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档下载>心得体会>《致青春》观后感

《致青春》观后感

时间:2023-08-04 15:21:44 心得体会 我要投稿

《致青春》观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观后感就是自己的一种思想感悟,观后感相当注重“感”,也就是从作品中领悟出的道理与思想。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致青春》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致青春》观后感

《致青春》观后感1

  青春是不朽的,爱情也可以永葆青春。青春,我们天真,但不肤浅。对于青春,也许我们体会不同,但感受是一样的。否则,那画面怎么会如此熟悉。

  青春可以这样:颠覆。在没有遇到你之前,我的生活里只有自我。我可以任意地嘲笑你、打击你,为的就是让在众人面前让你向我道歉、丢面子,证明你在我面前是个不折不扣的弱者。上天偏偏安排了你,那么轻描淡写地出现,神经的弦在你教育我的那一刻奏出了独立的对你不知所措的爱。我莫名奇妙地问自己怎么了,我哭泣着向广播电台的知心姐姐打电话诉说心情时,我才明白内心所想:原来我对你的之前一切都已经颠覆了!讨厌你变成了喜欢你,无聊变成了我想你。就这样,我爱上了你,陈孝正,我吃定你了。为了你,我可以在夏日里不怕蚊子的叮咬,我等你;为了你,我可以在南湖边不怕暴雨的拍打,我等你;为了你,我可以在众人口中不怕嘲笑的声音,我等你;为了你,我可以在你爽约后,气愤地说出:“我不玩了!”整夜在你宿舍厮混,打扑克、喝酒、贴纸条,不过是换了另一种方式等你。我知道我的努力终会得到回报,因为我是小飞龙,我的青春我的爱已被你颠覆!

  青春是可以颠覆的。陈孝正本以为在大学里不会恋爱,做一个励志的乖学生足以。励志,在大学里貌似是神圣的,只要追求它,你的人生便会有意义。然而,励志在大学里,又何尝不是象牙塔的一种呢?当爱情的风暴来时,陈孝正你是否做好了准备?不是让你准备逃避,而是让你准备迎接。如果逃避,你逃得了吗?你无法抵挡它的强烈,爱情的风暴会把你的象牙塔刮得支离破碎。于是陈孝正的青春开始颠覆,不恋爱的他恋爱了,讨厌你变成了喜欢你,无聊变成了我想你,你再也不是从前的你了。因此,青春是可以颠覆的,当大学里的爱情来时,谁又能抗拒呢?无论是男生主动多一些,还是女生多一些,我们都无法抗拒。

  青春可以这样:激情。郑微,你的青春时刻充满着激情。你在京南理工大学文艺赛上,抢进了风头。“还有哪位同学想表演节目,如果没有的话就有请校长为我们带来一首《北国之春》!”在那支辣舞之后,主持人的话以鲜明的宣布了――这,是蓄谋已久的。此刻,郑微你大声说:“我要表演!”有人劝你,你大声回应:“不!”已经上台的校长只能无奈地委婉而又委屈地让台。主持人,你可以在舞台上忽视我的“举手”,却无法阻止我的激情。一首《红日》,你的激情如星星之火,竟然可以燎原。你的歌声让现场所有同学的心都飞了起来,每一次高潮都让同学们忘我的抛出了所有可以抛出的,天空中顿时飘满了各种颜色。影院的人们开始随着你的曲姿挥舞着双手,这一刻感受到了一种现场的逼真,这也许就是那么多人会在电影首映的时候来影院,这一刻看着那些前排的领导无奈地扫着肩上的纸屑,我知道:青春我们激情,我们赢了!

  青春可以这样:放肆。我的青春是庄严的,人格受到侮辱时,却没有得到公平的答案。于是,我放肆地把售货员和保安打了个鼻青脸肿,我放肆地与保卫科领导顶撞,我放肆地用愤怒的双手把把超市砸了个稀巴烂。于是,我的大学就这样结束了。如果学校真是教育人的,那为什么我为维护自己的人格冲动犯错时,你就不给我留有退路?我本是一个质朴的孩子,利用课余时间,不顾同学的八卦,帮供我上学的姐姐卖包子,这就是感恩,这就是相依为命。也许人这一生,有金钱的贫贱之分,有地位的高低之别,但在人格上我们是平等的。售货员和保安,没文化,真可怕;保卫科领导,有文化,更可怕!我的青春是庄严的,青春,我放肆,是对这不公正眼神的不妥协,是对这“人”的尊严的.不抛弃,是对这相同人格的不放弃。

  青春可以这样:无敌。阮莞,让我怎么说你这个傻丫头呢?作为一名女性,你是无敌的!当你的小男友来找你,他竟像个孩子一样无助,告诉你他办了一件多么愚蠢、多么不可原谅的事情。你却勇敢,不仅告诉赵世永下不为例,还大度地陪那位女孩去做手术,你是如此地无敌。我知道你是美丽的善良的,可在爱情这部字典里,赵世永从未把你放在第一页。于是,你便把这页属于自己感情的纸撕下,以为换个手机号,找个人嫁了就能把赵世永彻底忘记。然而,阮莞,你就是一个学不会爱自己的傻丫头,为了追求爱情你爱得彻底,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让逝去的青春随着那个电话的心跳,无法抗拒,不顾一切,急切、打车、奔跑,好像时空在这一刻不存在了,你就是一个为了青春永垂不朽的人,这一刻、别人的一生里,你的青春永不腐朽!

  青春可以这样:经典。记得吗“其实我一直默默地爱着你,就像拿了赃物的贼一样,不敢在众人面前变现出我对你的喜欢”,有这样一个老张,即便你的生命已然逝去,从此以后别人可以不再为你操心了,你的青春化作了一道经典的风景。记得吗“我们要爱自己胜过爱爱情”,爱情让我们学会了成长,一个人只有更好地去爱自己,才能更好地去爱别人,爱情是我们爱自己的一种方式。记得吗“爱情就像一条河流,我们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初恋对于一个人来说,可能是盲目的,试探的,凭感觉的,我们却要凭着感觉这条线试探性的去爱一个人。记得吗“林静,你给了我一个爱情的梦想;而陈孝正,给了我一个爱情的启蒙,他教会了我如何更好地去爱别人”,从此你的人生不再堕落,发生了彻底的变化。记得吗“我是牺牲掉做人,来完成自己的事业,因此我从未成功过”,记得吗“人生真是讽刺,一个人居然可以把曾经最讨厌的事情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记得吗“爱一个人,应该像爱祖国,爱这山川,爱这河流”,这些都可以成为《致青春》的经典台词,也可以成为我们青春的经典。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青春其实还可以这样:用来怀念,与爱情无关……

《致青春》观后感2

  第一遍看完《致青春》,觉得感触的地方不少,就是对郑薇前半部分很反感。看完最大的感想就是:男追女,隔重山;女追男,隔层纱。第二遍看完《致青春》,对郑微不反感了,可是感触也没有什么了,感想就是:这部电影只是怀旧,电影中的某个画面或者某个人让你产生共鸣,整部电影没有告诉你一个深刻的道理,所以这部电影看完第二遍之后就不会再想看了。

  电影艺术方面的评价我就不说了,一是我个人还没有这方面的素养,二是在艺术方面确实存在很多不足,这些不足就没必要拿出来说了。那么,我就电影的资料写下我的一些感想。

  这两年我的思维习惯有了些变化。以前是十分理性,喜欢严密的逻辑推理。而此刻呢,慢慢开始以感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凭自我的直觉去分析问题,就连做科研的时候都是以自我的直觉来找到灵感和一些好的想法的,而不是经过理性的思考,当然有必要的理性分析还是有的。我想这是从我说过的一句话开始的:思考,意志力,独立,感悟——目前我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本事。当然,我想我也是受别人影响才会把感悟看得这么重要的。

  青春是什么?

  每个人对于青春的定义都不一样。由于青春是感性的,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这正是我把感悟作为一种很重要的`本事的原因。

  郑微的青春是无悔的,敢爱敢恨,有一颗勇敢无畏的心。是的,很多人都会对此产生共鸣,我想选择以女性的形象来诠释这种青春也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更能够博得男性观众的共鸣,另一方面显得充满叛逆,新奇,另外许多女性观众深深藏在心底的秘密也能够在影片中得到释放,就像在做一个梦一样。说实话,这种女生我是不太欣赏得了的,只明白无理取闹,确实很惹人厌恶,最终她和陈孝正两种截然不一样性格的人居然走在了一齐,真是不可思议。可是,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的人会觉得很难理解,我想,如果你碰到类似经历的话,你也会爱上郑薇的。至于郑薇工作后的改变,是理所当然的,不管你的青春是什么样的,生活最终都会把你的棱角磨掉。所以,这也是郑薇是女主角的原因,她在电影中的变化最大。她想表达的是:青春是用来怀念的,青春是无悔的。

  陈孝正这个人我觉得电影里展现得不够具体,所以我先看了一下别人对陈孝正的评价。我想,我之所以觉得他在电影里没有完全诠释的原因是,我自我和他有一些相似之处。我对自我的过去比较了解,所以觉得陈孝正并没有诠释的很好。他家境不好,母亲管得严,喜欢独处,不善与人交往,每一天早上六点半起床锻炼,晚上均在图书馆……好吧,罗列的这些好像我都有。他的建筑模型比他先出场,他比喻自我的人生是只能建造一次的楼房,必须精确无比,不能有一厘米的差池。有人评价他是自卑的,但在电影里我没有看到哪个细节或者哪件事证明他是自卑的。并且刚开学,就有学院副院长的女儿作为他的朋友,我想这点让我看不到他的自卑。然而,我的确是个感情自卑的人,经济上基本上不会有自卑,因为我对物质和金钱没有追求,我想这是与陈孝正的差别。我想张开才是自卑的,这到后面再评论。我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表达,陈孝正这类人物确实有很多,可是电影只是经过旁白和侧面来刻画他,显得不够具体,他的性格特点没有得到完全诠释,称不上男主角。这可能赵薇第一次当导演,并且自我是女性的原因吧,对男性人物形象的刻画还没到达拿捏得当的境界。总之,给我的感觉就是,电影的男主角换成是别人也行,并且电影所体现的陈孝正的作用就相当于配角。

  我一向没搞清楚郑薇为什么会喜欢陈孝正,也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并且,他们成为情侣之后,四年是怎样过来的,电影里所体现的只是恋爱刚开始的画面。我想这种情侣相处至多几个月就会分手,当然这要取决于郑薇了,也就是她到底看中了陈孝正哪一点。我想,郑薇一向是主动的一方,对于她这种女生来说,和陈孝正真的不是一路人。我个人觉得,电影应当花更多的场面描述他们四年一齐经历的困苦和欢乐,这样才能体现青春的珍贵,以及郑薇为什么喜欢陈孝正!对于郑薇后面说的话“青春是用来怀念的”才更感人。然而,我想导演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我觉得施洁对林静的爱都比郑薇对陈孝正的爱刻画得更好。

  至于毕业的时候,陈孝正选择出国,我同意他的选择。每个人都是有梦想的,你不能说哪个人的梦想是好是坏,我就想以后很有钱,你能说我的梦想是坏的吗?凭什么每个人都得有相同的梦想,那世界上那么多人,每个人都一模一样,这个世界还有意思么?所以,他选择出国没有错。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没有谁必须依靠谁,这也是陈孝正的感情观,其实他们的感情观就不一样。但陈孝正并没有对郑薇说分手,谁说出国了就必须分手,谁说出国了以后就必须不会和郑薇结婚。陈孝正不是回来找郑薇了么?感情,不是两个人必须厮守在一齐,而是两个人分开之后,走着走着又走到了一齐,这个时候才是通向婚姻殿堂的道路。至于陈孝正在国外和别人结婚,能够理解,他一个人在外面,孤苦伶仃,也许别人曾给过他帮忙和温暖,更何况人就不能犯错误吗?他自我说是为了拿绿卡,也许他自我结婚后发现,这不是自我想要的婚姻生活呢?肯定不是他想要的生活,要不然怎样会回国找郑薇呢?

  当然,陈孝正因郑薇的改变在电影里还是体现得很好。郑薇等她吃蛋糕的时候,是用书垫着坐的,之后回国找郑薇的时候,是直接坐下的,并且还抽烟(前面在门上贴“禁止抽烟”),前后鲜明的比较能够看出导演还是花了心思的。郑薇会不会答应陈孝正呢?那就要看郑薇的感情观了,并且看她为什么当初喜欢陈孝正。感情,是永远年轻的,无关年龄。

  对于青春,我想朱小北诠释得最好。她的青春是值得还念的。她的青春,才是永不腐朽的。因为她的青春没有太多的感情,有感情的青春就不能说永垂不朽。正如林静所说,一辈子那么长,一天没到终点,你就一天不明白哪个人才能陪你走到最终。电影中对人物前后的比较都比较鲜明,这应当归功于剧本。可是电影中的过渡并不是处理得很好。

  最终我还想提及的是,张开。这种人乐于助人,甘于奉献,愿意做配角,不能说他圆滑,他的性格就是这样。他这个配角很成功,也能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青春也是永不腐朽的,是值得怀念的。其实,得不到的感情才是真正的感情。

  总之,这部电影就是经过一些场面来唤起我们的回忆,感慨一下而已!或者用感悟好些吧。

《致青春》观后感3

  第一遍看完《致青春》,觉得感触的地方不少,就是对郑薇前半部分很反感。看完最大的感想就是:男追女,隔重山;女追男,隔层纱。第二遍看完《致青春》,对郑微不反感了,但是感触也没有什么了,感想就是:这部电影只是怀旧,电影中的某个画面或者某个人让你产生共鸣,整部电影没有告诉你一个深刻的道理,因此这部电影看完第二遍之后就不会再想看了。

  电影艺术方面的评价我就不说了,一是我个人还没有这方面的素养,二是在艺术方面确实存在很多不足,这些不足就没必要拿出来说了。那么,我就电影的内容写下我的一些感想。

  这两年我的思维习惯有了些变化。以前是非常理性,喜欢严密的逻辑推理。而现在呢,慢慢开始以感性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凭自己的直觉去分析问题,就连做科研的时候都是以自己的直觉来找到灵感和一些好的想法的 ,而不是通过理性的思考,当然有必要的理性分析还是有的。我想这是从我说过的一句话开始的:思考,意志力,独立,感悟——目前我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能力。当然,我想我也是受别人影响才会把感悟看得这么重要的。

  青春是什么?

  每个人对于青春的定义都不一样。由于青春是感性的,无法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这正是我把感悟作为一种很重要的能力的原因。

  郑微的青春是无悔的,敢爱敢恨,有一颗勇敢无畏的心。是的,很多人都会对此产生共鸣,我想选择以女性的形象来诠释这种青春也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更可以博得男性观众的共鸣,另一方面显得充满叛逆,新奇,另外许多女性观众深深藏在心底的秘密也可以在影片中得到释放,就像在做一个梦一样。说实话,这种女生我是不太欣赏得了的,只知道无理取闹,确实很惹人讨厌,最后她和陈孝正两种截然不同性格的人居然走在了一起,真是不可思议。但是,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的人会觉得很难理解,我想,如果你碰到类似经历的话,你也会爱上郑薇的。 至于郑薇工作后的改变,是理所当然的,不管你的青春是什么样的,生活最后都会把你的棱角磨掉。 因此,这也是郑薇是女主角的原因,她在电影中的变化最大。她想表达的是:青春是用来怀念的,青春是无悔的。

  陈孝正这个人我觉得电影里展现得不够具体,因此我先看了一下别人对陈孝正的评价。我想,我之所以觉得他在电影里没有完全诠释的原因是,我自己和他有一些相似之处。我对自己的过去比较了解,因此觉得陈孝正并没有诠释的很好。他家境不好,母亲管得严,喜欢独处,不善与人交往,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锻炼,晚上均在图书馆……好吧,罗列的这些好像我都有 。他的建筑模型比他先出场,他比喻自己的人生是只能建造一次的楼房,必须精确无比,不能有一厘米的差池。有人评价他是自卑的,但在电影里我没有看到哪个细节或者哪件事表明他是自卑的。而且刚开学,就有学院副院长的女儿作为他的朋友,我想这点让我看不到他的自卑。然而,我的确是个感情自卑的人,经济上基本上不会有自卑,因为我对物质和金钱没有追求,我想这是与陈孝正的差别。我想张开才是自卑的,这到后面再评论。我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表达,陈孝正这类人物确实有很多,但是电影只是通过旁白和侧面来刻画他,显得不够具体,他的性格特点没有得到完全诠释,称不上男主角。这可能赵薇第一次当导演,而且自己是女性的原因吧,对男性人物形象的刻画还没达到拿捏得当的境界。总之,给我的感觉就是,电影的男主角换成是别人也行,而且电影所体现的陈孝正的作用就相当于配角。

  我一直没搞清楚郑薇为什么会喜欢陈孝正,也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而且,他们成为情侣之后,四年是怎么过来的,电影里所体现的只是恋爱刚开始的画面。我想这种情侣相处至多几个月就会分手,当然这要取决于郑薇了,也就是她到底看中了陈孝正哪一点。我想,郑薇一直是主动的一方,对于她这种女生来说,和陈孝正真的不是一路人。我个人觉得,电影应该花更多的场面描写他们四年一起经历的困苦和欢乐,这样才能体现青春的珍贵,以及郑薇为什么喜欢陈孝正!对于郑薇后面说的话“青春是用来怀念的”才更感人。然而,我想导演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我觉得施洁对林静的爱都比郑薇对陈孝正的爱刻画得更好。

  至于毕业的时候,陈孝正选择出国,我同意他的选择。每个人都是有梦想的,你不能说哪个人的梦想是好是坏,我就想以后很有钱,你能说我的梦想是坏的吗?凭什么每个人都得有相同的梦想,那世界上那么多人,每个人都一模一样,这个世界还有意思么?因此,他选择出国没有错。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没有谁必须依赖谁,这也是陈孝正的爱情观,其实他们的爱情观就不一样。但陈孝正并没有对郑薇说分手,谁说出国了就必须分手,谁说出国了以后就一定不会和郑薇结婚。陈孝正不是回来找郑薇了么?爱情,不是两个人必须厮守在一起,而是两个人分开之后,走着走着又走到了一起,这个时候才是通向婚姻殿堂的道路。 至于陈孝正在国外和别人结婚,可以理解,他一个人在外面,孤苦伶仃,也许别人曾给过他帮助和温暖,更何况人就不能犯错误吗?他自己说是为了拿绿卡,也许他自己结婚后发现,这不是自己想要的'婚姻生活呢?肯定不是他想要的生活,要不然怎么会回国找郑薇呢?

  当然,陈孝正因郑薇的改变在电影里还是体现得很好。郑薇等她吃蛋糕的时候,是用书垫着坐的,后来回国找郑薇的时候,是直接坐下的,而且还抽烟(前面在门上贴“禁止抽烟”),前后鲜明的对比可以看出导演还是花了心思的。郑薇会不会答应陈孝正呢?那就要看郑薇的爱情观了,而且看她为什么当初喜欢陈孝正。爱情,是永远年轻的,无关年龄。

  对于青春,我想朱小北诠释得最好。她的青春是值得还念的。她的青春,才是永不腐朽的。因为她的青春没有太多的爱情,有爱情的青春就不能说永垂不朽。正如林静所说,一辈子那么长,一天没到终点,你就一天不知道哪个人才能陪你走到最后。电影中对人物前后的对比都比较鲜明,这应该归功于剧本。但是电影中的过渡并不是处理得很好。

  最后我还想提及的是,张开。这种人乐于助人,甘于奉献,愿意做配角,不能说他圆滑,他的性格就是这样。他这个配角很成功,也可以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青春也是永不腐朽的,是值得怀念的。其实,得不到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

  总之,这部电影就是通过一些场面来唤起我们的回忆,感慨一下而已!或者用感悟好些吧。

《致青春》观后感4

  正如拼命想抓住青春的尾巴一样,在忙碌的五月偷得一夕清闲,和老公一齐抓住了《致青春》的尾巴,确实是一部好片子,至少,于我而言。

  因为,她真切地让我意识到——青春已逝。

  几天前,即将毕业的学生与我从教室的走廊聊到图书馆的门前,又在图书馆前漫天纷飞的杨絮里聊到夕阳西下,在东区我最爱的那片绿色的风景边,挥别迷茫满是欣喜的学生问了我一个问题,“教师,你觉得青春是什么?”我一时语塞,我说我不明白,没有概念。学生又追问我听到问题的第一反应,我说“青春,就是这满眼绿色。”是的,青春,必须是绿色的,因为绿色意味着生机勃发,绿色意味着变成姹紫嫣红的可能,当然,绿色也能够让我们触摸到生命的脉络,比如凋零。学生又问我,“教师,你觉得你在青春中吗?”我说,“是啊,我觉得我就在青春中啊,青春还没有离我而去。”可是,当王菲的《致青春》拨开蜂拥而出的看客在放映厅制造的嘈杂一扭一扭钻进我耳朵时,我静静坐在最终一排的座椅上,看着字幕滚动,认真记着每一个名字,我的心清楚的明白,我的青春,早已说过再见,是赵薇用胶片光影让我看到了,她早已变成泛黄的相片,挂在不远处的墙壁上,那么暗淡又那么耀眼。

  这样说,也许有点伤感。此青春非彼青春。若青春是活力,那按照最新的医学定义,青春永远不会离我们而去,除非我们硬要将其拒之门外。若青春是一曲歌,一首诗,一次回眸,一串故事……那青春便是独一无二的,是稍纵即逝的,是生命中永无重复的。这样的青春,可能发生在某段很长的时间,比如中学、大学,可能发生在某段较短的时间,比如一场球赛、一次演出,也可能仅仅就在电光火石的那一刹那,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一低眉,一颔首,青春就这样在气息的流动中萌芽、开花并随着气息的远去——消逝了……这样的青春看似短暂,令人遗憾,却在精彩程度上来讲到达了极致。

  我想真正遗憾的青春是从未到来的青春。有人是青春的旁观者,如黎维娟,她永远在算计青春,等的着急的青春只好弃她而去;有人是青春的朝拜者,如张开,他虔诚地信赖青春,守护着青春,却从未想过叩开青春的心门,青春与他仅有永远地隔门而叹;有人是青春的化妆师,如带着眼镜趴门缝的龇牙男,他们戏谑地涂抹着青春,以为自我正与青春共舞,不成想青春早已冷眼离开,看纸醉金迷的青年与戴着假面的自我放浪形骸……

  我们真正青春过吗?

  这样的问题兴许有点刻薄吧。

  青春应当如郑薇,做想做的自我,唱想唱的歌,若我的青春能重新编排,我期望如她般度过。

  当然,青春无法重写,那从此刻开始,做真正想成为的自我,青春即使离去,也会如影随形。

  青春应当如阮莞,哪怕青春这本巨著的每一页上都仅有一个词语——感情。

  至少,这样的执着,也会让青春上瘾。

  青春若寻觅一个伙伴,他应当更喜欢独立自主、达观开朗、敢作敢当的'你,如郑薇、如阮莞、如朱小北,如曾毓……她们的青春是明媚的,即使忧伤也绝不彷徨,她们的青春是清澈的,即使湍急也绝不迷失方向。

  看这部与青春有关的电影,确实是冲着赵薇去的,也如愿在对青春的缅怀中收场。

  还记得备战高考的紧张,初入校门的欣喜,当时爸爸妈妈一齐送我到校,待了几日安顿好回家时,爸爸妈妈转身流下了眼泪,而我却是蹦蹦跳跳回的宿舍。妈妈在前不久才告诉我这些故事,她说,之后爸爸和二舅送我到北京上学时,爸爸依然十分伤感,但我又是没心没肺开心地与他挥别。我只好说,那我努力再上一次学,你们再送我一次,我必须不笑了:)

  电影里破旧的宿舍真是和我们大一在老区的宿舍一模一样,连墙上的壁柜都那么像,可是我们中间还有六张桌子,上铺的人下床往往是直接下到桌子上的,呵呵,确实十分豪爽。薛老三还爱站在桌子上叉着腰发表演说,老七爱站在床边认真地记下每个人要带的饭,到餐厅买来,喊醒每一个人起床吃饭,再细心地把一分一毛划拨利索,老大爱躺在床上听着恐怖故事,一条腿使劲蹬上铺的老二,把梦中的老二蹬醒好陪她去厕所,高胖娇老八最爱坐在床边喘气,说“累死我了”,作为老六,我爱吃馒头加鸡蛋,爱把操场说成草场,爱和老三头对头纵论时事,爱和老七叽叽喳喳,爱和老二一齐逛街,嘲笑爱买条纹衫的二姐进了一家挂满条纹衫的店,到马道街地摊买两件一模一样西瓜条纹的绿毛衣,爱毫无心理负担的享受着老大的照顾,同时又不时关爱下胖娇。嘿嘿,自我回忆的青春往往是十分完美的。

  回到影片,赵薇对叙事节奏的把握和镜头的运用我觉得是很赞的,虽不圆熟却很明快。电影中好几个场景触动了我,可每次酝酿情绪准备配合一下的时候,要么就是被导演止住了,要么就是被旁边的老公止住了。比如看到散伙饭的时候,想起了田乐抱着我痛哭不已,她说“你必须要幸福”,导演偏安排老张说了一段豪放派的词。看到老张在阮莞的墓前解释满天星的花语时,银幕中的天空是潮湿的,老张的话语是潮湿的,连满天星都快要变成滴滴泪珠时,老公偏要递给我一杯水,恰到好处地打乱了我准备为这部影片流下几滴关于青春的鳄鱼眼泪的想法。

  可是,这部影片,我真的想推荐给与我共有过青春时光的你们。老羊、璇子、从313到411的六姐妹……其实,最初是打算跟丹或者凡凡一齐去看的,可是一向没有凑出时间,把孩子留在家里,从近期的忙碌上课与排练中抽个空闲,才圆了看这部影片的心愿。这样的影片就应当与老友共赏,用眼神交流,说说我们身边的“老张”,聊聊以往的你我他。

  除了友情,青春也许也总爱与感情同行,片尾郑薇信息中的那段话是我最有感触的台词,“其实爱一个人,就应当像爱祖国,山川,河流”。

  山川壮丽,大爱无言。当秀美河山映入眼帘,我才仿佛一下子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无论做什么,情真意切,酣畅淋漓,就是一种美。

  这部影片当中郑薇关于感情的台词也让主角形象愈加丰满。不明白主角郑薇是否有赵薇的影子,一开始觉得电影塑造的美女很一般啊,可是越看越有味道,先是爱上了她的性格,之后觉得极像小S,真是趣味的事,我佩服这样敢爱敢恨敢舍敢拼的人,因为很多时候很多事情,自我都做不到。只能在散场后的街头,迎着风,唱着歌,牵着手,快跑几步,追追青春的尾巴……

《致青春》观后感5

  只有你的青春,永远不会腐朽——郑微

  天空没有痕迹,但鸟儿曾经飞过——张天然

  前天和80后、85后和90初三大美女看《致我们终将逝的青春》,看完之后萌生很多想法。我一般不会写影评,可是这部片子实在有争议,我对有争议的东西又比较感兴趣,所以想说几句。仅代表个人观点。本文大概属于影评但又不限于此,我尽量不跳出电影内容的范畴。

  这部片子名曰致青春,实则谈爱情。青春是人生的一个特殊的阶段,这个阶段里不只有爱情,而爱情是青春中最显着的标记,最重要的段落。青春的意义在于学会如何爱,在于认知自我,在于成长,而这一切都可以融入到爱情之中。用不着刻意修学,大胆地爱一场,就全明白了。本片即如此,片中人物对待爱情的态度,便是对待青春的态度,亦即对待人生的态度——有的是抗争,有的是盲从,有的是逃避,有的是欺诈。如此说来,这部片子算是主题突出,中心明确。

  那天进入放映厅之前,由于我要买四个人分量的饮料和爆米花,所以入座时影片已经放了十分钟了。我看到的第一个场景是在几位女主人公的宿舍里,黎维娟说她有洁癖的那一段。我刚开始没想到这部片子是以女生们的视角来讲述故事,可能我的惯性思维还停留在《那些年》,但是女主角积极主动、为爱不顾一切的性格让我比较快速地入戏了。

  先总体叙述一下情节吧,这部影片所描述的应该是1980年左右出生的男女从大学到工作后五年内的人生经历,以各自的爱情经历和体验为主。影片试图通过人物不同的价值取向所导致的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来展现这一代已经失或正在失青春的人曾经历过的矛盾与挣扎。说挣扎一点都不为过,因为每个人物在成长过程中都不断地否定自己,却又不断被另一个自己否定。女主角就是这么一个集万千纠结于一身的人物。

  女主角叫郑微,主要女配角是她的三个室友阮莞、黎维娟、朱小北。男主角叫陈孝正,主要男配角则是他的室友许开阳、张天然。这些人物都是同班(或许是同系)同学关系,郑微和陈孝正起初是敌人,然后化敌为友成为恋人,再然后因陈孝正选择功利放弃爱情,两人又陌若路人,再然后呢?陈孝正想要破镜重圆,却彻底变成衰人(这一点我将在下文提到);陈孝正出身贫寒却志存高远,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是过于功利,为了所谓的成功可以放弃任何东西。阮莞是剧中第一美女(导演是这样安排的,从审美学角度就见仁见智了),善良而理性;许开阳属于高富帅,匪气较重;黎维娟对爱情属于极端现实主义者,颇有心机;朱小北是男人婆,情窦基本未开,即使开了也无人问津,生活在春风吹不到的角落,正因如此,影片中难得出现了与爱情无关、只与成长有关的桥段,否则00后的小朋友看到这部片子会说:哇,原来青春就是整天谈恋爱啊。

  上面提到的'只是主要人物。还有一些不是很重要的人物也占了影片比较大的篇幅,因此这部片子给人一种拥挤的感觉,场景略显凌乱。当然,赵导能够在短短132分钟里将如此多的人物的“三观”比较全面的展示出来,已经相当不易了。下面把戏份最多的郑微、阮莞、黎维娟三个人物的爱情观做一个简单的对比,也许你会和我一样产生困惑。

  郑微是典型的敢爱敢恨的女孩子,把她作为主角体现出编导的价值取向。一次偶然事件让她与陈孝正发生冲突,随后她想方设法“报复”陈孝正,在此过程中,她却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个仇人,然后就开始穷尽一切办法猛追陈孝正,把人家弄得哭笑不得。得手后,虽然二人性格明显不合,但她仍百般迁就,直到陈孝正背着她做出了出国留学的决定,她知道他的未来根本没有自己,于是果断放弃了。工作后,她又与初恋男友林静重逢,冰释前嫌后主动提出要嫁给他,可是发现他的背后还有其他女人在无私的付出和等待,于是她又一次放弃了。阮莞是女神级别的,不仅才貌双全,而且深明事理,现实中可能很少有这样品质与容貌俱佳的女子,但她有个致命弱点,就是在爱情中一味地为对方牺牲,不懂得适时放弃。当她终于决定放弃负心的初恋,重新开始新生活时,却又一次心软了。她在婚礼前答应初恋男友前往某地看一场他们共同的偶像的演唱会,却在入场前遭遇车祸罹难。黎维娟同样也在追求爱,但她追求的是物质的爱,她在大学期间一直隐忍自己的爱情萌芽,对同学们的恋爱视而不见,果断抛弃河南老家不会说普通话的农民工男友,毕业后迅速嫁入豪门,带着丈夫前妻的两个孩子,过着富婆的生活,短期目标是为老公生子后取得部分产业。

  可以说三个女孩代表了三种典型的爱情观,一种是勇敢,爱上了就追求;一种是坚持,选择了就不放弃;一种是现实,物质条件占绝对主导。可是随着情节的发展我们发现,勇敢追求真爱的郑微屡遭伤害,自己都开始动摇,开始否定自己;坚守爱情的阮莞积重难返,她精心呵护的爱情成了她生命难以承受之负,与初恋恩断义绝后,只能仓促寻找结婚对象。可惜的是,即使仓促的幸福她都没有得到,最终凄然离世;而极端现实的黎维娟则得到了自己梦想的生活,她在这种生活中很适应、很快乐。那么为什么追求真爱的人会一无所有,而对爱不以为然的人却得到了幸福呢?编导为何要这样设计?难道没有想过这样的情节会让人消极和失望吗?——或许,得到真爱确实就是世上最难的事情,比金钱、名誉、地位都难,与其好高骛远,不如面对现实;抑或对拥有青春、相信爱情的人来说,追求真爱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歇,即使面对着万丈深渊也会义无反顾,自然也不怕别人危言耸听。

  接下来说一说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坦率地说,这部片子在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方面做得不够好,还有很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当然,所谓不够好是相对于网排名前二十名的电影而言的。作为一部小成本的国产片,它已经相当不错了。尽管如此,我,作为赵导的老乡,作为多年来她成长历程的见证者,作为国产电影一贯以来的支持者,我,还是觉得有必要多说两句!

  首先是情节设计方面,有些桥段交待得不太清楚,进度过快,略显突兀。例如郑微爱上陈孝正这件事就很突然,她前一天还在痛恨陈孝正,认为他没礼貌、没教养,突然场景一换,就是她向电台主持人倾诉对陈孝正的爱慕,然后就开始了对陈孝正的穷追猛打。这样的情节明显有些跳跃,即便是这个由恨到爱的过程没有具体的事件作为依托,也要稍微润色一下思想转变的过程,否则会让观众觉得女主角太过胡搅蛮缠。还有就是对郑微的前男友林静痴迷的施洁究竟为什么会疯癫到那种程度也没有交待清楚,让人觉得她根本不是因爱成疯,而压根就是个疯子。还有阮莞遇难之后反复给阮莞苍白的尸体特写镜头也与影片格调不符。类似这样不精致的情节还有几处,在此不一一列举,这样的情节就像是一件艺术品上的破损和残缺,令人遗憾。

《致青春》观后感6

  受朋友推荐观看了近期热播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因为时间关系就很遗憾的看了枪版,这倒也是更能让我更方便细细品读了。青春总被人怀念是因为人们不可能刚在未来的任何一个时段怀有那份纯真、率直去享受无所顾忌的激情澎湃。美好之外,更多怀念的该是鄙视彼时残留的遗憾以及对当时各种错判的耿耿于怀。

  本片的青春还算饱满,对爱的纯真、对理想的执着、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郑薇的青春是最性情的、也该是最丰富的。无忧虑的豁达是她敢作敢为的本钱,陈孝正多次指责她“是不是女人”,她却因此收获更多的友谊。她有自己的小嫉妒,但从不像黎维娟那么隐蔽,也没那么不可消除。在爱情为主线的青春上经历了被叛逃、又无防备的爱上了一个“怪人”,辛苦谋来几许甜后又再次收获背叛。其实她爱的很幸福,毕竟她所爱过的两个人最爱的都是她。只是未能修的一世情的结局成了永久的遗憾……欣赏她豁达、率真的性格,可惜生活中很少有谁像她这么敢作敢为、敢爱敢恨。但对她最终的选择略有异议。确定自己不爱现在的陈孝正之后回到林静身边本是个不错的决定,但最终却牺牲了两个人的幸福去成全了一个人的自私。算是尽了一份社会责任,但林静不可能爱上施洁,所以对任何人这都是伤害。

  再看陈孝正。他的贫寒养成了极强的自卑感,却也促成了他对生命分毫不差的执着追求。他是最不敢做的那个,一直压制着自认为是偏差的想法。幸运的是他还是被郑薇的热情成功攻陷,成就了他最成功的青春。他渴望爱情,是那种没有自卑感的爱情,所以在机遇面前卑微的他显得义无反顾。大家看到拥有郑薇的陈孝正欣羡不已,却鲜有人察觉他一直隐带阴暗面。当许开阳送给郑薇那块精美的手表、他会觉得自己亲手做的小礼物拿不出手而默默离开。直到在洗衣房遭到郑薇质问,才算是对压抑的心绪完成最终的宣泄。离开郑薇去建自己的“大楼”对他来说确实是最好的选择。而在获得成功之后的回归,似乎也是明确的想重拾旧情。只是世事难料,如果错过的都还能重新找回那就不是人生了,已非曾经之人还怎么走曾经之路?虽然影片结局是郑薇跟陈孝正坐在海洋馆有陈孝正道出了当年的“秘密”。我并不希望郑薇重新跟他在一起,哪怕是像阮莞一样找个谈不上爱情的结婚的对象也不能让陈孝正打赢了他的如意算盘。

  阮莞算是个冷美人,他的冷静让人惊叹。丢开她对别人的追求无动于衷,当她带着怀孕女做人流的时候说的那些话,相信让每个看到的人都叹为观止。冷静不代表不在乎,但她总把悲伤留给自己,暗自啜泣。阮莞的内心中还保有一份激情,所以在她的盒子里能找出许多啤酒。她是剧中最贤惠的女人,却也是因为她的那份默默的坚持收获了最悲惨的结局。不管大家对她表达出多么的怜惜,可怜之人终究还是有她的可恨之处。她错在不懂得放弃,或许对她来说爱只有一次,输不起自然放不下。所以当她站在路口的时候显得那么急切,那是她从未有过的急切,急切的寻找那个不可能放开的爱。可惜配得上她的那份并不存在与这个世界,所以她去了天堂……爱的宽容能换来来的不一定是感激,更可能是得寸进尺。爱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

  黎维娟有着跟陈孝正差不多的贫寒,或许是男女有别,这份贫寒带给她的则是嫉妒和虚荣。而她的那份洁癖似乎也只是为了把自己跟一般人区分开,寻求表象上的独特的存在,因为她并不介意被阮莞和郑薇按在地上灌啤酒。她觉得前男友的到来让她觉得丢脸,也正是因为这种心理侵蚀自己太久,才会担心朱小北怕自己将身世说出。从这点看她还是在乎别人的感受的.,但在另一面她还背地对着陈孝正试图阻挠郑薇的追逐。看似矛盾的存在其实是人以类聚,她同情跟自己境遇差不多的,但却见不得境遇比自己好的人更好。她还是消息最灵通的一个,无所为却无所不知,而无所不知定是无所不想。可她想得到的是什么?是大笔的财富、奢侈的生活。所以她嫁给了一个50多岁的老男人,算是给她的虚荣一份最好的满足。

  接下来想谈一谈老张,他保留了自己所有的爱。一直以一个朋友的身份默默的关注着、支持者阮莞的所作所为却从没表露过自己的心声。我不觉得他是没有勇气,只是很有自知之明。没有人比她更了解阮莞、他十分清楚阮莞想要的是什么。所以他选择一直默默的作为朋友、因为这样才能更长久。事实上老张是很多人的好朋友,因为他是那个最值得信赖的那一个。帮郑薇找陈孝正的资料、借钱给阮莞、不参与许开阳的个人纠葛……这样的老好人任谁都会想找他做朋友。但他也有中国人传统的面子,所以即便干着不务正业的工作,即便买大牌A货也不想在旧日同窗面前丢份。而他的青春,似乎一直都只是陪衬。

  最后一个想说的是林静。他的青春是痛苦的,痛苦来源于家庭、牵连之于感情。即便自己放弃了,却始终都深爱着郑薇,一直默默关注着她。眼看郑薇幸福时候的林静的心是复杂的,酸楚中略带着祝福。而除了不想扰乱郑薇的幸福生活,也有着自己的一番情不得已。当郑薇再度陷入孤独,他抗拒着自己的压力决定要跟郑薇结婚。此时的林静像极了《简爱》中的罗切斯特,而得知事实真相的郑薇也再度改变主意离开了林静。用郑薇的话说是他们爱自己胜过爱爱情,所以她敬畏施洁对爱情的偏执。而林静,自始至终都只是牺牲品。

  遗憾的是片中没有一个人的青春拥有完美结局的爱情,而青春逝去之后,爱便丢失了单纯。本质上讲这个电影不能带给我任何的教育意义,只能让我回望下正在消逝的青春。从我们出生到老去,每个人的生命都在不同的境遇中经历着大同小异的曲折,经历过特定的时期必然会有相应的感悟。我们可以观赏者别人的爱情给予评价指摘,而类似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却又会显得那么的手足无措。这个世界上又很多经验都可以借鉴,唯独爱情上的不可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特有的对爱的定义,也自然有属于自己不同于人的底线,面对它再傻都不算傻……请尊重每个在爱情上傻的不能再傻的人,他们只是在用自己觉得对的方式维护他们的爱情。

  最后想说:如果我是你生命中的张开,请在需要的时候、说你爱我……

《致青春》观后感7

  是奔着赵薇执导的电影才看的,本以为不过是狗血雷人的情节,校园故事,嬉笑怒骂,千篇一律……可两个小时终把这部影片看完后,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大学入学的青涩,好奇与惶恐,仍记忆犹新。男女生宿舍的卧谈会,放肆,不羁。新生入社团的好奇,迷茫。食堂打饭的长龙队伍,着急,等待。自修室的努力奋争,静谧,希望。冲动人心的校园招聘会,热闹纷繁的典礼,潇洒疯狂的散伙饭,还有那轰轰烈烈的爱情……一边被电影的镜头深深吸引,一边被镜头带回到曾经美好的岁月。穿越时空的场景穿插在一起,是情不自禁,是忍俊不禁,亦是不知所措,感慨万千。

  被敢爱敢恨,潇洒率真的郑微所折服。爱情是需要勇敢的,需要自己去创造时机的。所以,郑微遵循内心深处的想法,用她的真心与诚挚,又有点赖皮,发挥蚂蝗精神。打动了人生只能建一次高楼的陈孝正,而放弃了富二代的痴情与苦苦追求。“男人火星,女人金星。别以为我的红旗插不到你的火星上。”郑微对爱情的执着,触动心弦。可天公不作美,事与愿违,陈孝正因为选择公派留学,而舍弃了微微的真爱。一颗最美的流星,也有陨落的时候。但是毕竟留下过痕迹。而郑微仍然逞强且倔强的说:“爱情是不会死人的。”可谁能想得到,阮菀的意外车祸,就是最大的挖苦,原来“爱情是会死人的”。

  阮菀,温柔娴淑,大学时期,男生们心中的女神。可偏偏对初恋赵世永死心塌地。可谓是“一片冰心在玉壶”,却换来个“消香玉损”。能够在男友做错事情时,帮他主动承担责任,并把事情解决很好,时间恐怕也只有荧幕中的女人了。可再回校的火车上的撕心裂肺,又有谁能够体味。她的宽容,她的付出,她的傻瓜式爱情,终将是青春路上的`遗憾。更是赵世勇的损失与愧疚。校园小路上的信誓旦旦,夜色星空下的海誓山盟,只愿做来世的山伯英台。

  整部影片中最不喜欢的就是赵世勇这一角色了。因为你的懦弱,因为你孝顺,因为你的最后的演唱会,因为……可是,爱情的世界里是没有理由的,没有对错之分的,有的只是愿意与不愿意。你也只能用最后的泪水来祭奠消逝的美好青春。

  娟娟,现实社会造就的现实女孩。从刚步入大学校园起,目标明确,学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已是根深蒂固。她说:“穷人家的孩子的爱情是烧不起的。”最终如愿以偿,做了有钱人家的太太,兼两个孩子的后妈。可她觉得日子很满足,很滋润。对于娟娟个人而言,未尝不是个好的归宿。你的青春你做主。

  假小子,朱小北。一头清爽帅气的发型,一张稚嫩略显心酸的面孔。她真实,勤俭,自力更生。人穷志不穷。最终忍受不了别人的歧视与屈辱,将内心的委屈爆发在砸坏学校的超市上。从此,小北的大学生活画上了句号。一段友情终究是未能圆满。

  陈孝正,让我想到了《北京爱情故事》里的石头,渴盼的成功路上需要已失去爱情为代价。总是以后的辉煌无数,也难以弥补曾经的过错,曾经的迷失。 陈孝正,让我想到了《北京爱情故事》里的石头,渴盼的成功路上需要已失去爱情为代价。总是以后的辉煌无数,也难以弥补曾经的过错,曾经的迷失。

  许开阳,典型的富二代。有追求,有努力,虽然没有成功,但毕竟追逐过,便没有遗憾了。

  哪里都能张开的张开,甘愿做配角,有心灵陪伴守护者阮菀。爱一个人不一定要拥有,只要她开心,快乐就好。张开,你真的很棒,真的很能放得开,想得开。因为你,我们又再次相信爱情了。 有人说电影为什么没有结尾呢?有情人终成眷属不好吗?哪怕重新有个人生的起点也能减轻内心的孤苦啊!这就是赵薇的高明之处吧。肆无忌惮地青春年华,谁能预料结局,谁又能预料结局。没有结尾,胜似结尾,正如韶光年华,弹指间已逝,一瞬间永恒。 青春,没有好与坏,只有拥有与逝去。 是的,青春是用来思念的。

  看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想到了年轻的自己。还记着曾经刚认识某人彻夜难眠因为一闭眼睛,看见的都是她的笑的那种感觉,那时候的自己是幸福的。曾经最遗憾的事情是大学四年一直喜欢一个女孩但是都没有说,那时自己和现在没什么变化,天天瞎忙,做着自己都不知道在干嘛的事情,更不会和女生说话(到现在都忘了我根本不会和女生交流,但是曾经怎么有女友的)。好在,毕业后一年的去年夏天我有时机给那个女孩表白了,也试着追过,不过,时间不对。错过了就错过了吧,至少没有遗憾。 我个人认为,青春就是那个自己不会太权衡后果,不受太多羁绊,自由自在,那个很真的时候。

  有一句台词不错:

  郑微后来和前男友重新见面的时候,说:“其实我们自己都在变成自己讨厌的人。”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觉实在太多了,曾经我甚至不想来美国留学,但是我必须来。

  我讨厌投机,但是我必须做。我不想经历太多时刻变化的金钱利益,但是我必须适应。我不想天天泡图书馆,我也想自由自在的旅游,轻松一些,但是我必须珍惜时间。我不想毕业后那么快的回到国内,但是我必须回。我不想这个时候就已经和同龄人没有共同的语言,但是我已经out了。我不想对别人封闭自己,但是我习惯了。我不想变得有攻击性不想总是习惯于批判和衡量,但我已经成这样了。

  有人告诉我,有投机能力真好。但是实话实说,我从小的梦想就是隐居田园与世无争,和家人好好的分享快乐幸福的时间。但是经历告诉我,越是想要宁静的生活就必须要自己去争去抢前,争取足够的条件来保卫平静的生活。

  命运从妥协的那一步开始,就再也无法回头,一步步的更加的身不由己。

  有句话常被提起,那就是“如果电影是一把刀的话,被雕刻的就是我们曾经流逝的时光”,这句话用在赵薇导演的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后简称《致青春》)上,特别恰当……基于影片浓郁的怀旧色彩,以及片中甲乙丙丁各色人物的轮番登场,《致青春》成就了一部概括性强烈的大学生活的群体记忆,从入学到毕业,除了没关注学习,其他根本上道尽了校园内的酸甜苦辣。 这是一段被定格的时光,虽然讲述的是别人的故事,但似乎每个角色都能在自我的回忆中找到类似者,在影片中配比着角色一一对号入座,当然,似乎谁都可以在影片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勾起当年的回忆。毋庸置疑的是,《致青春》将引发集体怀旧热潮。 当未来的憧憬,一点点变为对现实的追索,我们这一代人,就唯有从回忆中寻找曾经的热血与真情。那些散落在岁月之路上的叶片,有的早已枯黄斑驳,有的早已随风飘散,《致青春》的价值在于,能带观众重回曾经的青春,或许是曾经的经历,或许是梦想的情节,但电影如一根火柴,划亮之后,点燃了记忆,唤醒了早已沉睡的情节,甚至重新勾勒出对青春的回忆,一幕幕的悲欢离合,重新成为内心的回响。即使影片完毕,火柴熄灭,但萌发出的青春情怀,却不会那么轻易退却,忆起的人和事,也不会在短时内忘记,被勾忆起的曾经的青春,无论酸甜苦辣风霜雨雪,如今回想起来,就如欣赏一件雕塑品一样,都只留下骚动的青春,都只留下幸福的味道。

《致青春》观后感8

  正如拼命想抓住青春的尾巴一样,在忙碌的五月偷得一夕清闲,和老公一起抓住了《致青春》的尾巴,确实是一部好片子,至少,于我而言。

  因为,她真切地让我意识到——青春已逝。

  几天前,即将毕业的学生与我从教室的走廊聊到图书馆的门前,又在图书馆前漫天纷飞的杨絮里聊到夕阳西下,在东区我最爱的那片绿色的风景边,挥别迷茫满是欣喜的学生问了我一个问题,“老师,你觉得青春是什么?”我一时语塞,我说我不知道,没有概念。学生又追问我听到问题的第一反应,我说“青春,就是这满眼绿色。”是的,青春,一定是绿色的,因为绿色意味着生机勃发,绿色意味着变成姹紫嫣红的可能,当然,绿色也可以让我们触摸到生命的脉络,比如凋零。学生又问我,“老师,你觉得你在青春中吗?”我说,“是啊,我觉得我就在青春中啊,青春还没有离我而去。”但是,当王菲的《致青春》拨开蜂拥而出的看客在放映厅制造的嘈杂一扭一扭钻进我耳朵时,我静静坐在最后一排的座椅上,看着字幕滚动,认真记着每一个名字,我的心清楚的知道,我的青春,早已说过再见,是赵薇用胶片光影让我看到了,她早已变成泛黄的相片,挂在不远处的墙壁上,那么暗淡又那么耀眼。

  这样说,也许有点伤感。此青春非彼青春。若青春是活力,那按照最新的医学定义,青春永远不会离我们而去,除非我们硬要将其拒之门外。若青春是一曲歌,一首诗,一次回眸,一串故事……那青春便是独一无二的,是稍纵即逝的,是生命中永无重复的。这样的青春,可能发生在某段很长的时间,比如中学、大学,可能发生在某段较短的时间,比如一场球赛、一次演出,也可能仅仅就在电光火石的那一刹那,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一低眉,一颔首,青春就这样在气息的流动中萌芽、开花并随着气息的.远去——消逝了……这样的青春看似短暂,令人遗憾,却在精彩程度上来讲达到了极致。

  我想真正遗憾的青春是从未到来的青春。有人是青春的旁观者,如黎维娟,她永远在算计青春,等的着急的青春只好弃她而去;有人是青春的朝拜者,如张开,他虔诚地信赖青春,守护着青春,却从未想过叩开青春的心门,青春与他只有永远地隔门而叹;有人是青春的化妆师,如带着眼镜趴门缝的龇牙男,他们戏谑地涂抹着青春,以为自己正与青春共舞,不成想青春早已冷眼离开,看纸醉金迷的青年与戴着假面的自己放浪形骸……

  我们真正青春过吗?

  这样的问题兴许有点刻薄吧。

  青春应该如郑薇,做想做的自己,唱想唱的歌,若我的青春能重新编排,我希望如她般度过。

  当然,青春无法重写,那从现在开始,做真正想成为的自己,青春即使离去,也会如影随形。

  青春应该如阮莞,哪怕青春这本巨著的每一页上都只有一个词语——爱情。

  至少,这样的执着,也会让青春上瘾。

  青春若寻觅一个伙伴,他应该更喜欢独立自主、达观开朗、敢作敢当的你,如郑薇、如阮莞、如朱小北,如曾毓……她们的青春是明媚的,即使忧伤也绝不彷徨,她们的青春是清澈的,即使湍急也绝不迷失方向。

  看这部与青春有关的电影,确实是冲着赵薇去的,也如愿在对青春的缅怀中收场。

  还记得备战高考的紧张,初入校门的欣喜,当时爸爸妈妈一起送我到校,待了几日安顿好回家时,爸爸妈妈转身流下了眼泪,而我却是蹦蹦跳跳回的宿舍。妈妈在前不久才告诉我这些故事,她说,后来爸爸和二舅送我到北京上学时,爸爸依然非常伤感,但我又是没心没肺开心地与他挥别。我只好说,那我努力再上一次学,你们再送我一次,我一定不笑了:)

  电影里破旧的宿舍真是和我们大一在老区的宿舍一模一样,连墙上的壁柜都那么像,不过我们中间还有六张桌子,上铺的人下床往往是直接下到桌子上的,呵呵,确实非常豪爽。薛老三还爱站在桌子上叉着腰发表演说,老七爱站在床边认真地记下每个人要带的饭,到餐厅买来,喊醒每一个人起床吃饭,再细心地把一分一毛划拨利索,老大爱躺在床上听着恐怖故事,一条腿使劲蹬上铺的老二,把梦中的老二蹬醒好陪她去厕所,高胖娇老八最爱坐在床边喘气,说“累死我了”,作为老六,我爱吃馒头加鸡蛋,爱把操场说成草场,爱和老三头对头纵论时事,爱和老七叽叽喳喳,爱和老二一起逛街,嘲笑爱买条纹衫的二姐进了一家挂满条纹衫的店,到马道街地摊买两件一模一样西瓜条纹的绿毛衣,爱毫无心理负担的享受着老大的照顾,同时又不时关爱下胖娇。 嘿嘿,自己回忆的青春往往是十分完美的。

  回到影片,赵薇对叙事节奏的把握和镜头的运用我觉得是很赞的,虽不圆熟却很明快。电影中好几个场景触动了我,可每次酝酿情绪准备配合一下的时候,要么就是被导演止住了,要么就是被旁边的老公止住了。比如看到散伙饭的时候,想起了田乐抱着我痛哭不已,她说“你一定要幸福”,导演偏安排老张说了一段豪放派的词。看到老张在阮莞的墓前解释满天星的花语时,银幕中的天空是潮湿的,老张的话语是潮湿的,连满天星都快要变成滴滴泪珠时,老公偏要递给我一杯水,恰到好处地打乱了我准备为这部影片流下几滴关于青春的鳄鱼眼泪的想法。

  不过,这部影片,我真的想推荐给与我共有过青春时光的你们。老羊、璇子、从313到411的六姐妹……其实,最初是打算跟丹或者凡凡一起去看的,但是一直没有凑出时间,把孩子留在家里,从近期的忙碌上课与排练中抽个空闲,才圆了看这部影片的心愿。这样的影片就应该与老友共赏,用眼神交流,说说我们身边的“老张”,聊聊曾经的你我他。

  除了友情,青春也许也总爱与爱情同行,片尾郑薇短信中的那段话是我最有感触的台词,“其实爱一个人,就应该像爱祖国,山川,河流”。

  山川壮丽,大爱无言。当秀美河山映入眼帘,我才仿佛一下子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无论做什么,情真意切,酣畅淋漓,就是一种美。

  这部影片当中郑薇关于爱情的台词也让角色形象愈加丰满。不知道主角郑薇是否有赵薇的影子,一开始觉得电影塑造的美女很一般啊,但是越看越有味道,先是爱上了她的性格,后来觉得极像小S,真是有趣的事,我佩服这样敢爱敢恨敢舍敢拼的人,因为很多时候很多事情,自己都做不到。只能在散场后的街头,迎着风,唱着歌,牵着手,快跑几步,追追青春的尾巴……

【《致青春》观后感】相关文章:

致青春的句子11-18

致青春的语录01-17

致青春语录11-20

致青春作文02-10

经典致青春的语录06-19

经典致青春的语录集锦03-11

致青春个性签名11-05

致高考的青春句子01-13

电影《致青春》的语录11-10

致逝去的青春的句子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