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传承好家风先进事迹材料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事迹材料吧,从先进对象的形成和内涵上来分,事迹材料可分为在一个较长时间内形成的先进事迹的材料和在一时因突发事件而产生的先进事迹的材料。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事迹材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传承好家风先进事迹材料,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传承好家风先进事迹材料1
段连斌,楚雄州元谋县财政局驾驶员,汉族,1977年生,为共产党员。
他说:“我就是喜欢做好事,如果谁有困难,只要我知道,我就会想要尽我全力的要帮他,帮不到我心里难受。”
优秀家风代代传
段连斌的家庭是一个传统的知识分子之家,爷爷是一名50年代的全国劳模,经常教育下一辈“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所以家庭成员们都勤俭持家。父亲段世先是一名退休工人,多次被评为“先进生产者”,他的敬业奉献精神是晚辈们学习的榜样。母亲赵金兰,是一名退休的.人民教师,一辈子勤勤恳恳教书育人,如今桃李芬芳,曾无数次用她那并不高的工资经常资助一些家境贫困的学生,在这样的家庭中,段连斌也从小耳濡目染。
小难小助,大难共帮
从1996年担任驾驶员工作至今,段连斌行车30多万公里无一安全事故,2009年,段连斌和元谋伙伴们创建了一个区域性的QQ群,建群一个月后,开始公益活动。经过近四年的发展,更名为元谋在线义工组织,拥有正式注册义工57人,6年多来,一直致力于元谋县境内的扶贫、助学、救灾等公益项目,截止目前,已组织实施大小公益活动30余次,出动义工500多人次,募集爱心物资价值数十万元,爱心资金6万余元,直接帮扶对象数万人。
和谐家庭共同奉献
2009年,弟弟因病离世,当时侄女才4岁,刚上幼儿园。由于弟弟之前离异,除了几个老人,段连斌夫妇主动承担起当爹又当妈的角色,2010年女儿段继涵出生,也从来不会忽视对侄女的爱,夫妻俩买东西从来都是双份,侄女一份,女儿一份。到女儿上了幼儿园时,他和妻子每天轮流送两个女儿上学。
一个幸福、快乐、和谐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的共同的努力,他们拥有着一颗愿意帮助别人的最美的心,把能帮助到别人当做一件最快乐的事。这个家庭并不富裕,但他们爱岗敬业、乐于助人、互相支持,每个家庭成员都为这个家付出自己应付出的爱
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提名奖。
荣获“全国优秀青年志愿者”、“楚雄州道德模范”、“楚雄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
传承好家风先进事迹材料2
父辈们文化水平不高,但其身上散发出的精神,影响着大家庭中的每个成员,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友爱和谐、温馨和睦......几千年的中华传统美德,经过言传身教,在这个家庭中一代一代的传承着。
一、中华美德、言传身教,代代相传。
父亲xxx多岁时患脑瘤,双目失明,全家生活的重担全压在母亲黄祖秀一个人身上。在外劳作维持生计、照顾年迈多病的父母、脑瘤失明的丈夫和幼小的孩子,从此母亲起早贪黑的身影在刘联庆的脑海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母亲的言传身教也影响着刘联庆,尽量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为母亲分担生活的压力。直到刘联庆的外公去世,后来,外婆患上老年痴呆,一些常人认为比较简单的事到老人那,总会乱七八糟,但母亲从不指责外婆,甚至没有一句抱怨的话,一有空闲就带着老人出外晒太阳、接触大自然,直到外婆离世。
xxxx年,父亲双目失明,手术时,医生曾断言,父亲最多只有年生命。母亲没有放弃、没有退缩,毅然挑起重担,咬着牙,坚持着。手术至今,已是五十多个春秋,是母亲的坚持和精心的照顾,父亲打破医生年的生命判决,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现在,刘联庆的父、母亲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身体日益老迈。但母亲却不愿为儿女添麻烦,仍然自己单独住,这成了刘联庆的一块心病,在爱人支持下,一家人坚持做老人的思想工作,终于说服老人,将其接到身边。
想到老人年纪大、牙不好,刘联庆一家改换了饮食习惯,饭菜尽量选纤维少的,切得小小的,烹调得软软的,气候变化时,及时为公婆添置衣物,置办生活必须品,尽力适应老人,以使两老能够颐养天年。刘联庆的两个女儿在这种家庭的氛围和言传身教中,也将这种美德传承,对爷爷奶奶非常孝顺,帮助两老做力所能及的事,怕两老孤单,放学回家总会给两老讲学校发生的故事。
刘联庆现在的家庭关系非常融洽、和谐。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理解、支持和帮助,从未发生争吵、打闹情况。当夫妻间意见不一致时,总是按照摆事实、讲道理的原则,心平气和地解决分岐,取得对方的理解和支持,媳妇心系婆婆,婆婆理解媳妇,嘘寒问暖。
二、教育是立身之本
让孩子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离不开教育,教育是立身之本。在那个困难的年代,母亲黄祖秀没有因为困难而让孩子们辍学,更没有重男轻女,母亲深知没知识没、文化的危害,常嘱咐孩子要好好学习。正是母亲的开放思想,在刘联庆姊妹中,培养出三个大学生,五个大专生。
因为传承和现实的需要,刘联庆在孩子的教育上舍得投入,宁愿自己少吃、少穿,也不能少了孩子的教育投入,生活上要粗放,精神上要细腻,成为了刘联庆家庭的又一个生活理念。
大女儿在古筝和英语上有天赋,为了能让孩子有一个较高的接受教育平台,00年,全家东拼西凑四万余元让大女儿到贵阳上学,接受古筝学习及英语培训,多方位提升孩子综合素质。没辜负大家的希望,现在,大女儿古筝已过九级,去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心理健康,快乐的成长。
凭良心,讲道理;多积德,莫害人——在邓尚志家里,挂在墙上的这条祖训格外显眼。这话是母亲教的,如今,他又将这传给了子孙。
历经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两位老人传给子女的家训远不止这些“不求名利得失,唯求心里踏实”“修身养性多积德,博学求知莫贪权”“轻看权和利,重视民与情;处世法为本,为人德在先”……在老人眼里,德比什么都重要。
与家训相比,以身作则更可贵。
百善孝为先。上世纪六十年代,物资紧缺。有年春节,机关食堂给每人分了一钵蒸肉,龙可英惦记着辛劳了一辈子的公婆,省下来托人送到了乡下婆婆家。公公病故后,她更是把婆婆接来长住,并在儿女面前立下规矩“凡是奶奶没有吃到的东西我们不吃,奶奶没有享受到的我们不能享受。”
“有了‘能吃苦’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都喝得下。”教育子孙时,邓尚志总是将这句话挂在嘴边。在他看来,吃苦耐劳是立家之本。尽管两位老人年轻时在城里工作,但一有机会就把孩子放到农村去锻炼,三子一女个个会插秧、割稻、砍柴,甚至还学会了破篾、织斗笠。
“屋檐水点点滴滴,滴在现窝里。”如今,邓尚志的儿女个个成才,孝顺父母。儿孙多次邀老人同住,老人却总是婉言谢绝,不愿给儿女添麻烦,住在老房子里,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房子的天花板有些裂缝了,他们就请人用透明胶细细地粘好。
00年和0,夫妻俩先后编著《真情集》《心声》两本书册,收集了一些自传、家信家书以及诗词,将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浸润其中,传教与后人。,龙可英又编著《诗画怡情》一书,作为夫妻俩人生最后的纪念。在这本书中,两人毫不避讳地留下了遗嘱,要求树葬,去世后火化,不占国家的地,骨灰葬在老家父母坟前的树下。龙可英还特为此赋诗“生死平常事,骨灰树下埋。花开香十里,白鸟引歌来。”
传承好家风先进事迹材料3
父辈们文化水平不高,但其身上散发出的精神,影响着大家庭中的每个成员,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友爱和谐、温馨和睦......几千年的中华传统美德,经过言传身教,在这个家庭中一代一代的传承着。
一、中华美德、言传身教,代代相传。
父亲刘毓明30多岁时患脑瘤,双目失明,全家生活的重担全压在母亲黄祖秀一个人身上。在外劳作维持生计、照顾年迈多病的父母、脑瘤失明的丈夫和幼小的孩子,从此母亲起早贪黑的身影在刘联庆的脑海中留下深深的印记。
母亲的言传身教也影响着刘联庆,尽量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为母亲分担
生活的压力。直到刘联庆的外公去世,后来,外婆患上老年痴呆,一些常人认为比较简单的事到老人那,总会乱七八糟,但母亲从不指责外婆,甚至没有一句抱怨的话,一有空闲就带着老人出外晒太阳、接触大自然,直到外婆离世。
1962年,父亲双目失明,手术时,医生曾断言,父亲最多只有20年生命。母亲没有放弃、没有退缩,毅然挑起重担,咬着牙,坚持着。手术至今,已是五十多个春秋,是母亲的坚持和精心的照顾,父亲打破医生20年的生命判决,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现在,刘联庆的父、母亲已是八十多岁的老人,身体日益老迈。但母亲却不愿为儿女添麻烦,仍然自己单独住,这成了刘联庆的一块心病,在爱人支持下,一家人坚持做老人的思想工作,终于说服老人,将其接到身边。
想到老人年纪大、牙不好,刘联庆一家改换了饮食习惯,饭菜尽量选纤维少的,切得小小的,烹调得软软的,气候变化时,及时为公婆添置衣物,置办生活必须品,尽力适应老人,以使两老能够颐养天年。刘联庆的两个女儿在这种家庭的氛围和言传身教中,也将这种美德传承,对爷爷奶奶非常孝顺,帮助两老做力所能及的事,怕两老孤单,放学回家总会给两老讲学校发生的故事。
刘联庆现在的家庭关系非常融洽、和谐。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理解、支持和帮助,从未发生争吵、打闹情况。当夫妻间意见不一致时,总是按照摆事实、讲道理的原则,心平气和地解决分岐,取得对方的理解和支持,媳妇心系婆婆,婆婆理解媳妇,嘘寒问暖。
二、教育是立身之本
让孩子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离不开教育,教育是立身之本。在那个困难的年代,母亲黄祖秀没有因为困难而让孩子们辍学,更没有重男轻女,母亲深知没知识没、文化的危害,常嘱咐孩子要好好学习。正是母亲的开放思想,在刘联庆姊妹中,培养出三个大学生,五个大专生。
因为传承和现实的需要,刘联庆在孩子的教育上舍得投入,宁愿自己少吃、少穿,也不能少了孩子的`教育投入,生活上要粗放,精神上要细腻,成为了刘联庆家庭的又一个生活理念。
大女儿在古筝和英语上有天赋,为了能让孩子有一个较高的接受教育平台,20xx年,全家东拼西凑四万余元让大女儿到贵阳上学,接受古筝学习及英语培训,多方位提升孩子综合素质。没辜负大家的希望,现在,大女儿古筝已过九级,去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心理健康,快乐的成长。
小女儿从小好动,为培养孩子的耐性,三岁时开始送孩子学习钢琴,母亲每天抽时间陪伴孩子练琴。遇到省、市举办的青少年器乐大赛,都积极参加。经过努力,小女儿20xx年考过钢琴十级。多次获得省、市青少年器乐大赛金奖、银奖和“毕节市优秀团员”荣誉称号。
三、真心付出,共创和睦家庭
对于现在的家庭,我感到非常满意,家庭成员之间不管是横向还是纵向的关系都相当和谐,是一个真正和睦的大家庭。之所以取得这样的局面,总结起来就是:真心付出、真诚相待、换位思考、包容谦让。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互动的关系,只要大家能做到一个“真”字,少一点私心,多一点公心,一定能建立起和睦的家庭关系。
传承好家风先进事迹材料4
家风正,则人心正,社风清。家风是以“爱”为底色,以“孝慈”为笔墨绘出的一幅水墨丹青,看起来古朴,却意境深远。在市农机局家属区院子里,年逾八旬的退休干部邓尚志和妻子龙可英,在15年里编撰了3本书册,图文并茂地记录家庭故事,传承良好家风。
老有所学,诗画怡情润晚年
2月16日,走进邓尚志的家,一股墨香迎面扑来。这套已建成30多年的房子里,最多的,是书籍和诗画。邓尚志爱书画,龙可英好作诗。有这些作伴,两位老人的晚年格外惬意。
“1991年退休后,我们先后到老年大学学习诗词、国画,过得很充实。”龙可英有着一头漂亮的银发,面色红润,行动敏捷,不像一位年逾八旬的老人。在老年大学,她和老伴像初入校门的学生一样,读书、写字、画画,整日忙个不停。“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在自己编著的《诗画怡情》一书里,龙可英这样形容那段在老年大学的日子。此后,她的作品频频见诸报端。20xx年,龙可英开始“触电”,不仅学会了打字,还在新浪网开设了博客发表诗词,拥有了众多粉丝。
与老伴的时尚相比,邓尚志更爱与传统的笔墨打交道。他潜心于书画创作,专心听课,反复练习,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的作品曾入编《中华老年书画作品选集》《东方书画艺术家大典》《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书画大展作品集》等数十部图书,并多次在全国性的大展、大赛中获奖。
老有所为,传承家风正社风
凭良心,讲道理;多积德,莫害人??在邓尚志家里,挂在墙上的这条祖训格外显眼。这话是母亲教的,如今,他又将这传给了子孙。
历经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沧桑,两位老人传给子女的家训远不止这些:“不求名利得失,唯求心里踏实”“修身养性多积德,博学求知莫贪权”“轻看权和利,重视民与情;处世法为本,为人德在先”……在老人眼里,德比什么都重要。
与家训相比,以身作则更可贵。
百善孝为先。上世纪六十年代,物资紧缺。有年春节,机关食堂给每人分了一钵蒸肉,龙可英惦记着辛劳了一辈子的公婆,省下来托人送到了乡下婆婆家。公公病故后,她更是把婆婆接来长住,并在儿女面前立下规矩:“凡是奶奶没有吃到的东西我们不吃,奶奶没有享受到的我们不能享受。”
“有了‘能吃苦’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都喝得下。”教育子孙时,邓尚志总是将这句话挂在嘴边。在他看来,吃苦耐劳是立家之本。尽管两位老人年轻时在城里工作,但一有机会就把孩子放到农村去锻炼,三子一女个个会插秧、割稻、砍柴,甚至还学会了破篾、织斗笠。
“屋檐水点点滴滴,滴在现窝里。”如今,邓尚志的儿女个个成才,孝顺父母。儿孙多次邀老人同住,老人却总是婉言谢绝,不愿给儿女添麻烦,住在老房子里,过着简单朴素的生活。房子的天花板有些裂缝了,他们就请人用透明胶细细地粘好。
20xx年和20xx年,夫妻俩先后编著《真情集》《心声》两本书册,收集了一些自传、家信家书以及诗词,将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浸润其中,传教与后人。,龙可英又编著《诗画怡情》一书,作为夫妻俩人生最后的纪念。在这本书中,两人毫不避讳地留下了遗嘱,要求树葬,去世后火化,不占国家的地,骨灰葬在老家父母坟前的树下。龙可英还特为此赋诗:“生死平常事,骨灰树下埋。花开香十里,白鸟引歌来。”
【传承好家风先进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好家风先进事迹材料01-10
传承好家风征文11-18
传承好家风作文03-31
好家风先进事迹材料11篇01-10
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作文04-30
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征文06-21
传承好家风作文600字05-17
传承好家风优秀征文精彩11-17
传承好家风征文13篇01-04
传承好家风作文12篇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