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党政资料>事迹材料>感动中国人物胡忠谢晓君夫妇简介及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胡忠谢晓君夫妇简介及事迹

时间:2023-01-08 11:55:19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感动中国人物胡忠谢晓君夫妇简介及事迹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事迹材料都不陌生吧,事迹材料是对先进集体、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进行综合整理所形成的总结性书面材料。什么样的事迹材料才是规范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感动中国人物胡忠谢晓君夫妇简介及事迹,欢迎阅览。

感动中国人物胡忠谢晓君夫妇简介及事迹

  胡忠谢晓君夫妇简介

  两人均为四川藏区福利学校志愿者,教师。

  在去藏区支教前,胡忠、谢晓君夫妇都是成都中学的老师。2000年,胡忠在晚报上看了一篇关于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一所孤儿学校急需老师的报道,动了支教的年头。他带着妻子到当地考察后,两人为当地的艰苦状况震惊。胡忠下定了决心,妻子支持他的决定。这时候,他们的女儿刚刚出生不久。

  孤儿学校处在海拔3800米的康定县塔公乡,是一所福利性质的民办公助寄宿制学校。这里是甘孜州13个县的汉、藏、彝、羌四个民族143名孤儿的校园,也是他们完全意义上的家。胡忠以志愿者身份来到塔公乡,300多元生活补助是他每月的报酬。

  2003年,在丈夫的召唤下,妻子带着三岁的女儿也来到这里支教。

  谢晓君音乐学院弹得一手好钢琴,可学校最需要的却不是音乐老师。生物老师、数学老师、图书管理员和生活老师,三年时间里,谢晓君尝试了四种角色位置,顶替离开了的志愿者和支教老师。

  2006年,8月,一座位置更偏远、条件更艰苦的学校"木雅祖庆"创办了,她主动前往当起了藏族娃娃们的老师、家长甚至是保姆。今年2月,她甚至把工作关系转到康定县,并表示"一辈子呆在这儿。"

  胡忠谢晓君夫妇感人事迹材料:雪域支教12年成都夫妇“感动中国”

  央视“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昨晚播出,本报率先报道的胡忠、谢晓君夫妇当选

  ■2000年,曾任职成都石室联中的胡忠到甘孜康定塔公乡西康福利学校支教

  ■3年后,妻子谢晓君辞去公职,抱着3岁的女儿也来到这里,在更偏远的“木雅祖庆”学校任教

  ■为了不让当地的孩子们伤心,胡忠夫妇在高原一留就是12年

  塔公草原距离成都约500公里,海拔3800米,每到冬季这里寒冷干燥,风如刀割……12年前,成都教师胡忠辞去在成都一所名校的教职工作来到这里支教,3年后,他的妻子谢晓君带着年幼的女儿追随而来,他们,为雪域高原上的孤儿们撑起一个温暖的家。12年来,他们也曾犹豫,但却不曾后悔。

  2007年,本报以《成都女教师,扎根雪域的格桑花》为题报道了胡忠夫妇的事迹,引起强烈反响。日前,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2011年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中,胡忠和谢晓君夫妇作为候选人,得到众多网友的投票支持。昨晚,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举行,胡忠谢晓君夫妇当选“2011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漏风的板房有时醒来被子上都是雪

  2000年,刚从成都石室联中辞职的胡忠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篇甘孜州康定县塔公乡西康福利学校急需老师的报道,就萌生了支教的念头。没几天,胡忠就告别妻子和8个月大的女儿,前往这里支教。3年后,谢晓君辞去公职,抱着3岁的女儿也来到了这里。2006年8月,一所位置更偏远、条件更艰苦的学校——“木雅祖庆”创办了,谢晓君主动前往,当起了600名藏族娃娃们的老师、家长、保姆。

  支教初期,学校环境不好,几间板房和帐篷就是他们的教室和宿舍。“板房漏风,有时候早上起来,一半的被子上都是雪。”谢晓君说,当时条件艰苦,老师的流动性很大,木雅祖庆学校6年级一班,10个学期换了11位数学老师。谢晓君说已经数不清自己送走了多少位老师。

  粗糙的双手本该弹钢琴却干遍粗活

  1月31日晚,记者在康定县城见到了这一家三口。12年过去了,43岁的胡忠头上有了白发,谢晓君的额头爬上了细纹,女儿也已经12岁,无一例外,他们脸上都留下了高原红。胡忠说,这高原红,就是他们坚守12年的见证。

  谢晓君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但如今,她的双手被高原干冷天气侵蚀后变得有些粗糙,这双手捡过柴烧过水,为孩子们洗过衣服,拥抱过孤儿,擦去过孩子脸上的泪水,却很少弹钢琴。“学校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没时间弹琴。”

  对于西康福利学校在校的143名孤儿来说,学校就是他们的家,20多名老师与这些孤儿同吃同住,是老师,也是父母。

  忙碌的校长12年中他仅回过5次家

  1月31日晚,记者和胡忠、谢晓君到学生家里家访,仁真旺甲和措杰翁姆两兄妹都是木雅祖庆学校的学生。他们的父亲用最隆重的待客礼节来欢迎我们,他用不太流利的汉语不断念叨重复着:“谢老师是好人。”仁真旺甲两兄妹刚进学校的时候,只会几句简单的汉语,现在他们已经可以在自家的特产铺子中做翻译,帮助父母和顾客交流。

  除了孩子们有了可喜的变换外,学校条件也在改善。如今的西康福利学校占地50多亩,篮球场、教学楼等一应俱全。木雅祖庆学校也从最初的600名学生发展到了1600名,校舍也从4间板房变为面积超过9000平米的现代化楼房。谈及未来,身为西康福利学校校长、12年仅回过5次家的胡忠说:“如果学校需要我,我会继续呆下去;如果不再需要,我想回去尽一下孝道。”

  他们的学生首个大学生已回校任教

  在西康福利学校,143个孤儿们都叫胡忠“阿爸”,12年中,胡忠不仅教会了他们知识,给了他们一个家,还以自己的经历感染着这些孩子。在已经毕业的43名学生中,97%都考上了大学,10多名孩子已经跟胡忠约好,毕业后回到藏区,帮助那些跟他们一样的孩子。

  “江巴汪青是第一个从福利学校走出去的大学生,也是第一位大学毕业后回到这里支教的孩子。”胡忠骄傲地说,四年前,江巴汪青考入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四年后的今天,江巴汪青回到学校成为一名老师,“我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孩子回来,这里将变得越来越好。”

  家人

  68岁母亲85岁外婆都支持他们

  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互相搀扶着,颤颤巍巍地在菜市场买菜。在昨晚播出的“感动中国·2011年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出现了这样一个镜头,这两位老人,便是胡忠的外婆和母亲,外婆今年85岁,母亲68岁。当看到镜头中的两位老人时,胡忠的眼泪喷涌而出。

  在学校,胡忠一直教孩子们要孝顺,但遗憾的是他却不能陪在两位老人身边尽孝。从2000年来到西康福利学校,12年间,胡忠只回过家5次。胡忠说,这辈子,他最亏欠的就是两位老人,但是,为了这群更需要他的孩子,他只能这样,“外婆有舅舅照顾,母亲有姐姐照顾。他们都很支持我的选择。”

  女儿

  不搞特殊在学校不能叫“妈妈”

  胡忠夫妇说,除了家中的老人,他们最愧疚的就是女儿胡文吉。胡文吉3岁跟母亲到塔公,如今,12岁的她是木雅祖庆初一一班的学生。6岁时,作为这所寄宿制学校的第一届学生,小文吉一个人来到这里上一年级。“冬天洗衣服,手被冻得又红又肿。”胡文吉说,那半年,她每天晚上都躲在被窝里哭。

  半年后,谢晓君才正式调到木雅祖庆担任生活老师。但胡文吉却没有得到特殊照顾,她跟同学们同吃同住,不能擅自到办公室找妈妈,只能叫妈妈为谢老师。“班上有同学是孤儿,如果我叫妈妈,他们听到就会很伤心。”就这样,只有在放假期间,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候,胡文吉才能叫上一声“妈妈”。

  回顾

  “感动中国”10年本报“发现”7人

  今年,是央视“感动中国”走过的第10个年头。10年来,华西都市报与感动中国携手同行,独家挖掘出7名感动中国人物,他们当中,有千里走单骑传邮万里的“马班邮路”王顺友、有烛照深山悬崖小学的李桂林、陆建芬夫妇、有从容指挥救灾3天3夜没有合眼的北川经大忠、还有临危不乱救下一车乘客的火车司机曹继敏。昨晚,感动了全国人民的胡忠和谢晓君夫妇,也是本报记者率先挖掘出来的。

  2007年11月18日,成都市石室联中十周年庆典上,34岁的谢晓君当选为“感动联中十大人物”之一。随后,记者走进甘孜州,进行了整整7天的采访,一篇题为《成都女教师,扎根雪域的格桑花》的报道在本报刊出,在全国引起轰动。从此,胡忠谢晓君夫妇的身影走入公众的视野。

【感动中国人物胡忠谢晓君夫妇简介及事迹】相关文章:

感动中国人物吴孟超简介和先进事迹02-10

感动中国人物吴菊萍个人简介和事迹08-05

“感动校园”人物评选事迹材料简介07-22

2014感动中国人物事迹04-07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04-13

感动中国人物的事迹材料05-23

感动中国人物典型事迹材料09-26

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10-12

经典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材料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