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党政资料>事迹材料>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

时间:2024-08-08 10:59:29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合集】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要用到事迹材料的地方还是很多的,事迹材料可以很好地体现和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那么事迹材料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合集】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15篇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1

  陈秋花,女,1954年出生,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漳村煤矿职工任俊山妻子。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第五届全省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山西好人。任俊山1974年退役后来到潞安矿务局漳村煤矿采煤队上班。1976年,他被突然顶板冒落的石头砸中腰部,致使胸椎以下高位瘫痪、大小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

  丈夫需要护理,年仅一岁孩子需要抚养,年轻的她面对现实,接受精神、体能的`双重磨练。1984年,丈夫的病情稍为稳定后,她利用空余时间自学裁缝,贴补丈夫的治疗费用,增加家庭的额外收入。

  瘫痪卧床的任俊山,曾两次被陈秋花硬硬从死神手里拽了回来。1983年,任俊山突然发起了高烧,体温40度多日不退,她一边精心护理丈夫,一边托亲依友四处寻医,在中西医结合医治下,任俊山的体温奇迹般地恢复到正常。20xx年,任俊山因平躺时间过长,不能自行排尿,尿液的残留物使肾脏功能减弱趋向衰退。在她的努力下,丈夫胱造瘘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生命得以延续。她用40年的行为诠释了人间大孝,她以真诚、爱心、责任心温馨着家庭,温暖着社会。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2

  在xx小学的校园里,常常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她就是xxx,一个有着12年教龄的小学老师。作为教师,她兢兢业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作为妻子,她做到了贤良惠达、体贴入微;作为母亲,她做到了慈爱善良,无微不至;作为儿媳,她做到了孝顺尽心,让老人享受天伦,安度晚年。

  19xx年毕业的xxx,工作两年后与xx村的村民xx结婚,一年后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四世同堂其乐融融。正当一家人沉浸在和和美美的幸福中时,爷爷突然病倒了,经过诊断患有严重贫血、慢性胃炎、消化道失血等疾病,病情十分严重,经过抢救无效走了。但原本孝敬老人且身体虚弱的公公,经过这一折腾,几乎丧失了活动能力,精神上也出现了恍惚的症状。从此,公公的洗漱、护理等便落在xxx的身上。要洗家中的衣物,她就把卫生洁净的用品帮公公铺好,挑最好的衣物给老人用。一次因xx老师要参加竞赛,她就一边洗衣一边准备竞赛材料,忽然一点小事让公公不开心,受到公公的责难,xx老师委屈地哭了,但她没有分辩,一面安慰老人,一面又忙碌自己的工作……

  xx老师是一个喜欢交际、开朗的人,打篮球、唱歌、跳舞样样都会,但自从公公病后,所有年青人的爱好她都无缘。为了这个家,为了照顾病人,她用了自己的业余时间和失去了所有的爱好,她每天的生活规律像时钟的轨迹一样,上班、学校、回家,三点一线,从未改变。

  这样忙碌的日子过了好几年,病魔再一次缠上了公公。20xx年3月,公公又患上了更为严重的病——肾衰竭。这样的病对一个年青力壮的人都难已承受,更何况是一个体弱多病的老人,这下,公公身体更弱了,后来连在家里走动都要拄拐杖,像刚学走路的孩子一样摇摇晃晃。公公因为患有精神病加上身体太差,不敢动手术,只能保守治疗。“有病乱投医”,凡是听说哪里医术好,xx老师就陪他去哪医治。但只要能缓解公公的一丝痛苦,她总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在公公病重的日夜里,生活中的锁事、工作中的'烦恼、公公的饮食起居,她都处理得有条不紊。村中的乡亲都说,是xx老师用孝心和无限亲情,让老人在病痛中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体会到亲人的关爱,生活的美好。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xxx的家中得到了真实的体现,她家里常有这感人的一幕:当xx老师在帮老人按摸或洗衣做饭时,她的儿子总站在背后也用一双小手帮妈妈捶背……

  xxx用她的行动弘扬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为年青人做出了榜样,也用实际行动教育了孩子和周围乡邻,值得全社会倡导和崇敬。但愿亲情无处不在,温暖创造奇迹!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3

  XXX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的家庭。虽然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迹,可他却在平凡中用实际行动展示了他孝老爱亲,无私奉献,积极乐观的'高尚品德。

  XXX的岳父岳母,因为脑梗导致中风,双双瘫痪在床,不能进食和排便。为了照顾好岳父岳母,XXX除了为老人翻身、更换衣物、擦洗身子外,还要一口口地喂饭,陪老人聊天。在此期间,他通过看书、上网相继学会了按摩、足疗、洗澡、理发、换尿片等技能,成了一名护理方面的“行家里手”。XXX还自学了的插鼻饲管技巧,给岳母插鼻饲管。在六年时间里,岳父母经常发烧患病需要打针输液,他又学会了打针输液的技巧,这样老人的一些急病就可以得到及时的治疗。

  在XXX夫妇的精心照顾下,虽然岳父母六年的时间里躺在床上没有意识,但病情稳定,卫生上也干干净净。在饮食上,他每天变着花样制作食物:早晨小米粥配小包子,或鸡蛋挂面汤、疙瘩汤;中午各种新鲜蔬菜、鱼、鸡蛋、猪肉等;晚上有菜粥、牛奶。因为担心老人咬不动水果,他就放进锅里煮一下再给老人吃,这样既能帮助消化,又可防止便秘。面对家人和邻居的夸赞,XXX笑着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照顾好老人也是我们全家的福气。”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4

  吴伏连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用自己的大爱践行生活的意义,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上慈下孝”的生动内涵。

  这是一个很普通的真实故事,故事的结局有些凄凉,有点沉重,不会像电影剧本里的那般峰回路转,有的也许只是我们对事实的惋惜,对生活的叹息。三年前的一天,不幸降临到这个家庭,24岁的孙子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患有尿毒症,需要高额的费用做透析,还需要换肾,而这时,孙子的父亲早年患有糖尿病,母亲有高血压,而父母两人都不能为自己的儿子捐肾,这让做父母的只能为孩子干着急,而这时,吴老太却毫不犹豫的决定捐肾给孙子做手术,吴老太自己也不知道,这手术是什么,会有什么危险,但她更知道,孙子还很年轻,快要当爸爸了,还有大好的青春等着他,而自己过了大半辈子了。

  配型的结果非常的乐观,手术也很顺利,手术过后没多久,孙子和女友结婚了,随后,孙子也当爸爸了,吴老太也做太奶奶了,这本该是让全家人都万分开心的事,可惜好景不长,20xx年的3月,为了赶车,孙子跑了一段路,就是跑了这几步,使得缝合的地方裂开了,让本该可以慢慢恢复起来的孙子病情突然恶化,谁都不会想到,手术完后才半年多的时间里,孙子就这么离开了人世。吴老太经历了人世间最惨痛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丧孙之痛。

  即便如此,吴老太也从没有抱怨,悲观,依然乐观、平淡的生活在这块属于的她的土地上,很平凡,很普通,每天陪着年迈体弱多病的老伴下地种菜,生火做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照顾着老伴的日常生活。或许我们的主人公在外人看来会是多么的无助和悲伤,而当她在70岁高龄时,还能开心,惬意的生活着,无论身边发生了任何事还能坦率,诚然的去面对,不禁的让我们对这位老太太产生了由衷的佩服与敬意。

  吴老太的伟大在于她的无私,她的奉献,她对生活的认知态度与人生追求,或许这样的人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我们只是缺少一双发现它的眼睛,又或许对于这些人,他们要的不是回报,这只是他们对人生的感悟。这里,我们衷心祝福老太太身体健康,安享晚年。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5

  1998年,在我与妻子结婚后的第一个年头,女儿还没有学会走路。岳父刚刚五十出头,不幸身患脑溢血住进了医院,我每天白天要上班,晚上下了班就赶到医院陪护,还要四处借钱凑医药费,那时的收入不多,要给他治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然后就到处借钱。面对如此大的压力,心急如焚。但同时又提醒自己要坚强面对,及时筹集医药费给岳父治病。向亲戚朋友借,向学校同事借,甚至向学校借过钱,十多个日日夜夜后岳父终于走了,一家人痛不欲生,家里的重担压在了我的身上,但我和妻子能相信天无绝人之路,生活中也都表现得乐观向上。

  对于母亲我更是无微不至地照顾。在我上高中的第一个星期,父亲因为心脏病突发,永远地离开了,是母亲一手扶扯我上完了高中,又上完了四年大学。我深感母恩,深深地体会到母亲的不容易。因此我要把对父母的爱加倍的给母亲,不管怎样忙怎样没有时间,也要挤出时间去看看母亲。每周起码两次,每次去帮母亲做做饭,做掉些家务,嘘寒问暖,看看母亲需要些什么。父母永远都是奉献,没有半点索取,他们只知道无穷无尽的付出,没有盘算子女的回报。只求做子女的能常回家看看,看着母亲的满头的银发,时时让我想起好好孝敬父母吧!好好孝敬父母吧,不要到子欲养而亲不在方知悔恨不已。

  而今,我在父与子的'身份对比中,真真切切的读懂了父爱与母爱,我用对待女儿的感情去默默享受父母对我的那份真情。我总想倾其所有给予女儿更好的生活和成长环境,总是千方百计的为她设计美好的前程,总有“望女成凤”的美好愿望,这些都是我父母当时对我们的心情,只不过由于年少无知,我没有懂得父母的那份心意。反思后,我也会我们的博爱抚育女儿健康成长。我想无论多少年以后,“养儿才知父母恩”这句有着中国传统孝道美德的名言一定会周而复始。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6

  xx,男,1969年5月出生,xx省xx市xx县鼎新镇东明村二组村民。

  xx家兄妹7人,4儿3女,他排行老小,大姐30多岁时因癌症去世,其余2个姐姐均已嫁到县城,兄弟4人相继成家仍在一个队里生活。大哥于1978年结婚后育有一儿一女,儿子患有先天性智障现已33岁。作为叔叔的他无论婚前婚后对大侄子都视为己出,多年以来帮助大哥家里春耕秋收,带大侄子看病。作为家中的老小主动承担起了供养父母的职责,父亲于20多年前因病去世,在他们全家的悉心照料下母亲现已有86岁高龄,且身体、精神状况较好。平日里4兄弟和睦相处。作为父亲的他,以身作则,女儿品学兼优,今年刚从吉林大学毕业。

  xx,出生在一个朴朴实实的农村大家庭,家中兄妹7人,他作为老小,一直被全家视为掌上明珠,从来都是什么好东西都先紧着他,哥哥姐姐对他更是疼爱有加。在他13岁时大哥结婚了,迎来了这个大家庭里的第一个嫂子,一大家人依旧过得和和美美,婚后第二年大哥大嫂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是个儿子,大家都喜出望外,可就在大家还沉浸在一片喜悦中时,渐渐地发现这个新生儿有些异常,后来经查小孩患有先天性智障,一大家子人的天就此塌了。记得那时候家中最小的他常常听到父母叹气,看到父母流泪。时间久了,大家也渐渐地接受了小侄子的存在,由于年龄相差也不大,他更像是小侄子的哥哥一样带小侄子玩,保护小侄子不被其他孩子欺负。就这样到了22岁的他找了本村的.一个姑娘结婚,婚后第二年生下一个女儿,女儿3、4岁时妻子想再生个儿子,按照农村养儿防老的习俗,岳父岳母都催了好几次,按道理作为家中的老小应该再生个儿子,但是他却劝妻子再不要生了,他要把大哥的儿子当做自己的儿子,自己不打算再要孩子了。起初妻子坚决不同意,和他闹得天翻地覆,甚至到了离婚的地步,可是他苦口婆心的劝说,后来妻子也被他的善良感动了,且在他的感染下妻子也渐渐地融入到这种氛围里,勤俭持家经营着这个小家和大家,对丈夫倾尽所有帮助大侄子的做法也是大力支持,毫无怨言。

  这些年来,一家老老小小生活在一起,勤劳朴实的他农忙时节在家务农,农闲时节外出务工,从来都是风里来雨里去的四处奔波,只要有钱他都会攒起来,舍不得吃肉、抽烟、喝酒,只为这一家老小,就连自己的妻子、女儿一年到头都买不了几件新衣,女儿小的时候不懂事还时时缠着父亲和同村的其他孩子比,后来在父亲的榜样效应下,女儿也不在乎别人的眼光,有的只是更加坚毅的性格,更多的懂事和孝顺,学习方面也从来不用父母操心,自小学习成绩优秀,今年已从吉林大学毕业。他的父亲于十几年前患癌症去世,母亲在他们一家人的悉心照料下,现已86岁高龄,身体依旧硬朗。

  在他的不计得失、患难与共、不顾小家的大爱下,全家弟兄4人、妯娌4人、侄子侄女7人的大家庭在一个生产队里仿若一家人似的一起春耕、一起秋收、一起孝老、一起敬亲……逢年过节时,姐姐们几家人过来,更是异常热闹。现如今,兄弟们年龄越来越大了,生活也越来越好了,但还是宛若一家人似的互帮互助,共同抚养着侄子和老母亲,孩子们也十分优秀,几乎都学业有成,也像父辈们般亲如一家,也都分担着照顾哥哥的重担。这个四世同堂41人的大家庭,让兄弟不分你我,让婆媳亲如母女,让下一代耳濡目染。

  平日里,他对乡邻、对朋友都能以诚相待,友好相处,不论是谁,遇到什么困难,只有他碰到或是只要找到他,他都会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帮助和安慰。他也常说:“一起居住生活都是一种缘分,多做一些好事、善事,能够帮助到别人,自己的内心才会真正快乐”。

  一开始,他身边还时常会响起一些负面的声音,“这老石是真‘老实’,放着钱不挣净瞎帮忙……”诸如此类的,老石总是笑着回应“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时间久了,负面声音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大家都越来越多的向他看齐、向他学习,全村的风气因此大为好转,淳朴的民风、和谐的乡风洒满村落。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7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多忙,对女儿的爱和教育的关注不能减少!

  我对女儿的教育从每一个细节入手,教育孩子全面发展。我比较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自信心对于事业简直是一种奇迹,有了它,你的才干便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个没有自信的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才能,也不会抓住一个机会。”我经常给女儿鼓励,对她的能力给予肯定。和女儿学校的老师交流后,我会及时地把老师对女儿的表扬扩大化后告诉女儿,并告诉她老师对她的期待,女儿就表现得越来越好,越来越自信。学好文化课是孩子教育的一项中心内容,而大多数家长却又往往无能为力,在这方面我也不例外。但是,我始终认为学习好的关键在于培养读书的习惯,激发钻研的兴趣,一旦有了习惯,想不学都不行,一旦有了兴趣,要挡也挡不住。要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做家长的不但要讲明道理,还要放好样子。为此,我自己从参加工作到现在,特别是在孩子上学以后,始终坚持读书不辍。现在,读书已经成了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再有什么功利色彩。其实,我们的'读书学习,不仅是给孩子们做榜样,那也是赢得孩子们的尊重啊!

  对于孩子的人格的塑造与培养,我们既要尊重其个性,又不能放纵其任性。没有个性就没有具体个人,但个性的存在又应当以不侵害他人的权益为界限。我的工作比较忙,星期天加班是经常的事。但每周日(或周六)下午,孩子完成了家庭作业以后,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总是挤出时间陪他出去散步。

  现在,每周日下午的散步,对于我和孩子都已成为一种美好的期待。我们期待着通过这散步来愉悦心情,放松精神,交流思想,增强信任。我的孩子才上初中一年级,我对于家庭教育的做法和看法是否正确还很难说。

  孩子还有一段长长的人生路要走,在他这一段关键的人生路途上,我会努力做好他的朋友,与他一起分担挫折的沮丧,也与他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我会努力做好他的榜样,并愿他的表现比我这个“榜样”更出色。对此,我有足够的爱心、信心、耐心和平常心。为了锻炼孩子的毅力,我常常陪他做徒步旅行或爬山。其实,家庭的教育就是要我们陪着孩子一同走过,做他们的朋友;就是要我们树立良好的长者形象,做他们的榜样。

  我想,在教育的过程中,总会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我们要做的,就是从现在起,尽可能多地把时间留给孩子,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做他们真正的朋友;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改进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要与时俱进,科学教子,争做合格家长,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8

  朱天瑜同志,男,现年48岁,大专文化,是甘州区新乐小学的校长。在工作中,他爱岗敬业,任劳任怨,多次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在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儿、为人夫、为人父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一、常怀一颗孝顺之心

  朱校长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是在他的心里:父母亲一辈子经历的苦难不可胜数,孝敬老人,赡养父母一个人做人最起码的标准,人人都要有一颗孝敬父母的心。良知不仅仅要埋在心里,更重要的是要落实在行动上。特别是自从朱校长的母亲因病去世后,父亲年龄越来越高,多种老年病等导致身体十分虚弱,需要人照顾,而其他儿女又不在身边,为了能够更好的照顾老人,他就把父亲接到了城里自己的家中。平时在家里,如果老人有不舒服,或有个头疼脑热时,他就及时请医生、买药、煎药等忙个不亦乐乎。为了排遣父亲的孤独感,一有时间,他就坐在父亲房间,陪老人看电视、聊天,精心关照父亲的饮食起居。

  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但是在3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朱校长硬是无怨无悔地实践着他的贤孝美德,成为一方楷模。

  20xx年春天,正是风寒料峭的时候。一天下午,他发现老人的状态不正常,就赶紧联系车辆,把老人及时送到了医院。经过三天的抢救,才恢复了清醒的状态,又经过十多天的治疗,才出院回家休养。

  在父亲住院期间,他与家人,寸步不离地守护在老人的床边,打针换药,擦洗身体,搀扶大小便,从没有嫌弃老人,从没有一句怨言,相反还经常安慰老人。多年来,老人多次从死亡线上挣扎回来,每次他都这样守护在老人的身边。

  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每当这个时候,他就对妻子、孩子说,不要和老人计较小节,尊敬老人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虽然有些话年轻人不爱听,但绝无恶意,我们要耐心听,等听完再作解释,这样就会化解某些误会。下班后的他,回到家就帮老人收拾房间,休息日陪着老人聊聊天,散散步。他对孝的理解是:“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他矢志不渝的用自己的大爱使得近90高龄的父亲舒心愉快地生活,以自己崇高的道德素养演绎着人间纯真的孝德情怀。

  二、常怀一颗体贴之心

  在忙于工作的同时,朱校长也不忘对家庭的照顾,利用休息时间陪伴妻子及家人出去逛街、买菜等,经常与家人沟通,让家人理解支持自己的工作。尊重、信任家人,在处理家庭的大小事时,夫妻平等对待,互相通气,共同磋商决定,只要是合理的建议,求大同,存小异,力求做到办每件事双方都心情舒畅、满意。

  朱校长的妻子是某印刷厂的一名临时工,工资比较低,只有几百元,一套旧楼房一住就是十几年。他的妻子身体一直不是太好,经常性打针吃药。特别是在20xx年秋天,他的爱人病重住院期间,他一方面要照顾生病住院的妻子,另一方面还尽量不耽误学校的工作。医院里大家看到他在为做手术签字时那颤抖的手,都知道他承受的压力很大。

  朱校长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到学校来看一看,或者打电话询问学校工作情况。朱校长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为人师表、爱岗敬业的精神和品质让他在学校领导班子及教职员工中间产生了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由于经常性生病,妻子自己都烦了,经常流露出不快的 情绪,但他总是安慰妻子,开导妻子,一点都不埋怨妻子。为了让妻子手术后高兴.心情舒畅,早日恢复健康,他每天给妻子端水送饭,为妻子梳头洗脚,多少个日日夜夜,怎一个累字了得!朱校长的爱妻事迹曾被学校的老师们传为佳话,说他是真正的模范丈夫。

  三、常怀一颗慈爱之心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即使工作再忙,负担再重,他也从不放松对儿子的教育。他时常教育孩子学习要刻苦、生活要简朴、对人要和善、对长辈要尊敬、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诚信,并在很多方面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身教胜于言教,在他的影响下,儿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小小年纪就充满了孝心、爱心、上进心。有好吃好喝的他总是先拿给长辈吃,坐公交车小小年纪遇到老人总是让出自己的座位,在学校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

  20xx年,儿子由于高考没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情绪十分低落。朱校长就耐心地开导他、鼓励他,他对儿子说:成功的道路有很多条,只要你用心去追求,不断地学习、分析,不断地总结,就一定能够达到理想的彼岸。他的一席话,使儿子从低落的'谷底走了出来,并积极地投入到了新一轮的学习当中,20xx年顺利考入了中国矿业大学,如今已成长为一名有教养、有礼貌、讲文明、素质高的新时代优秀青年,得到广大邻里的一致好评。

  朱校长他们兄弟三个,虽然现在都已成家,各自有各自的家庭,但他们始终坚持分家不分心,每当谁家有事或有困难的时候,总是聚到一起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不论谁家遇到了困难,朱校长都积极主动的帮助解决。特别是在朱校长的大哥重病住院期间,朱校长多方联系医院检查、做手术,还垫付了部分医疗费用,给予了大哥无微不至的关怀。

  四、常怀一颗关爱之心

  朱天瑜同志一直把陶行知先生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自己教育生涯的航标。工作中,他恪守师德,为人师表,认真备课授课,用 真诚和爱心对待每一个学生,他把每个学生都看成自己的孩子。为了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同一片蓝天下茁壮成长,每年朱校长都要带领全体师生为贫困失学儿童捐款捐物。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他更是关心备至,从学习到生活,从思想到身体。哪个学生成绩下降了,哪个学生思想有波动了,他就立刻找来做思想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20xx年,我校一年级的张亚婷同学在家中被大火烧伤后,需尽快进行二次手术,否则将危及生命。张亚婷同学的家长为筹集手术费用,掏出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但仍无法凑齐高昂的医疗费用。正当家长为巨额手术费发愁时,朱校长带领全校师生为张亚婷同学捐款7000多元送到了学生家长的手中,缓解了家长的燃眉之急。

  朱校长心怀每一位老师,对教职员工的思想、工作、家庭问题,朱校长一一记挂在心,经常与教师交流沟通,或是茶余饭后不经意的一两句问候,或是特约教师谈心,领导与教师心相通,无隔陔。朱校长以他个人的人格的魅力和管理艺术,赢得了教师的尊重。老师们工作毫无怨言,感到心情舒畅,辛苦也值得。

  朱校长身为一校之长,不但不摆架子,待人处事公正民主,宽厚仁和,而且关心教师,乐意为教师排忧解难。情系师生,乐于助人,是对朱校长的真实写照。对教师的困难疾苦,更是热情帮助,关怀备至。有一次,一位教师身患重病住院,朱校长不顾工作劳累亲自前往医院探望,问寒问暖,并多次安排学校行政人员、教师探望生病的老师,令生病的老师及其家人深受感动。不仅是本校教师病了,就是教师家属生病住院,朱校长也会安排学校行政人员去探望慰问。

  朱校长深怀爱老之心,恪守敬老之德,力行孝老之举,以责任去体现孝道,从点滴小事做起,践行传统美德,为老人送温暖,为家庭谋和谐。在朱校长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许多中华儿女的优秀传统美德,孝敬老人、诚实守信、无私奉献、积极乐观、勇担责任。他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9

  我村五保户xx,现年60多岁,生活不能自理已经多年,生活十分困难。没有子女的照顾,xx对他们十分关心敬重,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照顾他们。平时给他们送去衣服、面粉等生活必需品。每年春节给他们包饺子吃。

  每年冬天,他和妻子都会早起床帮他劈柴生火,待屋里暖和后,服侍他起床,帮他穿好衣服,帮他梳理,一切打点妥当后再去做早饭,早饭做好后,xx先把饭盛给他吃,看他吃饱了之后,自己再回家为家人做饭、洗衣服。晚上,他一直到服侍他入睡后才回家休息,每天如此。这位五保老人感动地流过多次眼泪:“这孩子是个好孩子,为我们做了这么多事,我们感动啊!”他不仅是尊老的模范,还是爱幼的楷模。每年暑寒假期间,也是他最忙的季节,因为他在这期间有了一非常重要的任务。此段时间孩子们都已放假,由于父母亲都外出打工,无法正常照顾孩子。xx把这些孩子领到自己家,为他们免费照顾孩子,还教这些孩子一些科学知识,组织孩子们开展健康向上的娱乐活动。这样他们的父母就能放心的干活,孩子们也能学到一些知识,免于荒废学业。

  xx的行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赢得了群众的口碑,他是传承中华民族孝老爱幼传统美德的楷模。从他的行为上,我们看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风尚,从xx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村妇女的脸上,我们真正读懂了什么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最近几年年轻人都出去务工,家里都留下老人和孩子,统计xx村全村有留守老人17位,留守儿童XXX人,他们不是孤独的在亲人不在时,xx有着自己的人生规划,我既然是村上的一名干部我就要负起这个责任,就算不是干部作为人之常情也应该献出爱心,他每周都要抽出时间走访这些留守户,给他们送去关怀,送去需要,记得又一次,一位老人给他说我没有吃的了,农村人都是把小麦运到镇上加工成面粉在拿回家吃,他说不要紧我有车我给你磨去,学生上学都要经过一道河,对于留守上学儿童是个问题,经常下雨就过不了河,但是总会看见xx的身影,是他接送留守儿童的上学,村民说;好像都是他的儿女一样,他说爱是超越一切的,都是我的子女。

  如果人世间有真爱的话,那就是奉献。不在于奉献的多少,也不在于价值的大小,而在于你是否用心真正的感受它。注重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深刻懂得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xx说:“我们应该把别人的老人也当成自己的父母一样孝敬。”xx身处农村,切身体察农村老年人的现状,由于相当多的青壮年农民远离故乡务工,有的家庭成了“空巢老人”,有的不仅要种庄稼、养畜禽,还要抚育照顾孙辈儿童,一年四季辛苦劳累,尤其是每到传统的中秋节、重阳节,很多老年人缺少一种亲情的关爱,享受不到天伦之乐,心灵上不免产生一些孤独和寂寞感。欲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xx十分理解老年人的心情,关注老年人的疾苦,为了能使广大老年人能在重阳节过得高兴快乐,近年来一直坚持把本村的老年人请到他家作客,并请镇党委、政府领导到场指导,与老年人共同欢度节日。xx说:“我把他们请来团聚,能使他们笑一笑,送上我对他们的祝福,我要从多方面努力感召社会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每年春节,xx为了表达对附近贫困老党员和贫困老年人的关爱,不仅要请他们吃团年饭,还要为他们购买猪肉、酒、茶之类的年货,使广大农村贫困老人深深感受到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当今社会,不仅有党和政府的关心照顾,而且还有社会上有仁善之心的人带来的温暖和关爱。xx,用他的善良和孝心为父亲和社会老人的晚年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为xx镇街坊四邻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10

  马xx,男,布依族,32岁,中共党员。明孝道、知荣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大力提倡树社会主义荣辱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马以孝道为荣,以奉献为荣,将自己的爱心一点一滴地倾注到父母身上,与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用赤诚孝心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马xx在家排行老五,上有年迈的父母,两个哥哥和姐姐,下有没有工作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儿子,并且父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

  20xx年,哥哥因患骨裂住进了医院,父母年迈而且家里需要料理,于是他日夜守护在哥哥的身旁,精心的照顾,复诊时,由于当时没有电梯,他背着哥哥奔波在楼上楼下十余次,没有任何怨言。悉心的照顾,长时间的治疗,也许是兄弟情深感到了上苍,此次手术非常成功,哥哥逐渐康复,他笑了,年迈的父亲笑了。

  马父母已年过六旬,患有高血压、风湿等病痛。在父母的卧室里床头上常用的药物整齐摆放;老人的`生活必需品更是一应俱全,伸手就能取到,老人的衣服、被褥显得干干净净,邻里看见了无不夸赞。老人老了,儿女们又都各自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马只要一下班就会准时回到老人身边,陪老人拉家常、谈琐事,让老人摆脱孤单和寂寞。

  马承担赡养老人重担十余载,三世同堂,毫无怨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很好地诠释了孝道。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11

  丈夫在说话,妻子在笑,对于一般家庭来说,这样的情景再普通不过,但对于雷建国一家来说,妻子的笑来之不易。雷建国的妻子魏金霞患脑梗15年,在他日复一日的精心照料下,半身不遂的妻子依然穿得体面,吃得营养,了解着一室之外正在发生的事情。

  雷建国是宁夏中卫市人,今年71岁,妻子魏金霞今年67岁。20xx年,魏金霞被确诊为脑梗,身体僵硬麻痹,行动不便。

  拿到确诊结果的当晚,雷建国久久未能合眼,心疼、难过、愧疚等多种复杂的情绪一起涌上心头。早在20xx年,妻子时常头晕反胃,雷建国立刻带着妻子寻医问诊,想调理好妻子的身体。而妻子原本以为自己身子骨硬朗,身体不适可能是由胃病引起的,因此并未深入治疗。

  雷建国当时在乡镇企业工作,妻子在家一个人承担起了照顾孩子、种地的家务活。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这个家庭承受了巨大的打击,作为顶梁柱,雷建国随即辞去了在乡镇企业的工作,回家照顾妻子。

  “我们是一家人,不管遭受怎样的风雨和打击,都要一起面对,我会成为她最坚强的依靠,守护好陪我度过半生的妻子。”这些年来,雷建国的生活以妻子为圆心,他日复一日精心照料着妻子的生活起居。

  魏金霞每天的洗漱、吃饭、三次吃药、三次锻炼等日常护理,雷建国全部亲力亲为。为防止妻子久卧在床肌肉萎缩,他还自学了按摩,从手臂到双腿,他每天都认认真真地为妻子按摩。

  妻子的吃饭问题是雷建国最为忧心的,因为咀嚼吞咽功能受损,她每天只能吃软食,每口只能吃一点点,稍有不小心,就会吐出来。每次吃饭时候,雷建国总是拿着小勺子,一点一点不厌其烦地喂进妻子嘴里,时不时帮妻子擦擦嘴角。喂妻子吃完一顿饭,往往要耗上一个多钟头,天热的时候,一顿饭吃完,雷建国满头满身都是汗水。

  魏金霞不能正常说话,雷建国没有放弃与她交流。他与妻子说话,给她讲趣闻,读新闻,让她了解这一室之外正发生着的事情。虽然不能说话,魏金霞总是仔细地听,看着雷建国在认真地讲述,看着看着就笑了。

  夜里睡觉的时候,雷建国也不敢踏踏实实地睡过去,每隔两三个小时,雷建国就要起身查看妻子的状况,帮妻子翻身、换尿不湿,让妻子能舒服一些。天气好的时候,雷建国会专门帮妻子换上好看的`衣服,把妻子抱上轮椅,推到门口晒晒太阳,呼吸新鲜空气,尽心尽力维护妻子的体面。

  自妻子得病后,雷建国的生活范围骤然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圆,而妻子所处的位置就是他的圆心,照顾妻子日常生活成为了雷建国生活的全部。

  让雷建国觉得最艰难的,是妻子不定期的大小便失禁。每当发生这样的情况,雷建国都要帮妻子擦洗身体,洗裤子洗床单。看着丈夫独自一人忙前忙后,妻子总是忍不住哭出声来。然而,雷建国从来不会在妻子面前抱怨,他说,自己心里也有苦,但他不能在妻子面前表现出来,不想让妻子难过。

  在雷建国的长期坚持下,他的家中一直保持着干净整洁,从卧室到厨房、客厅,朴实却处处透露着雷建国对生活的爱,对妻子的爱。去过雷建国家的人都赞不绝口,夸赞雷建国在遭遇家庭重大变故后还能尽力让这个小家干干净净,温暖如故。雷建国的回应依然让大家感动,他说:“我把家里收拾地整齐些,她看到了,心里也能开心一点。”

  近期,中央文明办发布了20xx年8月“中国好人榜”,雷建国荣登“孝老爱亲”好人榜,15年倾情陪伴、悉心照料脑梗妻子的好丈夫故事广为人知。雷建国用亲身行动树立起孝老爱亲的榜样,用相濡以沫谱写了一曲爱的赞歌。

  雷建国说:“别人都说我是模范丈夫,但是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每一天,雷建国依旧把妻子照料好,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还自己抽时间锻炼身体。年过古稀,他希望自己仍然能保持健康,以便好好照顾妻子。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12

  XXX是慈溪市周巷镇平王社区居民,也是一名中共党员。20xx年,媳妇沈玲利突发脑溢血,从此瘫痪在床。XXX没有嫌弃重病的儿媳妇,主动对儿子说:“你要上班赚钱还债,阿利就交给我吧”。从此,给媳妇擦身、捏腿、换洗衣服、喂茶喂饭,就成了她每天的'“必修课”,一做就是13年。尽管突发眼疾让XXX眼睛重度视障,但是照顾儿媳的担子一直没有卸下,XXX表示只要眼睛还能看见一点点光,她都要好好照顾儿媳。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13

  xx,女,xx年七月出生,大专学历,现任教于xx市文化小学。她亲力亲为,无微不至,无怨无悔,悉心照料着自己的母亲。她的母亲10刘淑琴,今年86岁,因患严重的小脑萎缩,记忆力丧失,事理难以明白,行为怪异,在她的细心呵护下,几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十几年前,她的母亲与儿子生活于兴安盟的一个偏僻的农村,除了血压稍高,心脏有点问题外,身体还算健康。可进入古稀之后,身体却每况愈下。血压渐高,心脏病也时有发作。而更糟糕的是,老人又患上了脑血栓。幸亏那时正值寒假,她及时赶回老家,及时将老人送往医院住院治疗,这才不仅保住了老人的性命,而且除了从此留下了小脑萎缩的后遗症外,并无留下肢体上的残疾,这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自那以后,她便几次把母亲接到家中侍奉,虚寒问暖,端茶送饭,求医问药,关怀备至。但因老人传统观念过重,总认为女儿家是外人家,儿子家才是自己家,每次来到女儿家都是在女儿哭眼抹泪苦苦慰留下,少则住上两三个月,多则五六个月,便匆匆回老家。母亲回老家后,她利用每年的寒暑假,千里迢迢去探望母亲,而且一去就是整个假期,为此,儿子颇有微词,曾几次责怪她:你心里只有姥姥,没有儿子!面对自己心爱儿子的.责怪,他只能说:“你是妈妈的心头肉,妈妈心理怎么会没有你?一个是生妈妈的,一个是妈妈生的,都是我最亲的人,只是啊,你姥姥年纪越来越大,身体又不好,妈妈内心想得是,现在多尽一份孝心,将来就少一些遗憾和自责啊!并安慰儿子在家好好学习,爸爸工作很忙,要听爸爸的话”。话虽这样说但她何尝忍心舍夫别子,却饱受那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到的辛酸和无奈?她又何尝愿意一个幸福的家庭缺乏妻爱和母爱,使丈夫和儿子蒙受牵挂和思念之痛?但世事终难两全。

  随着时光的流逝,到了xx年,老母亲已是八十二岁高龄。由于小脑萎缩缘故,常常弄得儿子家鸡犬不宁,乌烟瘴气,哥嫂每天都给她打电话诉苦。他常常为了挂念母亲而彻夜不眠,最后她终于与丈夫商量,把母亲接到自己家。当她向五个兄长提起此事时,大家却一致反对说:“咱老妈五个儿子,到老了却让姑娘养活,你让我们的脸往哪放?”她反驳道:“都啥年代了,还有这种观念?妈是儿子的妈,也是姑娘的妈。不管是儿子养活,还是姑娘养活,只要老妈幸福,才能体现儿女的真孝!”众兄哑然,只好同意。

  抚养孩子是与时俱进与生俱来的快乐、希望和欣慰。侍奉老人却是与日俱增的忐忑、失落和焦虑。她把母亲接到身边后,母亲与她寸步不离,有时还跟她叫妈,不让她上班只好雇保姆。由于母亲小脑萎缩,完全无法自控,主要表现是一句话反反复复问无数遍,时而想爹想妈的嚎哭,时而哼唱哀歌,时而把别人东西收藏起来不让动,时而拐杖怒戳地板巨响,时而对保姆大喊大骂,每天晚上睡觉都不脱衣服,只有女儿耐心商量才能完成,如厕坐便内外都是粪尿......这一切的一切,保姆实在忍受不了,五年间一个又一个先后换了近二十个保姆!是的,别人忍受不了可以一走了之,而作为女儿的她,除了忙于上班,回到家就千方百计地哄老人开心陪老人玩纸牌,尽量让老人多享一些女儿纯真挚诚的关爱。

  无论寒来暑往春夏秋冬,五年如一日,她每天早晨耐心哄老人起床、洗脸刷牙等,早餐一定让老人吃一个鸡蛋,喝一袋牛奶,一日三餐尽量做老人可口的饭菜,每天按时按量喂降压药、心脏药,平日老人有12点不舒服,马上请医问诊、吊针,每年春秋两季按时为老人吊针扩张血管的保健药,每周为老人洗一次澡,老人的内衣内裤更是勤洗勤换,把老人侍奉的干干净净。从她家走出的保姆逢人就夸,这样的孝女还真没见过,太让人佩服了,真是孝呀!

  xx年xx,八十五岁高龄的老母突发急性阑尾炎,生命危在旦夕,医生全面检查后,认为这么大年纪,又有多种重病在身,如果做手术,难下手术台,如果不做手术,生命难保,这让医生也很纠结,不愿接手这个手术,建议转外地医院,她听后,失声痛哭,跪地求医生为老母亲进行手术,他相信医生一定会救活老母亲。在她的再三恳求下,医生决定为母亲进行手术。苍天不负孝女之心,手术非常成功。手术这一关过了,而在二十一天的住院治疗中,由于老母亲年纪大,对药物的反应出现了心衰、肺积水等多种病,辗转了三个科室,在这期间,他她承受各种压力,一边精心护理母亲,配合医生的治疗,一边还要抽时间到校为学生上课,余下的时间全部献给了病中的母亲。二十一天的望眼欲穿,提心吊胆,默默地祈祷,二十一天的喂饭擦洗,端屎送尿,二十一天昼夜和衣而卧,寝食难安!到了老母亲出院时她的体重降了十来斤,同事们见她日渐消瘦无精打采的样子都很心疼。尽管如此,她觉得这一切都值,因为她的精心护理、付出,换来了老母亲的重生。

  如今老母虽然大病一场,八十六岁高龄,在她的细心呵护下,依然如故地生活在女儿家,她倍加珍惜这余下的时光,把孝敬老人的事会坚持做的更好。同时,她决心不辜负曾经所得到的校级、市级、盟级的13各种荣誉,孝道、事业两不误,再接再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14

  唐金凤

  唐金凤,女,遂宁市船山区新桥镇人。一名出生在遂宁农家的普通80后女子,她在明知男友身患绝症、可能生命短暂之时,毅然拒绝男友的分手要求,主动求婚,携手新郎一起步入婚姻的红地毯,甘愿厮守一生,演绎了一幕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20xx年,船山区新桥镇的唐金凤与李应辉相识相恋。20xx年12月初,李应辉突然被查出身患肝癌,已到中期。在男友被查出病情半个月后,一场温馨而感人的婚礼在他们老家举行,诉说着她的爱情誓言:她要与身患肝癌的爱人不离不弃,相伴一生!爱人至真至善至美的抉择,给了李应辉重新面对生活、面对生命的勇气。目前,李应辉的病情已基本稳定,二人婚后生活十分甜蜜,并计划明年要一个孩子。唐金凤最大的心愿就是:“不管未来的.路怎样,我都愿意和老公相守相依,一直走下去。”曾荣获“大爱遂宁”感恩奉献人物荣誉称号。

  马俊平

  马俊平,女,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四川航天世都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在与命运的挑战中高高地昂起头,用爱心与孝心感动了众人,用一个女人朴实无华的情怀,书写了孝老爱亲的人生履历。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马俊平的丈夫李孟海常年工作在巴山深处。17年来,她用自己不到1。5米的身高、不足80斤体重的瘦弱身躯,挑起了照顾年迈多病的公婆与瘫痪在床的大姑子的重担。公公住院期间,她每天早上不到六点就起床,到医院陪公公做化疗,陪他说话聊天。为了照顾好瘫痪的大姑子,鼓励并支持她学习蜀绣,马俊平每天坚持送她上课,推着轮椅陪她散步、聊天。在婆婆突发心脏病住院期间,她起早摸黑照顾她,主动学习按摩技术,每天给老人抚胸捶背,暖手按脚。因为马俊平的辛勤付出,一家人其乐融融。曾荣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感动航天职工家属”荣誉称号。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15

  二十年如一日,竭力奉养老人,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新时代尊老爱亲的含义,在兄弟姐妹中树立了榜样,赢得了同事和邻居们的一致称赞,他就是店集镇镇东村党支部书记韩洪明。

  韩洪明,男,汉族,1947年出生,中共党员。二十多年来,他在做好工作的同时,恪守“君子入则孝”、“事父母能竭其力”的格言,无怨无悔地侍奉年弱多病的父母双亲,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照料,谱写了一曲敬老孝亲的赞歌。

  韩洪明的父亲在73岁时突患脑梗塞,言语不清,行动不便,全靠韩洪明夫妇照顾护理,而且这一病就是卧床十年。韩洪明为了更好的照顾父亲,就在父亲的病床前铺设了一张床,和母亲、妻子一起共同帮助父亲穿衣、洗漱、喂饭、按摩、烫脚、通便。每天都重复着这些繁琐而又必须的护理步骤。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可韩洪明却用实际行动改写了这句话。经过十年的精心护理,韩洪明的老父亲以84岁的高寿辞世。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老父亲辞世没多久,韩洪明的母亲又病倒在床。白天,韩洪明的妻子邓夫兰在家做饭、喂养老人,韩洪明则尽可能的抽时间给母亲按摩,晚上的时候更是寸步不离的予以照顾,陪母亲聊天。冬天天冷的时候,怕冻着母亲,就提前买来电炉子、电热毯等给母亲加热,为了母亲的更好的恢复,夜里每隔两个小时就要给母亲翻身。在韩洪明夫妇的悉心照料下,韩洪明的老母亲精神一直很好,逢人就说:“我之所以能熬到现在,全是托儿子、儿媳的福!”。今年3月,韩洪明的老母亲逝世,享年90岁。

  二十多年如一日,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任劳任怨的照顾父母的感人事迹在店集镇广为传颂,凡是认识韩洪明和听到他事迹的人,无不感受到来自心理的巨大震撼,受到了全镇父老乡亲的一致赞誉,在店集镇树起了敬老孝亲的榜样。

  在悉心照料卧病在床双亲的同时,韩洪明还特别注意家庭的和睦。韩洪明的两个妹妹一直在外出务工,且嫁出去之后也有自己的赡养义务,因此对于双亲的赡养,韩洪明夫妇一直都坚持自己独立承担。耐心的侍奉老人吃喝拉撒,从不让老人受一点委屈,受一点伤害,毫无怨言的侍奉老人在床前。为了更好的照顾老人,工作上的应酬、朋友之间的聚会他都尽量推掉,是在推不掉的应酬也会提前处理好老人的吃饭问题再参加。常常是在忙完工作之后继续守在老人床前。对此老人有时深感内疚,但他总是安慰老人:“家里事我来操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就安心养病吧”。

  多年来,处在这样的家庭中,面对一个接一个的困难,面对父母的病,他心中也有过苦痛,生活也充满累与忧,但韩洪明一想到他们是自己的至亲,他们与自己血脉骨肉相连,作为家中的主心骨,他不能垮。作为男人,作为家庭的顶梁柱,他勇敢地把这一份责任、亲情与义务担当起来。韩洪明说:“他们给予我生命,现在他们病了,但给我的也并非全是痛苦。我的劳动与付出,同样得到了他们的回报。父母的.坚强,妻子的宽容与理解,儿子的进步,家里家外、村里老小、单位的理解支持,使我得到了很多的宽慰,我坚信,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是值得珍惜的!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我就是苦点累点,远比他们受病痛、受折磨要好很多,负起孝老爱亲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为人子女起码的道德与良知!”他对孝的理解是:人的一生可以错过很多东西,但万万不能错过回报父母恩情的机会,老人把儿女养大不容易,儿女为了老人的健康和幸福,应该付出最大的努力和代价。他怀着一颗孝顺之心、一颗体贴之心、一颗关爱之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高贵品质,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

  虽然家里的琐事很多,但是韩洪明并没有因为家里的事情而影响自己的工作。作为一个村的党支部书记,韩洪明每天都要处理很多的工作。为了更好的做好工作和家里的事情,他每天都是起早贪黑,白天忙公事,夜里忙着照顾家庭,工作和家庭得到了兼顾。在他的带领下,镇东村的工作一直在镇里名列前茅,他本人也多次受到县、镇等各级部门的表彰,20xx年在全县七一表彰时,荣获“扎根基层奉献奖”。

  这些年,韩洪明尽好儿子的孝道和义务。他是一个普通的人民支部书记,虽然没有做什么大事,但却做了这些感天动地的事。韩洪明坚守自己责任和义务,坚定对家庭的信念,面对家庭的困难,不抛弃,不放弃,把为人子的美德,在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的平凡而又平淡的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最大限度地传承下去,用真心待人,以挚情爱人,让孝老爱亲成为不灭的长明灯,去照亮更多的家庭。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01-01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04-01

社区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08-20

【荐】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06-13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推荐】06-13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精华]10-28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范文09-03

孝老爱亲模范事迹材料【热门】01-12

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材料04-18

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的事迹材料08-02