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心得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家园共育心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园共育心得1
作为一名新老师,进入教育行业之后,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以求更好地适应教育工作的各项要求。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教师培训。经历了多次培训,我认为这些培训对于我们的成长大有帮助。下面我将通过我的培训心得和体会,与大家分享我所得到的启发。
培训志愿者经历。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一次义务培训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当时,我们自愿加入了学校音乐会的组织志愿者,并参加了音乐会的现场布置及进行前的专业培训。整个过程让我充分体验了教师的团队协作和对学生的呵护关爱,也深感教师永远都要在不断学习的道路上前进。这份志愿者经历对我将来走上教育事业的道路产生了巨大影响。
研讨会学习。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研讨会学习是让我最收获颇丰的培训方式之一。这些会议涵盖了广泛的主题,包括课堂教学、学生领导力、情感教育等。通过这些研讨会,我学会了制定和实施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策略。例如,在学生领导力研讨会上,我们探讨了如何培养和发掘学生的领导力和创新力,这让我重视了每一个学生的潜力,并在教学上采用了更多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方法。
讲座体验。
在参加多个教育领域的讲座之后,我意识到讲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工具。讲座能够使我们更好的了解身处的社会环境、认识当前的教育现状和趋势。例如,在一次讲座上,我们学习了如何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这对于提升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非常的有帮助。同时我们还了解到了如何通过创新方式设计课堂教学和如何更好地与家长沟通等课题。
反思和总结。
总的`来说,教师培训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而我们也应该有着持续不断地学习和充实自己的意识。培训各种形式涵盖了与教育相关的方方面面,既有专业的学习,也有心理健康、教育想法等个人发展方向。而我们教师应该时刻保持一颗善于学习和思考的心,不断地探索和实践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把培训所学知识和方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总结完毕,新老师谈培训感悟心得体会,我们应该认识到,教师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相信只要我们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就一定会成为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家园共育心得2
听了潘老师的讲座之后感受颇多。
首先要强调制定规划的重要性。孩子们需要每天明确安排自己要做的事情,这样才能设定清晰的目标,避免无所事事。然后,执行规划也至关重要,要按照规划中设定的时间表认真执行,提高学习效率。制定了规划之后,要积极地去实施,不能止步于制定计划而不付诸行动,否则规划就失去了意义。
其次是阅读的重要性。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的认读水平和 作文 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对整个学科的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要让孩子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逐渐增加阅读量,形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最后就是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考试情况和分数。不要把分数看得那么重,不要一味的责骂和批评孩子,要帮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跟孩子一同总结失误的地方,争取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要给孩子一个宽松愉快的家庭氛围,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家园共育心得3
马青松教授针对家园共育聊了很多,其实也是告诉我们父母应该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我也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所以我用更加谦卑的态度听完了此次讲座,真是受益匪浅!
马教授首先讲到这么一句话:“心情好,一切都好。”教育孩子首先让孩子有愉快的心情开始。有的家长教育孩子总是说“人家的孩子怎么好,自己的孩子怎么不好”。我们总是善于给孩子贴一个负面的标签,长时间下去就会给孩子一个心理暗示“我很笨”“我不行”。以后遇到事就唯唯诺诺,生怕自己做不好。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培养孩子积极良好的心态。如果我们可以给自己孩子请一个保姆,那你们会有一些什么样的附加条件呢?有耐心、有亲近感、善于和孩子交流等等许多。但这世界没有哪一个人能比父母更爱自己的孩子,所以我们应该努力积极的做一个孩子理想中的父母。那些没有时间照顾孩子的'家长,你们是一个合格的父母吗?一位母亲每天辛苦的挣钱并告诉孩子将来送她去最好的寄宿学校,孩子听后告诉妈妈以后也要挣很多的钱把她送到养老院,母亲听后惊讶的不知所措!
马教授还说:“家长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告诉孩子你哪里行!”这样,孩子的优点一点点被放大,这样他的优势就会被发展到极致。
幼儿园老师有专业的理论作为基础,用正确的儿童观来看待孩子。作为父母也要不断的学习,让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父母。当我们的思想统一之后才能家园共育,更好的教育好孩子。
家园共育心得4
潘老师的讲座,让本焦虑的我,舒缓了一下心情。
孩子上了初中,作为家长肯定都是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的,也可能会特别在意孩子考试分数。如果家里的孩子学习成绩很好,家长可能会倍感轻松;如果孩子的成绩不是很理想,有的家长甚至可能会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作为成绩平平的初中生家长,我们这个家庭也不例外。考试成绩出来后,孩子可能面临两种情况,一种是考试成绩理想,一种是考试成绩不如意,如果孩子已经非常努力学习了,可考试成绩还是不理想,我的孩子现在就处于这个情况,此时,家长不应继续引导孩子将失败原因归结为努力,否则会加重孩子的学习压力。
听了潘老师的课,击中了我,要以长远的眼光和非功力的心态去看待孩子的每次考试,我的孩子不是天才学霸,不能以天才学霸的目标去要求孩子,作为家长的我们,要站在孩子角度去理解孩子,跟他一起去克服自身焦虑情绪,调整好心态,认真分析,对于学习这件事要有客观的认识。
家长还要做的,是持续关注孩子达成目标的`过程,督促孩子完成学习计划,并和孩子一起分享在不断努力、不断进步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重新获得取得进步的信心。
家园共育心得体会篇听了潘老师的讲座之后感受颇多。
首先就是规划的重要性。要让孩子每天对要干的事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和认识,才能有清晰的目标,做到有事可干,避免无所事事。有了规划还不够,还要做到专时专用按照规划中的时间认真落实,提高学习效率。有了规划还要积极的去落实,如果就知道制定规划不认真落实的话,那么规划也就成了水中月。
其次是阅读的重要性。阅读可以提高孩子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对整个学科的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要让孩子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逐渐增加阅读量,形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最后就是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考试情况和分数。不要把分数看得那么重,不要一味的责骂和批评孩子,要帮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跟孩子一同总结失误的地方,争取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同时要给孩子一个宽松愉快的家庭氛围,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家园共育心得5
家园共育亲子讲座是一种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它不仅能够为父母提供宝贵的育儿经验,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孩子,还有助于增加亲子间的沟通和互动。最近我参加了一场家园共育亲子讲座,对我非常有收获,现在我想分享一下我的体验和心得。
第二段:主体。
这场讲座的主题是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主讲人从自信的概念、自信的重要性、自信的形成过程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说,使我们深刻认识到自信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且了解到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自信心的表现和塑造方式不同。同时,主讲人还通过具体的案例拓宽了我们的`思路,引领我们更好地理解自信的本质,更好地开展亲子育儿实践。
第三段:体验。
通过这场讲座,让我深刻领会到了一句话“做为父母,不是让孩子过我们想要的生活,而是帮助孩子过他们想要的生活”。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立而自由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标。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需求,并帮助他们发扬自己的长处。同时,我们需要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正确的心态,让他们学会面对失败和挫折,懂得如何在不断尝试中不断进步。
第四段:收获。
这场讲座让我更加明白,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从孩子的出生到成年,家长需要不断地赋予孩子正确的观念和价值观,并不断地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意识。此外,我们也要不断地反思自己育儿方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适时地对自己进行调整和改善。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引导孩子成长,帮助他们成为自信、独立、有责任感的人。
第五段:结尾。
通过这场宝贵的家园共育亲子讲座,我更加深刻认识到了育儿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同时,我也意识到要想让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需要不断提高自我素质和思考能力,为家庭注入更多温馨和爱心。这次讲座让我在育儿道路上受益匪浅,我也希望父母们未来能够有机会参加类似的讲座,用更好的方式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家园共育心得6
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越来越注重教育的质量与效果,同时也越来越意识到家庭教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为此,我们推出了“家园共育大课堂”,旨在促进家校合作,构建一个更加开放、尊重和信任的教育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家园共育大课堂中,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家庭的责任。家长和教师之间应该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共同为孩子的成长负责。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学生在家庭中的教育与学校中的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在家中生活中的点滴教育,如何影响到他在学校的表现,怎样在家中更好地引导孩子,为他的成长提供支持和帮助。
在家园共育大课堂中,我们深刻了解到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学术水平,更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包括情感、性格、道德、智力、体育、艺术等方面。通过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共同合作,以及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引导,可以在不同的领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最后,在家园共育大课堂中,我们也意识到了教育不是单一的,而是需要多个方面的参与和合作。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参与和贡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全面发展和优质教育的目标。
家园共育心得7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新《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那么如何做好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发展呢?在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积极探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加强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
(一)开设家园共育栏及家园互动手册
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教师、家长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更有利于家园教育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为此,我设计了家园共育栏及家园互动手册。家园共育栏的内容包括:每周信息是教师介绍每周教育教学内容;育儿经验是向家长宣传先进的、成功的教育经验文章;每周传真是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进步等。家园互动手册一方面是让教师把孩子在园的真实表现和老师对孩子的观察、教育传达给家长,另一方面是让家长记录幼儿在家近期表现及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反馈给老师,老师组织家长讨论解决方案,老师与家长及时地交流与沟通,有效地促进了家园共育。
(二)请家长当客座教师
家长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可以为幼儿园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也可以为幼儿园教育需要提供多种支持和帮助。经过调查,我得知有些家长素质较高,有参与幼儿园活动的愿望和能力。因此,我就在家园共育栏中发出邀请通知。渐渐地,就有家长来报名。如,在上主题活动“车子叭叭叭”时,陈晟远的爸爸就开来了小面包车,让孩子到车了上参观,给小朋友讲解车子的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与功能等。
“客座教师”活动每月一次,采取自愿报名的原则,家长可根据自己的工作情况确定来园的时间。教师要尊重家长的意见,尽量按家长的时间来安排活动。这样,既不影响家长工作,又保证了活动的开展,使家长逐渐由关心到关注,由支持到配合,由旁观到主动参与。我先后邀请过医生、警察、消防队员、厨师等家长给幼儿上课。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使家长更有信心,课前我与家长一起设计讨论活动的安排及活动形式,帮助家长选好内容。这些家长给孩子们上课特别吸引孩子,他们的知识也很专业、更具体,比较贴近幼儿的生活,孩子的学习的兴趣也更浓,同时大大增强了孩子对家长的崇敬之情。
(三)家长会形式灵活多样
家长会的形式灵活多样,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每学期初的家长会,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日,每月一次的家长助教活动,学期结束汇报,文艺节目汇演等,我们都定期邀请家长参加。如:小班刚开学时,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情况及幼儿在园生活情况等不太了解,他们眼中流露出担忧,看得出,有部分家长很想跟班学习、观看。但是,小班幼儿年龄小,情绪还不是很稳定,不适宜对家长开放活动。于是,我就把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环节录制下来,在新生第一次会上请家长观看。许多家长看完后感叹地说:“老师,谢谢你,你们真的很有办法,看了录像,我们可放心了。”再比如,我班上遇到什么,活动中需要家长互动、配合等,我就不定期请部分家长商量,然后把商量结果通知打印给全班家长,组织家长教育经验交流,请家长把意见与经验写成文章,与老师、其他家长相互交流、切磋,推广家庭教育的先进经验。
(四)组织好“家长开放活动”。
我园规定每月一次的对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来园观摩幼儿半日活动,让家长亲身体验我们的工作,了解孩子在园学习、生活的具体情况,使家长和老师彼此加深了理解和交流,共同分析活动中的问题与不足,探讨解决办法。例如,在小班下学期的一次半日开放活动中,我利用新买来的多媒体设备,向家长展示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生动的动画效果,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家长也看得入迷。特别是家长看到孩子在区域活动中精彩表现及老师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的操作材料时,许多家长真诚地说:“孩子上了幼儿园,进步很大,多亏了你们老师,你们老师做了很多细致的工作。今后需要我们帮助尽管说出来,我们一定会支持。”每学期的二至三次半日开放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有针对性地进行家访。
幼儿园规定我们一线老师,每学期要对80%的幼儿进行家访。刚开始,我也不太理解,觉得幼儿园与小学、中学不一样,因为老师每天都要和家长见面,不需要再进行家访。做了以后,我感到收获很大。如:游子龙小朋友每天来园时要哭一段时间才能停下,我也哄过他很多次,采用了多种教育方法,经常在下课时表扬他为班上做了好事,发红花,贴五角星,老师喜欢你等。可是第二天早上他还是会哭,我伤透了脑筋。记得有一次下午玩做客游戏时,他突然对我说:“帅老师,你到我家来玩,我家有好多吃的东西,还有玩的汽车等。”我微笑地说:“好呀,我去你家玩,你以后早上来园时不能哭。”他愉快地点点头,我也真的带上一件小礼物去了他家。我发现他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孩子,经常和外婆生活在一起。从那以后,他再也不哭了,而且在端午节那天,他还给我们老师了粽子,一定要我吃。又如,我们班的幼儿多数是铁路地区的孩子,由于家长工作繁忙,孩子们虽然住在铁路社会,但很少去别人家玩,为了增进孩子间的友谊,我设想利用双休日带着孩子们一起去家访。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园领导和家长的支持。我根据情况制定家访时间段、家庭区域、家访幼儿名单等。然后带着孩子一起去家访。
为了迎接和招待家访的客人,有的幼儿主动与家长整理房间、客厅,有的幼儿拿出自己心爱的玩具,还有的幼儿拿出好吃的给小朋友吃等。孩子们在一起玩得很高兴,而老师与家长也在交流中各有所获。通过家访,增进了孩子间的友谊,加深了老师、家长的了解和信任,建立彼此信任的教育伙伴关系,使同步教育更好地得到落实。
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好家长”评选活动。首先,在征求家长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家长职责及合格家长、好家长的标准,张贴在黑板报上,让家长了解,定期举办讲座。并把评选出来的“好家长”事迹写在宣传栏中,以此鼓励更多的家长加入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使他们亲身体会到合作的价值和意义,真正做到家园共育。
二、利用家庭资源,促进幼儿发展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共同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条件,应通过利用各种资源,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因此,我积极探索充分利用家庭资源,收到了最佳的教育效果。
(一)在玩具区和图书区充分利用家庭资源,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
在家庭中,孩子一般只限于家人交往,特别是小班的幼儿年龄偏小,还懂得与同伴交往,共同分享玩具,缺少与人交往的经验,在玩玩具时,经常出现抢玩具,独占玩具的现象。为了避免出现争抢玩具的现象,让幼儿感受集体生活中与同伴交往的乐趣,我就在班上开设了一个玩具区和图书区,请家长让幼儿自带心爱的玩具或图书上幼儿园,放在区域中,让幼儿给大家介绍自己的玩具,引导幼儿交换玩具,轮流玩,合作玩,这既有利于充分利用幼儿家里丰富的玩具和图书资源,也弥补了幼儿园玩具和图书的不足缺口,又可以促进幼儿合作、共享等社会行为的发展和家园的互动,其主要作用有:
1、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幼儿将带来的玩具和图书放到玩具区和图书区里,互相欣赏带来的玩具或图书,鼓励幼儿一起玩或看,交换玩或看,轮流玩或看,孩子在玩中学会了相处,学会了交往,也学会了一些礼貌用语。如幼儿看到别人的玩具很想玩时,就会去问他借等。活动中,我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和同伴合作玩”,“别人想玩你的玩具时该怎么办”等之类的话题。让幼儿谈谈自己的想法,让幼儿交流各种交往方法,归纳出好的交往方法,使幼儿体验到交往的乐趣。
2、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请幼儿在集体面前介绍自己的玩具。如:我带的玩具是怪手车,它的颜色是红色的,它有一只长长的怪手,我一开电源开关,怪手车就会着挖东西……因而幼儿的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大有提高。
3、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孩子将玩具带到班上,自己把玩具放在玩具柜上,学会收拾,过一段时间后,又把玩具带回家。孩子做这些事,使幼儿学会了保管自己的物品,会收拾物品,因而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意识。
(二)在区域活动中利用家庭资源,促进幼儿的发展。
现在的孩子动手操作能力普遍较弱,在家里什么事情都是大人包办代替,造成孩子动手操作锻炼的机会很少。为了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我在班上开设了操作区、生活区、表演区、体育区,家长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请家长制作区域中的玩具。如请胡倩的爸爸用机床给蝴蝶板打上洞,让幼儿练习系鞋带;请小朋友的妈妈制作娃娃衣服,让幼儿练习扣钮扣;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制作蔬果服装、面具,幼儿穿上或带上这服装和面具进行表演,请家长制作飞盘、高跷等。
2、老师和家长共同指导幼儿。如晨间活动前和离园前,指导幼儿穿鞋带、扣钮扣,晨间活动时,家长当幼儿一起玩飞盘,踩高跷,使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高,也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无论是请家长参与到教学中来,还是利用家庭资源,都是我在进行家园共育中的尝试。因此,我觉得爱孩子是家园共育的主旋律,让孩子在爱的阳光下健康成长,和谐发展。
家园共育心得8
家园共育,是教育中的一种新理念,强调家庭和学校共同育人。为了提高双方的育人素养,学校举办了家园共育专项培训。在参加了这次培训后,我深感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心得体会。
首先,在这次培训中,我深刻体验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往,我总是认为学校的教育就够了,不需要过多在家庭中干预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但是在培训中,专家们反复强调,学校的教育只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而家庭教育才是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家长们应该更加关注孩子的成长,提供积极的教育环境和正确的引导,让孩子在家庭的陪伴中感受到爱、温暖和安全感。
其次,在培训中,专家们详细介绍了一些家庭教育的.实践方法和技巧。举个例子,他们强调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有效沟通。家长需要倾听孩子的声音,尊重他们的意见,给予他们发表意见的机会,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专家还提醒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和良好的行为规范。通过与孩子制定一些家规家训,引导他们遵守规则,锻炼他们的自律和责任感。这些实践方法和技巧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此外,在培训中,我还学到了如何与学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专家们强调,家长和学校应该建立起互信、互助的关系,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努力。家长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种活动,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孩子的任课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而学校也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渠道,及时向家长传达关于学校教育的信息和政策,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通过这样的合作,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和关爱,实现全面的发展。
最后,家庭教育也需要家长不断地完善自己的育人能力。在培训中,专家们提到了一些家庭教育的必备素养,如情商、沟通能力、家族文化传承等。家长要时常反思自己的育人方式,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育人能力,以更好地引导孩子的成长。培训还提供了一些阅读材料和学习资源,让家长能够持续地学习和提升自己。
总的来说,这次家园共育专项培训让我深刻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学到了许多家庭教育的实践方法和技巧。这次培训也强调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关系,并促使我完善自己的育人能力。我相信,通过这次培训,我的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都会得到改善,为孩子的成长和未来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家园共育心得9
引入老师培训班的重要性
近年来,教育局加大对教师培训的投入,举办了多场老师培训班。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加了一次老师培训班。在这段时间里,我得到了很多的启发和提升,对教育的初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此,我将结合我的亲身经历,分享一些关于老师培训班的感悟和心得。
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认识
在老师培训班的课程中,我学到了许多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在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认识方面受益匪浅。在教育理论方面,我们学习了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教学方法,让我明白了教育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方式。在实践经验方面,一些老师和教育专家为我们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实践,引领我们走进课堂,体验和了解学生的需求。这些知识和经验对我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进行了有益的启示,使我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合作
老师培训班不仅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也是一个与其他教师交流和合作的平台。在班级同学们的互动讨论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各个学校、各个学科的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共通问题和挑战。我们在分享教学心得、资源和教材的同时,也激发了自己的教育智慧。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合作,我结识了一些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手段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我相信,在这样的沟通和交流中,我们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贡献。
增强对学生心理和需求的理解
在老师培训班中,我们还介绍了一些关于学生心理和需求的研究成果。通过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心理,我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在我回到课堂后,我运用了一些学到的.心理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和照顾学生的内心需求。例如,在课堂上,我通过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这种个性化的教学,让学生的学习效果显著提高,并且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对未来教学工作的规划和希望
老师培训班不仅让我在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上得到了提升,同时也点燃了我对教育事业的热情。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合作,我意识到教育工作者应该有开放的心态和不断学习的意识。因此,我决定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持续关注前沿教育理论,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同时,我也希望能够将所学到的教学经验和理论分享给其他教师,通过互相借鉴和合作,共同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起来,老师培训班带给了我很多的收获和启发。通过培训,我提高了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加强了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合作,丰富了对学生心理和需求的理解。我坚信,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将充分利用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家园共育心得10
家园共育一直都是幼儿园工作中的重点,也是班级和家长实现共同教育孩子,帮助孩子更好的发展的途径,今天有幸聆听了赵洁老师的讲座《家园共育工作实例分享》,让我学到了很多有效开展家园共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家长在育儿的道路上都有自己的认识,但他们的育儿理念是不全面的,应该怎样引导家长,从而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赵园长给出了几点建议:首先,要做好心理的.准备,让孩子对幼儿园产生一种向往;其次,做好孩子生活的一个准备,尽量让家里的作息时间和一些规则都跟幼儿园进行同步;再者,要做好言语的准备,过多地溺爱孩子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中心,过多的苛刻孩子会让孩子缺失一定的安全感,所以应该正确让孩子用言语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最后要做好交往的准备,带孩子到小区内跟小朋友进行玩耍,同时培养孩子分享的意识,做好以上四种准备,再和幼儿园密切的配合,这样能让孩子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通过这次学习让我知道了我们老师应该积极发挥主力军作用,引导家长,才能更好的开展家园共育工作。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做到尊重孩子,爱孩子,懂孩子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心中有爱,眼中有光的优秀的幼儿老师。我也将以此为目标而奋斗。
家园共育心得11
家园共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结合,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可是如何有效地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找到家园结合的切入点,达到家园共架桥梁,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目标,是所有幼教工作者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多年的幼教工作,不断地反思后我认为:幼儿园在这方面面临的难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现在的孩子大多属于留守孩子,家长把孩子交给老人看管,而一般情况老人的素质比较低,老师与之交流起来难得达成共识。二是来自于家长和社会的压力。很多家长的教育观念还停留在灌输式教育方法上,对于孩子他们更关注是学了多少字,画了多少画,会算多少道数学题,对于幼儿园的课程改革不理解,对于新的教学方式一下子难以接受,因此他们往往把幼儿园要求他们配合的事情当做一种负担,有的家长甚至对幼儿园的一些活动存在抵触情绪鉴于上述情况,为了缓解这种矛盾和压力。促使幼儿和谐发展,使家园共育真正达到科学性、一致性,我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有力地推进了家园共育进程,取得了一些成功。
一、做好思想引领,努力营造家园共育和谐氛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利用各种形式对老师与家长同时进行思想引领,力求营造家园共架桥梁、孩子健康成长的和谐氛围。
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为提高教师的素质,幼儿园特地订了一些专业杂志,《幼教博览》、《幼儿教育导读》《大教育周刊》,通过摘录精华篇章、写读书心得、交流工作体会及园本培训等活动,让老师们不断地补充精神养料,吸取最先进的幼教理念,使之在家园工作中有效地发挥引领作用。
2、利用家长会、家园开放日,对家长进行必要的家教知识培训,通过进行隔代教育的利与弊、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幼儿家长、幼儿安全须知、揠苗助长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等专题培训,引导家长掌握科学育儿的知识与方法。
二、老师要做有心人,细心挖掘家园有机结合的切入点。虽然家长有很多的教育资源可利用,但是家长如果不主动地提供这些资源,这些资源就不会发挥真正的教育效益。这就需要教师与家长有效地沟通,在工作中,努力寻找家园工作的契机,挖掘教育的切入点,使家长充分认识了解自身资源对幼儿园教育的价值所在。如:我园大二班有个孩子革革,他聪明活泼,天真可爱,可就是不能按时上学,每天都是第二节课快上了,才会慢吞吞地走进幼儿园,时间一长,影响了该班教学进程,班主任老师跟他说过好多次,都无果。到底怎么回事?借家长来接孩子的机会,我与其母亲进行了沟通,原来革革的父亲远在外地工作,母亲又忙于生意,一直没有时间照看他,每天晚上革革都要等妈妈忙完了,才一起睡觉,因为这孩子睡的特别晚,早上根本起不来!了解到这个情况,我一方面建议革革的母亲,每天晚上提前为革革早点洗好,然后让他提前睡觉;另一方面找革革谈话,告诉他马上就要上小学了,每天要按时上学,必须做到早睡早起。并让他妈妈与我同时对他进行考核,如果他做到了,当天就奖励他一面红旗从此,革革再也没有迟到过。
三、以各种活动为契机,吸引家长主动参与其中幼儿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活动的形式呈现的。教师能否激发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最大限度地提供教育资源,关键在于这些资源能否在孩子的发展中显示出物超所值,只有家长看到孩子们在资源的作用下各方面得到最佳发展,才会主动与幼儿园共同携手,与孩子一起体验成功的快乐。如:六一前夕,幼儿园设计了一个幼儿时装秀节目参与镇艺术活动展演,其主题是环保创新,要求参与演出的服装必须是废旧物品裁制而成,但是在设计方面要体现得体时尚、还要给人以美感,同时要求在制作过程中,孩子必须参与其中。结果家长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他们不仅对自己设计的服装反复修改,精益求精,而且还指导孩子收集了好多关于服装的图片,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六一表演现场,那些风格各异、五颜六色的漂亮时装,让所有的观众眼前一亮,都情不自禁地忘了它们竟然是废旧物品变身而成。再加上孩子们那自信的.微笑、一个转身、一个亮相用观众的话说都很有明星的范儿表演结束了,台下的阵阵欢呼不断地告诉着我这些年仅4岁的孩子是多么地出色,而评委亮出的本次演出节目的最高分让家长们特别有成就感,他们与孩子一起分享了此次活动成功的喜悦!总之,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老师在工作中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积极探索新时期家园工作的方法与途径,使家长以持久的热情关注幼儿园工作,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到幼儿园的各项工作中,以科学的育儿观尊重、支持和帮助幼儿的发展,才能形成和谐的家园关系,保证教育的一致性,共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家园共育心得12
现在重视家庭教育对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只有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家园共育已成为扩展教育的时空,是发挥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是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一个必要条件。
一、家园共育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一)家长对学前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隔代教育情况比较普遍
一些年轻父母因为工作繁忙或者为了自己轻松,把幼儿交给老人带,80%的幼儿都由爷爷奶奶接送,幼儿长期由老人负责,由此出现的问题:
1、有的爷爷奶奶只能保证幼儿的饮食起居,根本谈不上教育。
2、爷爷奶奶较之父母更加溺爱幼儿,幼儿容易霸道、任性、自私。
3、由于现在的年轻父母自己也是独生子女,导致年轻的父母责任心不强,教育和陪伴不到位。
(二)部分家长不掌握幼教规律,对幼儿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
有些家长功利心较强,急于求成、拔苗助长的心态比比皆是,幼儿才刚上幼儿园1年,就有家长想给幼儿报各种兴趣班,生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甚至有的家长大班第二学期就在给幼儿找一年级的教材,威逼利诱让幼儿学这学那,造成幼儿过早厌学。
(三)幼儿园和家庭教育没有延续性和一致性
很多家长和教师都会碰到“一个小宝两个样”的问题,幼儿在幼儿园会坚持说普通话,有礼貌,用过的东西会自动归位,会自己穿脱衣服,也会遵守许多幼儿园里所学到的规则。但是,回到家里就不是这样了,爷爷奶奶娇惯幼儿,父母看到幼儿做得不对因为心疼幼儿就视而不见,造成教育的不一致和延续性的现象时有发生。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幼儿园应该采取多种策略和方法,让家园在幼儿教育上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家长的共同成长
(一)办好家长学校,普及家教知识
家长学校是专门为家长开设的课堂,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家长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教水平和家教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幼儿园应健全家长学校管理机构,选聘一支高素质、懂教育、热爱家庭教育工作,又善于开展家庭教育的人员组织,成立家长学校专兼职授课教师队伍,负责家长学校教学计划的实施和对家教科研工作的研究。
(二)办好家教园地,指导家长行为
家教园地是幼儿园与家庭联系的一个纽带,是向家长展示保教工作的一扇窗户,更是进行教育交流的一块园地。应设园级和班级两级家教园地,在园级家教园地中向家长公布办园宗旨、教育目标、幼儿一周食谱、家长在园行为规范等,班级可创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教园地,在家教园地中教师不仅向家长展示工作计划、幼儿在园表现、育儿知识等,还可发动家长写一些育儿经验、心得体会等进行相互交流,从而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互动,使双方形成合力,对幼儿实施协调一致的教育。
(三)做好家访工作,增强沟通的及时性
幼儿园应改变传统的守株待兔式沟通方式,少请家长,多去家访,建立家访和缺勤回访制度。教师还可灵活采用家长联系册、电话、家长QQ群、班级微信平台等形式,将幼儿近期活动的照片發送至群里,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幼儿的在园表现,变被动等待为主动沟通,建立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让家长由事不关己的“旁观者”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
(四)评选模范家长,组织家教经验交流
幼儿园每年应在全园开展“争创学习型家庭,争做模范家长”活动,评选模范家长,整理家教论文、经验文章在全园范围内交流。此活动能促进家长引领家长,用家长的亲身经历向家长传播教育理念、教育策略。
三、提供多元化参与方式,让家长成为教育的资源体
(一)家长开放日,增进理解与交流
家长开放日是幼儿园向家长展示办园理念、课程特色、教学过程的良好渠道,也是教师教育教学的缩影。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形式可多样化,如:“六一”庆祝活动、冬季运动会、保教活动汇报会等,通过活动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生活、学习情况,使家长和教师彼此加深理解和交流。园内还应组织新生家长“陪读”“品餐”等活动,请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进班级观摩并参与教师组织的幼儿一日生活活动,具体了解幼儿园生活常规及自己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和发展情况,促使家长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主动地配合教师,共同完成对幼儿的教育。
(二)发挥家长职业优势,丰富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
不同职业不同经历的家长均可成为幼儿园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园提供多种支持和帮助。随着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的探索与深入,教师可根据并利用家长的职业特点将家长请进幼儿园参与教学活动。如:请医生妈妈为幼儿讲解卫生保健知识,教给幼儿预防疾病的知识;请交警爸爸对幼儿们进行“识标志、讲安全,遵守交通规则”的教育。在幼儿园组织的“节能减排”“丰收的季节”“安全伴我行”主题活动及活动区布置中,处处可见家长共同参与的身影。
(三)成立家长委员会,参与幼儿园管理
家长委员会是家长参与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每班应推选出1—3名重视子女教育、热心社区工作、有责任心并有一定组织能力和文化水平的家长组成家长委员会。通过家长委员会,一方面可以及时听到家长的心声,了解家长和幼儿的需要。另一方面,可以及时把幼儿园的要求、计划、决定等通过家长委员会传递到每一个家长中,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形成教育合力。
总之,幼儿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家长的作用至关重要,把家长工作做得扎实有效,才能抢占幼儿教育的先机。我们将充分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努力发挥家长教育的主动性,密切家园联系,促进家园共育,实现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双赢,从而展现教育的神奇魅力。
家园共育心得13
家庭是孩子教育的第一道阵地,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无时不刻地影响着孩子。然而,许多家长对于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和有效的教育方法了解不足。为了提高家校合作意识的统一性,实现家校同步教育,最大程度地发挥教育效果,我们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和尝试。现在分享一些家长工作的经验。
一、开通多渠道沟通,用真诚感动家长。
1、树立正确的家园沟通观念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勇于面对家长提出的问题和不足,诚实地正视问题并持续改进;其次,要真诚对待每位家长和幼儿,建立友好关系,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热情和真诚,从而为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渠道奠定基础。
2、家长们都是心中的宝贝,他们工作繁忙,却时刻牵挂着幼儿园里的孩子。特别是新入园的家长,更加担心孩子在新环境中的适应情况。为了让家长放心,我们通过照片、小视频等方式及时分享孩子在幼儿园的点滴;认真观察孩子的成长进步,建立详细的成长档案;利用家访、微信、qq群等渠道,与家长保持及时沟通;在《家长园地》展板上展示育儿知识和每日活动内容,全方位关注家长需求,赢得家长的信任和理解。
3、针对不同文化背景、性格特点和生活环境的家长,我们需要灵活地与他们沟通,深入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建立起信任和共识。对于年轻的家长,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肯定和鼓励来激发他们对孩子教育的热情;而对于年长的爷爷奶奶,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长者身份,用热情友好的态度与他们交流,让他们感受到关怀和温暖。尽管家长和我们可能存在不同的观念和行为习惯,但我们都以爱孩子为共同目标。抓住这一点,我们才能更好地与家长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努力。
4、我会用实际行动关心爱护每一位幼儿,用眼睛去拥抱孩子和家长,用家人的关切和耐心对待每位幼儿和家长。对家长提出的问题,我会从幼儿教育专业的角度帮助家长分析原因,并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
5、通过家长微信群,我们鼓励家长按照教育要求,督促幼儿养成良好习惯,并将效果在微信群进行分享,以供家长借鉴。这样的做法可以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促进家园共育的统一性,也让家长们更加信任我们的教育工作。
二、运用互动模式,不断提高家园共育的有效性。
幼儿、家长、幼儿园是幼儿教育的三大支点,让幼儿、家长共同参与幼儿园活动策划中,是我们追求家园共育的新举措。
注重参与,在过去,家长在幼儿园的亲子活动中通常只是旁观者,他们可能只是在一旁观看孩子或者协助自己的孩子,而没有真正参与到教育过程中。这种情况无法充分体现家长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家长在孩子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因此我们意识到家长的教育功能不容忽视。为了更好地实现家园共育的目标,我们在幼儿园的各项活动中改变了以往的模式,让家长真正成为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
首先,家长参与活动的策划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微信平台、海报、家长委员会会议等形式向家长公布活动草案,征求家长意见和建议,了解家长的想法和需求,引导家长出谋划策,制定活动方案。
其次,积极争取家长资源,丰富活动内容。让家长熟悉幼儿园教学内容,让家长成为教师的助手,通过各种途径为孩子们联系和组织活动资源,如灞现代农业生态园、御品轩工厂店、悦牙谷体验基地、幸福时光亲子户外营地、咸阳宝葫芦少儿研学基地等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六一”儿童节,我园以“弘扬传统文化,做自信中国人”为主题开展活动,家长为孩子们联系了戏曲表演、泥塑表演,为自己和孩子准备了各式各样的'传统服装,从观众变成演员,与孩子共同参加传统服饰展示,在电视台工作的家长还毛遂自荐在开幕式上担任 主持 人;通过活动的策划和组织,转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了认识,加强了理解,从而更好的配合幼儿园工作。
第三,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家长的参与,可以拉近家园距离,增进了解,促进亲子感情。比如,在幼儿故事大赛中,家长可以担任评委并为获奖幼儿颁奖,这样既让家长感受到被尊重和参与的重要性,也能看到自己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方向。另外,每学期开展一周的家长义工活动也是很有意义的,家长可以亲身体验做教师助手的工作,了解幼儿园教师的辛苦,增进对教育工作的理解。此外,教师爱岗敬业演讲活动中,邀请家长作为嘉宾参加,也能增进他们对幼儿园工作的认识。最后,举办亲子运动会也是很好的方式,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游戏,增进亲子感情,提高家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家长教育理念的转变,更好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
第四,开展家长进课堂活动,是为了激发家长参与的热情。幼儿园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他们是宝贵的教育资源。不同职业的家长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可以为孩子们带来不同领域的启发。比如,交警家长可以向孩子们传授交通安全知识;医生家长可以为孩子们讲解“生命的奇迹”;马术教练家长可以介绍与马的互动和骑术技巧;教师家长可以带领孩子们进行有趣的实验;烘焙师家长可以教小朋友制作美味的点心等等。通过家长进课堂活动,不仅能够充分挖掘家长的教育资源,还能增进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了解,促进家园共育的深入发展。
三、统一认识,加强指导。
《指南》对3—6岁每个年龄段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作为专业的幼教机构,应该向家长进行宣传,共同建立对幼儿的合理期待,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从而进行科学的家园共育。我园通过《家长问卷调查》统计,概括出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困惑,如:“大班幼儿要不要学写字?”“孩子任性不听话怎么办?”“如何陪伴孩子阅读?”“要不要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别的孩子都报了,我的孩子不报会不会上学后跟不上?”等等。针对家长的种种困惑,在家长学校时间,幼儿园特别邀请知名专家以“大班幼儿如何做好幼小衔接?”、“解读儿童行为背后的密码”、“如何陪伴幼儿阅读绘本?”等为主题的专题讲座,转变了家长的教育观念,统一了认识,为有效开展家园共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幼儿园和家长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为了实现最佳的幼儿教育效果,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家园共育的有效策略。通过充分发挥家长的资源优势,我们可以积极创造各种条件,帮助家长掌握教育技巧,赢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这样,我们就能共同努力,使幼儿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
家园共育心得14
家园共育一词多出自教育界,它是指对孩子的教育和生活综合实践,从家庭出发与幼儿园、学校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共同育人。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老师和家长、幼儿园、学校都可以成为孩子的家园,共同育人,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很大的促进和作用。
家庭的作用。
家庭作为孩子人生的起点与保障,是最亲近孩子的人。家庭中的孩子和父母,长年累月的相处,亲情在传递中,让孩子从小就体会到爱与关怀,从而形成自己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看待问题的方法。因此,家庭的育儿方法和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家安东尼·福库表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教授了孩子们读书、游泳、骑车以及绅士风度等众多技能,而所有这些技能,都将成为孩子们一生中的财富。”
老师的作用。
老师作为学校教育的推动者和学生人生导师,行使着收集信息、思考、试验、制定方法与方案、实现创新等职责。在“家园共育”中,老师是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桥梁。通过与家长的交流,老师可以得到孩子在家里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可以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学校的成绩和表现,以共同发现孩子的优、劣势,从而更好的协同努力,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助力。
幼儿园和学校共育。
幼儿园和学校是孩子进入人生新的阶段的机构,是孩子们走向大学、走向社会的重要的教育阶段。家长和老师在这个阶段中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幼儿园和学校为家庭育儿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学校提供了更丰富的社会资源和教育经验,幼儿园与学校也肩负着家庭的延伸,与家庭共同承担孩子的成长和修养。
结语。
总之,家庭、老师、学校和幼儿园共育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只有这些角色的通力合作,才能给孩子更好的成长体验和教育服务。家庭中的爱情、老师的指导、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支持、幼儿园更为专业的开发实践,共同构成孩子更高素质的人生基础。三者的互动,三者的平衡,孩子的成长越好。每个人都要通过共育理念,去尽力给孩子建立一个长久稳定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共同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定的基础。
家园共育心得15
家园共育理念是教育界近年来逐渐流行起来的一种教育观念。它强调家校之间的合作与共同努力,以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和性格塑造。在实践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家园共育理念的重要性和积极影响。在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的成长不再只是学校的事,而是一个全方位的个人成长过程。以下是我对家园共育理念的一些心得体会以及感悟。
首先,家园共育理念强调家庭与学校的密切互动。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长与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人,他们了解孩子的性格、爱好和特长,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而学校是孩子学习与交流的场所,老师们能向孩子传授知识、引导学习方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只有家校密切合作,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孩子个性化的需求,实现他们全面素质的发展。
其次,家园共育理念鼓励家长的参与和支持。作为家长,我们不能把孩子的`教育完全交给学校去负责,而应该积极参与,在孩子生活中给予指导和支持。这不仅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更能够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中,我发现在家长的参与下,孩子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学校活动和课程,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家长的参与和支持,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
第三,在家园共育理念下,家校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畅通。学校通过家长会、家庭访问、家长主题班会等形式,与家长进行交流和互动,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家长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家长群等方式与学校保持联系。这样的沟通方式能够让家长更加清楚地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和特长,学校也会根据家长的反馈,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进。通过双方的沟通,孩子在学校的各个方面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关注和培养。
第四,家园共育理念鼓励学校和家庭共同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和道德品质。在现代社会,孩子的价值观观念往往受到诸多负面影响,因此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显得非常重要。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阵地,只有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才能够对孩子进行全方位、全角度的教育。如果学校和家庭形成合力,相互配合,共同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和道德品质,那么孩子就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塑造。
最后,家园共育理念让家长、老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和亲密。在过去,家长对教师大多表现为尊敬和信任,很少涉及具体的教育问题。而在家园共育理念下,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和深入。家长不再是教师的外人,而是与教师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教师也不再是孩子生活中的陌生人,而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良师益友。家长、教师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这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重要保障。这种关系的融洽和亲密反过来也会促使孩子更积极地参与学习和校园活动。
总之,家园共育理念是一种积极开展的教育观念,能够有效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提高教育的质量。只有家庭和学校真正合作,才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和机会。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将坚持家园共育的理念,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和合作,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共同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和学习能力。
【家园共育心得】相关文章:
家园共育心得体会03-27
家园共育心得体会(精品)05-30
家园共育工作计划11-09
家园共育工作计划[精]07-07
家园共育之有效沟通心得体会09-04
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计划01-25
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总结05-25
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总结05-31
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计划5篇03-09
幼儿园家园共育工作总结15篇(优选)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