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先进材料
篇一:师德师风先进材料参加工作几年来,我爱岗敬业,勤奋踏实,追求上进,努力钻研,在教育教学各项工作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
一、投身教学改革,勇于探索实践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能够虚心地向富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同时自己也认真钻研,精益求精,因而在业务上迅速成长起来。注意研究和把握语文教学改革动向,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总结出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激趣——欣赏——创新——评述”四步教学法。这一教学方法既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实现了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和谐交流的互动平台。实践证明,这一教学方法是成功的,符合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要求,也符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总是用大量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事例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好语文对于智力开发、锻炼意志品质和培养严谨学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同时,也深入浅出地讲解其它学科的特点、价值及其对学习的影响。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对学生开设的其它功课都下过工夫研究,几年来,我所教过的学生很少偏科。我还注重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经常结合语文教学跟学生讲雷锋、董存瑞、黄继光的故事和赖宁的事迹。我还结合我镇当前形势,要求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长大后为建设经济强镇做贡献,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操。
二、以身作则,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我除负责语文教学外,还担任班主任工作。在教育学生时,我始终把理解、爱护学生作为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对于后进生,坚持倾注更多的爱。有一名男生,学习很差,经常打架闹事,家长经常打骂他。他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产生了厌学情绪。我就多次找他谈心,为他补习功课,并多次通过家访做家长的工作,这个学生终于变了,不仅逐渐改掉了坏习气,还经常做好事,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还有一名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父母离异给他心灵造成创伤,性格变得孤僻,并拒绝老师的帮助和教育。对此,我从不灰心,而是付出极大的耐心,平时认真观察这名学生的言行,把握他的心理,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教育时机。一次交谈不行,就来第二次、第三次,还经常打电话劝导他、鼓励他。使他受到强烈震动。他愧疚地说:“老师,从今以后,你就看我的行动吧。”从那以后,他真的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积极探索班级管理和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制定了系统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根据小学生的特点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采的主题教育活动,做到了寓教于乐,注重启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我还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采的班队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与“学十佳”、“学雷锋”、“学赖宁”活动紧密地结合起来,为了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我在学生中开展了“五自”、“雏鹰”活动,班队活动思想性强,内容新颖,形式多样,得到同事们的一致赞赏。
三、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由于我的计算机操作熟练,我经常热心帮助同志,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学校交代的事之外,其他老师邀请的帮忙我都是有求必应。帮助老师们设计课件,制作教具、挂图。为学校设计网站,活动录象等,我都是毫无怨言的接受并出色的完成。
篇二:师德师风先进材料
丁治民老师,自1982年以来一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2004年获得大专文凭,现担任东流城东小学副校长,任教六年级数学等学科。他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路线和精神,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爱岗敬业,服从领导安排,配合领导做好工作,团结同事,关心爱护学生,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处处以身作则。他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本着教育工作者应该发扬的“求实、开拓、创新、奉献”精神,在工作中勤勉、踏实、认真负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学生、家长和同行们的认可与赞扬。
只要别人有困难,丁老师二话不说就会主动地帮助。面对同事的道谢,他总是一笑了之。对学生,无论其家庭背景如何,也无论其顽皮淘气与否,他从不因个人的好恶而分彼此,都一视同仁、一样关爱。对家长,无论其地位高低,也无论其穷富,他总是以礼相待,从不轻慢。
工作中,丁老师勇于挑重担,积极服从领导安排。毕业班教学任务繁重,近两年,他都担任我校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他从不埋怨。今年,这个班底子差,后进生多,在上学年的期末监测中,成绩排在全镇倒数第二位,许多老师都不愿意承担。组织安排丁老师接任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他毫不怨言地接受了工作安排。
他对学生有着深厚的感情,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每位学生,维护学生权益。面对后进生,他耐心说服,从不训斥,坚持循循诱导,再加上勤于辅导学生学习,把后进生原先落下的知识补回来,除了在学校里辅导,他还常常带学生到家里学习、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减除心理障碍,让他们能够轻松学习,乐于学习,学习成绩自然就提高。2008年在学校的布局调整中,张岗小学的五、六年级学生合到我校,这两个班学生的成绩都很差,许多学生跟不上班,学生的学习信心不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也不敢问。丁老师找每个学生谈心,和他们建立浓厚的师生友谊,平时在生活上照顾他们,这些学生自己带菜中午在校搭伙,看见学生们天天吃咸菜和冷菜,丁老师经常把自家的菜拿来给学生吃。他还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给学生补习功课,许多学生只要有不懂的问题都喜欢去问,哪怕丁老师在家午休,他们都毫不忧虑地去敲门,因为他们知道,只要是学生敲门,丁老师都会起床和学生耐心地讲解。
近些年,学校多数学生的父母在外务工,很少能顾及子女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为了对留守儿童的情况更加了解,丁老师经常走村串户进行家访,和学生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们交流、谈心,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解除学生的一些心理困惑,切实帮助学生及他们的家庭解决困难。六年级班王松明同学玩耍时不小心扭伤脚踝,不能行走,母亲用自行车把他送到学校后,考虑到自己要上班,孩子要方便怎么办,非常焦急。丁老师知道这些情况后,让他的母亲安心去上班。每到课间,丁老师总是把王松明同学从三楼背到厕所,又从厕所背回三楼。王松明同学深受感动,从此以后,更加努力学习,在全县毕业会考中,他数学考了100分。朱晴同学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在她读六年级时,父母离异了,懂事的她,常常背地里哭,学习成绩逐渐下降,丁老师就经常利用课余时间边给她补课,边和她谈心,耐心地开导她,并和她的父母联系,让他们经常与孩子通信,有时间回家陪陪孩子,给孩子父爱和母爱。在丁老师帮助下,朱晴的脸上渐渐有了灿烂的笑容,成绩很快赶上来。
今年的毕业班纪律差,学风不浓,学困生和顽劣学生多,丁老师接手毕业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后,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引导、教育。通过细心的了解和家访,他发现有的学生是因家庭关系的原因厌学,有的学生是因为自身的基础太差不想学,也有的学生是因为智力的原因失去信心。该班吴亿荣同学在五年级时,经常逃学到网吧去玩游戏,学习成绩很差,为此他父母常常放弃正在做的事到处找他,最后只好让他外公陪他来上学并在学校看着他,可有时还是看不住,气得不行,平时和霭的外公也只能拿起木条抽打心爱的外孙。因为恨铁不成钢,所以经常狠狠地骂他。为了改变吴亿荣同学爱上网打游戏机的坏习惯,课余和周末,丁老师深入网吧了解情况,又收集了许多电视,报纸上的生动事例讲给吴亿荣同学听,用这些活生生的事实耐心地教育他,让他明白小学生打游戏机的害处,使他正确认识网络,专心学习。丁老师还利用家长会和家访的时机和吴亿荣的外公交流,让大人们今后要多鼓励孩子,少批评孩子,并当着吴亿荣同学的面夸奖他是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告诉外公吴亿荣同学最近的学习进步情况。实践证明,当学生真正懂得教师一片真心爱他之日,便是学生转变之时。在丁老师的耐心教育下,吴亿荣同学转变很大,本期以来没有一次无故旷课,学习劲头足了,成绩也进步很快。
丁老师遵循教育规律,努力实施素质教育。采取循循善诱方法,因材施教,诲人不倦,既教书又育人,在重视基础教学的前提下,结合教材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讲好人好事的故事,给学生树立英雄人物的典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为祖国的建设努力学习,同时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做新一代文明的学生,收效良好。他善用教材内容,落实好教育学生,把德育工作做到位。如教学“纳税”这一课,让学生知道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事业,以便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只有国强,才有民安,因此,造就强盛的祖国,是我们每个子民的职责。
丁老师坚持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工作之余,丁老师始终坚持学习,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积极为本校小学数学组教师服务,为青年教师排忧解难。如:多次进行观摩课、公开课教学,为小学数学组教师的课研学习提供材料。在学习过程中,他善于积累经验,又经过不断摸索探讨,总结教学方法,并大胆尝试创新,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构建自读、自思、自练、合作交流的最佳课堂教学,教给学生独立学习的一条途径。在课堂中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他引导学生运用已获得的规律性知识,通过人人动脑、人人动手、人人动口、边读边思的学习方法,经历知识形成过程总结规律,使学生在精神上获得成功感的喜悦。这样,不仅使学生学有所得,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提高。
面对所取得的成绩,丁老师没有骄傲,他还是一如既往地对教育教学进行不懈地钻研和探究。爱无价,情永恒,为了教育的最高境界,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教师的发展、为了学校的发展,丁老师用自己的爱、自己的情,永远在教育路上跋涉着、耕耘着、探索着、追求着……
篇三:师德师风先进材料
我是广丰县岭底小学的李保伟,作为一名普通的小学青年教师,能够在这里向大家诉说我从教4年多来的教学故事,抒发自己的教育情怀,我感到十分的荣幸,非常的激动。老师们,我们彼此间的面孔或许是陌生的,但心灵却是相印的,我真心希望老师们能和我一起坚守到最后,一同分享我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今天我报告的主题是《我的成长足迹……》,主要分我的教学我的学生、我的学习我的研究、我的课堂我的人生三个部分。
我的教学我的学生
中专毕业的前夕,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节目:讲得是深圳的一些青年到贵州边远山区支教的故事:他们远离城市,来到了山区;他们离开了城市的霓红灯,走近了山村的煤油灯,他们耐住了寂寞,忍受着清贫,他们为的是让山区的小树也能享受到教育的阳光。当时,我真的被那种场面给感动了,一个强烈的念头在我的脑海中产生了——我也要到山区去奉献几年,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或许从那刻起,教育的种子就已经在我心中播种了吧!于是2000年学校毕业,我分到岭底便出乎意料地选择了该乡最偏远的村小——铁山村完小教书。那时,许多人不理解我,觉得我吃错了药。但我心里却想:越是到艰苦地方教书,越是能磨练我的意志,坚定我的教育信念。
带着简单的行礼,我随着该完小校长踏上了铁山的从教之路,没想到人生中走得最长的一段山路(约50多华里),竟是在刚踏上教育战线的第一天走过的,这里竟然也成了我教学生涯中的第一站。铁山完小地处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这里山高路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真是我之前没法想象的!尤为糟糕的是办学条件也很差。学校安排我教五年级语文,走进教室里只有一条条破烂的桌子,一块到处落了漆的黑板,一个个空空的窗户。面对这些我并没有气馁,我托人买好黑板漆亲自修黑板,没有水泥,就用黄泥补黑板上的洞。教室没有玻璃,我便和山娃用透明塑料纸糊上一层,并笑曰:最柔软的玻璃。当看着教室在自己和山娃们的共同努力下有所改变时,山娃们脸上绽放出欢快的笑容时,一种自豪、一种幸福瞬间洋溢着我的心房,也使我第一次品尝到了教育工作的付出之美,奉献之乐。然而我逐渐发现,这里的人们有一种人贫志短的自卑感,山外面的繁华幸福他们不敢去想,更不敢有所作为。
在这样的环境里的孩子们,也普遍缺乏学习的动力和信心,所以学习积极性也较差,基础更是无从谈起。第一次作文,叫他们写《自我介绍》,没想到五年级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字数多的只有三十来个,少的还是个位数,就一句——我是×××。看着眼前的一本本作文,从教不久的我,心里像是打翻了的五味瓶,真不是滋味。我好想发火,可细想他们是无故的!看着他们那木讷的眼神,工作上的失落,心中的惆怅,远离家人的孤寂一齐涌上了我的心头。
我——一个十九岁的大男孩竟在学生面前流泪了,说真的,我很在意学生是否会笑话我这个老师!但我确实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我想这应该是我当时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吧!
擦干泪水,我的脑海中一片空白。傍晚老师们都陆续离校了,我独自一人站在学校的走廊上望着眼前黑黑漆漆的大山,破破落落的操场,找不到一点感觉和答案,所有的这些,更加勾起我对亲人的思念。这时,一个学生胆怯地递给了我一封信,上面写着:“李老师,请你不要为我们这些人生气、烦恼,对不起,李老师,我们让您失望了!”望着这封温暖我心田的信,使我再次陷入沉思。
我能轻言放弃吗?学生们是可爱的是纯洁的。我想要让学生不自卑、有志气,我自己首先要自信要乐观,要充分信任他们。第二天,我结合《一定要争气》这篇课文,教育他们:一个人只要争气,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基础差、底子薄没关系,怕的是不思进取。我和山娃们共同约定:做一个自信、快乐、勤奋的人。很多孩子受到启发,经过刻苦学习之后,成绩有所进步,也不同程度地打消了学生思想上的自卑感。然而必竟这里是山区,山娃们的生活面、知识面十分地窄,有时双休日叫他们写一篇周记,写上来的不是简单的放羊就是枯燥的砍柴,为了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我胶尽脑汁,每次出去都不忘为学生购买一些课外书、作文选、故事书,并带着这些沉甸甸的资料步行到学校,走在徒峭的山岭上,我每次都是汗流浃背,上气不接下气。可是只要一想到能拓宽山娃们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我觉得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于是我脚下的步子迈得更坚定了。一年多来,我就这样悄悄地打开了山娃们心中通往山外的那扇知识之窗。
有一次,当我了解到很多山娃没有见过自行车,我特地从老家桐畈王家村拉了一辆自行车,途径石溪村、沙溪村,再过山洞到军潭村、石人村,然后硬是拖着这笨重的东西翻山越岭,汗流浃背地推到学校,让他们见见,并手把手地教他们,那份艰辛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然而当我布置了一篇《我第一次学会 》的半命题作文中,山娃们都不约而同写到了学会骑自行车,并且都写得相当出色,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感洋溢着我的全身,让我享受到了育人之乐。
由于离家较远,我几乎一个月才回一次家,这种与世隔绝的寂寞,原始封闭的清贫,成了我在从教生涯中的一段不可磨灭的生活体验。由于铁山的特殊原因,人们生活都相当的贫苦,连自给自足都成了问题。面对一种这样的现状,一个外地教师在这里生活的艰难是可想而知,且不要说鱼和肉,就是连最基本的青菜、豆腐也成了一种侈奢,平时的菜都是靠学生无偿供给的,遇到青黄不接时,只能以“油饭”来打发肚子,有时连温饱也成了问题。双休日时,孤寂的校园只有我一个外地老师……然而正是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环境磨练了我的意志,我坚信,人生中能够经历苦难的洗礼也是一笔无穷的财富。也正是这段艰难的生活,培养了我知足常乐、珍爱生活的心态。
从教的经历让我明白了,教育是培植生命的事业,教育的秘决只有一个——“爱”,老师对学生的爱应该是无私的,但这种纯洁的爱,也往往能赢得孩子们的爱。
还记得在铁山时,我每次出去,山娃们都要送我到村口,然后,小心翼翼地说:“李老师,你可一定要回来呀!可不要丢下我们呀!”而每当我从外面回校时,他们也会自发地来到村口守候我……,这些是孩子们对我的一种无限信赖的爱。这种爱触发了我内心深处最幸福的滋味。
还记得2002年的6月30日,因教委临时取消了五年级的毕业会考,学校担心学生出事,叫我和周子林老师把七星高山的学生送回去。因连续几天狂降大雨(那时七星高山还没有通车,要走的都是溪涧),水漫山涧,学生过不去,我们便把皮鞋当雨鞋,长裤当雨衣,把学生一个地一个地往上背,十来多里的山涧哪,累得我们他连腰都伸不直,手臂都被荆棘划出一道道血痕……当时十多位学生都感动得泪流满面,班长吴红激动地说:“将来有一天我一定要成为记者,好好地为俩位老师报道一番!”这些是孩子们对我们的一种无限崇敬的爱。
还记得,02年我刚到岭底中心小学,由于我教了两个五年级毕业班的数学,每天不光白天要上4节数学课,而且晚上还要上一个小时自修,整个人就这样忙碌于两个班之间,除了教学、学生,我几乎忘记了一切。农历5月11日晚上,我像往常那样,向五(3)班走去,隐隐约约地感到教室有点小小的喧闹,有个学生还说:“小声点,李老师来了……”。
“这个班的孩子们一直都是很乖的呀!今天的课前纪律怎么这么差呢?”我带着这种疑惑走进了教室,只见黑板上歪歪扭扭的写着“李老师生日快乐”八个稚嫩但又温馨的字,讲台上还放了两束孩子们到山上采来的野花。我被这情景惊呆了,这时,班长吴红同学走到我面前对我说:“李老师,祝你生日快乐!”她的话刚落,讲台下瞬间响起了整齐而有节奏的掌声。
“今天是我的生日?”激动中的我竟向学生发出了疑问。
“是的,今天是您生日我们从周老师那儿打听到。李老师,你太忙了,竟然连自己的生日也忘了……”
43双眼睛真诚的望着我,向我投来一个个纯真的祝福,而我除了感动还有什么呢?孩子们给我的爱,对我的情就是我在这个生日最珍贵的礼物了,这种幸福的滋味也永远地留在我的心中……
我的学习我的研究
说句实在话,我的起点很低,没有进过师范的大门,只读了三年的中专,学的又是美术专业。“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这点对于我这个非师范毕业生的体会应该说是最为深刻的。当然困而后学,学得就更扎实、更灵活、更实际。回顾4年的走过路,我发现我的成长,离不开我的学习、我的思考、我的研究。
首先还是要从铁山说起,因为我与学习的情结就是在那产生的。在铁山那种寂寞的环境里,我学会了思考,学会了与书为友,与寂寞相伴,与自己对话,刚开始看书纯粹是为了打发时间,寻回失落的自我。在这里《教师博览》和《怎样当一个好教师》对我影响最大了。在《教师博览》中我找到了许多让我内心滚烫的文字,让我了解到和我一样的老师的点点滴滴,寻觅到了心心相印的知音,同时还奠定了我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对学生真心爱护的基础。记得看完了由我的母校县教师进修学校蒋敦鑫老师写的发表在1999年第9期《教师博览》上的《高山上的红茶花》一文,我非常激动,热血沸腾地写了一篇谈后感,并第一次向《教师博览》投稿,虽然投出去最终未能发表,但第一次投稿时的那种殷切,那种希望足以让我享受了。过了一个多月,我竟然收到了《教师博览》编辑部叶万军老师的一封激励信,他在信中首先表达了对我所处环境的理解,并鼓励我要多学习……收到这封信时,我高兴得简直就是一个三岁的小孩,心里比吃了蜜还甜,这封信被我看了又看,几乎成了我所有的快乐源泉、精神支柱,也给予了我继续学习的动力。后来我又阅读了97年以来几乎所有的《教师博览》,有感人的话语、故事,我不但自己认真摘录,我还推荐给学生,读给学生听。如果说《教师博览》培养了我对教育的情怀,使我在平凡的教育事业中找到了感觉,那么《怎样当一个好教师》则是为我向着一个成熟的教师,一个好教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本书中记录了李吉林、钱梦龙、于漪等一些特级教师们从教之路,虔诚的我也一丝不苟地学起了这些名师们的学习方法。
在铁山这那宁静的、没人打扰的环境,确实奠定了我的学习基础,培养了我的坐性,使我养成了学习的好习惯。但我真正开始进专业学习的还是从军潭完小开始的。2001年我从《人民教育》的广告中上看到武汉绿叶教育书店上的购书信息时,第一次就向这书店购买了二百多元书,我现在已成了他们的老顾客。当收到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时,我迫不及待地读了整整一个晚上,几乎是含泪而读完,李镇西老师对学生的爱心、与学生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也正是这一年,我又从邮局里订阅了一份教学杂志《小学青年教师》,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近几年来,我先后订阅了《教学与管理》、《江苏教育》、《小学数学教师》、《师道》等十多种教学杂志。在学习上,我觉得最让我自豪地就是同事们给我取了个很特殊的外号——“三多老师”,那是因为如果你走进我的房间会发现:首先是我拥有的书籍多,工作四年来,我订阅购买教育书籍达二千多元。《爱心与教育》、《给教师的一条建议》、《魏书生文选》之类的教育名书,我每本必读;《小学青年教师》、《江苏教育》、《上海教育》、《教学与管理》、《小学数学教师》、《小学数学教育》我本本都有,期期都看。其次就是我桌子上的笔记本多,粗算下来至少有二十多本,有记录教育理论的,有记录教学名言的,也有记录教学方法的,还有记录教学日记、教学故事的。最后就是我用过的稿纸多,每当夜深人静时,我挑灯而作,执着爬格,稿纸用了一张又一张。(www.fwsir.com)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短短的四年来,我所撰写的教学日记已有好几本,撰写过的论文时常在县、市、国家获奖、发表。
由于书读得多了,我感觉自己的心变得越来越宁静,在教学上的想法越来越多,也尝试着将自己经过不断学习后的所思所悟用在教学中,以实现教学与教研的双赢。从2002年开始,我便在自己所从教的数学学科中进行了“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文写作”的研究。所谓数学作文就是指让学生以文字记录的形式,记录每日的数学学习收获与体会。通过这项研究,我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成绩,我所执教的班级学生成绩年年居全乡前茅。在02年的全县小学数学质量抽测中,我班的数学抽考成绩名列全县的第8名。作为一所偏远的山区小学,学生能考到这样的成绩是十分不易的,也充分证明让学生写数学作文是可行的。通过让学生写数学作文,还有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反思,增加了学生练笔的机会,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与写作水平,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撰写科研论文奠定了基础。我现在有学生的《数学作文集》十多本,数学作文上千篇。我根据数学作文研究而作的经验介绍在2004年上饶市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中受到了与会的教研员及老师的一致好评,并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作为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我也正由教到研逐渐迈向成熟,享受着由研究所带来的快乐。
总之,回顾这几年所走的路,我的感受是:学习让我成长,研究让我幸福。
【师德师风先进材料】相关文章:
师德师风先进事迹材料01-14
师风师德个人先进事迹材料05-16
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的事迹材料01-31
师德师风先进事迹材料范文01-14
师德师风模范个人先进事迹材料05-31
师德师风先进个人事迹材料01-14
师德师风先进事迹材料15篇02-03
师德师风模范个人先进事迹材料02-15
师德师风建设先进集体事迹材料02-23
师德师风先进事迹材料11篇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