂中能及时捕捉学生的信息资源。由于教师预设充分,点拨恰到好处,所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比较到位。

  二、运用了多元化解决策略。整节课无不渗透着多元化的解决问题策略。戴老师带领着学生运用割、补、拼的方法,解决了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问题。戴老现甚至带着学生把红旗图的解决方法提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因为构成两个三解形都是同底等高的等积三角形,从而把红旗的平面图面积计算演化到一个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三、较好地拓展、提升到跟其他知识的联系。戴老师不仅仅拘泥于公式的联系,他在让学生分别计算出红花、黄花、绿草的种植面积时,就联系到了分数的知识。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遗憾也是一种美。为此提出个人不成熟的看法:

  1、以解决现实问题引入,有没有起到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难度似乎大了一点。得要先解决基础题,再去解决有难度的问题。

  2、在红旗图的讲解时,为什么要学生小组讨论?一个有效的交流,前提是独立思考,先要动笔,自己想,然后让每一个小孩子在小组都有发言权。

  3、在红旗图的讲解时,没有让大多孩子了解为什么面积一样呢?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相信只要我们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我们的课堂将更精彩,更丰富多彩。

  数学观摩心得7

  20xx年5月14日,我有幸参加了XX区小学数学优质课观摩活动。首先,感谢学校领导为我提供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有一个学习与提高数学教学专业素质的机会。现在我把听课后的心得体会向老师们作一个汇报。

  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观摩了7位教师的课。主要采用两人同上一节课的形式,充分展示了他们不同的课堂教学思路。所执教的四个课题分别是《认识周长》、《万以上数的认识》、《圆的认识》和《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他们的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为我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在我看来,不同的教师演绎不同的风采,却展现同样的精彩。

  1、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习新知识的欲望。

  张付萍老师执教的《万以上数的认识》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学生喜闻乐见、感兴趣的直观实物数豆子、奥运会主场鸟巢、文字说明等有效情景,很好地为教学服务。整堂课结构严谨、过渡自然,尊重学生,让学生亲身经历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并愉快自觉地融入新知识的学习中去。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流机会,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王涛老师执教《认识周长》,通过让学生“剪一剪、指一摸一摸,说一说、描一描”等环节中,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活动机会和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而理解周长的含义。

  索娜和顾小静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通过让学生剪园、折园、画圆等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体现了“做中学,学中玩”,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践活动,不但让学生在做中、玩中愉快地学习,还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进发展。

  掌握知识是发展情感,态度与能力的基础。索娜老师执教的《园的认识》时,让学生自主探究的圆的有关知识。学生可以大胆地去尝试各种方法,从中体会到数学的乐趣,从而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这节课,为学生设计了丰富的学习活动,并运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探索知识创设情境,为学生运用知识创造条件,学生在观察、思考、交流、活动中探索新知识,感受数学的作用,经历了探讨的过程。另外教师激励性的评价也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

  从教学素材来说,很多内容是与生活紧密相关,甚至是直接从生活中得到的,把生活中的问题作为一个学生研究的问题放到了课堂上,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讨论,丰富相关的知识,非常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从教学风格上说,可以说是精彩纷呈,例如王涛老师的课讲的非常的风趣,听的学生和老师都感到非常的有趣,非常的轻松,而在轻松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老师教学水平的精湛,教学设计的精巧。从索娜、赵媛美、由宝英老师的课中我学到了:

  1、严谨的数学课堂用语;

  2、灵活处理课堂教学的手段;

  3、扎实的数学教学基本功。

  作为一线的老师不仅仅要认真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还要在这个“好”字上下功夫,怎样才能上好课,怎样才能上出让学生喜欢的课?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多琢磨,要多学习,要走出自我这个狭窄的区域,走到蓝蓝的天空下面,那么我们所看到的必然是明媚的蓝天!

数学观摩心得 7

  5月16日至17日,永州市第三届小学数教师学素养比赛在零陵区黄古山小学举行,感谢学校给了我们这次宝贵的机会,让我们能亲临现场亲眼目睹各位优秀教师的风采。

  此次大赛主要分为赛课、现场问答与才艺展示三个环节,几天里,我们一共观摩了来自12个县区的12堂优质课,12堂问答与才艺展示。无论是“概念”教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空间与图形”的教学,还是才艺展示,各位老师现代的新课标理念、新颖的设计、清晰的思路、灵活的教法、愉悦的情感、亲切的语言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们对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一、教学设计合理、精当,令人耳目一新。

  在平时的数学课堂中,总感觉不够形象、生动。听取冷水滩区马坪学校周建华老师在教学《植树问题》时,才认识到数学课可以如此生动。在感知“间隔”与“间隔数”时,她是这样设计的,“请同学们伸出你们的左手,像老师这样,张开的5指间有几个空隙呢?(4个)数学上我们把这个空隙叫做‘间隔’,4个间隔,间隔数就是4。4根手指呢?3根手指呢?2根手指呢?老师与学生有效地互动,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了数学的概念。

  二、课堂教学注重实效,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

  参赛老师具有很好的教师素养,基本功扎实,能灵活的把握教材,有较强的课堂驾驭能力,关注学生的表现,促进数学知识的动态生成。如:我县骥村中心小学雷云香老师教学的二年级数学《找规律》,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活起来了。她围绕物质循环排列规律这一重点,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猜一猜(空盘子里应摆放什么水果)、摆一摆(学生动手按规律摆图形)、游戏(男、女同学各4名,按规律排队进行比赛)。环节目标的细化、落实,使学生真正地掌握了本节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整个课堂教学充实、扎实、有效。

  三、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极力构建生活化的课堂。

  每一位参赛教师都善于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情境来服务数学。如:运用四川雅安7.0级地震的情境进行了《小数的读法和写法》的教学,“六一”联欢会布置(彩旗的排列顺序)引出找规律的概念等。既丰富了课堂教学过程,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

  四、加强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新课改强调体验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用身体去亲身经历、体察,用头脑去思考、探究,用心灵去意会、感悟,让知识得到内化。如:江华县桥头铺镇完全小学朱隆邦老师教学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课中,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产生画图的需求,在画图时,给孩子们留下了充分的思考时间与空间,尽情让学生思考、研究、探索在合作中借助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数学课堂中,在关键问题的探索中有的学生确实“慢”,但是优秀的老师总会“等待”。同时这堂课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让我认识到教好数学需要增强策略意识。

  五、才艺展示、精彩纷呈

  在大赛中,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数学教师的'才艺展示环节。没有想到数学老师的才艺也能如此丰富,而且还能与数学联系起来。在才艺展示环节中,教师展现的形式有:数学故事、数学魔术、数学情景剧、数学简笔画、脱口秀、舞蹈书法与数学融合、数学图案剪拼,伴着轻快的音乐,我们回味着数学教学路上的历程,一切是那样熟悉而感动。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有:双牌县江村学区张玲老师表演的《数学小魔术》。她借助52张扑克牌中的数字,运用“循环排序”这一数学规律,进行了神奇的数字表演。看来魔术也是很好的数学素材。

  江华县沱江镇一小周丽君老师展示的瑶族长鼓舞,从鼓声中的节拍中与数学的找规律联系起来,让我领略到了数学的美,感受到了瑶族的风情。

  六、专家提出的数学思考

  1、如何改变一问一答式的数学传统教法?

  2、如何打破沉闷的数学课堂?

  3、老课新上,怎样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4、教师如何做好评价,做到不忽略学生的错误,及时、准确、有效评价?

数学观摩心得 8

  我是一个农村小学的教师,今年9月24日至27日,我有幸参加在风景如画的遵义市行政中心举行的贵州省第二十五届小学数学学科优质课观摩评比活动。看到参赛的每一位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以下是我个人的看法:

  1、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学数学源于生活,体现于生活。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调整学习的方向,是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的点拔的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编材。如毕节市实验小学王刚老师讲《排队等候问题》用课件出示日常生活中学生接水的问题,让学生找出其中的数学信息,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提问题并解答。这些都是与生活贴近的知识,学生听起来亲近,求知欲就强,要突破的愿望就强,做起题来积极性高,也体现出教学面向学生,面向生活,反映现实生活,而这些正是这群听课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使学生感到数学问题新颖亲近变得摸得着,看得见,易于接受,从而激发了学生内在的认知要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更好的启迪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了较高的培养,也实现了“生活经验数学化。”

  2、在这些优质课中,体现生本教育,教师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上,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比如:毕节地区赫章县白果镇中心小学张瑜老师讲《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教师凭借个人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及独有的人格魅力驾驭着课堂,引导学生在摸一摸、比一比、画一画、

  涂一涂、摆一摆等数学活动中直观感知、主动参与、探索实践、自主建构,使学生在自主探究、自我感悟中轻松地学会了知识。另外,执教者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优质课授课教师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也给了学生一种集体荣誉感。

  3、精彩的导课非常重要。参赛的教师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课堂导入,有的以小游戏等活动导入新课。有的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其中两个教师的课堂导入我认为比较好。兴义市红星路小学桂燕老师讲《数字编码》用自己的xxxxxxxxx号码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恰如其分引入用数字编码问题。威宁县吕文选老师讲《口算乘法》时,要求学生在本子上写一个数,再用这个数×2×4÷这个数+5,老师知道你们的答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迅速进入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中。好的导课可以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教师评价要及时到位并且多方位。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不断,如“你真细心” “你真善于观察”“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5、这些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每一节课都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更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6、从本次活动中,我也看到了农村小学和城市小学硬件及软件上的一些差距,感到了自身知识的更新不足,特别是多媒体教学。

  总之在这次优质课观摩活动中,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启迪他们积极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起他们探索、追求学习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观摩课已经结束,可是重庆市郭丽老师的那几句话:蹲下来,把握教学的启点;慢下来,关注学习的过程;静下来,聆听花开的声音!以及那首教师版的《心太软》时常提醒着我,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没长大的孩子。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一定要努力探究,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这些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数学观摩心得 9

  9月26日上午,接到学校教导处通知,前往梅山路小学观摩学习市级数学优质课,怀着虔诚和激动的心情非常荣幸的参加了这次观摩学习活动。

  上午一共有四位来自不同区县的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各位老师的展示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教师语言富有感染力,展现学本课堂,学生探究结合教师引导打造优质课堂。教师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课的教学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课的魅力。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印象最深刻的是霍山文峰小学曹小芳老师的《去图书馆》这一课,这是四年级上册知识,本是枯燥繁琐的认识方位知识,她通过巧妙的设计各种游戏环节、分组活动、闯关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并掌握新授知识。曹老师的练习设计形式多样,学生既有学习的兴趣,又能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一堂精彩的教学,对于教学者和观摩者而言都是一次锻炼,一次提高。通过今天上午的学习,看到了别人的上课风采,对此不仅仅是羡慕,还要把别人的风采结合自身转换成自己的风采,所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升自身职业技能是我的终身学习目标。

数学观摩心得 10

  听了马老师讲的《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真是收获颇多,我也十分仰慕马老师,以后要多多的向马老师学习!

  首先马老师采用复习导入,什么是平方根?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马老师并没有直接出示答案,马老师关注全体同学,把简单的问题抛给基础差的同学,使基础差的同学具有知识获得的幸福感!整个课堂活跃,参与度极高!马老师不厌其烦,时刻面带微笑的对于出错的同学讲解,令我十分佩服!

  然后各个学校分享了各自学校的经验:备分课堂,361课堂模式等!也是收获颇多:

  第一、统一合作,资源共享

  不论是备课还是统一测试,都尽可能的统一内容与进度,统一练习和分层布置作业,每周开两次教研会,讨论制定本周的教学计划与内容。在办公室再商量具体一节课的重难点,教法,以及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同时不是同一节上课的老师,要经常积极主动的听同科其他老师上课,下课后互相切磋,交流反思,提出优点与不足。扬长避短。因为九年级经常考试,有经验的老师选题组卷,同时给优秀学生精选拔高卷,新手老师负责给C类学生出基础卷,真正做到各尽其能,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二、转变思想,改变教法

  学生基础差,再加上学生人数比较多,虽然班额比往年都多,但是每班学生人数还是不少,每个班级中优秀人数较少,分平行小组,但由于a类学生太少,找不到更多的人当组长,所以分组不能太多,并且每个小组中,b,c类的学生太多,a类学生带不动。倡导老师少讲多练,还课堂给学生,不要一节课满堂灌或者是半堂灌,还课堂给学生,即让学生体验到当小老师的成就感,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思维的主动性,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让优秀学生见识更多的新题,更轻松了老师的'课堂,也减去了老师课下批改作业的负担。最主要的是锻炼了学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相信学生,静待花开

  很多事情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做,而是做了才有可能看到希望,所以,面对考试,特别是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有时候即使非常努力,绞尽脑汁也不一定做出一道难题,或者考好一份试卷,这个时候,我们老师需要做的不是批评打击,而是安慰鼓励,给学生自信,永远相信,即使这次失败了,还有下次,下下次,只要锲而不舍的努力,最终一定不会离目标太遥远。

数学观摩心得 11

  10月21-23日我非常有幸参加了玉溪市教育局、易门县教科所牵头主办,由龙泉小学承办的“20xx年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

  在这短短的一天半时间里,我观摩了来自八县一区的小学数学教师的课,此次听课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各位出类拔萃的数学教师的教学风采,也让我感受到了参赛选手们背后强大的教研团队,更让我从中感觉到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的缺点与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继续向身边的优秀教师们学习,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轻松的课前交流,让孩子们更容易进入状态

  这10位教师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自己的课前交流,有的介绍自己家乡的人文特色,有的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猜谜、唱歌、舞蹈来缓解学生课前的紧张气氛,有的以笑话的形式、自我介绍的形式??02号老师用他风趣的语言和抑扬顿挫的语调帮三年级的孩子们克服了紧张的`心理,从而使整节课师生互动默契。06老师用不同的掌声(× ×× ×× ××)既缓解了气氛,也为下面的教学埋下了伏笔??他们都给学生营造了轻松地学习氛围,使学生迅速进入到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巧妙的情境创设,让孩子们学习兴趣更浓厚

  在这10节课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引导孩子揭示新知识,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学到知识。

  三、积极的师生互动,让课堂氛围更融洽

  教师们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看到每个老师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语言、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也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四、及时精当的课堂评价,让孩子们学习更踊跃

  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鼓励和赞扬不断,如“把你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谢谢你给课堂带来了不同的声音”, “同意的同学把你们的掌声送给他”,“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五、精良的多媒体课件,让教学更引人入胜

  老师们都知道,数学课堂上运用课件的目的一是为了节省时间,二是为了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这次的课件制作水平相当高,而且使用效果好,无论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还是从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如花似锦,引人入胜,而且大多数都引用了视频型的文件,既形象又生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每一节课都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更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也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牢固掌握。

  一天半的学习,共听了10节课,细细地品味下来,感觉每位授课教师都对每一节课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准备,所以每堂课都有很闪光的亮点供我们参考、学习、借鉴。我将努力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路漫漫长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数学观摩心得 12

  20xx年10月11日至13日我有幸参加在桐城市实验中学举办的“安庆市20xx年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与观摩”活动,观摩了来自全市各个地区的14位选手的精彩教学,活动中那些年轻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同时也带给我深深的思考。下面就这几天的听课谈一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首先参赛选手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的精准把握。14位选手被分成两组分别在两天内进行授课,两天的课题分别是“命题与证明”和“全等三角形”。这两个课题从我个人感受觉得均以概念性学习和掌握居多,这类课题都不是很好上,掌握不好会使学生感觉枯燥无味。但从听课的效果来看,数学学科的趣味性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均被充分体现和调动了起来,使我觉得有一种从未踏足的全新的感觉。让我学到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整节课,每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老师们的语言精练、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富有亲和力的语言以及学习过程中的多种评价方式都非常值得我学习。这些参赛教师都十分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为学生创设现实的生活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现实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其次对教材内容的熟练掌握和巧妙运用。这些参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十分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目的明确,教材运用灵活富有创造性。尤其是一些信息的搜集和利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与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非常乐意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尤其是桐城实验中学的方永老师,为了加深对命题这一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他分别请了两组同学当堂进行男女生大PK,其过程是命题接龙和命题相互改写。最终以得分最高组为胜。这种课间活动的创设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了参与度,使整个教学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度过,教学效果明显。

  第三参赛教师个性的教学手法和较强课堂驾驭能力。在参加优质课评比的选手中,他们富有激情、活力,有一种个人魅力。所有参赛选手的教学功底过硬,板书设计都非常规范美观,他们的语言简洁科学到位,语言基本没有重复,言简意赅,表达能力较好。并且普通话较为标准,口齿清晰,语速适中,不慢不快,对于一个问题基本不会重复说第二遍,尽量做到语言的精炼简洁。我记得其中来自安庆十七中的刘青老师和安庆宜秀区大枫中学的王华旗老师,他们给我的感觉是他们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教书匠,而更像一个演讲家,用充满哲理和激情,极富鼓动性和感染力,用通俗质朴的语言去传授学生知识。

数学观摩心得 13

  张齐华老师,之前听同事说过这个名字,我也百度了,他被称为“数学王子”,听过他的课和报告之后才知道这个称呼他受之无愧。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一课,简约大气的教学、以学生为本的课堂,彰显出其教学的智慧,折射出其深刻的教学思想。课前张老师先说了一下课堂要求回答问题要干脆利落,不拖沓,然后就进入课堂:

  一、探索与发现

  情境:茫茫大海中一艘航行中的船只遇到故障,救援人员最需要了解什么信息?(出示方位图,有灯塔,船和东西南北方向,找个别孩子说自己的见解)

  如果你是救援人员,你能否结合图中灯塔的位置,准确描述遇险船只的具体位置?

  学习任务:四人小组,每组有一张“确定位置”学习单,在图中画一画,量一量,你能想办法描述出,船在灯塔的什么位置么?(学习单上多了一个长度单位)。比一比哪个小组能精准的描述船的位置。

  合作之后,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自己小组的'成果(有用数对的,有只用方向不用距离的,有只用距离不用方向的等等不同的情况),让学生观察,这样对么?好么?有想法么?有建议么?大家共同找出优点和缺点进行讨论交流,找出最理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抓住几个关键词:观测点、基准、角度、距离),肯定每个学生的想法,在交流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知识。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完善了自己片面的认识,从中也体会到了学习数的乐趣,。

  二、练习强化

  在得出可以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后,张老师设计了练习,对知识进行了提升,出示了船1、船2、船3进行练习,在练习船3的时候船在灯塔的南偏西方向(这是一个面,用ppt出示,)加上一个条件45°,就成了一条线,再加上距离5km处,就成了一个点,总结今天的学习其实就是从面———线————点的过程。

  三、联系旧知,进行升华

  在讲明“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后,这节课的知识点已经全部讲明确了。可是张老师的下一个环节令人叫好。出示“用数对确定位置”和“用方向距离确定位置”的图示进行比较,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明确既给方向又给距离就有交点,就能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二维平面都需要2个点确定,立体平面需要3个点确定。深化了本节课的讲课内容,把孩子们带入另一个学习天地。

数学观摩心得 14

  10月19日参加了由教育局举办的《数学周末教研讲堂》,认真听了吴爱华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和杨红娅老师执教的《8和9的认识》的课,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下面结合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

  两位执教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运用多媒体进行直观教学,为学生创设趣味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两位教师的课堂引入都能用生动而又贴近教材的课件进行引入,能从引入就知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具有开门进山的效果。如吴老师的课件引入是出示三辆动物赛车(第一辆四的车轮是圆的,第二辆车的车轮子是椭圆的,第三辆车的车轮是方的),在此时让学生猜猜哪辆车会获胜。杨老师这节课的引入也是非常到位的,通过生动的数字宝宝的减肥故事“0”、“6”的变形得到“8”、“9”,起到开篇点题的效果,很自然点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二、学习方式生活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充满着许多数学知识,在教学时融入生活中的数学,能使学生对数学感到不陌生,化枯燥的学习为生动接受,进而使他们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于他们实际生活的素材来取代,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如吴老师这节课把有关圆的知识利用图展示出来,让人产生美感。而杨老师这节课充分利用学校要开运动会这个契机要选运动员的活动素材,把几个运动员叫到台前进行综合素质“考核”,有意识地对本节课的基数和序数进行教学,生动、形象,无意间就把本节课的'重、难点突破了,达到了意想不到的目的。

  三、教学方法多样化

  两位老师都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如吴老师引导学生在圆片上画一画,数一数自己能在圆片上画多少条半径和直径。又如杨老师这节课,抽学生上台摆小树图片,写一写,利用学校要开运动会这个契机选运动员的活动这一素材,把几个运动员叫到台前进行综合素质“考核”,有意识地对本节课的基数和序数进行教学,生动、形象等一系列活动。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教师要具有一定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

  四、个人努力方向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使自己在今后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2、钻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备课,研究教学方法,课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案。

  3、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意识。

数学观摩心得 15

  非常荣幸能参加于都县小学数学名师二团的数学教学展示观摩活动。在这一天的时间里,观摩了来自城关小学段育华老师,来自天润实验学校的罗慧琼老师,来自实验附小的刘才军等五位老师的课,并聆听了专家们的现场点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来自于实验附小的刘才军老师执教的《折线统计图》,刘老师开课大气,关注时事热点,选材贴近生活,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下面我就结合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注重与学生沟通,拉进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感

  课前教师与学生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热情,亢奋的斗志投入学习,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每位教师上课前都与学生交流教材以外的话题,比如:老师叫什么,你了解老师多少等话题,以缓解学生的紧张感,为学生在课堂上正常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搭好桥、铺好路。

  二、结合教材,创设有效的情景,真正为教学服务

  每一位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给学生创造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三、学习方式生活化、艺术化,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几位老师在教学中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感到生活与数学密切相关的道理,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发现数学的愿望,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把数学课题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素材来取代。如刘老师执教的《折线统计图》,他利用机器人导入新课,用股票中的数学、旅游中的数学、商场中的数学,对折线统计图的知识进行巩固,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对学习不再陌生,不再枯燥,体现了数学内容的生活化,增加了教学的实效性。

  四、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活动是学生所喜欢的学习形式。创设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其在自由、放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积极主动的.感知、探究、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老师把学生分成几组,以便于学生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次观摩课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老师都很有耐心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五位名师的课都很精彩,给我带来了很多感触,让我更加认识到“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要向老师们学习,认真研读教材,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同时,我们也要在平时的课堂中渗透相应的学习方法。作为老师,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学习的方法、技巧,让孩子们也能在我的引导下,体会数学的魅力,掌握数学的方法,具备数学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